2016-2017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仪表工程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研大纲-新祥旭考研辅导
- 格式:pdf
- 大小:352.98 KB
- 文档页数:5
传热学考试大纲(总分50%)1、导热傅里叶定律。
直角坐标及柱坐标下导热微分方程。
导热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初始条件和三类边界条件。
第一、二、三类边界条件下大平板、长圆筒壁一维稳态导热计算。
多层平板及圆筒壁导热计算。
肋片换热导热微分方程的推导。
第三类边界条件下非稳态导热的简化计算方法--集总参数法。
第三类边界条件下一维非稳态导热计算,诺谟图。
稳态导热的各类节点方程及数值求解方法。
2、对流换热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换热微分方程,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
边界层理论:流动边界层,热边界层。
边界层内微分方程组。
相似原理,准则方程。
3、辐射换热普朗克定律,维恩位移定律,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兰贝特定律,吸收比及发射率的计算,基尔霍夫定律。
黑体间的辐射换热,角系数的性质及求解。
灰体间的辐射换热,网络法。
4、传热过程传热计算公式,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对数平均温压计算。
5、综合分析问题利用守恒定律等基本定律建立关系式的能力。
6、掌握基本概念工程流体力学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掌握工程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属性,掌握流体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的基本方程,能熟练、灵活地运用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分析解决流体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的综合性问题。
二、考试内容1.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连续性介质模型●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2.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力函数、等压面●流体中压强的表示方法●重力作用下流体的平衡方程式,重力和其它质量力联合作用下流体的平衡●静止流体对平面壁、曲面壁的作用力3.流体运动学●研究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恒定流动和非恒定流动,流体的基本概念●流体的连续性方程●流体微团的运动分析,有旋运动和无旋运动4.流体动力学●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式,兰姆-葛罗米格形式的微分方程●伯努利积分,欧拉积分,重力作用下的伯努利方程及意义●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式,葛罗米柯-斯托克斯方程●G-S方程的伯努利积分,重力作用下实际流体微小流束伯努利方程●缓变流动及其特性,动量和动能修正系数●粘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5.旋涡理论基础●涡线、涡管、涡束和旋涡强度●速度环量和斯托克斯定理●二元旋涡的速度和压强分布6.理想流体平面势流●速度势函数和流函数,几种简单的平面势流●简单势流的叠加,偶极流●流体对圆柱体的无环量、有环量绕流,库塔-儒可夫斯基定理7.相似理论基础●流动力学相似条件,粘性流体流动的力学相似准数●量纲分析方法8.流动的阻力与损失●粘性流体的两种运动状态,圆管中的层流和紊流●沿程损失系数的实验研究,局部阻力与损失计算●薄壁小孔口及圆柱外伸管嘴的出流9.管路的水力计算●短管、长管的水力计算,串、并联管路的水力计算●有压管路的水击10.粘性流体绕物体流动●边界层的概念和特点●边界层的微分方程,动量积分关系式三、试卷结构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或传热学或燃烧学,或空气动力学)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工程流体力学75分,传热学(或燃烧学,或空气动力学)75分1.题型结构●不定2.内容结构●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25分)●流体动力学(25分)●其它内容(25分)实际出题可能略有改变。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工作方案1.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组长: 彭宇副组长: 邹丽敏组员: 彭喜元刘国栋孙金玮唐文彦戴景民金鹏秘书: 丁惠敏2.复试监督小组名单及监督电话:组长: 孙雪副组长: 朱春波组员: 王祁张毅刚叶东电话: 864182873.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数 : 110人( 其中学术型71人, 专业学位39人, 含校内外推免生)4.复试资格线及复试考生百分比:统考生学科复试资格线注: ( 1) 学科复试资格线的其它要求同《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 研院发[ ]12号) 文件有关规定;( 2) 参加复试的统考生数为本学科招生规模数( 不含校内外推免生) 的143%。
5.本学科( 领域) 录取及奖学金评定原则及办法:①录取时按考生最后成绩( 统考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之和) 排序, 由高向低顺序分别录取( 专业学位生源不足时, 可从学术型生源中调剂) 。
若考生最后成绩排序相同, 将按初试四门统考科目总成绩排序, 若统考总成绩相同, 将依次按统考科目中的三科总分、数学、外语成绩排序。
②奖学金评定原则按《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本部级硕士研究生第一年奖助学金评定办法》( 研院发[ ]16号) 执行。
统考生统一按最后总成绩排序, 确定第一年奖助学金类别。
6.参加复试考生名单: 见附件。
7.复试考生报到及资格审查时间、地点:资格审查内容: ①考生报名准考证;②有效身份证件( 身份证或军官证) ;③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应届本科生提交学生证原件和复印件, 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入学时提交审查) 。
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复试。
8.复试时间、地点:每位考生的面试分组、面试时间顺序及地点, 报到时见电机楼四楼系办外橱窗。
9.面试内容及要求:( 1) 考核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与能力: 考生可提供有关获奖证书及发表论文等证明材料;。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考试科目代码:819一、考试要求: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材料的组织结构(空间质点排列、显微结构或相结构等结构层次)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理论、材料组织的分析方法等基本知识,以解决材料设计、制备及加工等相关工程问题。
二、考试范围:1晶体结构晶体与非晶体,晶格与晶胞,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体心立方,面心立方等基本概念及结构特点;结晶学指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硅酸盐晶体的结构。
2晶体缺陷晶体结构中点缺陷的类型,点缺陷的缺陷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固溶体的概念、分类、形成条件与常见固溶形式、固溶体对晶体性质的影响;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的四种基本类型。
3非晶体结构与性质硅酸盐熔体结构-聚合物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熔体的性质:粘度和表面张力;玻璃的形成条件。
