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广告中的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英语广告直译和意译法,创译法相结合的例子当将广告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通常有几种方法:●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直译法是将原文逐字逐句地翻译成目标语言,保留原文的结构和语法,但有时会因为文化、语言习惯等原因导致翻译结果不自然或不流畅。
例子:原文广告语"Quality you can trust"直译为"质量您可以信任"。
●意译法(Free Translation):意译法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和情感,用目标语言表达同样的意思,而不是直译原文的文字。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和习惯,使翻译更自然、更易理解。
例子:原文广告语"Where dreams come true"意译为"梦想成真的地方"。
●创译法(Creative Translation):创译法是在保留原文含义的基础上,结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语言特点以及广告的目的和受众,进行更具创造性和吸引力的翻译。
例子:原文广告语"Think Different"创译为"与众不同",这个译文保留了原文的意思,但也结合了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特点,更贴合目标受众的理解和感受。
●下面是结合以上三种方法的例子:原文广告语:"Taste the rainbow"1.直译法:"尝尝彩虹"2.意译法:"品尝彩虹的味道"3.创译法:"享受彩虹般的美味"在创译法中,"Taste the rainbow"的意思被传达了出来,但同时也引入了一种更具吸引力和感官上的描述,更能够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
1.英语广告语的特点1.1简练 Brief广告,由于受到时间、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很多世界驰名的英语广告,都是以简练取胜的:Drives wanted. (大众汽车) Your true choice. (AT&T电话公司) Passion for the road. (马自达汽车) Makes dreams come true. (迪斯尼乐园)Let us make things better. (飞利浦电器)在简练这方面,广告有以下特点:1.1.1多用口语: 口语的运用,使广告具亲和力。
在广告中会尽量采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语,并多使用一些小词汇(small words),以更贴近观众。
My goodness! My Guinness!Guinness啤酒的广告,“my goodness”表示惊讶,这个组合形象生动,易于记忆。
俚语和非正式英语也常出现在广告中。
下面是一则推销微波炉的广告,用词简单,口语化很强。
“gotta”为俚语,相当于“got to”,让人觉得很贴近生活。
I couldn’t believe it! Until I tried it!I’m impressed by it!You’ve gotta try it! I love it!1.1.2多用简单句,明快有力: 简单句地运用,能使顾客的心与广告一起舞动。
下面这则广告就体现了简明的特点:The Armco vacuum learner cleans rugs and drapes. It cleans hard surfaces like woods and vinyl floors. Even cement. The Armco vacuum cleaner is smooth and quiet. Try it! Make your floorssparkle with new cleanliness.1.1.3多用省略句,突出关键词。
2005年04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 pr.2005第31卷第2期Jour nal of Inner M 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V ol.31N o.2浅谈英语广告修辞及其翻译X张楠(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1摘要2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英语广告中大量使用的修辞手法给我们的理解和翻译带来了一些困难。
本文通过列举近一、两年英文杂志上的广告实例,归纳了英语广告中经常使用的六大类修辞手法并对其翻译作了一番初步的探讨。
笔者认为英语广告中的修辞翻译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当英汉两种修辞格在表达习惯和文化概念上相近时尽量采取直译;反之,应采取各种变通手法弥补翻译,以求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修辞效果。
1关键词2英语广告;修辞格;翻译;直译1中图分类号2H315.9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671-0215(2005)02-0109-05今天,无论你翻开报纸、杂志还是打开电视机、收音机随时都能看到、听到各种各样的广告。
广告作为一种商业现象已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
随着广告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广告文体,分析它的形式、功能和表达效果等。
本文关注的是英语广告的修辞手法及其翻译问题,旨在通过列举最新英文杂志上的广告实例,对英语广告中经常出现的六大类修辞的应用和翻译作一番初步的探讨,希望对我们理解和翻译英语广告有一定的帮助。
