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混合矿配入对密闭鼓风炉生产影响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密闭鼓风炉炉进料系统改造意见密闭鼓风炉现有加料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目前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矿砖易碎导致烟气含尘量过高、炉况不稳。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因为矿砖含水量较高,这不仅增加了烟气含水率,而且矿砖本身强度低;第二,从行车到料仓自由下落因碰撞而造成得破碎;第三,计量斗下的震动给料机高速震动造成矿砖破碎。
布料不均匀a.、由于矿砖、焦炭以及返渣等辅料粒度较大,难以流畅的通过下料口,造成下料不连续,从而导致布料不均匀。
b、皮带打滑造成布料不均匀。
c、小车滚轮打滑造成布料不均匀。
炉顶密封性密闭鼓风炉要求炉顶具有较好的密封,以保证烟气制酸,但是由于进料口横截面积大,进料量大,料层成分多等实际因素,给密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现有密封设备存在的主要困难有:密封的滑板与炉口接触不严密。
密封板质量过大给进料小车驱动造成很大负荷。
皮带末端的下料口始终敞开,造成炉顶空气直接进入烟道。
设备磨损严重,检修频率高小车的驱动电机负荷过大且往复转动,使用寿命较短,给正常生产造成困扰。
带式给料机一般带式给料机是一种比较短的带式输送机,通常安装在储仓卸料口下方,承受料仓压力。
用于要求操作平稳,卸料均匀的场合,广泛用于处理细的、能自由留档的带有磨琢性及脆性的物料,不宜用于太热及超大块物料。
带式给料机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投资小,排料顺畅。
最大优点是能够调节给料量。
缺点是占地空间大,胶带易磨损,物料易粘结,运输带不能处理大块物料,维修量大。
主要用于输送粉矿、煤、精矿等干细物料,物料含水率一般不大于5﹪-7﹪;输送物料粒度小雨50mm,对于非磨琢性物料,输送粒度可达100mm。
按照储仓排料口结构形式及带式给料机与储仓的配置关系,带式给料机分为普通带式给料机遇仓压式带式给料机,普通带式给料机上方的料仓出口较小,料仓料柱压力基本作用在料仓出口溜槽和仓壁上。
为了使物料流出顺畅而不发生堵料现象,这种给料方式仅能用于输送粒度均匀、中小粒度以及非黏性的散料。
密闭鼓风炉炉前生产实践【摘要】本文针对二系统鼓风炉炉前的生产运转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炉前渣型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一些控制渣型变化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密闭鼓风炉;烧结块;焦炭;风温0.前言韶关冶炼厂采用密闭鼓风炉熔炼技术进行生产,原料为铅锌烧结块,燃料和还原剂为冶金焦,产出粗铅和粗锌。
该技术主要的优点是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可以处理多种铅锌原生或次生原料,尤其是难选的铅锌混合矿;缺点主要是密闭鼓风炉和冷凝器内易结瘤,需要定期清理。
1.密闭鼓风炉生产过程及工艺流程铅锌烧结块,预热冶金焦炭从炉顶加入鼓风炉内。
在高温和强还原气氛中进行还原熔炼。
在熔炼过程中,脉石和其它杂质等造渣除去,有价金属则被还原出来。
铅和渣呈液体定期从炉子下部渣口放出,一起进入前床。
在前床进行铅、渣分离,分别得到粗铅和炉渣。
粗铅转到下一道工序精炼成精铅。
炉渣经过烟化炉处理,进一步回收有价金属。
锌呈气态随炉气(Zn5~7%,CO20~22%,CO210~12)溢出料面,升温到1273K,然后进入铅雨冷凝器。
经过铅雨冷凝吸收形成铅锌混合物,用铅泵抽到冷却流槽进行冷却分离得到粗锌。
粗锌转到下一步工序精炼成粗锌。
炉气经过冷凝吸收后,洗涤、升压,含CO的炉气用来做低热值煤气回收利用。
2.影响密闭鼓风炉炉前岗位渣型变化的因素密闭鼓风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鼓风炉炉前岗位渣型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入炉原料烧结块质量的影响生产实践告诉我们,入炉物料的质量是密闭鼓风炉运转良好的基础。
