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4
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第一章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基础第一节绪论一、印刷定义: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国标《印刷技术术语》二、包装印刷的内涵:在承印物上反映出设计者意愿、并得到受众喜爱的图文信息,能够起到信息交流、美的欣赏、个性化体现、社会法制要求和多元化的表现。
三、包装印后加工定义:将印章加工为成型产品,对印刷品进行加工整饰,有效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四、包装印刷工艺流程:印前加工(文字、图像、设计、处理)——印刷加工(凸、平、凹、丝、数字、特、组合印刷)——印后加工(整饰、成型加工)五、包装与包装印刷包装定义:为了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及为了识别、销售和方便使用产品,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称。
解读:包装印刷是以满足包装要求为目的的印刷。
包装不仅应满足包装结构的合理性和包装造型设计的新颖性,而且必须与精美装潢印刷结合,以实现商品自身价值与销售价值的统一。
六、包装印刷分类:按包装材料:纸及纸板包装印刷,塑料包装印刷,金属包装印刷,玻璃包装印刷按印刷用途:装潢印刷,标志印刷,防伪印刷,展示印刷等按包装产品:食品包装印刷,医药包装印刷,烟酒包装印刷,电子产品包装印刷,礼品包装印刷,化妆品包装印刷等七、包装印后加工分类:1、包装装潢加工:上光、覆膜、模切、烫印等2、包装成型加工:制袋、制盒,制箱,制筒等3、书刊装订加工:骑马订、平装、精装等八、包装印刷及印后加工特点:1、加工目的转向服务与产品包装装潢2、加工材料从纸张扩展到所有材料3、从平面加工扩展到任意形状表明加工4、印刷色彩从四色转向更多色印刷5、加工必须满足包装适性、环保约束6、具有多品种、多规格、多变化特点九、包装印刷及印后加工学习目的研究不同包装印刷方式在生产过程中的材料、设备和工艺问题,基本掌握包装印刷及印后加工的工艺流程、重要参数、质量指标等,从而合理选择印刷及印后加工方式,优化组合工艺元素,制定最优加工工艺,提高包装印刷及印后加工质量,了解其特种印刷方式。
包装印刷印刷最基础知识
包装印刷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印刷技术,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在此我们将简要介绍包装印刷的最基础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包装印刷。
包装印刷是指将图案、标志、文字等印刷于印刷原料上,再加以加工、装订、彩印等工艺,将其变成包装产品的各种包装材料。
这些包装材料经过包装机械的卷合、裁切、折叠、压合等工序后,最终制成各种包装器材、包装盒、包装袋、包装瓶、包装容器等。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包装印刷的一些印刷原料。
印刷原料是包装印刷中最基本的材料,包括纸质材料、塑料材料、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经过特定的印刷技术后,能够呈现出各种图案、文字、色彩等效果。
除了印刷原料,印刷设备也是包装印刷的关键之一。
包装印刷设备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胶印机、凹印机、平板印刷机、数字印刷机等。
这些设备在使用时需要考虑印刷速度、印刷品质、印刷材料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设备可以大大提高印刷效率和质量。
除了印刷原料和印刷设备,包装印刷还需要用到一系列的印刷工艺,例如制版、柔印、烫印、复合等。
这些印刷工艺不仅可以提高印刷品质,还可以打造出独特的效果,让产品更具有吸引力。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包装印刷的质量控制。
包装印刷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形象和销售。
为了确保印刷品质,我们需要从印刷材料、印刷设备、印刷工艺和操作人员等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综上所述,包装印刷是一门涉及很多方面知识的技术,只有深入了解包装印刷的印刷原料、印刷设备、印刷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包装印刷领域有所作为。
包装印刷的概念和分类
1.包装印刷的概念
包装印刷是指以包装材料、包装制品、标签等为承印物的印刷,是以美化、介绍、宣传
商品为主要目的而采用的印刷方式和印后加工处理技术。
包装印刷广泛采用了一般印。
技术的成果,并在一般印刷技术的荃础上不断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印刷产业体系.
