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西洋服装史课后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1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服装史试题及答案2课程代码:0067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对于古埃及服装除遮羞御寒和装饰等基本功能之外,保护意义更加不容忽视。
2.筒形长裙是埃及历史上流行时间很长,普及面很广的一种服装款式。
3.人类文化学家和心理学家针对人类的着装动机,把人类服装的起源归结为三种自然演化的需要,即:一是保护的需要,二是遮羞的需要,三是装饰_的需要。
4.由于“蛮族”服装冲击和影响,西欧服装开始向复杂结构和窄衣形态方向发展。
5.18世纪欧洲妆饰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假发的流行。
6.巴罗克图案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采用贝壳形曲线与海豚尾巴形曲线。
7.帝政时期出现的科尔塞特紧身胸衣,确切地说是一种补正内衣。
8.20世纪30年代男装特别讲究服饰的整洁_和穿着的标准得体。
9.军服式女装产生于20世纪_40_年代。
10.“夏奈尔套裙”是由衣缘及领、袖镶滚边饰的茄克式上衣、衬衫及直筒裙组合而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2世纪,(C)出现了理发师这一专门职业。
A.埃及B.印度C.罗马D.希腊2.(B)人制成了我们迄今所知的第一条与现代样式相仿的裤子和第一件缝有长袖的短外衣。
A.古希腊 B.波斯 C.亚述 D.巴比伦3.( A)中记载的先秦服饰制度是后世封建帝王修订舆服制度时参照的范本。
A.《周礼》B.《诗经》C.《史记》D.《左传》4.( B)是代表埃及统一以前尼罗河上游和下游的两种象征性纹样。
A.火腿纹和莲花B.纸莎草和莲花C.棕榈叶和兰花D.纸莎草和火腿纹5.狭义的( C)是指人类早期出现的用锐器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刻刺出的各种花纹、图形、记号,并涂以颜色使之长期留存在皮肤上的风习。
A.纹饰B.刺纹C.文身D.刺青6.基督教对服饰的制约一直持续到(B )世纪左右。
A.10B.11C.12D.137.元代男女皆以( A )为主。
中外服装史(服装发展史)选择题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a羞耻说b装饰说c性吸引说d保护说)2.原施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裸态/毛皮/纤维)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毛皮)材料制成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骨针)为标志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8.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夏朝),鼎盛时期是(周朝),废除时期是(秦朝)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始于(汉)朝10.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11.帝王冕冠有(十二)旒玉珠(144)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通天冠)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别于汉族服饰的最主要特征是汉族服饰:宽袖袍服,裤腿肥大;少数民族服饰:窄袖短上衣,裤腿口较窄,主要是便于骑马打仗17.什么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路上丝绸之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路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褒衣博带)19.“杂裾垂髾”服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20.用整幅布做成的头巾叫(幅巾)21.高腰掩乳裙装主要流行在(唐朝)22.唐代男子皆以穿(圆领袍)为主。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服装史试题课程代码:0067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在古埃及,________是块料型服装最简单的形式,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服装。
