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M-EP0403紧急应变管理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5
紧急应变处理程序紧急应变处理程序1、目的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风灾、雷击、化学品泄露、停电、停水等)下的紧急应变措施。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职员。
3、职责3.1公司总经理负责厂区内的一切人员及物资的调配;3.2人事部主管负责各部门人员的统计,并及时向公司总经理反映有关事件的发生、现状、处理情况;3.3在厂区内各部门经理或主管为本部门的负责人;3.4厂区内员工/职员应按所属部门编制,听从本部门经理或主管的统一指挥和领导;3.5紧急情况下各部门经理或主管应听从警卫人员的指引。
4、紧急应变组织4.1各时段紧急应变组织,组织为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同4.2。
4.2公司紧急应变组织表4.3紧急应变先期控制中心,紧急应变先期控制中心为人事部;;,包括消防器材使用,消防栓接驳使用;;,保安主管经政府部门受训;,并记录在员工疏散报告上。
,由保安组成,负责报警,引导消防车及消防队员,迅速打开各通道及疏散口,维持秩序,严禁有人趁机偷盗和破坏,疏散围观人员;,即灭火组,由保安、机修部人员组成,接到火灾报警后,应立即携带消防工具和器材,迅速赶到现场,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灭火扑救或控制火灾蔓延;,由部门经理、主管组成,负责抢救围困人员及灭火受伤人员;,由写字楼文员组成,对外紧急报案和求援工作,对内紧急通知公司员工疏散及内外联系情况通报,通知救灾求援工作。
,严禁带火种到仓库内,违反规定者由人事部处理;,设计时要符合消防的有关规定;,严禁私自挪用和使用;;,厂内严禁动用明火作业;,应按电气标准、规定、规范安装,开关应装入开关箱内,并按负荷规定安装保险丝;,并定期维护,保证异常情况时可正常使用。
储存易燃品的场所要设专人专区管理;;,驾驶室内严禁吸烟;4.4集合联络人4.5区域疏散点召集人,并报人事部核准。
4.6火灾紧急抢救急救队4.7疏散地点4.8厂内紧急疏散路线图5、紧急应变处理一般程序5.1警报鸣响与疏散,人事部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广播通报警报原因,以便生产线和写字楼的人员采取防范措施。
紧急事件应变作业程序紧急事件应变程序一、紧急事件的定义及分类紧急事件是指不可预测、不可提前预防的突发事件,往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需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和处理的事件。
紧急事件可以根据其性质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常见的紧急事件包括自然灾害、火灾、事故、恐怖袭击等。
二、紧急事件应变程序的制定制定紧急事件应变程序的目的是为了提前预判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指导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紧急事件的处理和应对。
紧急事件应变程序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紧急时间应变小组的成立根据紧急事件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成立相应的紧急事件应变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专业人员。
2. 紧急事件预警与监测建立紧急事件的预警系统,并加强对可能发生紧急事件的监测。
预警系统可以包括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通过数据的分析和监测指标的预警,提前预判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
3. 紧急事件通知与报警当发现紧急事件即将发生时,应该迅速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提供详细的报警信息。
通知和报警可以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进行。
4. 紧急事件的应急措施紧急事件发生后,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这包括组织救援队伍、疏导人员、提供急救和医疗服务、控制火灾等。
5. 紧急事件的信息发布和宣传在紧急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并进行宣传。
这样可以提高公众的应对能力,减少慌乱和恐慌。
三、紧急事件应变程序的实施紧急事件应变程序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机制。
1. 建立紧急事件应变指挥中心应建立紧急事件应变指挥中心,负责对紧急事件的应对和协调工作。
