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 格式:docx
- 大小:21.15 KB
- 文档页数:4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于高精度、高效率的平面控制网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计划设计一个全面、可靠的平面控制网技术方案。
该控制网将服务于城市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各类工程提供精确的地理信息,确保工程的质量与效率。
项目内容:本项目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实地勘察和数据收集:收集现有的控制点信息和地形数据,进行实地勘察,了解测区范围内的地理环境和人为因素。
2.数据处理和分析:利用专业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清洗、转换和建模等。
3.控制网设计: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设计出符合测区需求的平面控制网。
4.实施与监测:在控制网的设计方案实施后,对其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其稳定性和精度。
目标受众:本项目的目标受众包括城市规划部门、建筑公司、道路工程公司、公共设施管理部门等。
项目步骤:1.组建项目团队,进行培训和分工。
2.收集并分析现有的控制点数据和地形数据。
3.实地勘察,记录和整理数据。
4.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初步的平面控制网设计方案。
5.根据实地勘察的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6.与相关部门沟通,获取反馈并调整方案。
7.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开始实施。
8.对实施的控制网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
技术方案:我们将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对于数据处理部分,我们将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和相关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操作。
对于控制网的设计部分,我们将采用先进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项目安排:•时间表:项目总计划时间为12个月。
•负责人:XXX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和管理。
•关键里程碑:第4个月完成实地勘察并收集数据;第8个月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第12个月完成控制网设计和实施。
•资源需求:需要专业的GPS设备和GIS软件,以及具有相关经验的测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E级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1、概述本次gps平面控制测量任务和作业容是位于北部松花江主航道北侧,为配合本次控制测量课程设计任务,需在江心岛开发区约4.2平方公里的测区围建立E级GPS平面控制网。
2、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测区位于省市北部松花江主航道北侧,是松花江泛洪区自然形成的梭形岛,为河漫滩湿地。
该岛地理位置优越,南北与市区相望,西隔宾洲铁路桥与太阳岛相望。
测区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最宽约1.3公里,面积达4.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5米,位于松花江中游,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
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
测区围:测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度37分—126度40分北纬:45度48分实测围呈不规则形状,围面积约4.2平方公里。
2.2、测区已有资料成果情况测区有google earth卫星遥感图一幅,该图可供图上选点。
此外,测区有校区控制三角点2个,其数据如下:3、测量技术设计依据(1)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2)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4)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5)CH / 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5)CJJ -8-99《城市测量规》4、使用仪器本次测量采用的GPS接收机型号是南方北极星GPS 9600,该GPS仪接受的信号是L1-C/A码。
其平面精度:5mm+1ppm ,高程精度:10mm+2ppm 。
5、布网方案5.1、布网要求GPS 网相邻点间基线中误差按下式计算:式中(mm)为固定误差;(ppm)为比例误差系数;(km)为相邻点间的距离。
GPS-E 级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四川建院东区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题目:四川建院东区平面控制网设计报告专业:工程测量技术班级:测量1102组别:一组组员:黄龙邓国浩罗广宇伍玥环黄瑶岳鹏成陈诚指导老师:郭豫宾2012.3.20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1、目的要求应专业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应指导老师要求,布设四川建院东区四等控制网。