其中烧结块的质量对鼓风炉的生产影响尤为显著。
烧结块的质量恶化鼓风炉炉渣型变化。
烧结块的质量好坏,主要通过考察其物理及化学性质加以判断。
2.1.1鼓风炉对入炉烧结块的物理性质要求入炉烧结块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热强度和较高的化点温度。
为了保证固体炉料和炉气间的充分的接触,烧结块在高温状态下不至被料柱重要压碎,一般要求烧结块强度转鼓率达80%以上。
为了避免炉料在到达风口区前过早软化和软化后形成炉结,确保炉内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一般要求烧结块软化点温度大于1000℃。
改建后密闭式鼓风炉与原敞开式鼓风炉在铜镍矿的应用比较许怀军(新疆新鑫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喀拉通克铜镍矿 富蕴836107)摘 要 本文就密闭式鼓风炉与原敞开式鼓风炉从炉型结构、砌筑方式、冷却方式、炉料的分布、炉气的分布、温度分布、供风制度等方面比较其异同,并分析了脱硫率、床能力的变化,对密闭式鼓风炉的生产做了总结。
关键词 死底 炉缸 加料斗 供风制度 脱硫率 床能力喀拉通克铜镍矿冶炼车间于1989年建成投产,其熔炼设备选型为敞开式鼓风炉,特征为半自热氧化熔炼,只能处理块状物料。
原矿破碎后产生30%~40%的粉矿,用土法烧结成块后返回熔炼工序处理,烧结中浪费大,污染环境。
随着矿山资源的减少,直接处理粉矿及回收烟尘,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就越显得重要。
2000年底,冶炼敞开式鼓风炉改造为密闭式鼓风炉的工程启动,2001年3月密闭式鼓风炉投料开炉。
现就改建后密闭式鼓风炉与原敞开式鼓风炉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比较。
1 炉型结构、砌筑结构及冷却方式1.1 炉型结构比较炉型结构最大的变化是在炉口结构上,改造后的密闭式鼓风炉炉口结构由箱形梁、U形支脚、加料斗及炉顶水套组成。
加料斗沿炉子纵向中心线分布,是炉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烟气浓度、烟尘率、劳动条件等有很大影响。
加料斗呈长方体形状,其选型原则:长尽量靠近端水套,长度不够,焦炭、转炉渣、特富矿等块料两头分布少,易起炉结。
我车间加料斗与端水套间距为200m m;宽一般取侧水套上端间距的1/4~1/3。
太宽,两侧的烟气通道断面减小,料面太平,中心料柱加宽,不利于熔炼;太窄,影响进料量;高过深,加料斗下沿容易粘结炉料产生棚料,同时受热过高时易变形损坏,降低料斗寿命;过浅,不利于料封。
此次鼓风炉改造,加料斗选型为:长宽高=8000mm400m m1600mm,敞开式鼓风炉炉口敞开,两侧加料,无上述设备。
!密闭式鼓风炉烟道在炉子后端,而敞开式鼓风炉烟道在炉子正上端。
∀敞开式鼓风炉为半水套结构,密闭式鼓风炉为全水套结构。
【炼铜密闭鼓风炉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综述】一、引言炼铜作为一项重要的冶炼工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密闭鼓风炉作为炼铜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对于提高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构想和操作改进两个方面对炼铜密闭鼓风炉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探讨和分析其相关内容。
二、设计构想1. 设备结构优化在炼铜密闭鼓风炉的设计中,设备结构的优化对于提高炉内温度均匀性和燃料利用率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改进炉壁材质和厚度,优化炉体结构和燃料燃烧方式,来实现炼铜过程中的高效热能传导和燃烧效果。
2. 高效节能燃烧系统密闭鼓风炉的燃烧系统是影响炉内温度和热能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需要优化设计以实现高效节能。
可以考虑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和燃烧设备,提高炉内氧气利用率,并减少燃料消耗和烟尘排放,从而实现炉内燃烧效率的提升。
