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农学真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79 KB
- 文档页数:9
第5章呼吸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增加肺的顺应性B.能增加肺的弹性阻力C.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D.减少时可引起肺水肿【答案】B【解析】ACD三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是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可以防止毛细血管滤出液体过多而引起的肺水肿,因而减少时可引起肺水肿;可降低吸气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
B项,肺组织的弹性阻力主要来自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无关。
2.血液中下列因素的变化,可使呼吸运动增强的最重要因素是()。
A.Po2下降B.乳酸增多C.Pco2升高D.H+浓度增加【答案】C【解析】C项,Pco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为重要的体液因素。
一定水平的Pco2对维持呼吸和呼吸中枢的兴奋性很重要。
随着吸入气体中CO2的增加,呼吸运动加深、加快,可促进CO2的排出,以维持动脉血中Po2的正常水平。
ABD三项,Po2下降、乳酸增多和H+浓度增加也可使呼吸运动增强,但效果不如Pco2增加时的作用明显。
3.血液中运输CO2的主要形式是()。
A.物理溶解B.碳酸氢盐C.二氧化碳血红蛋白D.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答案】B【解析】血液运输CO2有物理溶解方式和化学结合方式两种。
A项,以物理溶解形式被运输的量仅占血液运输CO2总量的5%。
BCD三项,以化学结合形式被运输量占了95%。
化学结合方式中,以碳酸氢盐形式结合的占88%,以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结合的占7%。
因此碳酸氢盐形式是血液中CO2运输的主要形式。
4.平静呼吸时,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是()。
A.肋间内肌与腹壁肌B.肋间外肌与腹壁肌C.肋间内肌与膈肌D.肋间外肌与膈肌【答案】D【解析】平静呼吸是指安静状态下的呼吸,主要吸气肌是肋间外肌和膈肌,呼气是被动的。
在用力呼吸的吸气时,除肋间外肌和膈肌加强收缩外,其他辅助吸气肌也参加收缩,呼气时呼气肌收缩,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过程。
5.下列各项中属于内呼吸的是()。
A.细胞内的气体交换B.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C.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D.组织细胞和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答案】D【解析】高等动物呼吸的全过程,由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三个环节组成。
研究生考试考研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动物生理学部分,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只有第三阶段能产生ATPB. 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C. 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大部分能量是以热能形式散失D. 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细胞呼吸的过程和特点。
A.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糖酵解)和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均产生少量的ATP,但第三阶段(氧化磷酸化)是产生ATP的主要阶段,通过电子传递链和ADP的磷酸化生成大量的ATP。
因此,A选项的表述是错误的,因为前两个阶段也能产生ATP,但数量远少于第三阶段。
B. 在无氧呼吸过程中,由于缺少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葡萄糖的氧化过程被阻断在某一中间阶段,产生乳酸或酒精等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这些产物中储存了葡萄糖中大部分未能释放的能量。
因此,B选项正确。
C. 在无氧呼吸中,由于缺少氧气,葡萄糖的氧化过程被阻断,导致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而不是以热能形式散失。
热能主要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与ADP的磷酸化偶联而产生的。
因此,C选项错误。
D. 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既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ATP 和二氧化碳及水;也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取决于酵母菌的种类)。
因此,D选项正确。
2、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 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期B.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C. DNA复制时,两条链的复制方向是相反的,但速度相同D.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完全相同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DNA复制的过程和特点。
A. 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周期的间期,特别是S期(DNA合成期),而不是分裂期。
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农学真题及答案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试题解析动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I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骨骼肌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发生去极化的离子基础是+内流+内流内流+内流【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考察骨骼肌细胞兴奋时,细胞膜钙离子内流的重要性。
2.下列物质中,能加速新鲜血液凝固的是A.柠檬酸钠溶液B.液体石蜡C.肺组织浸出液D.肝素溶液【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考察血液凝固和抑制的相关物质。
