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作业
- 格式:ppt
- 大小:146.50 KB
- 文档页数:3
一、选择题1、构件上参与接触的点、线、面,称为____。
A、运动副元素B、运动副2、____保留了2个自由度,带进了1个约束。
A、移动副B、转动副C、高副3、运动链的自由度数为____时,运动链无相对运动。
A、0B、1C、34、两个以上的构件共用同一转动轴线所构成的转动副称为____。
A、局部自由度B、复合铰链C、虚约束5、若复合铰链处有4个构件汇集在一起,应有____个转动副。
A、2B、3C、46、在自行车前轮的下列几处联接中,属于运动副的是____。
A、轴与车轮B、前叉与轴C、辐条与钢圈7、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对于虚约束应该____。
A、除去不计B、考虑在内C、除不除去都行8、两构件构成运动副的主要特征是____。
A、两构件能作相对运动B、两构件相联接C、两构件以点、线、面相接触D、两构件既联接又能作一定的相对运动9、在比例尺μL=0.02m/mm的机构运动简图中,量得一构件的长度是10mm,则该构件的实际长度是____mm。
A、20B、50C、200D、50010、机构运动简图与____无关。
A、构件和运动副的结构B、构件数目C、运动副的数目、类型D、运动副的相对位置11、火车车轮与铁轨的接触联接是____副。
A、低B、高C、转动D、移动12、齿轮轮齿啮合处的运动副,限制两构件的____。
A、沿接触点法线方向的相对移动B、沿接触点切线方向的相对移动C、相对移动D、相对移动和相对转动二、判断题1、虚约束(影响)机构的运动。
2、虚约束对运动不起独立限制作用。
3、齿轮机构组成(转动)副。
4、一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有(2)个独立运动的自由度。
5、运动副按(运动)形式不同分为高副和低副两类。
6、引入一个约束条件将减少一个自由度。
7、机构中只有一个机架。
8、机构中(只有)一个主动件。
9、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处组成的(运动)副即为复合铰链。
10、平面低副机构中,每个转动副和移动副所引入的约束数目是相同的。
11、虚约束没有独立约束作用,在实际机器中(可有可无)。
1.1 上机实验注意学习手册中,在第一章将详细、分步骤地引导学员渐渐熟悉Java的语法、开发环境以及Java的编码规范。
以后的章节中将不再详细分步骤介绍。
学员们在第一章中的上机实验中要学会如何安装JDK,以及配置Java的系统环境变量,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开发环境的帮助,并且本章将学习如何编写Java程序以及如何执行代码。
为了保持一致性,请使用记事本,大部分机器都有记事本。
1.5.1 JDK安装与配置1.实验目的:学会手动安装JDK学会手动配置环境变量2.基本常识:SUN公司提供了自己的一套Java开发环境,通常称之为JDK(Java Development Kit)。
SUN公司提供了多种操作系统下的JDK,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JDK的版本也在不断的升级,如JDK1.2、JDK1.3、JDK1.4、JDK1.5。
各种操作系统下的JDK的各种版本在使用上基本相似,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环境,从SUN公司的网站上下载相应的JDK版本,一般情况下是越新越好,本教材的讲解都是基于Windows 平台下的JDK1.5。
3.实验步骤:> 1 安装JDK操作操作操作> 2 配置环境变量。
操作操作操作操作> 3 环境测试操作> 4 第一个Java程序操作代码:语句1:public class Hello创建一个类Hello。
在Java程序中,代码是在类中编写。
因此,下列给出的main方法位于类Hello中。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main方法是Java应用程序执行的入口。
public关键字指定了在任何地方都可访问此函数。
void关键字表明此函数将不返回任何值。
语句2:System.out.println(“你好,世界”);在屏幕上输出字符串“你好,世界”。
方法println()使得在输出字符串后换行。
如果不希望在屏上输出字符串后换行,可使用方法print()。
《C语言》第一章作业答
1.为什么不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而发展为用C语言来编写程序呢?