一、反复类修辞及其翻译(一)R epetition(反复)Repet ition(反复)是英汉两种语言都经常使用的修辞格,也是英语广告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修辞格。
它通过在文章中重复使用某一语句或词语,加强语势,增强语言节奏感,达到抒发感情,营造气氛的目的。
英语/反复0修辞格主要分为/连接反复0(immediate r epetition)和/间接反复0(in-termittent repetit ion)两种。
浅谈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摘要]广告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双关语是英语广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段。
其翻译要充分考虑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以展示广告英语所特有的语言魅力。
本文从语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和成语、俗语双关等几方面对双关语的运用技巧作了阐述,并在考虑双关语的双重含义及广告语体风格的基础上,从契合译法、分别表义法、套译法、侧重译法和补偿译法等方面对英语广告双关语的翻译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广告英语双关语翻译一、引言不论是商品广告,还是公益广告,广告的创作都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这门艺术中的文案写作比其它形式的写作都更需要技巧。
它要利用推销原理写出雅俗共赏、生动有趣的文字,要具有特殊的感染力,能在瞬间引起读者注意,刺激其购买欲望,最终促成购买行为。
在广告如林的时代,为使自己的广告独树一帜,惹人注目,广告作者总是特别注意修辞,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创造出精辟独到、生动形象、效果非凡的广告词,而其中双关语的运用最能体现机智和诙谐。
双关语这一修辞手段是广告创作常用的技巧。
双关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一种语言文字形式表达出一明一暗双重意义,既引人注意,又能引起联想。
双关语具有简洁凝练、风趣幽默、新颖别致等修辞效果,能够突出广告的特点,因而在广告中得到大量应用。
二、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双关语在广告中比较常用,它存在于语音、词汇、句法等各个语言层面。
在广告中,广告制作者为了增加广告的吸引力,挖空心思地追求新的创意,使得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技巧更加纷繁复杂,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谐音双关“谐音双关是用拼写相似,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构成的。
”广告制作者非常乐于使用谐音双关,因为此类双关具有风趣、幽默、俏皮、滑稽的语言风格,能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For example: 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译文:这里有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一切为了您的子孙后代。
英语广告中的双关修辞与翻译作者:于春梅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14期广告作为宣传手段,是商品销售的重要环节,目的就是要引起人们对商品的注意并理解其传递的信息,从而说服人们购买这种商品。
在中国,由于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发展与完善,对外开放中的经济活动日益增多,国际广告事业蓬勃发展。
因此,广告英语的翻译已经成为翻译学中的主要分支。
广告英语常用多种修辞手法,但由于中西某些修辞传统的差异会给翻译带来一些困难,其中最难处理的是双关语的翻译。
本文主要介绍一下英语广告中的双关修辞与翻译。
一、英语广告中双关修辞的种类:英语双关与汉语双关一样,是利用某些词语的语意或语音条件,使其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双重含义。
1.谐音双关谐音双关是利用同形异义词,即发音、拼写相同但意义不同,或者发音相同但拼写、意义不同的词,使其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双重含义。
例如: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在这则广告中,制作者运用了sun-son, air-heir这两对谐音字,使广告语言朗朗上口,风趣、幽默,具有感召力。
2.语义双关语义双关是利用一词多义现象来达到双关效果。
例如:S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 这则冰淇淋广告是专为节食者生产的。
其中的spoil是双关所在。
spoil oneself意为“尽兴”;而spoil one’s figure则意为“破坏了体形”。
3.成语或俗语双关广告语言特别善于引用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或俗语。
这些广告以人们原有的社会、文化知识为基础,以鲜明、独特的语言形式形成双关。
例如: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Toyota.制作者巧妙地利用了“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这一明言警句的模式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当消费者想要买车时,便自然而然地想起“there is a Toyota”。
