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预测题之资料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5
行测之资料分析题攻略一.特点分析资料分析题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必考题型之一。
主要有以下特点:i.题量较多国考中占20题,联考中占15题或20题,四川省考中占15题。
总体来说,资料分析题占总题量的15%。
ii.分值较高据非权威考证,国考中资料分析题分值约1分/题,合计20题,分值约占总分值的20%。
四川省考虽然只有15题,但是从分值来看,应该是超过15%,约占到总分值的17%~20%。
iii.阅读量大资料分析题中文字题含有大量文字与数据,表格题中含大量项目和数据,阅读量都非常大,尤其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完整的看完整篇资料。
iv.计算量大计算能力是资料分析题的重要考点。
四川省考资料分析题中,约有80%的题涉与到计算(精算,估算,巧算),15%的问题涉与到简单的数值比较,仅有5%的题能通过直接观察解答。
v.综合难度较大庞大的阅读量,庞大的计算量,极其短缺的时间,决定了资料分析题的综合难度很大。
vi.大众放弃指数高理科生放弃资料分析的都不在少数,文科生绝大多数望洋兴叹。
非不想做,实则是时间有限,被逼无奈放弃。
以上都是分析资料分析题的难处、坏处,但是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
资料分析题绝对不是一无是处。
其实有好的地方,譬如不容易出错,要求算一个增长率,基本上不会算错。
只要你不是猜题,正确率往往有80%以上,比其他任何题型的正确率都要高。
二.对待政策上面分析了资料分析题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做出什么对策呢?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
在前篇《行测攻略》中,我提到60题常规题的正确率考生是差不多的,你要想考高分,要想打败和你竞争的数百数千人,就要在40道加分题上下功夫,不可能放弃资料分析题。
须知多拿一分可以压死多少人,况且资料题一题还不止一分。
也许有人说,不见得吧,不也有人放弃了资料也考六七十分的。
这种情况有,但是极少。
最可能是常规题他几乎全对,而且猜题也猜中了很多,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资料题占20分左右,你要是放弃了,总分变成80分。
⾏测预测题之资料分析 公务员⽹⾏测频道为帮⼤家更好地迎接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特意通过多种渠道为⼤家搜集整理出⾏政职业能⼒测验预测题及答案解析,内容每天更新,欢迎⼤家时时关注! ⼀、单⼀热门考点频繁出现 1.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识别特征“增长(加、多/减少)+%”) (2013国家-121)与2006年相⽐,2011年全国收缴⼟地⾯积约减少了:A.52%B.110%C.67%D.205% (2013国家-131)与上⼀年相⽐,2011年在东部地区务⼯的农民⼯⼈数增长率约为:A.2.0%B.4.4%C.5.2%D.8.1% (2012国家-118)2010年,该省地级市⼴电收⼊的同⽐增速约为:A.15%B.20%C.32%D.47% 增长率是今年国考的热门考点,计算难度也不⾼,计算形式为: ,肯定可以采⽤的速算⽅法:直除法(直除得到选项的⾸位或者⾸两位即可),当选项差距较⼤时也可直接估算。
以上三道题⽬,数据不进⾏过多罗列,均直除得到⾸位即可得到答案。
2.⽐重:(A占B:A/B,识别特征“占”“⽐例”“%”) (2013国家-123)2011年,发现违法但未⽴案的违法⽤地⾏为占发现违法⽤地⾏为总数的⽐重约为多少?A.59.5%B.40.5%C.38.5%D.61.5% (2013国家-124)下列年份中,本期结案中涉及的耕地⾯积占结案涉及⼟地⾯积⽐重最⾼的是:A.2006年B.2008年C.2010年D.2011年 (2012国家-129)2010年底,图2中11省拥有⾼速公路的⾥程约占同期全国总⾥程的:A.49%B.57%C.62%D.70% 2013年国考⼤约1/3的题⽬涉及到⽐重类计算。
计算难度同样不⾼,肯定可以采⽤的速算⽅法:直除法(直除得到选项的⾸位或者⾸两位即可),当选项差距较⼤时也可直接估算。
以上三道题⽬,数据不进⾏过多罗列,除第⼆题外,均直除得到⾸位即可得到答案。
行测做题技巧之资料分析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题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也是许多考生头疼的难点。
因为资料分析题不仅需要读懂数据,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为了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行测做题技巧,下面就来详细讲一讲资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一、精读数据首先,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资料,我们在做题前都需要先通读一遍,确认资料中的数值、单位以及整体趋势。
尤其是要注意数据之间的比较和对比,往往会在后续的题目中用到。
另外,对于其中涉及到的专业词汇,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标注和记忆。
二、分类讨论接下来,我们可以将数据进行分类,找出一些与题目相关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建立分析模型。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时间、区域、群体等因素进行分类,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题目相关的特征。
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还可以为后续的问题解答打下基础。
三、逻辑推理在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后,我们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解答问题。
逻辑推理是解决资料分析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准确理解问题所涉及到的变量和因素,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到其中的关联性和规律。
四、运用计算器行测考试中,计算题也是常见的题型之一。