2.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期克里特岛妇女服装的典型式样是________和吊钟形的层褶裥裙。
3.________是罗马帝国特有的一种服装形式,并作为穿着者身份的标识。
4.汉代丝绸图案从原来以________为主发展到以动物纹为主。
5.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服装历史可划分三个阶段,意大利式时期、________时期和西班牙式时期。
6.法国洛可可式女装表现为________和紧束腰身上装相结合的式样。
7.17、18世纪,欧洲的织物显花技术由原来的以________为主,发展成为以印花技术为主。
8.利用________方法体现女性的丰满和性感,是巴罗克时期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
9.20世纪30年代女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________,两种不同面料拼接的方法成为当时时装设计的一种常用方法。
10.1935年斯基亚帕雷提出用古典式垫肩强调肩部,恢复胸部曲线,让________回到自然位置的主张,在当时产生过很大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古希腊,凡是穿在身上的衣服都叫( )。
A.希顿B.帕拉C.托拉D.迪拍劳依德2.( )中记载的先秦服饰制度是后世封建帝王修订舆服制度时参照的范本。
A.《周礼》B.《诗经》C.《史记》D.《左传》3. ( ),通常用来指那些可以游离于人体之外,与服装搭配以显示整体美的鞋、帽、首饰等。
A.装饰品B.附属品C.消费品D.耐用品4.原始人使用附属品除了包含广泛的装饰意义以外,还包含着( )的意义。
A.遮羞B.情感C.实用D.神灵5.基督教对服饰的制约一直持续到( )世纪左右。
A.10B.111C.12D.136.( )在拜占庭时代发展成为以装饰性为主的标识性服装。
西洋思考题1、人类何时开始使用纤维做衣料?简述纤维的使用过程。
新石器时代的湖上住居已经有了麻织物和毛织物。
二、纺线技术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创造。
三、在欧洲,新石器时代初期才出现石制或陶制的纺轮。
通过加捻把许多短纤维接续起来。
2 、简述古埃及的服装特性:由于气候炎热,古代埃及人衣服甚少,衣料轻薄,其纺织技术已经达到极其精巧的程度。
1古埃及的服装构成及其单纯,种类很少。
造型本质上分两种形式:无垂褶(丘尼克)和有垂褶(罗印•克罗斯)。
2埃及的服装美是由相对固定不变的样式和多变的表面装饰交错而成。
3古埃及的主要衣料是亚麻织物、羊毛、优质的皮革、棉布、丝绸;加工技术有浆硬、织花、压褶、起皱加工、漂白、染色、刺绣、滚边等。
3、古埃及的男装和女装各有哪些品种?男装:a绳衣(里嘎丘阿)b腰衣(罗印克罗斯)c筒形连衣裙(丘尼克)d贯头衣(卡拉西里斯)e长袍(罗布)f披肩(肖尔)女装和男装造型基本相同,只是女装在丘尼克和肖尔比男装更富于变化,在色彩纹样和装饰方面也比男装丰富。
4 、古代西亚地区的主要衣料是什么?羊毛织物(文明史由良驹和羊毛带来的)5 、简述多利亚式希顿和爱奥尼亚式希顿的着装方法。
A:多利亚式希顿:先把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向外折,折的量等于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阿波太革玛)。
然后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把身体包在这对折的布的中间,在左右肩的位置从后面提起布料,在前面用大概10cm的别针固定,多余的布自然地垂挂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为强调优美的衣褶和便于行动,系上腰带,系时,把布向上提一提,使布在腰上形成膨臌的余量,以致垂下来盖住腰带(科尔波斯)还有一种穿法:一条带子系住阿波太革玛下面的高腰身处,另一条带子系在低腰身处,在上半身创造两层纵向的衣褶。
B:爱奥尼亚式希顿:两短边对折,侧缝留出伸手的一段外,其余部分缝合,成筒状。
从双肩到到两臂用安全别针固定(约8-12个),为便于行动,系腰带,系法不同,服装效果也不同。
一、填空选择。
A、中国1.关于服装起源的学说:保护说,装饰说,羞耻说。
2.骨针的发明使用,成了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发端,它标志着中国服装史已进入发祥期。
3.中国是蚕丝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植桑养蚕,蚕丝织绸的国家4.西周时,冕服形制在前两代的基础上变化,最终定型并形成具有严格等级差别的冕服制度。
