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光L-308S测光表使用中文说明书
- 格式:pdf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28
Work Instruction作业指导书发放范围:系统名称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A0质量管理系统分光测色计CM-700d操作指导书生效日期2021-1-6 页码 2 / 71.0 目的规范量测人员对仪器的使用,提高测量水平。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色差的测量,如右图1。
3.0 定义(无)4.0管理职责使用单位:负责仪器的使用及日常维护。
仪校人员::负责仪器的统一管理及校验。
5.0 工作内容5.1 分光测色仪各部件的名称及功能:1. 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设置选项、测量结果和信息。
2. 控制面板:用于切换界面或选择/确定/保存设置项。
3. 交流适配器端子:使用随机提供的交流适配器 (CM-A305) 时,需将适配器插头连到该端子上。
图1系统名称文件名称文件编号 版本 A0 质量管理系统分光测色计CM-700d 操作指导书生效日期2021-1-6页码3 / 74. USB 连接终端:用于使用随机提供的 USB 电缆 (IF-A17) 连接仪器和电脑。
5. 连接器保护盖:保护交流适配器终端和 USB 连接终端。
6. 测量按钮:按此按钮执行校正或测量。
7. 配对编号标签:显示可与仪器配套使用的白色校正板的识别号码。
8. 测量面积选择开关:用于根据测量面积调整棱镜的位置。
9. 电池盖:电池槽的盖子。
须按照电池槽内的正负极标志安装 4 节 AA 电池。
10. 电池盖按钮:按此按钮可掀开或盖上电池盖。
11. 准备就绪(READY)指示灯:指示灯为绿色时,表示测量准备就绪(充电完成)。
12. 电源开关:用来打开/关闭电源。
将此开关打到“○”,即可关闭电源;将开关设置到“|”,则可打开电源。
13. 三脚架固定座14. 目标罩:用于根据测量面积选择开关的设置改变测量面积。
可根据需要从几种类型中进行选择。
15. 样品测量口:供测量样品的窗口。
可通过更换目标罩来改变测量口的大小。
16. 提带柄:用于绑系随机提供的腕带。
数字万用表操作规程目录目录 (1)1目的 (2)2范围 (2)3设备操作方法 (2)3.1使用前点检 (2)3.2使用注意事项 (2)3.3按键及接线端概述 (3)3.4测量交流和直流电压 (3)3.5测量交流或直流电流 (4)3.6测量电阻 (4)3.7测试通断性 (4)3.8测量二极管 (4)3.9测量电容 (5)3.10测试保险丝 (5)4设备清洁、维护和维修 (6)4.1设备清洁 (6)4.2设备维护 (6)4.3设备维修 (6)第 0 页 / 共 5 页1 目的规定了FLUKE-15B+型数字万用表的操作和保养。
确保仪器的正确使用、避免仪器和产品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坏,提高产品测试数据的有效性、真实性、准确性。
2 范围各相关使用部门负责仪器的保养、点检、使用和保管。
3 设备操作方法3.1使用前点检1)检查本机的校验周期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
2)在使用电表前,请检查机壳。
切勿使用已损坏的电表。
检查是否有裂纹或缺少塑胶件。
特别注意接头周围的绝缘。
3)检查测试表笔的绝缘是否损坏或表笔金属是否裸露在外。
检查测试表笔是否导通。
请在使用电表之前更换已被损坏的测试表笔。
4)用电表测量已知的电压,确定电表操作正常。
请勿使用工作异常的电表。
5)点检结束请将点检情况记录于《点检记录表》。
3.2使用注意事项1)请勿在连接端子之间或任何端子和地之间施加高于仪表额定值的电压。
2)对30V交流或60V直流以上的电压,应格外小心,这些电压有电击危险。
3)测量时请选择合适的接线端子、功能和量程。
4)请勿在有爆炸性气体、蒸气或粉尘环境中使用。
5)使用测试控针时,手指应保持在保护装置的后面。
6)进行连接时,先连接公共测试表笔,再连接带电的测试表笔;切断连接时,则先断开带电的测试表笔,再断开公共测试表笔。
