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06.35 KB
- 文档页数:1
帕罗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效果和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陈永法;曹文帅【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评价》【年(卷),期】2012(29)2【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帕罗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1995-2010年发表的关于帕罗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的中英文文献,并以Jadad评分标准结合Cochrane简单评价方法评价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对纳入文献使用Review Manager 5.1.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文献55篇,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1篇(中文14篇,英文7篇)分拆成22项随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在治疗效果方面帕罗西汀组与氟西汀组HAMD得分无显著性差异,效果相当;在不良反应方面,帕罗西汀组腹泻发生率低于氟西汀组,而头痛、失眠、口干、恶心、嗜睡等5项不良反应两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帕罗西汀和氟西汀的治疗效果与副作用相当,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临床上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总页数】12页(P143-154)【作者】陈永法;曹文帅【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南京,211198;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南京,2111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43;R994.11【相关文献】1.氟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J], 孙艳丽2.循证医学方法研究氟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 [J], 杜彪3.舍曲林、氟西汀及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J], 李雪峰4.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J], 梁守芳;袁锋5.加减逍遥散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率评价 [J], 马会强;李小惠;杏燕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XXX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lthough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was the main method of treatment in the past。
drug treatment has e the dominant approach in the last 20 years due to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 logy。
Antidepressant drugs。
including chemical-synthetic drugs。
plant extracts。
and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XXX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depressants.Keywords: n。
antidepressants。
research progress.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通常表现为长时间情绪低落或悲痛欲绝,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
据统计,中国有大约3000万抑郁症患者,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亿人正在遭受抑郁症的折磨。
抑郁症对人们身心健康、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极大,因此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采用心理治疗,而近20年来,药物治疗逐渐成为主导地位。
目前认为,抑郁症与遗传、心理、神经、内分泌等因素诱发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或(和)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神经肽等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及其受体功能下降有关,近年来还发现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负反馈失调、谷氨酸传导障碍、神经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
这些新发现的病机制促进了新药的研发。
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产品主要由以下五大类构成:选择性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定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NaSS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T)、五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aRI)。
老年抑郁症患者正确服药探析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目前,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这与老年人脑内代谢改变有关,也与老年人的境遇、躯体疾病、孤独、寂寞、缺乏人际交流和情感支持有关。
患有老年期抑郁症时应请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诊断,并及时服用抗抑郁药,以缓解其症状。
由于老年人的代谢功能和解毒能力均减弱,从而使药物的毒副作用相对增大,老年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这类药。
一、抑郁症概述抑郁症指的是以抑郁情绪为主要表现症状的一种心理障碍。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被称为“第一心理杀手”。
在人们的印象中,抑郁症病人总是情绪低落、垂头丧气、反应迟钝、无趣、无欲、无望、无助、思维迟缓、活动减少等。
轻型抑郁症起病慢,抑郁严重程度较轻,疲乏症状反映在心理和躯体两方面,患者感到疲惫不堪、筋疲力尽、精神不振,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怕见人,不愿交谈,体验不到欢乐,无力表达自己的情感,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缺乏能力,觉得活得很累等。
情绪方面抑郁、焦虑、易激惹、悲观但不绝望,有的早晨起床后心情最差,一些患者可有恐怖和强迫症状,偶尔有癔病症状。
身体方面常见有头痛、腰背痛和其他部位的疼痛,严重失眠等。
还会出现食欲降低、性欲减退、体重减轻、便秘,缺乏主动性和进取性。
本人和周围人均不认为其有病。
重型抑郁症大多伴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故称之为妄想型抑郁症。
表现为自责,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罪恶妄想,有绝望和无价值感,自杀风险大。
这类病人一般需要住院治疗。
二、老年抑郁症及其影响因素老年抑郁症则指年龄在5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患者,患有该病的人数占老年人口总数的8%~10%。
在临床中往往表现为轻度抑郁,但其具有的危害性不可轻视,若是没有进行及时治疗,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提高,从而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老年人患上抑郁症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及个人因素等。
其中生理因素指的是老年人身体可能会存在一些其他疾病,而这些疾病有的可能会诱发抑郁症,也有的老年患者是因为长期服用一些药物而诱发抑郁。
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
方法68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罗西汀组和氟西汀组,各34例。
帕罗西汀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治疗。
两组均治疗6周后进行疗效对比分析。
结果帕罗西汀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94.1%、5.9%)与氟西汀组(94.1%、8.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帕罗西汀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优于氟西汀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低,均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帕罗西汀;氟西汀;抑郁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抑郁症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治疗常用药物主要有氟西汀和帕罗西汀等[1]。
本文通过选择本院近年来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氟西汀和帕罗西汀两种抗抑郁药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68例抑郁症患者。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及抑郁症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2];HAMD评分>17分;入组前未服用抗抑郁药物或抗精神病药物;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罗西汀组和氟西汀组,每组34例。
帕罗西汀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41.43±11.6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3.80±2.60)年,本次抑郁症发作时间1~7个月,平均发作时间(3.50±2.20)个月。