5.冕服是中国古装种类中最重要的礼服,即为古代帝王卿相在举行祭祀活动中所穿的祭服。
6.深衣创始于周代。
流行与战国时期,它是上下衣裳连在一起的服装,即上下连属制。
特点为:方形领,圆形袖,下摆不开叉,续衽沟边。
7.胡服骑射是中国服装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革,它对汉族兵服和民服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8.冠、巾、帻均为秦汉男子收服,在服装中地位特殊。
9.汉代袍服根据袍服襟摆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曲裾袍和直裾袍两种。
10.秦汉时期的女装大体沿袭以前服式以深衣为礼服,襦裙为常服。
11.深衣制到了魏晋南北朝中女子服装中较有代表性的服饰杂裾垂髾服。
12.魏晋南北朝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代表性服装裤褶、裲裆。
13.唐朝女子服装在不同时期与不同风格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襦裙服,二是女着胡服或着男装。
14.唐代男子常用服装以团领袖、幞头为主。
15.唐代运用最广泛的是唐卷草纹16.方心曲领在宋代朝服上广为应用17.元代女子最具特色首服为顾姑冠18.丝织物中采用加金的技术,这是元代的特色,又称纳石矢19.明代以网巾、四方平定巾和六和统一帽最为流行20.旗袍是清代妇女(满族)的代表服饰21.辛亥革命后中国男子服装主要以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为主22.明代水田衣是一般妇女服饰B、外国1.古代埃及主要使用的服装材料:亚麻织物2.古代埃及两种主要典型服装形式:罗印·克罗斯,邱尼卡3.古希腊服装从服装形态上大体可分为:希顿和希玛纯4.古代罗马服饰在服装方面也继承和吸收了希腊的服饰文化,也可以说是希腊服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5.古罗马人是最先在服装上表现明确的阶级差别,代表性服饰:巨大的托加6.拜占庭服装史一直与希腊罗马、东方艺术有广泛联系的,有深受宗教影响的独具风格的服饰艺术7.拜占庭帝国时期代表性服饰史:达尔马提克8.罗马式后期女服中出现了收紧腰身,显露体型曲线的款式9.哥特式时期,格陵兰长袍的出现,使东西方的衣服在构成形式和观念上有了更明显的区别10,拉夫领即轮状皱领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衣领,有各种样式11.古罗马时期的女装中紧身胸衣和裙撑、填充物与支架的大量使用,使服装轮廓更加夸张和任意。
《中西服装发展史》自测习题冯泽民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一.单选题()1._____________ 的发明,标志着最早的缝纫工具的诞生。
A.石针B.骨锥C•石矛D・骨针()2.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亚麻植物是在 _________________ 发现的约1万年前的亚麻残片。
A.英国B.西班牙C.瑞士D•法国()3.原始人类的着装动机可概括为三类.即生理、心理需求论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
A.性需求B.遮羞C.装饰D.异性吸引()4.原始人类发明腹布、兜裆布是把性器官保护起来,这属于服装是源动机理论说中的OA.图腾崇幷说B.遮羞说C.身体保护说D.异性吸引说()5._____________ 的发明,是人类服裟是源中的一项重要事件。
A.织物B.纺坠C.骨针D.纺轮()6•人类最早的骨针出现的时间是 ________________ 时期。
A.早期智人B•晚期智人 C.直立人 D.猿人()7•“冀州岛夷皮服,扬州岛夷卉服。
”出自于__________________ oA.《春秋》B.《周易》C.《礼记》D.《尚书》()&_____________ 出现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促进了人类纤维衣料的产生。
A.蛮荒时代B.蒙昧时代C.野蛮吋代D.文明吋代()9.____________ 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衣着状况。
A.丈身B.人体装饰C.兽皮叶草D.纤维材料()10・人类为了抵御寒冷、赭热.干燥而创造了服装,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OA.身体保护说B.装饰审美说C.气候适应说D.护符说()11.世界上虽然有不穿衣的民族,但极少有不对身体进行装饰加工的民族,这是一种的着装动机。
