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 能量的转换教案2 苏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3
《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一种能量能够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存在。
2.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另一种什么形式的能量。
3、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架、石棉网、盛有水的烧杯、温度计、火柴、花生米、缝衣针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能量方面的知识。
谈话:(1)你知道哪些能量它们之间能相互转化吗(2)同学们将两手搓热,贴在脸上,说说什么感觉。
二、探究新知1、出示学习目标2、实验探究点燃火柴和花生米,猜测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步骤:1.用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橡皮泥上。
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的水。
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注意实验器材的摆放顺序。
(2)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紧贴杯底。
3.组织学生开始实验,注意观察并做好相关记录。
4.学生展示记录单汇报实验结果。
全班交流得出:点燃花生米,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后,花生米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使水温升高了。
小结:同学用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猜测,学科学不仅要大胆猜测而且要小心验证。
5、解决问题:(1)出示书中P56页的图片,请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先自己看书,想好后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统一答案后再汇报。
)学生观察交流并记录交流结果。
全班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规范学生的描述:如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太阳光使西红柿生长,西红柿储存有化学能的方式描述。
尽量让学生描述完整。
(2)说说自己早上吃过早饭去上学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四、1、全课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后大家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能量的转换搓手动能→声能、热能花生米化学能→光能、热能电视机电能→光能、声能特点: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2、能量的转换备课人:石小军【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2、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
过程与方法:能针对各种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往往蕴含着科学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教法:启发法、讲授法、学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具准备教师: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火柴或打火机、花生学生:纽扣、线、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在上节课里我们讲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其实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请同学们自己搓搓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搓手,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
)在搓手的时候,同学们会感觉到手里慢慢有点热,其实是由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量的转换。
(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2、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
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
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出示观察指导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55-56页内容,思考一下问题:1.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把能量转换的过程写在活动记录上)2.运用你掌握的关于能量转换的知识,以卡通画的形式将你的能量转换过程画出来,其中应至少两种能量转换。
3.制作能量转换玩具大家有信心完成这几道题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会完成的非常好,5分钟后汇报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
四、看一看(先学)学生观察,思考。
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五、议一议(后教)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认真,下面请各组的代表发言,先说一说1.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把能量转换的过程写在活动记录上)2.运用你掌握的关于能量转换的知识,以卡通画的形式将你的能量转换过程画出来,其中应至少两种能量转换。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能量的转换》【教学目标】1、知道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2、能对具体事例分析能量的转换。
3、能制作简单的能量转换的玩具。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难点: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
【教学准备】烧杯、试管、试管夹、温度计、火柴、橡皮擦、线、太阳能电池、手摇发电机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复习各种能量的作用。
2、出示一根火柴根,提问:火柴根在没有点燃之前储藏着什么能量?3、学生尝试解释。
4、提问:点燃火柴根后,能量有什么变化?5、教师谈话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二、实验探究1、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1) 教师按下教室开关,引导学生分析电能转换成光能的现象。
(2) 提问:打开电视机,什么能量转换成什么能量?(3) 学生搓手,体验动能转换成热能和声能。
(4) 讨论: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发现能量有什么特点?(5) 小结: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2、体验能量的转换(1) 让学生猜一猜,一根火柴根的热能能使50毫升的水,温度升高多少?(2) 教师演示实验:用一根火柴加热50毫升水。
(3) 提问:用火柴根加热水是能量如何转换?(4) 小结:燃烧火柴根给水加热是化学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3、认识生活中能量转换的应用(1) 教师让学生例举生活中有哪些能量的事例,并交流。
(2) 出示太阳能电池,让学生猜想是什么能量转换成什么能量。
(3) 出示手摇发电机,演示能量转换,学生分析交流。
(4) 出示电茶壶,认识能量的转换。