控制网既要考虑与三等网的联系,又要考虑四川建院的独立性,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
按设计要求将四川建院东区控制网沿测区周围布设,设计精度为四级,并按主轴线分成四个区域做到每个区域各有两个控制点。
另外,还要根据布好的控制网实地放样出9个轴线点,并埋设标石。
2、任务范围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概况本测区为四川建院东区,属于德阳市旌阳区,离108国道不远,测区内建筑及草坪较多,地势较为平坦,地区大气能见度良好,交通便利,给测量带来方便。
2、气候条件测区气候较好,阳光照射充足,年降水量不多,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
3、交通情况测区的北门外便是嘉陵江西路。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一.任务:⑴初任务:根据已有地形图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步确定采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⑵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并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确定构造物的位置,为施工设计提供资料技术依据:①《控制测量规范》。
③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二.坐标系统及图幅分幅1)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采用50*50的1:500的图幅;图幅内有明显地形、地物的应标注图名。
3)图幅坐标以X,Y之千米数表示,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4)图号由西往东、由北往南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编号,即1、2、3、……5)图幅编辑时;图名、图号、图幅号应按上下顺序排列在图幅上方之正中;。
四.布网方案一、作业方法1 选点:⑴沿路线依次有效地布设控制点,点尽量分布在路中间。
.一、概述控制网设计技术是控制测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对提高测绘成果的质量起带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控制测量施测前必须篇写既合理又经济的技术设计书,在控制网的技术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原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精度估算, 使得该设计方案能保证精度要求,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指标。
二、控制测量工作流程技术设计-->踏勘、选点、建标、埋石-->仪器设备检校--> 外业观测〔测角、测距、水准、 GPS-->观测原始记录检查-->数据预处理、平差计算-->整理成果资料-->编写技术总结报告-->检查验收三、业务来源及围业务来源: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测量一班指导老师唐保华的委托对学校周围进行测绘。
围:测区 5 公里围北邻石子路口,南邻京珠高速,东邻水渡河,西邻机电学院。
测区以黄土为主,少量的山地农田。
四、作业目的工程测通过控制测量设计能让我们了解到控制测量是研究精确测定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的技术,它在工程建设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控制网,以精确确定控制点的位置。
能让我们对整个的控制网有所了解,使我们对以后的工作不在盲目,有了一定的方向。
五、已有资料利用经过对测区周边高等级控制资料及图纸的收集,有下列成果可供利用。
1、在测区及周围经过踏勘查实有以下国家基准点为 G0007.0008 位于学校后角,成果为 1954 年坐标系点位可靠。
六、布网依据规及方案论证布设控制网,原则上应该满足各种工程建设和测绘不同比例尺地形的需要,各种工程的性质和任务不同,对控制网的精度和密度的要求也相差很远。
根据控制的精度要求以定合理的布局方案,利用地形地物的特点,在图上设计出一个图形结构强的网,三角网或者边角网对点的要求: 1 图形结够好,边长适中角距角大于 20 度。
2 是制高点三尖上或者建造物上,视野开阔、便于加密。
3 视线高出或者旁提障碍物 1.5 米。
鞍钢新轧—蒂森克虏伯TAGAL2#主厂房工程建筑施工控制网设计书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8月7日一、工程概况鞍钢新轧—蒂森克虏伯TAGAL2#线主厂房工程位于大连市金州区振鹏工业城,毗邻大连市开发区,工程依1#线相临而建,占地约4万平方米。
场地已整平,作业面有限,施工控制网点的埋设选择有一定难度。
二、技术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场地平面布置图3、工程相关规定三、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建立能满足所有施工区域范围内工程施工测量需要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四、仪器设备概述NIKON全站仪及精密水准仪及其附属设备和施工需要的其他设备和工具五、资料依据厂区平面布置图,开发区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及1#线设备安装控制点。
六、工作基本程序及难点1、布网的形式的设计2、控制点位置的选择3、施测路线的选择和观测实施4、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七、施测方案⑴平面控制网根据工程特点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初步拟订两种方案:方案1:以开发区勘察院提供的控制点为起算点,在施工区域布设二级附和导线做为首级控制网,根据施工条件对首级导线进行加密,布设建筑施工方格网,以满足施工要求。