汇编语言采用助记词来开发程序,例用ADD表示加,用SUB表示减,开发程序的工作量大,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差,C用接近人类的自然语言来编写程序,与特定计算机系统无关,编程效率高,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好。
2.C语言一共只有37个关键字,9种控制语句,34种运算符。
3. C程序是由函数构成的。
一个C源程序至少包含一个main函数。
4.一个函数由两部分组成: 函数的首部和函数体。
5.一个C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的,而不论main函数在整个程序中的位置如何。
每个语句和数据声明的最后必须有一个分号。
6.所谓程序,就是一组计算机能识别和执行的指令,每一条指令使计算机执行特定的操作。
《水盐体系相图》(第一章)作业及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1-1 计算下列物料的组成,分别用重量%、摩尔%、克/100克水、克/100克盐表示。
(1) 由20克Na 2SO 4、30克K 2SO 4和150H 2O 克组成的物料; (2) 某溶液,含MgCl 2 、NaCl 、 KCl 46.1g/L ,比重为。
其中:Na 2SO 4摩尔质量为,K 2SO 4摩尔质量为,H 2O 摩尔质量为,MgCl 2摩尔质量为,NaCl 摩尔质量为,KCl 摩尔质量为。
(1) 由20克Na 2SO 4、30克K 2SO 4和150克H 2O 组成的物料。
解:a.用重量%表示物料的组成:b.用摩尔%表示物料组成:物料总摩尔数:++=(mol )c.用克/100克水表示物料组成:d.用克/100克盐表示物料组成:(2)某溶液,含MgCl 2 g/L 、NaCl g/L 、 KCl 46.1g/L ,比重为L 。
解:由题意,1L 溶液中H 2O 的重量为:用重量%表示物料的组成:%00.75%1001503020150:%00.15%100150302030:%00.10%100150302020:24242=⨯++=⨯++=⨯++O H SO K SO Na )(324.802.18150:)(172.03.17430:)(141.00.14220:24242mol O H mol SO K mol SO Na ===%38.96%100637.8324.8:%99.1%100637.8172.0:%63.1%100637.8141.0:24242=⨯=⨯=⨯O H SO K SO Na )100/(00.100100150150:)100/(00.2010015030:)100/(33.1310015020:22242242O gH g O H O gH g SO K O gH g SO Na =⨯=⨯=⨯)100/(00.30010050150:)100/(00.601005030:)100/(00.401005020:24242gS g O H gS g SO K gS g SO Na =⨯=⨯=⨯%21.61%10012878.787:%58.3%10012871.46:%42.1%10012873.18:%78.33%10012878.434:22=⨯=⨯=⨯=⨯O H KCl NaCl MgCl )(618.055.741.46:)(313.044.583.18:)(567.421.958.434:2mol KCl mol NaCl mol MgCl ===b.用摩尔%表示物料组成:溶液总摩尔数:+++=(mol )c.用克/100克水表示物料组成:d.用克/100克盐表示物料组成:1-2根据数据绘制50℃时,溶液中有CaCl 2存在的KCl 的溶解度曲线。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1.1 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α,压强系数β和等温压缩系数κT 。
解:已知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nRT pV = 由此得到 体胀系数TpV nR T V V p 11==⎪⎭⎫ ⎝⎛∂∂=α, 压强系数TpV nR T P P V 11==⎪⎭⎫ ⎝⎛∂∂=β 等温压缩系数2111()T T V nRT V p V p pκ⎛⎫∂⎛⎫=-=-= ⎪ ⎪∂⎝⎭⎝⎭ 1.2试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T p 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α及等温压缩系数T k ,根据下述积分求得:ln (d d )T V T k p α=-⎰如果1Tα=,1T k p =,试求物态方程。
解 以,T p 为自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V V T p =其全微分为d d d p TV V V T p T p ⎛⎫∂∂⎛⎫=+ ⎪ ⎪∂∂⎝⎭⎝⎭ (1) 全式除以V ,有d 11d d p TV V V T p V V T V p ⎛⎫∂∂⎛⎫=+ ⎪ ⎪∂∂⎝⎭⎝⎭根据体胀系数α和等温压缩系数T k 的定义,可将上式改写为d d d T VT k p Vα=- (2) 有ln (d d )T V T k p α=-⎰ (3)若1Tα=,1T k p =,式(3)可表示为11ln (d d )V T p T p=-⎰ (4)积分pV CT = (5)1.3测得一块铜块的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分别为514.8510K α--=⨯和71n 7.8*10p T κ--=,α和T κ可近似看作常量,今使铜块加热至10C ︒。