4表面结构与性质液体和固体的表面能,弯曲表面效应应用,润湿与粘附,Young氏方程及其应用(用于粘附状体的判断)。
5相平衡和相图相图:硅酸盐系统相平衡特点,分析典型的一元专业相图及应用,各种类型的二元相图及其晶体的结晶过程;三元相图的基本知识。
6扩散Fick第一定律相关概念、特点、稳定扩散的相关计算;Fick第二定律概念、特点;研究扩散的意义,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相关概念如本征扩散、非本征扩散。
7相变成核长大型相变的成核条件;液-固相变动力学,均匀成核、不均匀成核的条件、特点、动力学及应用。
8固相反应固相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杨德尔方程、金斯特林格方程的建立依据及适应范围;固相反应的影响因素。
9烧结烧结的概念;烧结机理,物质的传递形式、发生的条件等;晶体的生长机理与二次再结晶原因及影响、阻止二次结晶的措施;影响烧结的因素。
三、试卷结构:a)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b)题型结构(1)概念题(名词解释或选择或填空或改错等)(10~20分)(2)简答题(40~60分)(3)计算题或推导题(10~30分)(4)综合论述及应用题(30~50分)(5)相图分析(10~20分)四、参考书目陆佩文,曾燕伟等,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考试科目名称:材料力学[B]考试科目代码:871一、考试要求考生要对工程设计中有关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全面系统地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应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及较强的分析问题及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理论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准确掌握、深入理解“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l开环控制、闭环控制l控制系统的主要问题及动态指标2.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l数学模型及系统微分议程的建立l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l传递函数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l方框图及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l信号流程图3.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l典型输入信号l一阶系统的响应l二阶一阶系统的响应及动态性能指标l高阶系统的响应l控制系统的稳定性l劳斯稳定判据、霍尔维茨稳定判据l稳态误差4.根轨迹法l根轨迹的基本概念l绘制根轨迹的幅值及幅角条件l普通根轨迹的绘制规则l参数根轨迹l零度根轨迹l滞后系统的根轨迹l根轨迹的应用5.频率法l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l频率特性的表示方法l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及其图像l系统开控频率特性的绘制l控制系统的稳定性l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与频率特性的关系l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与频率特性的关系l闭环频率特性l典型Ⅱ型系统的频一时域关系6.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综合l校正综合的一般概念l基本控制规律l串联超前校正(应用频率法、根轨迹法进行串联超前校正)l串联滞后校正(应用频率法、根轨迹法进行串联滞后校正)l串联滞后-超前校正l希望特性法(期望特性法)l反馈校正7.非线性系统分析l非线性系统概述l描述函数l典型非线性的描述函数(饱和非线性、死区非线性、间隙非线性、继电非线性)l描述函数的应用l相平面法l相轨迹的绘制l相平面图的应用电气工程系。
006机电工程学院学科代码、名称招生人数考试科目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机械电子工程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350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或203日③301数学(一) ④839机械设计基础(含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考试课目④可选下列学科考题: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080202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方向:工业工程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或203日③301数学(一) ④840生产计划与控制082503航空宇航制造工程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或203日③301数学(一) ④839机械设计基础(含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考试课目④可选下列学科考题: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085201机械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或203日语③301数学(一)④839机械设计基础(含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考试课目④可选下列学科考题: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1256 工程管理(专业学位)注:非全日制培养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或202俄或203日③无④无0872 设计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研究方向:11工业设计(工学学位)俄或203日③625设计学基础理论④838设计技术与方法注:“设计学基础理论”由数字媒体基础和工业设计史及设计概论组成,题为“二选一”;“设计技术与方法”由传播理论与传播技术和人机工程学及工业设计方法组成,题为“三选一”。
下同。
0872 设计学研究方向:12数字媒体设计(工学学位)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或203日③302数学(二) ④838设计技术与方法考试课目④可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考题1305设计学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艺术学学位)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或203日③625设计学基础理论④838设计技术与方法。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建筑学基础考试科目代码:[355]本考试科目包含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理论、建筑构造理论三部分内容,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作图题、设计实践分析题等。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建筑历史与理论(一)中国建筑史考试要求: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认识传统建筑基本形态和形制及主要术语;认识中国古代宫殿、坛庙、陵墓、宗教、住宅建筑的类型特点、构成形制及典型实例;了解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与典型实例。
了解中国近代建筑师活动和创作思想及代表作品。
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1、木构架建筑做法:平面布局、构架形制、台基、屋顶、装修与彩画的基本形态与特征及主要术语。