指挥中心可以根据需要设立紧急事件信息收集和分析组、紧急救援组、紧急医疗组等。
2. 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及责任分工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分工。
每个环节都需要有具体的责任人和工作指导,确保紧急事件应变程序的顺利进行。
3. 建立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建立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用于收集和分析紧急事件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紧急应变处理程序1. 总则1.1为使公司在如火灾、风灾、暴雨、雷击等紧急情况下采取紧急应变程序与措施,以维护公司正常秩序,保障人员、财产安全,特制定程序。
1.2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及来厂客人、客户、供应商。
2. 职责2.1公司总经理负责整个厂区的一切人员及物资的调配。
2.2公司政务部负责及时向总经理汇报有关的事件的发生状况及处理情况。
2.3各部门经理为本部门的应变处理的负责人。
2.4公司所有员工按所属部门编制,服从本部门经理的统一指挥,车间的生产工人服从车间经理的统一指挥。
2.5在紧急情况下,各部门经理须服从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小组的指挥。
3. 紧急应变预防措施3.1公司紧急应变组织为公司政务部与安全生产检查小组。
4.紧急应变处理程序4.1警报与疏散4.1.1当听到警报或得到紧急情况发生后,公司政务部和安全生产检查小组以最快的速度,通知生产车间和办公楼的人员采取防范措施。
4.1.2事故的目击者(紧急情况除外)应事先通知部门主管;紧急情况下,任何发现警情的人员都应立即通知门卫或安全生产检查员小组负责人。
4.1.3员工疏散顺序依次为:生产车间员工、后勤人员、各部门主管、经理、门卫。
4.1.4公司客人、供应商等人员由接待部门的经理指派专人护送到厂区正门口。
4.2紧急救护4.2.1紧急救护由救护组负责。
4.2.2窒息人员、轻度中毒者需抬至空气通畅的上风处,给以新鲜空气,或可采取人工呼吸。
4.2.3心脏停止跳动者,可施以心脏挤压法救护。
4.2.4外部受伤人员要先清洗创伤部位,然后包扎止血处理。
4.2.5烧伤者严禁水洗,要防止创伤面扩大。
4.2.6严重受伤者,公司政务部派人送医院治疗。
4.3各级人员应变细则4.3.1事故发生现场的第一位目击者应立即呼救,并以最快速度通知上级。
4.3.2门卫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公司政务部报告,并尽可能的查看现场。
4.3.3政务部迅速通报总经理,并决定是否向外求援,并通知业余消防队员或救护组人员到现场进行救助。
紧急事件准备与应变管理程序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紧急事件准备与应变管理程序1.目的制订紧急事件准备与应变计划,预防或减轻此类突发事件的安全卫生风险,把损失减至最低。
2.范围具重大风险与危害且发生意外机率较大的作业或活动,以及可能的对供应商/分包商的要求。
3.程序3.1根据安全卫生风险鉴别与评估结果,对工作场所可以预期的一切潜在紧急情况都须制订相应的紧急事件准备与应变计划。
3.2由社委会制订文件化的整体应急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A.公司与紧急应变有关的主要情况介绍。
B.公司应急政策与目的。
C.应急处置的组织领导及所有员工的职责。
D.公司所提供的相关资源(包括人员、设备和管理系统)。
E.紧急处置程序,包括:a.报警。
b.紧急关闭(需要及可能时)。
c.紧急抢救(补救、隔离或消防)。
d.人员急救。
e.人员撤离与集合。
f.搜索抢救。
g.紧急服务的沟通。
F.恢复。
3.3 将应急计划传达给所有员工及其他相关者(如消防部门、承包商、临时工作人员和访客)。
A.由社委会通过训练、宣传、文件传递等形式将应急计划传达给员工及其他相关者。
B.各部门主管、组长、检查员、安全卫生员、义务消防员及有关作业主要人员,须了解消防和应急程序,包括:a.工作许可证(尤其是热工程)。
b.危险物品的贮藏和处理。
c.完整的应急计划。
d.危险因素(尤其是火灾)的确认。
C.所有员工及来访者、临时工作人员,须了解基本应急措施,包括:a.报警。
b.撤离路线。
c.紧急关闭。
d.集合区。
3.4公司定期组织应急测试与演习,以维持紧急事件准备及相关资源的适切性。
A.公司每年至少维持二次应急测试与演习可结合消防演习进行,演习地点包括工场与宿舍(宿舍安排在夜间时行),通常安排在(新员工较多时期)和旺季(员工人数较多时期),以便绝大多数人员都参与过演习及考查工厂设备的适切性。
B.对测试与演习结果进行总结,如不能达到相关要求,则增加测试与演习频次,直至达到要求。
紧急应变控制程序1.目的为预防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发生,并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及时做出响应,以减少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
