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习题课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七章 吸 收7-1 总压101.3 kPa ,温度25℃时,1000克水中含二氧化硫50克,在此浓度范围内亨利定律适用,通过实验测定其亨利系数E 为4.13 MPa , 试求该溶液上方二氧化硫的平衡分压和相平衡常数m 。
(溶液密度近似取为1000kg/m 3)解: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50640.01391000501864x ==+ 二氧化硫的平衡分压:*34.13100.0139kPa=57.41kPa p Ex ==⨯⨯相平衡常数:634.1310Pa40.77101.310PaE m P ⨯===⨯7-2 在逆流喷淋填料塔中用水进行硫化氢气体的吸收,含硫化氢的混合气进口浓度为5%(质量分数),求填料塔出口水溶液中硫化氢的最大浓度。
已知塔内温度为20℃,压强为1.52×105 Pa ,亨利系数E 为48.9MPa 。
解:相平衡常数为:6548.910321.711.5210E m P ⨯===⨯ 硫化氢的混合气进口摩尔浓度:15340.04305953429y ==+若填料塔出口水溶液中硫化氢达最大浓度,在出口处气液相达平衡,即:41max 0.0430 1.3410321.71y x m -===⨯7-3 分析下列过程是吸收过程还是解吸过程,计算其推动力的大小,并在x - y 图上表示。
(1)含NO 2 0.003(摩尔分率)的水溶液和含NO 2 0.06 (摩尔分率) 的混合气接触,总压为101.3kPa ,T=15℃,已知15℃时,NO 2水溶液的亨利系数E =1.68×102 kPa ;(2)气液组成及温度同(1),总压达200kPa (绝对压强)。
解:(1)相平衡常数为:51311.6810Pa 1.658101.310Pa E m P ⨯===⨯ *1 1.6580.0030.00498y m x ==⨯=由于 *y y >,所以该过程是吸收过程。
第七章 吸 收7-1 总压101.3 kPa ,温度25℃时,1000克水中含二氧化硫50克,在此浓度范围内亨利定律适用,通过实验测定其亨利系数E 为4.13 MPa , 试求该溶液上方二氧化硫的平衡分压和相平衡常数m 。
(溶液密度近似取为1000kg/m 3)解: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50640.01391000501864x ==+ 二氧化硫的平衡分压:*34.13100.0139kPa=57.41kPa p Ex ==⨯⨯相平衡常数:634.1310Pa40.77101.310PaE m P ⨯===⨯7-2 在逆流喷淋填料塔中用水进行硫化氢气体的吸收,含硫化氢的混合气进口浓度为5%(质量分数),求填料塔出口水溶液中硫化氢的最大浓度。
已知塔内温度为20℃,压强为1.52×105 Pa ,亨利系数E 为48.9MPa 。
解:相平衡常数为:6548.910321.711.5210E m P ⨯===⨯ 硫化氢的混合气进口摩尔浓度:15340.04305953429y ==+若填料塔出口水溶液中硫化氢达最大浓度,在出口处气液相达平衡,即:41max 0.0430 1.3410321.71y x m -===⨯7-3 分析下列过程是吸收过程还是解吸过程,计算其推动力的大小,并在x - y 图上表示。
(1)含NO 2 0.003(摩尔分率)的水溶液和含NO 2 0.06 (摩尔分率) 的混合气接触,总压为101.3kPa ,T=15℃,已知15℃时,NO 2水溶液的亨利系数E =1.68×102 kPa ;(2)气液组成及温度同(1),总压达200kPa (绝对压强)。
解:(1)相平衡常数为:51311.6810Pa 1.658101.310Pa E m P ⨯===⨯ *1 1.6580.0030.00498y m x ==⨯=由于 *y y >,所以该过程是吸收过程。
第五章 吸收相组成的换算【5-1】 空气和CO 2的混合气体中,CO 2的体积分数为20%,求其摩尔分数y 和摩尔比Y 各为多少?解 因摩尔分数=体积分数,.02y =摩尔分数 摩尔比 ..020251102y Y y ===--. 【5-2】 20℃的l00g 水中溶解lgNH 3, NH 3在溶液中的组成用摩尔分数x 、浓度c 及摩尔比X 表示时,各为多少?解 摩尔分数//117=0.010*******/18x =+浓度c 的计算20℃,溶液的密度用水的密度./39982s kg m ρ=代替。
溶液中NH 3的量为 /311017n kmol -=⨯ 溶液的体积 /.33101109982 V m -=⨯溶液中NH 3的浓度//.33311017==0.581/101109982n c kmol m V --⨯=⨯ 或 . 3998200105058218s sc x kmol m M ρ==⨯=../ NH 3与水的摩尔比的计算 //1170010610018X ==.或 ..00105001061100105x X x ===--. 【5-3】进入吸收器的混合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为10%,吸收率为90%,求离开吸收器时NH 3的组成,以摩尔比Y 和摩尔分数y 表示。
