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天津市行道树选择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6
城市园林中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
城市园林中的行道树是指种植在城市街道、道路两侧的树木。
它们不仅具有美化城市
环境的功能,还能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护土等。
在城市园林中选择合适的行道树种,并合理应用,对于建设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行道树的首要考虑因素是树种的适应性。
城市环境的特点是气候干燥、土壤贫瘠、光照强烈等。
行道树的选择应考虑其耐旱性、耐盐碱性、抗逆性等。
一些适宜作为行道树
的树种包括了榉树、槐树、松树、柳树等,它们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和抗污染能力。
行道树的形态特点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行道树在城市园林中应展现出良好的视
觉效果,美化城市环境。
树种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树冠形态美观、叶色翠绿等。
树
种的生长速度也要适中,不能生长过快或过慢,以保持街道秩序和绿化景观的稳定。
行道树的种植密度也需要合理安排。
行道树的种植不宜过于密集,以免树冠相互遮挡,影响视野和通风效果。
在城市街道的绿化规划中,通常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行道树坑,
种植一棵行道树。
选用合适的种植方法和科学的养护管理,可以保证行道树的健康生长。
在城市园林中,行道树的应用是多样的。
除了作为街道两侧的绿化景观外,它们还可
以利用空中绿化技术进行树冠修剪,形成绿色隧道,增加城市景观的层次感。
在交通干线、广场、停车场等场所,通过补充行道树的种植,可以有效改善环境,提供舒适的休憩空间。
行道树也可以在城市水域的岸边种植,起到保护岸坡、引导风向等作用。
城市园林中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行道树是城市园林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可以起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等多种作用。
在选择和应用行道树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行道树的选择应考虑到树种的适应性。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因此在选取行道树时,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
比如在干燥地区,可以选择抗旱性强的树种,如柏树、法国梧桐等;而在湿润地区,则可以选择喜湿树种,如柳树、榆树等。
还需要考虑树种的耐污染性和抗逆性,以适应城市环境的特点。
行道树的选择应考虑到树种的观赏性。
作为城市园林的重要景观元素,行道树的观赏性非常重要。
树种应具有美丽的树姿和树冠,具备四季皆美的特点。
比如杜鹃花树具有丰富多彩的花朵,可以在春季为城市增添浓厚的色彩;红叶李和银杏等树种在秋季具有独特的景观效果,可以给城市带来丰富多样的景观体验。
行道树的选择应考虑到树种的生态性能。
行道树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调节城市气候、净化大气、吸收噪音等。
行道树的选择应优先考虑那些对环境有益的树种,如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和吸附能力的树种。
比如国槐和法国梧桐在环境改善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在城市园林中进行广泛应用。
行道树的应用需要考虑到合理的空间运用和管理维护。
根据行道的宽度和长度,选择适当的树种和树距,以保证树木的生长和发展空间。
在栽植和管理过程中,要科学施肥、病虫防治、修剪和修整,以保持树木的良好状态。
城市园林中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需要综合考虑适应性、观赏性、生态性能和管理维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选择适宜的树种,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使行道树在城市园林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人们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浅谈层次分析法在道路服务水平中的应用层次分析法在道路服务水平中的应用一、层次分析法简介1、什么是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复杂事务的决策分析方法,它对重要的决策因素进行分级,有效地确定决策的最优措施。
2、层次分析法的原理:首先,针对目标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该问题中所含的不同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指标的层次分解;之后,再根据每一指标的打分情况,重新计算每一指标的层次分解出来的总分值;最后,通过对总分值及相关数据的分析,评定每个指标的重要性大小,从而合理、客观地确定每个指标在层次分析中的权重。
二、层次分析法在道路服务水平中的应用1、应用范围:层次分析法可用于分析道路上的几个重要指标,如道路质量、安全性能、能源效率等,以便确定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优建设方案。
2、应用价值:层次分析法重构道路服务水平的复杂环境,为决策者分析决策因素提供数据支持,从而节约决策的时间和成本;并且通过对比不同道路服务水平的最优方案,使其有效地支持未来的决策。
三、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步骤1、规划目标:定义道路服务水平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2、资源识别:分析可供指标评估的数据来源和采样,并搜集有关数据;3、指标打分:搜集和组织有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分类,设定相应的评分标准;4、层次分析:根据指标重要性和互相的联系,对指标进行层次分析,计算出指标的权重;5、结果处理:将指标权重和指标得分综合排序,找出影响最大的指标,得出最优的决策结果。
四、总结层次分析法在道路服务水平评价过程中,可以将道路服务水平指标评分计算、权重分析等视为层次分析,可以有效地客观地衡量道路服务水平,为决策者分析决策因素提供数据支持,并且能够节约决策消耗的金钱和时间。
层次分析的方法在道路服务水平评价中用处颇为多,为公路建设提供有效指导。
行道树的选择标准阅读理解行道树,一个看似平凡却充满深意的名字。
在张晓风的笔下,它们不再是简单的路旁装饰,而是承载着生命、奉献与选择的象征。
首先,行道树的选择并非出于偶然。
它们原本可能生长在原始森林中,享受着自然的恩赐。
但它们却选择站在城市的飞尘里,为人类带来阴凉与清新。
这种选择,无疑是一种对人类、对城市的深深眷恋与奉献。
它们用自己的绿叶、浓荫,甚至生命,来换取城市的清新与宁静。
行道树的存在,对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它们的枝叶为人们遮挡烈日,它们的绿意为城市增添生机。
