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德国的景观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0.48 MB
- 文档页数:88
皮特·奥多夫的设计既是浪漫主义的也是怀旧主义的,对一个位于时尚潮流峰顶的园林设计师来说,承认这一点,需要勇气。
皮特·奥多夫:把荒野带进都市园林文 | 陈杜梨植物设计新浪潮All Rights Reserved.1- 卢瑞公园是一个巨大的屋顶花园,底下是停车场。
这片绿洲并不是我们所认识的典型植物园,它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标准。
2- 荷兰景观设计师皮特·奥多夫热爱植物。
把荷兰人皮特·奥多夫称为花园设计师并不是那么合适,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项目委托方不是政府部门就是某个团体,他的园林从来不是为了美化家庭房舍,而多是市政项目,所以他主要是一个杰出的林木设计师。
作为荷兰自然美学景观的领军者,奥多夫26岁开始爱上植物,他特别喜欢植物们随风舞动的形态和它们追逐着阳光的样子。
荷兰园林大师的国际化之旅奥多夫个子高高的,长着金色的头发,非常和气。
他的英语很棒也不出人意料,因为他主要的设计项目都是在英国和美国这两个英语国家内进行的。
在他所有的园林项目中,美国的占了大约70%。
奥多夫在二战接近尾声的1944年出生,他的父亲在荷兰的港口城市哈莱姆拥有一家旅馆和一家酒吧,虽然奥多夫的特长是数学,但他最后还是加入了家族生意,并且与名叫安雅的女孩结婚,两人后来生育了两个儿子。
到了25岁的时候,奥多夫想做一份更令自己振奋的工作,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不成功实习之后,他进入了一家园林中心,在这里,奥多夫发现自己热爱的原来是植物。
他同时在园林设计和园林承包部门工作过,后来就建立了自己的园林公司。
20世纪70年代,奥多夫如饥似渴地拜访欧洲各地的花园,通过家庭关系建立联系交下朋友。
1981年,37岁的奥多夫在荷兰东部的胡梅洛买下了一处房产,这处房子附带着一块土地,在这里,他建立自己的苗圃基地,售卖一些他想在自己的园林设计中使用,但是并不容易买到的植物品种。
有段时间奥多夫与一位园林设计师合伙经营,但是1985年他们散伙了。
世界最高大楼no.1 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哈利法塔又名迪拜塔,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最大的城市迪拜市。
迪拜市也是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是中东最富裕的城市,在全球最富裕城市中也位居前列。
哈利法塔项目,由美国芝加哥公司的美国建筑师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设计,由美国建筑工程公司som,比利时最小建筑商besix,阿拉伯当地最小建筑工程公司arabtec和韩国三星公司联手负责管理实行;景观部分则由美国swa展开设计;我国江苏南通六建好集团公司承揽土建施工,幕墙分别由香港远东、上海力入、陕西恒远三家公司承揽。
建筑设计采用了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连为一体的管状多塔组成。
哈利法塔耗资:15亿美元;总高度:米(.53英尺);建筑层数:层,联同地下共计层。
哈利法塔整个建筑外墙用玻璃8.3万平方米,金属2.7万平方米,总共相当于17个足球场。
大楼内建有住宅、办公室和豪华酒店,意大利知名奢侈品设计师乔治.阿玛尼参予了楼内酒店的设计。
命名为“atthetop”的观景台设于第层,在天气晴好的日子,游客可远眺80公里外的景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迪拜塔”的第76层,设有一个游泳池,这也沦为了世界上高度最低的游泳池,而全球最低的清真寺则建好在迪拜塔层。
大楼内共计56部电梯穿行其间,速度超过每秒18米,为世界上速度最快且运转距离最久的电梯。
哈利法塔外观呈y形,具有太空时代风格,但基础造型则为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六瓣的沙漠之花。
各个部分最终螺旋式上升扭结成塔尖。
哈利法塔最初的原名叫做迪拜塔,竣工之后才改用哈利法塔为正式宣布名称。
在古阿拉伯世界中,哈利法为“伊斯兰世界最低领袖”之意,同时也就是历史上阿拉伯帝国统治者的称号。
而迪拜所属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同时也就是阿布扎比的酋长,名字刚好即为就是哈利法。
迪拜塔的建筑面积十分庞大,使用了大约4万吨钢材和数十万立方米的水泥,动用1.2万名工人才建成。
设计杂志大全国外设计杂志类别杂志名称出版地全年期数产品设计《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北京10本产品设计Adi design Index 意大利1本产品设计AUTO & DESIGN (现代汽车设计)意大利6本产品设计AXIS (产品设计资讯) 日本6本产品设计Car Design (汽车设计)意大利4本产品设计CAR STYLING (现代汽車設計) 日本6本产品设计Craft arts international magazine(国际手工艺杂志)澳大利亚3本产品设计DESIGN NEWS(设计新闻)4本产品设计Design《设计》台湾6本产品设计Diid : Disegno Industriale Industrial Design 意大利6本产品设计FORM (工業意念設計)* 德國6本产品设计GOODS PRESS (日用精品情報) 日本12本产品设计ID INTERNA TIONAL DESIGN (產品創意設計) 美國8本产品设计INNOV ATION(革新)美國4本产品设计MONO (日常用品生活通訊) 日本22本产品设计STUFF ( 工业产品设计精粹) 英国12本产品设计T3 TOYS FOR THE BOTS (高新科技產品情報) 英國13本产品设计What mobile (手提电话设计)英国12本纺织品及包配饰moda pelle bags(皮包流行款式)意大利2本纺织品及包配饰officiel 1000 models 法国2本纺织品及包配饰Textile report(纺织报道)法国4本纺织品及包配饰The swiss watchmaking year(瑞士手表)瑞士1本纺织品及包配饰watch time(手表与时钟)美国12本纺织品及包配饰Bag(包)法国4本纺织品及包配饰vogue pelle (皮革制品时样)意大利6本纺织品及包配饰18 karati export(18K金出口)意大利6本纺织品及包配饰 18 karati Gold & Fashion (18K金和流行式样)意大利6本纺织品及包配饰GHEREH 意大利4本纺织品及包配饰GZ; Goldschmiede Zeitung/InternationalesJournal fuer Schmucl und Uhren(黄金手饰报)德国12本纺织品及包配饰Maglieria Italiana(意大利毛织品)意大利4本纺织品及包配饰T DESIGN 意大利4本纺织品及包配饰Vogue Gioiello(首饰时样)意大利4本工艺礼品ARTE REGALO(ITAL Y)(礼品艺术)意大利4本工艺礼品ARTE REGALO(SPAIN)(西班牙礼品工艺艺术)西班牙6本工艺礼品stil markt 美国12本工艺礼品Tableware international(国际餐具)英国2本工艺礼品Tableware today(现代流行餐具)美国6本家居Elle decoration (意大利版瑞丽现代家具)意大利10本家居DESIGN DIFFUSION NEWS(DDN)(家居设计交流新闻)意大利10本家居Elle decoration (美国版瑞丽现代家具)美国12本家居Md Moebel interior design (家居与室内设计)德国12本家居OFICINAS(办公家具与环境)美国6本建筑 A + U (建築与市政规划) 日本12本建筑Abitare 意大利12本建筑Architectural designs (建筑设计)美国6本建筑Architectural record(建筑案例)美国12本建筑Architectural review(建筑回顾)美国12本建筑Area (地域)意大利6本建筑City magazine(号外)港版12本建筑CONDE(当代设计)台湾12本建筑GA DOCUMENT (世界建築) 日本4本建筑GA HOUSE (世界房屋)日本4本建筑GA JAPAN (日本建筑)日本6本建筑HINGE 香港12本建筑JA(日本建筑)日本4本建筑L'arca (意大利建筑)意大利11本建筑OBJEKT (建筑与室内)荷兰3本建筑商店建築(SHOTEN KENCHIKU) 日本12本建筑新建築( SHINKENCHIKU) 