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物探测量野外原始资料检查登记表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6
应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范围细目本原始地质资料汇交依据国土资厅发…2012‟57号文规定的范围进行细化,根据文件规定,各个工作方法应汇交的地质资料原则上如下:一、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各类地质图件、各种原始、分析、测试数据、鉴定结果、测量结果数据汇总表(含数据库),实际材料图,主干剖面实测和修测剖面图,勘探工程、物化探、遥感、重砂相关原始资料。
主要包含如下内容:工作区图件:工作部署图、遥感地质解译图、地质矿产图、成矿规律预测图等。
实际材料图:各种比例尺的实际材料图、编稿原图等。
剖面:剖面小结、剖面图、柱状图、各类样品采集登记表、各种鉴定、测试分析结果及相关图版照片等。
工作小结:矿点踏勘小结、水系沉积物异常检查小结等所有工作小结。
如果工作中使用了其他工作方法(如: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化探等)、探矿工程(如:探槽、浅井、钻探、坑探等)、样品分析)等,需汇交的原始资料目录参见相应的工作方法。
数字填图工作生产的资料,生产的数据库(一般在成果中汇交)和相关的测试分析结果。
二、矿产资料(一)矿产勘查地质资料:工程布置图、钻孔柱状图,重要槽探、坑探、井探图,各种岩矿测试、分析数据汇总表(或数据库),各类测量结果数据汇总表,有关物探、化探原始地质资料。
野外照片,矿产地资料及数据库,质量检查与验收记录表(二)矿产开发地质资料:各中段采空区平面图、剖面图,探采对比资料,各类测量结果数据汇总表。
矿产地资料及数据库,质量检查与验收记录表地层柱状图、实测剖面图、实际材料图、矿区地质图、地质矿产图、工程布置图、采样工程平面图。
主要勘探线剖面及钻孔柱状图;野外数据采集原始数据及整理数据,各种岩矿测试、分析数据汇总表(或数据库),各类测量结果数据汇总表;有关物探、化探、遥感原始地质资料。
各种样品检查分析报告(分析数据汇总表,鉴定结论)。
同位素年龄测定报告、岩石化学全分析、微量和稀土元素测定报告、包裹体成分分析报告、化探分析测试报告、重砂测,光、薄片鉴定报告。
野外记录地质观察点检查登记表模板检查者:年月日表()
注:
1.甲、乙、丙、丁级点:①甲级点指地质点所必须观察记录的要素内容齐全、正确,图文并茂。
②乙级点指地质点所必须观察记录的要素内容齐全、正确,文图基本符合,15项中2/3达到要求,其中有*者项目基本全而较详细、完整。
③丙级点指地质点所必须观察记录的要素内容缺项较多,描述简单,文图有多处不符,15项中一半未达到详尽要求,有*者过于简单、潦草。
④丁级点地质点所必须观察记录的要素内容缺项很多,有*者的内容基本达不到要求的,甚至是错误的,没有意义的地质点。
2.构造描述包括沉积构造如层面、层理等,变质、变形构造、断裂构造等详细观察与记录。
3.受查各小项目按数字“5、4、3、2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填入栏内,无此项内容小栏打“+”,此项不参加平均计算,某小栏观察漏记记入“0分”,此项参加平均计算。
计算被查地质点的得分,用参加平均计算的栏目数,除以总分,所得分四舍五入,依甲(5分)、乙(4分)、丙(3分)和丁(2分)填入评级栏中。
4.样品鉴定结果、批注、着墨等项,可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酌情予以评分。
放射源检查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放射源检查是核设施、医院、实验室和其它场所中常见的一项安全检查。
放射源是一种能够产生辐射的物质,例如放射性同位素、X射线设备等。
检查放射源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辐射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为了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放射源检查表是一种用于记录检查内容和结果的表格,通常包括放射源的基本信息、使用情况、安全措施、辐射测量结果等内容。
通过填写检查表,可以全面了解放射源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在进行放射源检查时,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放射源的基本信息:包括放射源的类型、使用地点、使用者等基本信息,确保记录准确。
2. 安全措施:检查安全措施是否齐全、有效,例如辐射防护设备是否完整、放射源是否得到妥善存放等。
3. 辐射测量:检查放射源周围的环境辐射水平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利用辐射仪器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4. 运输和存储:检查放射源的运输和存储是否符合规定,保证放射源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安全可靠。
5. 废物管理:检查放射源使用后的废物处理情况,包括废物的分类、存储和处置,确保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放射源检查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但一般应当包括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并在检查时逐项填写和记录。
在检查时,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和记录。
检查表的内容应当具体、细致,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第二篇示例:放射源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放射性检查和治疗。
放射源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格外小心。