对于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题目,我们可以选择运用计算器解答。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数据的精度和单位的转换,以免出现数值不准或单位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五、多练习最后,要想熟练掌握资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唯有多练习。
在练习时,我们不仅需要做一些模拟题,还可以选择一些真实题目,并结合题目分析,掌握行测做题技巧。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总结归纳,不断改进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行测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需要我们在数据分析、逻辑推理和细节把控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能力。
只有积极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自身解题能力,更好地应对考试的挑战。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对于考生取得理想成绩起着关键作用。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在这个模块中,有一些重点题型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掌握。
首先,增长率相关的题型是必考且重点的。
增长率的计算和比较是常见的考查形式。
增长率的计算,一般会给出现期量和基期量,我们需要通过公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来得出结果。
而增长率的比较,可能会给出多个数据,让我们判断增长速度的快慢。
这时候需要我们灵活运用计算技巧,比如先观察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倍数关系,如果倍数关系明显,直接通过倍数大小来判断增长率的大小;如果不明显,再进行具体的计算。
其次,比重问题也是高频考点。
比重的定义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在题目中,可能会让我们计算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或者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
计算现期比重相对简单,直接用部分值除以整体值即可。
基期比重的计算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的部分值和整体值,再进行相除。
对于比重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来判断,如果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再者,平均数的计算和比较也是常考题型。
平均数的计算要明确总数和个数,然后相除得出结果。
平均数的增长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需要我们掌握其计算公式“平均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100%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1 +份数增长率)”。
在比较平均数时,同样要注意观察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另外,倍数问题也不容忽视。
倍数可以分为现期倍数和基期倍数。
现期倍数直接用两个量相除即可,基期倍数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量再进行相除。
在解决资料分析重点题型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是快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具有题量大、分值高、难度适中的特点。
掌握好资料分析题型,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行测资料分析的常见题型。
一、增长类题型增长类题型是资料分析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它主要包括增长量和增长率的计算与比较。
增长量的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在题目中,通常会给出现期量和增长率,要求计算增长量,此时可以使用公式:增长量=现期量 ×增长率 ÷(1 +增长率)。
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100%。
在实际解题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的概念。
同比增长率是指本期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环比增长率则是指本期与上期相比的增长率。
对于增长类题型的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较增长率大小时,如果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倍数关系明显,可直接比较现期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如果不明显,则需要按照增长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后再比较。
二、比重类题型比重类题型也是资料分析中的重点。
比重指的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比重的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量 ÷整体量 × 100%。
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是比重类题型中的常见考点。
若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上升;若部分增长率小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下降。
此外,还会有计算基期比重和两期比重差值的题目。
基期比重的计算公式为:基期比重=(部分量的现期量 ×整体量的增长率)÷(整体量的现期量 ×部分量的增长率)。
两期比重差值的计算公式为:两期比重差值=现期比重基期比重=(部分量的现期量 ÷整体量的现期量)×(部分量的增长率整体量的增长率)÷(1 +部分量的增长率)。
三、平均数类题型平均数类题型主要涉及平均数的计算和平均数的增长率。
行测资料分析资料一:2019年某城市人口统计数据根据2019年某城市的人口统计数据,该城市总人口为800万人。
其中男性人口占45%,女性人口占55%。
