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施工图识读
- 格式:docx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18
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16-1 建筑工程施工图概述一、建筑工程施工图的作用工程图纸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是表达工程设计和指导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也是重要的技术档案文件。
二、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设计建筑工程图纸的设计,一般是由业主通过招标投标选择具有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并与之签订设计合同,进行委托设计的(按有关规定可以不招标投标的设计项目,可以直接委托)。
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一般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技术上不太复杂的项目,可以按扩大的初步设计(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
大型的和重要的民用建筑工程,在初步设计前增加方案设计阶段(进行设计方案的优选)。
三、建筑工程施工图的种类建筑工程施工图通常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
建筑施工图主要用以表示房屋建筑的规划位置、外部造型、内部各房间的布置、内外装修、材料构造及施工要求等,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详图等。
结构施工图主要用以表示房屋结构系统的结构类型、构件布置、构件种类、数量、构件的内部构造和外部形状、大小以及构件间的连接构造。
设备施工图主要表达房屋给水排水、供电照明、采暖通风、空调、燃气等设备的布置和施工要求等。
主要包括各种设备的布置平面图、系统图和施工要求等内容。
设施图可按工种不同进一步分为水施图、暖通图、电施图等。
四、结构施工图包括的内容不同类型的结构,其施工图的具体内容与表达也各有不同,但一般包括下列三个方面的内容:1、结构设计说明本工程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设计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建筑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场地类别、地基土的液化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和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所选用结构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性能、强度等级、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及接长方法;所采用的通用做法的标准图图集;施工应遵循的施工规范和注意事项。
结构施工图识读知识点
一、图纸的序号和比例尺:结构施工图通常会在图纸上标注图纸的序号和比例尺,施工人员需要明确识读该图纸的比例尺,以便正确地测量和施工。
二、图例:图例是结构施工图中标明各种符号和代号的说明,施工人员需要通过图例了解各种符号和代号的具体含义。
三、图纸上的尺寸标注:在结构施工图中,一般会标注柱子、梁、板等构件的尺寸,施工人员需要准确地读取这些尺寸标注,并按照实际尺寸进行测量和施工。
四、施工标高:结构施工图中一般会标注各个构件的标高,施工人员需要明确各个构件的标高,以便进行正确的施工。
五、结构连接方式:结构施工图中会标明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施工人员需要准确地读取这些连接方式,并按照图纸要求进行连接。
六、构件编号:结构施工图中往往会给每个构件编号,施工人员需要了解各个构件的编号,以便按照编号进行施工。
七、图纸上的特殊要求:结构施工图中可能会有一些特殊要求,例如做法要求、施工顺序要求等,施工人员需要仔细阅读并按照要求施工。
八、符号和代号的识读:结构施工图中会使用各种符号和代号来表示不同的构件和施工要求,施工人员需要通过图例或其他相关说明了解这些符号和代号的具体含义。
九、图纸的方向和布置:结构施工图一般会标明图纸的方向和布置,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图纸的方向和布置进行施工。
十、图纸中的施工箭头:结构施工图中可能会使用施工箭头来指示施工的方向和方法,施工人员需要仔细阅读并按照施工箭头进行施工。
总的来说,准确地识读结构施工图对于施工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对结构施工图的仔细阅读和准确理解,施工人员才能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结构施工图识读一、结构施工图是表达房屋承重构件(如基础、梁、板、柱及其他构件)的布置、形状、大小、材料、构造及其相互关系的图样,它还要反映出其他专业(如建筑、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对结构的要求。
主要用来作为施工放线、开挖基槽、支模板、绑扎钢筋、设置预埋件、浇捣混凝土和安装梁、板、柱等构件及编制预算和施工组织计划等的依据。
1、结构设计说明结构设计说明是带全局性的文字说明,它包括:选用材料的类型、规格、强度等级,地基情况,施工注意事项,选用标准图集等。
2、结构平面布置图结构平面布置图是表示房屋中各承重构件总体平面布置的图样。
它包括:(1) 基础平面图;(2) 楼层结构布置平面图;(3) 屋盖结构平面图。
3、构件详图构件详图包括:(1) 梁、柱、板及基础结构详图;(2) 楼梯结构详图;(3) 屋架结构详图;(4) 其他详图,如天窗、雨篷、过梁等。
