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自测卷(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5.86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语文五上第2单元综合测试1.单选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间.隔(jiān)懒惰.(duò)平衡.(hén)汛.期(xùn)B.召.集(zhāo)允诺.(ruo)胆怯.(qiè)荆.条(jīng)C.冠.军(guàn)一束.(shù)俯.冲(fǔ)难以置.信(zhì)D.妨.碍(fáng)侵略.(nüè)修筑.(zù)不计其数.(shù)2.填空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金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2) 火剑的速度比飞机的速度快得多。
(3) 看似简单的题目,可能隐藏着许多馅阱。
3.填空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4.填空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种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1) 阻碍..我们飞翔的力量,是来自我们内心的恐惧。
(2) 爸爸热心肠,谁有事求他,他都不推辞..。
(3) 临上场的时候,她胆怯..了,畏缩着不敢走上舞台。
5.填空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序:①次序②排次序③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以前的④序文(1) 人们走搭石时,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
(2) 这场演出正式拉开序.幕。
(3) 他请了一位著名的作家为他的小说作序.。
(4) 这次宴会,大家序.齿入座。
6.填空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 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 寒风吹到脸上,就像刀割一样疼。
(3) 当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们要说“谢谢”;当妨碍了别人的时候,我们要说“对不起”;当别人向自己道歉的时候,我们应该回答“没关系”。
7.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搭石》一文通过对乡亲们、、等场景的描写,赞美了乡亲们的精神。
(2) 《将相和》中“将”指的是,“相”指的是,“和”在这里是的意思。
全文的叙述顺序是由和到不和再到和。
将相不和是因为;后来将相又和好是因为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更是因为他们共同的。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lǎn duòzhào jíyǐn bìdǎn qiè()()()()jùjuéfǔchōng qīn lüèfáng ài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平衡.(hén héng)大臣.(chén chéng)允.诺(rǔn yǔn)侮.辱(wūwǔ)汛.期(xùn shùn)岔.道(chàzhà)3.比一比,再组词。
抄()协()枚()陷()钞()胁()玫()馅()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
理()气()理()当()()口不()同()()力(1)蔺相如和廉颇和好后成了好朋友,()保卫赵国。
(2)面对对方的无理纠缠,他()地站起来说:“请你离开这儿!”5.请给下列句子排序。
①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速度的六倍多。
②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三十多倍。
③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1050千米每小时,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④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30万千米每秒。
按照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填序号):。
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2)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改为双重否定句)(3)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
(缩句)7.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搭石》的作者是,文章通过描绘乡亲们、等几个平凡的生活情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的传统美德。
(2)《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改写的。
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的经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基础百花园(40分)一、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B.间隔(jiàn)、懒惰(duò)、浩瀚(hàn)、推辞(cí)、擅长(shàn)、XXX(lìng)。
二、读拼音,写词语:略。
三、照样子,把字变成新字,再组词:1.府——(兵) (兵符)免——(兵) (兵役)保——(兵) (兵器)2.值——(议) (议价)玫——(议) (议论)馅——(议) (议案)四、选字组词:璧墙、和氏矩、离规、访纺、织妨、问碍。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一个词写一句话:同心齐力、怒不可遏、冲锋陷阵、同舟共济、之宝无价、任重道远、不提倡导、请安。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1.我们赵国有我们两个人在,XXX不敢进攻。
(合并为一句话)2.XXX曾威胁XXX说,他跟XXX同归于尽,如果XXX不答应。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3.XXX被逼得无法不敲缶。
(改为双重否定句)4.在那富饶的黑土地上,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生活过。
(修改病句)5.我们要同心协力,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努力奋斗。
完璧归赵:在中国古代,完璧是一种珍贵的玉器,相传是神农氏所制。
而赵国在战争中失去了完璧,导致了国家的衰落。
后来,楚国将完璧归还给赵国,赵国才恢复了昔日的强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珍惜国家的宝物和文化遗产,同时也表达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深刻意义。
主题训练营(15分)七、积累填空。
(5分)1.多少事。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1)飞鸟或飞机从空中迅速下降。
说明方法:描述现象。
2)乔木树干的上部及其枝叶。
说明方法:描述对象的部分。
3)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冀中的地道战语文园地二
4)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说明方法:描述行为。
5)难道猎豹才是地球上跑的最快的生物?