根据年龄分布统计,2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25%,20-4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35%,4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40%。
该城市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00人。
资料二:2018年某省份贫困发生率统计根据2018年某省份的统计数据,该省份总人口为1200万人。
贫困发生率为10%,即有12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
其中,农村贫困发生率为15%,城市贫困发生率为5%。
资料三:2019年某国GDP数据根据2019年某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该国的GDP总量为1.5万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农业)占比10%,第二产业(工业)占比50%,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比40%。
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GDP占比40%,中部地区GDP占比30%,西部地区GDP占比20%,东北地区GDP占比10%。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行测资料分析:首先,根据第一份资料可以得出某城市的总人口为800万人。
其中男性人口占45%,女性人口占55%。
根据年龄分布统计,2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25%,20-4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35%,4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40%。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城市的人口特征和年龄结构。
其次,根据第二份资料可以得出某省份的贫困发生率为10%,即有12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
其中农村贫困发生率为15%,城市贫困发生率为5%。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省份的贫困状况以及城乡贫困发生率的差异。
最后,根据第三份资料可以得出某国的GDP总量为1.5万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农业)占比10%,第二产业(工业)占比50%,第三产业(服务业)占比40%。
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GDP占比40%,中部地区GDP占比30%,西部地区GDP占比20%,东北地区GDP占比10%。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国的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情况。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解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的相关知识点。
一、资料分析的题型特点资料分析的材料通常包括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图形材料(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以及综合材料(即以上几种材料的组合)。
题目类型主要有计算类、比较类、综合分析类等。
计算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数据进行准确的计算,得出相应的结果。
比较类题目则需要考生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大小、增减幅度等方面的比较。
综合分析类题目较为复杂,通常会要求考生对多个选项进行判断,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来得出正确答案。
二、重要的统计术语1、增长率增长率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差值与基期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
2、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差值。
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3、比重比重是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值÷总体值 × 100% 。
4、平均数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5、倍数倍数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比值关系。
三、常用的计算方法1、尾数法当选项的尾数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2、首数法适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观察选项的首位数字,结合计算得出首位数字来选择答案。
3、有效数字法根据题目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4、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四、数据的阅读与分析技巧1、快速浏览材料首先,要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的表头、坐标轴的含义等,了解材料的大致内容和数据类型。
2、标记关键数据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重要的数据和关键词进行标记,以便在做题时能够快速定位。
3、分析数据关系弄清楚不同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是同比还是环比、是总体还是部分等。
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标准预测题:资料分析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101根据所给资料.回答101-105题。
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的年份是( )年。