A.装饰审美B.异性吸引C.身体保护D.护符()12 •以下哪种不属于人类着装动机中的心理需求论A.护符说B.象征说C.遮羞说D.装饰审美说()13.以下哪种学说不属于服装产生的起因,而是服裟产生后的一种结果A.吸引说B.遮羞说C.装饰审美说D.身体保护说()14 •中美洲早期人类的泥塑人像代表的服饰形式说明服裟与___________________ 有着密切联系。
一、名词解析1:托加:色彩单纯,边饰强烈。
(P107)2:薄衣时代:新古典主义时期,法国女装向古希腊,古罗马那自然样式方向倾斜,流行一种女裙用白色细棉布制作成的宽松衬裙式连衣裙,使女人解下了紧身胸衣和笨重的裙撑和臀垫,出现了能透过衣料看到整个退部的薄衣型服装样式,在服装史上称为薄衣时代。
(236)二、简答1、为什么说哥特式时期在衣服构成上是古今、东西的交叉点?(P148)答:13世纪,受建筑风格的影响,衣服的裁剪方法上出现了新的突破,过去宽衣时代的衣服构成,有一中很强的平面性属于“直线裁剪”。
而这是新的裁剪方法则是从前、后、侧三个方向去掉胸腰之差的多余部分就构成一个过去的衣片上所不曾有过的侧面。
把衣服的裁剪方法上从古代平面的二维空间构成的宽衣那里彻底分离出来,确立了近代三维空间构成的窄衣基型。
西方的衣服和东方的衣服也在构成形式和构成观念上彻底分道扬镳。
无论古代到近代,还是东方到西方,衣服构成上的分水岭都在这里。
2、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各阶段的服饰特点。
(P170)答:一、意大利风时代(1)精美的面料(2)为了解决人体运动机能问题,即把关节(肩部、……)留出缝隙并且形成一种装饰。
二、德意志风时代(1)德意志风的主要特色是斯拉修装饰,斯拉修有横风向的、竖方向的,还有倾斜方向的,斯拉修也不只是从裂口处显露里面的异色里子和白色内衣,在裂口两端还缀饰有各色宝石、珍珠。
(2)男子的下半身衣服有所改变,在紧身的肖斯外面穿上了膨臌起来的短裤布里齐兹。
布里齐兹中间用一块楔形布遮挡住裆部,这块布叫做科多佩斯饰带,男性的第一性特征被用这块彰明较显著的科佩多斯赤裸裸地表现出来。
而且还大肆加以渲染和夸张,把科多佩斯做成一个小口袋挂在两腿中间三、西班牙风时代主要特色表现为:(1)男子上衣、短裤,男女袖子上施加填充物,表面装饰斯拉修;(2)独立制作、独立使用的褶饰领“拉夫“出现在男女服上,成为一大流行;(3)女服中裙撑“法勤盖尔“的发明和使用,使女装下半身膨大化成为定型;(4)与下半身膨大化相对,女子在上半身盛行使用紧身胸衣“苛尔佩‘凯“三、论述1、比较巴罗克时期和洛可可时期女装的特点(P191、P209)不同点:(1)巴罗克时代女装的特点装重豪华,色彩男女装相似,宫延化体现,没有裙撑,使用多曾衬裙,饱满柔和,荷兰风时代多用翻领(3)洛可可时期的女装的特点有裙撑且巨大,沙漏造型,女装多单领,衬多为喇叭衬,用色轻快淡雅,人工(……)感强,装饰过盛洛可可样式集中表现在女服上,女性是沙龙的中心,社会环境使女装的外在形式美(人工美)因素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女性被紧身胸衣勒细的纤腰和用裙撑增大体积的下半身形成性感,即性特征突出。
西洋思考题1、人类何时开始使用纤维做衣料?简述纤维的使用过程。
新石器时代的湖上住居已经有了麻织物和毛织物。
二、纺线技术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创造。
三、在欧洲,新石器时代初期才出现石制或陶制的纺轮。
通过加捻把许多短纤维接续起来。
2 、简述古埃及的服装特性:由于气候炎热,古代埃及人衣服甚少,衣料轻薄,其纺织技术已经达到极其精巧的程度。
1古埃及的服装构成及其单纯,种类很少。
造型本质上分两种形式:无垂褶(丘尼克)和有垂褶(罗印•克罗斯)。
2埃及的服装美是由相对固定不变的样式和多变的表面装饰交错而成。
3古埃及的主要衣料是亚麻织物、羊毛、优质的皮革、棉布、丝绸;加工技术有浆硬、织花、压褶、起皱加工、漂白、染色、刺绣、滚边等。
3、古埃及的男装和女装各有哪些品种?男装:a绳衣(里嘎丘阿)b腰衣(罗印克罗斯)c筒形连衣裙(丘尼克)d贯头衣(卡拉西里斯)e长袍(罗布)f披肩(肖尔)女装和男装造型基本相同,只是女装在丘尼克和肖尔比男装更富于变化,在色彩纹样和装饰方面也比男装丰富。
4 、古代西亚地区的主要衣料是什么?羊毛织物(文明史由良驹和羊毛带来的)5 、简述多利亚式希顿和爱奥尼亚式希顿的着装方法。
A:多利亚式希顿:先把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向外折,折的量等于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阿波太革玛)。
然后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把身体包在这对折的布的中间,在左右肩的位置从后面提起布料,在前面用大概10cm的别针固定,多余的布自然地垂挂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为强调优美的衣褶和便于行动,系上腰带,系时,把布向上提一提,使布在腰上形成膨臌的余量,以致垂下来盖住腰带(科尔波斯)还有一种穿法:一条带子系住阿波太革玛下面的高腰身处,另一条带子系在低腰身处,在上半身创造两层纵向的衣褶。