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方案2:以1#线原有的设备安装控制点为起算依据,布设建筑方格网,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具体控制网方案选择根据设计部门及上级管理部门对厂房的建筑要求确定。
⑵高程控制网布设方案以TAGAL1#线设备基础高程控制点为基准点,布设水准网,做为2#线的高程控制网。
八、技术依据及作业方法1、控制网布设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国家精密导线测量规范》GB/T 15314—199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19912、中心标石、水准标石的类型施工区域表面2米为回填土,下部为风化岩,为了形成稳定坚固的的永久测量控制点,必须采用钻空钢管柱,管内灌浆,每个标桩设三个钢管桩,在桩上埋石。
陕铁院图根测量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一、项目综述为了满足陕铁院百年规划发展的需要,受临渭区陕铁院委托,铁院测绘第七队承担控制网任务,为使该项任务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测量技术设计书陕铁院主校区处于渭南市临渭区站北路东段,东临尤河,南面南源黄土区域,西向临渭区主城区,北靠渭河,与占地340余亩的测绘实训基地相距1公里。
为将陕铁院校内测量实训基地与测绘综合实训基地连为一体,以进一步拓宽实践教学的条件,同时也为了满足临渭区经济发展的规划需要,为此,陕铁院测绘工程系,决定应用全站仪对全校进行图根控制网。
该图根测量平面控制网选点已由测绘第七队先期完成,全网待测点共计5点,联测已知大地点2,共计7点,控制网联测按附图实施.该联测已知点为:已知点坐标点号X Y HB3 3817842.416 200031.275 381.811A5 3817921.840 200035.637 381.005其中B3位于该校医务室台阶3米处,A5点位于A楼与家属院之间道路中,距离A楼西北角24米处。
二.技术依据及精度指标该网设计联测图采用闭合导线布控,全网共6个测站,以已知边A5-B3为起始边1.技术依据:《控制测量规范》2.精度指标:一.实习目的和任务:⑴初测目的:根据测量资料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步确定采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⑵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并进行优化,确立该区域详细宏观平面图,为该校规划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二.工程资料(一)、资料的收集利用:1.南京测绘局III等以上三角点成果(见下表)。
2.南京测绘局III等以上水准点成果(见下表)。
3.已知三角点、水准点成果表(二)、技术依据:①《控制测量规范》。
③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四.布网方案一、作业方法1 选点:⑴沿路线中心线由南向北约每8公里左右布设一对GPS点,分布在中心线两侧,对点距离在1千米左右。
⑵、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4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200米以上;⑶为避免多路径效应,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并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⑷交通方便,有利于其它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基础稳固,便于点的保存。
我院顺利完成D级GPS控制网的布设更新日期:2009-2-18为满足漳州市城镇地籍调查1:500地形图数字化测图工程的需求,我院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在原有C级GPS控制网的基础上,在市区35平方公里范围内布设了由32个点组成的D级GPS控制网。
该点位采取水泥桩明标埋设和不锈钢金属灌标两种方式布设,平均点位间距约2公里。
外业观测采用GPS静态观测方法,按点边混连方式观测,共获取基线195条。
同时为满足高程精度,按四等水准要求共观测水准线路长14公里。
经过严格的检查、测算,最终成果各项指标均优于规范要求,完全满足地籍测图首级控制的需求,也为今后市区控制网改造和信息化测绘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GPS控制网及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一、项目概述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了解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掌握GPS静态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数字测图的基本原理,熟练大比例尺1:500地形图的测绘,提高操作绘图软件的能力,从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与外业操作能力。
二、测量依据1、GPS静态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9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城市测量规范》(CJJ 8-85)2、数字测图《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本技术设计书三、测区概况(一)、测区范围1、GPS静态测量测区为桂林市七星区,位于风景秀丽的漓江东畔,东经109°45''-104°40'、北纬24°18''-25°41''。