A. 2005B. 2006C. 2007D. 2008参考答案:B1022010年与2005年相比,交通工具服务支出占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提高了约( ) 个百分点。
A. 2B. 4C. 6D. 8参考答案:B解析:2005年交通工具服务支出占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1+4447×100%=2.9%,2010年为494+6955x100%=7.1%。
2010年与2005年相比,提高了约7.1—2.9=4.2个百分点。
103如果2011年下半年各项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数值与2011年上半年相同,则2011年较2005年增长率的一项服务性消费支出是( )。
A. 在外饮食服务费B. 家庭服务费C. 医疗费D. 交通费参考答案:A104可由上表得出的一项是( )。
A. 2005至2011年.消费支出逐年增长B. 2005至2010年.服务性消费支出均未达到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C. 在外饮食服务费在201 1年首次超过教育费用D. 2010年的交通工具服务支出比2005年翻了两番参考答案:B解析:A、C项,由于表格中只给出2011年上半年的各项消费支出,所以无法对2011年的各项消费数值进行比较,错误;B项,观察表格第2、3行,将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数值×3,所得数值均小于消费支出,所以2005至2010年服务性消费支出均未达到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一.正确:D项,若2010年的交通工具服务支出比2005年翻了两番,则2010年的交通工具服务支出应为131×22=524元>494元。
错误。
应选择B。
1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行测资料分析题解析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中,资料分析题通常是考查考生解读、分析和推理数据信息能力的一种题型。
本文将从解题思路和技巧两个方面进行行测资料分析题的解析。
解题思路:1.审题:仔细阅读题目和给出的资料,了解背景信息和要求,分析题目的要求和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
2.整理资料:将给出的资料进行整理,包括统计表、图表、文字描述等,可以使用标注、画图或总结等方法,将重要信息和关键数据标记出来,形成数据框架。
3.观察分析:对整理出的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关联、趋势、规律和异常等重要信息,并进行比较、推理和推断,形成初步的结论。
4.推理推断:根据观察分析的结果,进行更深入的推理和推断,探究可能的原因和结果,考虑各种可能性和影响,形成综合性的分析和解释。
5.快速判断:根据题目的要求和解题思路,快速判断选项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有选择地阅读选项内容,排除明显错误或不符合逻辑的选项。
6.选答案:根据分析和判断的结果,选择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并进行确认,注意根据题目要求回答“正确”、“错误”、“可能”等特定词汇。
技巧:1.熟悉常见图表:掌握常见的统计表、折线图、饼图、柱状图、散点图等各种图表的阅读和分析方法,了解图表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注重关键信息:在阅读和整理资料时,注重关键信息和数据,忽略次要信息和噪音,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解题有帮助的内容上。
3.善用比较方法:通过比较不同资料的数据和趋势,找出规律和变化,进行推理和推断;同时,对于选项也可以通过比较进行判断,找出最佳答案。
4.谨慎操作:在解题过程中,要认真细致,避免因粗心漏掉重要信息或数据,尽量减少计算、填写和阅读错误,保证答案的准确性。
5.逻辑推理:在分析和判断过程中,遵循逻辑思维的原则,合理推理和推断,注意避免陷入非常规的推理方式和结论。
以上是关于行测资料分析题解析的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祝您在行测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行测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统计术语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统计术语。
比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等等。
增长率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相对变化幅度,常用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
增长量则是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增加的数量,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
倍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 A 是 B 的 n 倍,那么 A =B × n 。
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值。
二、阅读技巧快速准确地阅读资料是做好资料分析的第一步。
在阅读时,要先浏览材料的结构,包括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对于文字型资料,要关注时间、关键词、段落结构,抓住关键信息,同时可以对一些重要数据进行标记。
对于图表型资料,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图例等。
三、速算技巧在计算过程中,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尾数法,适用于简单的加减运算,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首数法,常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观察商的首位数字来选择答案。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进行计算。
比如,25% =1/4 ,125% = 1/8 。
有效数字法,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适当的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四、常见题型1、增长率相关题型包括计算增长率、比较增长率大小等。