说明方法:质疑并提出问题。
6)猎豹最大的奔跑速度大约可达1千米每小时左右。
说明方法:描述事实。
3.改写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用词。
(7分)
1)妨碍(fáng)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2)他的表现让人彷(fǎng)徨不定。
3)这个地方有一个堡(bǎo)。
4)他的愤(fèn)怒让人感到害怕。
5)这篇文章的弊(bì)端很明显。
6)他的行为遮(zhē)蔽了真相。
7)他用手指敲了敲桌子,发出了一声巨响。
1)文章介绍了___长子___在朝鲜战场中英勇牺牲的事迹。
(2分)
2)毛岸英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是中国人民领袖___的长子。
他在1950年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后前往朝鲜战场。
(2分)
3)文章中介绍了___同志之墓,墓前立着一块三尺高的花
岗岩石碑,上面镌刻着七个大字:“___同志之墓。
”(2分)
4)文章中描述了___在志愿军总部上空盘旋的美国麦炸机,以及___决定让人们进入防空洞隐蔽的情景。
(3分)
5)请简要概括一下___的事迹。
(3分)。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1第一部分:积累运用一、下列每一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带点字注音错误,请用“______”标出来。
(3分1.汛.期(xùn) 夺冠.(guān) 防御.(yù) 平衡.(héng)2.间.隔(jiàn) 击缶.(fǒu) 大臣. ( chéng) 上卿.(qīng)3.请罪.(zuì) 渑.池( shéng) 侵.略(qīn) 廉.颇(lián)二、读拼音,写词语。
(6分)1.经过 shāng yì( ),大家同意由王老师出面与主办方 xié tiáo( )。
2.想不到你这么lǎn duò( ),真令人难以zhìxìn( )。
3.游隼fǔ chōng( )的速度, chāo yuè( )了任何动物奔跑的速度。
三、写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3分)1.对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大家都表示了强烈的谴.责.。
( )2.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
( )3.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 )四、解释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4分)喋喋不休.( ) 熟.能生巧( )攻无.不克( ) 举.世闻名(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0分)1.按括号里的要求改写句子。
(4分)(1)嗒嗒的声音真好听。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光的速度比,火箭太慢了。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分)(1)通过阅读烈士故事,使他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一、读拼音,写字词。
“tiān gōng( )课堂”带我们 lǐng lüè( )了神奇的太空世界。
太空教师向我们展示了空间站里pèi zhì( )的设备以及他们xié tiáo yǒu xù( )的生活场景,为我们fèng xiàn( )了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二、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填序号)(1)诬陷别人是违法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 )(2)他那深陷的双颊上,长满了胡须。
( )(3)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
( )(4)有性格缺陷的人,缺乏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 )三、选择(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任丘 任性B.划船 计划C.强壮 勉强D.削弱 削减(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平衡 联结B.换救 典礼C.允诺 隐敝D.解绝 堡垒(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俩无论是好朋友,都应该互相帮助。
B.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
C.进入太空之后,即使关掉发动机,火箭也可以继续前进。
D.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
(4)用成语概括下面的语境,最合适的一项是( )蔺相如把和氏璧给了秦王。
秦王一边看一边称赞,不开口说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的事情。
A.目瞪口呆B.默不作声C.绝口不提D.赞不绝口四、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不( )其( ) ②同心( )( ) ③( )( )当然④难以( )( ) ⑤无穷( )( ) ⑥( )发冲( )1.上面的词语中,与“怒气冲冲”互为近义词的是 。
2.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 的科技工作者 取得的辉煌成就,这再次说明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是 的。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搭石》一文通过对乡亲们 、 、 等场景的描写,赞美了乡亲们 的精神。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自检题班级:姓名:等级:一、看拼音写词语。
jiàn gé lǎn duò píng héng āo xiàn guǎi wān ()()()()()gòng xiàn qīn lüè jiàn zhù fáng ài yǐn bì()()()()()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他们是一对亲密无间.(jiàn jiān)的好朋友,每个星期天都要一起去图书馆,从不间.(jiàn jiān)断。
2.你不喜欢做的事我不会勉强.(qiǎng qiáng),强.(qiǎng qiáng)扭的瓜不甜。
3.我们把试验田进行了划.(huá huà)分,选出一块计划.(huá huà)种花生。