日本12本建筑Landscape(国际景观设计)6本平面设计《包装与设计》(PACKAGE & DESIGN) 广州6本平面设计《動腦》雜誌(BRAIN) 台灣12本平面设计《廣告檔案》ARCHIVE 德國6本平面设计《廣告雜誌》ADM 台灣12本平面设计《國際設計家連綱》(IDN) * 香港4本平面设计《艺术与设计》(CHINESE GRAPHICDESIGN)北京12本平面设计ARCHIVE ( 廣告檔案)德國6本平面设计BASELINE (排版设计)英國3本平面设计COMMUNICA TION ARTS (設計業通訊) 美國8本平面设计DESIGNER WORKSHOP (設計家工作室) 日本6本平面设计EYE (国际平面设计)英國4本平面设计GRAPHIS (平面設計雜計) * 瑞士12本平面设计HOW (设计与交流) 美國6本平面设计IDEA (創作理念雜誌) 日本6本平面设计NOVUM GEBRAUSGRAPHIK (德國平面設計)* 德國12本平面设计PRINT (印刷及平面設計通訊) 美國6本平面设计诚品好读台湾12本室内AD: Architectural design 意大利12本室内Architectural Digest 美国12本室内ATTITUDE 德国6本室内Better home & gardens 美国12本室内CASE DA ABITARE (潮流家居与室内建筑)意大利12本室内DOMUS (建築与装饰艺术)* 意大利11本室内ELLE DECORA TION (时尚家居精品设计)英国12本室内Escapatatismo window design(精品橱窗展示设计)西班牙6本室内FLORIDA DESIGN(古典家居风格与室内设计)美国4本室内FRAME ( 时尚家居精品设计)荷兰6本室内Gap Casa(居家装饰)12本室内Grand Designs (装饰大设计)英国12本室内House & Garden (花园与房屋设计)英国12本室内House & Garden (花园与房屋设计)美国12本室内House Beautiful (住宅美化)美国12本室内ICON (建筑与室内)英国12本室内IL Bagno(卫浴设计)意大利7本室内INDESIGN (室内设计)澳大利亚4本室内Inside out (室内外设计)澳大利亚4本室内INSPIRA TION (櫥窗展示雜誌)* 瑞士6本室内INTERIOR DESIGN (美國室內設計) 美國12本室内INTERNI (室内设计) 意大利12本室内ISH 香港6本室内La Mia Casa(室内装饰设计与布置)意大利12本室内M . D(时髦设计)美国12本室内OTTAGONO (建筑与室内设计)意大利12本室内STYLE GUIDE ( 设计指南) 原商店展示德国12本室内THE INTERIORS (室内设计)英国12本室内The world of Interiors (室内设计世界)英国12本室内VERANDA (室内与建筑设计)美国6本数码艺术插图Film Review special (电影回顾特别精选)英国6本数码艺术插图CINEFEX (電影技藝雜誌) * 美國4本数码艺术插图CM NOW (日本影藝雜誌) 日本6本数码艺术插图mac world (电脑世界)美国12本数码艺术插图X-FUNS (放肆创意设计) 台湾6本数码艺术插图ILLUSTRATION (媒介插圖創作) 日本6本数码艺术插图MOE (兒童插畫訊息交流) 日本12本数码艺术插图360度观念与设计上海6本数码艺术插图《青年视觉》VISION 上海12本数码艺术插图connaissance des arts(艺术知识)法国11本数码艺术插图Cream(奶油)澳大利亚4本数码艺术插图egg magazine(鸡蛋)台灣6本国内设计杂志类别杂志名称出版地单价(元)全年期数家居室内及建筑A+U建筑与都市98 12家居室内及建筑缤纷家居20 12家居室内及建筑城市画报广州15 24家居室内及建筑城市中国20 12家居室内及建筑城市住宅23 12家居室内及建筑家居廊20 12家居室内及建筑家居主张上海20 12家居室内及建筑家饰18 12家居室内及建筑建筑技术及设计28 12家居室内及建筑建筑师25 12家居室内及建筑建筑学报20 12家居室内及建筑建筑与装饰艺术(DOMUS国文版)北京98 11家居室内及建筑瑞丽家居北京20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商业空间香港120 6 家居室内及建筑时代建筑30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时尚家居20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时尚家居置业20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世界家苑12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世界建筑北京40 6 家居室内及建筑世界建筑导报32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室内(INTERIOR)60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室内ID+C 南京25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室内设计与装修25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台湾建筑35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现代装饰32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新居室西安20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中国建筑装修北京35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装点深圳48 6 家居室内及建筑装璜世界深圳48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装饰装修天地北京20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国际家居30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金版装潢世界48 12 家居室内及建筑景观设计国际版48 12。
园林景观设计与陶瓷装饰艺术之间息息相关。
陶瓷由最初取材于土至以水成型、高温烧制而成,整个过程皆以大自然属性为载体,其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
园林景观设计则是面向社会大众提供舒适自然的生活休闲环境,以最大程度上满足大众物质与精神需求,且兼顾审美理念与时代底蕴。
由此可见,陶瓷与园林景观设计共同彰显了文化底蕴、精神需求、个性发展等多层面。
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陶瓷装饰元素,不仅可以推动陶瓷产业多元化与长远化发展,还可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灵感与依据,同时可以丰富与完善景观设计模式。
二者相耦合时需充分考虑彼此功能、造型、色彩,以致力于发展园林景观设计。
陶瓷造型可自由捏造,利用最为朴素的陶土原料呈现独具美感与艺术价值的陶瓷艺术品,将陶土材料与釉料素材进行水火炼制,以充分发挥陶瓷装饰艺术的真正价值。
陶瓷装饰元素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可渲染整个区域文化色彩,就区域特色与人工制造的完美结合促使陶瓷装饰内容更为丰富,特色更为突出,从而凸显简约大方、别致典雅、肆意豪放、洒脱不羁、简单质朴、个性分明的多重性特征,重现自然淳朴且自由自在的氛围。
园林景观是风景的突出性特色,是社会与自然无缝衔接的媒介,但近年来设计却始终如一,对此必须进行园林景观内涵与文化氛围创新,以促使园林景观深得社会大众认同,充分释放园林景观生命活力。
城市文化内涵会随社会走向逐渐沉淀积累,象征着城市文化,而城市园林景观则充分反映着经济发展实力。
城市综合精神力的影响因素各式各样,其中文化内涵便是灵魂所在。
园林景观在不断发展的阻碍下可合理利用优秀陶瓷装饰文化实现创新变革。
陶瓷装饰元素中蕴藏着丰富且悠久的文化精神与艺术工艺,其变更性显著的造型设计、多样性突出的色彩表达、寓意深刻的精神内涵等皆可深入园林景观设计,激发景观深层魅力。
而且陶瓷装饰元素渗透于园林景观设计,可深化园林景观文化底蕴,激发社会大众兴趣审美,强化城市精神文化特色。
陶瓷装饰元素既能够提升园林景观艺术风格、人文情怀、民族文化等等,还能够推动园林景观设计产业稳定长远发展。