广告英语中翻译的方法直译译文在符合译入语语言规范,又不会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既保留了原文的内容,又保留原文的形式。
例1:Look young in only two weeks.(两周之内变年轻) 这则化装品广告使我们想起中国有句关于美容香皂的广告词:"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两者可谓异曲同工。
它运用夸张手法,使广告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意译当中英文的词序、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段存在很大差异时,应采纳意译。
译者必须摆脱原文形式,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广告更符合译入语文化。
例1:The who, what, when, where, and Y of Basketball Shoes.(涵盖一切的篮球鞋)广告中的5个w(Y应作why)原本是指一篇报道性的新闻应具有的要点,这里指"包括一切要素'的意思。
意译比直译更明了。
例2:本品可即开即食。
(Ready to serve)假设直译为Opening and eating immediately,会让外国人误以为该品不易存放,所以采纳意译法以便使国外消费者产生相同的联想。
套译所谓套译是指套用文化色彩深厚的名言佳句,以便营造一种亲切的氛围,使译语读者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引起共鸣。
例1:随身携带,有备无患;随身携带,有惊无险。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这则速效救心丸广告用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四字格,并运用反复和排比,特别了药品的优点。
其英语广告套用英语谚语,应用反复和拟人手法,将救心丸比拟成朋友,在患难中随时对你施以援手。
这种译法比直译更能引起共鸣。
2广告英语翻译技巧(1)广告翻译的标准所谓的广告就是通过大量的媒介向公众和媒体传达某种商品的信息,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吸引读者的眼球来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
广告翻译强调翻译的效果,即不仅要提供充分的通俗易懂商品信息给读者,还要让读者有一种"切肤之感'。
试论英语⼴告中双关语的翻译试论英语⼴告中双关语的翻译⼴告,就是⼴⽽告之, 其⽬的是要在瞬间吸引⼈们的注意, 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激起⼈们的购买欲望。
双关是利⽤某些词语或句⼦的语⾳或语义条件, 使其在特定的语境中带有明暗双重意义。
英语中⼀般有两种双关, ⼀种是谐⾳双关,即利⽤拼写相似, 发⾳相同或相近的词构成的双关; ⼀种是语义双关,即利⽤英语⼀词多义的特点, 使词语或句⼦的多义性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双关。
双关的使⽤可以使读者感到在幽默中见智慧, 在平淡中见新奇. 由于双关语具有简洁凝练。
风趣幽默.新颖别致.耐⼈寻味等修辞效果, 能够突出⼴告的特点,所以在⼴告中得以⼤量应⽤。
1.英语⼴告中双关语的翻译关于翻译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提出了不同的主张。
从严复的“信、达、雅”, 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 到鲁迅的“忠实通顺”; 从黜秋⽩的“等同概念”到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Nida的“功能对等”或“动态对等”, 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主张都是指译⽂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的意义, 保持原⽂的风格。
⽽所谓忠实表达原⽂的意义, 指的是忠实表达原⽂的字⾯意义.隐含意义等。
作为信息传播的⼿段, ⼴告⽤语具有简洁、⽣动、形象、富于感染⼒的特点。
⼴告语⾔是⼀种精练、含蓄、富有表现⼒和⿎动性的语⾔, ⽽双关⼜是双重意义的表达, 这就给英语⼴告中双关的翻译造成语⾔结构和表达上的困难。
因此, 英语⼴告中双关的翻译应根据⼴告的内容和特点, 既要充分照顾到原⽂的语体风格, ⼜要尽量传达出原⽂的信息。
在翻译⽅法上, 直译与意译⼀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
直译与意译是相对的, 两者之间相互联系, 且没有绝对的界限.⼀篇好的译作总是既有直译, ⼜有意译的,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如果采⽤直译能准确传达原⽂多种意义的, 就直译; 如果不能翻译出原⽂的多种意义, 特别是不能传达出隐含意义的, 就采取意译的⽅法。
所以, 对英语⼴告中双关的翻译, 应采⽤辨证的办法, ⼀⽅⾯要考虑到⼴告的语体特征, 另⼀⽅⾯要尽可能减少双关在翻译中信息的流失。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双关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用于创造幽默或引起读者的思考。
在广告中,双关语常常被用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加产品的印象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双关语及其翻译。
1. "Say it with flowers" - 以花传情这个双关语的广告口号暗示了送花作为表达情感的方式。
同时,它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口语表达感受,或者使用某种花的名字来表达情感。