7)测试电阻、通断性、二极管或电容器前,应先切断电路的电源并把所有高压电容器放电。
8)对于所有功能,包括手动或自动量程,为了避免因读数不当导致电击风险,首先使用交流功能来验证是否有交流电压存在。
世光308S简易中文说明书先按按钮讲解:1、最左上角是电源开头,用途不说也知道了。
2、左侧第二个,是MODE模式选择按钮。
一共有四种模式,一是日光模式,它是用快门优先的方式测光的,但你可以通过调快门值,快速地查到你用的光圈。
因为拍人像时,光圈优先用得多.其实这里的快门优先测量方法并不影响你的光圈优先摄影模式;二是离线闪光灯模式,此模式时,小闪光灯指示灯会闪烁,只要有瞬间闪光射向测光表,它会立即显示读数;三是连线闪光灯模式,在上图的最下边,我标注有“与闪光灯连线处”这里有一个接孔,上面有一个小盖子盖住的,取掉小盖子,就能与闪光灯相连了,连好以后,你按一下右侧上方的“确认键”,测光表会点亮闪光灯,并显示闪光灯的读数;四是EV值的测量。
其实,EV值的概念大家并不陌生,简单地讲,就是一个亮度值。
EV值越大,表示亮度越高,EV值越小,表示亮度越低,EV值相差1,表示暴光相差一档。
中间那个屏幕是液晶显示器,所有的读数都能从中看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它的光圈值,常常会读出一些小数来,比如4.9,这时,你千万不可以理解成4.9约等于5。
因为4的光圈的上一级是5.6,所以,这时测光表的4.9的光圈,如果显示在你的相机光圈上,应该是5.3左右。
以此类推。
下方有一个ISO调节按钮,按它,就可以调节ISO值,同时配合右侧的数值大小选择键,就可以调节数字大小了。
左下侧有个挂细绳处,测光表的盒子里配了一根细黑绳,可以在这里系上,然后挂在脖子上。
测光表配了一个皮套,可以把皮套挂在腰间(有挂腰的装置),这样取用都方便。
右侧的确认键,就是在选择时,作确认用的,在常亮光下,按下它就可以测光,在连线闪光时,也需要按下它。
不过,离线闪光时,不需要按它。
右下侧的大小选择键,主要在设ISO以及在调节快门大小时使用(从测光表上,你可以通过调整快门、光圈直观地看到“互易率”)。
上面有一个乳白色的半圆球,它是用来测光用的,在它的下面,一个有光敏元件。
测光表介绍和使用(为摄影棚准备)测光表是一种用来测量光的强度的仪器。
在摄影中测光表被用来确定适当的曝光时间。
在胶片感光度和快门速度已知的情况下测光表给出获得最佳曝光的光圈值。
测光表也被用来做照明来控制照明的亮度,或者被用作手持的仪器来确保光强符合一定的要求。
测光表-作用现代相机中的测光系统已经十分发达,为什么许多摄影家还要使用手持的、离开相机而独立的测光表呢?因为:1、中片幅以上的相机很少有性能完善的测光系统,较大片幅的相机大都没有测光系统。
2、比起相机内测光系统来,手持测光表可以有更灵敏、更精确的测光性能,例如可以测量到一档光圈的1/10,对于弱光更加灵敏。
测量角度也可以达到很小,例如1度,这也是常见的具有“点测光功能”的相机达不到的。
3、在有些场合,如风光、静物、产品、模特摄影中,移动相机去测光很不方便,而把相机留在三脚架上,手持测光表去测量、思考、判断要从容得多。
4、相机内测光系统只能测量反射光,而手持测光表还可以具有测量入射光和闪光的功能。
测光表-使用方法测光表是用来测量被摄体的反射光的亮度或光源照度的一种仪器。
根据感光片的感光度与摄影者创作意图的需要,用它来测量光线的亮度,确定光圈、快门速度的曝光组合。
常见测光表的使用大体上有五种方法:1、机位测光法机位测光法是在景物亮度分布较均匀的情况下,测光表同位于照相机取景方向对被摄体进行测光,所获得的亮度值是景物反射光的平均光值,依据这个亮度值来确定曝光,能较好地表现整个画面的影调。
此法常用于拍摄远景或全景风光片。
采用机位测光法,应注意景物亮度的分布,使测量范围内的景物明暗有适当的比例。
测光表的感应窗对应着主体物,避开(或少包括)亮度很亮的天空或反光很强的水面,否则测光表指数偏高,而实际曝光偏低,容易造成底片曝光不足。
在拍摄逆光景物时,要防止阳光直接射向测光表,不然也会因测光不准而造成曝光不足。
即使阳光没有直接射向测光表,也应按逆光景物的反差及暗部面积大小,酌情增加半级到一级曝光量。
光功率计使用说明书一、概述光功率计是光纤通信系统工程建設和维护中测量光电器件、光无源器件、光纤、光缆、光纤通信设备的必备工具。