二、结构施工图中的有关规定�房屋建筑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结合体,目前房屋结构中采用较普遍的是混合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国家《建筑结构制图标准》对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有明确的规定,现将有关规定介绍如下:(1) 常用构件代号常用构件代号用各构件名称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2) 常用钢筋符号钢筋按其强度和品种分成不同的等级,并用不同的符号表示(3) 一般钢筋图例常用钢筋图例见表15.2。
(4) 钢筋的名称配置在混凝土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和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如图15.2 所示。
①受力筋②箍筋③架立筋④分布筋⑤构造筋(5) 保护层钢筋外缘到构件表面的距离称为钢筋的保护层。
其作用是保护钢筋免受锈蚀,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6) 钢筋的标注钢筋的直径、根数及相邻钢筋中心距在图样上一般采用引出线方式标注,其标注形式有下面两种:○1 标注钢筋的根数和直径(7) 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示方法为了清楚地表明构件内部的钢筋,可假设混凝土为透明体,这样构件中的钢筋在施工图中便可看见。
钢筋在结构图中其长度方向用单根粗实线表示,断面钢筋用圆黑点表示,构件的外形轮廓线用中实线绘制。
结构施工图识读一、结构施工图概念及其用途:结构施工图是根据房屋建筑中的承重构件进行结构设计后绘制成的图样。
结构设计时根据建筑要求选择结构类型,并进行合理布置,再通过力学计算确定构件的断面形状、大小、材料及构造等,并将设计结果绘成图样,以指导施工,这种图样有时简称为“结施"。
结构施工图与建筑施工图一样,是施工的依据,主要用于放灰线、挖基槽、基础施工、支承模板、配钢筋、浇灌混凝土等施工过程,也用于计算工程量、编制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
二、结构施工图的组成:(一)结构设计说明抗震设计与防火要求,地基与基础,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各种构件,砖砌体,后浇带与施工缝等部分选用的材料类型、规格、强度等级,施工注意事项等。
(二)结构平面图1.基础平面图2.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3.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三)构件详图1.梁、板、柱及基础结构详图2.楼梯结构详图3.屋架结构详图4.其他详图如支撑详图等结构施工图中,基本构件如板、梁、柱等,为了图样表达简明扼要,便于清楚区分构件,便于施工,制表、查阅,有必要以代号或符号去表示各类构件,目前国家《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给出的常用构件代号,均以构件名称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的。
结构施工图识读方法:1.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看图顺序是施工图识读的一般顺序。
比较符合看图的习惯,同时也是施工图绘制的先后顺序。
2.由前往后看,根据房屋的施工先后顺序,从基础、墙柱、楼面到屋面依次看,此顺序基本也是结构施工图编排的先后顺序。
3.看图时要注意从粗到细,从大到小。
先粗看一遍,了解工程的概况、结构方案等。
然后看总说明及每一张图纸,熟悉结构平面布置,检查构件布置是否合理正确,有无遗漏,柱网尺寸、构件定位尺寸、楼面标高等是否正确。
最后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详细看每一个构件的编号、跨数、截面尺寸、配筋、标高及其节点详图。
4.纸中的文字说明是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认真仔细逐条阅读,并与图样对照看,便于完整理解图纸.5.结施应与建施结合起来看图.一般先看建施图,通过阅读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面图,了解建筑体型、使用功能,内部房间的布置、层数与层高、柱墙布置、门窗尺寸、楼梯位置、内外装修、材料构造及施工要求等基本情况,然后再看结施图。
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1.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要领在阅读结构施工图前,必须先阅读建筑施工图,由此,建立起建筑物的轮廓,并且在识读结构施工图期间,还应反复查核对结构与建筑对同一部位的表示,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结构图中所表示的内容。
识读结构施工图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的渐进过程。
结构施工图用粗线条表示要突出的重点内容,为了使图面清晰常常利用代号代表所表示的构件和做法。
2.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1)结构设计说明的阅读了解对结构的特殊要求,了解说明中强调的内容,掌握,材料、质量、以及要采取的技术措施的内容,了解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和构造,了解所采用的标准图。
(2)基础布置图的识读要注意基础的标高和定位轴线的数值,了解基础的形式和区别,注意其它工种在基础上的预埋件和留洞。
①查阅建筑图,核对所有的轴线是否和基础一一对应,了解是否有的墙下无基础而用基础梁替代,基础的形式有无变化,有无设备基础。