3.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针对炼铜密闭鼓风炉,可以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炉内温度、燃烧状态和鼓风风量的精准控制,提高冶炼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三、操作改进1. 温度控制优化在炼铜冶炼过程中,炉内温度的控制对于冶炼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优化燃烧系统和鼓风风量控制,可以实现炉内温度的精准控制,提高冶炼过程中的温度均匀性和稳定性。
2. 燃料选择和利用选择合适的燃料并合理利用是密闭鼓风炉操作改进的关键点之一。
针对不同的炼铜工艺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燃料种类和质量,优化燃料的燃烧方式和供给方式,从而实现炉内燃烧效果的最大化和燃料利用率的提高。
3. 安全生产控制在炼铜密闭鼓风炉的操作过程中,安全生产控制尤为重要。
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确保冶炼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和环保排放。
四、总结与展望炼铜密闭鼓风炉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对于炼铜过程中的高效冶炼和产品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烧结炉料透气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姓名:谈存伟工种:火法冶炼工申报级别:技师单位: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冶炼厂烧结炉料透气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烧结炉料在焙烧烧结过程中透气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探讨,找出主要影响是炉料成分和比例、炉料加水、混合与制粒效果、适宜的鼓风条件等因素,以提高炉料透气性,稳定生产条件,优化工艺指标。
【关键词】:炉料透气性成分混合制粒鼓风强度1、前言我厂采用密闭鼓风炉(ISP)冶炼铅锌工艺,烧结过程主要是物料氧化脱硫和产出符合指标要求的合格的烧结块。
为稳定氧化焙烧过程,促进反应有效进行,保证烧结炉料具有良好、稳定的透气性显得尤为重要。
炉料透气性差,床层阻力大(料层厚度一定),风箱压力偏高,供风量不足,鼓风强度小,造成垂直烧结速度慢,焙烧反应差;造成烧穿点后移,残硫高,结块差,环境差。
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将恶化操控条件;精矿处理量上不去,结块率偏低,严重影响ISF炉正常连续生产。
下面就影响烧结炉料透气性的因素作相关分析,以改善和稳定生产条件,优化工艺参数。
2、原因分析:透气性,即炉料的疏松度,表示为在单位面积炉篦上(对一定厚度料层),单位时间内通过鼓风量大小,一般可结合鼓风量和风箱压力来表现其特征。
影响烧结炉料透气性的因素主要有:2.1原料的物化特性及比例烧结采用混合精矿、单一铅、锌精矿原料配料,随着矿山企业的生产模式变化和采购思路的改变,冶炼企业选用的不同矿点的混合矿日益增多,其占总矿量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就ISP冶炼方式,发挥了其技术优势和特点,也带来生产组织困难,主要影响因素有:1、其矿源杂,矿种多,供矿量不稳定。
随配入比例增加造成精矿混合均匀性差,金属品位波动大。
2、各矿点的精矿粒度差异大。
粒级不同(如表1),带来各矿种间粘性、亲水性的差异,在混合过程其相互融合性较单一矿种要表现差许多,影响精矿均匀程度。
同时引起炉料成球效果的差异,混合矿成球率适中,较单一铅、锌精矿差,各种矿源混杂会使成球率急剧降低,造成炉料透气性恶化。
浅析配煤掺烧对炉后设备的影响摘要:随着电煤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电煤的价格和品质对火电厂的生产经营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燃煤掺配掺烧工作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