氟西汀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40.81± 12.33)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10±2.90)年,本次抑郁症发作时间1~8个月,平均发作时间(3.60±2.50)个月。
氟西汀联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双相抑郁症的效果及对甲状腺激
素水平的影响
许安琦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23(30)7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氟西汀联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双相抑郁症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双相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独氟西汀治疗,观察组予以氟西汀联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3、T4及TSH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相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异常表现,抗抑郁治疗后患者均得到缓解,同时患者的激素水平得到有效调节。
【总页数】4页(P91-94)
【作者】许安琦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精神科五病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4
【相关文献】
1.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2.氟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3.帕罗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效果和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4.帕罗西汀联合甜梦口服液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5.氟西汀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抑郁症患者经帕罗西汀治疗的效果探讨尹积乐(烟台肺科医院心理康复科,山东烟台 264000)【摘要】目的 探析帕罗西汀用于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0例,遵从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常规组、试验组各60例,分别采用氟西汀治疗、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总疗效、负性情绪评分与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总疗效高于常规组、负性情绪指标评分与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统计学意义形成(P<0.05)。
结论 将帕罗西汀运用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提高整体疗效,改善不良情绪,减少副反应。
【关键词】帕罗西汀;副反应;抑郁症;疗效【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19.56.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压力愈来愈大,促使抑郁症发生率逐渐升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
一般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情绪低落、睡眠障碍[1]、抑郁自卑等,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干预,病情严重时会使患者出现自杀倾向,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临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诸多,但不同药物所获得的效果也各有差异,现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0例采用两种药物治疗的价值展开分析,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全部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样本120例,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女病患29例,男病患31例;中位年龄值(43.08±10.67)岁;病程均值(10.28±4.93)个月。
试验组27例女病患,33例男病患;中位年龄值(43.29±10.53)岁;病程均值(10.72±4.65)个月。
两组资料(性别、病程及年龄)对比差异小,满足研究要求(P>0.05)。
1.2 方法常规组:仅指导患者应用20 mg的盐酸氟西汀(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002;生产企业: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治疗,1次/d,治疗一周后再增加剂量到40 mg,1次/d;第10天增加到60 mg,1次/d。
88• 临床研究 •氟西汀与帕罗西汀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对比研究杜凤英(齐齐哈尔市第二神经精神病医院精神三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299)【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帕罗西汀与氟西汀对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抑郁患者分为氟西汀组(n=50例)和帕罗西汀组(n=50例),分别予以氟西汀、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
采用临床记忆量表(CMS)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两组患者的记忆功能及执行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前,氟西汀组及帕罗西汀组的CMS量表评分、WCST总评分比较,P>0.05。
治疗后,帕罗西汀组的CMS量表评分、WCST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氟西汀,均有P<0.05。
结论相较于氟西汀,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施以帕罗西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更佳。
【关键词】认知功能;抑郁症;青少年;帕罗西汀;氟西汀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25-0088-01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青壮年为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近几年,青少年抑郁症的发患者数逐年增加,首发抑郁症患者中在校青年学生比例高达22.2%。
据调查,大多抑郁症患者还会伴发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降低、执行功能受损等,而这种伴发症状正是导致患者不能及时恢复正常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原因[1]。
而青少年的主要任务仍是学习知识,良好的认知功能保证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前提,一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极易影响青少年患者的学习能力。
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是当前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种类,笔者旨在对比分析帕罗西汀与氟西汀对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以期为青年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指导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抑郁患者分到氟西汀组(n=50例)和帕罗西汀组(n=50例),氟西汀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12~20岁,平均(16.38±1.59)岁。
抑郁症临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目的:探究抑郁症临床诊疗研究现状,分析未来诊疗技术发展趋势。
方法:通过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抑郁症目前的医治疗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并研究技术发展方向。
结果:对抑郁症的临床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许多方面都取得良好成效。
讨论:目前临床治疗大多以调节单胺类递质系统为基础,但是对兴趣缺乏、疲乏感、睡眠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不明显,导致疾病复燃或慢性化。
因此需要结合广大专家的用药经验和循证医学数据,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客观、全面的用药参考,从而促进抑郁症患者治疗结局和预后的改善,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关键词]抑郁症;临床治疗;研究现状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而且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目前我国抑郁症患病率约为3%-5%,属于高发区域,临床治疗中主要选用艾司西酞普兰、阿戈美拉汀、度洛西汀、帕罗西汀、文拉法辛,或者联合用药模式进行治疗。
本文研究中对常用诊疗方法进行综述,探究该疾病的诊疗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 西医治疗抑郁症现状与进展西医在治疗抑郁症中,大部分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是以调节单胺类递质系统为基础,主要通过增加5-羟色胺(serotonin,5-HT)、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E)、多巴胺(dopamine,DA)等递质水平缓解情绪低落症状。
例如洪武(2018)研究了阿戈美拉汀临床应用中的循证证据、用药方法、安全性、临床应用特色等。
认为阿戈美拉汀治疗急性期抑郁症的有效率和治愈率与某些 SSRIs、SNRIs 及伏硫西汀相当,甚至更高,且耐受性较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显著低于SSRIs/SNRIs。
