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学院803刑法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 格式:pdf
- 大小:68.42 KB
- 文档页数:2
2020年上海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业务科目一试题(A卷)
一、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法律概念
2、法律责任
(二)简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5分,共30 分)
1、简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简述法的局限性。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1小题,每小题33分,共33分)
1、论述正当法律程序的价值。
二、经济法学
(一)简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从法律意义上如何理解垄断行为。
2、货币政策的定义?简述我国实现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性制度。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 1小题,每小题 25分,共25分)
1、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 3小题,各小题分值如下,共20分)
周某将自己持有一套住房分别在本地甲、乙两家房屋中介公司挂牌出售,王某在甲中介公司看到了周某房屋,有意向购买。
甲中介公司为防止王某看房后“跳单”,在实地查看周某的房屋之前签了一份“带看房屋协议”,协议中的“跳单条款”要求王某对房源有保密义务,不得利用此信息撇开中介单独与房主周某签约,否则支付违约金。
因为房价太高没有买,事后王某在乙中介公司发现了同一房源,因价格较低就通过乙中介公司购买了此房屋。
甲中介公司得知信息后提出异议。
问:1、本案中包含哪些法律关系?(6分)
2、“跳单”条款是否限制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为什么?(7分)
3、乙中介公司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为什么?(7分)
—1 —。
2020年上海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业务科目一试题(A卷)
一、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法律概念
2、法律责任
(二)简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5分,共30 分)
1、简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简述法的局限性。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1小题,每小题33分,共33分)
1、论述正当法律程序的价值。
二、宪法学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5分,共5分)
1、民族区域自治
(二)简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第1小题16分,第2小题24分,共40分)
1、立法机关的会议制度。
2、人权的基本性质。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论述宪法的主要特征。
—1 —。
2020年上海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业务科目二试题(A卷)
报考专业代码及名称: 030106诉讼法学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805诉讼法学综合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分值如下,共36分。
将题中所涉概念分别予以阐释)
1、专属管辖与选择管辖(8分)
2、诉讼代表人与诉讼代理人(8分)
3、补强证据规则(10分)
4、逮捕(10分)
二、简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简要阐释民事诉讼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
2、简要阐释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的主要认证规则。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分值如下,共57分)
1、论述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的审前准备程序。
(27分)
2、试从程序正义的角度,阐述一下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
(30分)
四、案例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案例材料:被告人张明,系某省A市瑞宏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0年A市检察院收到群众举报信,举报该公司偷税漏税高达100万元的事实。
检察院经调查确认举报属实,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遂经检察长批准对该公司进行立案侦查。
不久,张明被该检察院批准逮捕。
张明聘请的律师向检察院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检察院要求其缴纳5万元保证金和提供两名保证人方可取保。
随后,张明被取保候审。
后经侦查发现,该公司自2006年到2010年间共偷税漏税80万元,检察院冻结了该公司账户,并从该公司账户划拨80万元作为税款上缴国库。
该案于2011年9月1日向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经法庭审理,该公司行为构成偷税罪,
—1 —。
2020法律硕士(法学)联考专业基础课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无国籍人甲在美国通过网络对正在中国旅游的美国人乙实施诈骗。
对甲的行为,我国司法机关( )A.没有刑事管辖权B.依属地原则享有刑事管辖权C.依保护原则享有刑事管辖权D.依普遍原则享有刑事管辖权【答案】B【解析】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中国刑法。
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的,就认定是在中国领域内犯罪。
本题中,乙虽然是美国人,但正在中国旅游,甲的诈骗行为发生在中国,因此我国可以依据属地原则进行管辖,B 项正确。
2.假想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主要是因为欠缺正当防卫成立的( )A.主观要件B.起因要件C.限度条件D.时间条件【答案】B【解析】成立正当防卫,要求不法侵害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主观想象推测的。
如果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而对误认的“不法侵害人”实施了防卫的,是“假想防卫”,不能成立正当防卫。
因此假想防卫缺乏正当防卫的起因要件。
【特别说明】《考试分析》在讲“假想防卫”时,是在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中讲的,认为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包括两层意思:第一是不法侵害是真实存在的,第二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但实际上第一层意思与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同样的内容,与起因条件重合。
时间条件应指第二层意思,即强调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因此我们认为假想防卫是欠缺起因条件,而不是时间条件。
3.甲向乙表示自己愿意出高价“买”妻,乙与其妻丙商量,让丙假扮为被拐卖妇女,并将丙“出卖”给甲,三天后,乙协助丙逃离甲家,对此,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甲构成拐卖妇女罪B.乙构成拐卖妇女罪C.乙构成诈骗罪D.丙不构成犯罪【答案】C【解析】乙并没有拐卖妇女的故意,乙丙是以非法占有甲的财产为目的,虚构丙为被拐卖妇女的事实,诈骗甲的钱财。