二.技术条件2.1 性能指标2.基本功能a.显示方式:线性(mw/μw/ nw),对数(dBm)、相对測量(dB);b.自动功能:自动量程,自动调零,量程保持,平均处理,相对测量处理, 波长校准;三.原理光功率计由五部分组成, 即光探測器、程控放大器和程控滤波器、A/D转换器、微处理器以及控制面板与数码显示器。
被測光由PIN光探测器检测转换为光电流,由后续斩波稳定程控放大器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即实现I/V转换并放大,经程控滤波器滤除斩波附加分量及干扰信号后,送至A/D 转换器,变成相应于输入光功率电平的数字信号,由微处理器(CPU)进行数据处理,再由数码显示器显示其数据。
CPU可根据注入光功率的大小自动设置量程状态和滤波器状态,同时,可由面板输入指令(通过CPU)控制各部分完成指定工作。
不注入光的情况下,可指令仪器自动调零。
四.使用4.1 面板说明1)前面板(1)POWER 电源开关。
(2)W dBm 对数或线性测量方式转换开关按键每按一次此键,显示方式在“W”和“dBm”之间切换,并且数码显示窗右侧相应的指示器发光。
(3)d(REL) 相对测量按键。
按下,其数码显示窗右侧相应的指示器发光,可进行光功率的相对测量,参考光功率值即为按此键时的输入光功率值Pref,第二次测量的光功率显示值是相对于Pref的相对值。
按“W dBm”键便解除了此测量方式。
(4)λ SEL 波长选择键。
按一下此键,其上方指示器发光,指示仪器当前处于波长选择状态,并在数码显示窗显示其选择波长,并且右方nm指示器发光,示意单位为“纳米”。
此时,面板上其它控制键,除“MEAS”和“RMT”外,均不起作用。
(9)数码显示窗五位LED数码显示窗口。
显示光功率测量值或者(在波长选择期间)波长数。
4.2 操作电源开关置“ON”。
如何使用相机的测光表“正确的曝光”使用相机的测光表在买了一架昂贵的、高质量的单反相机后,任何时候你都可以用它进行的正确的曝光吗?让我们仔细想一想。
相机的测光表只是给我们一个曝光的建议值,对于任何场景,这个建议值可能是正确的曝光(还记的吗?“正确的曝光”是指能使底片得到我们所希望的成像结果的曝光)也可能不是。
为了能控制摄影的过程,我们必须考虑到我们正在做些什么。
所有的相机内置测光表都是“反射光测光表”。
它们能测量测光表所指向的物体的反射光量,并给出的建议的曝光参数。
现在大多数相机都能提供几种测光模式供选择,比较典型的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多区矩阵测光或评价测光。
这些测光方式的名称基本上说明了在取景框里有多大的面积被测光表实际测量。
每种测光模式都一些细微的不同。
“点测光”,正如其名称所说的,只对取景框里的很小的一个部分进行测光,而忽略镜头里的其他部分。
当你只想对一个区域测光时,点测光是非常有用的。
许多比较新型的相机准许你在取景器上选择测光“点”的位置,当然,如果你的相机没此功能,也可以先进行测光,在得到曝光读数后再重新取景。
测光时的取景当然可以和实际的取景不同了。
“中央重点测光”着重对取景画面的中央部分进行测光。
例如,在这种模式下,相机对中央区域(对焦屏中央标记的圆形区域)的测光占,剩下的由边缘决定。
“矩阵评价测光”把取景器细分成很多小的分区,通过软件进行计算得到测光结果。
例如,有的分区,而有个不同的分区。
需要立刻说明的是,测光模式的选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和你是否使用自动曝光或自动对焦无关。
你可以在使用手动曝光和自动对焦时使用点测光。
你也可以在使用自动对焦或手动对焦时使用分区测光。
你有三个相互之间完全独立的选择:用什么样的测光模式;使用手动对焦还是使用自动对焦的机身和镜头;使用手工方式控制曝光还是使用自动曝光功能。
可以根据你拍摄的题材混合搭配使用它们。
所有的测光表都是通过测定从被测光物体反射的光线多少,给出一个建议的曝光值,而这个曝光值的依据是,使被测物体在底片上的成像为中等色调,也就是和校准这个测光表时的中等色调一致。
二十、胶片的储存和保护所有胶片都是易受高温和湿度的侵害。
储存和处置它们需有对高温高湿和有害气体的防范措施。
在盛夏高温季节或热带地区,我们建议将胶片储存在冰箱或冷冻仓内,使胶片保持低温。
胶片应存放在不透气的金属盒罐中,加干燥剂,然后密封。
(低温能使湿空气中的水份凝结出水珠,从而使胶片受害,所以胶片应封存在湿气已经消除的容器中。
)当准备使用时,把盛胶片的容器从冷藏器里拿出来,暂不撕开封口胶带,给胶片以足够的时间达到室温,然后撕开封口。