3.正常情况下,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A.心肌是功能合胞体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心肌有自动节律性D.心肌有效不应期长【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考察心肌细胞的功能效应。
4.心室等容舒张过程中各部位压力相比较,正确的是A.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B. 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C. 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D. 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考察血压的流动方向。
5.下列心肌细胞中,兴奋传导速度最慢的是A.新房肌细胞B.结区细胞C.哺肯野细胞D.心室肌细胞【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考察兴奋在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
6.缺氧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强,该反射的感受器是:A.肺牵张感受器B.呼吸肌本体感受器C.外周化学感受器D.中枢化学感受器【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考察呼吸运动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感受器。
7.下列条件中,均可使氧离曲线发生右移的是升高、CO2分压升高、温度升高 B. pH降低、CO2分压升高、温度升高C. pH升高、CO2分压降低、温度降低降低、CO2分压降低、温度降低【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考察氧离曲线左右移动的因素。
8.对食物中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考察影响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
第9章核酸的生物合成一、单项选择题1.真核基因表达受下列哪个成分调控?()A.操纵基因B.非组蛋白C.组蛋白D.阻遏蛋白【答案】B【解析】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没有操纵子结构,真核生物的调控序列是指DNA中与转录启动和调控有关的核苷酸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及沉默子,受基因调节蛋白的调控,基因调节蛋白属于非组蛋白。
因此答案选B。
2.DNA半保留复制时,如果亲代DNA完全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经过两轮复制所得到的4个DNA分子为()。
A.都带有放射性B.其中一半分子无放射性C.其中一半分子的每条链都有放射性D.都没有放射性【答案】B【解析】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经两轮复制后,其中一半分子无放射性,有一半分子的一条链由放射性。
因此答案选B。
3.关于转录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mRNA是翻译的模板,转录只是指合成mRNA的过程B.转录需RNA聚合酶,是一种酶促的核苷酸聚合过程C.逆转录也需要RNA聚合酶D.DNA复制中合成RNA引物也是转录【答案】B【解析】A项,转录是指遗传信息由基因转移到RNA的过程,包括mRNA、tRNA、rRNA等;C项,参与逆转录的酶是逆转录酶,不需要RNA聚合酶;D项,DNA复制中合成RNA引物不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因此答案选B。
4.下列不是操纵子的组成部分的是()。
A.结构基因B.启动子C.操纵基因D.阻遏物【答案】D【解析】ABC三项,操纵子包括在功能上彼此相关的结构基因和控制部位,控制部位是由启动子和操纵基因构成。
因此答案选D。
5.下列()参与打开DNA双螺旋结构。
A.引物酶B.端粒酶C.拓扑异构酶D.解螺旋酶【答案】D【解析】A项,引物酶是用来合成引物的;B项,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酶,它催化端粒中重复单元的合成,用以维持端粒长度及功能;C型,拓扑异构酶是在超螺旋解旋和形成过程中起作用。
因此答案选D。
6.下列()导致的DNA损伤导致生物体死亡的可能性最大。
农学硕士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2012试题(精品文档)_共4页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试题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l~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排尿 B.血液凝固 C.减压反射 D.分娩2.在静息状态下,可兴奋细胞内K离子向细胞外转移的方式属于A.单纯扩散 B.异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胞吐作用3. 与神经细胞动物电位去极化相对应的兴奋性变化时期是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长期 D.低常期4.能参与机体对蠕虫免疫的白细胞是A.嗜碱性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 D.中性粒细胞5.下列凝血因子中,只参与外源性凝血的是A.因子4 B.因子3 C.因子2 D.因子1 6.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蛋白质是A.纤维蛋白质 B.α-球蛋白 C.γ-球蛋白 D.白蛋白7.引起血小板发生第一时相聚集的因素是A.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ADP B.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ATP C.受损伤组织释放的ADP D.受损伤组织释放的ATP8.对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影响最显著的物质是A.蛋白质 B.多糖 C.脂肪 D.核酸9.1g营养物质在体外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A.氧热价B.呼吸商C.物理热价D.生物热价10.哺乳动物第一心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房室瓣关闭 B.房室瓣开放 C.主动脉瓣关闭 D.主动脉瓣开放11.在中脑前后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家兔会出现:A.伸肌与屈肌紧张性均降低 B.伸肌与屈肌紧张性均增强C.伸肌紧张性降低 D.伸肌紧张性增强12.主动终膜板上胆碱能受体的类型属于A.由压门控通道 B.机械门控通道 C.化学门控通道 D.细胞间控通道13.哺乳动物体内精子与卵子受精的部位通常在A.子宫颈部 B.子宫体部 C.输卵管伞部 D.输卵管壶腹部14.下列激素由神经垂体释放的是A.催产素 B.催乳素 C.促性腺激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5.哺乳动物睾丸中合成雄性激素结合蛋白的细胞是A.间质细胞 B.支持细胞 C.精原细胞 D.精母细胞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015年农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 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基本特点是______。