更为重要的是,它们默默地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这种无声的付出,是行道树对人类的深情厚意。
然而,行道树的命运并不总是被人们所理解和珍视。
在城市的发展中,有时它们的枝干被砍,树枝被撇,树皮被摘。
但即使面对这样的困境,行道树依然坚守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默默地生长、开花、结果。
这种坚韧与执着,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
从行道树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在边疆守卫祖国和平的边防战士的身影。
他们同样远离家乡,面对艰苦的环境和危险的任务,他们从未退缩。
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
与行道树一样,他们也是这个城市、这个国家不可或缺的守护者。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许多像行道树一样的人。
他们默默无闻,却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的人。
他们可能是辛勤的环卫工人,也可能是无私的教师、医生或志愿者。
他们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总结起来,行道树的选择标准是奉献与坚守。
它们用自己的生命与绿意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成为了城市的守护者与心灵的寄托。
而我们作为人类,也应该学习行道树的精神,学会珍惜与感恩,懂得奉献与坚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行道树的选择标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0-30T07:31:42.09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6月第12期作者:平雪利王振东[导读]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增长,全国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也在飞速前进中,随之而来的是私家车的保有量,以及城市道路货运交通的车辆数量大幅提升。
平雪利王振东河南海威路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增长,全国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也在飞速前进中,随之而来的是私家车的保有量,以及城市道路货运交通的车辆数量大幅提升。
城市路网作为城市的骨架,承担着市内外及过境交通,这对于城市道路的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道路设计作为城市路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设计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都将是能否实现路网功能的关键因素。
在通过道路方案设计工作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将方案的比较转换成量化比较,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对比出某方案的优势和劣势。
本文主要分析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层次分析法;方案比选引言随着我国道路网日益普及,道路建设需求也在增长。
为了减少施工阶段运输的影响,需进行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但由于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设计不合理,导致周边路网交通拥堵等问题,对经济、社会、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进行评价尤为重要。
因此,在施工阶段评价交通组织方案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如果运输组织的方案不直接评价或根据技术经验评价,往往很难确保结果科学准确。
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项定量评估方案,以便在施工阶段对交通组织方案进行现实和科学的评估,从而确定道路建设阶段的最佳交通组织方案,并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首次提出,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化、系统化的决策分析方法。
天津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选择参考名录天津市园林局1.乔木类(落叶74 +常绿12 = 86种)(1)落叶乔木(74种)适用树种(51种):绒毛白蜡、国槐、臭椿、毛白杨[♂]、悬铃木、千头椿、馒头柳[♂]、垂柳[♂]、旱柳[♂]、金丝垂柳、栾树、泡桐、合欢、刺槐、红花刺槐、丝绵木、榆树、皂荚、杜梨、香椿、构树[♂]、黄金树、梓树、火炬树、君迁子、柿树、枣树、桂香柳、中国白蜡、龙爪槐、垂枝榆、龙爪桑、垂枝卫矛、龙爪柳、龙爪枣、山楂、苹果树、梨树、桃树、杏树、桑树、蝴蝶槐、朝鲜槐、香花槐、金枝国槐、西府海棠、梨花海棠、海棠果、木瓜海棠、碧桃、红叶李。
可用树种(23种):金叶国槐、金叶刺槐、银杏、核桃、青桐、元宝枫、杜仲、新疆杨、银白杨、青杨、小叶杨、盐肤木、江南槐、苦楝、枫杨、紫(白)玉兰、辛夷、楸树、金叶臭椿、杂交马褂木、暴马丁香、榔榆、稠李。
(2)常绿乔木(12种)适用树种(9种):桧柏、雪松、龙柏、云杉、河南桧、西安桧、黑松、侧柏、翠柏。
可用树种(3种):白皮松、大叶女贞、蜀桧。
2.花灌木类 (落叶62 +常绿13 = 75种)(1)落叶品种(62种)适用品种(44种):山桃、红叶桃、垂枝桃、金银木、榆叶梅、黄刺玫、珍珠梅、茶??子、紫叶矮樱、锦带花、紫(白)丁香、木槿、连翘、石榴、日本小檗、紫叶小檗、紫薇、贴梗海棠、紫荆、猬实、玫瑰、金叶女贞、水蜡、小叶女贞、红瑞木、天目琼花、多花蔷薇、美人梅、月季(含大花、丰花、微型、地被类)、柽柳、紫穗槐、白刺花、胡枝子、接骨木、太平花、枸杞、花椒、华北香薷、文冠果、金雀梅、锦鸡儿、大花溲疏、小花溲疏、海州常山。
可用品种(18种):棣棠、迎春、平枝?兆印⒁?芽柳、黄栌、美国红栌、绣线菊、酸枣、牡丹、扁担木、无花果、山茱萸、白鹃梅、雪柳、山梅花、小紫珠、小叶丁香、达旦忍冬。
(2)常绿品种(13种)适用品种(7种):砂地柏、剑麻、铺地柏、胶东卫矛、大叶黄杨、金心大叶黄杨、早园竹。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的步伐也在加快,私家车的拥有量和城市道路货运交通的车辆数量都在显著增加,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城市路网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承担着市内外的交通,而且还需要满足更高的安全、舒适度、经济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因此,路网设计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性,以确保路网的有效运行,从而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