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guān guàn);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5.树木之中,要论独木成林者,榕树可以得冠.(guān guàn),其树冠.(guān guàn)可以覆盖几亩土地。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理所()()()调有序无()之宝()口不提同心()力怒发()冠完璧()()负()请()一夫()(),万夫()()1.话说抗金取得胜利的时刻,宋高宗急令岳飞班师还朝。
岳飞,仰天长啸:“十年之功,毁于一旦……”2.公交车来了,自动排队上车,给年长的人让座,大家认为这是的事。
四、把下面成语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坐立不安:。
五、日积月累。
1.不饱食以终日,。
2.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3.莫等闲,,。
4.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
六、读下面的句子,写出主要意思。
1.于谦说:“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有多余的钱巴结上司啊!地方特产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2.众人先是一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常考题检测卷(含答案)第二单元常考题检测卷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一、选择题1.下面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讯期暴发间(jiān)隔懒惰(duò)B.平稳召集平衡(héng)协调(diào)C.称赞隆重划(huà)归允诺(nuò)D.俯冲丝豪冠(guān)军浩瀚(há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召集拒绝协调决口不提B.脱鞋职位驼鸟同心协力C.推辞示弱战袍负荆请罪D.商议称赞呼啸难以致信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
校长当众宣布了大队委选举的投票结果。
B.咱们不要抄袭别人的文章。
手下人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
C.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他想尽办法节约资财。
D.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别再犯傻了! 如果我们俩闹不和,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搭石》的作者是刘章写的。
B.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供不应求。
C.廉将军说十五日前来道歉。
D.跟流星体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
5.依次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②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③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④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春天的雨,__________;夏天的雷,__________;秋天的风,__________;冬天的雪,__________。
A.①④③②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6.对下面语段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姑娘戴花,公园种花,庭院养花,是因为花除了能在嗅觉上给人以浓郁的芳香外,还能把姑娘、大地和环境打扮得绚丽多彩,从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自古以来,人们常用“如花似玉"“花容月貌”来形容人的美丽,用“花好月圆"来比喻美好团聚,可见美寓于花,花含着美。
部编版语文五上第2单元检测1. 单选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中间(jiān)间隔(jiān)离间(jiàn)B.强壮(qiáng)倔强(jiàng)勉强(qiǎng)C.划船(huà)计划(huà)划算(huá)D.剥削(xuē)削苹果(xiāo)削弱(xiāo)2. 单选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能奈允若同心协力B.职位召集难以置信C.胆却乘机礼直气壮D.防碍陷坑无穷无尽3. 单选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公交车上常有小偷,警察叔叔决定负荆请罪把小偷捉拿归案。
B.我的故事书不见了,原来被小猫叼走了,尽管被撕破了几页,但总算完璧归赵了。
C.作为班干部,以身作则是理所当然的。
D.小明奋不顾身地把龙龙打哭了。
4. 按要求写句子对下面句子的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
A.人们来到甲板上。
B.人们悲伤地哭泣。
C.所有的人都惊恐万分。
D.所有的人都在奔跑。
5. 拼写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1) 日本qīn lüè 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xiū zhù 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bǎo,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
(2) 廉颇听完后,向蔺相如fù jīng qǐng zuì ,他们tóng xīn xié lì 保卫赵国。
6. 按要求写句子简要地概括下列句子的主要意思。
(1)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消息,2021 年1 月3 日晚,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象限仪座流星雨将迎来极盛,拉开新一年的天象大幕。
(2) 为了培养学生对传统古诗词的兴趣爱好,广东一些学校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让孩子们诵读经典诗词,让经典诵读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的日常习惯。