2、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建筑:原始建筑实例与中国城市早期实例分析,茅茨土阶、瓦屋、高台建筑实例分析。
3、封建社会建筑:封建社会城市主要特点及实例分析;宫殿、坛庙、陵墓、宗教、住宅建筑主要特点及实例评析。
传统园林类别特点、创作思想、设计手法及其实例评析。
4、近代中国的城市和建筑:近代中国城市和建筑发展概况,中国近代建筑师及创作思想与代表作品分析。
(二)外国建筑史考试要求: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外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欧美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各时期主要建筑师的理论及主要作品和当代西方主要建筑流派的基本理论和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的艺术特色。
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1、外国古代建筑部分:奴隶制社会建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中世纪拜占庭建筑与哥特建筑的结构与空间特色。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主要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艺术特色。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形成的基本链条和主要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2、外国近现代建筑部分:三座铁建筑的建筑意义。
新建筑运动诸流派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试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材料结构与缺陷;第二部分为材料力学性能。
材料结构与缺陷部分的基本要求:是应考者需全面掌握晶体材料结构及其缺陷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理,要求能灵活运用材料结构与缺陷的基本理论综合分析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
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要求是:(1)理解并掌握材料弹性变形、塑性变形与断裂等基本力学行为的宏观规律及微观本质,并进一步了解应力状态、试样几何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2)熟悉材料常用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测试原理、影响因素及其应用范围,具有按照实际工作条件和相关标准、规范等正确选择试验方法和指标进行材料测试、评价及选择材料的能力,并了解改善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二、考试内容1)材料结构与缺陷部分a:晶体学基础:原子的结合键、结合能;结合键的特点、与性能的关系;晶体学的基本概念;晶面指数、晶向指数的标定;晶面间距的计算;晶体的对称性。
b:晶体结构:典型纯金属的晶体结构;合金相的晶体结构;离子晶体结构;共价晶体结构;亚稳态结构。
c:晶体缺陷:晶体缺陷的分类、结构、表征、运动特性;空位和间隙原子形成与平衡浓度;位错的基本类型与表征、位错的运动与增殖、位错的弹性性质、实际晶体中的位错;界面、相界、孪晶界;位错及位错与其他晶体缺陷的交互作用。
d:相图:相图的基本规律、分析方法与应用;分析各种类型的二元相图及其晶体的结晶过程和组织;三元相图的基本知识。
2)材料力学性能部分a:材料基本力学性能试验:(1)掌握静载拉伸试验方法与拉伸性能指标的含义及测定,熟悉典型材料拉伸变形断裂行为与应力-应变曲线;(2)熟悉压缩、弯曲、扭转试验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应力状态对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3)掌握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试验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b:材料变形行为与变形抗力:(1)掌握弹性变形行为及其物理本质,熟悉材料的弹性常数及其工程意义;(2)熟悉材料塑性变形行为及其微观机制,了解材料物理屈服现象;(3)了解材料的理论与实际屈服强度、微观与宏观屈服应力及宏观屈服判据;(4)了解材料强化的基本途径与常用方法。
哈工大研究生大纲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考试大纲包括多个科目,具体如下:
1.高等数学:主要考察极限、连续、导数、积分等基本概念和定理,
以及其在几何与物理方面的应用。
2.线性代数:主要考察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特征值与特征向
量等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其在数学、工程和科学计算等方面的应用。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主要考察概率、随机变量、随机过程、统计
推断等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其在数据分析、工程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4.数值分析:主要考察数值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代数方程
求解、数值微积分、线性方程组求解、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求解等。
5.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考察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包括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6.计算机网络:主要考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协议,包括
TCP/IP协议栈、路由协议、网络安全协议等。
7.数据结构与算法:主要考察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包括数组、
链表、栈、队列、二叉树等数据结构,以及排序、查找、图论算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专业的考试大纲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以各学院公布的考试大纲为准。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生物化学考试科目代码:338一、考试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对生命过程中的化学现象有系统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说明和解决实践中有关的生物化学问题。
二、考试内容1)各种生物分子的基本结构与功能a.糖类与脂类的分类、结构、性质和生理功能b.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肽键与肽链、蛋白质的结构层次、蛋白质的主要性质和生理功能c.核苷酸、DNA和RNA的结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d.酶的特点、分类、酶的催化机制、酶促反应动力学、辅酶与维生素。
e.激素的分类、作用机制及重要激素的性质2)物质与能量代谢a.糖和脂的合成与分解途径,能量变化、不对称反应及代谢b.蛋白与核酸的合成与分解途径。
3)信息代谢a.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翻译、加工运输与调控规律三、试卷结构a)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b)题型结构:a:名词解释(40分)b:简答(60分)c:问答(50分)四、参考书目《生物化学》上、下册(第三版),王镜岩等,高教出版社。