在计算增长率时,要准确找到现期量和基期量。
比较增长率大小时,可以先计算出各自的增长率,或者通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倍数关系来判断。
2、增长量相关题型有计算增长量和增长量的比较。
中公院长题库-资料分析一、根据所给资料,回答1~5题。
2011年某省广电产业实际创收收入达192.98亿元,同比增长32.33%。
该省电影票房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45.24%。
有线电视用户达1970.12万户,比上年末净增84.24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1177.48万户。
从结构分析:广告收入89.38亿元,占总创收的46.32%。
有线网络收入53.18亿元,占总创收的27.55%。
其他创收收入50.42亿元,占总创收比重达26.13%,同比增速达51.12%。
从层级分析:省级收入100.64亿元,同比增长54.07%。
地市级收入47.36亿元,同比增长13.82%。
县级收入44.98亿元,同比增长15.63%。
从区域分析:省以下实际创收92.34亿元,其中南部地区占60.63%,中部地区占22.66%,北部地区占16.71%。
创收过亿元的县达13个,其中南部8个,中部5个,13县共创收24.77亿元。
1.2011年该省平均每月净增有线电视用户约多少万户?A.7B.12C.84D.1642.2010年广电产业其他创收收入约为多少亿元?A.17B.33C.50D.683.2011年省级收入占该省广电产业实际创收收入的比重比地市级高多少个百分点?A.23B.28C.33D.384.2011年该省创收过亿元的县创收合计占全省县级总创收的比重约为:A.13%B.27%C.41%D.55%5.以下关于2011年该省广电产业的描述正确的是:A.电影票房同比增速低于广电产业整体增速B.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占有线电视用户比重接近七成C.县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比上年有所上升D.北部地区省以下实际创收超过15亿元二、根据所给资料,回答6~10题。
2005年中非贸易额为396.9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186.5亿美元,自非洲进口210.4亿美元。
2006年中非贸易额为554.9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266.9亿美元,自非洲进口288亿美元。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要在这一模块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需要熟练运用一些数据处理和解题技巧,从而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一、资料分析题型概述资料分析通常会给出一段或几段文字、图表等形式的资料,包含大量的数据信息,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提出若干问题,要求考生通过计算、比较、分析等方式得出答案。
常见的题型包括:求增长量、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
二、数据处理技巧1、快速阅读资料在阅读资料时,要学会抓住关键信息,如数据的主体、时间范围、指标名称等。
对于图表资料,要先看标题、坐标轴、图例等,快速了解数据的分布和趋势。
2、标记重点数据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铅笔将重要的数据、关键词、语句等标记出来,以便在后续解题时能够快速找到所需信息,避免重复阅读浪费时间。
3、掌握数据简化技巧遇到较大或较复杂的数据时,可以进行适当的简化。
例如,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将多位数近似取整等,这样可以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速度。
4、运用估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不必追求精确计算,而是要学会运用估算方法。
比如,在乘法运算中,可以先将两个数都近似取整,然后再相乘;在除法运算中,可以将除数或被除数近似取整,简化计算。
三、快速解题技巧1、观察选项在解题之前,先观察选项的特点。
如果选项之间差距较大,可以采用大胆估算的方法;如果选项差距较小,则需要更加精确的计算。
2、利用排除法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和数据的特点,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3、运用特殊值法对于一些题目,可以选择特殊值代入计算,往往能够简化计算过程,快速得出答案。
4、比较大小技巧在比较数据大小时,可以采用同位比较法、差分法等技巧,快速判断大小关系。
5、综合分析题技巧对于综合分析题,通常可以从简单、容易判断的选项入手,逐步排除,避免在复杂的选项上浪费过多时间。
行测资料分析方法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查内容。
良好的资料分析能力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题目,并提高整体的得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行测资料分析的方法,希望能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审题仔细在行测中,资料题的信息量通常较大,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题目中提供的各种数据。
首先,要搞清楚每个数据代表的含义和关系,建立起正确的概念框架。
然后,要注意数据之间的相互关联,尤其是数值的变化趋势或比例关系。
审题仔细是进行资料分析的第一步,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题目,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二、图表分析资料题中常常伴随着各种图表,包括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等。
对于这些图表,考生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颜色、线条趋势等特点,快速提取并理解数据的主要信息。
同时,要注意图表中的标记和坐标轴,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数据。
在分析图表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将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归纳或推理,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