7. 按要求写句子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基础训练1.看拼音,写词语。
wǎn huílǎn duòpínɡhénɡshù fùchì dàoyǐn bìxiàn kēnɡɡuǎi wān jiàn zhùdǎnɡyuán2.形近字组词。
汛( )讯( )挽( )晚( )协( )胁( )议( )仪( )抄( )吵( )臣( )巨( )3.下列各组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侵略(qīn)扭动(niǔ)吆喝(hē)陷坑(xiàn)B.孑口(jié)半亩(mǒu)间隔(jiàn)泛滥(làn)C.开辟(pí)长相(xiànɡ)纤弱(qiān)便宜(biàn)D.大臣(chén)搁东西(ɡē)强逼(qiǎnɡ)盛开(shènɡ)4.下列成语与相关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负荆请罪(廉颇)鞠躬尽瘁(诸葛亮)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B.完璧归赵(蔺相如)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C.胸有成竹(文与可)围魏救赵(孙膑)三顾茅庐(孙权)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同心( )力②毫不示( )③( )直气壮④无( )之宝⑤( )口不提⑥负( )请罪(1)写两个与①意思相近的词语、.(2)词语⑥出自,主人公是。
(3)选择词语填空:A.秦国的大臣不甘心,继续发难,但蔺相如,直到会面结束,秦王也没占到便宜。
B.秦王双手捧璧,一边看一边称赞,十五座城的事。
(4)用词语③写一个句子:。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一定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修改病句)(2).秦王没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改为双重否定句)(3).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
(缩句)(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5).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中间.(jiān) 间.隔(jiān) 离间.(jiàn)B.强.壮(qiáng) 倔强.(jiàng) 勉强.(qiǎng)C.划.船(huà) 计划.(huà) 划.算(huá)D.剥削.(xuē) 削.苹果(xiāo) 削.弱(xiāo)二、小小书法家。
(5分)1.日本qīn luè( )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xiūzhù( )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bǎo( ),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
2.廉颇听完后,向蔺相如fùjīng qǐng zuì( ),他们tóng xīn xiél ì( )保卫赵国。
三、我会查字典。
(6分)“负”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查部,这个字的意思有:①背;②担任;③败,跟“胜”相对;④具有;⑤遭受;⑥欠(钱);⑦仗恃,倚靠。
请为下面各词中的“负”字选择恰当的意思。
(填序号)身负.重伤( ) 颇负.盛名( ) 负.荆请罪( ) 难分胜负.( )四、补充词语,完成练习。
(10分)理( )当( ) ( )( )之宝难以( )( )同( )( )力不计( )( ) 无穷( )( )人影( )( ) 同( )于( )1.这个十岁的孩子有如此惊人的阅读量,真是令人!2.我们是班级干部,以身作则是的事。
五、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公交车上常有小偷,警察叔叔决定负荆请罪....把小偷捉拿归案。
B.我的故事书不见了,原来被小猫拖走了,尽管撕破了几页,但总算完璧归赵....了。
C.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D.小明奋不顾身....地把龙龙打哭了。
六、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等级得分一、积累运用。
(42分)1、读拼音写字词。
(7分)(1)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dǎng( )的领导下创造性地运用地道战打击了qīn luè( )者的嚣张气焰。
(2)得知秦王想拿城换璧,赵王立即zhào jí( )大chén( )来商yì( )对策。
(3)他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一méi( )金牌,站上了guàn jūn( )领奖台。
2、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间隔离间亲密无间B.谋划划船划算C.强逼倔强富国强兵D.剥削瘦削削皮3、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4分)负:①歌,背(bě)②承受的压力或担当的责任、费用等:可依仗,倚靠,④重受:⑤具有,拥有;⑥欠(钱);②违背,背弃;⑧失败,与“胜”相对。
(1)在那次战斗中,王班长负伤了。
( )(2)他忍辱负重,终于把儿子抚养成人了。
( )(3)到目前为止,这场比赛还难分胜负。
( )(4)久负盛名的万里长城,是我国的伟大奇观之一。
(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战斗机一个俯冲,在敌人的阵地上投下了几颗炸弹。
B.一群大雁从空中呼啸而过。
C.野兔无法摆脱身后追赶的猎狗。
D.初次登上讲台,我还真有几分胆怯。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攻无不克(战胜)B.负荆请罪(背着)C.力挽狂澜(向上卷起)D.人影绰绰(体态柔美)6、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
B.我不仅不会弹钢琴,甚至唱歌也五音不全,看来音乐的确是我的短板。
C.虽然今天阳光明媚,但是气温还是很低,让人感到有些冷。
D.空洞无物的文章,如果语言再华丽,就没有价值。
7、下列名句用来劝贪玩的同学珍惜时间好好读书,不合适的一项是(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基础训练。
(38分)1.我是小小书法家。
(2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2.看拼音,写词语。
(6分)(1)秦王就叫人拿出地图,把yǔn nuò()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蔺相如看。