基于此,文章简要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及特点,然后从城市道路设计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层次分析法的实际运用过程及其优势,以便更好地解决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得城市道路能够安全顺利运行。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城市道路设计;应用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化和专业化。
而传统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
因此为了提高城市道路设计水平,就必须要将层次分析法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来进行综合性考虑。
由于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其中包括很多细节内容,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作为支持则很难保障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基于此,应该把层次分析法用于改善城市道路结构,进而促进城市道路整体效益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并充分体现出其重要作用于城市建设当中。
一、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及基本步骤(一)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科学分析工具。
它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把事物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成相互联系的有序结构体,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层次分析法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能够有效地对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使得决策者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过程。
层次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构成要素:第一,确定目标层;第二,建立准则层;第三,构建判断矩阵与权重计算公式等;第四,求解出各层次的最优值并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就形成了层次结构模型,而且每一个层级都具有相对应的特征值,这样就为后续工作提供了依据。
层次分析法在公路路线方案比选中的应用刘罡1况爱武2(1 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南昌 330046)(2 长沙理工大学长沙 410076)摘要:本文针对在路线设计中经常遇到的路线方案选择问题,提出了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来进行路线方案的比选。
文章首先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将AHP法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详细说明了层次分析法的运用过程。
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交通工程;层次分析法;公路路线;方案比选0 前言公路选线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路线方案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性和技术性。
而通常在路线设计过程中,会有许多不同的方案,因此,如何从多个路线方案中选出最佳的路线方案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般在路线设计中,不仅要考虑路线的走向是否合理、技术性能指标的高低,而且还要考虑到其工程量的大小、建设费用、营运费用、施工难易程度、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养护维修方便与否等因素[1]。
通常人们对于路线方案的愿望有:希望道路的造价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低;希望道路建设后的社会经济效益要尽可能的大;同时,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还要考虑道路修建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要尽可能的小;另外,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还要求道路的线形指标要尽可能的高,施工难度要尽量小等。
这些愿望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而且,这些愿望又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这样一来就存在着一个决策问题,事实上,对于路线方案的比选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准则的决策问题。
路线方案的优选必须经过认真和科学的比较,以便选取一个最佳方案来进行测设。
为了避免方案评选过程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和主观性,本文提出一种路线方案比选的层次分析法。
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将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分析,从而克服了传统上定性分析方法的不足,使方案比选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1 层次分析法简介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T.L.Satty于1973年提出的,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2]。
层次分析法步骤与实例1 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将所有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到达的总目标,将问题分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这些因素间的关联影响即其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最后,对问题进行优劣比较排序.2 次分析法的步骤:3 以一个具体案例进行说明:【案例分析】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决策:层次分析法问题提出市政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对修建一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可选择的方案是修建通往旅游区的高速路(简称建高速路)或修建城区地铁(简称建地铁)。
