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识别与鉴定同翅目
- 格式:ppt
- 大小:6.83 MB
- 文档页数:105
同翅目昆虫的主要特征同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的一大类,它们的主要特征包括外骨骼、复眼、复合型口器、同翅和有机会发出声音等。
1. 外骨骼:同翅目昆虫的身体表面覆盖着坚硬的外骨骼,这一特征是昆虫纲的共有特征。
外骨骼不仅提供了结构支持,还保护内部器官免受外界伤害。
同时,外骨骼还通过蜡质覆盖物起到防水和防蒸发的作用。
2. 复眼:同翅目昆虫具有一对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的光敏单元组成。
这些小单元能够感知光线的变化和方向,帮助昆虫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找到食物和避免危险。
3. 复合型口器:同翅目昆虫的口器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复合型结构,包括上颚、下颚、上唇和下唇等。
这些部分可以独立运动,使昆虫能够吸食、咀嚼和切割食物。
不同种类的同翅目昆虫的口器结构和功能有所不同,适应了它们不同的食性。
4. 同翅:同翅目昆虫的前后翅膀相似,形状和纹理相同,这是它们得名的主要原因。
同翅可以使昆虫稳定地飞行,同时也提供了保护翅膀的功能。
同翅目昆虫的翅膀通常有透明区域,可通过这些区域看到翅膀下方的纹路。
5. 发声器官:同翅目昆虫中的一些物种具有发声器官,它们可以通过振动翅膀或其他身体部位发出声音。
这些声音可以用于求偶、警告、领地宣示等目的,是同翅目昆虫的独特特征之一。
同翅目昆虫作为昆虫纲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其主要特征使其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作为食物链的一环,被其他生物捕食,也可以作为花粉传播者,帮助植物进行繁殖。
同翅目昆虫的多样性非常丰富,不同种类的同翅目昆虫在形态、行为和生活习性上都有所差异,这也为我们研究昆虫的进化、生态和分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同时,同翅目昆虫中的一些物种还对人类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蚕蛾可以为人类提供丝绸,而蜜蜂则可以为人类提供蜂蜜和蜂蜡等产品。
同翅目昆虫的主要特征包括外骨骼、复眼、复合型口器、同翅和有机会发出声音等。
这些特征使它们在昆虫纲中独具特色,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作用。
通过对同翅目昆虫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昆虫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常见动物昆虫的识别与鉴定(二)三、昆虫纲各目的检索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检索表及其制作方法。
现在就以昆虫纲为例,介绍如何将昆虫标本根据下面的检索表检索到它所属的目。
在检索表中列有1、2、3……数字,每一数字后都列有两条对立的特征描述。
拿到要鉴定的昆虫后,从第1查起,两条对立特征那一条与所鉴定的昆虫一致,就按该条后面所指出的数字继续查下去,直到查出目为止。
例如,若被鉴定的昆虫符合第1中“有翅”一条,此条后面指出数号是23,即再查第23,在第23中“有一对翅”与所鉴定的标本符合,就再按后面指出的数字查下去,直查到后面指出××目的名称为止。
1.翅无,或极退化翅2对或1对2.无足,幼虫状,头和胸愈合,内寄生于膜翅目、半翅目及直翅目等昆虫体内,仅头胸部露出寄主腹节外捻翅目有足,头和胸部不愈合,不寄生于昆虫体内3.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外有其他附肢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外无其他附肢4.无触角;腹部12节,第1节~3节各有1对短小的附肢原尾目有触角,腹部最多11节5.腹部至多6节,第1腹节具腹管,第3腹节有握弹器,第4或第5腹节有一分叉的弹器弹尾目腹部多于6节,无上述附肢,但有成对的刺突或泡6.有一对长而分节的尾须或坚硬不分节的尾铗,无复眼双尾目除一对尾须外还有一条长而分节的中尾丝,有复眼缨尾目7.口器咀嚼式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虹吸式等8.