(2)蔺相如看到廉颇fù jīnɡ qǐnɡ zuì()连忙出来迎接。
(3)真是令人nán yǐ zhì xìn(),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是奔跑的世界ɡuàn jūn ()(4)人们过搭石的时候,动作是多么的xié tiáo(),pínɡ hénɡ()控制得是那么好。
3.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3分)(1)理.所当然()①条纹,纹理②道理,事理③管理,办理(2)隆.重()①盛大②兴盛③深厚,程度深(3)推辞.()①文辞,言辞②告别③躲避,推托4.用“”画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8分)完碧归赵()谈笑风生()绳池相会()不动生色()不屈不饶()赞不决口()再接再励()可成之机()5.选词填空。
(4分)抵御抵制(1)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作好了()秦兵的准备。
(2)我们应该联合起来()不正之风。
联结联接(3)画一条直线把这两点()起来。
(4)两条铁路在何处()?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3分)(1)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看拼音,写词语。
xùn qīxǔnuòɡōnɡwúbúkèrén yǐnɡchuòchuò( ) ( ) ( ) ( )tuóniǎo fǔchōnɡfùjīnɡqǐnɡzuìzhìzhībùlǐ( ) ( ) ( ) ( )二、选择书写或读音有误的一项,在括号里填序号。
1.A.逃避 B.金壁辉煌 C.完璧归赵 D.碧玉妆成一树高 ( )2.A.挽手 B.宛如天仙 C.歌声惋转 D.天气晚来秋 ( )3.A.崩塌(tā) B.上卿(qīnɡ) C.无拘无束(jū) D.拗不过(niǔ) ( )4.A堡垒(lěi) B胆怯(què) C.十里一碉(diāo) D.吆喝(yāo)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蔺相如( )成功地做到了完璧归赵,( )在渑池会上立了功,( )被封为上卿,这让廉颇很不服气。
可( )廉颇怎么侮辱蔺相如,蔺相如( )选择避让,其实他( )怕廉颇,( )顾全大局。
最后廉颇终于明白:( )不是蔺相如深明大义,赵国( )会有危险;( )将相和好,赵国( )能立于不败之地。
廉颇( )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
四、照样子,把词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协调有序: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前面的人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畅所欲言:只争朝夕:五、读下面的语句,写出主要意思。
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化,猎豹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速度机器,它可以在3步之内从静止加速到65千米每小时,几秒钟就会达到110千米每小时。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一排排搭石,既联结着,也联结着。
2.《将相和》由、、三个故事组成。
故事中我最佩服的人物是,因为。
3.两条腿的动物里面,跑得最快的是;在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在地球上旅行,的速度绝对是够快的了;可是如果要到月球上去旅行,我们必须搭乘。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1)(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2分)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wǎn huí lǎn duò pínɡ hénɡ shù fù chì dàoyǐn bì xiàn kēnɡɡuǎiwàn jiàn zhù dǎnɡ yuán三、读句子,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4分)(1)虽然毕业多年,但是他们两人之间 (jiān jiàn)的联系从来没有间(jiān jiàn )断过。
(2)小刚得了冠(ɡuān ɡuàn )军后就有点冠(ɡuān ɡuān)冕堂皇了。
(3)兰兰画的这幅对称(chèn chēnɡ)图形,赢得了大家的称(chèn ch ēnɡ)赞。
(4)人们按照二尺左右的间(jiān jiàn )隔摆上石头,溪水从石头间(jiān jiàn)潺潺流过。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拐.弯(ɡuǐ)孑.口(jié)搁.东西(ɡē)B.胆怯.(què)推辞.(chí)浩瀚.(hàn)C.爱卿.(qīnɡ)廉.洁(lián)削.弱(xuē)D.丞相.(xiànɡ)游隼.(shǔn)强.人所难(qiánɡ)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间隔惟独拒决理所当然B. 大臣商议故宫理直气壮C. 典礼胆怯保持负荆请罪D. 粉碎领导迷惑无穷无尽3.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A.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人影绰绰)B.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自测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得分:一、为下面画线字注音。
(2分)玷污( ) 眷恋( ) 漂泊( ) 婀娜( )二、读拼音,写词语。
(10分)三、选字成词。
(4 分 )1.A. 帐 B. 账 C. 胀 D. 张(1)()本 (2)()罗 (3)()子 (4) 膨()2.A. 魂 B. 魄 C. 槐 D. 愧(1)()树 (2) 羞() (3) 灵() (4)()力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一个词写一句话。
(8分)同心( )( ) ( )无不( ) ( )直( )壮( )( )之宝 ( )( )不提负( )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5 分 )1. 这清白的梅花 , 是玷污得的吗 ? ( )2. 她却不一样 , 愈是寒冷 , 愈是风欺雪压 , 花开得愈精神 , 愈秀气。
( )3. 故乡 , 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 )4. 危楼高百尺 , 手可摘星辰。
