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与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相关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40.74 KB
- 文档页数: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研究进展【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自身免疫性肝病; 免疫耐受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s)是体内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异质性细胞群, 对维持免疫系统稳态起重要作用。
特别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 其数量减少或功能缺失可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肝脏在生理和某些病理情况下处于免疫耐受状态, 一旦天然免疫耐受状态被打破, 发生针对肝组织抗原的免疫应答及异常自身反应, 造成靶组织损伤和炎症, 便会发生自身免疫性肝病。
近些年, 人们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维持免疫耐受的机制及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现就有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概述调节性T细胞是指既可天然产生又可以经诱导而产生的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群, 包括Th3、Tr1和CD4+CD25+Tregs。
天然调节性T细胞即CD4+CD25+Tregs, 占人和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5%~10%[1], 其表达的表面分子包括CD4、CD25(IL2Rα链)、叉头样转录因子Foxp3(foxhead box protein 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lucocorticoid 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GITR)、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PD1(programmed death1)、趋化因子受体CCR4、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 TLR)、淋巴细胞抗原复合体6(Ly6)、Neuropilin1及归巢受体CD103等, 这些表面分子对CD4+CD25+Tregs的发育及功能活化起着重要作用[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及其在疫苗免疫保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王娜【摘要】调节性T细胞(Treg)通过高表达CD25分子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其功能是通过下调自身免疫应答诱导自身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正常情况下Treg与辅助性T细胞17互相拮抗,保持机体平衡.在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通过增加Treg可减缓病情.通过去除Treg联合疫苗免疫的策略,有助于提高抗感染和抗肿瘤的疗效.因此,在疫苗免疫保护中,对Treg免疫抑制功能的研究能够为研制新型疫苗奠定理论基础.%Through constitutive expressionr of the CD25 on their surface Treg cells play an impoitant role in the immunosuppression. It functions by down-regulating their autoimmunity response to induce autoimmune toleance and inhibit autmmmunr disease.Normally Treg Th17 are antagomstfi to each other,keeping the body in balance.In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autinmmunr diseases, increasing the Tirg cells could relieve the disease. The strategy of depleting Treg joint vacine immune helps improve resistanre to infection and anti-cancer efficacy. In the vaceine immunr protection, research Treg immunopuppression provides the theoieti-eal basis for developig new vaccines.【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018)022【总页数】3页(P3740-3742)【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疫苗【作者】王娜【作者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输血科,福州,3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体内多系统、多细胞和多分子间的相互协同,共同调节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并控制其质和量,以维持正常机体的免疫稳定。
白细胞介素-2的研究进展细胞因子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的总称,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免疫应答和参与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而白细胞介素-2(IL-2)即是其中一种。
1976年Morgan等在小鼠脾细胞上清液中首次发现有一种能促进和维持T细胞体外生长的因子,并称其为T细胞生长因子(TCGF),1979年被正式命名为IL-2.随后有关IL-2的应用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1.1白细胞介素-2结构天然hIL-2在体内主要由活化的I型辅助淋巴细胞(THl细胞)分泌,除此之外,B细胞、NK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亦能产生IL-2。
IL-2为分子量约为15.5kDa的糖蛋白,pI在6.6~8.2。
成熟的IL-2分子由153个氨基酸肽链N端剪掉20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后剩下的13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它与其它的细胞因子在序列上无同源性。
翻译后加工的过程还包括第三位Thr位点的糖基化和二硫键的形成。
蛋白链中有三个半胱氨酸残基(Cys),位于第58、105和125位。
58位和105位半胱氨酸残基结合形成二硫键,使肽链折叠,125位半胱氨酸残基游离。
研究者发现将125位游离的半胱氨酸残基突变为丝氨酸或丙氨酸时,仍具有生物活性,且不会与第58位半胱氨酸残基形成错误二硫键,增加了IL-2的稳定性,同时也消除了由第125半胱氨酸残基造成的二聚体,但是这样新型IL-2容易产生抗体,这是一大不足之处。
IL-2肽链折叠后才呈现活性,直链是无活性的,正确的二硫键对于IL-2活性的保持是必需的,但糖基化却与活性无关。
IL-2的二级结构有4个α螺旋区和一对β反平行折叠,各螺旋相互折叠使IL形成球状蛋白分子。
磁共振 (NMR)确定IL-2的四个α螺旋,分别为A、1l-29.B、53-73,C、81-97,D、116-131。
对IL-2的α螺旋结构研究结果说明α螺旋的破坏对其生物活性必定有影响。
另外,IL-2与其受体结合需要酸性基团(Asp),而较长的疏水侧链基团则妨碍这种结合,使其活性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综述.白细胞介素-2调节免疫耐受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刘亚婷张升校李军霞白细胞介素"IL)-2是第一个被分子克隆的细胞因子,最初被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
大量研究显示,IL-2通过T细胞自分泌作用促进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Teff)的生成。
直到1993年,上述观点才受到挑战,人们发现,敲除小鼠IL-2编码基因会导致严重的淋巴细胞增殖和自身免疫,与预期的免疫缺陷相反,这表明低剂量IL-2(LdIL-2)主要作用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并维持其活性而不是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小。
很可能成为自身免疫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对LdIL-2在临床上自身免疫病中的应用做简要概述。
1IL-2和IL-2RIL-2在多机制作用下主要由次级淋巴器官中的CD48T 细胞产生,少部分由CDS^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自然杀伤T(NKT(细胞产生,在一定条件下,活化的树突状细胞(DCs(和肥大细胞也可少量合成IL-2E。
近年来对IL-2/IL-2受体(IL-2R)生物学的广泛研究揭示了其通过影响Treg细胞功能和存活来调节免疫耐受的关键作用。
IL-2受体由3个不同的亚基组成,即a(CD25),"(CD122)和#(#c)链,CD122和#链组成低亲和力二聚体IL-2R主要表达于CD88记忆T细胞和NK细胞,CD25、CD122和#链组成高亲和力三聚体IL-2R 主要表达FOXP3+CD4+CD25+Treg细胞和活化T细胞。
CD122和#c是IL-2R的信号转导成分,经几种细胞内途径包括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JAK STAT)途径,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途径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进行信号转导。
CD25似乎不参与信号传递,而是起到增加信号的亲和力的作用2IL-2对免疫反应的影响2.1IL-2和Treg细胞:Treg表达CD4、CD25和叉状头转录因子P3(FOXP3),对于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和增强外周耐受至关重要,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两种不同的Treg群体:胸腺来源的Treg细胞(tTregs)和外周幼稚CD48T细胞来源的Treg细胞(pTre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