本文主要对炉后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改造,从炉后设备角度最大限度的扩大配煤掺烧的煤种选择,确保在日益严峻的燃煤形势下炉后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炉后设备;掺配;掺烧引言近几年来,随着燃煤价格的不断上涨,燃料成本已经成为制约发电企业是否盈利的主要因素,发电企业经济开始下滑。
为了缓解电厂的经济压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燃煤价格,提高电厂的盈利能力。
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采购设计煤种之外的低价煤种作为掺烧煤种,通过掺配低价燃煤,深度挖掘燃煤的市场价格空间和设备掺烧潜力,达到降低发电成本的目的。
1.设备及燃煤情况简介某火力发电厂现有两台200MW机组运行,除尘系统采用福建龙净环保有限公司的电袋复合除尘器,输灰系统采用二条输灰管道进行输送,脱硫系统采用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除渣系统采用湿排渣工艺。
机组设计燃煤灰分37.33%,硫份1.4%(即吸收塔入口二氧化硫浓度小于3400mg/Nm3)。
为了缓解电厂的经济压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燃煤价格,提高电厂的盈利能力,在保证锅炉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制定科学、可行的配煤掺烧方案,在燃用正常热值燃煤中掺烧一定比例的低热值高硫燃煤,配煤掺烧后燃煤灰分最大达到50%,降低了燃煤成本,提高了电厂的经济效益。
2.燃煤掺配对炉后设备的影响及设备优化方案2.1除尘设备除尘器系统采用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充分发挥电袋复合除尘器前级电场除尘效率高的特点,先捕集烟气中80%左右的粉尘,降低了进入袋场区的粉尘浓度及粗颗粒含量;进入后级袋场区的粉尘为荷电粉尘,为后级布袋除尘建立良好的工作条件。
燃煤灰分增加后烟气中粉尘浓度增大,由于后级袋场区的作用,仍可以确保粉尘达标排放。
由于电场区单位体积内的空间电荷总量不变,因此粉尘浓度越大,尘埃离子越多,气离子形成的空间电荷相应减少,从而降低电场中的驱动速度,减小电流。
提高混合矿配入对密闭鼓风炉生产的影响【摘要】本文介绍近几年以来提高混合矿配入后,对铅锌密闭鼓风炉生产作业、炉况设备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来稳定鼓风炉送风率。
【关键词】混合矿;密闭鼓风炉;送风率0.前言韶关冶炼厂采用密闭鼓风炉熔炼技术进行生产,原料为铅锌烧结块,燃料和还原剂为冶金焦,产出粗铅和粗锌。
该技术主要的优点是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可以处理多种铅锌原生和次生原料,尤其是复杂难选的铅锌混合矿及含铅、锌的二次氧化物料。
近几年来随着铅锌精矿资源日趋紧张,在生产烧结配料过程中逐步提高混合矿及中间氧化物料的配入比例。
1.密闭鼓风炉生产工艺流程韶冶二系统密闭鼓风炉正常生产时,主风口风量一般控制在39~41km3/h,风温950~1050°C;渣含锌5~8%;清扫周期9~15d。
韶冶二系统密闭鼓风炉生产工艺流程图2.提高混合矿配入对密闭鼓风炉生产影响提高混合矿配入比例对鼓风炉生产影响是很大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炉况控制、生产作业状况和炉窑设备寿命。
2.1对炉况控制影响密闭鼓风炉可以处理品位较低的铅锌混合矿,必须符合物理和化学成份、且具有热强度和软化温度。
(表1为韶冶对入炉烧结块化学成分要求)。
表1 烧结块的化学成份要求在烧结生产实践中,典型的混合矿和混合矿烧结成块后的化学成份对比见表2。
表2 混合矿矿烧结成块前后成份对比从表2可以看出,混合矿经过烧结成块以后,SiO2成分超过4.5%的工艺要求(SiO2<4.5%)。
根据密闭鼓风炉的生产实践,SiO2对鼓风炉生产工艺的危害是最大的。
2.2 Pb+SiO2含量过高对鼓风炉的生产工艺的影响在鼓风炉生产过程中,要求控制烧结块含SiO2时,同时控制Pb+SiO2含量,以提高烧结块强度及软化点的目的。
当烧结块含P b+SiO2≤26%时,生产操作正常,放渣顺利,炉况稳定。
烧结块含Pb+SiO2??26%时,烧结块软化点降低,密闭鼓风炉内常会出现热压波动大、风口容易上渣,放渣间隔由50min降至30min左右,同时放铅时间由正常10min左右增加至30~60min。