吸收率的定义为122111Y Y Y Y Y η-===-被吸收的溶质量原料气中溶质量解 原料气中NH 3的摩尔分数0.1y = 摩尔比 (11101)01111101y Y y ===-- 吸收器出口混合气中NH 3的摩尔比为 ()...211109011100111Y Y η=-=-⨯=()摩尔分数 (22200111)=0010981100111Y y Y ==++ 气液相平衡【5-4】 l00g 水中溶解lg 3 NH ,查得20℃时溶液上方3NH 的平衡分压为798Pa 。
此稀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E(单位为kPa )、溶解度系数H[单位为/()3kmol m kPa ⋅]和相平衡常数m 。
1 第5章 气体吸收习题:例题:逆流,某液体吸收混合气中的A 相平衡 Y*=X, Y 1=0.05, X 2=0.005;求:?,)(5.1)2(??,,)(05.1)1(?)(,8.0max min max 1max min min =======ηηηV LV L X V LV LV L当当例题:一填料塔吸收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丙酮 ; 在101.325kPa, 293K 下,Y*=1.8X ;过程受气膜控制,k Y a ∝V 0.8;Y 1=0.05; 当L/V=2.1,η=95%。
问:(1)V’=1.2V ;(2)L’=1.2L ;(3)X 2’=0.005;(4)t ↑,m’=1.2m ;(5)p ↑,m’=0.8m ;(6)Y 1’=1.2Y 1;其他条件不变, 问Y2,η 如何变化?例题:用吸收操作除去某气体混合物中的可溶有害组分,在操作条件下的相平衡关系为Y *=1.5X ,混合气体的初始浓度为0.1(摩尔比,下同),吸收剂的入塔浓度为0.001,液气比为2.0。
已知在逆流操作时,气体出口浓度为0.005,试计算在操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为并流操作,气体的出口浓度为多少?逆流操作时所吸收的可溶组分是并流操作的多少倍?计算时近似认为K Y a 与流动方式无关。
例题:常压逆流连续操作的吸收塔,用清水吸收空气-氨混合气中的氨,混合气的流率为0.02kmol/(m 2.s ),入塔时氨的浓度为0.05(摩尔分率,下同),要求吸收率不低于95%,出塔氨水的浓度为0.05。
已知在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y *=0.95x ,,气相体积传质总系数K y a=0.04kmol/(m 3.s ),且K y a ∝G 0.8 。
求:(1)所需填料层高度为多少?(2)采用部分吸收剂再循环流程,新鲜吸收剂与循环量之比L/L R =20,气体流率及新鲜吸收剂用量不变,为达到分离要求,所需填料层的高度为多少?(3)示意绘出带部分循环与不带循环两种情况下的操作线与平衡线。
1、吸收剂部分再循环对塔高的影响 常压逆流连续操作的吸收塔,用清水吸收空气-氨混合气中的氨,混合气的流率为0.02kmol/(m 2.s ),入塔时氨的浓度为0.05(摩尔分率,下同),要求吸收率不低于95%,出塔氨水的浓度为0.05。
已知在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y *=0.95x ,,气相体积传质总系数K y a=0.04kmol/(m 3.s ),且K y a ∝G 0.8 。
(1)所需填料层高度为多少?(2)采用部分吸收剂再循环流程,新鲜吸收剂与循环量之比L/L R =20,气体流率及新鲜吸收剂用量不变,为达到分离要求,所需填料层的高度为多少?(3)示意绘出带部分循环与不带循环两种情况下的操作线与平衡线。
(4)求最大循环量L R(max) 。
解:(1) 低浓气体吸收,y Y x X ≈≈,()()y y a b =-=-⨯=1109500500025η...液气比:L G y y x x =--=-=b a b a 00500025005095....而 m LG ==095.,所以S =1∆∆y y y m a a ===00025.N y yy OG b a m =-=-=∆00500025002519...又 H GK a y OG m ===00200405...∴==⨯=h H N 0051995OG OG m ..(2) 吸收剂再循环此时吸收剂入口浓度:00238.012005.0R bR a a =+=++='L L xL Lx x塔'=+=+=L L L L L L R 120105.95.005.11'==='L mGS因为为易溶气体,且K a G y ∝08.所以L 再循环后,K a y 不变,即H G K ay OG m ==05.不变 ()()'=-'-'-'-'+'⎡⎣⎢⎤⎦⎥=---⨯-⨯+⎡⎣⎢⎤⎦⎥=N S S y mx y mx S OG b a a a 111110951095005095000238000250950002380954784ln .ln ......... ∴'='=⨯=h H N 00547842392OG OG m ... (3)见上图。