" A.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B.作用缓慢、持续时间短" C.作用迅速、持续时间长" D.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分数:1.00)A.B.C.D. √2. 具有不衰减性传播特征的电位是______。
" A.终板电位" B.突触后电位" C.感受器电位" D.动作电位(分数:1.00)A.B.C.D. √3. 神经细胞兴奋时,其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______。
" A.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C.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D.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分数:1.00)A. √B.C.D.4. 下列维生素中,红细胞生成与成熟所必需的是______。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2" C.维生素K" D.维生素D3(分数:1.00)A.B. √C.5. 下列因素中,可引起动脉脉压增大的是______。
" A.心室射血量减少" B.主动脉管壁弹性减小" C.外周阻力增大" D.主动脉管壁弹性增大(分数:1.00)A.B. √C.D.6. 在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不会同时收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 A.心肌细胞间具有病理盘结构" B.窦房结自律性高" C.房室交界兴奋传导速度慢" D.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长(分数:1.00)A.B.C. √D.7. 下列因素中,可提高肺换气效率的是______。
农学硕士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总分:79.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动物生理学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跨膜转运方式属于 ____ 。
A.被动转运B.主动转运C.出胞作用D.入胞作用√2.血液中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发生右移的因素是 ____ 。
A.CO2分压升高B.pH值升高C.2,3-二磷酸甘油酸减少D.温度降低√3.安静时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____ 。
A.肝脏√B.脾脏C.肾脏D.肺脏4.损毁哺乳动物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后,其尿液会发生的变化是 ____ 。
A.尿量减少,尿稀释B.尿量增加,尿浓缩C.尿量增加,尿稀释√D.尿量减少,尿浓缩5.调节摄食行为的基本中枢位于 ____ 。
A.大脑皮层B.下丘脑√C.脑桥D.延髓6.消化道平滑肌经常处于微弱且持续的收缩状态,这种现象产生的前提是 ____ 。
A.交感神经的兴奋B.副交感神经的抑制C.慢波的存在√D.壁内神经丛的抑制7.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____ 。
A.延髓B.脑桥C.视前区-下丘脑前部√D.大脑皮层8.关于肾小球滤过的描述,正确的是 ____ 。
A.入球小动脉收缩,原尿增加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原尿减少C.肾小囊内压升高,原尿增加D.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原尿减少√9.促进雌性动物初情期乳腺发育的主要激素是 ____ 。
A.雌激素√C.催乳素D.催产素10.引起骨骼肌产生强直收缩的动作电位表现为 ____ 。
A.可发生重叠√B.不发生重叠C.可发生总和D.可发生融合二、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8.00)11.正常情况下,动物小血管受损引起的出血可在短时间内停止,简述这一现象包含的生理过程。
(分数:8.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常情况下,动物小血管受损引起的出血可以在短时间内停止,其过程包括①当血管壁损伤后,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释放因子Ⅲ,因子Ⅲ进入血浆后,与钙离子和因子Ⅶ等共同形成一复合物,该复合物可催化因子Ⅹ变成活化因子Ⅹa,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
第7章脂质代谢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生物膜的脂类分子以()为主体。
A.磷脂B.游离甘油三酯C.糖脂D.胆固醇【答案】A【解析】A项,生物膜的基本结构为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是形成脂双分子层的主要物质;BCD三项,游离的甘油三酯并不构成生物膜,糖脂和胆固醇在生物膜组成中占比例也少,而且胆固醇并非出现在所有细胞的生物膜中。
因此答案选A。
2.缺乏维生素B2时,β-氧化过程中哪一个中间产物合成受到障碍?()A.脂酰CoAB.β-酮脂酰CoAC.α,β-烯脂酰CoAD.L-β-羟脂酰CoA【答案】C【解析】维生素B2是脂酰辅酶A脱氢酶的辅酶,该酶催化脂酰-CoA生成α,β-烯脂酰CoA。
因此答案选C。
3.下列关于生物膜的阐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就是细胞膜B.生物膜属于生物大分子C.生物膜属于小分子D.生物膜属于超分子复合体【答案】D【解析】A项,细胞膜是细胞表面上的一层薄膜,而生物膜包括细胞膜和细胞内的内膜系统;BC两项,生物膜的成分当中有蛋白质等大分子和水分子等小分子;D项,生物膜是由脂类、蛋白质、糖、水等许多分子组成的超分子复合体。
因此答案选D。
4.脂肪酸β-氧化中第二次脱氢的受氢体是()。
A.FMNB.FADC.NADP+D.NAD+【答案】D【解析】脂肪酸于氧化中每进行一轮氧化经历两次脱氢,第一次脱氢的氢受体是FAD,第二次的氢受体是NAD+。
因此答案选D。
5.合成卵磷脂时,胆碱的部分由()提供。
A.CDP-胆碱B.磷酸胆碱C.UDP-胆碱D.GDP-胆碱【答案】A【解析】磷脂合成两条路径的了解,一条是先合成1,2-二酰甘油,由CDP-胆碱或者CDP-乙醇胺提供亲水性头部;一条是先合成CDP-二酰甘油,而后直接加亲水性头部。
A 项,卵磷脂合成时,胆碱的部分由CDP-胆碱提供,磷脂酰肌醇合成时,肌醇的部分来自肌醇。
因此答案选A。
6.下列分子渗透通过脂双分子层的能力最强的是()。
A.极性小分子B.极性大分子C.非极性小分子D.非极性大分子【答案】C【解析】脂双分子层主要由极性磷脂分子尾对尾构成,脂双层外侧有极性,内部疏水,因而对于极性物质不通透。
第10章内分泌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激素中不属于垂体激素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抗利尿激素C.催产素D.催乳素【答案】A【解析】A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激素,不是垂体激素。
BCD三项,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是神经垂体激素,催乳素则是腺垂体激素,它们都属垂体激素。