2.范围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服务中潜在的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事故等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响应。
3.参考无4.定义无5.职责5.1最高管理者负责为应急准备与响应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5.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的实施。
5.3安全主管部门5.3.1负责组织制订、实施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5.3.2负责安全与消防方面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统一管理;5.3.3负责环境污染物排放方面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统一管理;5.3.4协助公司安委会组织进行各类安全消防检查,组织开展各类专项安全检查和日常的安全巡查。
5.4各部门分别负责制订相关设备、设施的作业指导书/安全操作规程,并负责管理范围内应急准备措施的落实。
5.5各部门负责落实具体的应急措施,并严格执行应急准备与响应的工作程序。
6.控制要求6.1 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主要有6.1.1 火灾;6.1.2 天然气、危险化学品意外泄漏、爆炸;6.1.3 机械伤害、叉车行驶交通事故、触电事故等安全事故;6.1.4 “三废”超标排放;6.1.5 群体食物中毒事件;6.1.6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其它危害事故。
6.2 伤亡、火灾、化学品泄漏等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6.2.1 预防措施a. 在厂房建设时应在公司内按消防安全规定配备消防水源及足够的灭火器、消防栓与砂土等应急设施。
并在厂房布局设置消防通道、逃生线路和紧急出口,保证各通道畅通。
b. 安装电气线路时应注意电流与电线规格的匹配,配备电路必须的散热装置,防止过热;注意保护线路,特别要搞好接触器等电器元件的清洁,防止短路。
配电房附近不准放置易燃易爆易挥发物品。
c. 对天然气及其输送管道、化学品仓库、配电房等消防重点部位重点管理,预防事故发生。
紧急状况准备与应变管理程序紧急状况准备与应变管理程序1. 简介本紧急状况准备与应变管理程序旨在确保在各种紧急状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风险,并保护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该程序适用于公司的所有员工,并要求每个员工了解和遵守相关的紧急响应措施和安全程序。
2. 紧急状况响应小组公司应组建一个紧急状况响应小组,该小组负责处理和管理紧急情况。
小组成员由各部门的领导和员工组成,根据各自职责和专长确定其角色和任务。
3. 紧急情况的分类公司应对以下紧急情况进行分类和准备:3.1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风暴等)3.2 火灾3.3 突发事故(如爆炸、泄露、事故等)3.4 健康和安全紧急情况(如传染病爆发、职业病等)3.5 其他可能对公司运营和员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紧急情况4. 紧急情况准备4.1 情况评估公司应根据风险评估和紧急情况预测,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计划。
此外,应定期进行演练和模拟演习,以确保员工熟悉紧急响应程序和相应的安全措施。
4.2 预警系统和通讯设施公司应安装预警系统,确保能够及时获取相关的警报和信息。
同时,应建立有效的通讯网络,保证紧急情况下的通讯畅通。
4.3 紧急设备和物资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储备必要的紧急设备和物资,如急救箱、防护装备、应急蓄电池、照明设备等,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生存。
5. 紧急情况响应5.1 呼叫中心和紧急联系人公司应建立一个24小时运作的呼叫中心,提供各种紧急情况的报警和咨询服务。
此外,每个部门和办公室应指定紧急联系人,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通知和协调相关人员。
5.2 紧急情况通报和指示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紧急状况响应小组应立即采取行动,通报相关人员,并根据情况提供指示和指导。
同时,公司应协调相关部门和组织,共同应对并解决紧急情况。
5.3 紧急疏散和救援在紧急情况下,公司应制定疏散计划和程序,并进行培训和演练。
员工应熟悉疏散路线和疏散点,并按照指示进行疏散。
xxxxxx有限公司
xxxxxxx CO.,LTD.