②对照基础的平面和剖面,了解基底标高和基础顶面标高有无变化,有变化时是如何处理的。
③了解基础中预留洞和预埋件的平面位置、标高、数量。
④了解基础的形式和做法。
⑤了解各个部位的尺寸和配筋。
⑥反复以上的过程,解决没有看清楚的问题。
对遗留问题整理好纪录。
(3)结构布置图的识读结构布置图,由结构平面图和剖面图或标准图组成。
①了解结构的类型,了解主要构件的平面位置与标高,并与建筑图结合了解各构件的位置和标高的对应情况。
②结合剖面图、标准图和详图对主要构件进行分类,了解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点。
③了解各构件节点构造与预埋件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点④了解整个平面内,洞口、预埋件的做法与相关专业的连接要求。
⑤了解各主要构件的细部要求和做法,反复以上步骤,逐步深入了解,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在纪录中标出,进一步详细查找相关的图纸,并结合结构设计说明认定核实。
⑥了解其它构件的细部要求和做法,反复以上步骤,消除记录中的疑问,确定存在的问题,整理、汇总、提出图纸中的存在的遗漏和施工中存在的困难,为技术交底或会审图纸提供资料。
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和步骤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和步骤一、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和步骤(1)先施工先看(即施工图编排顺序)(2)由粗到细。
先粗看一遍,一般先看建施图,了解建筑概况、使用功能及要求、内部空间的布置、层数与层高、墙柱布置、门窗尺寸、楼(电)梯间的设置、内外装修、节点构造及施工要求等基本情况。
然后再看结施图,了解工程的概况、结构方案等。
熟悉结构平面布置,检查构件布置是否合理,有无遗漏,柱网尺寸、构件定位尺寸、楼面标高是否正确。
最后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细看每一构件的标高等。
(3)结施与建施结合看,其它设施图参照看。
注意:1)相同处,如轴线,墙厚,柱尺寸,过梁位置与洞口对应,梁底标高同洞顶标高,结构详图与建筑详图有无矛盾。
2)不同处:如建筑标高与结构标高,3)相关联处:如建施中墙,结施应有梁;建施中底层墙,结施为基础;楼面梁与门窗洞口有无矛盾;楼梯图有无矛盾等。
(4)最后阅读设备图,应特别注意设备的布置与建施图有无矛盾、设备的预留孔位置及尺寸与结构布置有无矛盾、结构预留孔的数量及位置是否正确、各设备工种之间有无矛盾。
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看,才能正确全面地了解施工图的全貌,并发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二、结构施工图的制图标准与规则《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1、一般规定(1)在结构施工图中,为了表达不同的意思,并使图形的主次分明,必须采用不同的线型和不同宽度的图线来表达。
线型规定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2)比例。
(3)构件名称应用代号表示。
(4)图纸编排顺序建筑工程图纸应按专业顺序编排。
一般应为图纸目录、总平面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水排水施工图、暖通空调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等依次排列。
各专业图纸应按图纸内容的主次关系、逻辑关系有序排列。
例如基本图在前,详图在后;总体图在前,局部图在后;主要部分在前,次要部分在后;布置图在前,构件图在后等次序编排。
结构施工图识读一、结构施工图概念及其用途:结构施工图是根据房屋建筑中的承重构件进行结构设计后绘制成的图样。
结构设计时根据建筑要求选择结构类型,并进行合理布置,再通过力学计算确定构件的断面形状、大小、材料及构造等,并将设计结果绘成图样,以指导施工,这种图样有时简称为“结施”。
结构施工图与建筑施工图一样,是施工的依据,主要用于放灰线、挖基槽、基础施工、支承模板、配钢筋、浇灌混凝土等施工过程,也用于计算工程量、编制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
二、结构施工图的组成:(一)结构设计说明抗震设计与防火要求,地基与基础,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各种构件,砖砌体,后浇带与施工缝等部分选用的材料类型、规格、强度等级,施工注意事项等。
(二)结构平面图1.基础平面图2.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3.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三)构件详图1.梁、板、柱及基础结构详图2.楼梯结构详图3.屋架结构详图4.其他详图如支撑详图等结构施工图中,基本构件如板、梁、柱等,为了图样表达简明扼要,便于清楚区分构件,便于施工,制表、查阅,有必要以代号或符号去表示各类构件,目前国家《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给出的常用构件代号,均以构件名称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的。
结构施工图识读方法:1.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看图顺序是施工图识读的一般顺序。
比较符合看图的习惯,同时也是施工图绘制的先后顺序。
2.由前往后看,根据房屋的施工先后顺序,从基础、墙柱、楼面到屋面依次看,此顺序基本也是结构施工图编排的先后顺序。
3.看图时要注意从粗到细,从大到小。
先粗看一遍,了解工程的概况、结构方案等。
然后看总说明及每一张图纸,熟悉结构平面布置,检查构件布置是否合理正确,有无遗漏,柱网尺寸、构件定位尺寸、楼面标高等是否正确。