2.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会导致的疾病是()。
A.糖尿病B.呆小症C.侏儒症D.肢端肥大症【答案】C【解析】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对骨骼、肌肉及内脏器官的作用尤为明显。
动物在幼年时期骨骺还未融合,如果在生长过程中缺乏生长激素,将会出现生长停滞、身材矮小,即为“侏儒症”。
3.增强机体对应激刺激耐受力的最主要的激素是()。
A.催乳素B.生长激素C.抗利尿激素D.糖皮质激素【答案】D【解析】对机体有害的多种刺激,能激活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的反应称为应激反应。
D项,多种激素参与应激反应,但从应激反应的定义可见,主要是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的反应。
4.机体合成、分泌降钙素的细胞是()。
A.胰岛A细胞B.胰岛B细胞C.甲状腺C细胞D.甲状旁腺主细胞【答案】C【解析】A项,胰岛A细胞合成、分泌胰高血糖素。
B项,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
C项,甲状腺C细胞(滤泡旁细胞)合成、分泌降钙素。
D项,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分泌甲状旁腺激素。
5.激素的“允许作用”是指()。
A.使别的激素能够分泌入血B.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能够启动C.使其他激素能够在靶细胞上产生作用D.使靶细胞内遗传物质诱导新的蛋白质合成【答案】C【解析】“允许作用”是激素作用的特征之一。
有的激素本身对某些组织细胞并不直接产生生理效应,但它却能明显增强另一种激素的作用,即它的存在是另一种激素发挥作用的前提,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
C项,激素能使其他激素能够在靶细胞上产生作用符合允许作用的定义。
6.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2012年(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动物生理学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A.排尿反射 B.血液凝固C.减压反射 D.分娩(分数:1.00)A.B.C. √D.解析:2.在静息状态下可兴奋细胞内K+向细胞外转移的方式属于(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 D.胞吐作用(分数:1.00)A.B. √C.D.解析:3.与神经细胞动物电位去极化过程相对应的兴奋性变化时期是( )。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 D.低常期(分数:1.00)A. √B.C.D.解析:4.能参与机体对蠕虫免疫反应的白细胞是( )。
A.嗜碱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 D.中性粒细胞(分数:1.00)A.B. √C.D.解析:5.下列凝血因子中,只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因子是( )。
A.Ⅳ因子 B.Ⅲ因子C.Ⅱ因子 D.Ⅰ因子(分数:1.00)A.B. √C.D.解析:6.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蛋白质是( )。
A.纤维蛋白质 B.α-球蛋白C.γ-球蛋白 D.白蛋白(分数:1.00)A.B.C.D. √解析:7.引起血小板发生第一时相聚集的因素是( )。
A.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ADP B.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ATP C.受损伤组织释放的ADP D.受损伤组织释放的ATP(分数:1.00)A. √B.C.D.解析:8.对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影响最显著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多糖C.脂肪 D.核酸(分数:1.00)A. √B.C.D.解析:9.1g营养物质在体外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 )。
A.氧热价 B.呼吸商C.物理热价 D.生物热价(分数:1.00)A.B.C. √D.解析:10.哺乳动物第一心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房室瓣关闭 B.房室瓣开放C.主动脉瓣关闭 D.主动脉瓣开放(分数:1.00)A. √B.C.D.解析:11.在中脑前、后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家兔会出现( )。
第4章血液循环一、单项选择题1.剪断家兔的减压神经,在其外周端施加有效刺激后()。
[2013研]A.血压升高B.血压降低C.血压不变D.血压先升高后降低【答案】C【解析】剪断家兔的减压神经,在其外周端施加有效刺激后血压不变。
兔减压神经是传入神经,其作用是将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冲动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反射性引起血压降低。
而刺激外周端没有将冲动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不能引起反射性降压。
2.组织中营养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是()。
[2013研]A.后微动脉B.微静脉C.真毛细血管D.通血毛细血管【答案】C【解析】血流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前毛细血管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最后汇流至微静脉。
由于真毛细血管交织成网,迂回曲折,穿行于细胞之间,血流缓慢,加之真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又高。
因此,真毛细血管通路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又称为营养通路。
真毛细血管是交替开放的。
安静时,骨骼肌中真毛细血管网大约只有20%处于开放状态,运动时,真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加,提高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为组织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3.在快速射血期()[2012研]A.房内压>室内呀>主动脉压B.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答案】B【解析】心动周期中室内压、容积、辦膜开闭、血流方向的变化如下表所示;表4-14.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2012研]A.心肌的收缩呈“全或无”式反应B.心肌有特殊传导组织Ca 比较少C.心肌肌浆网不发达,贮存2D.心肌细胞兴奋后有效不应期长【答案】D【解析】给骨骼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阈上刺激,若后一次刺激落在了前一次刺激的舒张期或收缩期,就会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或完全强直收缩。