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须腹部无尾须9.尾须呈坚硬不分节的铗状革翅目尾须不呈铗状10.前足第一跗节特别膨大,能纺丝纺足目前足第一跗节不特别膨大,不能纺丝11.前足捕捉足螳螂目前足非捕捉足12.后足跳跃足直翅目13.体扁,卵圆形,前胸背板很大,常向前延伸盖住头部蜚蠊目体非卵圆形,头不为前胸背板所盖14.体细长杆状竹节虫目体非杆状,社会性昆虫等翅目15.跗节3节以下跗节4节~5节16.触角3节~5节,寄生于鸟类或兽类体表食毛目触角13节~15节,非寄生性啮虫目17.腹部第1节并入后胸,第1和第2节之间紧缩呈柄状膜翅目腹部第1节不并入后胸,第1节和第2节之间不紧缩为柄状鞘翅目18.体密被鳞片,口器虹吸式鳞翅目体无鳞片,口器刺吸式、舐吸式或退化跗节至多3节20.体侧扁蚤目体不侧扁双翅目21.跗节端部有能伸缩的泡,爪很小缨翅目跗节端部无能伸缩的泡22.足具1爪,适于攀附在毛发上,外寄生于哺乳动物虱目足具2爪;如具1爪则寄生于植物上,极不活泼或固定不动,体呈球状、介壳状等,常被有蜡质、胶质等分泌物同翅目23.翅1对翅2对24.前翅或后翅特化成平衡棒无平衡棒25.前翅形成平衡棒,后翅大捻翅目后翅形成平衡棒,前翅大26.跗节5节双翅目跗节仅1节同翅目27.腹部末端有1对尾须腹部无尾须28.尾须细长而分节,翅竖立背上蜉蝣目尾须不分节,多短小,翅平覆背上29.跗节5节,后足非跳跃足,体细长如杆或扁宽如叶竹节虫目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直翅目30.前翅角质,口器咀嚼式鞘翅目翅为膜质,口器非咀嚼式31.翅上有鳞片鳞翅目翅上无鳞片缨翅目32.前翅全部或部分较厚为角质或革质,后翅膜质前翅与后翅均为膜质33.前翅基半部为角质或革质,端半部为膜质半翅目前翅基部与端部质地相同,或某部分较厚但不如上述34.口器刺吸式同翅目口器咀嚼式35.前翅有翅脉前翅无明显翅脉36.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直翅目跗节5节,后足与前足不同上述37.前足捕捉足螳螂目前足非捕捉足38.前胸背板很大,常盖住头的全部或大部分蜚蠊目前胸背板很小,头部外露,体似杆状或叶片状竹节虫目39.腹部末端有1对尾铗,前翅短小,不能盖住腹部中部革翅目腹部末端无尾铗,前翅一般较长,至少盖住腹部大部分鞘翅目40.翅面全部或部分被有鳞片,口器虹吸式或退化鳞翅目翅上无鳞片,口器非虹吸式41.口器刺吸式口器咀嚼式、嚼吸式或退化42.下唇形成分节的喙,翅缘无长毛无分节的喙,翅极狭长,翅缘有缨状长毛缨翅目43.喙自头的前方伸出半翅目喙自头的后方伸出同翅目44.触角极短小,刚毛状触角长而显著,非刚毛状45.腹部末端有1对细长多节的尾须,后翅很小蜉蝣目尾须短而不分节,后翅与前翅大小相似蜻蜒目46.头部向下延伸呈喙状长翅目头部不延长呈喙状47.前足第1跗节特别膨大,能纺丝纺足目前足第1跗节不特别膨大,也不能纺丝48.前、后翅几乎相等,翅基部各有一条横的肩缝等翅目前、后翅无肩线49.后翅前缘有一排小的翅钩列,用以和前翅相连膜翅目后翅前缘无翅钩列50.跗节2节~3节跗节5节51.前胸很大,腹端有1对尾须襀翅目前胸很小如颈状,无尾须啮虫目52.翅面密被明显的毛,口器退化毛翅目翅面上无明显的毛,毛仅着生在翅脉与翅缘上,口器发达53.后翅基部宽于前翅,有发达的臀区,休息时后翅臀区折起,头为前口式广翅目后翅基部不宽于前翅,无发达的臀区,休息时也不折起,头为下口式54.头部长。
昆虫鉴定目录第一节园艺昆虫十目及有关科鉴别第二节鳞翅目重要科鉴别第三节鞘翅目、同翅目重要科鉴别第一节昆虫十目及有关科鉴别一、昆虫分类的意义1、定义:昆虫分类是根据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生理特性等方面的异同,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综合等手段,把种类繁多的昆虫加以分门别类。
总结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反映昆虫进化过程建立分类系统。
2、意义(1)昆虫分类是认识昆虫的一种基本方法:有了昆虫分类系统,就可以认识昆虫,如建立昆虫分类检索表,并借助予这一‘字典’‘工具书’去查找昆虫的分类地位,叫出它的名称。
(2)昆虫分类是昆虫学研究的基础:昆虫种类的鉴定是植保工作开展的前题,无论是害虫的防治,还是益虫的利用,都需要在种名确定后,去查阅有关科学文献,了解前人的工作经验和研究进展,作为自已植保工作开展的参考。
二、分类的阶元和命名昆虫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纲以下又可分为目、科、属、种共七个主要分类阶元。
从界到种,均可设亚级,如亚门、亚科等。