习题第五章1. 酸度是指 H +的活度 ,常用 pH 表示;酸的浓度是指 酸的分析浓度 ,等于 c ,其单位用 mol/L 表示。
2.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OH ‾ 的共轭酸是 H 2O ,HAc 的共轭酸是 H 2Ac + 。
3. 某弱酸H 2A 的pK a1 = 2.0,pK a2 = 5.0,当[H 2A] = [A 2-] 时,溶液的pH 值是 3.5 。
4. 浓度为C HAc (mol/L)的HAc 溶液中加入C HCl (mol/L)HCl 和C NaOH (mol/L)NaOH 后的质子 条件式是( D )A. [H +] + C HCl = [Ac -] + C NaOH + [OH -]B. [H +] = [Ac -] + C NaOH + C HCl + [OH -]C. [H +] + C NaOH + C HCl = [Ac -] + [OH -]D. [H +] + C NaOH = [Ac -] + [OH -] + C HCl5. 用0.1000 mol/L 的NaOH 滴定0.1000 mol/L 的HAc K a =1.7×10-5,化学计量点的pH 值是( A )。
A. 8.73B. 5.27C. 7.00D. 9.006.用0.1mol/L HCl 滴定0.1mol/L NaOH 时的pH 突跃范围是9.7~4.3,用0.01mol/L HCl 滴定0.01mol/L NaOH 的突跃范围是( C )A. 9.7~4.3B. 8.7~4.3C. 8.7~5.3D. 10.7~3.37. 用0.100 mol/L HCl 滴定同浓度NH 3溶液(pK b = 4.74)时,pH 突跃范围为6.3~4.3。
若用0.100 mol/L HCl 滴定同浓度的某碱液B (pK b = 3.74)时,pH 突跃范围为 7.3~4.3 。
8. 通常以_cK a ≥10-8 _作为判断一元弱酸能否直接进行准确滴定的条件。
消化和吸收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
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B.②是胃液,能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C.X是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D.若⑤是肠液,则④一定是胰液【答案】D【解析】【分析】观图可知: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是胰液。
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据此解答。
【详解】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A错误;②是胃液,含有胃蛋白酶,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B错误;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C错误;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一定是胰液,D正确。
【点睛】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一定要读懂图示。
2.以下不属于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的是()A.小肠内壁有肠腺B.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小肠长5-6米,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答案】A【解析】【分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的结构特点适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详解】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小肠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这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可见A符合题意。