而心肌细胞兴奋后有效不应期长,在整个收缩期或舒张期的前期,都不能接受外来刺激,也就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这种特性保证了心肌收缩和舒张活动的交替进行,完成其泵血功能。
因此,D项正确。
动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动物体的主要能量来源?A. 葡萄糖B. 脂肪酸C. 氨基酸D. 氧气2. 动物体内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3. 动物的体温调节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哪个系统?A. 神经系统B. 循环系统C. 内分泌系统D. 免疫系统4. 动物体内哪种激素主要负责调节血糖水平?A. 胰岛素B. 生长激素C. 甲状腺素D. 肾上腺素5. 以下哪个不是动物的排泄物?A. 尿素B. 二氧化碳C. 粪便D. 水6. 动物的心脏主要由哪种组织构成?A. 神经组织B. 肌肉组织C. 淋巴组织D. 上皮组织7. 动物的生殖方式中,哪种方式不涉及受精?A. 卵生B. 胎生C. 无性繁殖D. 卵胎生8. 动物的呼吸过程包括哪些阶段?A. 外呼吸、内呼吸B. 外呼吸、内呼吸、气体交换C. 内呼吸、气体交换D. 外呼吸、气体交换9. 动物体内哪种物质可以作为第二信使?A. ATPB. 钙离子C. 葡萄糖D. 氧气10. 动物的消化系统中,哪个器官主要负责消化?A. 胃B. 小肠C. 肝脏D. 胰腺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动物体的_________系统负责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12. 动物体内,_________是细胞内的主要能量存储物质。
13. 动物的_________反射是一种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具备的。
14. 动物体内的_________激素可以促进骨骼肌的生长。
15. 动物的_________系统负责将废物排出体外。
16. 动物的_________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免疫功能。
17. 动物体内,_________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8. 动物的体温调节主要通过_________和血管的舒缩来实现。
19. 动物的_________是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
20. 动物的_________是体内主要的储水器官。
2008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动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具有反应迅速、准确和作用局限等特点的调节方式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答案】A【解析】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准确,持续时间短暂,作用局限;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起效缓慢,作用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自身调节范围较小,灵敏度较差。
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形成的原因是()。
A.Ca2+内流B.Na+内流C.K+内流D.Cl-内流【答案】B【解析】神经细胞膜在受到刺激时,Na+通透性突然增大,以致超过K+通透性,使大量的Na+从膜外涌入膜内,导致膜电位迅速去极化乃至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3.下列溶液中,易使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是()。
A.5%葡萄糖溶液B.10%葡萄糖溶液C.0.6%NaCl溶液D.0.9%NaCl溶液【答案】C【解析】在低渗溶液中,水分会渗入红细胞内,细胞膨胀、细胞膜最终破裂并释放出血红蛋白,这一现象称为溶血。
5%葡萄糖溶液和0.9%NaCl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10%葡萄糖溶液为高渗溶液,只有0.6%NaCl溶液为低渗溶液,因此答案选C。
4.机体发生化脓性炎症时,血液中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
A.嗜碱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中性粒细胞【答案】D【解析】A项,嗜酸性粒细胞的主要机能是缓解过敏反应和限制炎症过程。
B项,嗜碱性粒细胞的主要机能是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
C项,单核细胞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可渗出血管变成巨噬细胞,在体内发挥防御作用。
D项,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能力、高度的趋化性和很强的吞噬及消化细菌的能力,是吞噬外来微生物和异物的主要细胞。
当局部受损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并释放化学物质时,中性粒细胞能被趋化物质所吸引,向细菌所在处集中,并将其吞噬,靠细胞内的溶酶体将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随后细胞死亡便形成脓肿。
第10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密码子的陈述,()是不正确的。
A.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通用一套密码簿B.一些密码子并不专一编码一个氨基酸C.一个密码子的前两个核苷酸足以决定特定的氨基酸D.一些氨基酸共用同一个密码子【答案】D【解析】密码子的特征包括:简并性、通用性、方向性、连续性和摆动性。
D项,在密码子中,没有任何一个密码子可以编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
因此答案选D。
2.反密码子中的()碱基在与密码子配对时具有摆动性。
A.第一个B.第三个C.第一和第三个D.第二和第三个【答案】A【解析】反密码子在与密码子配对时,有时会出现不遵从碱基配对规律的情况,称为遗传密码的摆动现象。
一般来说,密码子第三位碱基即反密码子第一位碱基具有摆动性。
因此答案选A。
3.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特异抑制剂是()。
A.放线菌酮B.溴化乙锭C.链霉素D.利福平【答案】A【解析】A项,放线菌酮可以通过干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易位步骤而阻碍翻译过程,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B项,溴化乙锭是DNA模板抑制物;C项,利福平能抑制DNA转录合成RNA;D项,链霉素抑制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因此答案选A。
4.科学家()由于在遗传密码破译和蛋白质合成机理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
A.H.TeminB.M.MeselsonC.M.W.NirenbergD.K.Mullis【答案】C【解析】A项,H.Temin发现逆转录酶;B项,M.Meselson在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研究中有所贡献;C项,H.G.Khorana和M.W.Nirenberg在遗传密码破译工作中做出贡献;D项,K.Mullis发明PCR技术。