超大矿批对高炉冶炼的影响一座高炉,从其开始投产依始,其原燃烧料条件风机能力以及炉型已基本确定,不会有过大的变更,所以相对于特定的高炉,每一座高炉都有与其相适应的合理的矿批,根据矿批批重对高炉煤气流分布及冶炼效果的影响,我们通常把批重值划分为三个区,即激变区缓变区和微变区,当批重处在激变区时,批重的变化对布料影响较大,边缘和中心负荷变化剧烈,煤气流分布变化大,当批重处在微变区时,炉料分布和煤气流分布都相对稳定,炉况顺行,煤气利用较好,批重的波动对煤气流分布的影响甚微,以批重调节煤气流的效果减弱.当批重处在缓变区时,批重的波动对布料及煤气流的分布的影响介于激变区和微变区之间,调节批重不致引起较大的煤气流变化,但又可以通过改变批重调节煤气流的分布.实际生产中,应不断摸索其合理的矿批值,保证高炉顺行高产.一临界矿批每座高炉,都有一个合理的矿批和最大矿批,我们把这个最大矿批称为临界矿批,在临界矿批内,扩大矿批,矿石层厚度增加,炉料在炉喉的径向分布趋于均匀,炉喉截面积利用相对充分,主要以抑制中心气流为主.当批重超过临界矿批时,炉料堆尖显著升高,煤气流通过的阻力增加,炉料向中心的推移和挤压作用显著减弱,主要是向边缘推移和挤压,对边缘的气流抑制作用增强,同时抑制边缘和中心气流,对于采用大矿石角度,大正角差的高炉或者是高料线多正装的高炉,会导致压力压差明显增高,严重的会频繁出现边缘管道气流及崩塌料,难行悬料事故,二超大矿批笔者认为,凡是超过了临界矿批的矿批都应该认为是超大矿批,通过上面所述可以知道,当采用超大矿批操作时,压力压差会明显升高,料速缓慢,而且,中心气流反而会相对旺盛,边缘气流不均匀并且呆滞无力,这是超大矿批对边缘的压制要大于对中心气流的压制效果所表现出来的,所以采用超大矿批操作通常会有两重效果,一是超大矿批的同时采用较大的矿角用较大的正角差,或者是高正装比例,边缘气流过分抑制,会频繁出现边缘管道气流或者崩塌料悬料现象,破坏高炉顺行.二是在采用超大矿批的同时采用较小的矿石布料角度和负角差操作或者采用较大倒装比例疏松边缘的操作,虽然边缘仍然不是太稳定,但基本可以维持炉况顺行,产量高,焦比也高,压力压差高,三超大矿批的界定日常生产中,各高炉原燃料条件不同,炉容不同,如何去判定我们所用的矿批超过了临界矿批,已经进入到超大矿批操作模式了呢,笔者认为应主要通过两方面去判定,一是根据炉况的反应,出现类似上面所讲的炉况,结合炉内成像及边缘和中心气流的表现去综合判定.二是根据<<快速确定高炉适用的矿批大小>>中讲述的方法去判定,笔者认为,凡是超过日产量百分这一的矿批都应该确定为超大矿批,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随着原燃料条件的恶化,虽然矿批没有超过日产量的百分之一,但炉况的表现已经出现了上述的超大矿批冶炼的炉况特征,也应该认为是进入超大矿批冶炼模式了,实际生产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炉况反应综合判定,不可生搬硬套.四超大矿批对高炉冶炼的影响1) 采用超大矿批操作,虽然对高炉边缘和中心气流都有抑制作用,但对边缘的抑制作用要强于中心,所以会表现为中心气流旺盛边缘气流不稳,2) 调节不当易出现边缘管道气流,崩塌料悬料事故,影响炉况顺行3) 适当疏松边缘可以维持炉况的顺行,虽然产量较高,但煤气利用差,燃料比高,压力压差较高,这是由于边缘仍然有不稳定气流造成的.4) 由于超大矿批对上部中心和边缘煤气流都有抑制作用,因此,炉身下部,炉腰炉腹等部位炉衬侵蚀加快,易出现过度侵蚀现象而烧坏冷却设备,炉底侵蚀严重,炉底中心温度升高显著加快,高炉使用寿命缩短,被迫经常性的维修喷补炉衬以维持生产,如河北某高炉,日产1900吨,矿批23吨,虽然产量不错,但焦比一直偏高,且炉衬损坏来重,山西某高炉,日产700吨,矿批8吨,炉腹冷却壁在短时间内大量烧毁,铁口长期出铁不稳,铁口偏浅难维护,后发现炉缸侵蚀相当严重.5) 可以做为一种处理高炉下部结厚的手段短时期的应用.笔者以前的一位老师傅,曾擅长使用大矿批处理高炉中下部结厚结瘤,效果显著,可惜当时刚参加工作不久,玩字当头,没有去认真总结相关的操作数据,现在想学,老先生却已作古,所以虽知有这种方法,却不曾亲自试过,也算是一种遗憾吧,也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能有机会一试.结语:1) 世间事皆可一分为二的看待,一切事物皆有两面性,大矿批有其改善煤气利用的优点也有其善化煤气利用的缺点,高炉如做人,反事都得有个度才是.2) 超大矿批的界定应结合高炉日产,原燃料条件及炉况表现综合判定,生搬硬套只会死得更快.3) 超大矿批操作有其有害的一面就有其有利的一面,如果你能有机会试用超大矿批处理高炉中下部结厚结瘤并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别忘了向我炫耀一下,谢谢。