为了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在进行检查时,需要使用专门的放射源检查表,该表格记录了放射源的各项关键信息,以及检查人员对放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一份标准的放射源检查表应包括以下内容:1. 放射源的基本信息,如型号、生产厂家、使用年限等;2. 放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放射源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是否有泄漏等情况;3. 放射源的保养情况,对放射源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至关重要;4. 放射源的辐射检测情况,需要定期对放射源进行辐射检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5. 放射源的安全措施,记录放射源的安全使用措施是否到位,有无缺失;6. 放射源的使用记录,记录放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日期、使用次数等。
地球化学普查野外工作方法质量检查验收登记表1:50000 幅第页地球化学普查原始资料质量检查汇总表1:5万幅施工日期:检查者:技术负责:地球化学普查水系沉积物测量记录卡图幅名称(或地区):采样日期:年月日记录卡填写说明1地球化学普查水系沉积物测量记录卡填写说明A 主标识符:C2。
规定:岩石为1;水系沉积物为2;土壤为4。
B 样品号:N7。
图幅名拼音代码+采样大格编号+小格代码+小格样号,如:MP234B1。
该样品号中:MP-茅坪幅代码;234-大格号;B-小格号;1,B小格第一个样号)。
C 原始样号:被重复采样的样品号D 图幅代号:N10。
1:50000地形图图幅号,如 H49E007008E 横坐标: N8。
统一确定为高斯6度带,记录带号+横坐标精确到m。
如20428303F 纵坐标: N7。
高斯6度带精确到m。
如3395158G 海拔高程:N4。
采样点高程坐标,以米为单位。
从地形图等高线或通过GPS直接读取。
H 水系级别:C1。
记录:1 、一级水系;2、二级水系;3、三级水系。
I 采样部位:C1。
采样点位于水系的位置,用代码表示:1:河底;2:水线附近;3:河漫滩上;4:水塘入口处J 样品组分:C3。
记录3位数:分别代表样品中粗砂(第1位)、细砂(第2位)和淤泥及有机物(第3位)含量。
此三项为样品的沉积物组分,以编码方式分级填写,分为:0:无;1:少量(<30%);2:中量(30~70%);3:大量(>70%),三者之和不能超过100%。
K 样品颜色:C2。
1、灰黑色;2、灰色;3、褐色;4、灰黄色;5、红色;6、砖红色;7、灰绿色。
L 地质时代:C4。
记录所控汇水域内地质时代。
记录地质时代符号。
沉积地层按出露情况适当并层;侵入岩记录主要侵入期。
M 岩石类型:C4。
填写该点所控制汇水面积内占优势的基岩类型,参见“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附录B表B2。
N 矿化蚀变:C1。
记录矿化蚀变程度。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1. 野薄记录格式日期:年月日天气:(晴、阴、雨)地点:(野外基站)路线:( 如:自经至 )手图号:航片号:任务:( 岩区(或地层分布区)主干(或一般)穿越(或追索)路线地质调查;追索断层(或层)人员:(记录);(手图与航片)点号:(如:0066)座标: X: Y:GPS: (经度纬度高程 )位置:(如: 村(或高地)NE35°460m处小路东侧)露头:(人工采场或天然),良好(或一般、差等)点性:(地层界线点、构造观察点、化石点、岩性岩相观察点等)描述:(点E为………;点W为………;接触关系为………)标本: (于900m处采同位素年龄样一件, 样号为0066-1, 岩性为………)照相:( 记录照相序号、位置、照片内容简述等)遥感影像特点:(仅对要求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的地质路线进行遥感影像的描述与记录; 遥感地质解译记录的具体内容是:(1) 解译点号和解译区位置; (2)所解译的地质体或地质界线及其两侧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点间:(如: (1) NO0066SE+650m 650m: 沿途为………(2) 650m s+850m1500m: 沿途为………(3) 1500m ssw+900m 2400m NO0067: 沿途为……… )路线小结:(当日路线结束后必须认真撰写小结,小结含三项基本内容: 一是对当日路线工作量统计(路线总长、地质点个数、素描图个数、照相数量、各类标本采集数量);二是对当日路线的地质认识; 三是对存在问题及对相邻工作路线的工作建议。
)(注意:所有主干穿越路线必须有信手剖面,1/3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所有的一般穿越路线1/5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 追索路线视情况而定)2. 野薄记录格式说明①每天开始一页应记录日期、工作区、天气状况,其中工作区记录工作站或填图地区。
②点位应以观察点附近的高程点、村庄或其它固定地物作标志。
③记录本的右面作文字记录,左面作素描图、路线剖面或附贴照片,必要时也可作简要文字批注或补充记录。
1.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与内容1.野薄记录格式日期:年月日天气:〔晴、阴、雨〕地点:〔野外基站〕路线:( 如:自经至 )手图号:航片号:任务:(岩区〔或地层分布区〕主干〔或一般〕穿越〔或追索〕路线地质调查;追索断层〔或层〕人员:〔记录〕;〔手图与航片〕点号:〔如:0066〕座标: X:Y:GPS: (经度纬度高程)位置:(如:村〔或高地〕NE35°460m处小路东侧)露头:(人工采场或天然〕,良好〔或一般、差等〕点性:(地层界限点、构造观察点、化石点、岩性岩相观察点等)描述:(点E为………;点W为………;接触关系为………)标本: (于900m处采同位素年龄样一件, 样号为0066-1, 岩性为………)照相:( 记录照相序号、位置、照片内容简述等)遥感影像特点:〔仅对要求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的地质路线进展遥感影像的描述与记录; 遥感地质解译记录的具体内容是:(1) 解译点号和解译区位置; (2)所解译的地质体或地质界限与其两侧影像特征与解译标志〕点间:(如: (1) NO0066SE+650m650m: 沿途为………(2) 650m s+850m1500m: 沿途为………(3) 1500m ssw+900m2400m NO0067: 沿途为……… )路线小结:(当日路线完毕后必须认真撰写小结,小结含三项根本内容: 一是对当日路线工作量统计〔路线总长、地质点个数、素描图个数、照相数量、各类标本采集数量〕;二是对当日路线的地质认识; 三是对存在问题与对相邻工作路线的工作建议。