三、数据计算在行测的资料题中,常常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计算。
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如百分比、比例、平均数等。
在进行数据计算时,要注意数值单位的换算,以及保留合适的小数位数。
此外,数据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结果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尽量使用逻辑推理来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四、逻辑分析行测资料分析中,逻辑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逻辑分析要求考生能够将给定的资料进行抽象和概括,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内在的逻辑关系。
在进行逻辑分析时,可以采用分类、比较、归纳、推理等方法,从而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则和趋势。
通过逻辑分析,考生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解答题目,提高解题的效率。
五、综合分析行测资料分析往往需要考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
在进行综合分析时,要注意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
考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分步进行分析,先处理一些基本的数据信息,再进行图表分析和逻辑推理,最后得出结论。
公务员行测考试:资料分析习题大全第一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资料分析---文字资料(一)根据下面文字资料回答1~5题。
目前,北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88万,占总人口的14.6%。
据预测,到2025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416万,占总人口的30%。
目前全市养老床位达到3万张(据2000年统计资料)。
1.2000年北京市的总人口为多少?A. 188万B. 1288万C. 1175万D. 1346万2.到2050年老年人口增加多少?A. 416万B. 188万C. 228万D.无法确定3.2025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多少?A. 416万B. 1387万C. 1346万D. 228万4.到2025年增加的总人口比增加的老年人口少多少?A. 129万B. 23万C. 93万D. 175万5.2000年全市养老床位占老年人口的多大比重?A. 1.6%B. 0.7%C. 5.2%D. 3.1%(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第6~10题的问题。
据2002年11月某报载,全国有现货商品交易市场93085个,比上年下降了2.6%,其中,消费品市场86454个,下降2.7%,生产资料市场6631个,下降1.5%;市场成交额为32826.9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为24949.6亿元,增长2.8%,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为7877.5亿元,增长8.7%。
6.全国现有商品交易市场( )个。
A. 6631B. 93085C. 6000D. 900007.全国现有消费品市场86454个,比上年下降了( )A. 2.7%B. 2.7C. 2.6%D. 2.68.目前,全国有生产资料市场( )A. 86454个B. 90000个C. 93085个D. 6631个9.目前,全国拥有的生产资料市场数量比上年下降( )A. 2.7%B. 1.5%C. 2.0%D. 8.7%10.资料显示,全国有现货商品交易市场数量比上一年下降了( )A. 1.5%B. 2.7%C. 2.6D. 2.6%(三)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第11~14题的问题。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资料分析题目数据繁多、计算复杂,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却难以保证准确率。
其实,只要掌握了一些快速解题的技巧,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就能在这一模块取得较好的成绩。
一、快速解题技巧(一)阅读技巧在做资料分析题时,首先要快速浏览材料,了解材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有文字型、图表型和综合型三种。
对于文字型材料,要重点关注时间、关键词和段落结构,快速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
可以通过圈画关键词、总结段落大意等方式,提高阅读效率。
对于图表型材料,要注意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注释等信息,迅速把握数据的含义和趋势。
对于综合型材料,则需要将文字和图表结合起来阅读,相互印证和补充。
(二)分析技巧1、观察数据特点在计算之前,先观察数据的特点,看是否能通过约分、凑整等方式简化计算。
例如,如果数据中有百分数,可以将其转化为分数,便于计算。
2、运用估算方法在很多情况下,不需要精确计算出结果,而是通过估算来确定答案的范围。
常用的估算方法有首数法、尾数法、特征数字法等。
首数法适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计算商的首位数字来快速确定答案;尾数法适用于加减运算,通过计算尾数来判断结果;特征数字法则是将百分数转化为与其接近的分数进行计算。
(三)计算技巧1、加法运算可以采用凑整法、尾数法等。
例如,计算 234 + 765 + 126 时,可以先将 234 和 126 相加得到 360,再加上 765,计算就会简便很多。
2、减法运算可以采用凑整法、裂项相消法等。
比如,计算 876 345 时,可以将345 凑成 350,先计算 876 350 = 526,再加上 5,得到 531。
3、乘法运算可以采用拆分法、错位相减法等。
例如,计算 25 × 36 时,可以将36 拆分成 4 × 9,先计算 25 × 4 = 100,再乘以 9 得到 900。
2.4【⾏测】-资料分析解题技巧+练习题⾏政能⼒测试第四部分材料分析资料分析测验主要考察应试者对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字资料)进⾏准确理解与分析综合的能⼒。