炼铜密闭鼓风炉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综述炼铜密闭鼓风炉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综述一、引言在当今现代化工业领域,炼铜密闭鼓风炉(hereinafter referred toas "密封炉")在铜矿冶炼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密封炉的设计构想和操作改进对于提高冶炼效率、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基于这一背景,对炼铜密闭鼓风炉的设计和操作进行综述,以期为读者深入理解该主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二、背景介绍密封炉作为一种冶炼设备,其目标是在保持高温下对铜矿进行还原冶炼,从而提取纯铜。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致力于研究和改进密封炉的设计和操作,以提高冶炼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然而,尽管有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改进。
三、设计构想1. 采用高效的燃烧系统:密封炉的燃烧系统是影响其冶炼效率和能耗的重要因素。
我们可以尝试运用新型的燃烧技术,如气体切割和高效的燃烧器设计,以提高炉内温度的均匀性和燃烧效率。
2. 优化炉体结构:密封炉的炉体结构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炉体的隔热性能、优化炉内流动状况等措施,提高炉内的能量利用率,减少能耗。
3. 引入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在密封炉的操作过程中,引入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在实时监测炉内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智能算法对炉内温度、氧气含量等进行调控,以实现最佳冶炼效果和能耗控制。
4. 强化炉内废气处理:炉内废气的处理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尝试引入高效的除尘设备、脱硫装置等,以降低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并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利用。
四、操作改进1. 优化炉内料层结构:密封炉冶炼过程中,合理控制炉内料层的结构和粒度分布,可以有效提高冶炼效率。
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控制料层的投料速度、运行参数等手段,提高炉内温度的均匀性和物料的还原速度。
2. 加强炉内温度监测:密封炉的温度是影响冶炼效果的重要因素。
《塔山矿综掘面混合式除尘系统风幕控尘规律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综掘面的粉尘控制一直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粉尘不仅对矿工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矿山的生产效率。
因此,研究有效的粉尘控制技术,特别是针对塔山矿综掘面的混合式除尘系统风幕控尘规律的研究,对于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塔山矿综掘面概述塔山矿作为国内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其综掘面的工作环境复杂,粉尘产生量大。
传统的除尘方法往往难以满足现代矿山的安全生产要求。
因此,研究混合式除尘系统风幕控尘技术,对于改善塔山矿综掘面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三、混合式除尘系统及风幕控尘技术混合式除尘系统是一种结合了多种除尘技术的综合除尘系统,其中风幕控尘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幕控尘技术通过在综掘面设置风幕装置,将风流形成一道屏障,将粉尘控制在工作区域内,减少粉尘的扩散和飞扬。