参考书目1.《苏州古典园林》.刘敦桢.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2.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3. 《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李迪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4.《景观形态学》.吴家骅着.叶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5. 《环境设计史纲》.吴家骅编着.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6. 《环境心理学》.林玉莲,胡正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8.《建筑制图》.钟训正.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9.《景观设计艺术》.顾小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10.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朗西斯.D.K钦着,邹德侬,方千里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811. 《建筑色彩环境设计》,施淑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2.《城市环境创造——景观与环境设施设计》,于正伦着,天津大学出版社13.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美]约翰.0.西蒙兹着.,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4. 《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美]尼古拉斯·T·丹尼斯.[美]凯尔.D.布朗.刘玉杰.吉庆萍、俞孔坚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5.《园林景观设计实践方法》.[美]莱诺·G·汉尼鲍姆编着.宋力(主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6. 《21世纪城市灯光环境规划设计》.MlNKAVN城市灯光环境规划研究所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7.《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着.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8. 《设计词典》.张乃仁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 《园林绿化小百科》,李嘉乐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 《园林规划设计》,王汝斌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1.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杨赉丽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年22. 《对岸的风景——美国现代园林艺术》.夏建统编着,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23.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王浩,谷康、孙新旺、陈蓉、朱晓雯着,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24.《风景建筑小品设计图集》,[日]奉田幸夫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25. 《建筑小环境设计》.,刘文军、韩寂着,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26. 《公共艺术设计》.施慧着,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27.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版)》,朱昌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8.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周俭,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29. 《建筑外环境设计》,钱健、宋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30. 《环境艺术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31. 《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田银生、刘韶军,天津大学出版社32. 《多层住宅的空间与造型设计》,肖蓝,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33 . 《居住区规划设计》,白德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34. 《居住区规划设计》,朱家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5. 《低层居住群空间环境规划设计》,刘延枫、肖敦余,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36. 《环境心理学》,徐磊青、杨公侠,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37. 《居住区环境设计》,黄晓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38. 《住宅人居环境设计》,林其标、林燕、赵维稚,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9. 《居住区的绿化模式》,方咸孚、李海涛,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40. 《居住区景观设计》,章俊华,任莅棣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1.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建》,金涛、杨永胜,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42. 《人聚环境学》,刘滨谊,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43.《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刘滨谊,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 44.《城市的印象》,[美]凯文·林奇着,项秉仁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5. 《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王向荣,任京燕 .《中国园林》2003(3):11-1846. 《景园建筑学》,[美]西蒙得着,王济昌译,台隆书店47. 《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日]庐原义信着,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48. 《景观设计》,郑曙阳,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49. 《景观艺术设计》,刘曼,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0.《环境景观设计》,郑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51.《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2.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3.