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1
- 格式:ppt
- 大小:5.61 MB
- 文档页数:30
《设计色彩基础》课前准备材料(必读)注:所有材料淘宝或实体店铺购买均可,建议淘宝购买。
1、画笔:一般买尼龙头或者狼毫材质的画笔,淘宝搜索关键词“水粉画笔套装”
2、颜料:(淘宝或实体店铺购买均可),可买瓶装颜料或者盒装颜料(买24色即可)。
推荐马利牌颜料。
瓶装颜料盒装颜料
3、调色盒:所买规格要与买的颜料数量一致,比如买的颜料是24色的,调色盒就要买24色规格,买的颜料是36色,调色盒就买34规格的。
4、颜料挑刀/颜料刮刀:瓶装颜料时需要用挑刀将瓶装颜料盒的颜料刮
到调色盒中。
(注:挑刀可多人共用一个,建议以寝室为单位购买)
5、调色板:
6、折叠水桶:
7、水粉纸(8K)
其他材料:
抹布(非常重要,自备)
透明胶或者纸胶带
铅笔(6B或8B)
橡皮
注:所有材料在开学上课前必须准备好。
中国建筑设计色彩案例咱来唠唠中国建筑设计色彩的案例。
一、故宫。
1. 色彩组合。
故宫那可是建筑色彩设计的超级大明星。
故宫整体的色彩那叫一个霸气又和谐。
红墙黄瓦是它的标志性色彩搭配。
红色的墙给人一种庄重、热烈的感觉,就像古代帝王的威严一样,透着一股不可侵犯的劲儿。
黄色的瓦呢,在古代那可是皇家专用色,象征着尊贵。
这两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在阳光照耀下,简直闪瞎眼(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啦),特别醒目,老远就能看到故宫那宏伟的建筑群。
2. 文化寓意。
这种色彩搭配背后的文化寓意可深了去了。
红色在中国文化里代表着吉祥、繁荣,像过年贴的红对联啥的,都有着美好的祝愿。
黄色被视为天子之色,是皇权的象征。
所以故宫的红墙黄瓦组合,那就是在向世人宣告皇家的至高无上地位,而且这色彩搭配历经岁月,到现在还是让我们看了就心生敬畏和赞叹。
3. 与环境的融合。
故宫位于北京的中心,周围的环境也很配合它的色彩。
北京的天空有时候是湛蓝湛蓝的,蓝天和红墙黄瓦相互映衬,就像一幅绝美的画。
而且故宫里面的绿树,比如那些松柏,翠绿色的树叶和红墙黄瓦搭配起来,既缓解了红黄色调的浓烈感,又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让整个故宫建筑群看起来既庄重又不失灵动。
二、徽派建筑。
1. 色彩组合。
徽派建筑的色彩就像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主要是黑、白、灰三种颜色。
白色的墙,黑色的瓦,灰色的砖,组合起来超级简洁。
白色的墙干净得就像刚刚被雪覆盖过一样,透着一种纯洁和质朴。
黑色的瓦一排排地铺在屋顶上,就像钢琴的琴键(当然是黑色的那部分啦),很有节奏感。
灰色的砖呢,把墙和地面连接起来,低调又沉稳。
2. 文化寓意。
在徽派建筑的色彩里也蕴含着文化内涵。
白色代表着清白,徽商们大多讲究诚信为本,清白做人。
黑色和灰色体现了徽派文化里的低调、内敛。
徽派建筑多是家族聚居的地方,这种低调的色彩也反映了家族内部那种谦逊、和睦的氛围。
3. 与环境的融合。
徽派建筑大多位于皖南的山水之间,周围有青山绿水环绕。
绘画色彩常识一、光与色的关系自然界各种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色彩都是由于光的存在而产生,没有光就见不到色彩。
光的光源很多,有太阳光、月光、荧光以及灯光、烛光、电焊光等等。
前者是天然光,后者是人造光,色彩学是以太阳光作为标准来解释色和光的物理现象的。
按照物理学的解释:太阳光谱的可见光部分中含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