编号:x
版本:x
修订日期:x
拟案单位:x
发行章:
修订记录
一、目的
为确保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有效运行,使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公司环境上之重大冲击降至最低,特制定本程序。
二、适用范围
凡厂内人为或天然而产生危害之紧急事件,如火灾、泄漏、台风等事件之处理及应变均属之。
三、定义
无
四、职责
4.1管理代表:负责主持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危险状态研讨、确认会议。
4.2各相关部门:负责识别各危险状态。
4.3应急小组: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消防扑救,现场保护,安全保卫。
4.4工务课:负责在紧急状态下水电的切断或供应;负责在紧急状态下通讯工作并保持良好状态。
五、内容
5.1各部门识别危险状态,危险状态主要有:火灾、爆炸、泄露着火、化学品泄漏。
5.2由工务课负责编制《紧急应变管理规范》,制定后经管理者代表审核,由总经理
核准后发放。
5.3工务课每年组织一次消防演练,并记录于《消防组演练记录》。
5.4 紧急事件发生时,各部门及紧急响应小组应按《紧急应变手册》所规定的内容
分别作出响应。
5.5紧急响应发生后,应做好善后处理,并应对相应的程序或措施进行评审,填写《紧
急事件通报单》进行原因分析,必要时应修改程序。
六、参考文件:
《废水管理程序》
七、附件:
《紧急应变管理流程图》
八、相关表单:
《消防组演练记录》 x
《紧急紧急事件通报单》 x。
XXXX有限公司緊急應變管理程序XXXX有限公司文件制定/修訂/廢止申請書◎流程:(制定/修訂→初審→會審→審查→核准→文件管制中心→發行)DML06201A1-0職業災害與環保事件通報處理流程表一、目的:1.建立並處理已發生或潛在的職安衛與環保事件之危害與風險意外事故的預防計畫與應變措施,期能適時加以評估與沙盤推演以減緩事件發生之衝擊與損害。
2.期使本公司及協力廠商等相關團體在突發之職業災害與環保事件產生時,現場可依據本緊急應變程序進行有規則、有效率的處理,使現場人員在處理職業災害意外事件時能更迅速、確實,降低人員災害之傷亡,並減少財物之損失與對週遭環境之衝擊。
二、範圍:凡與本公司生產作業之例行性與非例行性之相關活動:含工作場所以及由公司與其他單位所提供之設施、相關作業人員、操作方法等皆適用之。
三、權責:1.緊急事件因應與評估:執行部主管、安衛環保人員與相關單位。
2.緊急應變處理或及沙盤演練配合:執行部、安衛環保與相關單位。
3.適用性評估及作業標準修訂:執行部主管與工安衛環保人員。
四、管理重點:1職災意外與環保事件緊急因應與評估:1.1應指派適當人員,依據法規要求或適時,接受人員急救及勞安衛生與環保相關訓練。
1.2安衛環保人員應就工作現場內或可能延伸至工作現場外,所發生之職安衛與環境緊急事件,以及因應環境面所引發之緊急應變需求等事項進行相關評估考量,並得即時請求相關主管機關支援協助。
1.3以上應含地震/火災/溶劑或氣體洩露/法定傳染病等,例如空氣、污廢水、化學物質(含廢棄物、毒性物質)、輻射、消防安全、噪音及風災、水災等。
2緊急應變處理或及沙盤演練配合:2.1職災意外與環保事件發生之處理:(1)現場作業人員發生意外傷害時應就近之單位之急救箱藥品,施以止血、包紮、心肺復甦等一般急救。
(2)若發生重大傷害或環境汙染,需立即連絡駐警消防隊救護車或環保局,將受傷之作業人員迅速送醫治療,同時向主管及安衛人員報告災損和處理狀況。