资料分析测验的基本⽅式是:⾸先提供⼀组资料,或是⼀段⽂字,在资料之后有⼏个问题,要求考⽣根据资料1.资料分析题型分析1.1.⽂字资料分析⽂字资料分析题是⽤陈述的⽅式将⼀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对所提的问题进⾏解答,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段⽂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综合分析与加⼯的能⼒。
⽂字资料分析题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像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了然等特点,其数据具有⼀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
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把握字⾥⾏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
通常要⼩⼼的是⽂字中的细节、伏笔,有些⽂字陷阱会误导应试者做出错误的选择。
⽂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法与技巧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种。
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上来就找数据。
因为这种题是⼀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误解。
如果⼀上来就直奔数据,⽽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
做⽂字资料分析题,在拿到题⽬之后,⾸先要将题⽬通读⼀遍,⽤⼤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下后⾯的问题,与⾃⼰原先想的印证⼀下,接下来再有针对性的认真读⼀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
这样做,⼀⽅⾯,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的作⽤有了⼀个明确的认识。
有些⼈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对⼤堆的数据觉得⽆从下⼿,⽽以为⽂字资料⾮常容易,这种想法常会导致在⽂字资料题上丢分。
前⾯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统计表分析题只涉及对数字的⽐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较容易得分;⽽⽂字资料题却加上了对语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统计表⼜多了⼀个环节。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国考行测中的一道常见题型,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图表、数据等内容进行分析和推理。
下面将以一道示例题为例,详细介绍如何进行资料分析写作。
【示例题目】城市2024年至2024年的旅游人数统计数据如下:年份旅游人数(万人次)202415020242402024320【题目要求】请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该城市2024年至2024年旅游人数的变化情况,并预测2024年的旅游人数。
【解题思路】1.理解和整理数据:首先要理解题目给出的数据,明确年份和旅游人数的变化情况。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2024年的旅游人数为150万人次,2024年的旅游人数为240万人次,2024年的旅游人数为320万人次。
可以发现,这三年的旅游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2.分析变化趋势:根据数据变化情况,可以推测出该城市的旅游业在近几年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
2024年到2024年的增长幅度为(240-150)/150≈1.6,2024年到2024年的增长幅度为(320-240)/240≈1.33、可以看出,尽管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整体上仍然是一个逐年增长的趋势。
3.预测2024年的旅游人数:根据以上分析,可以预测2024年的旅游人数仍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根据2024年到2024年的增长幅度1.6,可以将2024年旅游人数240万人次乘以1.6,得到预测2024年旅游人数为384万人次。
同理,根据2024年到2024年的增长幅度1.33,可以将2024年旅游人数320万人次乘以1.33,得到预测2024年的旅游人数为425.6万人次。
【写作范例】根据城市2024年至2024年的旅游人数统计数据,可以发现该城市的旅游业在近几年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
2024年的旅游人数为150万人次,2024年的旅游人数为240万人次,2024年的旅游人数为320万人次。
分析数据变化,2024年到2024年的旅游人数增长了59.99%,2024年到2024年的旅游人数增长了33.33%。
行测预测题之资料分析
行测真题行测答案行测答题技巧行测题库模拟试题公务员网行测频道为帮大家更好地迎接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特意通过多种渠道为大家搜集整理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预测题及答案解析,内容每天更新,欢迎大家时时关注!
一、单一热门考点频繁出现
1.增长率:+%”)
与2006年相比,2011年全国收缴土地面积约减少了:
A.52%
B.110%
C.67%
D.205%
与上一年相比,201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增长率约为:
A.2.0%
B.4.4%
C.5.2%
D.8.1%
2010年,该省地级市广电收入的同比增速约为:
A.15%
B.20%
C.32%
D.47%
增长率是今年国考的热门考点,计算难度也不高,计算形式为:
,肯定可以采用的速算方法:直除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也可直接估算。
以上三道题目,数据不进行过多罗列,均直除
得到首位即可得到答案。
2.比重:
2011年,发现违法但未立案的违法用地行为占发现违法用地行为总数的比重约为多少?