因此答案选C。
5.某一tRNA,其反密码子是CAU,与之对应的密码子是()。
A.GUAB.AUGC.UACD.CAT【答案】B【解析】反密码子与密码子是反向互补的。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理,应为AUG。
因此答案选B。
6.蛋白质的终止信号是由()。
第4章血液循环一、单项选择题1.微循环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
A.物质交换B.维持血容量C.促进散热D.保持体温【答案】A【解析】BCD三项,维持血容量、促进散热和保持体温是微循环辅助其他器官发挥的作用。
A项,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在血液和组织液之间,通过面积很大的迂回曲折通路不断进行地物质交换,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
2.下列物质中升压作用最强的是()。
A.肾上腺素B.肾素C.血管紧张素ⅡD.血管紧张素Ⅰ【答案】C【解析】A项,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可与β和α受体结合。
与心脏的β受体结合为主,使心输出量增大,间接使血压增高;可与血管中β和α受体结合,或者升压效应,或者减压效应,大剂量的肾上腺素主要与血管的α受体结合,促使血压升高。
B项,肾素是由肾的近球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物质;在接受肾血流量降低的刺激后,肾素分泌增多,可使血管紧张素原水解成血管紧张素Ⅰ和血管紧张素Ⅱ等。
C项,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分布于血管平滑肌的血管紧张素受体,可使全身微动脉收缩,动脉血压升高,它还可以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缩血管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使血压升高。
D项,血管紧张素Ⅰ对体内多数组织和细胞不具有活性。
3.在微循环中,能使毛细血管交替开放的物质是()。
A.组胺B.激肽C.血管加压素D.局部代谢产物【答案】D【解析】在微循环中,毛细血管交替开放的本质是微循环的自身调节。
ABC三项,在微循环中,没有神经调节,组织胺、激肽、血管加压素都是活性物质,它们对毛细血管的舒缩有调节作用,但是不能满足毛细血管的交替开放,只有通过微循环的自身调节。
D项,当局部细胞代谢产物堆积(包括舒血管物质)→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毛细血管开放→血流量↑→代谢产物(包括舒血管物质)被稀释或运走→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恢复→毛细血管关闭→血流量↓→又促使局部细胞代谢产物再堆积(包括舒血管物质),往后又开始了下一轮的毛细血管交替开放,因此毛细血管交替开放的启动物质就是局部代谢产物。
农学硕士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2018年(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动物生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 在一定范围内,心室肌可以通过改变初长度来调节收缩强度,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
(分数:1.00)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自身调节√解析:2. 刺激时间保持不变,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______。
(分数:1.00)A.阈强度√B.阈电位C.阈刺激D.阈下刺激解析:3. 终板膜上参与终板电位形成的离子通道属于______。
(分数:1.00)A.化学门控通道√B.电压门控通道C.机械门控通道D.细胞间通道解析:4. 下列均由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是______。
(分数:1.00)A.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B.催乳素和生长激素√C.催乳素和抗利尿激素D.催产素和生长激素解析:5. 下列凝血因子中,在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中参与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关键因子是______。
(分数:1.00)A.因子ⅠB.因子ⅡC.因子ⅢD.因子Ⅹ√解析:6. 引起心肌慢反应细胞O期去极化的关键离子是______。
(分数:1.00)A.Cl-B.K+C.Ca2+√D.Na+解析:7. 下列因素中,决定肺部气体扩散方向的是______。
(分数:1.00)A.气体的溶解度B.呼吸膜的厚度C.气体的分压差√D.气体的分子量解析:8. 每搏输出量是指一个心动周期中______。
(分数:1.00)A.一侧心室收缩所射出的血量√B.两侧心室收缩所射出的血量C.一侧心房收缩所输出的血量D.两侧心房收缩所输出的血量解析:9. 下列生理活动中,因交感神经兴奋而受到抑制的是______。
(分数:1.00)A.胃肠运动√B.心脏活动C.呼吸运动D.机体产热解析:10. 下列血细胞中可以转变为巨噬细胞的是______。
(分数:1.00)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中性粒细胞解析:11. 下列营养物质中,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不相等的是______。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试题解析动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I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骨骼肌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发生去极化的离子基础是+内流+内流内流+内流【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考察骨骼肌细胞兴奋时,细胞膜钙离子内流的重要性。
2.下列物质中,能加速新鲜血液凝固的是A.柠檬酸钠溶液B.液体石蜡C.肺组织浸出液D.肝素溶液【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考察血液凝固和抑制的相关物质。
3.正常情况下,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A.心肌是功能合胞体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心肌有自动节律性D.心肌有效不应期长【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考察心肌细胞的功能效应。
4.心室等容舒张过程中各部位压力相比较,正确的是A.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B. 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C. 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D. 心房压<心室压>主动脉压【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考察血压的流动方向。