2.包装印刷的分类
现代包装与印刷是紧密联系的,几乎所有包装都离不开印刷,故包装印刷的产品种类
繁多,用途广泛,包装印刷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按印版类型分类
按印版类型的不同,包装印刷可以分为平版印刷(胶版印刷)、凸版印刷
(常用的是柔性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最常用的是丝网印刷)和其他印刷。
(2)按承印材料分类
按承印材料种类的不同,包装印刷可以分为纸和纸板印刷、塑料印刷、金属印刷、玻璃印刷、陶瓷印刷、织物印刷和其他印刷。
(3)按包装制品及用途分类
按包装制品及用途的不同,可以将包装印刷分为纸盒、纸箱、纸袋印刷;塑料软包装和塑料容器印刷;金属罐、金属盒、软管印刷;玻璃及陶瓷包装制品印刷;商标及标签刷;条形码印刷以及其他包装制品印刷。
(4)按承印的包装制品表面形态分类
按包装制品表面形态的不同,可以将包装印刷分为平面印刷、曲面印刷和球面印刷等。
一、名词解释:1.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2.包装印刷:是指以包装材料、包装制品、标签等为产品的印刷。
3.专色:是指使用预先混合好的特定彩色油墨进行印刷。
4.润湿:表面上的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取代的过程即为润湿,在一般的生产实践中,润湿是指固体表面上的气体被液体所取代的过程。
5.计算机直接制版:简称CTP制版,是将计算机处理好的图文,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激光直接输出到印版上,省去了分色胶片及晒版工艺。
6.CtcP:是计算机直接在传统印版上制版,具备CTP技术的优势—无需胶片直接制版,同时也可以在传统的PS版上直接成像,能够很容易地集成到现有的传统印前环境中。
7.数字印刷: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对文件、资料进行个性化处理,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到数字印刷机上印刷出产品的一种印刷技术。
8.烫印工艺:借助一定压力,将金属箔或颜料箔烫印到纸类、塑料印刷品或其他承印物表面的工艺。
9.里印:是指运用反像图文的印版,将油墨转印到透明承印材料的内侧,从而在被印物的正面表现正像图文的一种特殊印刷方法。
10.复合:是指通过胶黏剂涂布和加压方式,把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材料黏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新材料的工艺方法。
11.防伪:防止以欺骗为目的,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措施。
防伪技术:为了达到防伪目的而采取的,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准确鉴别真伪并不易被仿制和复制的技术。
二、填空选择:1.印版通常划分为凹版、凸版、平版、孔版。
2.按包装制品及用途分类,包装印刷分为纸包装制品印刷、塑料包装制品印刷、金属包装制品印刷、玻璃包装制品印刷、陶瓷包装制品印刷、标签印刷等。
3.形成颜色感觉的四大要素:光源、彩色物体、眼睛、大脑。
4.杆体细胞能够感受弱光刺激,但不能分辨颜色;椎体细胞只在强光下反应灵敏,具有分辨颜色的能力。
5.颜色的三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
6.色光三原色:红、绿、蓝;色料三原色:青、品红、黄色。
1.底色去除:把印刷品复合色区域适当减少青、品红、黄油墨量,而以黑色油墨代替的一种工艺。
2非彩色结构:是指在彩色复制中,以三原色油墨构成的彩色区域的灰色或灰色成分均用“非彩色”的黑墨代替,而图像的色相和色彩特性则分别由三原色中的一或两种油墨来再现,即两种原色加黑墨构成的图像。
3.彩色增益:100%非彩色结构工艺,从理论上是理想的,可能的。