375772696_161795.[2]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又有两例已出院确诊病例核酸复查阳性再次转入海河医院之前一例复阳病例今日出院[EB/OL].[2020-03-02]./art/ 2020/3/2/art1471758.html.[3]中国新闻网.海南首例新冠肺炎”复阳”患者顺利出院[EB/OL].[2020-03-01]./hnnew/ 2020-03-01/516165.html.[4]新冠肺炎病人再次感染可能性极低[N].央视网,2020-02-24./2020/02/24/ARTIYm3sX0p8hybVmpz-ci6H8200224.shtml.[5]李晓东,刘保延,王宜,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的解读[J].中医杂志,2020,61(11): 928-934.[6]詹志来,刘佳,杨伟,等.基于病例分析的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疗效评价标准的探索研究[J].中医杂志,2020,61(12):1013-1023.[7]张昕洋,郭子宁.舌苔与病、证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6):373-376.[8]仝小林,李修洋,赵林华,等.从“寒湿疫”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防治策略[J].中医杂志,2020,61(6):465-470,553.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在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中的疗效比较于佳1,陈建军2(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400014;2.重庆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重庆400016)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在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中的疗效和可接受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disc、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等数据库以及相关网站,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0年4月,检索词包括“帕罗西汀”“氟西汀”和“抑郁症”。
无语言限制,纳入帕罗西汀和氟西汀在急性期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
舍曲林、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经济负担的影响关念红;张晋碚;韩自力;唐济湘;魏钦令;张旺龙;焦景君;叶红波;王萧萧【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01(001)005【摘要】目的:研究舍曲林、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经济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别应用舍曲林、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对7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通过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定其生活质量及经济负担.结果:3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3组之间的生活质量和经济负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舍曲林、氟西汀和帕罗西汀都是良好的抗抑郁药,3种药物对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经济负担的影响是相似的.【总页数】2页(P276-277)【作者】关念红;张晋碚;韩自力;唐济湘;魏钦令;张旺龙;焦景君;叶红波;王萧萧【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广州市,510630;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广州市,510630;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广州市,510630;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广州市,510630;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广州市,510630;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广州市,510630;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广州市,510630;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广州市,510630;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广州市,5106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相关文献】1.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 [J], 王大芬;王兴容;李晓菊2.舍曲林、氟西汀及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J], 李雪峰3.舍曲林、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经济负担的影响 [J], 关念红;张晋碚;韩自力;唐济湘;魏钦令;张旺龙;焦景君;叶红波;王萧萧4.舍曲林与帕罗西汀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J], 罗玉霞5.氟西汀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李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比较研究刘小林;符巍【摘要】目的比较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对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2013年至2015年收治的青少年抑郁患者50例,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帕罗西汀组,各25例,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定病情严重程度,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临床记忆量表(CMS)分别评定执行功能和记忆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组内HAMD-24总分、WCST和CMS各因子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两组组间HAMD-24总分、CMS和WCST各因子的总测验数、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CST的完成分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均能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和认知功能,但帕罗西汀优于氟西汀.%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fluoxetine and par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gnitive function in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Methods Totally 50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in Chongqing Mental Health Center from 2013 to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fluoxetine group and the paroxetine group, 25 cases in each group.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in two groups was assessed by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24 ( HAMD-24 ) , the executive and memory func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assessed by the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 WCST ) and the clinical memory scale (CMS) . Results Compare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 total scores of HAMD-24, the factors of WCST and CM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 P < 0.01 ) .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scores of HAMD-24, the number of total test correct responses and error responses of the factors of CMS and WCST had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 > 0. 05 ) .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of completed categories of the WCS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 < 0. 05 ) . Conclusion Fluoxetine and paroxetine can im-prove symptom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but paroxetine is superior to fluoxetine.【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7(026)023【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氟西汀;帕罗西汀,青少年;抑郁症;认知功能;临床疗效【作者】刘小林;符巍【作者单位】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 401147;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4011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R971+.43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境障碍,一般首发于青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