最后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详细看每一个构件的编号、跨数、截面尺寸、配筋、标高及其节点详图。
4.纸中的文字说明是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认真仔细逐条阅读,并与图样对照看,便于完整理解图纸。
5.结施应与建施结合起来看图。
一般先看建施图,通过阅读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面图,了解建筑体型、使用功能,内部房间的布置、层数与层高、柱墙布置、门窗尺寸、楼梯位置、内外装修、材料构造及施工要求等基本情况,然后再看结施图。
在阅读结施图时应同时对照相应的建施图,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看,才能全面理解结构施工图,并发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四、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步骤:1.先看目录,通过阅读图纸目录,了解是什么类型的建筑,是哪个设计单位,图纸共有多少张,主要有哪些图纸,并检查全套各工种图纸是否齐全,图名与图纸编号是否相符等。
2.初步阅读各工种设计说明,了解工程概况,将所采用的标准图集编号摘抄下来,并准备好标准图集,供看图时使用。
3.阅读建施图。
读图次序依次为:设计总说明、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构造详图。
初步阅读建施图后,应能在头脑中形成整栋房屋的立体形象,能想象出建筑物的大致轮廓,为下一步结施图的阅读作好准备。
4.阅读结施图。
结施图的阅读顺序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阅读结构设计说明。
准备好结施图所套用的标准图集及地质勘察资料备用。
(2)阅读基础平面图、详图与地质勘察资料。
基础平面图应与建筑底层平面图结合起来看图。
(3)阅读柱平面布置图。
根据对应的建筑平面图校对柱的布置是否合理,柱网尺寸、柱断面尺寸与轴线的关系尺寸有无错误。
(4)阅读楼层及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
对照建施平面图中的房间分隔、墙体的布置、检查各构件的平面定位尺寸是否正确,布置是否合理,有无遗漏,楼板的形式、布置、板面标高是否正确等。
(5)按前述的施工图识读方法,详细阅读各平面图中的每一个构件的编号、断面尺寸、标高、配筋及其构造详图,并与建施图结合,检查有无错误与矛盾。
看图中发现的问题要一一记下,最后按结施图的先后顺序将存在的问题全部整理出来,以便在图纸会审时加以解决。
(6)在前述阅读结施图中,涉及采用标准图集时,应详细阅读规定的标准图集。
五、平法施工图的表达方式与特点: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传统设计表达方法作了重大改革,它是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制图规则,直接将各类构件表达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图纸,避免了传统的将各个构件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大大地减少了传统设计中大量的重复表达内容,变离散的表达方式为集中表达方式,并将内容以可重复使用的通用标准图的方式固定下来。
目前已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可直接采用。
按平法设计绘制的结构施工图,一般是由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详图两部分构成,但对于复杂的建筑物,尚需增加模板、开洞和预埋件等平面图。
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将所有梁、柱、墙等构件按规定进行编号,使平法施工图与构造详图相一一对应。
同时必须根据具体工程,按照各类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在按结构层(标准层)绘制的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示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
出图时,宜按基础、柱、剪力墙、梁、板、楼梯及其他构件的顺序排列。
1.写明本设计图采用的是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并注明所选用平法标准图集的名称与图集编号;2.写明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3.写明有无抗震设防要求,当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应写明抗震设防烈度及结构抗震等级,以便正确选用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4.写明各类构件在其所在部位所选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钢筋种类,以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5.写明构件贯通钢筋需接长时采用接头形式及有关要求;6.写明不同部位构件所处的环境类别;7.当采用平法标准图集,其标准详图有多种做法与选择时,应写明在何部位采用何种做法;8.若对平法标准图集的标准构造详图作出变更时应写明变更的具体内容;9.其他特殊要求。