5.下列心肌细胞中,兴奋传导速度最慢的是A.新房肌细胞B.结区细胞C.哺肯野细胞D.心室肌细胞【参考答案】【考查知识点】考察兴奋在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
6.缺氧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强,该反射的感受器是:A.肺牵张感受器B.呼吸肌本体感受器C.外周化学感受器D.中枢化学感受器【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考察呼吸运动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感受器。
7.下列条件中,均可使氧离曲线发生右移的是升高、CO2分压升高、温度升高 B. pH降低、CO2分压升高、温度升高C. pH升高、CO2分压降低、温度降低降低、CO2分压降低、温度降低【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考察氧离曲线左右移动的因素。
8.对食物中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考察影响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
9.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A.腱反射B.肌紧张C.屈肌反射D.对侧伸肌反射【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考察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受牵拉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肌肉被拉长,它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姿势反射的基础。
10. 寒冷环境中能促使恒温的物产热,并具有起放慢、作用持续时间长特点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生长激素【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考察寒冷环境:人体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所以散热减少;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骨骼肌战栗所以产热量增加。
肾上腺激素的功能。
11. 下列激素中,可直接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的是A.肾素B.醛固酮C.心房钠尿肽D.抗利尿激素【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考察抗利尿激素的功能。
12. 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分解乙酰胆碱的酶是A.磷酸二酯酶B.胆碱乙酰化酶C.腺苷酸环化酶D.乙酰胆碱酯酶【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考察乙酰胆碱酯酶的存在部位和功能。
13. 下列激素中,当其在血液中出现峰值时可作为哺乳动物排卵标志的是A.黄体生成素B.卵泡刺激素C.催乳素D.生长激素【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考察黄体生成素的功能。
14. 哺乳的物体内分泌降钙素的细胞是A.甲状腺滤泡旁细胞B.甲状腺腺泡细胞C.甲状旁腺主细胞D.甲状旁腺嗜酸细胞【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考察降钙素的生成部位。
15. 根据雌激素合成的双重细胞学说,对雌激素合成起关键调节作用的两种激素是A.卵泡刺激素和生长激素B.黄体生成素和催乳素C. 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D.黄体生成素和催产素【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考察雌性激素合成调节的关键激素。
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6. 什么是血压?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考查知识点】考察血压的定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7. 简述机体将细胞内代谢产生的CO2排到体外的过程【参考答案】由细胞内产生二氧化碳,进入血管,与血红蛋白结合,经血液运输到肺;再经由肺呼吸排出体外。
【考查知识点】考察人体细胞产生的CO2排除体外的整个大致过程。
18. 简述原尿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所发生的主要变化。
【参考答案】原尿由流经肾单位和集合管的血浆形成。
分三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肾小球的滤过(glomerular filtration)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浆成分向肾小囊腔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囊腔的原尿,在肾单位两端液压差作用下,经肾小管流向集合管,称小管液。
肾小管和集合管管壁上皮细胞能选择性重吸收小管液的水分和各种物质,其中水分99%被重吸收;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Na+、Cl-、尿素大部分被重吸收,而肌酐则完全不被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分泌是指管壁上皮细胞将代谢所产生的物质如H+、NH+3、K+等转运到管腔中的过程。
排泄是指将血中已有的物质如肌酐、NH3摄入体内的药物等,经管壁上皮细胞转运至管腔中的过程。
分泌和排泄都是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管壁上皮细胞进行,分泌物和排泄物都进入小管液中,通常对两者不作严格区分,统称分泌,以免与总的排泄概念混淆。
【考查知识点】考察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原尿的滤过、重吸收、分泌以及排泄的功能。
三、实验题:19小题.10分。
19. 适量的乙酰胆碱处理可使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活动加强,阿托品可阻断乙酰胆碱的这种作用,设计实验证明阿托品的这种作用,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方法与步骤,预测并分析实验结果。
【参考答案】乙酰胆碱为胆碱能神经递质,可明显兴奋兔肠平滑肌的M受体,使其收缩幅度、张力蠕动增加。
实验设计:1、取家兔一只,以木槌击其枕骨部处死,立即打开腹腔,找到回盲部,剪取回肠,置盛有冷台氏液的培养皿中,沿肠壁分离并剪去肠系膜,将肠管剪成数段,轻轻压出肠内容物,用冷台氏液冲洗肠管,再换冷台氏液,最后将肠管剪成2~3 cm的小段备用。
2、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甲乙,加入台氏液5ml,再放上离体兔肠一小段,连上通气钩,通气钩另一端与充满空气的球胆相连,缓慢通入气泡,并置水浴锅中,水浴锅中加入热水,加热,维持水温38°C±°C。
3、分别在甲乙培养皿中缓慢滴加等量的乙酰胆碱溶液、等量生理盐水,并仔细观察各培养皿中离体兔肠的变化。
并写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甲中与水浴锅相连接的球胆会出现大量气泡,乙中则很少。
实验分析:乙酰胆碱为胆碱能神经递质,可明显兴奋兔肠平滑肌的M受体,使其收缩幅度、张力蠕动增加。