南起于漓江路,北止于环城北二路,西起于小东江,东止于普陀路;2、数字测图:测区为桂林理工大学整个屏风校区。
京沪高速铁路DK781+000-DK833+000段精测网复测技术设计书一、测量项目概况我单位负责京沪高速铁路DK781+000~DK833+000段的土建施工任务,根据《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我单位负责对该施工区段内的精测网进行复测。
本测区处于淮河中游腹地,属于江淮丘陵地区,地势比较平坦、交通便利。
测区大致南北走向呈带状分布,自蚌埠市固镇县仲兴乡开始,至曹老集镇结束,全长约52公里。
我单位应接收设计单位布设的平面、高程控制桩共计60个,分布在线路DK781+000~DK833+000范围内,其中58个完好,2个被破坏。
CPI级控制桩14个,全部完好。
CPII级控制桩46个,其中44个完好,2个被破坏,被破坏的CPII控制桩为:CPII117和CPII156。
二等水准点28个,全部完好(与CPI和CPII控制桩共用)。
深埋水准点2个,分别是BS005和BS006。
对于被破坏的控制桩CPII117和CPII156,我单位于2008年1月23日,完成补桩的埋设工作,桩名分别为CPII117J(代替CPII117)和CPII156J (代替CPII156)。
二、作业依据复测中严格执行以下规范及规定:《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京沪客运专线控测技术设计书》京沪高速铁路TJ-Ⅳ标段精测网交桩报告三、测量仪器及测量人员组织情况1、瑞士Leica1230型GPS接收机10台套,仪器标称精度3+0.5ppm。
德国蔡司DiNi12型精密电子水准仪4台套,标称精度为每公里高差中误差0.3mm,分2组进行施测。
2、计划组织35名专业测量人员参加复测,共分3组。
其中第一组为GPS组,安排11名测量人员;第二组为精密水准组,安排12名测量人员;第三组为精密水准组,安排12名测量人员。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1.工程名称及任务。
2.测区概况简述。
3.已经有资料旳来源及分析、运用论证。
4.坐标系统旳选择及处理措施旳论证,起始数据旳配置和处理。
5.水平控制网布设方案论述,其中包括:(1)首级网旳等级和布网方式,以及本次控制网在精度和密度方面对后来布设加密网旳保证。
(2)控制网(点)精度估算旳简要过程及成果。
(3)从经济上、技术上、精度上对两个以上布网方案进行对比论证,从中确定一种最优方案。
(4)填写精度登记表。
6.技术根据及作业措施。
内容重要包括:(1)工程执行旳规范及施测细则。
(2)觇标及标石图并注明规格,材料及埋设措施(绘出示意图)。
(3)仪器旳选择及检查项目规定。
(4)观测措施及各项限差(参阅规范或教材,不能杜撰)。
(5)概算内容和平差措施。
7.工作量综合计算及工作进程计划表(自行估计)。
8.需用旳重要仪器设备(包括名称、型号和标称精度)、材料及经费预算。
9.工程项目完毕后应提交旳资料清单。
目录一.测区状况1.1测区位置及面积1.2地理状况二.作业根据三.测区已经有资料及运用3.1平面控制资料3.2高程控制资料3.3其他资料四.平面控制测量4.1E级GPS测量4.2三级导线测量五.高程控制测量5.1四等水准测量5.2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六.一级导线、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平差计算6.1观测数据旳检查6.2平差计算七.提交成果资料7.1技术总结7.2控制点成果表旳制作7.3控制网图旳制作规定八.图根控制测量8.1图根导线8.2图根高程测量8.3平差计算8.4提交资料九.附图、附表、附件本次实习旳目旳是理解控制测量作业旳全过程,通过对长沙县水渡河及其周围地区实现控制测量,巩固课堂学习旳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与外业操作能力。
一.测区状况1.1测区位置及面积东经113°,北纬28°向波及周围13km左右。
施测范围呈不规则形状,范围面积约14km2。
湖北长阳招徕河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报告审定:付兴安审核:王雄心编写:尚全科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招徕河项目部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目录一、概述二、建立施工控制网依据三、建立施工控制网依照技术标准四、建立施工控制网的技术资料来源五、参加建网人员与仪器设备六、原有控制网点等级、数量及分布状况七、原有控制网点的检测及利用八、施工控制网1、施工平面控制网1.1控制网的等级及布置形式1.2建立施工控制网的技术措施1.2.1作业方法1.2.2技术要求1.2.3各项限差指标1.3平差计算2、施工高程控制网2.1控制网的等级及布置形式2.2技术要求2.2.1光电测距三角高程2.2.2几何水准高程2.2.3原三等高程控制网点利用2.3各项限差指标九、施工控制网标型十、上缴技术资料一、概述:招徕河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长阳县渔峡口镇上游13公里处的招徕河上。
招徕河为清江支流,坝址距清江主干流约3公里,距长阳县约80公里,距水布垭水利枢纽工程约6公里。
招徕河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主要为发电工程,引水式电站,其坝为对数螺旋线型双曲拱碾压混凝土坝,坝顶长度187.42M,坝高107M,坝底最宽18.5M,坝顶宽6M。
坝宽与坝高比值之小,仅0.17,为世界之最。
坝址区地形狭窄,河道宽不足80米,两岸为高山,约100到150米,左岸呈悬崖型耸立,右岸山体倾角不足20度。
植被为阔叶林或灌木丛。
坝轴线下游350米以内为峡谷,宽不到120米。
350米以外,两岸地势呈开放状,地形渐缓,逐渐扩展到400米左右,多为台阶型经济林或稻田。
农家小院散状星罗。
两岸公路已形成,可直达坝址。
通视情况在局部范围内尚好。