第五章 吸收相组成的换算【5-1】 空气和CO 2的混合气体中,CO 2的体积分数为20%,求其摩尔分数y 和摩尔比Y 各为多少?解 因摩尔分数=体积分数,.02y =摩尔分数 摩尔比 ..020251102y Y y ===--. 【5-2】 20℃的l00g 水中溶解lgNH 3, NH 3在溶液中的组成用摩尔分数x 、浓度c 及摩尔比X 表示时,各为多少?解 摩尔分数//117=0.010*******/18x =+浓度c 的计算20℃,溶液的密度用水的密度./39982s kg m ρ=代替。
溶液中NH 3的量为 /311017n k m ol -=⨯ 溶液的体积 /.33101109982 V m -=⨯溶液中NH 3的浓度//.33311017==0.581/101109982n c kmol m V --⨯=⨯ 或 . 3998200105058218s sc x kmol m M ρ==⨯=../ NH 3与水的摩尔比的计算 或 ..00105001061100105x X x ===--. 【5-3】进入吸收器的混合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为10%,吸收率为90%,求离开吸收器时NH 3的组成,以摩尔比Y 和摩尔分数y 表示。
吸收率的定义为解 原料气中NH 3的摩尔分数0.1y = 摩尔比 (11101)01111101y Y y ===-- 吸收器出口混合气中NH 3的摩尔比为 摩尔分数 (22200111)=0010981100111Y y Y ==++ 气液相平衡【5-4】 l00g 水中溶解lg 3 NH ,查得20℃时溶液上方3NH 的平衡分压为798Pa 。
此稀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E(单位为kPa )、溶解度系数H[单位为/()3kmol m kPa ⋅]和相平衡常数m 。
总压为100kPa 。
解 液相中3NH 的摩尔分数/.//1170010511710018x ==+气相中3NH 的平衡分压 *.0798 P k P a = 亨利系数 *./.0798*******E p x ===/ 液相中3NH 的浓度 /./.333110170581 101109982n c kmol m V --⨯===⨯/ 溶解度系数 /*./../(3058107980728H c p k m o l m kP a ===⋅液相中3NH 的摩尔分数 //1170010511710018x ==+./气相的平衡摩尔分数 **.0798100y p p ==// 相平衡常数 * (079807610000105)y m x ===⨯ 或 //.76100076m E p === 【5-5】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为21%,试求总压为.101325kPa ,温度为10℃时,31m 水中最大可能溶解多少克氧?已知10℃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表达式为*.6331310p x =⨯,式中*p 为氧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单位为kPa x ;为溶液中氧的摩尔分数。
吸收:例1、在 20℃,1atm 下,用清水分离氨-空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氨的分压为 1330Pa ,经吸收后氨的分压降为 7 Pa ,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 1020 kg/h ,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 Y = 0.755X 。
若适宜的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2倍,求所需吸收剂用量及离塔氨水的浓度。
解:q nG q nG =?min nGnLnG nL e5)q q 2(q q 0.755X,Y 1020kg/h,Q 7Pa,p 1330Pa,p Pa,101.013P 0,x =====⨯==m 2125222111221110910.610133.01--⨯=-==-=⨯=⨯===⨯==∴y y Y y y Y 555106.910101.0137P p y 0.01313101.0131330P p y kg/h 9kmol/h 5)1.502 1.5020106.9100.01332 Y m Y Y Y 2X Y Y 2)2(kmol/h 34.900.01313)(1290.01313171020)y 1M y M Q M Q L 5e ,min L L 11vm,v m,G 96.3072.11(502.1q q 755.0/0133.0q q q q q 1nG n 21212121nG n nG n n ==-⨯==∴=-⨯-⋅=--⋅=--⋅==∴=-⨯+⨯=-+==-y G X (空气氨33-s s 35L L kmol/m 0.4842108.809118998.2X 1X M x c 108.80901.502106.9100.0133X )Y (Y X )X (X )Y (Y =⨯+⨯⋅=+⋅=⋅=⨯=+⨯-=+-=∴-=---- 31111221n nG121n 21nG 10809.8ρq q q q M c例2、含苯2%(摩尔分率,下同)的煤气用平均分子量为260的洗油在一填料塔中做逆流吸收以回收其中的苯,要求苯的回收率达到95%,煤气的流率为1200kmol/h 。