问(1压强要增加多少才能使铜块体积不变?(2若压强增加,铜块的体积改多少解:(1)有d d d T Vp p p V T V T ∂∂⎛⎫⎛⎫=+ ⎪ ⎪∂∂⎝⎭⎝⎭知,当d 0V =时,有d 0d d d V Tp p T p T T T αβκ∂⎛⎫=+==⎪∂⎝⎭ 故 ()212121d T T TT p p T T T αακκ-==-⎰即 ()2121n 622p T p p p T T ακ∆=-=-= 分别设为V xp n ∆;,由定义得:4474.85810; 4.85101007.810T x V κ∆---=⨯=⨯-⨯⨯所以,44.0710V ∆-=⨯1.4 1mol 理想气体,在27C ︒的恒温下发生膨胀,其压强由n 20p 准静态地降到n 1p ,求气体所做的功和所吸取的热量。
第一部分 行列式作业(一)选择题(15分)1.在5阶行列式展开式中,12335544i j a a a a a 是其中带有正号的一项,则,i j 之值为( )(A) 1,2i j == (B) 2,3i j == (C) 1,3i j == (D) 2,1i j ==2.在5阶行列式展开式中,包含1325,a a 并带有负号的项是( )(A) 1325344251a a a a a - (B) 1325314254a a a a a - (C) 1325324154a a a a a - (D) 1325314452a a a a a -3.已知行列式111213212223313233a a a a a a m a a a =,则行列式212213311132123313112112221323222222a a a a a a aa a a a a aa a ---=+++( )(A)-4m (B)-2m (C)2m (D)4m4.已知4101111111111111x D ---=----,则4D 中x 的系数是( )(A)4 (B)-4 (C)-1 (D)15. 设方程组123123123112x x x x x x x x x λλλ--=⎧⎪++=⎨⎪-++=⎩ ,若方程组有惟一解,则λ的值应为( )(A)0 (B)1 (C)-1 (D)异于0与1±的数 (二)填空题(15分)1.排列(1)(2)321n n n -⋅-⋅⋅⋅ 的逆序数为 。
2.排列12n a a a 与排列121n n a a a a - 的逆序数之和等于 。
3.行列式D 中第2行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之和21222324A A A A +++= ,其中1111111111111111D -=--。
4.若行列式11121321222331323312a a a a a a a a a =,则行列式111311122123212231333132222222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
11.某农田1m深以内土壤质地为壤土,其孔隙率为47%,土壤田间持水量为30%,凋萎系数为9.5%(以上各值皆按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数计),土壤容重为1.40g/cm3,地下水面在地面以下7m处,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定为0.8m。
计算土壤计划湿润层中有效含水量的上、下限,并分别用m3/亩,m3/ha 和mm水深三种单位表示有效含水量的计算结果。
解:1亩=666.67m2,1ha=15亩=10000m2上限:Max=666.67×0.8×30%=160.00m3/亩=160×15= 2400m3/ha=240mm下限:Min=666.67×0.8×9.5%=50.67m3/亩=50.67×15= 760.5m3/ha=76.05mm2.某灌区土质为中壤土,经测定其第一单位时间末的土壤入渗速度为1.0mm/min,α=0.5,试求入渗25分钟时的瞬时入渗速度、25分钟的入渗总水量及该时段内的平均入渗速度。
解:由题意得,i1=1.0mm/min,t=25min,α=0.5由考斯加可夫公式得,i25=i1t−α=1×25−α=0.2mm/minI25=i1251−0.5=10mm1−αi=I25=10=0.4mm/min作业2:灌水定额计算经测定某灌区土壤干容重为1.41g/cm3,田间持水量为23%(重量比),冬小麦拔节期计划湿润层为0.6m,土壤水分下限为70%田间持水量,假定土壤初始含水率为15%(重量比),试计算初始土壤储水量;是否需要灌溉?其灌水定额为多少?分别用m3/亩,mm和m3/公顷表示。
解:W0=15%×1.41×0.6×1000=126.9mmW max=23%×1.41×0.6×1000=194.58mmW min=70%W max=70%×194.58=136.206mm由于W0<W min,即初始土壤含水量小于土壤水分下限,因此需要灌溉灌水定额:Max=W max−W0=194.58−126.9=67.68mm= 45.12m3/亩=676.8m3/公顷Min=W min−W0=136.206−126.9=9.306mm=6.204m3/亩93.06m3/公顷。
(一)单项选择题1.在资本市场上向投资者出售金融资产,如借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等,从而取得资金的活动是( A )。
A.筹资活动B.投资活动C.收益分配活动D.扩大再生产活动2.公司与政府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为( B )。
A.债权债务关系B.强制和无偿的分配关系C.资金结算关系D.风险收益对等关系3.企业财务目标是公司价值最大化,其价值是指( D )。
A.账面价值 B.账面净值 C.重置价值D.市场价值4.反映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是(C )。