这七种色光的每一种颜色都是逐渐地过渡到另一种颜色的。
其中蓝色处于青与紫的中间,蓝和青区别甚微,青可包括蓝。
在色彩学上,我们把红、橙、黄、绿、蓝、紫这六色定为标准色。
按光谱序列红色的波长最长,橙色次之,黄、绿、蓝再次之,紫色光波长最短。
它们的波长大约在十万分之八厘米之间,一百万个光波的波长连在一起还不到一米长。
由于光的照射,一切物体才呈现出原来的种种颜色,其原因即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的作用。
当白色的阳光照射在物体上,由于物体质地的不同特性,它必然吸收一部分色光,这反射出来的色光,即是我们肉眼所见物体呈现的色彩。
例如红旗的固有色是红色,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这个红旗的“红”,是由于太阳光中橙、黄、绿、青、蓝、紫六种色光基本被红布所吸收,而把红光反射出来的结果。
绿布则是反射出绿光而吸收了其它六种色光的结果,余此类推。
黑色的物体对色光是基本全吸收,白色的物体则是基本全反射,而灰色则是每种色光有部分吸收与反射。
这里所说的白与黑仅仅是相比较而言,在自然界中绝对的纯色是没有的。
黑有种种不同的黑,若以浓淡论之,有深黑、浅黑,若以色彩的冷热来说,有的黑里带红,有的黑里偏青。
画人像时,头发、眉毛、眼睛虽然同是黑,但仔细观察一下,则各部不一样。
一般来说,质地粗糙、颜色深的物体对于色光吸收的多,反射的少,这类物体固有色强,如皮毛、丝绒、陶罐、棉布等。
反之质地光滑、颜色淡的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得少,反射较强,固有色就减弱,如瓷器、金属等。
从以上分析可了解到:色彩一方面凭借光而呈现,同时色彩又依附于物体而存在,色彩和物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了具体的物体,就没有具体的色彩。
暖色调风格设计说明(一)暖色调风格设计说明1. 简介暖色调风格设计是一种以暖色调为主要色调的设计风格。
暖色调包括红色、橙色和黄色等色彩,它们能够给人带来温暖、舒适和活力的感觉。
在设计中运用暖色调可以有效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适用于家居装饰、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多个领域。
2. 特点•温暖感:暖色调的色彩能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让人们感到宽慰和舒适。
•活力感:暖色调充满活力,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
•吸引力:暖色调往往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使设计更具吸引力。
•能量感:暖色调传递出一种充满能量的感觉,让人们感到生机勃勃。
3. 应用场景暖色调风格设计适用于多个场景,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应用场景:•家居装饰:在家居装饰中采用暖色调能够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适合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室内设计:暖色调可以营造出一种热情的氛围,适合用于酒店大堂、休闲娱乐场所等场所。
•平面设计:在平面设计中使用暖色调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设计作品的吸引力。
•服装设计:暖色调能够给服装设计增添时尚感和热情,适合用于设计秋冬季节的服装。