翻译时可以根据广告的背景和产品进行调整,例如“用花来表达你的心意”。
2. "You're worth it" - 你值得拥有这个双关语广告语在化妆品行业非常常见。
它既可以理解为是指消费者值得拥有高品质的产品来照顾自己,也可以理解为消费者本身是有价值的。
翻译时可以根据广告的目标受众和宣传点进行调整,例如“你应该享受这个”。
3. "Breakfast of champions" - 冠军的早餐这个双关语广告语用于推广某个早餐食品。
它既可以理解为是指该食品是冠军们的早餐选择,也可以理解为该食品会让人成为冠军。
翻译时可以根据文化背景调整,例如“冠军的选择”。
4. "When it rains, it pours" - 这下倒霉了这个双关语广告语常用于推广食品或调味品。
它既可以理解为指在下雨的时候,食物难以保持干燥,也可以理解为该食品会给食物增加更多的味道。
翻译时可以根据背景和产品的特点进行调整,例如“一场雨,一番好滋味”。
5. "Life's a journey, enjoy the ride" - 人生是一场旅程,享受骑行吧这个双关语广告语常用于推广交通工具或旅游产品。
它既可以理解为是指人生是一段旅程,要享受其中的乐趣,也可以理解为指通过骑行来享受生活的方式。
翻译时可以根据广告的背景和产品进行调整,例如“人生如旅,快乐骑行”。
总体而言,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被广泛使用,因为它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加广告的趣味性和记忆力。
从语篇分析角度浅谈广告英语的翻译作者:代媛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13期摘要:广告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域具有其独特性,因此对广告英语的研究也应该与普通的语篇研究有所不同,本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对广告英语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把对广告英语语篇分析的方法应用到英语广告翻译中来。
关键词:广告英语语篇分析英语广告翻译引言出色的广告通常别出心裁,耐人寻味,过目不忘,很能打动消费者的心,刺激消费行为。
而在广告宣传手段中起主导或关键作用的还是语言因素。
国际广告协会会长罗杰·尼尔说:“广告是词语的生涯”,美国著名广告人士H·史戴平斯更直截了当地指出:“文稿是广告的核心。
”可见语言艺术在广告中的地位和价值。
本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对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以探讨广告英语翻译的策略。
[1]一、基于功能语法的语篇分析理论人类交际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而语篇作为交际的形式,在进行语篇分析时就必须考虑谈话的内容、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讲话媒介等因素。
这种环境因素就是Malinowski所称的“情景语境”。
Halliday 认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看,情景语境中有三个因素最为重要: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
这三个因素是情景语境的组成部分,称为语域变体(register variable)。
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广告英语语篇的特点。
[2]1. 语场对广告语篇的影响我们知道,广告的目标领域对象很多,有针对消费者的消费者广告,有针对企业中购买工业品或影响工业品购买个人的产业广告,还有服务业广告等等。
目标领域的不同,其使用的词汇侧重点也不同。
例如如:The Self- made woman. She is living better all the time. (Self杂志广告)语境:Self 杂志的读者主要为女性,而每个现代女性都希望自己独立,优雅,广告商正是迎合了这种心理。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
一、双关语是什么
双关语(Double entendre)是指在一个句子中,意思同时可以读出
两种意思,其中一种意思常常带有有趣的影射和幽默的意味。
双关语的最
大特点就是在一句话中包含两种意思,其中有一种意思是直接表达的,而
另一种意思是潜台词,它们之间并不存在联系,但是从字面上理解后,就
可以发现双关语的存在。
二、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
1、具有幽默性
双关语在英语宣传广告中常常带有一定的幽默性,它可以激发观众的
共鸣,同时也可以让观众记住品牌,而且让观众的情绪也跟着提升。
比如,可口可乐宣传口号“Open happiness”,直译:“打开快乐”,双关语的
寓意就在于:通过喝可乐来获得幸福快乐。
2、引起兴趣
双关语以其新颖别致,抑扬顿挫的编排,含蓄深刻,具有极强的触发
性和诱因,可谓无人不识。
双关语的运用,能很好地吸引观众的眼球,让
他们对这款产品有兴趣,因此很多大型品牌在宣传时也常常会用到双关语
的技巧来激发大家的共鸣,比如说,微软的宣传语“Where do y ou want
to go today?”,直译:“今天你想去哪里?”这里强调不仅仅是今天,
而是用几个词来激发你的兴趣,以及可以到达的地方可以有多特别,即使
有极大的空间来探索,可以让观众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浅谈英语广告中的翻译
作者:王晨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3期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修辞是广告中常见的手法。
一般的修辞手法有拟人、比喻、双关、重复、夸张、排比、反语等。
修辞手法使广告更加的生动,增强了表达效果。