第五章 吸收课后习题答案一、 填空1.减小;靠近。
2.不变;增加。
3.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脱吸因数法。
4.气;液;吸收;液;气;解吸5. 散装填料 二、选择1. B ;2.A ;3.C ;4.D ;5.A . 三、计算题相组成的换算【5-1】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
已知入塔混合气中氨含量为5.5%(质量分数,下同),吸收后出塔气体中氨含量为0.17%,试计算进、出塔气体中氨的摩尔比Y 1、Y 2。
解:先计算进、出塔气体中氨的摩尔分数1y 和2y 。
0903.029/945.017/055.017/055.01=+=y0029.029/9983.017/0017.017/0017.02=+=y进、出塔气体中氨的摩尔比1Y 、2Y 为10.09030.099310.0903Y ==-0029.00029.010029.02=-=Y气液相平衡【5-2】 某系统温度为10℃,总压101.3kPa ,试求此条件下在与空气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每立方米水溶解了多少克氧气?(已知10℃时,氧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 为3.31×106kPa 。
)解:由于ssEM Hρ≈,所以34-6A A m /kmol 1057.3181031.327.211000⨯=⨯⨯⨯===*sAs EM p Hp c ρ故 m A =3.57×10-4×32×1000=11.42 g/m 3【5-3】 在温度为40 ℃、压力为101.3 kPa 的条件下,测得溶液上方氨的平衡分压为15.0 kPa 时,氨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6.6 g (NH 3)/1 000 g(H 2O)。
试求在此温度和压力下的亨利系数E 、相平衡常数m 及溶解度系数H 。
解:水溶液中氨的摩尔分数为76.6170.07576.610001718x ==+ 由*p Ex =亨利系数为*15.0kPa 200.00.075p E x ===kPa相平衡常数为t 200.0 1.974101.3E m p === 由于氨水的浓度较低,溶液的密度可按纯水的密度计算。
1,解:(1) y =0.008 x = + y= 7.17 ⨯104 kmol 3 (3) y = = 9.875⨯10-5 kmol 3 2,解: y = 0.09 x = 0.05 y = 0.97x= 1.71⨯10-5 m 故 D G = s 1⨯ 21.52+ 20.12 粘度 (293K )μ = 1.005CP , 分子体积 V A = 3.7 + 24.6 = 28.3cm molD L = 7.4 ⨯10-8 (2.6 ⨯13)2 ⨯ 293 ()= 1.99 ⨯10-5 cm 2 s 或1.99 ⨯10-9 m 2s(96.2 +100.6)= 98.4 kN m 2 代入式P BM = ( )10 = - 0.24 ⨯10-48.314 ⨯ 295x (101.3 )(0.66 - 5.07) 5,解:查 25 C 水汽在空气中扩散系数为D = 0.256 cm s ⎛ T ⎫ 80 C 下 , D 2 = D 1 2 ⎪⎪ ⎛ 353 ⎫第七章 吸收* 10 10 17 10001718= 0.1047 m = * x = 0.008 0.01047= 0.764E = mp = 0.764 ⨯1.013⨯105 = 7.74 ⨯104PaH = C E = 55.5 7.74 ⨯104 m ⋅ Pa (2) P = 301.9KPa H,E 不变,则 m = E P = 7.74 ⨯104301.9 ⨯1030.2563 *5.9 ⨯103 301.9 ⨯103= 0.0195 x = 0.01047 m = y * x = 0.0195 0.01047= 1.862E = mp = 1.862 ⨯ 301.9 ⨯103 = 5.62 ⨯105PaH = C E = 55.5 5.62 ⨯105 m ⋅ Pa * y * = 0.97 ⨯ 0.05 = 0.0485 < y = 0.09 ∴吸收同理也可用液相浓度进行判断3,解:HCl 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需估算。