紧急应变控制程序1、目的为使公司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如火灾、地震、风灾、、爆炸、雷击、化学品泄露等)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以预防或减少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确保人身及财产安全。
2、适用*围适用本公司可能出现的事故或紧急、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公司内的一切人员及物资的调配;3.2企业管理部:负责出现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指挥、协调、安排并及时将异常情况的发生现状、处理情况向总经理汇报;3.3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紧急情况时的应对及善后处理,事故检讨;3.4紧急应变现场总指挥:负责紧急情况下的紧急应变小组组织、人员疏散及现场处理;3.5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人员紧急状态下的人员疏散组织,并服从公司统一安排,及时做好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准备、处理。
4、定义4.1 紧急应变:指发生事故、紧急异常状态进的应急准备及处理措施;4.2 紧急情况:指发生或潜在发生工伤事故、火灾、地震、风灾、雷击、化学危险品泄露、台风、暴乱、抢劫等状况;4.3 安全隐患:指具有或可能具有发生或出现安全或异常情况的状态;4.4 安全事故:指因预防不当或违规操人作及自然原因所引起的事故,如火灾、工伤事故;4.5 灾害威胁:指因自然原因或自然现象及周边环境可能会带来对身体或财产造成的威胁或影响,如火灾、风灾、雷电等。
5、管理程序5.1紧急应变的“启动条件”当安全事故、紧急情况出现或发生时;当灾害威胁迫近或发生时;5.2紧急应变组织的快速建立紧急应变组织启动的条件1.紧急情况发生时;2.异常情况、危机来临时;3.出现紧急、异常情况时。
当出现5.2.1之情况时,由紧急、异常情况现场最高负责人负责快速组织成立临时紧急应变小组。
同时向公司领导及安全管理委员会报告,现场紧急应变的情况,异常、紧急情况的现状,必要时请求支援。
.1紧急、异常情况下的疏散地点a. 当厂区出现事故或紧急、异常情况时疏散地点为:宿舍侧门口、篮球场草坪区域或公司指定疏散地点;b. 当宿舍区域出现事故或紧急、异常情况进的疏散地点为:厂区正门口或其它公司指定疏散地点。
紧急应变管理规范(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目的:本公司为能掌握生产过程中之突发事件,采取适当之措施以满足客户之需求而制订。
2.范围:凡因原物料短缺、机器设备故障、公共设施中断、水风灾天然灾害、接单交货系统故障、以及其他严重影响本公司生产作业之事件均属之。
3.职责:生管部:召开跨部门会议,分析、确认各项状况,拟定应变措施,并跟催执行结果。
4.名词定义:无5.管理程序:5.1突发事件管理作业流程图 (如附表)章节突发事件负责部门应变措施备注6.1 原物料短缺生管部召开紧急会议、调整生产计划采购部掌握市场、争取货源、空运、调料品开部研拟代替物料6.2 机器设备故障生产部通报工务课工务课自行检修或厂商抢修生管部调整生产计划采购部协商委外第三方支持6.3 公共设施中断工务部自行抢修或寻找替代方案生管部调整生产计划6.4 风灾、水灾天然灾害交货紧急应变生管部交货情报提报、生产安排协调加班采购部掌握厂商受灾情形、供料对应情报储运课出货调度安排6.5 接单交货系统故障生管部通知中心厂协助、商请邻近同业支持人工操作方式信息室建立备份系统6.1原物料短缺:6.1.1 因原物料市场短缺,造成本公司生产进度落后,无法如期交货。
