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礼仪及教师礼仪
- 格式:pptx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0
教师的礼仪规范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
下面为大家准备的教师的礼仪规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一、仪态站、坐端正,身体不东歪西倒,不前倾后仰。
要有良好的坐姿,尤其是家访的时候。
这是对家长的尊重,便于和家长沟通。
教师走路要把腰挺直,不要左右晃。
行走自然,挺胸收腹,充满活力、信心。
上课举止文明,面带微笑,讲台上注意站姿,无特殊情况,不坐着上课。
二、仪表1、身体、面部、手部、口腔必须清洁。
上班不抽烟,不吃零食。
2、头发梳理整齐,不留头屑,男教师不留长发,女教师不披头散发。
3、不浓妆艳抹,不戴耳环、手镯、手链等。
4、上班配戴工作卡,端正挂在右胸处,不能歪歪斜斜。
三、表情1、保持微笑,热情、亲切、友好、真挚、情绪饱满、不卑不亢。
2、不抓头、抓痒、挖耳、抠鼻孔。
3、不能用手指和笔杆指点客人或为客人指方向。
4、接待客人时不能流露出厌烦、冷淡、愤怒、紧张和恐惧的表情,不能扭捏作态、挤眉弄眼、吐舌等。
四、着装1、衣着整洁、端庄大方,白天穿校服上班,晚上值班不穿太透明、太短、太低胸及无袖、无领衣服,不穿拖鞋。
2、纽扣要全部扣好,男教师领带必须戴好,衣袋不能装太多物品,显得鼓囊。
3、女教师袜子不能有破洞,鞋子不能太高跟。
4、上课时不能带香烟、手机进入教室。
五、言行1、说话声调保持自然、清晰、柔和、亲切,不尖声高叫,不吹口哨。
2、说话要用敬语、礼貌用语,“请”、“谢”字不离口。
当学生敬礼或问好时,教师应热情还礼或示意。
3、批评学生要选择好有利于学生接受意见的地点和场合,并注意方法,不训斥、辱骂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教师做了错事,应主动向学生表示歉意。
4、不故意模仿他人的语言、语调和姿态,不对领导、同事、客人的衣着、言行说三道四。
5、接听电话时,必须先说:“您好!这里是……。
”保持办公室整洁、安静,在办公室内不高声谈话、说笑、不吃喝,不吸烟,不随地吐痰。
第一章第一章 教师礼仪概述教师礼仪概述一、什么是礼仪?一、什么是礼仪?礼这个字讲的是尊重,礼这个字讲的是尊重,礼由心生,礼由心生,礼由心生,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要明白尊重自己,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要明白尊重自己,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要明白尊重自己,尊重别尊重别人。
把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这个要求,这个欲望需要表现出来,这就是个仪了。
仪是表现礼的外在形式。
仪是表现礼的外在形式。
礼仪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一种规范的表现形式。
二、教师礼仪的基本内容:二、教师礼仪的基本内容:教师礼仪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
1.1.摆正位置,以学生为本。
摆正位置,以学生为本。
摆正位置,以学生为本。
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不得误人子弟。
不得误人子弟。
不得误人子弟。
教师不能非议党和政府、教师不能非议党和政府、教师不能非议党和政府、不能蔑视我国宪法不能蔑视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不能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不能和科学唱对台戏、不能和我国的法律唱对台戏、不能和我国的法律唱对台戏、不能做出有损爱国主义和民不能做出有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事情。
这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规范做法。
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宽以待人,以学生为中心,有自知之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为人师表者,不能信口开河。
为人师表者,不能信口开河。
现代教师礼仪和古代教师礼仪最大的不同是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位置,而不是我让你干什么,我管你,我教你。
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
2. 2. 端正态度。
宽以待人,要善于包容。
端正态度。
宽以待人,要善于包容。
端正态度。
宽以待人,要善于包容。
要容人,容忍自己的同事有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容忍自己的同事有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容忍不同的学科有不同容忍不同的学科有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容忍不同的学校有不同学校的要求、容忍不同的学校有不同学校的要求、容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容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偏好和兴趣。
教师礼仪的内容引言概述: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教学、管理和与学生、家长的交往过程中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行为准则。
良好的教师礼仪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能够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教师礼仪的内容。
正文内容:一、言行举止1.1 穿着得体:教师应该穿着整洁、得体,遵循学校的着装规范。
衣着不应过于暴露或过于庸俗,以保持教师的职业形象。
1.2 语言文明:教师在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中应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避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言辞,以树立良好的榜样。
1.3 姿态端庄:教师应保持自己的姿态端庄、自信,不应有过于随意或懒散的姿势,以展现教师的专业形象。
二、教学态度2.1 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应有歧视、偏见的言行,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关注和机会。
2.2 耐心倾听: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解答,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
2.3 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三、课堂管理3.1 严明纪律:教师应制定明确的纪律规范,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及时的处理,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3.2 灵活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3 组织有序: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内容,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避免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四、与学生互动4.1 尊重学生意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4.2 细心关怀:教师应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难,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怀和帮助。
4.3 激励鼓励: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五、与家长交流5.1 及时沟通: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及时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小学生文明礼仪内容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小编整理了小学生文明礼仪内容,欢迎欣赏与借鉴。
小学生文明礼仪内容11.尊师礼仪(1)见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给老师让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4)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
(5)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