四、风幕控尘规律研究(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塔山矿综掘面混合式除尘系统风幕控尘规律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建立风幕控尘的数学模型;其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风幕对粉尘的控制效果;最后,在现场进行试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二)研究内容1. 风幕参数对控尘效果的影响。
通过改变风幕的风速、角度、宽度等参数,研究这些参数对控尘效果的影响,找出最佳的风幕参数组合。
2. 风幕与其它除尘设备的联合控尘效果。
研究风幕与喷雾降尘、湿式除尘等设备的联合控尘效果,探讨最佳的联合控尘方案。
3. 不同工况下的控尘效果。
针对塔山矿综掘面的不同工况,如不同煤种、不同开采工艺等,研究风幕控尘的适应性及效果。
(三)研究结果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 适当提高风幕的风速和角度可以显著提高控尘效果,但过高的风速可能导致设备能耗增加和设备损坏的风险。
2. 风幕与喷雾降尘、湿式除尘等设备的联合控尘效果优于单一设备控尘效果,可以有效降低综掘面的粉尘浓度。
密闭鼓风炉炼锌流程《说说密闭鼓风炉炼锌流程:一场奇妙的“锌”之旅密闭鼓风炉炼锌,这名字乍一听就给人一种神秘而又高大上的感觉,但当你真正深入去了解这个流程,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奇妙化学魔法和劳动智慧的世界。
首先,矿石原料就像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被召集在一起。
这里面有含锌量丰富的锌矿石,还有一些其他矿物杂质。
它们被一股脑儿地倒入这个庞大的密闭鼓风炉中,就像一场大聚会开始了。
当鼓风炉开始运作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一场热闹非凡的狂欢派对。
热风呼呼地吹进炉子里,就像有人在大喊着:“嘿,大家都动起来呀!”在这个热闹的氛围里,锌矿石开始发生一系列的神奇变化。
矿石中的锌与氧气之间像是发生着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比赛。
氧原子这个热情过度的家伙,想和锌原子紧紧结合,但锌原子可没那么容易就范,它们在高温和鼓风的作用下,挣脱一些束缚,开始朝着自己独特的命运之途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产生了好多有意思的现象。
炉子里时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仿佛是矿石在欢呼雀跃,反驳着高温的“压迫”。
我们作为旁观者,最期待的当然是锌的提炼出来。
这一刻就像等待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出兔子一样,充满了惊喜。
最后,锌在高温的“逼迫”和各种化学助力下,逐渐从矿石这个大家庭里独立出来。
但这可不容易,因为随之被分离出来的还有其他一些物质,还要经过进一步的筛选、提纯,就像从一群混合的小动物里把我们要的小兔子准确地找出来一样。
这个时候技术人员就像一群经验丰富的动物管理员,用各种巧妙的办法让锌变得更加纯净。
不过,别看我现在说得这么轻松,这个流程其实充满了技术含量和艰辛。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人们精心的操作,就像照顾一个娇贵的宝宝,温度高一点、低一点,鼓风的大小不合适,都会影响锌的产量和质量。
这就像是炒菜,火候和调料稍微没把握好,一道好菜就可能变得差强人意。
总之,密闭鼓风炉炼锌流程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现代工业的力量和神奇,也让我看到了人类智慧在追求一种金属元素时付出的心血。
提高混合矿配入对密闭鼓风炉生产的影响【摘要】本文介绍近几年以来提高混合矿配入后,对铅锌密闭鼓风炉生产作业、炉况设备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来稳定鼓风炉送风率。
【关键词】混合矿;密闭鼓风炉;送风率