6.1.2 生管部立即召开跨部门紧急会议,会同各部门主管共同拟定因应措施,与会人员应包含生管部、采购部门、工程部、业务部、生产部……6.1.3 由采购部门报告市场原物料供应状况,提出原物料恢复正常供应时间表,并随时监控市场变化。
6.1.4 工程部依据客户产品规范,研拟原物料替代品之可行性。
6.1.5 因订单追加或其他因素,进口原料来不及,由采购部门紧急改采空运方式,或请代理进口商协助,是否国内有进口相同原料厂商可暂时商藉。
6.1.6 生管部门紧急联络客户有关订单生产及交期之情形,并依工程部研拟之替代品方案与客户协调,再将客户回复决定,知会相关部门经办。
6.2机器设备故障:6.2.1 通报A当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时,现场操作员应即刻回报课级主管;B由课级主管做适当的调度安排,并视情况决定是否暂停生产;C若故障情形严重,则通报制造部主管,紧急知会工务课,进行抢修作业。
紧急应变管理程序一、目的:1.建立并处理已发生或潜在的职安卫与环保事件之危害与风险意外事故的预防计划与应变措施,适时加以评估与沙盘推演以减缓事件发生之冲击与损害。
2.使本公司及第三方等相关团体在突发之职业灾害与环保事件产生时,现场可依据本紧急应变程序进行有规则、有效率的处理,使现场人员在处理职业灾害意外事件时能更迅速、确实,降低人员灾害之伤亡,并减少财物之损失与对周遭环境之冲击。
二、范围:凡与本公司生产作业之相关活动:含工作场所以及由公司与其他单位所提供之设施、相关作业人员、操作方法等皆适用之。
三、权责:1.紧急事件因应与评估:管理部与相关单位。
2.紧急应变处理或及沙盘演练配合:管理部和紧急事件发生部门及相关单位。
3.适用性评估及作业标准修订:管理部和相关部门。
四、管理重点:1职灾意外与环保事件紧急因应与评估:1.1应指派适当人员,依据法规要求或适时,接受人员急救及劳安卫生与环保相关训练。
1.2安卫环保人员应就工作现场内或可能延伸至工作现场外,所发生之职安卫与环境紧急事件,以及因应环境面所引发之紧急应变需求等事项进行相关评估考虑,并得实时请求相关主管机关支持协助。
1.3以上应含地震/火灾/溶剂或气体泄露/法定传染病等,例如空气、污废水、化学物质(含废弃物、毒性物质)、辐射、消防安全、噪音及风灾、水灾等。
2紧急应变处理或及沙盘演练配合:2.1职灾意外与环保事件发生之处理:(1)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意外伤害时应就近之单位之急救箱药品,施以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一般急救。
若发生重大伤害或环境污染,需立即连络驻警消防队救护车或环保局,将受伤之作业人员迅速送医治疗,同时向主管及安卫人员报告灾损和处理状况。
(2)如发生职业灾害人员死亡或罹灾人数在三人以上时,在现场紧急施救外,应保持现场完整立即通知管区派出所并连系当地劳工检查所派员处理,在未经劳工检查所同意时,现场仍需保持原状。
(3)如有人员休克时应立即施以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并连络救护车送医,并通知公司主管。
1.0目的在公司发生紧急事故时,把对生命财产构成的危险减至最少。
为达到这个重要目的,本公司已列出火灾发生时应采取的步骤。
根据本计划,在发生火灾、爆炸、炸弹威胁、危险物质泄露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海啸等)时,我们需实施紧急应变措施,这类事件要求我们立即采取紧急行动以确保损失降至最低。