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阿尔伯特J·特拉利奇着.王求是、高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254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着,俞孔坚,孙鹏,王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 55. 《交往与空间》,[丹麦]杨·盖尔着,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956. 《俄勒冈试验》,[美]c·亚历山大.M·西尔佛斯坦.S.安吉尔,石川新.D·阿布拉姆斯着,赵冰,刘小虎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257. 《建筑模式语言》,[美]c·亚历山大,s·伊希卡娃,M·西尔佛斯坦,M.雅各布布逊,Z·菲克斯达尔金,S·安吉尔着,王听度、周序鸿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258. 《存在·空间·建筑》,[挪威]诺伯格·舒尔茨,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659. 《风景规划——欧美景观控制方法与实务》,[日]西村幸夫编着,张松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60. 《城市意向》,[美]凯文·林奇着,项秉仁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361.《绿色建筑技术手册设计·建造·运用》,[美]Public Technology Inc.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王长庆,龙惟定,杜鹏飞,黄治锺,潘毅群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62. 《风景园林植物配置》,[英]Brian Clouston主编,陈自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263.《建筑环境心理学》,常怀生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12 64. 《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马铁丁,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10 65.《环境行为学概论》,李道增编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66.《现代设计史》,王战,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67.《建筑环境学》,徐科峰,钱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768. 《景观小品》,日本标识景观编委会编着,刘云俊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69. 《建筑光环境》,詹庆旋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70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营建技术》,杨永胜、金涛,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771.《视觉与视觉环境(修订版)》,杨公侠,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72.《城市夜景照明技术指南》,肖辉干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73.《室外景观照明》,[美]兰德尔·怀特希德着,王爱英、李伟译,沈天行审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74. 《城市夜景观规划与设计》,王晓燕编着,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75.《城市广场灯光环境规划设计》,程宗玉,吴蒙友编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6. 《建筑物理》,柳孝图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77.《西方建筑——从远古到现代》,[英]比尔·里斯罗着,陈健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78. 《中国建筑史》第五版,东南大学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79.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780. 《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俞孔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881. 《美学基本原理》,刘叔成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782.《美学原理》,杨辛,甘霖,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8383.《旅游心理学》,甘朝有,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199884.《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葛晓富,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8 85.《中国旅游地理》,刘振礼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198886.《环境评价》.陆雍森编着,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87 《风景名胜与园林规划》.姚亦锋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88.《风水理论研究》,王其亨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89. 《旅游美学》,乔修业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199090. 《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王铁着,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991.《理想景观——城市景观空间系统建构与整合设计》,金俊着,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992. 《环境艺术设计》,吴家骅、朱淳着,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1293. 《景观建筑形式与纹理》,凯瑟琳·迪伊编,周剑云.唐孝祥,侯雅娟译,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294. 《景观艺术设计》,陈六汀、梁梅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795.《景观设计学》,约翰·西蒙兹着,俞孔坚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6. 《图解城市设计》.金广君着,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97. 《城市环境共鸣设计》,G.卡伦原著,刘杰、周湘津编译,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898. 《建筑外部空间》,志水英树等编,张丽丽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9. 《现代滨水场所建设的关键_亲水规划设计》. 丛磊,徐峰.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06).