否则,空气中的水份会凝结在冰冷的胶片表面。
至少等30分钟之后再启封。
如果容器较大,甚至需等待2小时或更长时间开启才好。
如果处在高温条件下,已摄胶片应尽早冲洗。
高温高湿常使胶片潜影产生不希望发生的变化。
不要把已开启的盛有胶片的容器放在潮湿的地下室、冰箱或别的相对温度较高的地方。
一个中等温、湿度条件胜过温度虽低而相对湿度很高的环境条件。
胶片储存的理想相对湿度为40%左右。
如果你不具备防潮湿的储存条件或你的冰箱必须用于食物冷冻,可把胶片放在可以封口防湿的铁罐瓶中。
如果通常的相对湿度大于60%,或者你想把胶片放在低于室温的地方,可在储存前放进一点干燥剂如硅胶之类。
二十一、互易律失效我们已经讨论过黑白片和彩色片的各种性能,现在让我们转到一个不同的议题,称之为互易率失效(又译作倒易率失效)。
如你所知,控制曝光量的方法可以是变更快门速度或光圈。
你也知道,如果同时改变两个因素,其曝光量相等。
例如下列的曝光量控制指数:f/2, 1/1000 f/2.8, 1/500f/4, 1/250 f/5.6 1/250在以上二例中,如果我们把光圈缩小一挡,同时,又把曝光时间增加一挡,结果如何?光线射出到胶片上的量还是相等的。
这种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关系被称为"互易"的关系。
一边的变更相当于另一边的变更,其结果曝光量等同。
胶片是不管你在1/1000秒速度下用f2还是在1/125秒速度下用f5.6,反正两种曝光方法下,照射到胶片上的光量是相同的。
左到右:1、保护套2上、安装架安装在机器上的样子3、主机4、测光棒1、测光窗?推测的,测光时手挡住有反应2、红外接收窗?共有四个正面两个,上面还有两个,好像是闪灯红外触发的接收器3、指示灯?没亮过,不知道是干嘛的4、power 电源?反正关机状态按它无法开机,开机时无法关机。
按了一通必须和“+”“-”键配合使用5、ISO 这个理解,是设定胶片感光度,可设置范围是3-4000,配合“+”“-”键使用6、7 - + + - 设定参数使用,配合其它功能键8、ON 开机9、ANALYSE analyse 分析?分析?10、MEAN mean ?不懂11、MULTI multi 多点?12 侧按键上摸索了好像是清除13 侧按键下测光键14 闪光同步插口测闪灯时接收触发信号的接口15、外接测光棒接口16、调节空好像是微调参数用的17、电池仓装9V叠层电池18、锁定扳手19、安装的关键是图中所示的安装架18锁定扳手对面的安装卡19注意看后架侧面的安装槽,安装槽的上端有一扩大到空位,松开锁定即可插入,插入槽内后滑入下端然后锁定即可。
这时可把测光表侧面的槽位对准安装架的卡口滑入,为方便拍摄,是手持机器拍的示意图。
测光后背和fcm的配合1、安装孔,2、测光棒锁紧扳手(松开位置),3、测光棒(工作位置),4、测光表(装在前组上,与测光后组安装孔相同高度);试装了一下,感觉测光后背的安装孔应不是设计安装测光表的,因为安装在1的位置时会出现使用问题:1、安装孔的位置太高,测光表将挡住2测光棒锁紧扳手的操作,无法松开;2、测光棒的安装架因测光后背的凸起,将无法调节角度;3、测光棒测光工作位置较高时将与测光表发生碰撞;最终感觉最合适的位置应该是在前组上。
ANALYSE 这个在外部光线OK 的情况下,也就是机器同时测到外部背景光和闪光的时候,如果按ANALYSE 会依次显示总量,环境光的量,闪光的量。
对于分析环境光的影响有用。
几个老式和新式Sekonic世光测光表自从玩上了 M42 老相机,就无法回头,而且也发展到其他的老相机。
但是这些大都是 70 年代之前的老相机也都有个问题,就是要莫测光不准,要莫就根本没有测光。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是要有个手持测光表。
这些日子还陆续收到了不少朋友的邮件,问有关老相机测光和测光表的问题。
在农历猪年到来之际,我就说说测光表。
现在的单反相机都有内置测光表,所以大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但在 1964 年的 Pentax SP 出来之前,每个用相机的人几乎都无一例外的还要使用一个独立测光表来决定使用快门和光圈的组合。
可以看出来那会儿的能用相机的人可不简单,因为还要会用测光表,所以那个时候的相机除了价格高外,在使用技术上也不是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玩得来的。