吸 收1、30℃水的饱和蒸气压=4.24kPa, (p268, 表五(一))求湿空气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042.03.10124.4==x 求水蒸气的质量分数:0265.029958.018042.018042.0=⨯+⨯⨯=m x 求湿空气的密度:315.1302732734.2229958.018042.0m kg =+⨯⨯+⨯=ρ 2、亨利定律为Ex p =* %0515.018100028600==x ,MPa x p E 1971015.53.1014*=⨯==-相平衡常数;19453.101197000===p E m 3、根据,Ex p =*,**=Py p %0232.018800043.03.101*=⨯==E p x (mol%) 质量分数:%057.0189768.9944%0232.044%0232.0=⨯+⨯⨯=x4、%28.22676.20203.0*=⨯==E p x (m o l %) 质量分数:%2.21872.971728.21728.2=⨯+⨯⨯=x5、进入水的最高含氧量水的最高含氧量是空气中氧(21%)相平衡的含氧量。
69*1024.51006.410130021.0-⨯=⨯⨯==E p x32266632.91032.918321024.51024.5m gO kgH kgO =⨯=⨯⨯=⨯---脱氧后的最低含氧量:脱氧后水的最低含氧量是与吹扫地氮气中含氧相平衡的含氧量。
69*10499.01006.410130002.0-⨯=⨯⨯==E p x36887.0183210499.0m g =⨯⨯- 6、136.012.0112.011=-=-=y y Y ,0101.001.0101.02=-=Y被吸收到氨量:1000(1-0.12)(0.136-0.0101)=110.8m 3kg 03.77172982734.228.110=⨯⨯出口气体体积:V=1000-110.8=889.2m 37、kPax p E 55003.016500*===对于稀溶液,Pa m kmolH M E S .1001.15500001181000134-⨯===ρm x x p E y ==,∴p E m = 43.5101300550000==m8、p Em =43.5101300550000== 147043.5008.0===m y x kg 59.3147044181000=⨯⨯,(环氧乙烷分子量=44)12、稳态下通过气膜的扩散系数(分子扩散的斯蒂芬定律))(21p p p p RT D A N B -=δS m mol .2 p 1=20℃水的蒸汽压=2330Pa 1≈Bp p ,因为气膜中水蒸气分压小。
1.最小液气比(L/V)min只对()(设计型,操作型)有意义,实际操作时,若(L/V)﹤(L/V)min ,产生结果是()。
答:设计型吸收率下降,达不到分离要求2.相平衡常数m=1,气膜吸收系数k y=1×10-4Kmol/(m2.s),液膜吸收系数 k x 的值为k y 的100倍,这一吸收过程为()控制,该气体为()溶气体,气相总吸收系数K Y=() Kmol/(m2.s)。
(天大97)答:气膜易溶 9.9×10-43.某一吸收系统,若1/k y 》1/k x,则为气膜控制,若 1/k y《1/k x,则为液膜控制。
(正,误)。
答:错误,与平衡常数也有关。
4.气体吸收计算中,表示设备(填料)效能高低的一个量是传质单元高度,而表示传质任务难易程度的一个量是传质单元数。
5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 y=2kmol/m2·h,气相传质总K y=1.5kmol/m2·h,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 i应为⎽⎽0.01⎽⎽⎽。
平衡关系y=0.5x。
6 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相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 B 。
A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B 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C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D 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7 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填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C⎽⎽⎽,N OG将⎽⎽A⎽⎽⎽⎽。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能判断8 吸收塔的设计中,若填料性质及处理量(气体)一定,液气比增加,则传质推动力 A ,传质单元数 B ,传质单元高度 C ,所需填料层高度 B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能判断9.含SO2为10%(体积)的气体混合物与浓度C= 0.02 Kmol/m3的SO2水溶液在一个大气压下接触,操作条件下两相的平衡关系为 p*=1.62 C (大气压),则 SO2将从()相向()转移,以气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大气压,以液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Kmol/m3 。