A.销售收入B.市盈率C.每股市价D.净资产收益率5.由于借款人不能按时支付本利带来的风险而投资人要求的利率补偿是( B )。
A.到期风险附加率B.违约风险附加率C.变现力风险附加率D.购买力风险附加率6、企业价值是指(B )A、企业账面资产的总价值B、企业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C、企业有形资产的总价值D、企业的清算价值7、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它具有的优点不包括(D )。
A、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B、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C、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D、上市公司股价可以直接揭示企业获利能力8、对于财务关系的表述,下列不正确的是(C )。
A、企业与受资者的财务关系体现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的关系B、企业与政府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为强制和无偿的分配关系C、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属于债务与债权关系D、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属于债务与债权关系9、企业财务管理最为主要的环境因素是(D )。
A、法律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环境D、金融环境10、下列选项中,(B )活动属于企业资金营运活动。
A、支付股利B、购买原材料C、发行债券D、购买无形资产11.评价债券信用等级时主要考虑的风险是( B )。
A.变现力风险B.违约风险C.到期风险D.购买力风险12.每股收益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相比,其优点在于( C )。
A.考虑了时间价值B.考虑了风险价值C.考虑了利润所得与投入资本的关系D.考虑了市场对公司的客观评价13.企业最重要的财务关系是( D )之间的关系。
一.选择题:[B]1、[基础训练2]一质点沿x轴作直线运动,其v-t曲线如图所示,如t=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t=4.5 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A) 5m.(B) 2m.(C) 0.(D) -2 m.(E) -5 m.【答】4.5sx vdt=⎰,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即为这段时间内v-t曲线下的面积的代数和:(1 2.5)22(21)122()x m=+⨯÷-+⨯÷=[A]2、[基础训练5] 一条河在某一段直线岸边同侧有A、B两个码头,相距1 km。
甲、乙两人需要从码头A到码头B,再立即由B返回。
甲划船前去,船相对河水的速度为4 km/h;而乙沿岸步行,步行速度也为4 km/h.如河水流速为2 km/h, 方向从A到B,则(A) 甲比乙晚10分钟回到A.(B) 甲和乙同时回到A.(C) 甲比乙早10分钟回到A.(D) 甲比乙早2分钟回到A.【答】甲:()()112()42423A B B At t t h→→=+=+=+-甲;乙:1122 ()42A B B A A Bt t t t h→→→=+==⨯=乙;∴1()10 (min)6t t t h∆=-==甲乙[C]3、[自测提高1]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中的船向岸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率v收绳,绳不伸长、湖水静止,则小船的运动是(A) 匀加速运动.(B) 匀减速运动.(C) 变加速运动.(D) 变减速运动.(E) 匀速直线运动.【答】如图建坐标系,设船离岸边x米,222l h x=+,22dl dxl xdt dt=,dx l dl dldt x dt x dt==,dlvdt=-,22dx h xv i v idt x+==--12223v hdv dv dxa idt dx dt x==⋅=-,可见,加速度与速度同向,且加速度随时间变化。
[B]4、(自测提高3)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A) 2πR/T , 2πR/T.(B) 0 , 2πR/T(C) 0 , 0.(D) 2πR/T , 0.【答】平均速度大小:0rvt∆==∆平均速率:2s Rvt T∆==∆π[C]5、[自测提高6]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tkt2d/d vv-=,式中的k为大于零的常量.当0=t时,初速为v,则速度v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是(A)221vv+=kt, (B)221vv+-=kt,(C)2121vv+=kt, (D)2121vv+-=kt【答】tkt2d/d vv-=,分离变量并积分,2v tvdvktdtv=-⎰⎰,得2121vv+=kt.[B]6、[自测提高7]在相对地面静止的坐标系内,A、B二船都以2 m/s速率匀速行驶,A船沿x轴正向,B船沿y轴正向.今在A船上设置与静止坐标系方向相同的坐标系(x、y 方向单位矢用i、j表示),那么在A船上的坐标系中,B船的速度(以m/s为单位)为(A) 2i+2j.(B) -2i+2j.(C) -2i-2j.(D) 2i-2j.