二、建立施工控制网依据湖北省小水电长阳子项目土建工程大坝标0717CICJT024304B(CHY)CZ2002-5合同三、建立施工控制网依照技术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52-93四、建立施工控制网的技术资料来源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招徕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监理部移交的《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长阳县招徕河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平面施工控制网技术报告”,“高程控制网测量技术报告”资料(复印件)。
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是一份专门用于记录和安排工程控制网设计工作的文档。
它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档,可以帮助所有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设计和实施控制网时保证良好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什么是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它的重要性和它包含的内容。
什么是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是一份详细的文档,用于记录和描述整个工程控制网设计和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和步骤。
该文档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描述。
这部分内容主要描述需要设计和实施的工程控制网的范围和目的。
例如,工程控制网被用于监测和控制设备的状态,或用于监测和控制工厂或机器的生产过程等。
2. 系统设计。
这部分内容描述了工程控制网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控制器的种类、传感器的种类、驱动器的种类等,以及与其他设备的连接方式。
3. 工程设计。
这部分内容包括如何选择工程控制网系统,并指出需要使用的设备和器件的具体参数,以及如何安装和调试这些设备和器件。
4. 质量控制。
这部分内容主要描述如何逐步控制工程控制网的质量,例如如何进行功能测试、如何验证控制系统、如何进行维护等等。
重要性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档,它不仅能够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准确地理解和描述整个工程控制网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还能够帮助他们在设计和实施控制网时保证质量和正确性。
特别是,工程控制网设计是复杂的、需要高度专业化技能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规范的设计流程和成文档的步骤,团队中的各个成员可能无法达成一致,也无法共同实现一个完整的目标,最终导致工程控制网出现问题或无法正常工作。
此外,由于工程控制网中设备和器件的种类和数量非常多,因此如果没有一份覆盖所有内容的文件,则难以使工程控制网系统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内容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的具体内容因设计需要而不同,但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部分:1. 项目描述。
此部分需要详细说明工程控制网的主要任务和作用,给设计人员提供更加清晰的目标与方向。
第三节GPS控制网的建立与技术设计一、GPS控制网的建立通常将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建立的控制网称为GPS网。
与常规方法相比,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建立控制网的主要特点是:1.采用相对定位方法,即若干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确定各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并采用载波相位测量,从而得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2.GPS测量不要求各点之间互相通视,使得控制点的点位选定灵活方便。
3.GPS测量可以全天候进行,不论白天黑夜或晴天雨天,均能正常工作,使得测量工作更具有计划性。
4.观测时间短,当测站之间的距离小于30km时,同步观测1~2h便可得到较好的观测成果;当测站之间的距离小于10km时,还可采用快速定位方法,观测时间可以缩短为10—20min,甚至更短。
5.GPS测量的观测数据是自动记录的,GPS基线向量的计算和GPS网的平差计算的自动化程度很高。
目前大致可以将GPS控制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或区域性的高精度的GPS控制网。
(相邻点的距离通常是从数千公里至数百公里),其主要任务是作为高精度三维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以求定国家大地坐标系与世界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参数,为地学和空间科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服务;或者是对GPS网进行重复观测,用以研究地区性的板块运动或地壳形变规律等问题。
另一类是局部性的GPS控制网,包括城市或矿区GPS控制网,或其它工程GPS控制网。
一般来说,这类GPS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为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其主要任务是直接为城市建设或工程建设服务。
GPS控制网的建立按其工作性质可以分为外业工作和内业工作两大部分。
外业工作主要包括选点、建立测站标志、野外观测作业等;内业工作主要包括GPS控制网的技术设计、数据处理和技术总结等。
