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31寓言两则拓展阅读:猫头鹰搬家素材鲁教版20190531193
- 格式:pdf
- 大小:571.74 KB
- 文档页数:2
《寓言两则》教材简说“拔苗助长”、“守株待兔”都是古人做的蠢事,但这样的事今天仍然存在。
违反规律,急于求成,这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不是普遍存在着吗?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普遍存在着吗?因此本文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妨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
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大家以前都听过很多成语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再看两个有趣的成语故事。
二、识字写字1.识字指导。
(1)带词识字。
在默读时画出生字和生字所带的词语,反复读几遍,然后可多组几个新的词语巩固对字音与字义的认识。
要提醒学生注意,本课要认的生字中,“喘、守、撞、桩、锄”都是翘舌音,“窜、此”是平舌音。
(2)动作模拟识字。
如,“喘”,作“喘气”状。
(3)结合生活经验识字。
如,“撞”,下课了猛跑就容易“撞伤”人。
(4)熟字加偏旁识字。
如,“桩、窜、锄”。
但要注意“窜()”跟“串()”、“锄()”跟“助()”读音的区别。
2.写字指导。
(1)写正确“丢”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竖不能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
“焦”上的“隹()”字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
“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可以这样提醒学生,计算要用眼睛。
“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再写撇、竖。
“望”字上面的“”是“亡”字的变形写法,竖折改为竖提,右边没有点。
(2)写美观“守”字的宝盖应大一点,下面“寸”字的横不宜超出宝盖的两边。
而“丢、算”二字下面的横却要写长,以突出主笔。
“费”字上边的“弗”应尽量写扁,给下边的“贝”字留下空当。
第二课时一、导入二、朗读感悟1.要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在默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并感悟一些词句的意思。
两则寓言的教学都可以先让学生默读,然后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课文大意,以检查默读的效果。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31寓言两则拓展阅读寓言故事两则
素材鲁教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31寓言两则拓展阅读寓言故事
两则素材鲁教版
农夫与蛇
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见一条正在冬眠的蛇,误以为其是冻僵了,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用暖和的身体温暖着它。
那蛇受了惊吓,被吵醒了。
等到它彻底苏醒过来,以为农夫要伤害它,便因为自卫的本能,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农夫一口,使农夫受了致命的创伤。
农夫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我欲行善积德,但学识浅薄,结果害了自己,遭到这样的报应。
”说完就死去了。
马与兵
战争期间,一个士兵用大麦精心地喂养他的马。
然而战争一结束,那马便被拉去服苦役,搬运沉重的货物。
后来战火重燃,军号吹响了,主人备好马鞍,全副武装骑着马去迎敌。
这时,马却毫无力气,不断摔倒,他对他主人说:“你还是赶快再去找一匹战马吧。
因为你已把我变成一头驴子,又怎么还能把我当战马骑呢?”
1。
《猫头鹰搬家》语文阅读和答案《猫头鹰搬家》语文阅读和答案「篇一」有一只猫头鹰,它的叫声特别难听,每天晚上人们要睡觉的时候,它就尖声地叫起来。
因此,人们都非常讨厌它,看见它就指责它。
猫头鹰很苦恼(nǎo),就对它的邻居斑(bān)鸠说:“我要搬家了,搬到东方去。
”斑鸠说:“你为什么要搬家啊?”猫头鹰说:“这里的人们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搬家。
”斑鸠说:“不知道你想过没有,你不改变那讨厌的叫声,无论你搬到哪里,当地的人们都会照样讨厌你啊!”猫头鹰听了,低下了头。