第二章 吸收习题课答案
1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和压力不变,而液相总浓度增加时其溶解度系数H 将(不变);当系统温度增加时,其亨利系数E 将(增大);而当系统中压强增加时,其相平衡常数m 将(减小)。
2 已知SO 2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 1、t 2、t 3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 1=0.354kPa ,E 2=1.11kPa ,E 3=0.660kPa ,则(D )。
A) t 1> t 2; B) t 3>t 2; C) t 1>t 3; D) t 3>t 1 3 费克定律的表达式为(dz
dC D J A
AB A -=),它反映了(分子扩散速率)的定量规律。
4 传质速率N A 等于扩散通量J A 的条件是:(2)
(1) 单向扩散,(2) 等分子相互扩散,(3) 湍流流动,(4) 稳定过程 5 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B )。
A 大于气相分传质系数;
B 近似等于液相分传质系数;
C 小于气相分传质系数;
D 近似等于气相分传质系数。
6 双组分气体 (A 、B )在进行定常分子扩散,J A 及N A 分别表示在传质方向上某截面处溶质A 的分子扩散速率与传质速率,当整个系统为单向扩散时:(B ) ┃J A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J B ┃
7 用水作为吸收剂来吸收某低浓度气体,生成稀溶液(服从亨利定律),操作压力为113kPa ,相平衡常数m=0.25,已知其气膜吸收分系数k G =1.23⨯10-2kmol/(m 2⋅h ⋅kPa),液膜吸收分系数k L =0.85m/h ,则该系统属于(A )控制过程。
(A) 气膜控制; (B) 液膜控制; (C) 双膜控制; (D) 不确定
8 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当吸收因数A <1 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B )达到平衡。
A 塔顶 、
B 塔底、
C 塔中部
9 对解吸因数
A
1
=0.6的系统进行逆流吸收,相平衡关系y =mx ,当塔高为无穷大时,若系统压力减小一倍,而气液摩尔流量与进口组成均不变,则此时气体
入口组成y 1将(C )y q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确定
10 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是(大于)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过程的操作线总是在其平衡线的(上方)。
11 在吸收塔设计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D )。
(A)回收率趋向最高; (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 (C)操作最为经济; (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12 设计中采用液气比()()min G L G L =时,△y m =(0),塔高H =(∞)。
13 在填料层高度为5m 的常压填料塔内,用纯水吸收气体混合物中少量的可溶性组分,气液逆流接触,液气比为1.5,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 = 1.2x ,溶质回收率为90%。
今若保持气液两相流量不变,而欲将回收率提高到95%,问填料层高应增加多少m ? 解:原工况下: 新工况下:
L,G 不变,m 不变,∴H OG 不变, mG/L 不变,η’=0.95 则
又L 、G 不变,m 不变OG H ∴不变
填料层应增加的高度 m H 6.256.7=-=∆ 14 拟在常压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废气中的氨气。