【考查知识点】考察乙酰胆碱为胆碱能神经递质,可明显兴奋兔肠平滑肌的M受体,使其收缩幅度、张力蠕动增加,加强平滑肌的收缩功能。
四、分析论述题:20~21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0. 论述自主神经系调节动物机体内脏活动的功能特征。
【参考答案】自主神经系统是指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或内脏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仅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而不包括传入神经;并将其分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腰段的外侧柱,交感神经的全身分布广泛,几乎所有内脏器官都受它支配;副交感神经的起源比较分解,其一部分起正脑干的缩瞳核、上唾液核、下唾液核、迷走背核、疑核,另一部分起自脊髓骶部相当于侧角的部位,副交感神经的会布较局限,某些器官不具有副交感神经支配。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在于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消化腺、汗腺、部分内分泌腺)的活动。
除少数器官外,一般组织器官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的双重支配。
在具有双重支配的器官中,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具有拮抗的性质。
在一般情况下,交感神经中枢的活动和副交感神经中枢的活动是对立的,也就是说当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相对加强时,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就处于相对减退的地位,而在外周作用方面却表现协调一致。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出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都增强或都减退,然而两者间必有一个占优势。
在某些外周效应器上,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一致的。
【考查知识点】考察自主神经系统的对动物内脏活动调节的功能关系。
21.简述淀粉在小肠内消化为葡萄糖及其被吸收的基本过程,并分析随着葡萄糖吸收的增加,血糖浓度保持相对恒定的原因。
(13分)【参考答案】淀粉的消化是从空腔开始的,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麦芽糖。
最终在肠液和消化液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血糖浓度的恒定依赖于糖原合成、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三个过程的协调平衡,由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主要通过肝脏来实现。
【考查知识点】淀粉的消化吸收生物化学五、单项选择题:22~36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2. 下列科学家中,对揭示蛋白质∂-螺旋结构做出显着贡献的是B.【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发现。
23. 在下列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残基中,能够被酸化的是A.缬氨酸残基B.丝氨酸残基C.丙氨酸残基D.亮氨酸残基【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氨基酸残基的磷酸化。
24.在一个米氏酶催化的单底物反应中,当[S]远小于km时,该反应的特点之一是A.反应速度最大B.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C.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一半D.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反比【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酶促反应动力学25.下列辅助因子中,既能转移酰基,又能转移氢的是+ + C.硫辛酸 D.四氢叶酸【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维生素与辅酶26.下列维生素中,属于酰基载体蛋白组成成分的是A.核黄素B.叶酸C. 泛酸D.钴胺素【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维生素与辅酶27.tRNA结构中,携带氨基酸的部位是环’末端CCA-OH ΨC环 D.反密码环【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tRNA结构28.下列酶中,能催化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的是A.丙酮酸激酶B.果糖磷酸激酶C.葡萄糖磷酸醋酶D.己糖激酶【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糖酵解29.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浆的途径是A三羧酸循环 B磷酸甘油穿梭 C苹果酸穿梭 D柠檬酸穿梭【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柠檬酸穿梭30.下列反应过程中,发生氧化脱羧的是A.乳酸→丙酮酸B. 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C. 丙酮酸→草酰乙酸D.苹果酸→草酰乙酸【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三羧酸循环31.下列三羧酸循环的酶中,以草酰乙酸为底物的是A.柠檬酸合酶B. 琥珀酸脱氢酶C. 异柠檬酸脱氢酶D.顺乌头酸酶【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三羧酸循环32.软脂酸β-氧化分解途径中,丁酰辅酶A脱氢酶存在的部位是A.线粒体的外膜上B. 线粒体的内膜上C. 胞浆中D.线粒体的基质中【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软脂酸代谢33.下列化合物中,直接参与丁酰ACP合成己酰ACP过程的是A.草酰乙酸B. 苹果酸C. 琥珀酰CoAD.丙二酸单酰CoA【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34.鸟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是A.尿素B. 尿囊素C. 尿酸D.尿囊酸【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嘌呤代谢35.在逆转录过程中,逆转录酶首先是以为模板合成RNA B. DNA为模板合成DNA为模板合成DNA 为模板合成RNA【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逆转录36.真核细胞中催化线粒体DNA复制的酶是聚合酶α B. DNA聚合酶βC. DNA聚合酶γD. DNA聚合酶δ【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线粒体DNA复制六、简答题:37~39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