物种是分类的基本阶元,种的定义是繁殖单元,即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界:动物界Animalia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纲:昆虫纲Insecta目:直翅目Orthoptera科:蝗科Locustidae属:飞蝗属Locusta种: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L亚种: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三、昆虫纲分目Order 目World 世界China 中国Subclass Apterygota无翅亚纲Thysanura 缨尾目600 21Diplura 双尾目600 51Protura 原尾目650 199Collembola 弹尾目5000 289 ubclass Pterygota: Ephemeroptera 蜉蝣目2200 306Odonata 蜻蜓目3500 738 Division Exopterygota Plecoptera衤责翅目2300 374有翅亚纲外翅部Grylloblattodea 蛩蠊目251Order 目World 世界China 中国Orthoptera 直翅目23000 2256 Phasmatodea虫脩目2500 221 Dermaptera 革翅目1850 284 Embioptera 纺足目200 7 Blattaria 蜚蠊目4000 366 Mantodea 螳螂目2000 165 Isoptera 等翅目3000 538 Zoraptera 缺翅目25 2 Psocoptera 啮虫目4500 1656 Mallophaga 食毛目4500 934 Anoplura 虱目500 104 Homoptera 同翅目45000 6885 Heteroptera 半翅目38000 3873 Thysanoptera 缨翅目6000 489 有翅亚纲内翅部Order 目World 世界China 中国Neuroptera 脉翅目4500 645 Megaloptera 广翅目500 74 Mecoptera 长翅目500 194 Lepidoptera 鳞翅目200000 18985 Trichoptera 毛翅目10000 987 Diptera 双翅目110000 104 Siphonaptera 蚤目3000 617 Hymenoptera 膜翅目120000 8796 Coleoptera 鞘翅目330000 18794 Strepsiptera 捻翅目400 19Total 79313四、昆虫十大目及重要科鉴定(一)园艺昆虫分目依据1、翅的有无;翅的类型、数目、翅脉脉相;2、口器类型;3、变态类型;4、触角、足类型等。
常见动物(昆虫)的识别与鉴定动物界已知种约有150万种,隶属30多个动物门。
如何识别与鉴定它们,不同的门类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和专门的技术,因此不可能在这里分门别类地一一介绍。
现仅介绍常见动物识别与鉴定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术。
掌握这些基本方法以后,当工作需要遇到不同类群时,也能尽快地熟悉它们并进行识别与鉴定工作了。
为识别和鉴定某一类群时,首先必须熟悉有关该类群的基本知识,了解该类群分类中常用的一些特征及其变化情况,理解一些常用术语的含义,并掌握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下面以昆虫纲为例,介绍如何检索到各个目。
一、昆虫纲的基本知识昆虫纲是节肢动物门中的一个主要纲,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具一对触角;胸部具三对附肢(足),大多数种类还具两对翅。
二、昆虫纲分类常用的主要特征昆虫纲是动物界第一大纲,含已知种约一百万。
一般根据翅的有无、多少、质地和类型;变态的类型;口器、触角及胸足等的形式,将昆虫分为二个亚纲三十多个目。
(一)昆虫的变态从卵中刚孵化出的昆虫幼体,形态一般与成体不完全相同,有时相差甚远。
在达到性成熟之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昆虫不仅逐渐增大躯体,还经过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以及行为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才能发育为成虫。
这种变化称为变态(metamorphosis)。
变态是昆虫胚后发育的重要特点之一。
常见的变态类型有:1.不完全变态虫体自卵孵化后,经过幼虫期便可发育为成虫。