(6)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7)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8)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9)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问好。
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排队在行进中遇见老师,由领队带领全体同学问“老师好”。
(10)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坐。
(11)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12)老师进入学生宿舍,学生主动站起问好让坐;老师离开时起身送出。
2.同学礼仪(1)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3)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
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4)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绰号,或叫同学的绰号,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5)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6)尊重和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
(7)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
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且按时归还。
(8)不在同学面前说长论短、搬弄是非。
(9)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10)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
第一章教师礼仪概述第一节礼仪是什么一.何谓礼仪?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二.礼仪的作用:教师不仅是教授知识的源泉,也是传承文明的力量;教师不仅是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决定性人物,也是形成国家未来前景的一个因素,因为国家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造就的新人的类型。
由此,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便不容置疑地凸显出来,教师的崇高使命便和其个性、道德紧紧相随,而教师礼仪则作为其个性和道德最直接、最外在的显现而备受重视。
一、礼仪的定义:礼仪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一种规范的表现形式教师礼仪的定义:教师在工作、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规范化的作法二、教师礼仪的基本内容:教师礼仪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是指的标准化做法。
1、摆正位置。
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位置,而不是我让你干什么,我管你,我教你。
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这就要摆正位置。
2、端正态度。
一个真正热爱自己岗位的教师,要爱护学生,爱岗敬业。
接人待物要懂得宽容。
三、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1、教书。
要求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钻研业务,不厌其精,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
2、育人。
教师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要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应该是万世之师表。
四、教师礼仪有哪些特点?1、师资。
教师要有一技之长,要业精于勤,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
2、师表。
教师要语言美,心灵美,同时要仪表美,行为美。
3、师德。
就是职业道德。
要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教育事业,要遵守法律,要爱护学生,要廉洁从教。
4、师心。
就是要有爱心。
新时代教师礼仪
新时代教师礼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仪容:教师应注重个人卫生,保持整洁干净。
发型要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不佩戴过多或过于显眼的饰物。
女性教师可适当化妆,但以淡妆为主,不宜过于浓重。
男性教师应简洁大方,不留奇异的发型,不佩戴夸张的饰物。
2.服饰:教师的着装应大方得体,不过分追求时尚,不穿奇装异服。
女性教师不应穿过于暴露或紧身的衣服,避免佩戴影响课堂氛围的首饰。
男性教师应穿着整洁、得体的西装或正式的便装,避免穿拖鞋或过于随意的衣服。
3.仪态:教师在站立时应保持挺直,不倚靠、斜躺。
坐姿应端正,不要翘二郎腿或过于随便地坐在椅子上。
行走时应步履稳健,不要慌张或过于缓慢。
在与学生交流时,应保持微笑和眼神交流,不要随意打断学生说话。
4.语言:教师的语言应文明、规范,语气要温和、有耐心。
在课堂上应使用普通话教学,避免使用粗俗或不恰当的言辞。
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尊重家长,用委婉的语言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
5.态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不歧视、不体罚学生。
对待学生的问题应耐心解答,不敷衍、不推诿。
同时,教师之间应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共同维护良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新时代教师礼仪要求教师不仅要在外表上注重整洁、得体,更要在言行举止上体现出文明、礼貌、尊重和关爱学生的精神风貌。
通过良好的教师礼仪,树立起教师的良好形象,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教师礼仪规范篇一:教师礼仪规范要求沈阳飞跃实验中学教师礼仪规范要求“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
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
教师礼仪的好与坏,对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
为了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特制定教师礼仪规范,请每位教师严以律己,对照执行,并能形成习惯、提升素质。
一、教师礼仪规范基本要求1、关心学生,平等相处;2、尊重家长,谦和有礼;3、关心同志,真诚坦率;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5、举止大方,仪表端庄;6、说话和气,语言文明;二、教师礼仪规范细则1、进出校门礼仪进出校门时,主动向值勤教师和学生问候。
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指定地点,整齐摆放。
2、课间礼仪(1)在校内,上下楼梯靠右走。
课间,值周老师按时上岗,做好学生活动疏导。
(2)行走在校园中,不随地扔杂物,看到杂物主动捡拾,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榜样,一起维护校园的公共卫生。
3、教师课堂礼仪(1)进教室前,教师应准备好上课用品,并检查整理好自己的仪表,关闭通讯工具,或将通讯工具设置成无声。
(2)上课铃响前三分钟,教师走进教室,指导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上课铃响,师生互相问候。
(3)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普通话教学,写规范字。
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不侮辱学生人格,不挖苦讽刺学生,不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
认真、耐心地倾听学生发言,适时点拨引导。
仪态举止优雅,讲课时不坐不靠,不把手放在衣、裤兜内,避免不雅举止。
珍惜学生的上课时间,不讲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内容,不长时间责备学生。
学生练习时,教师认真耐心地巡回辅导,关注每一个学生。
(4)下课时,教师切忌拖堂,与学生礼貌告别,保持愉快的心境。
4、办公室礼仪(1)做好办公室的整洁卫生和物品摆放工作。
负责卫生值日工作的老师,要提前到办公室,按要求自觉做好清洁卫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