1.这篇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
2.这篇短文中有____种动物,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听了斑鸠的话,猫头鹰为什么低下了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62.两猫头鹰斑鸠3.它认识到还是自己的错误,所以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猫头鹰搬家》语文阅读和答案「篇二」蜗牛很久以前,蜗牛长着一对翅膀,四支脚,一对触角,在空中自由地飞舞着。
在一次重大的飞行大赛中,蜗牛遥遥领先,甩下了对手,夺得了冠军。
于是,奖杯便授给了蜗牛。
蜗牛得奖后,得意地飞舞着,叫喊着。
这以后,它把奖杯时刻带在身上。
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已是飞行冠军。
可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只能在地上爬行了。
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别人偷去。
好心的朋友看见蜗牛背着沉重的奖杯,艰难地爬行,便劝它把奖杯放下。
蜗牛把别人的好心当成恶意。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劝它了。
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连在一起了。
它再也不能飞行了。
只能背着沉重的奖杯,在地上慢慢爬行。
由于它沉睡时头缩在奖杯里,现在只能勉强从奖杯里伸出长着一对触角的头。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完整。
()地飞舞()地叫喊()地爬行()的奖杯()的触角()的冠军(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阅读答案:答案:解析:(1)笨重轻巧困难容易(2)自由得意艰难沉重细小飞行(3)不要居功自傲,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猫头鹰搬家扩写(大全)第一篇:猫头鹰搬家扩写(大全)猫头鹰搬家扩写《猫头鹰搬家》扩写很久很久以前?在西边的一个茂密的树林,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但有一只猫头鹰与众不同“它晚上出来捕获田鼠’一到白天就睡大觉,而且它的嗓门声特别尖厉’刺耳”一天;兔子太太实在忍受不了猫头鹰的叫声、跑到刚想入睡的猫头鹰家、使劲敲门。
猫头鹰一开门,兔子太太指责它/’你说你“什么时候不叫”偏偏在我们安然入睡的时候叫、因为夜深人静。
所以你的叫声特别刺耳,让人全身毛骨悚然、:猫头鹰的邻居松鼠太太说。
;你的叫声害得我家小宝贝一天到晚做恶梦/哭哭啼啼的:我们都不能入睡!”。
我明天还要讲课’睡不好觉’头昏眼花'学生告状你负责“,山羊先生说'这天,猫头鹰忙坏了“不停地给这些动物们解释’承认错误。
最后;大家还是讨厌他”它感到委屈“当晚就决定从东方搬到西方去。
离开那些讨厌它的邻居,它白天清行李,下午准备启程。
天一黑?猫头鹰;嗖;的一声飞走了、它飞了三七二一座大山、趟过了九九八十一条河“这一天’他筋疲力尽,倒挂在树上歇息‘一只班鸠飞过来。
正好碰上老朋友--猫头鹰。
它好奇地问猫头鹰’”你不在那茂盛的西边树林“怎么跑到这城市里呢?'猫头鹰放下行李,叹了一口气;/唉;;它说道,?那儿邻居嫌我声音不好听……'骚扰了他们、,班鸠听了笑了笑说'”你搬家也解决不了问题“如果你的声音不改’无论搬到哪儿?都会有人嫌弃的、,猫头鹰说:,你很聪明、给我出个点子吧?。
班鸠说。
你只要不骄傲/不在晚上随意叫就行了’,猫头鹰听了斑鸠的话?又回到了森林捉田鼠’你们知道吗;它再也没乱叫了”成了动物们欢迎的好邻居?张逸帆2005年8月13日第二篇:扩写范文1.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50个字左右)踏春归来,襟袖间还飘逸着春天的气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就柳永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然后进行扩展,要符合原词意境。
309教育网309教育资源库 猫头鹰搬家西村的人讨厌猫头鹰,认为听到它的叫声就会有不幸的事发生。
所以,人们常常用石头打它,用长长的木棒追赶它。
猫头鹰为此感到非常沮丧,想要搬到别处去。
一天,猫头鹰遇到了斑鸠,斑鸠问它:“猫头鹰大哥,你为什么这么不高兴啊?”猫头鹰说:“因为西村的人烦我!”斑鸠又问:“他们烦你什么呀?”猫头鹰说:“他们烦我的叫声。
我正准备搬到东村去住呢!”斑鸠说:“他们既然讨厌你的叫声,你就改变你的叫声嘛!如果你不改掉令人们讨厌的东西,那么你到哪里也不会受到欢迎的。
”猫头鹰听后,摇摇头说:“哎呀,我们世世代代都是这样鸣叫的,若改掉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东村在东面,西村在西面,人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也许东村的人会喜欢我呢!”说完,猫头鹰飞走了,忙着搬家去了。