不完全变态又可分为渐变态与半变态两种类型:(1)渐变态(paurometabola)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比较相似,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一样,只是大小不同、性器官未成熟及翅还停留在翅芽阶段,这一阶段通常称为若虫(nymph)。
这样的变态称为渐变态(图5-2A),如蝗虫。
(2)半变态(hemimetabola)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上有较大的区别,除翅芽外,还具一些临时性器官(如下唇特化而成的捕食器官“面罩”、直肠鳃或气管鳃),生活环境不同(幼虫水生,成虫陆生),这种幼虫称为稚虫(naiad)。
同翅目同翅目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同翅目英文名称:Homoptera定义:口器刺吸式,前后翅膜质或近革质,有翅或无翅,不完全变态。
应用学科:昆虫学(一级学科);昆虫分类与进化(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同翅目分类检索表有翅亚纲的1目。
刺吸式口器,两对翅,静止时多呈屋脊状置背上,前翅质地均一的一大类昆虫。
因本目昆虫前翅质地相同而得名。
世界已知有32800余种,中国已知1930余种。
查看精彩图册目录同翅目概述分类地位识别要点生物学特性种类与分布分类系统与常见科蝉亚目Cicadomorpha展开同翅目概述分类地位识别要点生物学特性种类与分布分类系统与常见科蝉亚目Cicadomorpha展开编辑本段同翅目概述传统的“同翅目”并不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而是一个人为的并系类群。
目前,在国际昆虫学界,“同翅目”作为一个人为的并系类群已得到公认和普遍接受,并已不再作为昆虫纲的一同翅目动物(5张)个有效目被使用。
国际昆虫界将原同翅目的木虱、粉虱、蚧虫、蚜虫、蝉、沫蝉、叶蝉、角蝉及蜡蝉类昆虫与蝽类昆虫一起作为半翅目的成员对待。
编辑本段分类地位同翅目(Homoptera)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有颚亚门(Mandibulata)、昆虫纲(Insecta)、有翅亚纲(Pterygota)的一目。
包括蝉、沫蝉、叶蝉、角蝉、蜡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和蚧壳虫,是昆虫纲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形态变化较大,口器刺吸式,前后翅膜质透明,形状、质地相同(与半翅目相对应),故称同翅目。
同翅目昆虫均以植物汁液为食,其中许多种类可以传播植物病毒病,是重要的农业害虫;有些种类可以分泌蜡、胶,或形成虫瘿,产生五倍子,是重要的工业资源昆虫。
蝉的鸣声悦耳动听,蜡蝉、角蝉的形态特异,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观赏昆虫。
编辑本段识别要点体小到大型。
头后口式,刺吸式口器从头部腹面后方生出,喙1-3节,多为3节。
常见动物昆虫的识别与鉴定(三)在野外或实际工作中,如果掌握了一些常见动物的主要特征,那么无须使用检索表一步一步地检索,就能识别它们所属的类群。
这些特征称之为“识别特征”。
昆虫之庞杂为动物界之冠,但掌握昆虫纲各目的识别特征并不太困难。
而有经验的人不经检索就能判别常见昆虫所在的目、科,有时甚至属或种。
下面以昆虫纲为例,介绍常见各目及其主要的识别特征。
原始无翅;无变态;腹部具与运动有关的附肢。
1.缨尾目中、小型,体长而柔软,裸露或覆以鳞片。
咀嚼式口器。
触角长,丝状。
腹部末端具三根细长尾丝。
如石蛃、衣鱼。
前者多生活于石块及落叶之下潮湿环境中,后者常见于室内抽屉、衣箱或书籍堆中。
2.弹尾目微小型,体柔软。
触角4节。
腹部第1、2、4节上分别着生有粘管、握弹器和弹器,能跳跃。
如跳虫。
通常有翅;有变态;腹部无运动附肢。
3.直翅目大型或中型昆虫。
头属下口式;口器为标准的咀嚼式;前翅狭小,革质;后翅宽大、膜质,且能折叠藏于前翅之下;腹部常具尾须及产卵器;发音器及听器发达;发音以左右翅相摩擦或以后足腿节内侧刮擦前翅而成;变态为渐变态。
蝗虫、蝼蛄、油葫芦、中华蚱蜢等皆属此目。
4.蜚蠊目咀嚼式口器,复眼发达,触角丝状;翅二对,也有不具翅的,前翅革质,后翅膜质,静止时平叠于腹上;足适于疾走;渐变态。
如各种蜚蠊和地鳖虫。
5.螳螂目体细长,咀嚼式口器,触角丝状;前胸发达,长于中胸和后胸之和;翅两对,前翅革质,后翅膜质,静止时平叠于腹上;前足适于捕捉;渐变态。
如螳螂。
6.等翅目体乳白色或灰白色,咀嚼式口器;翅膜质,很长,常超出腹末端,前后翅相似且等长故名。