0.前言
韶关冶炼厂采用密闭鼓风炉熔炼技术进行生产,原料为铅锌烧结块,燃料和还原剂为冶金焦,产出粗铅和粗锌。
该技术主要的优点是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可以处理多种铅锌原生和次生原料,尤其是复杂难选的铅锌混合矿及含铅、锌的二次氧化物料。
近几年来随着铅锌精矿资源日趋紧张,在生产烧结配料过程中逐步提高混合矿及中间氧化物料的配入比例。
1.密闭鼓风炉生产工艺流程
韶冶二系统密闭鼓风炉正常生产时,主风口风量一般控制在
39~41km3/h,风温950~1050°c;渣含锌5~8%;清扫周期9~15d。
韶冶二系统密闭鼓风炉生产工艺流程图
2.提高混合矿配入对密闭鼓风炉生产影响
提高混合矿配入比例对鼓风炉生产影响是很大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炉况控制、生产作业状况和炉窑设备寿命。
2.1对炉况控制影响
密闭鼓风炉可以处理品位较低的铅锌混合矿,必须符合物理和化学成份、且具有热强度和软化温度。
(表1为韶冶对入炉烧结块
化学成分要求)。
表1 烧结块的化学成份要求
在烧结生产实践中,典型的混合矿和混合矿烧结成块后的化学成份对比见表2。
表2 混合矿矿烧结成块前后成份对比
从表2可以看出,混合矿经过烧结成块以后,sio2成分超过4.5%的工艺要求(sio2<4.5%)。
根据密闭鼓风炉的生产实践,sio2对鼓风炉生产工艺的危害是最大的。
2.2 pb+sio2含量过高对鼓风炉的生产工艺的影响
在鼓风炉生产过程中,要求控制烧结块含sio2时,同时控制pb+sio2含量,以提高烧结块强度及软化点的目的。
当烧结块含pb+sio2≤26%时,生产操作正常,放渣顺利,炉况稳定。
烧结块含pb+sio2??26%时,烧结块软化点降低,密闭鼓风炉内常会出现热压波动大、风口容易上渣,放渣间隔由50min降至30min 左右,同时放铅时间由正常10min左右增加至30~60min。
二系统鼓风炉09年6~9月在休风进行清扫检修时,发现炉身上部有大量松散炉结,主要由软化点低的烧结块与粘在一起的焦炭构成。
当烧结块中pb含量过高时,烧结块软化点下降明显。
软化点过低会造成烧结块在炉内过早熔化,易导致在炉身上部结成炉结,从而影响密闭鼓风炉正常生产。
2.3 fe、cao含量波动对鼓风炉的生产工艺的影响
鼓风炉炉渣是feo-cao-sio2三元系结构,随烧结块带入密闭鼓风炉内的fe、cao在熔炼过程中进入渣相参与造渣,其含量变化会引起渣型变化,影响炉渣粘度、渣温等。
提高混合矿配比后,造成烧结块中fe、cao含量波动较大,影响鼓风炉的生产。
根据鼓风炉的生产统计,当烧结块中经常出现fe、cao偏低时,炉前会出现炉渣流动性不好、渣含锌严重偏高现象,影响鼓风炉生产与操作。
炉渣中fe、cao含量与渣含锌统计情况分别见表3、表4。
表3 渣中fe、zn含量统计情况
表4 渣中cao、zn含量统计情况
从表3、表4可以看出,炉渣中fe、cao含量偏低时,都会造成炉渣含锌高,超过技术要求指标(5~10%),影响有价金属直收率和回收率,而且炉渣粘性大,流动性不好,放渣时间多达1.5~2
小时,操作难度大。
3.采取措施,稳定送风率
通过对混合矿配入提高对鼓风炉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后,为使鼓风炉具有具有高的送风率,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配料前的预混及混均工作,使混合矿的品位保持稳定,从而达到稳定烧结配料的目的。
(下转第46页)
(上接第26页)(2)提高烧结烟气温度,使杂质元素挥发到回收系统,加强烧结系统cd回收能力,减少cu对后序工序及环保的
影响。
4.结束语
随着混合矿配入比例的增加,烧结块成份不能满足鼓风炉生产工艺要求,工艺事故率增加,及杂质成份在isp流程中不能有效去除,形成闭路循环,严重影响鼓风炉的生产、送风率。
所以,必须控制好对混合矿的配入比例,严格控制烧结块品位,稳定烧结块质量,使炉渣中cao、sio2、fe、cao/sio2满足工艺技术要求,保证鼓风炉生产工艺稳定。
【参考文献】
[1]铅锌鼓风炉冶炼工[m].韶关冶炼厂教培处,1997.
[2]傅崇说,有色冶金原理[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3]彭容秋,重金属冶金学[m].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4]铅锌冶金学编委会,铅锌冶金学[m].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