【答】B A对v=B对v地+A对v地=B对v地-A对v地=2222 (/)j i i j m s-=-+.二.填空题7、[基础训练10] 一物体作如图所示的斜抛运动,测得在轨道A点处速度v的大小为v,其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成30°,则物体在A点的切向加速度a t = -0.5g ,轨道的曲率半径2vg.(重力加速度为g)【答】如图,将重力加速度分解为切向加速度分量和法向加速度分量,得2200sin300.5,cos30cos30t nv va g g a ggρρ=-=-==∴=8、[基础训练12]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运动学方程为x = 6 t-t2(SI),则在t由0至4s的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8 ()m,在t由0到4s的时间间隔内质点走过的路程为 10 ()m.【答】(1)x = 6 t-t2(SI),位移大小()24064408 ()r x x m∆=-=⨯--=;(2)62x dxv t dt==-,可见,t<3s 时,x v >0;t=3s 时,x v =0;而t>3s 时,x v <0;所以,路程=()()()3034()909810 ()x x x x m -+-=-+-=9、[基础训练13]在xy 平面内有一运动质点,其运动学方程为:jt i t r5sin 105cos 10+=(SI ),则t 时刻其速度=v(m/s) )5cos 5sin (50 j t i t+-;其切向加速度的大小a t = 0 ;该质点运动的轨迹是 圆 . 【答】(1)50(sin5cos5) (m/s)drv t i t j dt==-+; (2)速率50 /v m s =,切向加速度0t dva dt== (3)10cos5x t =,t y 5sin 10=,可见,22100x y +=,轨迹为一个圆。
连续介质力学作业(第一章)习题1. 向量~~~~k z j y i x a ++=。
~i ,~j ,~k 表示三维空间中标准正交基。
给定一组协变基~~12i g =,~~~2j i g +=,~~~3k j g +=。
(1)求逆变基1g ,2g ,3g 。
(2)求ij g(3)向量~a 参考逆变基~1g ,~2g ,~3g 表示时,~~i i g a a =,求i a 。
(1)[]222~~~~~~~~~3~2~1= +•= +• +×=• ×=k j k k j j i i g g g g+−=+× += ×=~~~~~~~~3~2~121211i j k k j j i g g g g~~~~~~1~3~22211j k i k j g g g g +−= × += ×=~~~~~2~1~32211k j i i g g gg =+×= ×=(2) g ij =gg ii ⋅gg jj �g ij �=�3/4−11/2−12−11/2−11�(3)a i =aa ⋅gg ii a 1=2x,a 2=x +y,a 3=y +z2. 已知笛卡尔坐标系331e e e ,,,一个新的坐标系定义为−−−= ′′′32132161312161312162310e e e e e e 向量321e e e x 321x x x ++=,给定函数2321x x )f(−=x 。
(1) 求函数f 的梯度)(f grad(2) 求向量x 参考新坐标系的表示形式i ′′=e x i x(3) 求函数f 在新的坐标系下的表达形式),,(321′′′′x x x f (4) 判断)(f grad 的客观性。
3. 二维情况下,一质点应力张量σ主值6.11=σλ,3.22=σλ。
主方向2112123e e N −=,2122321e e N +=。
一、判断题1.1 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1.2 运用现代媒体来上课就是现代教育技术。
(× )1.3 现代教育媒体具有多媒化、再现性、高效性和先进性等特点。
(×)1.4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学习理论、视听教育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方法论。
(×)1.5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并称为“主线”的三种教育实践分别是视听教育、程序教学和在教育中引入系统方法。
(√)二、选择题(不定项)2.1 AECT94定义明确指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B )。
A.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 B.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C.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 D.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2.2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能充分开发学生右脑的潜能,使左右脑的潜能得到平衡发展。
B.能克服教师自身的局限性,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教师只需播放课件即可。
C.能有效进行个别化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D.能扩展教育或学习的空间。
2.3 下列选项中( C )不属于组成现代教育技术的三个基本要素。