但由于纸张、油墨和印刷条件的限制,100%的非彩色结构会造成暗调单薄,不厚实,达不到忠实复制的效果,因此须在暗调部分加入(或保留)部分彩色油墨量,这种方法被称为“彩色增益”
4阶调传递
A. 理想的阶调复制曲线
B. 等比例压缩复制曲线
C. 实际阶调复制曲线
a. 亮调压缩复制曲线
b. 暗调压缩复制曲线
c. 中间调压缩复制曲线
d. 中间调拉伸复制曲线
5接触网屏的宽容度: 加网后能获得5%~95%网点图像时,网屏所能容纳的原稿密度范围
6平:半色调图像上最淡的部分网点面积太大,而最深的部分网点面积太小(反差太小)。
7崭:半色调图像上最淡的部分网点面积太小,而最深的部分网点面积太大(反差太大)
8.印刷适性是指采用一定的印刷方式,以必要的印刷速度,必要的印刷数量,必要的印刷质量,进行印刷品的复制时,承印物、油墨、印刷机械、印版和印刷条件相匹配并适合于印刷作业的性能。
印刷适性的重点是研究纸和油墨等印刷材料的适性。
用于某种印刷方式的纸张所具有的适用于该种印刷方式的工艺技术条件的性质,并
保证生产的印刷品达到要求的质量和效果
9平衡水分量: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当纸张吸湿、放湿达到平衡,此时的含水量不再变化,称为~。
10触变性:油墨受到外力作用时由稠变稀,静置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有稠度的现象。
触变现象是体系结构的破坏和形成之间的一种等温可逆过程。
11润湿:当液—固两相接触后,体系自由能的降低即润湿。
也就是指液体分子被吸引向固体表面的现象(固体表面的气体被液体取代)。
12水墨的动态平衡:在保证印刷质量的前提下,用最少量的水和印版上油墨相抗衡的状态,即动态平衡。
13丝网厚度:丝网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单位:mm
丝网通孔率:丝网网孔总面积占丝网总面积的白分比。
13油墨乳化:在印刷压力作用下,水滴被强行压入油墨中(与—COOH相溶)形成稳定的分散系,即油墨的乳化
类型:O/W水包油型; W/O油包水型(胶印中常见)
胶印中影响油墨乳化的因素
1.纸张---涂料
2.油墨:颜料(染料)无机、极性
连接料—游离脂肪酸
辅助料—燥油:Co、Mn盐
3.润版液
①活性剂的用量
②润版液的PH值5~6,若太大,易乳化
③润版液中胶体的含量,若太大,乳化值就大
④润版液的用量大,乳化值就大
4.环境(温度、湿度)
①温湿度越大,越易乳化。
②印刷压力越大,乳化值越大。
③印刷速度越高,乳化值越大。
1固体感光树脂柔性版的制作工艺
工艺流程:
阴片准备—裁版—背面曝光—冲洗(显影)
—干燥—去粘—后曝光
2直接制版法:直接把感光胶涂布在网面上,经晒版显影制得印版。
P86 工艺流程:绷网:要求张力均匀方法:打入法、胶结法
丝网前处理:20% NaOH 脱脂
涂布感光液:
晒版:丝网晒版机正阳像底片!
显影:水喷射
晾干、全面曝光:
3间接制版法:在涂有感光液的胶片上制版,再转拓到丝网。
工艺流程:胶片敏化:2-3%重铬酸盐浸泡
曝光:反阳像底片,平版晒版机
活化:1.5-3% H2O2溶液,1-2分钟
使感光胶膜硬化
显影:温水显影冷水停显并固化胶膜
转拓:涂胶:揭去胶片片基:
4直间法:先把感光胶层转贴到丝网上,揭去片基后晒版、显影得到印版。
工艺流程:转贴感光胶片:
干燥:热风
剥离片基:
晒版:
显影:修整:
三种工艺的比较
工艺简单,质量差,耐印率好,成本低
……复杂,……好,………差,……高
……较简单……居中………居中……居中
5照相凹版(影写版)工艺过程:
1)准备晒版用连续调阳像底片
2)碳素纸敏化处理:
3) 晒白线网屏:
4) 晒图像:晒连续调阳像底片:全面曝光:
5) 过版:
6) 显影:
7) 填版:
8) 腐蚀:关键!
9) 除去胶膜和保护墨: 10) 打样:11) 整版:12) 镀铬
6多层金属版制版法p26
7预涂感光版(PS版)制版法p33
1. 阳图型PS版:P(Positive)型版(光分解型、包装印刷
2. 阴图型PS版:N(Negative)型版(光聚合型,报刊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