渐变态。
本目是多态性、群居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每一群中有五种类型成员组成,即长翅型的雌雄繁殖蚁,短翅或无翅型的辅助繁殖蚁,和不孕性的工蚁和兵蚁。
如各种白蚁,是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方的主要害虫。
7.虱目体小而扁平,刺吸式口器,胸部各节愈合不分,足为攀缘式,渐变态。
为人畜的体外寄生虫,吸食血液并传播疾病,如体虱。
昆虫鉴定目录第一节园艺昆虫十目及有关科鉴别第二节鳞翅目重要科鉴别第三节鞘翅目、同翅目重要科鉴别第一节昆虫十目及有关科鉴别一、昆虫分类的意义1、定义:昆虫分类是根据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生理特性等方面的异同,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综合等手段,把种类繁多的昆虫加以分门别类。
总结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反映昆虫进化过程建立分类系统。
2、意义(1)昆虫分类是认识昆虫的一种基本方法:有了昆虫分类系统,就可以认识昆虫,如建立昆虫分类检索表,并借助予这一‘字典’‘工具书’去查找昆虫的分类地位,叫出它的名称。
(2)昆虫分类是昆虫学研究的基础:昆虫种类的鉴定是植保工作开展的前题,无论是害虫的防治,还是益虫的利用,都需要在种名确定后,去查阅有关科学文献,了解前人的工作经验和研究进展,作为自已植保工作开展的参考。
二、分类的阶元和命名昆虫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纲以下又可分为目、科、属、种共七个主要分类阶元。
从界到种,均可设亚级,如亚门、亚科等。
物种是分类的基本阶元,种的定义是繁殖单元,即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界:动物界Animalia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纲:昆虫纲Insecta目:直翅目Orthoptera科:蝗科Locustidae属:飞蝗属Locusta种: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L亚种: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三、昆虫纲分目Order 目World 世界China 中国Subclass Apterygota无翅亚纲Thysanura 缨尾目600 21Diplura 双尾目600 51Protura 原尾目650 199Collembola 弹尾目5000 289 ubclass Pterygota: Ephemeroptera 蜉蝣目2200 306Odonata 蜻蜓目3500 738 Division Exopterygota Plecoptera衤责翅目2300 374有翅亚纲外翅部Grylloblattodea 蛩蠊目251Order 目World 世界China 中国Orthoptera 直翅目23000 2256 Phasmatodea虫脩目2500 221 Dermaptera 革翅目1850 284 Embioptera 纺足目200 7 Blattaria 蜚蠊目4000 366 Mantodea 螳螂目2000 165 Isoptera 等翅目3000 538 Zoraptera 缺翅目25 2 Psocoptera 啮虫目4500 1656 Mallophaga 食毛目4500 934 Anoplura 虱目500 104 Homoptera 同翅目45000 6885 Heteroptera 半翅目38000 3873 Thysanoptera 缨翅目6000 489 有翅亚纲内翅部Order 目World 世界China 中国Neuroptera 脉翅目4500 645 Megaloptera 广翅目500 74 Mecoptera 长翅目500 194 Lepidoptera 鳞翅目200000 18985 Trichoptera 毛翅目10000 987 Diptera 双翅目110000 104 Siphonaptera 蚤目3000 617 Hymenoptera 膜翅目120000 8796 Coleoptera 鞘翅目330000 18794 Strepsiptera 捻翅目400 19Total 79313四、昆虫十大目及重要科鉴定(一)园艺昆虫分目依据1、翅的有无;翅的类型、数目、翅脉脉相;2、口器类型;3、变态类型;4、触角、足类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