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偏旁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3.65 KB
- 文档页数:1
【导语】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案的设想和计划。
⼀般包括教学⽬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汉字偏旁部⾸教学设计》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汉字偏旁部⾸教学设计 《去偏旁认⼀认》: 教学⽬的和要求 1、复习熟字明确熟字偏旁 2、学会六个⽣字:先、井、古、⽅、亲、代,学会⽣字的笔画、结构、读⾳、意义 3、正确的使⽤⽣字,并组词,造句 4、朗读,背诵课⽂ 课时安排⼆课时 课前准备挂图⼀幅,写有⽣字偏旁,笔画,读⾳的卡⽚ 第⼀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学习⽣字偏旁,读⾳,笔画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导⼊新课 ①⽤卡⽚认读偏旁 ②指名认读熟字:洗、冲、故、放、亲、花 ③告诉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的⽣字,刚才所复习的偏旁和熟字在学习新课⽂时都要⽤到。
(2)看图说话:引导学⽣观察图画,说说画的是什么 (3)拼拼读读 ①指导学⽣边看图边⾃由拼拼读读课⽂,也可同桌互读 ②指名试读,正⾳ ③教师范读,领读课⽂ (4)拼⾳、字形、字义教学 师⽣共同分析字形,理解字义在学⽣对⽣字掌握正确读⾳的前提下,启发学⽣将各熟字的偏旁去掉,明确熟字的含义、结构发⽣的变化。
①先:1、时间在前的2、祖先3、对死去的⼈尊称 ②井:1、从地⾯向下挖成的能取出⽔的深洞2、形状跟井相似的3、整齐4、星宿 ③古:1、年代久远2、古体诗3、历划分的时期 ④亲:1、亲属2、婚姻3、特指新妇4、亲属5、本⾝6、感情好的7、⽤嘴唇接触 ⑤化:1、性质或形态改变2、佛教或道教募集财物 ⑥⽅:四个⾓全是直⾓的四边形或六个⾓全是⽅形的六边形 第⼆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理解课⽂,在巩固新字的基础上,教会学⽣利⽤⽣字正确组词,造句。
(1)复习检查 ①⽤卡⽚认读⽣字的结构、笔画以及拼⾳ ②指名书空或板书⽣字 (2)朗读理解新词组 ①通过联系实际和朗读指导,帮助学⽣理解词组、句⼦ 例如:先,可以结合先后,如可使学⽣联想上公共汽车,排队做早操等情景。
第二课左偏旁(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左偏旁的重要性。
2、能够正确书写左偏旁。
3、正确书写单人旁、双人旁、竖心旁等左偏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左偏旁是很重要的一类。
种类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个左偏旁。
2、在书写过程中我们要把偏旁搭配好,这样写出来的生字才会形态很美。
二、讲解
1、学习单人旁撇斜直,竖居中,撇竖长短约相等。
2、学习双人旁上撇短,下撇长,起笔在一竖线上。
3、学习竖心旁左点长,右点平,两点与竖不相连。
三、描一描,写一写
1、看一看,想一想,这三个偏旁的形态有哪些共同点?
2、左窄右宽,左低右高,两点对称。
3、学生描写。
四、想一想,练一练
1、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指导。
3、作业评比。
五、听故事,学做人
向学生讲《王献之习字秘诀》的故事。
课题:《女子旁和子字旁》教学目标:1、掌握女字旁和子字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一般书写规律,接受谦让与团结友爱的教育。
3、写好“奶、孩、奴、娱、嫌、孙、李、孝”,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4、欣赏《兰亭序》,接触古文字及古代书家所写同类字,逐步感受书法文化的熏淘,培养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增强对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女字旁与子字旁的写法及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教学难点: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教具准备:投影仪、《兰亭序》欣赏投影作品、“孝”字甲骨文金文范字、历代书法家例字长卷、钢笔、书写纸、古琴曲碟片、拼字零件、警句书作小品书签。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运指练习。
二、欣赏《兰亭序》。
播放古琴曲,投影展示《兰亭序》,师引导学生欣赏,述欣赏解说词。
欣赏解说词:同学们,我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书法家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
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其中之一——《兰亭序》,是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创作的。
王羲之是东晋时代人,由于他在书法上成就非常高,无人可及,所以被后人誉为“书圣”。
那是在公元354年(也就是1654年前)的三月初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和41名文人雅士聚集在环境优美的绍兴兰亭,饮酒赋诗。
最后由王羲之为已经写成的37篇诗文写了个序,就是《兰亭序》。
这个时候正是王羲之书法成熟期。
这篇作品书体为行书,极其遒美劲键,富有力度,笔势起伏流动,淋漓畅快,姿态飞扬,初看很吸引人,而且百看不厌,达到了无懈可击的程度,给人以变幻莫测而有法度,清俊典雅而活泼的美感,所以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共28行,324字,整篇作品中,如果遇到相同的字,王羲之便用不同的写法,其中之字在序中用得最多,有20个。
另外遇到相同的偏旁,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王羲之当时书写如有神助。
第二天,王羲之酒醒了,看到昨天自己写的作品,非常满意。
于是便想重写一遍,可是一直写了几十遍,没有一遍能赶得上当时现场写的第一遍。