A. 现代媒体技术B.现代传媒技术C. 现代工艺技术D.教学设计技术2.4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A )。
A.系统方法B.直观方法C.科学抽象方法D.理想化方法2.5 下列教学方法在实践的发展中与教育技术的形成无直接相关的是(B)。
A.视听教学的发展 B.程序教学发展C.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 D.学科教学的发展2.6 在经验之塔中,最高层是 (A)。
A.言语符号 B.视觉符号 C.观摩示范 D.设计的经验2.7 被西方国家誉为“直观教学之父”的是(B )。
A.戴尔 B.夸美纽斯 C.斯金纳 D.桑代克三、填空题3.1 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_ 教育传播系统___和__教育信息传播活动___的全过程。
第1题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弗洛伊德B 冯特C 詹姆斯D 华生第2题精神分裂症的评判标准是()。
A 能否区分幻想和现实B 是否对自己的疾病有自知力C 是否有器质性病变D 是否具有多重人格正确答案:AB第3题积极心理学对应的心理咨询是发展性的心理咨询。
第1题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鲁森斯B 弗洛伊德C 斯金纳D 塞利格曼第2题积极组织行为学经常探讨的三个词汇是()。
A 情商B 自我效能感C 心理韧性D 心理资本正确答案:ABD第3题一个人拥有的心理资本是固定不变的。
第1题根据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18-25岁的发展任务是()。
A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 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C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D 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第2题进行自我探索有助于个体职业生涯发展。
第3题根据P-J-0-fit理论,在进行职业规划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A 薪酬B 个体因素C 工作内容D 组织正确答案:BCD第1题神性的本能包括()。
A 爱B 关怀C 温暖他人D 求生本能正确答案:ABC第2题研究人从胚胎到死亡的过程中存在的共性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是()。
A 人格心理学B 进化心理学C 积极心理学D 发展心理学第3题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会保持价值中立原则。
第1题心理资本的提出者是()。
A 鲁森斯B 罗宾斯C 班杜拉D 弗洛伊德第2题对企业来说,21世纪最重要的资本是人力资本。
第3题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现代心理学所提出的某些概念毫无关系。
章节测试第1题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立于()。
A 1897年B 1889年C 1897年D 1879年第2题提出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学家是()。
A 斯金纳B 班杜拉C 塞利格曼D 华生第3题传统意义的心理学对应的心理咨询是发展性的心理咨询。
第4题积极组织行为学是将()应用于组织行为学研究中。
A 消极心理学B 积极心理学C 行为主义D 管理心理学第5题一个人的人格会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第一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是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
(二)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三)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所以说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有阶级斗争就可能暴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变迁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章作业——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1、简述一次键与二次键的差异及各键的特点。
2、简述三大类材料中的结合键类型及性能(物性、力性)特点。
3、为什么金属材料的密度比陶瓷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密度高?4、用金属键的特征解释金属材料的性能-----①良好的导电;②良好的导热性;③正的电阻温度系数;④不透明性及具有金属光泽;⑤良好的塑性⑥金属之间的溶解性(固溶能力)。
5、简述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6、简述原子结构、原子结合键、原子的排列方式及显微组织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一章作业解答1、述一次键与二次键的差异及各键的特点。