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因素,即是多准则决策问题,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
【案例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在市政工程项目决策问题中,市政管理人员希望通过选择不同的市政工程项目,使综合效益最高,即决策目标是“合理建设市政工程,使综合效益最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考虑的主要准则有三个,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但问题绝不这么简单。
通过深入思考,决策人员认为还必须考虑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方便日常出行、方便假日出行、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面貌等因素(准则),从相互关系上分析,这些因素隶属于主要准则,因此放在下一层次考虑,并且分属于不同准则。
假设本问题只考虑这些准则,接下来需要明确为了实现决策目标、在上述准则下可以有哪些方案。
根据题中所述,本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案,即建高速路或建地铁,这两个因素作为措施层元素放在递阶层次结构的最下层。
很明显,这两个方案于所有准则都相关。
将各个层次的因素按其上下关系摆放好位置,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连线连接起来。
同时,为了方便后面的定量表示,一般从上到下用A 、B 、C 、D 。
代表不同层次,同一层次从左到右用1、2、3、4。
代表不同因素。
这样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如下图。
目标层A准则层B准则层C措施层D图1 递阶层次结构示意图2.构造判断矩阵(成对比较阵)并赋值根据递阶层次结构就能很容易地构造判断矩阵。
层次分析法步骤与实例1 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将所有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到达的总目标,将问题分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这些因素间的关联影响即其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最后,对问题进行优劣比较排序.2 次分析法的步骤:3 以一个具体案例进行说明:【案例分析】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决策:层次分析法问题提出市政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对修建一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可选择的方案是修建通往旅游区的高速路(简称建高速路)或修建城区地铁(简称建地铁)。
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因素,即是多准则决策问题,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
【案例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在市政工程项目决策问题中,市政管理人员希望通过选择不同的市政工程项目,使综合效益最高,即决策目标是“合理建设市政工程,使综合效益最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考虑的主要准则有三个,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但问题绝不这么简单。
通过深入思考,决策人员认为还必须考虑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方便日常出行、方便假日出行、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面貌等因素(准则),从相互关系上分析,这些因素隶属于主要准则,因此放在下一层次考虑,并且分属于不同准则。
假设本问题只考虑这些准则,接下来需要明确为了实现决策目标、在上述准则下可以有哪些方案。
根据题中所述,本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案,即建高速路或建地铁,这两个因素作为措施层元素放在递阶层次结构的最下层。
很明显,这两个方案于所有准则都相关。
将各个层次的因素按其上下关系摆放好位置,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连线连接起来。
同时,为了方便后面的定量表示,一般从上到下用A 、B 、C 、D 。
代表不同层次,同一层次从左到右用1、2、3、4。
代表不同因素。
这样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如下图。
目标层A准则层B准则层C措施层D图1 递阶层次结构示意图2.构造判断矩阵(成对比较阵)并赋值根据递阶层次结构就能很容易地构造判断矩阵。
层次分析法在天津市行道树选择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在对华北地区常用园林树种进行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适应性、观赏性状和栽培特性3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天津市行道树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宜于在天津市区进行推广应用的行道树。
这一探讨性工作为合理选择和应用行道树、行道树分级管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天津市行道树;选择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n the common garden tree species in north 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3 aspects of ornamental characters and cultivation characteristics from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construct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street trees, tianjin city, screened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ianjin urban street trees. this research work for the proper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treet trees, street trees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provides reference.