广告的目的在于说服或提醒人们购买某种产品或采取某种行动,具备“推销能力”,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克服文化上的差异,尽量贴近原文。
译文应该和原文达到音、形、意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广告英语;修辞;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0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4--01
一、英语广告中的修辞
1.1比喻
比喻包括明喻(Simile)和暗喻(Metaphor)。
比喻是英语广告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的使用可以使所推销的产品形象化,更生动有趣。
Simile就是常用as或like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Eg:As soft as Mother’s hands.像母亲的手一样柔软。
(这是一则童鞋的广告,将鞋子用妈妈的手比喻,给孩子带来无限的温暖。
童鞋的顾客群一般是妈妈带着孩子来购买,所以很容易吸引客户群。
)
‚Metaphor就是又称为“隐喻”,是本体和喻体的同时出现,给人留下无限想象。
Eg:Wash the big city out of hair. 洗去头发上大城市的污垢。
【这是一则洗发液广告,“the big city”(大城市)指的是头发上的污垢。
这样的暗语手法大大加深人们的印象。
】
1.2拟人(Personification)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
广告中的拟人手法使广告英语更加的生动活泼。
Eg:She works while you rest.
她工作,你休息。
(这是一则洗衣机广告,“she”指的是洗衣机,“you”指的是主人。
把洗衣机拟人化,让广告生动起来,刺激购物者的购买与欲望。
)
1.3 双关(Pun)
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Eg:Make time for time.
这是时代杂志的广告,前一个指时间,后一个指杂志名字,一语双关,给人印象深刻。
1.4 重复(Repetition)
重复是指在广告英语中重复用同一句式使广告语更有节奏感,容易上口,听起来悦耳,容易被人记住与传播。
Eg:Give a Timex to all , and to all a good time.
在这则钟表的广告,不仅重复使用to all ,而且用 good time 表示双关。
Good time 有带表人“愉快”和“钟表走得准确”的意思。
1.5夸张(Hyperbole)
夸张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更能起到渲染的功效,迎合消费者的心理。
Eg:(1)Hi-fi, Hi-fun,Hi-fashion, only from Sony.
高保真,高乐趣,高时尚,只来自索尼。
——索尼
(2)Things go better with Coca-cola.
可口可乐,万家欢乐。
——可口可乐
二、常见的翻译方法
2.1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将源语言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
Eg:Extraordinary Cola. Extraordinary choice.
非常可乐非常选择。
(运用直译法,通熟易懂,直接明了)
2.2意译法
由于中英文的文体不同,在进行互译时,不能一味的直译。
在西方英语受众群体能接受的文化背景下,同时可以不扭曲原文,忠实地传递原文主旨.
Eg: Look young in only two weeks.
两周之内变年轻。
(这则化妆品广告使人想起中国有句关于美容香皂的广告词:“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两者可谓异曲同工,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
2.4转译法
由于生活,传统,风俗,宗教的不同,中西方的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进行广告翻译时,要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将信息准确的传递给消费者。
这就需要运用转译法。
Eg:In just a few drops,this man’s skin is going to feel better.滴上几滴,皮肤就很舒服。
(这是一则护肤品广告,此名中“this man”英语实写,汉语虚译。
使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
三、结论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告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其重要性越来越显著。
广告必须引人注目,具有“注意价值”和“可读性”。
同时,广告还具有巨大地“说服力”或“推销能力”,使人产生购买被宣传的商品的欲望,从而达到商家做广告的目的。
本文就广告英语在翻译中的修辞和方法进行讨论与研究,如果能够熟练运用,将会使广告语言更加精炼、生动、含蓄,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目的是读者在接受商品信息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进而达到广告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翁凤翔. 21 世纪国际商务英语丛书 ·实用翻译[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4.
2、杨梅. 试论广告英语的特点及翻译[J ]. 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