列表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就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先对柱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各选择一个(当柱截面与轴线关系不同时,需选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b1、b2、h1、h2),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起至标高、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面整体配筋(如图10-1)。
一般情况下,一张图纸便可以将本工程所有柱的设计内容(构造要求除外)一次性表达清楚。
如图10-1所示,列表注写方式绘制的柱平法施工图包括以下三部分具体内容:➢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结构层号此项内容可以用表格或其他方法注明,用来表达所有柱沿高度方向的数据,方便设计和施工人员查找、修改。
图中层号为2的楼层,其结构层楼面标高为3.87 m,层高为3.9 m。
➢柱平面布置图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柱中各选择一个(或几个)截面,标注柱的几何参数代号:b1、b2、h1、h2,用以表示柱截面形状及与轴线关系。
➢柱表柱表内容包含以下六部分:1. 柱编号2. 各段柱的起止标高3. 柱截面尺寸b×h及与轴线关系的几何参数4. 柱纵筋5. 箍筋种类型号及箍筋肢数6. 柱箍筋1. 柱编号由柱类型代号(如:KZ)和序号(如:1、2等)组成,应符合表10-2的规定。
给柱编号一方面使设计和施工人员对柱种类、数量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在必须与之配套使用的标准构造详图中,也按构件类型统一编制了代号,这些代号与平法图中相同类型的构件的代号完全一致相,使二者之间建立明确的对应互补关系,从而保证结构设计的完整性。
2. 各段柱的起止标高自柱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
注意,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根部标高指基础顶面标高;梁上柱的根部标高是指梁顶面标高;剪力墙上柱的根部标高分两种:当柱纵筋锚固在墙顶部时,其根部标高为墙顶面标高,当柱与剪力墙重叠一层时,其根部标高为墙顶面往下一层的结构层楼面标高,如图10-2。
3. 柱截面尺寸及与轴线关系的几何参数b1、b2和h1、h2的具体数值,须对应各段柱分别注写。
其中b= b1+ b2,h= h1+h2。
当截面的某一边收缩变化至与轴线重合一或偏离轴线的另一侧时b1、b2;h1、h2中的某项为零或为负值,如图10-3。
4. 柱纵筋分角筋、截面b边中部筋和h边中部筋三项(对称截面对称边可省略);当为圆柱时,从中角筋一栏注写圆柱的全部纵筋。
当柱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也相同时,可将纵筋写在“全部纵筋”一栏中。
5. 箍筋种类型号及箍筋肢数箍筋种类型号及箍筋肢数在箍筋类型栏内注写。
具体工程所设计的箍筋类型图及箍筋复合的具体方式.须画在表的上部或图中的适当位置,并在其上标注与表中相对应的b、h和类型号。
各种箍筋的类型见图10-4。
6. 柱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与间距。
当为抗震设计时,用斜线“/”区分柱端箍筋加密区与柱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
例如:Φ8@100/200,表示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mm。
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且为抗震设计时,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的箍筋,均应按小于等于5d(d为柱纵筋较小直径)及小于等于100的间距加密。
截面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是在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图10-5)。
首先对除芯柱之外所有柱截面进行编号,编号应符合表10-2中的规定。
然后从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按另一种比例在原位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并在各配筋图上注写柱截面尺寸b、h(对于圆柱改为圆柱直径d)与轴线关系b1、b2和h1、h2的具体数值(b= b1+ b2,h= h1+h2,圆柱时d= b1+ b2 = h1+h2)。
当纵筋采用两种直径时,须再注写断面各边中部纵筋的具体数值(对于采用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仅在一侧注写中部纵筋,对称边省略不注)。
当在某些框架柱的一定高度范围内,在其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芯柱时,其标注方式详见平法标准图集(03G101-1)有关规定。
截面注写方式中,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分段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
但此时应在未画配筋的柱截面上注写该柱截面与轴线的具体尺寸。
注写柱子箍筋,应包括钢筋种类代号、直径与间距(间距表示方法及纵筋搭接时加密的表达同列表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绘制的柱平法施工图图纸数量一般与标准层数相同。
但对不同标准层的不同截面和配筋,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同一柱平面布置图上用加括号“( )”的方式来区分和表达不同标准层的注写数值,但与柱标高要一一对应。
加括号的方法是设计人员经常用来区分图纸上图形相同、数值不同时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