[7].100. 《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要素》. 黄翼. 城市规划,No110,Oct12002. 101. 《城市滨水区空间环境设计与城市功能》. 龚维超.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1,18 (2):41–44.102 . 《城市高密度地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整治》. 高蓉,杨昌鸣.中外建筑,2003,27-30.103 . 《城市滨水景观塑造中的文化再生——德阳市旌湖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构思》. 贡宇.中国园林,2003,(7):29–32.104. 《城市空间的修补,接驳,缝合与触媒—北京西单文化广场设计创作与体会》.建筑创作,2000.3.105. 《滨水景观设计》. 日本土木学会编,孙逸增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06. 《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研究》. 薛凌.长沙: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处,2006.4.107.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诺曼.K.布思.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08. 《商业中心区步行街交通规划——以王府井步行街为例《城市交通》. 程颖,2000年第1期109. 杨重光,步行街:城市建设的热点110. 《城市规划设计手册》,郑毅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 111. 《城市规划毕业设计指南》. 赵天宇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0.3 112. 《广场,从远古走来》. 王成武.《城镇聚焦》2002.4113. 《居住区规划设计》,重庆建筑大学编着,114. 《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主编,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 115. 《城市滨水区发展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研究》.孙施文,王喆.116. 《现代景观设计教程》,冯炜李开然编着,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7 117. 《景园规划与设计》. 刘福智等编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0 118. 《景观设计》,曹瑞星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119. 《建筑效果图制作精萃》,陈志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 120. 《景观设计师培训考试教材》121. 《景观设计基础教材》.陈炯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22. 《场地规规划》123 . 《公共空间设计与实训》.金范九.许建均,河北美术出版社124. 《景观设计理论与技法》125.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建1.2.3.4》126. 《景观设计国际版》127. 《景观设计》128. 《亚太景观》.贝思出版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29. 《室内与环境设计实训》.吴剑锋,林海著.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130.《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美)里德,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著,陈建业,赵寅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常见的十种建筑风格NO.1地中海建筑风格(Mediterranean Style)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
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托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
后来这种建筑风格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的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然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
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
建筑外墙的涂料经过工匠们一层层、一遍遍的粉刷,颜色就渐渐的沉淀下来;岁月愈久,颜色愈白,味道愈浓,体现了一种传统的手艺精神。
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包括墙体、护栏、门窗框架,乃至屋顶上使用的筒瓦。
外立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平台。
地中海风格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在西班牙建筑中,经常广泛运用螺旋形结构配件,包括阳台、窗间柱子等多用螺旋形铸铁花饰。
此外,在地中海建筑中往往采用建筑圆角,让外立面更富动感,并配合以落地大窗和防锈锻铁为装饰的小窗,外墙局部用文化石河特别的涂料;露台上采用弧形栏杆等;而装饰性用的烟囱,则带有传统的英国风味。
N0.2意大利建筑风格(Italian Style)意大利建筑在建筑技术、规模和类型以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次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
14世纪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运动,随之资产阶级的象征——市政厅、行会大厦、广场与钟塔等建筑兴起,这就是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建筑风格。
㊀第21卷㊀第2期2023年4月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JournalofChineseUrbanForestryVol 21㊀No 2Apr 2023德国鲁尔区煤矸石地形的景观转化做法与启示李鹏鋆1㊀张㊀乐2㊀王㊀瑞31㊀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㊀上海㊀2000922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㊀上海㊀2000923㊀井冈山大学建筑工程学院㊀江西吉安㊀343009㊀收稿日期:2021-03-15㊀第一作者:李鹏鋆ꎬ(1991-)ꎬ男ꎬ硕士ꎬ工程师ꎬ研究方向为城乡更新与旅游规划ꎮE-mail:pengyun703@126 com摘要:景观转化是废弃地再利用ꎬ重新组织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的一种重要手段ꎮ文章以德国鲁尔区煤矸石地形的景观转化为例ꎬ首先从微观层面介绍煤矸石山体的单体修复与利用ꎬ包括生态修复㊁景观地形和功能激活ꎻ然后从宏观层面介绍区域规划㊁线路联系㊁慢行系统等的整体性策略ꎻ最后总结区域更新中工业废弃地进行景观转化的侧重点和启示ꎮ关键词:德国鲁尔区ꎻ煤矸石地形ꎻ景观转化ꎻ城市更新DOI:10.12169/zgcsly.2021.03.15.0002LandscapeTransformationofCoalGangueTerraininRuhrAreaofGermany:PracticeandEnlightenmentLiPengyun1㊀ZhangLe2㊀WangRui3(1 ShanghaiTongjiUrbanPlanning&DesignInstituteCo ꎬLtd