那末1964 年以后独立测光表是不是就不需要了?答案当然不是,特别是大中篇幅的相机即便到了今天还是有很多没有。
而且随着胶片技术快速发展,精确的曝光越来越成为摄影人的必须。
所以手持测光表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有了长足的进步。
并且也通常被我们认为比较专业的人士所使用,如影楼,职业风光摄影师等等。
我在这里就说说我玩老相机用的测光表。
由于我一直都使用世光Sekonic 的,就对这个牌子的比较了解。
首推 Sekonic L-398这个表是业界经典。
自从 70 年代开始一直生产到现在。
我用的图中是第二板的 398M Studio Deluxe II。
Sekonic 字牌在右面。
现在在产的是第三板 398A Studio Deluxe III,Sekonic 在左面。
它使用了新型的光电感应材料,对环境没有污染。
原型 398 Studio Deluxe 牌子字样在中间。
它能测入射光和反射光。
这里要说一下:现在的单反相机内置的都是反射式测光表。
就是测读物体表面的反射光强度。
这个方法在多数的情况下都比较好用。
但在某些环境下不好用,如背景太暗或者太亮,主体反光过强或过弱,就都需要做曝光补偿。
测光表使用方法现代相机中的测光系统已经十分发达,为什么许多摄影家还要使用手持的、离开相机而独立的测光表呢?因为⑴中片幅以上的相机很少有性能完善的测光系统,较大片幅的相机大都没有测光系统。
⑵比起相机内测光系统来,手持测光表可以有更灵敏、更精确的测光性能,例如可以测量到一档光圈的1/10,对于弱光更加灵敏。
测量角度也可以达到很小,例如1度,这也是目前常见的具有“点测光功能”的相机达不到的。
⑶在有些场合,如风光、静物、产品、模特摄影中,移动相机去测光很不方便,而把相机留在三脚架上,手持测光表去测量、思考、判断要从容得多。
⑷相机内测光系统只能测量反射光,而手持测光表还可以具有测量入射光和闪光的功能。
反射光测光表测光表根据所测光线的不同可分两类,即反射光测光表(reflected light meter)和入射光测光表(incident light meter)。
反射光测光表是用来测量景物反射出来的光线的,测量的是亮度。
相机内置测光表都属这一类。
有些手持测光表只能测量反射光,但现在大部分手持测光表能够分别测量反射光和入射光。
使用测光表的人必须记住它的一个基本原理:测光表测量的结果是在最终的胶片或照片上产生中灰影调!测光表的职能是:不管景物是明是暗,根据它的指示曝光,它都能保证摄影者得到一个是等明暗度的影像。
这个结果就是反光率为18%的灰色,或者叫中灰。
设计者考虑到世界上物体的色调大部分属于中等的亮度,以此作为标准才能适应大多数场合。
只有这样设计,才能保证在大多数情况下得到一个可视的影像。
因此,在少数场合下,当被摄体是纯黑或纯白色时,它就不能适应,无力还原了,这时就得由摄影者作出调整加以补偿。
例如,拍摄大片白雪,就得增加1-2档曝光,否则照片上得到的将是灰色的雪。
又如,拍摄一台黑色的照相机,就得减少1-2档曝光量,否则照片上得到的将是一台灰色的照相机。
不理解这个原理,不知道测光表的局限,遇到特殊场合就会误事,在使用彩色反转片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紫外线光疗仪器操作方法
1. 首先检查光疗仪器是否连接良好,拔插适配器或电源线时,最好先将插头拔下,避免电击或短路等意外事故。
2. 打开光疗仪器电源开关,启动设备。
部分光疗仪器可调整光的强度、波长、时间等参数,按照需要进行调节。
3. 在使用光疗仪器前,一定要将皮肤擦拭干净并涂上适当的凝胶或光敏感药剂,以便更好地吸收光的能量。
4. 将光疗仪器放置在所需治疗的皮肤部位,保持光头与皮肤的距离适当(一般为5-10cm),持续治疗一定时间(时间根据治疗目的和具体仪器的设计而定)。
5. 治疗结束后,关闭光疗仪器电源开关,拔掉电源适配器或电源线等附件,清洗和消毒光头和器具。
6. 在使用光疗仪器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睛,以免造成视网膜损伤。
同时,要遵循产品说明书和医生的指导,尽量不要过度使用和自行治疗。
若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