也可以按工作程序大体分为GPS网的技术设计、仪器检验、选点与建造标志、外业观测与成果检核、GPS网的平差计算以及技术总结等若干个阶段。
尽管GPS测量具有一些优越性,但为了得到可靠的观测成果,也必须有科学的技术设计,严谨的作业管理和工作作风,且GPS测量也应遵循统一的规范。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施工控制网及施工测量技术设计书批准单位:申报单位审批意见:总工:2011年月日主要设计人:2011年月日审批人:目录一、测区概况二、设计及作业依据三、已有资料情况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六、基础控制测量七、图根控制测量八、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九、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为提高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大三学生综合运用测量知识、测量仪器、测量规范的能力,在本学期安排本实习,主要内容有:测区踏勘、施工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等实习任务。
一、测区概况本工程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崇州市羊马镇永和大道6号占地面积854.3余亩,建筑面积261490平方米,测区内建筑及草坪较多,地势较为平坦,地区大气能见度良好,交通便利,给测量带来方便。
测区气候较好,阳光照射充足,年降水量不多,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
测区的北门外便是永和大道。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三、已有资料情况1、水院新校区1:1000地形图;2、水院新校区控制点成果表;3、水院新校区控制点点之记。
4、水院新校区规划图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1.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基本等高距,1:500地形图为0.5m,1:2000地形图为1m。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1.由于学院灾后重建不久,对于新校区出于保护以及满足教学要求,在造标埋石时应注意:选点应该尽量在稳定坚实的混凝土路面上,做到不影响行人车辆以及校园美观。
同时兼顾点位的长期保存性,以满足老师的教学任务上埋设砼桩后还应以红油漆在路面上明确标注,并做好之点记,方便寻找,同时注意校园环境、不影响美观。
2.四等点编号前冠以Ⅳ,如Ⅳ01、Ⅳ02……。
南昌地铁2号线4标工程控制网复测计划书一、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79-20065、经批准的《南昌市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简称《技术方案》6、南昌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控制网复测(第一次)成果表》2013年12月二、平面GPS、二等水准加密方法与精度要求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平面控制测量等级规定和本项目实际情况,加密控制网采用GPS观测方法时,精度按D级网技术要求施测。
为确保线路衔接的平顺性,加密点必须联测其相邻的GPS平面控制点。
平面加密控制网的施测精度控制按:加密GPS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10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
7″的要求进行。
加密GPS测量精度指标控制网级别基线边方向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D级≤1。
7″1/1000002。
1具体精度控制标准GPS加密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GPS接收机测量获取的基线必须满足下表规定的精度指标见表2。
1-1.GPS基线精度指标表2.1—1a—接收机固定误差(mm);b-接收机比例误差系数.导线控制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2的规定。
2.2 二等水准施测技术要求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见表6。
3-3.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表2。
2—1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单站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表2。
2-2:二等水准单站观测技术要求表2。
2-2水准测量计算小数取位规定见表2。
2-3:四等水准测量计算小数点取位规定表2。
2—3三、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计划3.1 GPS复测组网实施为保证线路上所有控制点成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尽量保证点位精度的均匀性,平面控制网复测采用3台GPS接收机同时作业的观测模式,以此提高GPS观测网形的图形强度。
E级GPS平⾯控制⽹技术设计书E级GPS平⾯控制⽹技术设计书1、概述本次gps平⾯控制测量任务和作业容是位于北部松花江主航道北侧,为配合本次控制测量课程设计任务,需在江⼼岛开发区约4.2平⽅公⾥的测区围建⽴E级GPS平⾯控制⽹。
2、测区⾃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2.1、测区⾃然地理概况测区位于省市北部松花江主航道北侧,是松花江泛洪区⾃然形成的梭形岛,为河漫滩湿地。
该岛地理位置优越,南北与市区相望,西隔宾洲铁路桥与太阳岛相望。