左偏旁(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左右结构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写法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左右结构的字有哪几种情况。
(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等)
2、看今天要学习的字是属于哪种情况。
唱、鸣、明、暗、服、肢、持、护、村、桃、积、科。
3、口字旁,右竖比左竖稍短。
唱,右部上下对齐,横间隔均匀,稍扁。
请学生板书,评议。
写“鸣”字。
4、日字旁,较窄,右竖比左竖稍长。
“明”字,日字旁偏左上。
“暗”字,右边立字横长,上下对齐。
5、月字旁,窄长,横的间隔均匀。
“服”字,左右长短相等,右部稍宽。
6、提手旁,竖钩与横的交叉点偏右。
“持”字,右部比左部稍长,横的间隔均匀。
7、观察:肢、护、村、桃、积、科。
注意整个字的间架结构和各笔画间的配合。
8、指名书写以上六个字,评议。
9、全班练习,每个字
板书:口唱日明月服持木村禾积。
左偏旁之示字旁执教教师:上海市丰镇中学周春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初一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的硬笔书法学习,学生运笔基础、学习习惯较好,学习兴趣浓厚,为楷书书法学习笔画结构奠定基础。
这堂课上注重学生的差异化,对于差异化的理解有很多方面,既表现在认知方面,也体现在情感方面。
就前者而言,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不一样,智力水平不一样。
而书法教学对七年级学生而言,起点相同。
在课堂教学的方式上和作业的布置上体现出差异和分层。
让不同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书法艺术的大门心驰神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部首“示”及带“示”字旁的“祥”、“福”、“礼”。
在书写及训练的过程中,把握“示”字旁规律,左右结构和重心。
过程与方法:注重规范书写姿势,激发书写兴趣,在比较和互相评比中能够掌握字的特点规律,并写成相关作品,较好学生可以写出多种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华古文字的含义和书法的关系,了解人们对美好愿望的渴求,培养观察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左右结构的特点运用。
教学难点:书写红纸作品。
教学准备:教师:米字格示范部首、示范字、水写布、毛笔、宣纸(红)、元书纸(白,折米字格)、墨汁、砚台学生:水写布、红纸、毛笔、碟子、水杯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课前播放古筝音乐《高山流水》,静心养气)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的文字起源于商周时期,至今3000多年了,从甲骨文到楷书,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变化过程。
请问,这幅图上和右边的古文字,你看到了什么相似处?(图片,学生回答)师:这就是最早的象形字,开始的“示”字像个神主牌位,这种形状就是“示”的来源,古人祈求神灵指示吉凶。
(展示示字演变过程)所以后来示字旁的字大多都和祭祀、宗庙、福祸有关。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示字旁以及示字旁的字。
(板书课题)二、指导训练(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示字旁的主要笔画,有什么特点?(示字旁第一笔是右点;在点的左下方起笔写第二笔横撇,横要短一些、左低右高;第三笔竖写在点的正下方;最后在撇、竖的交叉处写右点,重心靠右............,点和竖重心在意直线上...)1、请大家看老师写示字旁(边写边讲解)2、请在元书纸上练习(边说边写边纠正,注意坐姿,握笔姿势,“纸正、笔正、身正”)3、学生练习2遍,老师选一位评讲,再写一遍。
小学一年级语文汉字偏旁部首教学设计【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汉字偏旁部首教学设计《同形旁认一认》: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学会10个生字:厂、广、干、千、己、已、问、向、外、处,会识别、朗读、书写;〔2〕认识生字的常见词组:工厂、广阔、干什么、千年、自己、已经、问好、方向、外面、到处,初步学会用这些词组造句;〔3〕掌握一定的学习字形相似的字词的方法、技巧〔二〕情感目标:有利于学习、生活细心、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的形成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写有生字、与生字构成常见词组的字词的卡片〔相近字形的两生字共同局部用黑色,不同局部用红色标出〕;一个画着眼睛、嘴巴、额头有一明显的红点的、可戴在大拇指上的小纸帽;一块写着五个句子的小黑板;一块写有生字笔顺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引出主题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二十五课“比一比,认一认〞。
老师希望同学们先不要把书翻开,因为老师想请大家帮我们的朋友毛毛虫一个忙。
好不好呀?〔好〕老师:嘿,毛毛虫,在哪里呀?毛毛虫快出来呀![作四处寻找状,偷偷将小纸帽戴在大拇指上]毛毛虫[老师配音]:小朋友们好!〔毛毛虫好!〕老师:毛毛虫,你快说有什么事找我们帮助。
毛毛虫[作沉思状]:是这样的,昨天毛毛虫爸爸让我做听写练习,他报了五个句子,我可棒了,全写了出来。
爸爸检查时却说我写错了五个字,还把那五个字改成红色。
可是我看来看去就没发现它们错在哪里。
我只好找聪明小朋友们帮助啦。
郑老师,把我带来得小黑板挂上,上面就是我写的五个句子。
挂上小黑板,五个句子:①我爸爸在工广里上班。
[和广阔工人在一起努力工作]②中国有上下五干年的历史。
③我学会了自已洗衣服。
[是向妈妈学的]④小红向我作业做好了没有。
[我答复已经做好了]⑤丁丁叫我到处面去玩。
[那里到处是小伙伴的笑声]注:[]里的句子是在后来添上的老师[指指毛毛虫]:羞羞,毛毛虫是个马大哈。
毛毛虫[摇头]:我不是马大哈。
《常用偏旁名称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并准确书写本学期教材中出现的偏旁。
2、准确说出汉字的结构和偏旁,并结合生字表给带有偏旁的字归类。