B:爱奥尼亚式希顿:两短边对折,侧缝留出伸手的一段外,其余部分缝合,成筒状。
从双肩到到两臂用安全别针固定(约8-12个),为便于行动,系腰带,系法不同,服装效果也不同。
浙江省201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服装史试题课程代码:00672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空 1 分,共10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距今约1 万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逐步掌握了制造皮革以及纺织棉、麻、毛和编织等技能,这标志着人类对_____________ 的使用由此开始。
2.从大历史的眼光来看,服装总是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而这种变化是服装功能的变化,服装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3.中国在奴隶社会的千余年中,服装最终积淀为人民和统治者都能接受的两种形制:、。
4.汉代袍服在形制上承袭了____________ 的礼仪。
5.奴隶社会的服装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夏商前期,是对原始服装的积淀阶段,商后期到西周、春秋,则是我国远古服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中世纪的文化主要以____________ 文化为主。
7.19 世纪最后10 年到20 世纪的前10 年,欧洲艺术领域出现了新的思潮,即 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 在巴洛克服饰的基础上发展了纤细轻巧的特点,使服饰更加向女性化方向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9.原始社会服装的兴盛期应是纺织技术有所发展,纤维材料更为丰富的( )A•旧石器时代晚期 B. 新石器时代早期C.新石器时代晚期D. 新石器时代中期10.所谓上下连属的形制就是把上衣和下裳缝合在一起的一种服装形制,它不同于上衣加长的长衣,其中最典型的是()A. 袍与禅B. 襦C. 深衣D. 长衣11.唐代的纺织品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两大类。
中西服装史B试卷(开卷)姓名班级成绩一、填空,每空2分,共10分。
1、裲裆,其一(),其一()也。
2、魏晋男子服装以()为尚。
衫与袍的区别是袍有(),而衫为()。
二、名词解释,每词5分,共20分。
1、凤冠霞陂2、旗袍3、贯口式服装4、首服三、论述题1、试述襦裙在唐宋时期的特点以及在明代的发展(15分)2、试述霞帔在宋朝、明朝、清朝的形制(15分)3、试述明代服饰的风格以及影响的主要因素(10分)4、试述唐、宋、明时期幞头的特点以及不同之处(15分)5.对比雅皮士和嬉皮士服装风格(15分)中西服装史B试卷答案(开卷)姓名班级成绩一、填空,每空2分,共10分。
1、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
2、魏晋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
衫与袍的区别是袍有(里),而衫为(宽大敞袖)。
二、名词解释,每词5分,共20分。
1、凤冠霞陂古代贵族妇女往往以凤凰为冠饰。
明制,皇后礼服的冠饰有九龙四凤。
一品至七品命妇的凤冠没有凤,绣有不同数量的雉。
霞帔亦称“霞披”、“披帛”,以其艳丽如彩霞,故名。
披帛以一幅丝帛绕过肩背,交于胸前。
明代始为命妇品级的服饰,自公侯一品至九品命妇,皆服用不同绣纹的霞帔。
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
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
2、旗袍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的边缘绣有彩绿。
辛亥革命以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并改良为:直领,右斜襟开口,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袖口收小。
3、贯口式服装服装成型初期的一种简易服装形式,长布挖洞,套入头部,易于活动,不易脱落。
4、首服首服指头部的服饰,包含戴在头上的帽子和裹在头上的缠头巾。