测区东西长约4.5公⾥,南北最宽约1.3公⾥,⾯积达4.2平⽅公⾥,平均海拔115⽶,位于松花江中游,属中温带⼤陆性季风⽓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量569.1毫⽶,降⽔主要集中在6-9⽉,夏季占全年降⽔量的60%。
四季分明,冬季1⽉平均⽓温约零下19度;夏季7⽉的平均⽓温约23度。
测区围:测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度37分—126度40分北纬:45度48分实测围呈不规则形状,围⾯积约4.2平⽅公⾥。
2.2、测区已有资料成果情况测区有google earth卫星遥感图⼀幅,该图可供图上选点。
此外,测区有校区控制三⾓点2个,其数据如下:3、测量技术设计依据(1)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2)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4)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5)CH / 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5)CJJ -8-99《城市测量规》4、使⽤仪器本次测量采⽤的GPS接收机型号是南⽅北极星GPS 9600,该GPS仪接受的信号是L1-C/A码。
其平⾯精度:5mm+1ppm ,⾼程精度:10mm+2ppm 。
5、布⽹⽅案5.1、布⽹要求GPS ⽹相邻点间基线中误差按下式计算:式中(mm)为固定误差;(ppm)为⽐例误差系数;(km)为相邻点间的距离。
GPS-E 级⽹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密级:保密编号:2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校园控制网技术设计书项目任务承担单位:XXX审批单位:设计单位: 审核单位:审批人:设计人:审核人:日期:日期:日期:XXX年XX月XX日目录一、项目概述二、作业依据三、测量系统的选择和建立四、已有资源的利用五、控制网的设计方案六、二级图根导线网的观测评查计算七、高程控制网的观测计算八、检查验收九、提交资料一、项目概述1、目的:对学校校园区进行精确地控制,是检验我们对控制测量的掌握程度,同时也便于以后的测量应用。
2、要求:在学校布设控制网,测区内必须有两个GPS控制点,对选好的图根点进行整理和标记,并采用三等水准进行高程测量。
3、范围:整个学校校园区,并与其他校外的组进行连接。
二、作业依据1、《控制测量规范》。
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三、测量坐标系统的选择和建立1、西安80坐标系统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四、已有资料的利用1、学校地图、地形图2、已有的布控点,五、控制网的布设方案测区首级基础平面控制点设计为E级GPS点,加密网为一级图根导线网,布设为19个点,这些点要长期保存和使用,选点要适当。
高程控制网设计为三等水准,其中2个GPS点,作为学校高程系统的基准点。
六、E级GPS首级控制点测量1、首先找E级以上等级GPS点;2、查找规范3、E 级规范要求:E 级GPS 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4、根据现有的GPS静态信号接收机的数量拟写作业调度表; 5、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以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
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作业队负责人同意,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计划。
6、上传数据电脑,利用软件进行基线处理。
基线解算以双差固定解作为最终结果,双差固定解的可靠性由以下两项指标来判别,即固定解的单位权中误差(Rms )和整周模糊度检验倍率(Ratio ),其检验值见表4。
哈尔滨市区1:2000地形测绘控制网技术设计系部名称:测绘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测绘工程10-1班学生姓名:白国锋学号:指导教师:孟庆武黑龙江工程学院2013年 5月目录1测区概况 (1)2任务来源 (1)3作业依据和已有资料 (1)作业依据 (1)已有资料 (1)4实地勘探与选点 (1)实地勘探 (1)选点要求 (1)5起算数据分析与选择 (1)6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要求 (2)7高程控制网技术设计要求 (3)8测绘仪器配置和人员组织 (4)9提交资料 (4)1.测区概况: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
哈尔滨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 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
本次进行测绘区域北起北新街,南至先锋路,西至景阳街,东至南直路,该区域地势比较平坦,测区内主要是学校,还有居民区、商店和公园等。
交通便利,人口密集。
2.任务来源:为满足哈尔滨市规划管理和工程建设的需要,市政府决定对规划区进行1:2000 地形、地物测量。
受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管理处的委托,承担了此项任务。
3.作业依据和已有资料:作业依据本次地形测量工作执行的作业技术依据如下:1.《城市测量规范》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915.《国家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91已有资料1. 平面控制资料测区内有国家控制点4个,经过实地踏勘,这些点位保存完好,其成果可直接作为一级导线的坐标起算元素。
2. 高程控制资料离测区较近的水准点国家控制点2个,经实地踏勘,这些个水准点标石完好。
上述水准点可作为本次高程控制的起算数据。
测区内及附近有四等水准成果的导线点,可进行四等水准联测以资检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