3、了解偏旁的意义,推知一部分偏旁的字义和读音,提高识字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并准确书写本学期教材中出现的偏旁2、准确说出汉字的结构和偏旁,并结合生字表给带有偏旁的字归类3、了解偏旁的意义,推知一部分偏旁的字义和读音教学难点;了解偏旁的意义,推知一部分偏旁的字义和读音。
一、导入新课你们知道汉子有哪些结构吗生:单一结构,上下、上中下,左右、左中右,半包围、全包围单一结构就是独体字,其他结构统称合体字合体字就会有他的偏旁部首,这节课我们就来归纳总结本册教材中的常用偏旁。
二、教学新课1、出示常用偏旁名称表生:开火车说偏旁名称2、出示带有偏旁的典型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按照字的结构将下面的字分一分。
汇报分的结果;左右结构:净冰却欢观降都块场张孤孩物新断转辆炼炮钱铅端站裙初颜领甜乱粽粮路跟躺上下结构:单奇忘想霜雷上中下结构:牵半包围结构:原席房扇病赵赶3、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结构的字,偏旁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小结过度:不同的偏旁在汉字中的位置不同,其实不同的偏旁表示的意思也不同。
这么多种偏旁,选择一个偏旁说说它表示的意思。
火土弓雨车心钅疒礻米生: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音、结构、意思、)4、出示不认识的字老师这有几个不认识的字,大家根据他的偏旁猜一猜,这个字跟什么有关?轱辘烘忍钎雹趾驱籽舐坟引导学生结合右半边猜字音5、这些偏旁当中有几个不容易些漂亮,同学们跟老师一块来写一写:指导写裙病忘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归纳了本册教材中常用的偏旁,复习了字的结构,偏旁表示的意义,书写了三个偏旁。
同学们今后可以运用这些偏旁认识理解更多的字。
制定学习计划有什么好处?一、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
目标不是什么花瓶,你需要制定计划,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实现它。
二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认识并书写常用的偏旁部首偏旁部首是汉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辨认和书写汉字。
在二年级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并书写常用的偏旁部首。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合二年级小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偏旁部首知识。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并掌握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2. 能够正确书写含有偏旁部首的汉字;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性。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常见的偏旁部首的图片和相关的汉字;2. 提前准备好与偏旁部首相关的练习册或工作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汉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字的构造有一些相似之处?”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他们逐渐意识到汉字中的偏旁部首。
2. 介绍偏旁部首(10分钟)教师使用PPT或者黑板,向学生展示几个常见的偏旁部首的图片,例如:“木”、“火”、“口”等。
然后,教师介绍每个偏旁部首的名称和含义,并通过一些示例字让学生理解不同的偏旁部首在汉字中的作用。
3. 偏旁部首拼接(20分钟)教师逐个展示含有偏旁部首的汉字图片,例如:“树”、“森”、“灯”等。
学生观察并尝试猜测每个汉字的含义和读音,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进行讲解和解释。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的偏旁部首进行拼接,帮助他们书写出正确的汉字。
4. 练习(2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进行偏旁部首的练习。
练习内容可以包括辨认偏旁部首、找出相同偏旁部首、补全汉字等。
教师在练习过程中适时巡视和指导学生,确保他们正确掌握偏旁部首的书写方法。
5. 检查与分享(10分钟)上交练习册或工作纸后,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分享。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分享自己在书写偏旁部首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6. 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总结和巩固所学的偏旁部首知识。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感受,并解答他们的疑问。
偏旁介绍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汉字的结构组成,掌握一些常用的偏旁及其意义;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独立判断和分析汉字的部首及偏旁,并运用到汉字的识字和写字中;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 偏旁的概念及作用;2. 常见的偏旁;3. 偏旁在汉字中的位置及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常见的偏旁及其意义;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偏旁来辨析和识字。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汉字,询问学生其中是否有认识的偏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2.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偏旁的概念、作用及常用的例子;3. 演示法:以实际的例子带领学生分析和辨析汉字中的偏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4. 操练法:通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5. 归纳法:总结整理所学的偏旁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教学流程1. 导入:展示几个常见汉字,询问学生是否认识其中的部首或偏旁。
