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POL公约和规则介绍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85.00 KB
- 文档页数:20
一、MARPOL公约附则VI的要求船用柴油机动力装置废气排放中所含的有害污染物质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美国研究人员的一项调研成果报告指出:航行于各大洋上的以柴油机作为动力的船只每年向大气排放约1000 万吨氮化物和850 万吨硫化物,其对海洋大气造成的污染程度要比人们想象的严重得多.对此,许多发达国家、国际机构已采取立法措施,对柴油机有害排放制定排放标准,以控制并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国际海事组织MEPC第57届会议对MARPOL73/78公约1997年议定书进行了修正,新增了MARPOL73/78附则VI《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于1997年9月26日通过,2005年5月19日生效,2006年8月23日起对我国生效。
随着2008年初肯尼亚、塞拉利昂、中国香港的加入,至今批准加入MARPOL73/78附则VI的国家已有49个,商船总吨位达全世界商船总吨位的74.77%。
MARPOL73/78附则VI适用于400总吨及以上的国际航行船舶,以及所有移动式或固定式海洋钻井平台及其它平台。
MARPOL73/78附则VI由19条规定组成,其中关于控制海上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规范(氮氧化物技术规范)。
( 1)新主机。
MEPC通过了关于新主机(根据其安装日期)的更为严格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修正案:等级I:2000年1月1日后至2011年1月1日前安装于船上的柴油主机,根据已生效的MARPOL附则Ⅵ适用17 g/kWh的标准;等级II:2011年1月1日后建造或装船的柴油主机NOx排放标准减少到14.4 g/kWh;等级III:2016年1月1日以后安装的柴油主机的NOx排放标准为3.4g/kWh。
(2)现有主机。
对1990年1月1日后2000年1月1日前安装的输出功率为5,000 kW,单缸排量为90L及以上的柴油发动机,可以使用17.0 g/kWh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
(3)NOx技术规则。
MEPC批准了2008年出台修订的氮氧化物技术规则。
maporl公约
MARPOL公约,全称为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from Ships),是一个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国际公约,旨在保护海洋环境,防止和控制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
自1983年10月2日起生效,至今已成为全球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文件。
MARPOL公约分为六个附则,涵盖了船舶排放油类、有毒液体物质、垃圾、生活污水、船舶排放有害气体和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等多个方面。
这些附则均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和规定,要求船舶在运营过程中遵守,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MARPOL公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近年来,公约的附则VI针对船舶排放有害气体进行了修订,引入了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并规定了船舶使用低硫燃料、安装排放控制装置等措施。
此外,公约还加强了对船舶垃圾和有毒液体物质的管理和控制,要求船舶进行分类处理,防止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MARPOL公约的实施对于全球海洋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减少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还促进了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公约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部分船舶违反规定、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因此,各国政府和航运企业需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公约的有效实施。
总之,MARPOL公约是全球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文件,对于减少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促进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我们需继续加强合作,完善公约内容,确保海洋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MARPOL公约第一条本公约的一般义务1.各缔约国保证实施其承担义务的本公约各条款及其附则的各项规定,以防止由于违反公约排放有害物质或含有这种物质的废液而污染海洋环境。