A.59.5%
B.40.5%
C.38.5%
D.61.5%
下列年份中,本期结案中涉及的耕地面积占结案涉及土地面积比重最高的是:
A.2006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1年
2010年底,图2中11省拥有高速公路的里程约占同期全国总里程的:
A.49%
B.57%
C.62%
D.70%
2013年国考大约1/3的题目涉及到比重类计算。
计算难度同样不高,肯定可以采用的速算方法:直除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也可直接估算。
以上三道题目,数据不进行过多罗列,除第二题外,均直除得到首位即可得到答案。
第二题为比重的大小比较,可采用的方法:直接估算、直除两位、或者差分法。
这里进行补充说明,当利用直除法比较大小时,如果A/B不好计算,可以考虑将分子分母互换,比较B/A的大小,但注意最后的大小和原数的大小相反。
3.增长量:,识别特征:“增长+具体数值”)
若该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同样的增长速度。
则2012年前十一个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同期约增加多少亿元?
A.210.7
B.486.3
C.275.5
D.685.6
在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下列哪一项的同比增长金额最高?
A.机电产品出口
B.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C.机电产品进口
D.高新技术产品进口
增长量的计算与比较依然是国考的热点,由于计算形式为A*a%/,直除不是特别容易进行,而当a%较大时,估算也不好操作。
因此,解决方法为特殊分数——将a%化为近似的特殊分数1/N,然后进行化简约分,计算会相对变得容易很多。
以上两道例题其一为增长量的计算,其二为大小比较,比较增长量的大小时需记住口诀“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
4.基期量、平均数、倍数::时间、“均”、“倍、比”)
这三个考点在近年国考中每年都有涉及,但由于计算形式均为A/B,故直除法可以轻松解决,因此不举例说明了。
二、多个考点结合考查。
纵观近年国考的资料分析,趋势上有两点明显的变化:1.计算难度逐年降低;2.若干考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换句话说,资料分析从侧重于计算,逐步转变为侧重于列式。
下面华图教育将对此类考点进行详细分析与预测:
1.比重结合基期量
“2011年前十一个月,某省实现增加值896.31亿元。
增加值同比增长30.7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11.6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32%” 2010年前十一个月,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为多少亿元?
A.2972
B.3540
C.3865
D.4373
分析:本题通过时间很容易看出计算的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基期量,但是其现期量需要根据比重计算得出:2010年前十一个月,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6.31/)≈900×4÷1.2≈3000。
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拓展分析:本题计算形式为A/X%÷,可以直接估算,或者分步骤直除,需要注意的时,此时计算A/X%时,至少需要直除两位。
“2010年,某省广电实际总收入为145.83亿元,同比增长32.07%。
其中,广告收入为67.08亿元,同比增长25.88%;
有线网络收入为45.38亿元,同比增长26.35%;其他收入为33.37亿元,同比增长57.3%。
”
2009年,该省广告收入占广电总收入的比重约为:
A.23%
B.26%
C.31%
D.48%
2.增长量结合平均数
“25家已公布一季报的房地产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3.68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将利润29.97亿元,同比增长31%;存货2892.18亿元,同比增长10%。
”
已公布2011年一季报的房地产公司中,平均每家公司的存货比上年同期增长了约多少亿元?
A.5
B.11
C.51
D.105
分析:本题计算的为增长量的平均值。
房地产公司的平均存货的增长量=2892/÷25略大于10。
因此,答案选择B 选项。
拓展分析:此类题目在计算时可直接估算或分步计算:先计算得出增长量,再直除计算平均,或者直接整体进行直除。
行测推荐访问: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预测题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