4. 搭配建议•暖色调搭配:橙色和黄色的搭配可以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活泼的氛围;红色和黄色的搭配则能够给人带来一种热情、充满活力的感觉。
•冷色调衬托:可以在暖色调的基础上添加少量冷色调来起到衬托的作用,增加整体的层次感。
•中性色调平衡:在运用暖色调的同时,适当添加灰色、棕色等中性色调来平衡整体效果,避免过于刺眼。
5. 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场景:暖色调适用于大多数场所,但并不适合所有场所,需要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色彩。
•注意配色搭配:搭配时要注意色彩的协调,避免不同暖色调的冲突,同时也要避免整体过于单调。
•观察人群反应:在设计中需要观察目标人群对暖色调的反应,以确保设计效果达到预期。
以上是对暖色调风格设计的相关说明,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彩构成(⼀)⾊彩的基本常识和⾊彩与⼼理⾊彩构成(⼀)⾊彩与⼼理⼀、⾊彩的作⽤(1)决定空间的情调或⽓氛;(2)调节空间,使其产⽣更⼤或更⼩的感觉;(3)隔断和划分空间;(4)连接空间或令其和谐统⼀.⼆、⾊彩与知觉1.视觉与⾊彩适应明适应暗适应⾊适应2. ⾊彩的通感在⾃然界中有最丰富的⾊彩资源,⽐如阳光、花草、天空、⼤海等,它们⾃⾝的颜⾊已被⼈们不知不觉地接受、认同并形成⼀种意识,很多⼈对颜⾊的感觉或联想都是相似的,这种特点叫做“共通性”A.⾊彩的易见度:⾊彩在不同底⾊上的易见程度。
B.胀缩感----------⾊相⽅⾯:红橙黄给⼈以前进膨胀的感觉;蓝、蓝绿、蓝紫有后退收缩的感觉。
⾊相的胀缩感明度⽅⾯:明度⾼⽽亮的⾊彩有前进膨胀感;明度低⽽暗的⾊彩有后退收缩感。
明度的胀缩感纯度⽅⾯:⾼纯度的鲜艳⾊彩有前进膨胀感;低纯度的灰浊⾊彩有后退收缩感。
纯度的胀缩感胀缩冷暖C.进退感进退D.轻重感轻重动静F.华丽与朴素感华丽朴素G.明快与忧郁感明快忧郁空间设计中的配⾊法则:1、深⾊会使空间变⼩,天花板变低;2、淡⾊会使空间变⼤,天花板变⾼;3、蓝⾊的冷⾊调会给房间宽敞的感觉,就视觉效果⽽⾔,墙⾯和天花板就会有退缩感;带有明显红⾊系列的暖⾊调会产⽣相反的效果;4、暖⾊系的⾊彩适宜于装饰寒冷地区的房间以及朝北等较阴冷的房间,它能创造亲切,舒适,温暖的⽓氛;⽽冷⾊系则适宜于装饰炎热地区的房间或朝南的阳光充⾜的房间,因为这样的⾊彩易于形成宽敞,优雅的环境。
5、强烈,丰富,深重的⾊彩适宜于装饰⾯积较⼤的房间,⽽明亮、浅淡的⾊彩则适宜于装饰⾯积较⼩的房间。
6、前进⾊,对⽐⾊和⾼明度⾊彩可创造刺激,活泼的环境,多⽤于装饰餐厅和⼉童房间;后退⾊和⽆彩⾊以及⼀些较为浅淡的⾊彩,则适宜于营造宁静,和谐的⽓氛,多⽤于卧室,书房和⽼年⼈的房间;7、对⽐⾊的选⽤应避免太杂,⼀般在⼀个空间⾥选⽤两⾄三种主要颜⾊对⽐组合为宜;8、⽆彩⾊系列的⾊彩,如⿊,⽩,灰,⾦,银等,以及彩度极低的⾊系,没有强烈的个性,易于同任何⾊彩调和,⼀般⽤作背景⾊,以烘托主⾊。
⼀张作品的颜⾊分为三类:主⾊调、聚焦⾊和辅助⾊⼤多数摄影爱好者都是全凭感觉进⾏后期调⾊。
但对于美术基础较弱的朋友⽽⾔,这种凭感性调出来的⾊彩往往⽐较糟糕。
因此托马斯会陆续介绍⼀些基本的平⾯⾊彩知识,帮助⼤家⽤理论去辅助调⾊。
⼀张平⾯作品中的颜⾊,按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主⾊调、聚焦⾊和辅助⾊。
理解这三种⾊彩在画⾯中的作⽤,有助于我们合理的安排各种颜⾊的⾯积、形态、位置、⾊相、饱和度、亮度等等参数。
主⾊调主⾊调是画⾯中⾯积最⼤的1-2种颜⾊,代表了画⾯的整体⾊彩倾向,⼀般都是作为背景⾊、环境⾊或者整体偏⾊出现。
主⾊调有助于统⼀画⾯,让照⽚中的各个部分产⽣共振和呼应。