2.除另有明文规定者外,凡引用本公约即同时构成引用其议定书及各附则。
第二条定义除另有明文规定者外,就本公约而言:1.“规则”指载于本公约附则中的各条规则。
2.“有害物质”指任何进入海洋后易于危害人类健康、有害生物资源和海生物,损害休憩环境或妨害对海洋的其他合法利用的物质,并包括应受本公约控制的任何物质。
3.(1)“排放”一词当与有害物质或含有这种物质的废液相关时,系指不论由于何种原因所造成的船舶排放,包括任何的逸出、排出、溢出、泄漏、泵出、冒出或排空;(2)“排放”一词不包括下列情况:①1972年11月13日在伦敦签订的防止倾倒废弃物和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所指的倾倒;或②由于对海底矿物资源的勘探、开发及与之相关联的近海加工处理所直接引起的有害物质的排放;或③为减少或控制污染的合法科学研究而进行的有害物质排放。
4.“船舶”系指在海洋环境中运行的任何类型的船舶,包括水翼船、气垫船、潜水船、浮动船艇和固定的或浮动的工作平台。
5.“主管机关”系指船舶在其管辖下进行营运的国家政府。
就有权悬挂某一国家国旗的船舶而言,其主管机关即为该国政府。
对于沿海国家为勘探和开发其自然资源行使主权,在邻接于海岸的海底及其底土从事勘探和开发的固定或浮动平台而言,主管机关即为该有关沿海国家的政府。
6.“事故”系指涉及实际或可能将有害物质或含有这种物质的废液排放入海的事件。
7.“组织”系指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
第三条适用范围1.本公约适用于:(1)有权悬挂一缔约国国旗的船舶;和(2)无权悬挂一缔约国的国旗但在另一缔约国的管辖下进行营运的船舶。
2.本条中的任何规定,均不得解释为减损或扩大缔约国根据国际法为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对于邻接其海岸的海底及其底土的主权。
3.本公约不适用于任何军舰、海军辅助船舶或其他国有或国营并目前只用于政府非商业性服务的船舶。
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及国家要求船舶防污染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和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船舶运营中的排污行为,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的公约和标准。
本文将对船舶防污染的国际公约和国家要求进行阐述,旨在加深对该领域的了解。
一、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1. MARPOL公约MARPOL公约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最重要的船舶防污染公约之一,全称为《海洋环境保护公约》。
该公约包括了对船舶油污染、化学品污染、垃圾污染、废水污染等方面的规定,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广泛接受且适用于商船和游艇的公约。
2. 国际防止船舶存储和处理船舶废料公约(CLC公约)CLC公约是旨在预防船舶在航行和靠泊过程中产生的油污染的公约。
根据该公约,船舶所有人需要购买油污染责任保险,并由国家建立和管理油污染责任赔偿基金,以保障受油污染损害的受害人权益。
3. 国际灾害性及有害物质污染责任公约(HNS公约)HNS公约适用于从船舶运输中可能泄漏的各种有害物质,如化学品、液化气体等。
根据该公约,船舶所有人需要购买有害物质污染责任保险,并由国家建立和管理有害物质污染责任赔偿基金,以应对因有害物质泄漏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经济损失。
二、国家防污染要求不同国家在船舶防污染方面有着各自的法规和要求,以确保国内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以下是一些国家在船舶防污染方面的典型要求:1. 欧盟要求欧盟针对船舶防污染的法规主要包括欧盟船舶废弃物指令、船舶废水指令和硫含量限制等。
其中,船舶废水指令要求船舶必须装备相应的废水处理系统,以减少船舶排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2. 美国要求美国环保部门(EPA)颁布了一系列环境法规,其中包括《VGP规则》(船舶通用许可证规则)。
根据该规则,所有船舶在美国领海范围内都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废水、废油和废气的排放。
3. 中国要求中国国家海洋局和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发布了多项船舶防污染要求,包括:船舶污油及废油管理规定、船用油水分离设施使用管理规定、船舶废弃物管理办法等。
marpol公约六个附则
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MARPOL)是1972 年在日内瓦试点后1973 年正式生效的一
项国际环境保护条约。
于1978 年4 月17 日在波兰弗罗茨瓦夫扩大会议上修订后正式生效。
它汇总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规则和条例,以便改善和保护地球的海洋环境,以及防止威
胁海洋环境的任何活动的污染物的排放。
MARPOL 被认为是保护海洋环境的最重要的国际
法律文件之一。
通过MARPOL公约,我们可以发现有六个附则:
第一附则:该附则管理在油水界边的机舱中及船舶内部污染物的排放,这种污染物通
常指有毒、惰性石油污染物,以及其他致污物。
第二附则:该附则主要针对有害污染物,这种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水油、污水、垃圾、以及各种具有害性的致污物。