ꎬShanghai200092ꎬChinaꎻ2 Collegeof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ꎬTongjiUniversityꎬShanghai200092ꎬChinaꎻ3 CollegeofBuildingEngineeringꎬJinggangshanUniversityꎬJian343009ꎬJiangxiꎬChina)Abstract:Landscapetransformationisanimportantmeanstoreusingabandonedlandandreorganizeurbanformandspatialstructure.TakingthelandscapetransformationofcoalgangueterraininRuhrAreaofGermanyasacaseꎬthispaperintroducestherestorationandutilizationofcoalganguelandformsatthemicrolevelꎬincludingecologicalrestorationꎬlandscapetopographyandfunctionalactivation.Theoverallstrategycoveringregionalplanningꎬrouteconnectionandslowtrafficsystemisintroducedatthemacrolevel.Withthecasestudyꎬthepapersummarizesthefocusesandenlightenmentofthelandscapetransformationofabandonedindustriallandinregionalrenewal.Keywords:RuhrAreaofGermanyꎬgangueterrainꎬlandscapetransformationꎬurbanrenewal㊀㊀鲁尔区(TheRuhr)位于德国西部的鲁尔河与利珀河流域之间ꎬ埃姆歇河从中间穿过ꎬ是世界著名的老工业区ꎬ在棕地修复与开发㊁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被视为世界范围内的典范和先锋实验区ꎮ景观转化为鲁尔区复杂的城市更新问题提供一种综合性的视角和措施ꎬ为城市更新搭建一个跨学科㊁跨区域的对话和合作框架ꎮ景观转化概念包含不同尺度上的意义ꎬ微观上强调生态修复㊁景观地形处理㊁文化传承等ꎻ宏观上推动资源整合和跨领域合作ꎬ落实具体的区域更新项目ꎬ为城市发展带来持续性的积极影响ꎮ1㊀鲁尔区煤矸石地形概述从20世纪中期开始ꎬ由于传统的钢铁和煤矿产业衰落ꎬ鲁尔区经历了经济衰退㊁失业率增加㊁环境污染㊁人口减少的阵痛ꎬ生产生活用地日益萧条落败ꎬ工㊀第2期㊀李鹏鋆㊀张㊀乐㊀王㊀瑞:德国鲁尔区煤矸石地形的景观转化做法与启示㊀㊀矿废弃物连绵成山ꎬ形成了大约8000hm2左右的工业废弃地ꎬ其中煤矸石废弃地占比最大ꎬ达到30%[1]ꎮ煤矿在掘进㊁开采与洗煤的过程中会产生固体废物ꎬ这类煤炭含量低㊁比煤坚硬的伴生物就是煤矸石[2]ꎮ在鲁尔区煤矿开采的高峰时期ꎬ每年产生1770万m3的煤矸石ꎬ其中70万m3用于井下采空区的填充ꎬ出售或者再利用410m3ꎬ其余1290万m3只能露天堆积ꎬ形成了该地区超过100处的人工山体[3](图1)ꎮ图1㊀鲁尔地区矸石山分布图㊀㊀鲁尔区煤矸石山数量众多ꎬ分布广泛ꎬ成为鲁尔工业废弃地的一种主要类型ꎬ其体积庞大ꎬ占用大量用地ꎬ污染周边环境ꎬ尤其是污染周边土壤和地下水[4-6]ꎮ鲁尔区煤矸石山由于归属权不一ꎬ且清理成本极高ꎬ难以进行有效监管[7]ꎮ但是这些形状各异㊁大小不同的煤矸石是典型的人工地形ꎬ有些地方连绵不断ꎬ在鲁尔平原上形成了壮观的景观地形和山形骨架ꎬ成为独特的景观资源和城市更新载体ꎬ为景观转化策略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先决条件ꎮ工业废弃地是长期工业生产活动之后的产物ꎬ与当时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联系ꎬ包含了大量的工业场景信息和场所记忆ꎬ成为工业社会的演变物证ꎬ有利于形成文化景观ꎬ其包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ꎬ是后工业景观改造和开展工业旅游的良好基础ꎮ2㊀煤矸石山体修复与利用2 1㊀生态修复ꎬ设计结合自然生态修复是矸石山废弃地景观转化的前提ꎬ包括人工干预和自然演替两种方式ꎮ人工干预有利于快速营造工业废弃地的生态系统ꎬ实现景观转化ꎬ主要包括废弃物㊁土壤㊁水体㊁植被㊁物种㊁能量的生态化处理(表1)ꎮ在形成最基本的生境后ꎬ鲁尔区煤炭管理局着手在煤矸石山上覆土再植ꎬ补足各种肥料以快速恢复自然的生态系统ꎬ并通过植物净化和物理隔离等方法ꎬ对山体表层进行持续的净化改良ꎬ在土壤表面铺设人工草皮和藤本植物ꎬ形成腐殖质层的同时防止风蚀现象ꎬ之后引入如垂枝桦(Betulapendula)㊁黄花柳(Salixcaprea)㊁欧洲山杨(Populustremula)等先锋树种及众多的野生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8-9]ꎮ为了完善生态系统ꎬ因地下开采而引起的地表下陷被用来营造河湖景观ꎬ与煤矸石山构成独特的山水环境和良好的自然栖息地[10]ꎮ表1㊀煤矸石山体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策略要素㊀㊀㊀㊀㊀㊀具体内容水体废水控制与处理ꎬ雨污分离ꎬ雨水收集ꎬ循环利用ꎻ最大化地表渗透能量生产和利用再生性清洁能源ꎻ减少能量需求和供给ꎻ不提供电热水土壤客土覆盖法ꎻ原土去污与性状改良ꎻ人工基质改良ꎻ保护土壤的渗透性废弃物收集和分离废弃物ꎬ堆置与填埋ꎻ重复使用和回收再利用物种链接群落生境ꎻ关注长期发展计划ꎻ保护和扩大动植物多样性植被植被修复ꎻ覆土植被ꎻ边坡复绿㊀㊀对于区位价值微弱㊁治理复兴成本高㊁缺乏吸引市场投入契机的废弃地则采用自然演替的办法ꎬ体现 尊重时序 谨慎干预 的生态思路ꎬ以极低的资金投入和极小的人为干预帮助这类工业废弃地进入自然修复的良好循环ꎬ并逐渐使之761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1卷成为区域中宝贵的自然化开放空间ꎮ在酸性土壤为主的煤矸石山上最易形成以垂枝桦为代表的先锋植物群落ꎬ随着时间的推移ꎬ逐步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种群ꎬ如夏栎(Quercusrobur)㊁欧洲鹅耳枥(Carpinusbetulus)㊁欧洲甜樱桃(Cerasusavium)㊁欧洲白蜡树(Fraxinusexcelsior)和栓皮槭(Acercampestre)等组成的年轻灌木和乔木层ꎻ在煤矸石山的表面则是柳兰(Epilobiumangustifolium)㊁异株荨麻(Urticadioica)㊁卵叶青藓(Brachytheciumrutabulum)等地被层[11]ꎮ经过绿化后的煤矸石山体ꎬ由原来的棕地转变成了景观地形ꎬ甚至成为区域的绿核和自然节点ꎮ2 2㊀尊重现状ꎬ设计结合地形煤矸石山体本身就是重要的地形要素ꎬ利用已有的地形特征ꎬ不仅能节省土石方工程量㊁节约成本ꎬ同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场地信息ꎬ创造丰富的景观体验ꎮ这种转变包括竖向和平面两个维度ꎮ竖向上是指对煤矸石山立体景观的营造ꎮ依据煤矸石山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尖锥型矿堆㊁板块状矿堆㊁地形景观化㊁大型景观地形4个阶段ꎬ对应4个断面形式(图2)ꎮ不同的断面相互组合穿插形成了起伏的景观地形和丰富的竖向空间ꎬ将这些不同类型的地形高差与建筑植物㊁园林小品等景观要素相结合ꎬ强调或者弱化地形的高差作用ꎬ从而改变园林空间的性质㊁结构及天际线等ꎬ形成一种新的景观空间或形式ꎮ这样不仅能够引导游览人群的视线ꎬ而且能带来新的心理感受和视觉体验ꎮ图2㊀煤矸石山演化过程平面上主要是基于工业美学和艺术的大地艺术化手法ꎮ由于大地艺术对自然环境的轻度扰动ꎬ以及大地艺术表现形式的粗犷质朴㊁简练明晰并富有感染力的特点ꎬ20世纪70年代末大地艺术开始应用于矿区工业废弃地的改造ꎬ艺术家们以广阔的矿区为背景ꎬ运用矿区资源创造㊁表达他们对环境㊁社会和工业技术等问题的思考[12]ꎮ在鲁尔区的工业废弃地中ꎬ场地原有的工业历史背景和大量的矿山废弃物极易与工业美学和艺术联系在一起ꎬ从而将自然㊁技术㊁艺术㊁人文很好地融合在地形改造中ꎮ以煤矸石山为代表的景观修复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基础ꎬ其大胆的艺术尝试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开辟了新局面ꎬ是对德国工业文明中的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Werkbund)和包豪斯(Bauhaus)风格的致敬ꎬ这些象征工业文明的标志刺激了艺术家的灵感ꎬ也极易激起游客的共鸣[13]ꎮ2 