新⼿常犯的⼀个错误,就是像下⾯这张照⽚⼀样,画⾯⾊彩太乱太杂,缺少主线。
⽽下⾯这张照⽚,虽然也有很丰富的颜⾊,如紫⾊、绿⾊、红⾊等等,但它们的⾯积都⽐较⼩,起到的是辅助⾊的作⽤。
照⽚整体被主⾊调 - 深蓝⾊和淡黄⾊占据。
蓝⾊作为整个环境的背景⾊,和冰天雪地的地貌⼗分搭配,烘托了北极⽓候的寒冷。
⽽灯光和房屋的黄⾊,则与蓝⾊对⽐,突出了⼩镇的暖意。
可以看到,主⾊调还有⼀个更重要的意义,是带给了画⾯某种情绪或者氛围。
⼈们对不同的颜⾊,会产⽣不⼀样的情感联想。
当某种颜⾊统治画⾯的时候,⾃然⽽然的就让照⽚带来了这种⾊彩所固有的情绪。
如果画⾯中缺少主⾊调,五彩缤纷的颜⾊互相⼲扰冲突,就很难产⽣⼀个统⼀的整体氛围。
⽐如要表现寒冷的氛围,主⾊调可以选择⽩⾊。
冰雪加上⽩⾊,就会显得⽐较寒冷。
较深的蓝⾊、青⾊,经常和冰川、海⾯、⿊夜联系起来,因此这两种⾊彩作为主⾊调,也可以很好的起到强化画⾯寒冷感的作⽤。
不同的主⾊调可以让照⽚的感觉⼤不相同。
同样的⼀个雪⼭光影画⾯,如果主⾊调只选择蓝⾊,则画⾯看起来⼗分的冷峻。
如果主⾊调中增加橙⾊,让画⾯的亮部和暗部形成冷暖对⽐,照⽚就会更有冲突感。
和刚刚的冷⾊版本⽐起来,蓝橙双主⾊调的版本,看起来会更加宏伟⼀些。
不光各种⾊相会带来不同的感受,不⼀样的饱和度、亮度、⾊彩⾯积、⾊彩位置等也会带给观者不同的感觉。
色彩学基础知识加法混色采用红(Red)、绿(Green)、蓝(Blue)三种色光进行混色来显示其他颜色。
色光越混合越亮,因此称为加法混色。
电视、电脑的显示就采用加法混色原理。
红(R)绿(G)蓝(B)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图1.加法混色图2. 减法混色减法混色采用青蓝色(Cyan)、洋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三种颜料进行混合来制造其他颜色。
颜色越混合越暗,因此称为减法混色。
颜料调色、彩色打印机就采用减法混色原理。
蓝(C) 黄(Y) 红(M)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补色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产生中性色(neutral color),则称为这两种颜色互为补色。
对于色光,补色是指两种混合后会产生白色的颜色。
例如,红+ 绿+ 蓝= 白,红+ 绿= 黄,因此,黄+ 蓝= 白。
黄色是蓝色的补色。
对于颜料,补色是混合后产生黑色的颜色。
例如,红+蓝+黄= 黑,黄+ 蓝= 绿,因此红色是绿色的补色。
在色环上相对的两种颜色互为补色。
一种颜色与其补色是强烈对比的,补色搭配会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色彩三要素(1)色相(Hue)又称色调。
色相是一种颜色区别于另外一种颜色的特征。
我们平时所说的“红”、“绿”、“蓝”、“黄”就是指色彩的色相。
(2)纯度(Chroma)也称为饱和度(Saturation)、彩度。
指色调的纯洁程度。
向原色中加入任何其他颜色都会降低其纯度。
(3)明度(Value或lightness 或Brightness)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向颜料中加入白色会提高明度,而加入黑色则降低明度。
在RGB颜色系统中(255,255,255)的明度就要比(200,200,200)的明度要高。
采用色调,纯度,明度来表示颜色的系统称为HSB颜色模型(也称HSV或HSL)。
HSB颜色模型跟RGB 颜色模型之间的转换关系可以参考。
芒塞尔色彩系统(Munsell color system)人们平日描述颜色通常是模糊的,例如,草绿色、嫩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