乙丙构成诈骗罪的共犯,C 项正确,BD 项错误。
甲没有拐卖妇女,而是意图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甲不成立拐卖妇女罪,A 项错误。
2020年考研法硕(法学)专业课真题详解一、整体评价1、难度适中,稳中有升2、规律再现,预测得当(1)重者恒重(2)热门必考(3)综合创新二、各科题型和分值分布图三、考察规律一:重者恒重及示例1、刑法学(以历年的主观题为例)3、民法学(以近年真题的主观题为例)四、考察规律二:热门必考及示例1、民法学商业秘密及其特征(简答题)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设计资料、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等。
其中,不为公众知悉,是指该信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是指该信息具有可确定的可应用性,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
1、非公开性。
第一,商业秘密的前提是不为公众所知悉,而其他知识产权都是公开的,对专利权甚至有公开到相当水准的要求。
2、非排他性。
第二,商业秘密是一项相对的权利。
商业秘密的专有性不是绝对的,不具有排他性。
如果其他人以合法方式取得了同一内容的商业秘密,他们就和第一个人有着同样的地位。
商业秘密的拥有者既不能阻止在他之前已经开发掌握该信息的人使用、转让该信息,也不能阻止在他之后开发掌握该信息的人使用、转让该信息。
3、利益相关。
第三,能使经营者获得利益,获得竞争优势,或具有潜在的商业利益。
4、期限保护。
第四,商业秘密的保护期不是法定的,取决于权利人的保密措施和其他人对此项秘密的公开。
一项技术秘密可能因为权利人保密措施得力和技术本身的应用价值而延续很长时间,远远超过专利技术受保护的期限。
附条件的民事行为(简答题)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通则第62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能够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
2020年上海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业务科目一试题(A卷)
一、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法律概念
2、法律责任
(二)简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5分,共30 分)
1、简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简述法的局限性。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1小题,每小题33分,共33分)
1、论述正当法律程序的价值。
二、刑事诉讼法学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辩护和代理的概念
(二)简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 分)
1、简述我国刑事诉讼回避的理由。
2、简述简易程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1小题,每小题 25分,共25分)
1、试述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的区别。
—1 —。
2020法律硕士(法学)联考专业综合课真题及答案一、整体评价1、难度适中,稳中有升2、规律再现,预测得当(1)重者恒重(2)热门必考(3)综合创新二、各科题型和分值分布图三、考察规律一:重者恒重及示例1、法理学(以历年的主观题为例)2、宪法(以近十年真题的主观题为例)3、法制史(以近十年真题的主观题为例)四、考察规律二:热门必考及示例1、法理学全民守法的条件(论述)【考生回忆版】守法是法的实施的一种基本形式。
立法者制定法的目的,就是要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
如果法制定出来了,却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遵守和执行,那必将失去立法的目的,也失去了法的和尊严。
正如我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所说;“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世未有无法之国而长治久安也。
”(1)守法主体: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2)守法范围:在我国,主要是各种制定法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及某些非规范性文件,如判决书(3)守法内容:①行使权利②履行义务(4)守法状态:①最低:不违法犯罪,是守法主体,但不是法的主人,②中级: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对法的态度基本肯定③高级:无论外在行为还是内在动机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守法主体对法的态度是完全肯定的2、法制史简述清末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简答题)(1)在诉讼程序上实行四级三审制。
清末在审级上确立了大理院、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和城(乡)谳局四级三审制。
(2)规定了刑事案件的公诉制度、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民事案件的自诉及代理制度、证据制度、保释制度等,并承认律师活动的合法性。
(3)在审判制度上,允许辩论,实行回避、审判公开等,并明确了预审、合议、公开审判、复审等程序。
在审判规则方面,吸收了西方国家一系列新的司法原则,如司法独立、辩护制度等,但并未能真正实施。
(4)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的考试任用制度。
清末制定了法官考试任用暂行章程等法院组织法规,初步规定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
(5)改良监狱及狱政管理制度。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真题精选(总分:144.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9,分数:40.00)1.无国籍人甲在美国通过网络对正在中国旅游的美国人乙实施诈骗。
对甲的行为,我国司法机关()。
(分数:1.00)A.没有刑事管辖权B.依属地原则享有刑事管辖权C.依保护原则享有刑事管辖权D.依普遍原则享有刑事管辖权2.假想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主要是因为欠缺正当防卫成立的()。
(分数:1.00)A.主观要件B.起因要件C.限度条件D.时间条件3.甲向乙表示自己愿意出高价“买”妻,乙与其妻丙商量,让丙假扮为被拐卖妇女,并将丙“出卖”给甲,三天后,乙协助丙逃离甲家,对此,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甲构成拐卖妇女罪B.乙构成拐卖妇女罪C.乙构成诈骗罪D.丙不构成犯罪4.不作为犯罪的主观方面()。
(分数:1.00)A.只能是过失B.只能是故意C.不要求故意及过失D.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5.监狱司法工作人员甲接受在押人员乙的妻子请托,在押送乙外出就医途中,违规打开乙的戒具,并暗示乙逃跑。
乙成功逃跑后,甲收受了乙妻所送的 50 万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对甲按私放在押人员罪和受贿罪并罚B.对甲按脱逃罪(共犯)和受贿罪并罚C.对甲按私放在押人员罪和受贿罪从一重处断D.对甲按脱逃罪(共犯)和受贿罪从一重处断6.下列关于继续犯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继续犯属于法定的一罪B.非法拘禁罪是典型的继续犯C.继续犯的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D.继续犯的不法状态发生于不法行为结束之后7.医生甲明知夏某不满 18 周岁,仍应夏某要求,摘取其左肾移植给自己的病人,(卖)肾所得 5 万元全部交给夏某。
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分数:1.00)A.不构成犯罪B.非法行医罪C.非法经营罪D.故意伤害罪8.李某遭甲强奸后逃离时滑落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