2016年硕士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微生物基础考试科目代码:813一、考试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微生物类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酵母菌、霉菌及病毒的基本形态、细胞结构组成、繁殖方式、生长规律及生活史、营养类型和代谢方式、遗传变异等方面基本的,以及典型性的生物学特点,并能够运用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应用技术。
二、考试内容1、基础:微生物及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根本任务;了解微生物发展史上和主要代表人物的贡献。
2、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包括:细菌、放线菌、篮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原核与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形态特征,细胞结构和化学组成特征能够根据菌体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区分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掌握上述各类微生物的一般繁殖方式和生活史3、病毒和亚病毒:概括了解病毒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掌握常见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增值方式和生活周期特点,能够以T-噬菌体、噬菌体为例,具体阐述病毒的生物学特征。
硕士生入学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826]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并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设计电子电路、解决基本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1基本放大电路
(1)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指标;
(2)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3)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共射、共集和共基)的特点比较;
(4)FET的结构和分类,MOSFET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参数;
(5)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共源、共栅和共漏)的特点比较。
2多级放大电路
(1)多级放大电路耦合方式和零点漂移;
(2)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3)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4)互补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
3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线性应用电路
(1)虚短、虚断和虚地的概念;
(2)比例运算电路;
(3)求和运算电路;
(4)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
(5)集成运放其它几种线性应用电路,包括电流-电压变换器、电压-电流变换器、数据放大器、绝对值电路和二极管限幅电路;
(6)集成运放的频率响应和补偿。
4负反馈放大电路
(1)反馈的基本概念;
(2)反馈的组态及判断方法;
(3)四种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
(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5集成振荡电路
(1)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非正弦波振荡电路。
电压比较器,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器,压控振荡器(VCO)。
6有源滤波电路和模拟乘法器
(1)有源滤波的概念;
(2)有源滤波电路的分类;
(3)有源滤波电路的传递函数及主要参数;
(4)模拟乘法器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的运算电路。
7直流电源
(1)直流电源的组成;
(2)整流电路(包括半波、全波和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3)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4)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线性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应用;
(5)开关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第二部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1门电路
(1)TTL门电路结构;
(2)集电极开路门(OC门)电路结构;
(3)三态门电路结构;
(4)CMOS门电路及其正确使用;
(5)CMOS门电路与TTL门电路接口。
2组合逻辑电路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2)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和数值比较器的原理;
(3)竞争与冒险基本概念及消除方法。
3触发器和555定时器
(1)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真值表;
(2)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实现原理;
(3)555定时器及其应用,包括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和压控振荡器。
4时序逻辑电路
(1)时序数字电路的表示方法:转换表、状态转换图、时序图;
(2)寄存器、计数器设计。
5接口电路
(1)D/A转换器组成、权电阻网络、T型和倒T型电阻网络、集成D/A转换器、D/A转换精度及转换误差估计计算。
(2)A/D转换器组成、逐次逼近型A/D、V-T型(积分型)A/D、A/D转换精度和转换速度计算。
其它要求:
(1)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中,"模拟地"和"数字地"的概念,连接方式;
(2)电压放大、电流放大和功率放大的概念区别及实现方式;恒压源、恒流源的简单实现原理;
(3)常用电子仪器,如示波器、数字繁用表、信号发生器等在电子电路调试中的应用方法。
建议考生复习时,以对(参考书目)教材内容及教材习题的掌握为主;命题小组不会、也不会委托他人举办补习活动。
三、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1题型结构
(1)填空与选择(20分)
(2)简答题(40分)
(3)分析题(50分)
(4)设计、计算和应用题(40分)
2内容结构(分数分配大致原则,实际题目的体现可能略有偏差)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70分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60分
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等混合应用20分
四、参考书目(从以下3组图书中任选1组学习,参考其它类似教材也可以;电子元件、逻辑单元等图形符号标识规范以第1组为准)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华成英、童诗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王淑娟、蔡惟铮、齐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杨春玲、王淑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3、《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5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5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