( )5. 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0分)1.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对秦王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那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造句。
完璧归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积累填空。
(5分)1.多少事,__________________;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__________________。
2.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饱食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名言警句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也会写一则这样的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7分)1.《将相和》一课以____________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过程。
2.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联结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是最快的。
4.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领导下,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斗争方式。
九、课内阅读。
(7分)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
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
”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
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见。
秦王要赵王鼓瑟。
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
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
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
”秦王拒绝了。
蔺相如再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这几段文字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出人物的什么特点?在正确的说法后画“√”。
(1分)(1)赵王和大臣们:A.进退两难( ) B.考虑周全( )(2)蔺相如:A.逞能( ) B.勇敢、果断( )3.蔺相如是怎样逼秦王击缶的?用“”画出相关句子。
(1分)4.选文中对蔺相如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我从中体会到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分)十、课外阅读(12分)乡情陈德才①但凡少小离家的人 , 都有一份永远也化不开的浓浓的乡情。
故乡的那棵挂着一丛丛嫩绿榆钱儿的大榆树 , 那片成群鹅鸭浮游欢叫的清水塘 , 那个与小伙伴儿捉迷藏的打谷场 , 那条夏日里去游泳、摸鱼的弯弯曲曲的小河 , 都构成了人们一个个最美丽的梦境。
②古诗云 : 甲。
许多动物都有一种对自己出生地的深深依恋 , 差不多已经构成了一种本能 , 人作为具有思想感情的高等动物 , 赋予这种本能以更多的社会性 , 将其提升为对故乡这块热土的深切执着的爱。
一个人喝着家乡的水 , 吃着家乡的五谷杂粮 , 在乡亲们的眼皮底下一点点长大;在家乡的小学校里认第一个字 , 读第一本书;;从家乡的田林山水开始 , 逐渐认识和走进这个神秘而广袤的世界。
于是 , 对故乡的爱 , 就在这一过程中很自然地滋生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 有着任何其他情感所难以比拟的深厚根基。
③乡情总是离不开童年的回忆。
童年时的所见所闻和遇到的刺激 , 在一个人大脑皮层中形成最初的沟回 , 打下最深的烙印。
天地间走来一个小小的我 , 没有功利的权衡 , 不需要礼仪的拘谨 , 高兴就笑、就跳 , 不高兴就哭、就闹 , 何等自然纯真 , 洒脱无羁 ? 世界万物都散发出天真烂漫的气息 , 使童年的岁月宛如一首无尽延伸的诗。
人过中年 , 再也找不回儿时那种对陌生世界的新奇感 , 找不回那种全神贯注和真诚纯洁的目光。
因此 , 人们怀念故乡 , 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自己纯真无邪的童年的怀恋 , 是企图追回生命中失落的那一段无比珍贵的时光。
④乙。
对于流寓他乡的游子 , 一句乡音就足以令他热泪盈眶 , 心起波澜。
对故乡的爱 , 是丙 , 是生命对春天的珍惜 , 是一个人最真诚炽热的感情。
其实 , 什么叫祖国,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的放大 , 就是自己生命系列的源头。
海外华侨以及外籍华人都是“中国老乡” , 他们对祖国的刻骨铭心、永无停歇的挚爱 , 就是乡情的凝聚与升华。
⑤尽管远在异国天涯 , 游子们都有一种回放乡探访的永恒冲动 , 向往着“丁”的难得体验。
但是 , 如果经过苦心筹划 , 有一天你真的回到阔别已久魂牵梦绕的故乡 , 在夙愿得偿、感叹唏嘘之余 , 也一定会有一种很强烈的陌生感和失落感 : 再也找不到那熟悉的小路、熟悉的杨树林;小河也不再那样宽阔、那样富有生气。
这其实是一切中年之后回乡的人都会产生的一种典型心境。
这不仅仅是因为白云苍狗、世事沧桑 , 还由于当年的小孩已长成大人 , 衡量外部世界的尺度不同 , 心境也变了。
因此 , 故乡只能停留在回忆中 , 驻守在梦境里 , 在现实生活中将永难寻觅。
1.甲乙丙丁四处应引用的句子各是 : 甲乙丙丁。
(2分)①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②胡马依北风 , 越鸟巢南枝③美不美 , 家乡水;亲不亲 , 故乡人④绿叶对根的情意2.给第②自然段横线处再续两句话 , 与前文句式相似、内容吻合。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对自己出生地的依恋来说 , 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为什么会怀念故乡 ? 根据文意谈谈你的认识。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⑤自然段中说 : “故乡只能停留在回忆中 , 驻守在梦境里 , 在现实生活中将永难寻觅。
”为什么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