猫头鹰搬到东村,还是像以往一样叫着。
东村的人也讨厌它的叫声,有人开始用石头打它,想方设法把它赶走。
猫头鹰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它低飞着,悲哀地鸣叫,希望东村的人能与它友好相处。
可人们对它的态度并没有改变。
后来,猫头鹰又飞到南村、飞到北村,整日被搬家折磨得精疲力尽。
而且,无论它飞到哪里,都因不受欢迎而受到人们的骚扰,无法过安定的生活,只能重新搬往陌生的地方。
哎!假如猫头鹰肯听取斑鸠的话,改变自己的叫声,也许它早就在西村安居乐业了,又何必遭受不停的搬家之苦呢?【导读】寓言故事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守株待兔》告诫我们不能在有侥幸心理而幻想得到意外的收获。
而《猫头鹰搬家》则告诫我们有了缺点毛病,必须努力去改正,如果不肯改正自己的缺点,那么永远也改变不了别人对自己的厌烦态度。
含义深刻的小故事——寓言
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学作品,大都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含有讽刺意义和教育意义。
寓言最基本的特征是主题有寄寓性。
它总是寓深刻复杂的道理于浅显简单的故事之中。
例如《守株待兔》的故事,它不仅仅在于说明用什么方法可以逮住野兔,而更在于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讲出一个普遍而又抽象的道理:如果把事物发展的偶然性当成必然性,一味期待着这种偶然性的再次出现,结果必定一无所得。
有些讽刺性的寓言可能一眼看不出有什么寓意,但是经过思索就会感到其中有普遍而深刻的含义。
寓言的主人公常常是人,也有的是动植物。
以动植物为主人公的寓言,都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动植物当成人来写。
寓言一般都有故事性,但情节不太曲折、复杂。
它常运用夸张和想象,但不荒诞。
寓言也多运用比喻,目的是通过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寓言创作,我国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非常繁荣了,像《自相矛盾》、《螳臂挡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叶公好龙》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后来唐朝柳宗元、明朝刘基等,也创作了许多有名的作品,如《黔之驴》、《卖柑者言》等。
在外国,《伊索寓言》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希腊,就广泛流传了。
现在我们读到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整理、记录而成的,共收集
了三四百个寓言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
猫头鹰搬家
西村的人讨厌猫头鹰,认为听到它的叫声就会有不幸的事发生。
所以,人们常常用石头打它,用长长的木棒追赶它。
猫头鹰为此感到非常沮丧,想要搬到别处去。
一天,猫头鹰遇到了斑鸠,斑鸠问它:“猫头鹰大哥,你为什么这么不高兴啊?”猫头鹰说:“因为西村的人烦我!”
斑鸠又问:“他们烦你什么呀?”
猫头鹰说:“他们烦我的叫声。
我正准备搬到东村去住呢!”
斑鸠说:“他们既然讨厌你的叫声,你就改变你的叫声嘛!如果你不改掉令人们讨厌的东西,那么你到哪里也不会受到欢迎的。
”
猫头鹰听后,摇摇头说:“哎呀,我们世世代代都是这样鸣叫的,若改掉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东村在东面,西村在西面,人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也许东村的人会喜欢我呢!”说完,猫头鹰飞走了,忙着搬家去了。
猫头鹰搬到东村,还是像以往一样叫着。
东村的人也讨厌它的叫声,有人开始用石头打它,想方设法把它赶走。
猫头鹰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它低飞着,悲哀地鸣叫,希望东村的人能与它友好相处。
可人们对它的态度并没有改变。
后来,猫头鹰又飞到南村、飞到北村,整日被搬家折磨得精疲力尽。
而且,无论它飞到哪里,都因不受欢迎而受到人们的骚扰,无法过安定的生活,只能重新搬往陌生的地方。
哎!假如猫头鹰肯听取斑鸠的话,改变自己的叫声,也许它早就在西村安居乐业了,又何必遭受不停的搬家之苦呢?
【导读】
寓言故事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守株待兔》告诫我们不能在有侥幸心理而幻想得到意外的收获。
而《猫头鹰搬家》则告诫我们有了缺点毛病,必须努力去改正,如果不肯改正自己的缺点,那么永远也改变不了别人对自己的厌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