)〔注意:所有主干穿越路线必须有信手剖面,1/3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所有的一般穿越路线1/5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 追索路线视情况而定〕2. 野薄记录格式说明①每天开始一页应记录日期、工作区、天气状况,其中工作区记录工作站或填图地区。
②点位应以观察点附近的高程点、村庄或其它固定地物作标志。
③记录本的右面作文字记录,左面作素描图、路线剖面或附贴照片,必要时也可作简要文字批注或补充记录。
附件:
河北省辐射安全监管执法检查行动现场检查记录表
表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应用情况
被检查单位:
(一)密封放射源
(二)射线装置
(三)非密封放射源工作场所
说明:1、放射源编码是指每个放射源的12位国家编码,2004年10月1日前出厂的放射源在企业申报后由省环保局统一编码,2004年10月1日以后出厂的放射源,其编码由生产厂家在销售时提供给用户。
放射源类别:根据活度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2、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主要技术参数指:管电压、管电流。
此表不够可添加。
附件2
放射性物品项目检查清单
表1
γ射线探伤单位监督检查表
表2
γ射线大型客体检查系统监督检查表
表3
固定式Ⅲ、Ⅳ和Ⅴ类源使用场所监督检查表
表4
移动式Ⅲ、Ⅳ和Ⅴ类源使用场所监督检查表
表5
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操作场所监督检查表
表6
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操作场所例行监督检查表
表7
放射性同位素销售单位监督检查表
表8
含放射源仪器生产场所监督检查表
表9
刻度用γ/n源场所监督检查表
表10
立体定向外科治疗装置监督检查表
表11
γ射线远距治疗装置监督检查表
表12
近距离γ射线治疗装置监督检查表
表13
自屏蔽式 辐照器监督检查表
表14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医学应用场所例行监督检查表
表15
自屏蔽式加速器生产放射性药品场所监督检查表
表16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利用场所监督检查表
表17
放射性物品收贮单位监督检查表
表18
放射性物品运输监督检查表。
放射线剂量记录放射线剂量记录体检表格
请填写以下内容,以便记录放射线剂量。
姓名:
性别:
年龄:
体检日期:
放射线检查项目:
放射线检查部位:
剂量单位:
剂量测量装置:
剂量测量设备型号:
剂量测量设备校准日期:
放射线剂量数据:
序号放射线源剂量值(mSv)
--------------------------------------------------------------
1
2
3
.
.
.
n
注: 请连续按序号记录每个放射线源的剂量值,若有多个放射线源,请添加相应的行。
剂量累计计算公式:
剂量累计(mSv) = 放射线源1剂量 + 放射线源2剂量 + ... + 放射线源n剂量
请注意,在剂量值填写之前,确保剂量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并更新校准日期。
剂量值应按照剂量测量装置提供的单位进行记录。
剂量值的获取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方式之一:
1. 直接读取剂量测量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的数值;
2. 根据剂量测量设备提供的数据导出功能,将数据导出到电子表格中,并从中复制剂量值。
剂量单位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并确保统一使用相同的单位进行记录。
请在填写完毕后将表格交由专业人士进行审核,并确保填写的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
此表格用于记录每次体检过程中的放射线剂量情况,可作为放射线安全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以上是放射线剂量记录的体检表格,请按照要求填写,谢谢配合!。
电法野外日常验收记录表地区:
电法质量检查相对误差统计表
测区方法原始观测日期观测者
天气仪器型号检查观测日期观测者
第页
计算者复核者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野外记录本地区测线日期天气充电时间最大电压V AB=
第页
第页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岩(矿)石物性标本采集记录本
分队
总编号
分编号
地区
工作者
分队长
分队技术负责
日期
第页
地区:日期:采集者:
第页
第页
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测定记录本
日期工区测定方法标本处理仪器号T s t s
采样者操作者纪录者计算者复算者
第页。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原始记录
编号: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常口 委托由 评价口 事故口 监测地点:TLD 实验室
RGD-3B 型热释光剂量仪(SNFHJ.84□ SSCC1305134Q )
GBZ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样品名称:热释光剂量计(TLD )
数量: 件
佩戴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曰本底值/日:2.67 //Sv/日 退火日期: 年 月 日 刻度因子Cf Q/Sv/读数)值:
被检单位确认签名: 确认日期 年 月 日
测定者签名: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
测定单位: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闵行区卫生检验所) 被检测单位: 检测类别: 检测仪器: 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