第三附则:该附则要求在海洋中的飞机,在空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必须在特定高度之内
释放,而不能排放到海岸线附近的海洋中。
第四附则:该附则规定了船舶在游航过程中发生碰撞或沉没时应遵守的安全措施,以
便防止发生污染事故。
第五附则:该附则主要是海洋钻井活动,着重于控制,以及预防钻井区域内发生的有
害污染事故。
第六附则:该附则主要规定加油作业前必须进行准备和检查,以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
可操作性,以及减少作业过程中的污染。
MARPOL公约依托这六个附则,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任何威胁国际海洋环境的活动。
它的出台,为全球的海洋开展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地球的海洋环境带来
了积极的影响。
【专题研究】MARPOL公约能效规则要点内容解读1.1 主要结构与内容船舶能效要求主要有两大要素构成: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相关要求,和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相关要求。
具体可分为适用范围、船舶达到的EEDI值(Attained EEDI)、船舶要求的EEDI限值(Required EEDI)、船舶SEEMP配备、船舶检验发证和港口国检查六大部分。
图1 MARPOL附则VI能效规则要求主要结构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EnergyEfficiency Design Index):是表征船舶在设计和建造阶段船舶固有的CO2排放水平的一个衡量工具;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ShipEnergy Efficiency Management Plan):是船舶营运过程中用于改进船舶营运能效的一种管理文件。
1.2 船舶能效的适用范围船舶能效要求主要包括EEDI和SEEMP两大要求,EEDI和SEEMP 要求的各自适用范围是不一样的。
无机械推进的船舶(如驳船),以及平台和钻井装置(无论推进系统如何),不适用能效条款要求。
EEDI要求不适用于具有非传统推进船舶,但对于2019.9.1或以后交船的非传统推进豪华邮轮和LNG船应适用;EEDI要求不适用于带有破冰能力的货船。
1.2.1 EEDI要求适用范围EEDI要求总体上适用于400GT及以上的国际航行船舶:(1) 符合MARPOL附则VI中定义的13种船型;(2) 适用于13种船型中的新造船以及经特别重大改建的现有船。
EEDI要求又分为船舶实际达到的EEDI值的计算和船舶EEDI标准限值要求两个部分,目前对13种船型的具体EEDI要求如表2.2.1所示。
表2.2.1EEDI要求适用船型范围一览表适用船型计算Attained EEDI 符合Required EEDI (1)散货船(2)气体运输船(3)液货船(4)集装箱船(4)杂货船(6)冷藏货船(7)兼用船(8)客船----(9)滚装货船:车辆运输船(10)滚装货船(11)客滚船(12)LNG船(13)豪华邮轮1.2.2 EEDI适用船型及推进系统定义EEDI公式适用的类型包括如下13种:(1) 散货船(Bulk carrier):是指在SOLAS-XII章第1条所定义的主要用于运输散装干货的船舶(包括矿砂船船型,但不包括兼用船)。
marpol公约附则vMARPOL(国际海洋污染防治公约)是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MaritimeOrganization,IMO)设立的国际公约,旨在预防和控制由船舶和港口造成的海洋污染。
其中的MARPOL公约附则V(MARPOL Annex V)是针对油污污染的控制标准,主要包含了禁止船上排放废油、废水等有害物质的规定。
MARPOL公约附则V要求所有船舶都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排放油污,以防止船舶污染海洋。
具体来讲,船舶不得排放废油、废水中含有的油污、油性液体和其他有害物质。
此外,船舶也不得排放任何生物质或物质,只有经过海洋污染局授权,并遵守MARPOL公约附则V对排放物的限制要求,才可以排放任何物质。
除了禁止排放油污,MARPOL公约附则V还要求,所有船只都必须携带一些安全设施,以便在发生油污污染事件时作出响应。
这些安全设施包括排放柔性管道,用来把油污从船舶中抽取出来,以及污染紧急处理设备(PEP),用来处理可能的紧急情况。
另外,MARPOL公约附则V还规定,船舶必须具备一些安全措施,以确保排放污染物的浓度不超过指定的平均水平。
这些安全措施包括:更换和维护油水分离器(去除污染物);使用洗油设备来洗涤废油;定期更换船舶的运输系统中的油和润滑油;定期检查船舶的排水系统;及时处理排放污染物的任何泄漏等。
此外,MARPOL公约附则V还要求,所有船舶驾驶员都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以便准确地了解油污污染的控制要求,并能够熟练地操作控制设备。
当前,MARPOL公约附则V已经得到全球范围内船舶行业的广泛认可,很多国家也通过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船舶遵守MARPOL 公约V附则的监督管理。
这些措施旨在根治油污污染,使海洋环境得以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MARPOL公约附则V旨在为人类和大自然建立一种良性的共存关系,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从而提高船舶安全性和有效率,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