2.0职责2.1 应急协调员人选:生产部经理责任:应急协调所有紧急事故的应变行动。
应急协调员须决定人员是否须从厂房撤离。
一旦决定人员须撤离,则应急协调员便须发出撤离命令,指挥及应急领导委员会进行紧急应变行动。
最好还需决定什么时候可让大家安全的返回大楼如果发生火灾,则由消防局做出决定。
2.2 助理应急协调员人选:健康与安全卫生代表责任:当应急协调员不在场时,助理应急协调员须负责一切紧急行动。
如果应急协调员及助理应急协调员均不在场,则有应急协调元指定的管理层成员负责一切紧急行动。
2.3 应急指挥队应急指挥队成员包括公司不同部门的负责人。
各成员必须一起协调紧急应变措施,负责灭灾、抢救、撤离及带动一切保护公司人员生命及财产的行动之职。
2.3.1 部门主管须清点各自区域内所有人员人数,并向公司应急协调员报告。
2.3.2 部门主管不在场时,有领班清点各自区域内人员人数。
2.3.3 组长须清点所有人员人数,并向应急协调员报告。
2.3.4 组长须协助部门主管确保人员均已通过最近安全门撤离大楼,并已在指定的区域集合。
在获准返回大楼以前,领班不得离开各自区域内人员。
2.3.5 接到指示,公司电工及/或电器承包商须处理一切电器紧急事件,并负责断电、通电的处理工作;维修部电工组须熟悉场内各线路及机电处理,以发挥紧急应变作用。
2.3.6 各车间主管应深知消防器材的养护及使用,并须在当班任何时候处理初期火灾。
发生火灾时应充分发挥车间领导作用,并以雇员生命为前提,当机立断,带领员工撤离到指定集合点,确定人数后汇报消防队,协助照顾已受伤人员。
2.3.7安全主任应就公司的所有方面协助应急协调员并向他提供意见。
目录一、目的二、围三、应变等级划分四、紧急应变组织架构五、组织机构人员一览表六、重要人员通讯联络表七、紧急应变人员职责八、厂单位紧急联络九、政府部门紧急联络十、应变通报流程十一、泄漏性紧急应变处理指引十二、火灾性紧急应变处理指引十三、爆炸性紧急应变处理指引十四、环境污染紧急应变处理指引十五、职业病防治紧急应变处理指引十六、公共卫生防治紧急应变处理指引十七、生产安全事故紧急应变处理指引十八、自然灾害事故紧急应变处理指引十九、紧急应变设备清单二十、人员疏散二十一、培训与演习二十二、善后处理及检讨二十三、本文件更新及修正二十四、本文件存放一、目的本程序的制定,以期达到如下目的:1.提供紧急应变指南,使事故一旦发生时,能有组织、有系统地迅速处置,使伤害和损失率降至最低。
2.提供可能发生意外事故仿真演练的依据。
二、围本程序涵盖公司在无法抗力的各种自然灾害及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因人为意外、设备失控造成环境污染、人身安全、财产损失的紧急应变指引。
三、应变等级划分应变行动的等级,共分为三级(详细等级分类按各种事故应变指引为准):四、紧急应变组织架构五、组织机构人员一览表●总指挥:邓增富●现场指挥:荣清●实施行动组组长:江贤学行动组员:钧黄淮新跃锻尚华国清林纯权●疏散引导组组长:章海鹰疏散引导:志德裕金邵志清搬运组员:策水强林勇军节约●安全救护组组长:钟惠昌运输组员:东星黄力为救护组员:余美观小勤丽娜燕萍维晖宴群●通讯联络组组长:壁璋联络引导:柯秀珊罗伶俐交通管制:世灿钟文斌●抢救维修组组长:向明报修设备:忠祝詹江山志诚六、重要人员通讯联络表七、紧急应变人员职责八、厂单位紧急联络九、政府部门紧急联络十、应变通报流程1、厂通报式发生灾害时,厂通报系统分为白日班、晚班和夜班二种形式。
各形式的通报也因应变阶段不同而有差异,详细通报程序如4.3和4.4所述。
2、疏散通报若事故重,需要公司外附近人员、车辆疏散时,应通知管委会、公安局/派出所以及附近工厂,保安管制组配合政府部门执行疏散计划,紧急应变指挥官对外发表灾情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