3㊀功能复合ꎬ设计结合历史工业废弃地是长期工业生产活动之后的产物ꎬ与当时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联系ꎬ包含了大量的工业场景信息和场所记忆[14]ꎬ在其自身演变过程中ꎬ展示了工业社会的发展物证ꎬ因此可发展为一种很好的文化景观ꎮ工业废弃地包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后工业景观改造和开展工业旅游的良好基础ꎬ对于煤矸石山的开发利用必然考虑其工业文明的历史背景ꎬ变废为宝ꎻ同时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ꎬ走功能复合型的开发之路ꎮ鲁尔区煤矸石山的利用在综合其历史背景和地形特征情况下进行了多类型的开发ꎬ巧妙利用地块高差ꎬ扩展户外活动空间ꎬ从而激发地区活力ꎬ使景观达到所需的实用及观景双重效果[15]ꎮ例如具有生态功能的动植物栖息地ꎬ具有典型公共服务性质的聚会广场㊁运动场ꎬ甚至风能发电㊁遗产展示等特殊功能用地(表2㊁图3)ꎬ其中包含了 二分之一再利用 和 在公园中生活 策略ꎬ前者是基于土地利用效率而提出的ꎬ以期取得土地开发利用和生态重建之间的平衡ꎻ后者体现了一种高品质生活方式的重塑ꎬ是废弃地景观多维度效应的体现ꎮ表2㊀煤矸石山体景观转化后的复合功能功能类别㊀㊀㊀㊀部分具体内容生态类多样性保育㊁清洁能源开发㊁生态绿心㊁雨水收集生产类采摘㊁培育㊁经济林㊁苗圃运动类徒步㊁骑行㊁爬山㊁攀岩㊁山地自行车休闲类旅游㊁漫步㊁摄影㊁眺望㊁聚会㊁灯光秀㊁露营㊁烧烤教育类生态示范㊁艺术展示㊁户外课堂㊁素质拓展3㊀整体策略与区域发展鲁尔区的煤矸石地形除了单个山体的景观转化ꎬ更重要的是将景观视为区域更新的框架ꎬ通861㊀第2期㊀李鹏鋆㊀张㊀乐㊀王㊀瑞:德国鲁尔区煤矸石地形的景观转化做法与启示㊀㊀㊀㊀注:A为因采煤引起地表下陷后形成的湖泊ꎻB为矿山顶部的艺术装置和景观地标ꎻC为建在矿堆上的世界最长的室内滑雪厅ꎻD为鲁尔区内统一制作的黑色铸铁信息牌ꎻE为欧洲文化年期间在矿山顶部举办系列活动图3㊀鲁尔区煤矸石山的综合利用过一系列的项目运作㊁蓝绿空间规划ꎬ从更宏观的角度将景观转化后的煤矸石地形整合成一个整体ꎬ实现区域整体发展(图4)[16-17]ꎮ图4㊀城市更新框架中相关景观项目图层叠加在整体性策略中ꎬ埃姆歇景观公园被视为极具区域性思考的重点项目[18]ꎮ覆盖大约300km2的公园系统将各个分散的煤矸石山体所形成的公共开放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ꎬ赋予其活力ꎬ提高人与自然的互动性ꎬ让人们真正享受生态修复的福利ꎮ煤矸石废弃地在各层面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让煤矸石废弃地回归自然生态系统ꎻ工业遗产地保护及再利用ꎻ清洁能源项目的引进与开发ꎻ景观活动项目的策划与宣传ꎻ弘扬工业文明与发展旅游产业ꎮ工业遗产之路 (RouteIndustriekultur)标志着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由点状的独立发展转向区域性的旅游目的地建设ꎮ该线路穿过区内主要河流和近20个城镇ꎬ连接了25个主要的工业遗产节点㊁13个工业时代的重要居住点ꎬ以及16个位于煤矸石山体顶端的工业景观远眺点(图4)ꎮ同时在该条旅游线路下还设计了25条各具特色的专题化游览线路ꎬ其中有专门针对煤矸石山体上的景观标志物所设计的全景地标(PanoramenundLandmarken)专题游线ꎬ也被称为 工业地标之路 ꎮ环鲁尔骑行路线是区域慢行线路规划中的重点ꎮ鲁尔区利用专题旅游线路将旅游资源在市场营销和品牌形象层面进行整合ꎬ利用慢行系统将旅游资源在空间进行整合ꎬ其中自行车的循环网络线路长度达700kmꎬ连接了工业遗产旅游线路上的所有节点[3]ꎮ在这个网络中有一条贯穿的自行车专用道路ꎬ被涂成橙色ꎬ沿途设有众多的租赁点㊁补给点㊁维修点等配套设施ꎬ大大提高了自行车的使用率和使用者的满意度ꎮ鲁尔区内众多分散的煤矸石景观地形通过这些慢行系统被密切地连接起来ꎬ也使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融入到整个鲁尔区ꎮ以自行车系统为代表的慢行系统ꎬ不仅创造性地梳理了开放空间之间的连接通道ꎬ也将这些通道与城镇的公共交通体系结合ꎬ为开展自行车运动㊁倡导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㊁激发区域活力提供了多种可能ꎮ4㊀启示鲁尔区煤矸石地形景观转化的案例在侧重点和方法上值得借鉴ꎮ侧重从景观视角解读和表达当今工业城市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过程㊁识别景观转化在区域更新中的重要价值ꎬ可以避免城市更新局限于传统的建筑空间改造ꎮ在方法上强调节点和整体的结合ꎬ以生态修复为先导㊁以转化后的景观地形作为城市更新的载体ꎬ从区域发展的宏观视野ꎬ用景观搭建更新框架和项目运作平台以促进多领域合作ꎬ并用景观介入重新组织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ꎮ4 1㊀从建筑转向景观从工业废弃地转向公共开放空间ꎻ从杂乱零散转向地形骨架ꎻ从冲击扰动转向协调融合ꎻ从单一961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1卷功能转向多元发展ꎻ从城市棕地转向绿色基础设施ꎮ煤矸石地形的景观转化展示了城市发展策略由建筑向景观转移的过程ꎬ将注意力从规划和安排建筑转移到布置 空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地上ꎬ这有助于转变城市和自然的二元对立ꎬ使景观介入城市的形态和空间结构ꎬ形成 城市中孕育着自然和 自然中蕴含着城市 的复合型城市形态[12]ꎮ在当前ꎬ通过景观转化ꎬ能有效缓解废弃地对于城市的冲击ꎬ并通过项目运作在区域范围内发挥生态㊁经济㊁社会㊁文化效益ꎻ在未来ꎬ只要这个景观框架被保留和维护ꎬ人们就可以在这个绿色开敞空间上安排所需的项目ꎮ来自自然灾害㊁文化冲突㊁财政紧缩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冲击将会被这个极具韧性的框架和其间的 空 地所缓解ꎬ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ꎮ4 2㊀节点和整体结合景观转化概念以综合性的规划设计视角从多维度㊁多层面探讨了煤矸石地形的改造更新ꎬ超越了其自身生态修复和单个煤矸石山体的改造范畴ꎮ节点化的煤矸石山体景观转化能够更灵活地进行生态修复和更新改造ꎬ而整体视角下的区域规划㊁公园系统㊁历史文化线路ꎬ慢行系统等不仅提高了公共活动空间的可达性和景点之间的连接度ꎬ还将重要节点和网络骨架与绿地系统结合ꎬ发挥整体的协同发展效应ꎮ节点和整体结合的转化策略是鲁尔区煤矸石地形的景观转化能持续进行的重要机制保障ꎮ总之ꎬ景观转化后的煤矸石地形作为绿色基础设施ꎬ在微观上满足地方性需求和解决保育㊁生产㊁游憩㊁体验㊁运动等实际问题ꎬ宏观上则服务于鲁尔区整体形象及系统结构的整体优化ꎮ由于鲁尔区的人工煤矸石地形数量众多ꎬ如何多样化开发景观地形㊁避免同质化㊁提高游客的二次㊁策划丰富的活动项目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ꎮ此外ꎬ还需着重考虑一些大地艺术化处理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问题ꎮ的问题在特定区域㊁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鲁尔区煤矸石地形更新改造犹如一面镜子ꎬ通过各种创新和想象的景观地形ꎬ折射人类对社会发展情境的回应ꎬ其在社会㊁生态㊁文化等领域的理念以及项目运作模式影响深远ꎬ为其他地区相关的景观更新㊁工业废弃地再利用提供了实践经验ꎮ参考文献[1]CHANGJ.DiebedeutungderregionalentwicklungsplanungfüreinenachhaltigeraumentwicklungsplanungindenchinesischenBergbauregionen[Z].Aachen:ShakerVerlagerꎬ2002. [2]张燕青.煤矸石的淋溶特性及动电协同PRB原位修复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ꎬ2014.[3]崔一松.区域性旅游开发视角下的鲁尔区工业遗产再开发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ꎬ2012.[4]PETERSR.100jahrewasserwirtschaftimrevier:dieemschergenossenschaft1899 1999[M].BottropEssen:VerlagPeterPompꎬ1999.[5]KUROVSKIH.DieEmscher:geschichteundgeschichteneinerflusslandschaft[M].Essen:KlartextVerlagꎬ1999. [6]ZIRNSTEING.