废气流量为2500m 3/h (标准状态),废气中氨的浓度为15g/m 3(以标准状态计),要求回收率不低于98%。
若吸收剂用量为3.6 m 3/h ,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 = 1.2x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0.7m 。
试求: (1)全塔气相平均吸收推动力; (2)所需填料层高度。
解:(1) h kmol V G /61.1114
.222500
4.22===
摩尔分率 0198.04
.22100017
151==
y
(2) 59.800226
.0000396
.00198.021=-=∆-=
m OG y y y N
15 流率为0.04kmol/(m 2⋅s)的空气混合气中含氨2%(体积%),拟用一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回收其中95%的氨。
塔顶喷入浓度为0.0004(摩尔分率)的稀氨水溶液,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5倍,操作范围内的平衡关系为y = 1.2x ,所用填料的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 y a=0.052kmol/(m 3⋅s),试求: (1)液体离开塔底时的浓度(摩尔分率); (2)全塔平均推动力△y m ; (3)填料层高度。
解:属于低浓气体吸收。
(1)()()001.0%951%2112=-⨯=-=ηy y (2) 00656.0012.02.102.0111=⨯-=-=∆mx y y (3)98.700238
.0001
.002.021=-=∆-=
m OG y y y N 16 某逆流操作的吸收塔,用清水洗去气体中的有害组分。
已知该塔填料层高度为9m ,平衡关系为y = 1.4x ,现场测得气体进、出口浓度分别为y 1=0.03,y 2=0.002,液体出口浓度x 1=0.015(均为摩尔分率)。
试求: (1) 操作液气比L / G ; (2)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 OG ;
如果限定气体出口浓度0015.02='y ,为此拟增加填料层高度,则在保持液气流率均不变的条件下应增加多少高度? 解:属低浓气体吸收 (1)
87.1015
.0002.003.00121=-=--=x y y G L (2) 749.087
.14
.1==G L m (3)
塔应加高m H H H 5.195.10=-=-'=∆
17 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内,用清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混合气进塔时氨的浓度y 1=0.01(摩尔分率),吸收率90%,操作压力为100kpa,溶液为稀溶液,系统平
衡关系服从拉乌尔定律,操作温度下,氨在水溶液中的饱和蒸汽压力为90kpa 。
试求:(1)溶液最大出口浓度; (2)最小液气比;
(3)当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2倍时,传质单元数为多少? (4)传质单元高度为0.5m 时,填料层高为多少米? 解:系统服从拉乌尔定律 (1)y=(p°/p)x=90/100x=0.9x
x 1e =y 1/m=0.01/0.9=0.011 (2)(L /G )min =(y 1-y 2)/(y 1/m)=m η=0.9×0.9=0.81 (3)(L/G )=2(L /G )min =2×0.81 =1.62
1/A=mG/L =0.9/1.62=0.556 y 1/y 2=1/(1-η)=10
N OG =1/(1-1/A)×ln[(1-1/A)y 1/y 2+1/A] =1/(1-0.556)×ln[(1-0.556)×10+0.556]=3.62
(4)H =HOG ×NOG =0.5 ×3.62=1.81 m
18 某填料吸收塔,用清水除去气体混合物中有害物质,若进塔气中含有害物质5%(体积%),要求吸收率为90%,气体流率为32 kmol/(m 2⋅h),液体流率为24 kmol/(m 2⋅h),此液体流率为最小流率的1.5 倍。
如果物系服从亨利定律,并已知液相传质单元高度H L 为0.44m ,气相体积分传质系数k y a=0.06kmol/(m 3⋅s),该塔在常温下逆流等温操作。
试求:
(1)塔底排出液的组成; (2)所需填料层高度。
解:属于低浓气体吸收。
(1)()()005.0%90105.0112=-⨯=-=ηy y (2)
21
21min 5.15.1x m
y y y G L G L --=⎪⎭⎫
⎝⎛=
即 0
05
.0005
.005.05.132
24--⨯=m
故
74.024
32556.01=⨯==L m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