三、论述题1、试述襦裙在唐宋时期的特点以及在明代的发展(15分)唐宋襦裙,由短上衣加长裙组成,即上襦下裙式套装。
襦,短上衣,一般长不过膝。
自考常考题型——选择题选择题:()1.在14世纪中出现了一种特别的袍裙称为袍裙,他的工艺技术标志了立体裁剪在西方服装上的成熟。
A.科特 B.修尔科 C.格陵兰 D.豪伯来()2.中世纪哥特式女子的帽饰中最具特色的有和艾斯科菲恩。
A.修尔科 B.豪伯来 C.夏普仑 D.汉宁答案:1.C 2.D自考常考题型——选择题()3.中世纪后期,社会对门第和身份特别看重,出现把家族的图案装饰在服装上的风气。
A.族徽 B.家徽 C.名章 D.军衔()4.早期人的窄衣服装对为后来欧洲服装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
A.东欧 B.南欧 C.西欧 D.北欧答案:3.B 4.D自考常考题型——选择题()5.中世纪,文化对西方服装产生过重大影响?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天主教()6.中世纪文化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其,它渗透于中世纪文明的各个层面,服装的发展也势必反映这种特点。
A.地域性 B.政治性 C.奢华性 D.宗教性答案:5.A 6.D自考常考题型——选择题()7.西方服装史中古/今、东/西服饰文化的分水岭是。
A.罗马式时期 B.哥特式时期C.文艺复兴时期 D.巴洛克时期()8.在时期,服装色彩和图案中出现过不对称的设计风格。
A.罗马式B.拜占庭式C.哥特式D.洛可可式答案:7.B 8.C自考常考题型——选择题()9. 世纪中叶出现的男服的分体式服装标志着西方男服与女服在穿着形态上的分离。
A.十二 B.十三 C.十四 D.十六答案:9.C自考常考题型——填空题填空题:1.西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服饰剪裁方法是方法,其最早运用在哥特式服装的裁剪上。
2.哥特式服装中裁剪合身的新奇长袍主要有、。
3.14世纪中叶后出现的分体式男服的上衣是,下衣为和。
答案:1.立体裁剪 2.科塔尔迪、格陵兰长袍 3.普尔波万,布莱、肖斯自考常考题型——名词解释题普尔波万和肖斯答案:14世纪中叶,男子服中出现了来自军服的上衣——普尔波万和肖斯的组合的二部式形式。
《中西服装史》第一章、先秦服装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传说中黄帝元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说明中国远古时期的纺织材料,既有葛藤、苎麻等剥制的植物纤维,也有在世界上相当一段时间中唯一拥有的()A.丝绸B.亚麻C.涤纶D.蚕丝2、《周礼》中记有“享先王则衮冕”表明祭祀大礼时,帝王百官皆穿礼服。
当时有专职官员掌管服制实施,安排帝王穿着,这种官是()A.内司服B.内侍C.司服D.司空3、《周礼》中,帝王礼服上的﹝﹞起着规劝帝王广纳言路的功用A.冕冠上的“充耳”B.綖板前低俯C.衮服上的绣黻(双兽相背形)D.衮服上绣绘宗彝4、提倡“被(披)褐怀玉”、“甘其食,美其服”服装美学思想的是( )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5、周代冕服中“玄衣而纁裳”,“纁”是指()A.黑色 B.白色 C.绿色D.黄色6、周代“十二章纹饰”中寓意取其忠孝的是()A.藻 B.山C.宗彝 D.粉米7、春秋战国时期,体现儒家服饰美学思想的观点是()A.被褐怀玉B.节用C.文质彬彬D.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有等差。
8、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时期盛行的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服式是()A.上衣下裳B.深衣 C.褒衣博带 D.素纱单衣9、春秋战国时期在服饰上主张“节用”、“尚用”的是()A.法家 B.儒家C.墨家 D.道家10、春秋战国时期主张胡服骑射的是()A.赵武灵王 B.齐桓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二、填空题1.周代冕服的十二章纹中,日、月、星辰,取其(照临);绣山形,取其(稳重);绣龙形,取其(应变);绣华虫,取其(文丽);绣绘宗彝,取其(忠孝);绣藻,取其(洁净);绣火,取其(光明);绣粉米(白米),取其(滋养);绣黼(斧形),取其(决断),绣黻(双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2、《周礼》记载:每逢祭祀大礼,帝王百官皆穿(礼服),并有(司服)和(内司服)分别掌管帝王和王后的穿着,按仪典(性质)、礼仪(轻重)、等级(差异)、季节等决定纹饰、质料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