Ökologieundumweltindergeschichte[M].Marburg:MetropolisVerlagꎬ1994.[7]BRÜGGEMEIERFJ.Dasunendlichemeerderlüfte:luftverschmutzungꎬindustrialisierungundrisikodebattenim19jahrhundert[M].Essen:KlartextVerlagꎬ1996.[8]SIEMANNW.Umweltgeschichte:themenundperspektiven[M].München:VerlagCHBeckꎬ2003.[9]GAUSMANNPꎬWEISSJꎬKEILPꎬetal.Wildniskehrtzurückindenballungsraum:dieneuenwälderdesruhrgebietes[J].PraxisderNaturwissenschaften:BiologieinderSchuleꎬ2007ꎬ56(2):27-32. [10]KUHLMꎬHAUFSA.Dasruhrgebiet ̄früherundheute[M].Deutz:KometVerlagꎬ2015:145-146.[11]GAUSMANNꎬP.Ökologischeundvegetationskundlicheuntersuchungenanurban ̄industriellenvorwäldernimruhrgebiet[D].BochumꎬGermany:Ruhr ̄UniversitätBochumꎬ2006.[12]翟俊.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城市[J].建筑学报ꎬ2010(11):6-11.[13]许乙弘.ArtDeco的源与流:中西 摩登建筑 (1920-1930年代)关系及其都市人类学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ꎬ2004. [14]WEBERF.Übertage ̄dassaarpolygonalsankersichwandelnderaltindustrielandschaftenimsaarland[M]//KÜHNEOꎬKINDERSꎬSCHNURO.RaumFragen:Stadt ̄Region ̄Landschaft.LandschaftalsProzess.Wiesbaden:Springerꎬ2020.[15]WEGENERꎬM.Verlöschendesindustriezeitalter.suchenachaufbruchanRheinꎬRuhrundEmscher[M].RaumforschungundRaumordnung:SpatialResearchandPlanningꎬ2019ꎬ77(1):99-100. [16]厄休拉.凡.匹茨ꎬ张晓军.鲁尔:一部区域规划的简史[J].国际城市规划ꎬ2007ꎬ22(3):16-22.[17]赵海月ꎬ许晓明.美国亚特兰大城市绿色更新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ꎬ2019ꎬ17(5):90-95.[18]ZEPPH.DasneueEmschertal:transformationvonfreiräumenundveränderungvonökosystemleistungenwährendderletzten200jahre[M]//KÜHNEOꎬKINDERSꎬSCHNURO.Raumfragen:stadt ̄region ̄landschaft.landschaftalsprozess.Wiesbaden:Springerꎬ2020.071。
德国博登湖简介德国博登湖(Bodensee)位于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交界处,是中欧最大的湖泊之一,也是畅游和度假的热门目的地。
该湖的三个主要城市是康斯坦茨(Konstanz)位于德国,吉福和斯图加特,它们以其迷人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德国博登湖的面积约为536平方公里,湖泊呈现出巨大的U 型,并且被壮丽的阿尔卑斯山脉所环抱。
湖水清澈纯净,四季景色各异,围绕湖泊的湖滨小镇和村庄价值连城。
在湖水边,你可以尽情欣赏壮丽的日出和日落,感受湖光山色的美妙。
康斯坦茨是德国博登湖的最大城市,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景观而闻名。
康斯坦茨教堂是该城最引人注目的地标之一,它是欧洲最大的罗马式教堂之一,建于11世纪。
城市的历史中心以其充满活力的氛围和漫步街头的细腻感觉迷人。
游客们还可以参观康斯坦茨大学,这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创立于15世纪。
吉福位于德国南部,是德国博登湖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这里有许多迷人的湖滨小镇和小村庄,如美因琴根和林道。
游客们可以乘船游湖,欣赏湖泊和阿尔卑斯山脉的壮丽景色,也可以在湖畔的沙滩休闲放松。
吉福附近还有美丽的樱花园,每年的春天吸引着众多游客。
斯图加特是德国博登湖的另一个重要城市,也是巴登-符腾堡州的首府。
这座城市以其博物馆和文化场所而闻名,如斯图加特博物馆,那里展示了世界上最大的座椅和专门用于车辆设计的场所。
斯图加特还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建筑,如旧城区的斯图加特老城堡,它是一座修建于10世纪的城堡。
除了这三个主要城市,德国博登湖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小镇和景点。
弗里德里希港是一个古老的小镇,以其美丽的城墙和独特的建筑物而闻名。
曼陀罗花田是一个迷人的景点,每年夏天吸引着许多游客。
还有一些博物馆和艺术画廊,展示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德国博登湖是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历史传统的地方,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验。
无论你是在湖上划船,还是在湖边散步,还是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和文化场所,你都能感受到这个地区独特的魅力。
所在地变焦”观世界,这些阻碍都被战胜了。
在北海机场和汉堡之间,磁悬浮列车畅通无阻。
既然已经越过北德的地标城市汉堡,下一站自然是与德国接壤的丹麦和更北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但,别急,铁路不能跨越海洋,船只可以。
微观世界以3万升流动的真水和16艘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驾驶船只,还原了日德兰半岛两侧的北海和波罗的海潮起潮落的景观。
每25分钟,模拟的潮汐让北大西洋的温暖和北冰洋的严寒在此交会。
在斯堪的纳维亚展区的尽头,煞白的平原召唤着极光,唯有夜色中闪烁的红色列车和红白相间的灯塔挥洒出皑皑白雪中的暖意,漫步其中,仿佛能感到朔风呼啸。
在大陆的尽头,一艘维京人的幽灵船正固执地原地打转儿。
在大西洋的另一头,微观世界里的美国不是纽约、时代广场、帝国大厦,也不是洛杉矶、好莱坞和日落大道,而是壮观的红土地——千疮百孔的亚利桑那大峡谷诉说着沧海桑田。
在红土地的尽头,一座光彩夺目的城市拉斯维加斯赫然屹立,这是微观世界中最亮堂的城市。
电脑自动控制着手动安放于此的3万多个LED灯泡。
由蛮荒到繁华,由野性到文明,由贫瘠到挥金如土,种种转折,只需缓行几步。
“童话世界”里的生命寓言火遍全球的游戏《模拟人生》的主创团队曾在采访中透露,他们无法在游戏中还原停车场,因为现实世界里的停车场占地面积太大,如果忠实还原,到处都是停车场的游戏将变得索然无味!微观世界的创造者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
在真实和有趣之间,他们用创造力制造平衡。
微观世界诚然是一个童话,但如我们所知,童话故事无不讲述着生命本身。
在占地1万平方米的微观世界之中,生活着28万多人。
他们栩栩如生,形态各异:卫生间里坐在马桶上发呆“摸鱼”的西装男、健身房里正在“举铁”的肌肉男、居民楼走廊上被身着围裙的女士追打的男士、水下洞穴中被鲨鱼追赶的潜水者。
有人正将棺椁入土,有人正怀抱婴儿。
他们的喜怒哀乐、家长里短地利和克努芬根小城开张了。
一个疯狂的梦想在感染了一群疯狂的人后成为现实。
当疯狂的梦想照进现实位于德国汉堡的微缩景观世界(M i n i a t u r Wunderland)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全球最大的火车模型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