2. 讲解:介绍偏旁的概念及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造。
3. 示例:给出几个汉字的例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部首和偏旁。
4. 操练:结合练习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偏旁知识来辨析和识字。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并分享自己发现的汉字偏旁。
6. 归纳总结:一起回顾所学内容,总结偏旁的意义和应用。
(六)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PPT或黑板、白板、教材、练习题;2. 学生准备:纸笔,课堂参与。
二、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上,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法、讲授法、演示法和操练法等,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
通过示范和练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一些常见的偏旁及其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到汉字的辨析和识字中。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还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学习心得,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三年级书法下册《“又”字做字头、做左偏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又”字的构成和演变;2.理解“又”字作为字头和左偏旁的构造方式;3.熟练掌握“又”字做字头、做左偏旁的方法;4.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与爱好。
二、教学准备1.书法工具:毛笔、砚台、宣纸等;2.班级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或彩色白板笔;3.教学资料:《三年级书法下册》教材;4.安排好课堂环境,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1.仔细观察、研究和分析“又”字的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2.学习和模仿“又”字做字头的方法;3.学习和模仿“又”字做左偏旁的方法。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阐述“又”字的构成和演变,带领他们认识、学习和模仿“又”字做字头、做左偏旁的方法;2.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把握“又”字的结构特点,并在示范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毛笔和墨汁,锻炼书写技巧;3.习作法:鼓励学生大量练习“又”字做字头、做左偏旁,不断积累经验,在习作的过程中逐步提升书法水平。
四、教学步骤1. 导入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又”字的形态和构成;2.通过学习和分析“又”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了解“又”字作为字头和左偏旁的构造方式。
2. 讲解1.讲解“又”字的构成和演变;2.讲解“又”字做字头、做左偏旁的方法和技巧。
3. 示范1.在班级黑板或白板上现场示范“又”字的做法;2.请有些基础的学生边观察,边模仿,帮助其他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技巧。
4. 练习1.让学生仿写,实践和练习“又”字做字头和左偏旁的方法;2.督促学生按照学到的“又”字的构造方式,逐步提升书写水平;3.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书写中的困难,提升书写技巧。
5. 教学总结1.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共同梳理“又”字的构造方式和练习方法;2.对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估,给予及时反馈;3.带领学生深刻体会到“又”字做字头、做左偏旁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于书法的兴趣和爱好。
左偏旁(—)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汉字左右结构的钩字规律和写法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1、观察今天要写的字:体、俭、行、凉、准、消、滴、地、城、珠、现。
有什么共同点?(左窄右宽)
2、写“体”字。
撇在哪里起笔很重要,竖在撇中间起笔,右边的“本”比左边稍长。
“本”字比左边单人旁宽一些。
写“体”字(4个)
“俭”字,特征一样。
3、写双人旁和“行”字。
左窄右宽,右边第二横稍长。
“征”字,底横稍长。
4、“凉”字。
两点水:点短,提长,右边“京”字,上中下对正。
“准”字,中间单人旁要长些,横的间隔均匀。
比较三点水与两点水有什么不同?提的起笔对正第二点的起笔。
看“消”、“滴”。
两学生上黑板写,同学评议,全班练。
5、自己观察,写后面4个字。
6、选几本写得好的展览。
7、行款练习:每个字的大小一致,间隔注意宽窄。
板书:左体俭凉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