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加工技术目录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642.00 KB
- 文档页数:28
项目4 肉制品加工技术★项目描述本项目主要介绍以畜禽肉为原料加工的肉制品,包括冷鲜肉、肉类干制品、酱卤肉制品、中式香肠等。
重点讲解这些产品的加工原理、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实例实训。
学习目标◎了解冷鲜肉、肉类干制品、酱卤肉制品、中式香肠的概念及分类。
◎理解冷鲜肉、肉类干制品、酱卤肉制品、中式香肠的加工原理。
◎掌握肉类干制品、酱卤肉制品、中式香肠的加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能正确选择原料肉和其他辅料。
◎能按照工艺流程的要求完成肉类干制品、酱卤肉制品、中式香肠的加工。
◎能进行冷鲜肉、肉类干制品、酱卤肉制品、中式香肠的质量鉴定。
◎学生能通过网络、视频,自主学习食品加工技术,并能开展相关加工实验和研究。
教学提示教师应提前网上下载相关视频,结合视频辅助教学,包括冷鲜肉加工、肉干加工、道口烧鸡加工、广式腊肠加工等视频。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牛肉干加工、广式腊肠加工等实验。
任务4.1 冷鲜肉加工技术活动情景猪、牛、鸡等畜禽屠宰分割后,其肉对外界微生物侵害失去抵抗能力,同时自身也会发生复杂的降解生化反应,出现僵直、解僵成熟、自溶腐败等阶段。
其中,肉的腐败过程始于成熟后期,是质量开始下降阶段。
其特点是蛋白质、氨基酸进一步分解,腐败微生物也大量繁殖,营养成分被破坏,甚至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烹调后肉的鲜味、香味明显消失。
补充畜禽肉营养丰富,且水分含量为70%~80%,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
因此,应及时降低肉的温度,其原理就是利用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的活性和延缓肉的生化反应,以达到延长贮藏期的目的。
提示肉品种类繁多,本任务主要以我国消费量最大的猪肉为对象讲授。
市场上的猪肉分为热鲜肉、冷冻肉和冷鲜肉。
①热鲜肉是指刚屠宰加工的猪肉,其肌肉的温度通常为37~40 ℃。
热鲜肉由于温度高、含水量大,室温下贮存,非常适合微生物的繁殖与生长,保存期短。
②冷冻肉是指为了有效抑制微生物繁殖,将热鲜肉进行冷冻处理而加工成的肉。
《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肉制品加工技术》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在科学合理分析学院办学定位,明确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针对肉制品加工中酱卤、腌制、斩拌、熏烤、灌制等职业岗位中核心典型工作任务而设立的。
本门课程的前修课程为食品生物化学、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等课程,这些课程为肉制品加工、检验奠定基础,后续课程为质量体系建立与实施、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加工设备进行原料预处理、辅料识别、生产、包装、产品检验的核心职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食品加工、检验及质量管理等工作。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阅读并理解工艺流程、按照产品要求进行正确操作的能力;(2)能独立制定生产计划,并能正确选择相应的工具和加工设备进行生产;(3)具有各种工具使用能力(磨刀石、切片刀、温度计等);(4)具有对原料肉质量、新鲜度的判断能力给予处理能力;(5)具有设备安全操作能力(夹层锅、绞肉机、斩拌机、灌装机、烟熏炉等);(6)具有产品的加工能力(煮、腌、烤、熏、斩、灌);(7)具有对产品的后处理能力(包装、杀菌、冷却);(8)能遵守相关法规、技术规定,如食品安全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相关规定,按照要求安全生产,保证食品的安全与质量;(9)能对整个加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10)能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正确评价,作出质量等级优劣判断;2、能力目标(1)能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能独立制定生产计划并进行实施;(4)能不断积累生产经验,能够达到触类旁通;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及道德修养;(2)具有团队合作精神;(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4)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的良好品质;(5)具有在复杂环境中做事,与人竞争协作的能力;(6)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三)参考学时42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