解答:(1)一次键结合力较强,包括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二次键结合力较弱,包括范德华键和氢键。
一次键主要依靠外壳层电子转移或共享以形成稳定的电子壳层;二次键是借原子之间的偶极吸引力结合而成。
(2)金属键电子共有化,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离子键没有方向性,但要满足正负电荷平衡要求;共价键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饱和性;范德华键没有方向性、饱和性;氢键(X-H…Y)有饱和性、方向性。
2、简述三大类材料中的结合键类型及性能(物性、力性)特点。
解答:(1)三大类材料主要指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2)金属材料中的结合键主要是金属键,其次是共价键、离子键,使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熔点、密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及较高的弹性模量、强度和塑性。
陶瓷材料中的结合键主要是离子键和共价键,使其熔点高、密度低,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绝热性能,高的弹性模量和强度,但塑性差,脆性大。
高分子材料中分子链内部虽为共价键结合,但分子链之间为二次键结合,使其具有较低的熔点、密度,良好的绝缘性能、绝热性能及较低的弹性模量、强度和塑性。
3、为什么金属材料的密度比陶瓷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密度高?金属材料的密度较高是因为①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相对原子质量,②金属材料主要以金属键结合,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使金属原子总是趋于密集排列,达到密堆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1.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 )。
A.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B. 合伙企业制度的产生C. 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形成D. 资本市场的发展2.在注册会计师对下列各项目分别提出的具体目标中,( D )是完整性目标。
A.有价证券的金额是否予以适当列示B.关联交易类型、金额是否在附注中恰当披露C.购货引起的借贷双方会计科目是否在同期入账D.实现的销售是否登记入账。
3.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其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做长期负债的各项负债一年内不会到期,这属于管理层的( B )认定。
A.计价和分摊B.分类和可理解性C.发生及权利和义务D.存在和完整性4.在注册会计师所关心的下列各种问题中,(A )是为了实现截止目标。
A.年后开出的支票是否未计入报告期报表中B.应收账款是否已经按照规定计提坏账准备C.存货的跌价损失是否已抵减D.固定资产是否有用作抵押的答案: 1. A 2.D 3.B 4.A二、多项选择题1.注册会计师审计从起源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审计发展的不同时期,其主要审计目的也在调整。
下列关于不同阶段的审计目的陈述正确的是( )。
A.英式审计主要目的是查错防弊B.美式审计主要目的是判断企业信用状况C.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审计目的是保护投资者为目的的利润表审计D.现代审计目的不再关注错弊,而是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答案】ABC【解析】现代审计目的是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仍然要关注查错防弊,特别是要考虑舞弊的审计风险。
2.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资产负债表认定的项目主要有()。
A.发生B.权利和义务C.准确性D.完整性【答案】BD,发生和准确性是针对利润表的,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是存在性,准确性在利润表是计价和分摊。
3.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的责任包括()。
A.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B.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C.监督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D.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答案】ABD, C监督不对4. 东方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报告存货如下:流动资产:存货2 000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