keywords: ahp; tianjin city street trees; selection
中图分类号:s6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行道树作为城市绿化的骨架,不仅起到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作用,而且反映地域特色和城市面貌[1],是一个城市的走廊和橱窗,是城市形象最重要的组成元素。
目前,对于行道树的研究较多,
主要集中在树种调查、选择应用和生态效益等方面[2-3],关于如何从华北地区常用园林树种中筛选出适宜用作行道树的树种,推广具有天津特色的行道树种类,还鲜见系统报道。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提出的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法,为多目标、多准则、内容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决策方法[4]。
近年来也逐渐应用于观赏植物的品种选择和资源评价中
[5-6]。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适应性、观赏性状和栽培特性3个方面出发,探讨和分析构建天津市行道树综合评价体系的方法,为合理开发和应用适宜在天津市推广应用的行道树种类提供依据。
1研究地概况
作为北方最大的工商业港口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雨水集中,秋季冷暖适中,冬季干燥少雪。
年平均气温约为14℃,年平均降水量在360~970毫米之间,无霜期185~210天[7]。
天津市处于暖温带落阔叶针叶混交林植被区系,落叶树种占绝对优势。
据调查,市内园林绿地中有乔灌木计44科94属175种,但常见种仅40余种 [8]。
市区至滨海地区处于海河冲积平原与退海成陆的交汇地带,土壤盐碱、粘重。
因此,城市绿化树种单调,季相变化少,园林景观不丰富。
2材料与方法
作者在对天津市主要苗圃中100多种北方常见园林树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从生态适应性、观赏性状、栽培特性三个方面入手,初步挑选出适应性强、观赏品质优良的32种适宜作为行道树应用的树种(表5)。
2.1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理想的行道树种具备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冠大荫浓、观赏效果好的特点。
参考前人研究制订的园林植物评价体系及专家的意见,建立了三个约束层;选择了19个因素作为具体评价指标,建立了天津市行道树评价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表1)。
表1行道树评价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
2.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针对上下层各因子的隶属关系,采用了1—9比例标度法将判断数量化,构造了行道树评价体系的4个判断矩阵,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表2)。
表2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2.3树种评分标准的确定
以挑选可推广作行道树的树种为基准,在认真研究相关文献和广泛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数据,拟定行道树树种评选的评分标准,见表3。
表3行道树具体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
3结果
3.1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和评价指标总排序
对构造的4个判断矩阵(表2)进行一致性检验。
计算结果表明,4个判断矩阵的c.r.< 0.1,都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即各评价因子的关系比较一致,符合逻辑。
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计算出标准层(p)对于目标层(a)的总排序值,即各具体评选标准对于选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计算结果如表4。
c.r.总= 0.0454< 0.1,因此层次总排序也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表 4标准层(p)对于目标层(a)的总排序值
从天津市行道树综合评价体系权重结果可以看出:在选取的19个指标中,p1(耐盐碱)、p11(耐修剪)、p3(耐贫瘠)、p15(分枝点高度)、p18(冠幅)、p12(绿叶期)所占比重较大。
因此,耐盐碱和耐贫瘠是最重要的生态适应性指标,分枝点高度、冠幅是影响树种观赏价值的关键因子,而耐修剪和绿叶期对栽培特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今后的筛选中应给予这些指标足够的重视。
3.2品种性状综合评价结果
将初选树种的性状测试结果按照评分标准(表3),赋予相应的
分值,根据各因素权重(表4),计算出每个树种的综合评价值,可以将这些树种按分值分为四个等级(表5):ⅰ(≥80)为优良树种,整体性状十分符合行道树标准,目前已经是天津市区道路绿化的骨干树种;ⅱ(70—80)为较优种,整体性状较好,可在重点区域推广应用,以提升道路景观品质;ⅲ(70—60)为较差种,整体表现一般,精心管理后可在小气候良好的道路种植;ⅳ(<60):表现较差,目前看不适合用作天津市区行道树,暂时排除。
表5天津市行道树的综合评价和等级划分
4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与行道树生态适应性、观赏性、栽培特性密切相关的19个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结合田间调查得到的各个指标的数据,最终建立起天津市行道树筛选体系,将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
依据综合评价和排序,最终优选出绒毛白蜡、国槐、法桐等最适宜作行道树的树种。
较以往的百分制法、多元统计分析法等评价方法,本评价系统更为科学和准确,不但能够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适宜推广作行道树的树种,而且对于各类影响因子作了重要性比较和分析。
为今后天津市行道树的规划、布局提供新的参考,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杨乃琴.行道树在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的作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8(23):106-107.
高蓉蓉,吴美霞,周春玲.青岛市行道树的美景度评价.山东林业科技,2007, 1: 16-19.
江胜利,金荷仙,周金富,许小连.杭州地区常见行道树滞尘效益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0):282-288.
esra a, yasemin c e.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improve human performance: an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problem.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2004, 15: 491-503.
钱虹妹,杨学军,余洪波,唐东芹.应用ahp法综合评价中国百合野生种资源.江苏农业科学, 2006(4): 168-172.封培波,胡永红,张启翔,任有华.上海露地宿根花卉景观价值的综合评价.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25(6): 84-87.刘家宜.天津植物志[m].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孙志勇.天津市道路绿地植物多样性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d].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12: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