(5) 学生分析P56页的图片,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三、巩固应用1、制作能量转换玩具(1) 演示橡皮擦分旋,激发制作兴趣。
(2) 学生动手制作,师巡视指导。
(3) 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玩具,并比比谁做得好。
(4) 全班交流其中能量转换的过程。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能量转换就是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能通过实验体验能量转换的过程。
2.能用画图(模式图、卡通图)的方法揭示能量转换的过程。
3.体验到能量的神奇,意识到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能量转换的过程。
【教学准备】能量转换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师生交流各种形式的能量。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能量及其各种各样的形式,其实能量不仅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而且还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2. 同学们看看图,想一想,打开电视时,能量从什么形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出示课件,学生观察)(打开电视:电能→光能+ 声能,有一部分也转换成了热能)3. 现在请大家搓一搓手,有什么感觉(热)能量又是从什么形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搓手:机械能→热能+ 声能)小结:像这样能量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其他形式,就叫能量转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能量的转换。
(板书课题)二、实验演示,体会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1. 出示花生,问:花生里面储存了什么能量(生物能)你有什么方法使它产生能量转换呢2. 学生思考,师生交流。
3. 明确实验过程,教师演示实验:划着一根火柴……点燃花生米……4. 思考:实验中要注意些什么5. 小结:我们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到了能量转换的过程,从这一系列的能量转换过程中,可以发现,能量转换的例子在自然界里具有普遍性。
三、出示课件,看图描述,理解能量转换过程。
1. 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让学生写在练习纸上。
(光能、化学能、生物能、动能、电能、热能、声能)2. 逐步分析能量转化:①光能被植物转换成生物能储存在植物体内。
(光能→生物能)②生物能通过果实被小孩消化后转化成身体里面的能源物质(如脂肪)储存起来,成为孩子运动需要能量。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课设计能量的变换一、教课目的:1.科学看法用电器是一种能量转变器,能够把电能转变为其余形式的能;利用电能向其余能量的转变,令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不一样形式的能量之间能够相互转变。
过程与方法经过列表的方式,认识电能能够转变为其余形式的能,以及其余形式的能能够转变为电能;能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实验来研究能量的相互转变;能制作“蛙声筒”并加以研究;能与伙伴一同沟通和商讨一些相关能量转变的知识。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能踊跃地从事相关能量转变的研究活动;能踊跃地与伙伴一同合作、沟通;在研究活动中培育学生对研究能量及能量转变的兴趣;初步体验能量守衡的规律。
二、教课重难点:1.要点:认识电能和其余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变,并进一步认识多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变。
2.难点:应用能量转变的看法描绘生活中的变化案例。
三、教课准备:相关能量转变的图片资料。
使用太阳能电池的计算器、手摇发电机;瘪了的乒乓球、铁丝、绳索、开水等。
制作“蛙声筒”的资料(底部戳洞的塑料瓶(杯)、粗线、筷子、松香等。
)1/5四、教课过程:(一)引入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知道了好多形式的能量,如风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等,那么你知道我们用得最多,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种能是什么吗?(二)商讨电能为我们做什么1.发问:谈谈家里有哪些用电的用具,它们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用途?2.商讨:家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变换器,它们把输入的电能变为了其余形式的能输出来。
(教师出示灯泡边亮灭电灯边说)如电灯是把电能转变为光能和热能。
我们此刻用填表的形式来剖析一下各种家用电器输出什么能量,能为我们做什么。
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以电灯为例,做记录示范。
3.学生疏组议论.填表.教师巡视。
4.小组沟通报告.小结。
(表格这里输入的能量形式都是电能,表中列举的电灯为我们做的事是“照明”,输出的能量形式是“光”和“热”。
我们需要的是“光”,热能固然不为我们所用,但它是伴生的。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道能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知道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3. 理解燃烧、电能和机械能的本质。
4. 能举一些涉及能量的实例,并说明其中的能量转换关系。
5. 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1. 能够正确说明“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2. 能够理解燃烧、电能和机械能的本质。
3. 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其中的能量转换关系。
三、教学方法1. 听讲、演示、实验。
2. 讨论、解答、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学习目标介绍老师开始课堂前,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激起学习兴趣。
教师可写在黑板上,并通过PPT展示,简要地介绍本一单元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鼓励学生,让他们知道应该关注哪些东西。
2. 知识概念的普及在老师介绍完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着重复习此前所教的内容,提醒学生其重要性。
并且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迅速了解能量的定义和常用概念。
3. 案例展示教师将具体的示例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入理解。
他们可以在小组里一起讨论这些案例,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展示。
这样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分享和学习,扩大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4. 案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转换的原理和能量的作用。
他们将会参与到实验当中,并且亲手获得一些结论以及思考各种实用能源在生活中的发挥作用。
5. 思考题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题。
这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意识,让他们检验所掌握的知识,也可以让教师对学生掌握的程度有所了解。
六、总结学生对于本单元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总结,对未形成完整的部分再次回顾整理,清理知识点联系,并进行适当拓展。
通过本次的总结和回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本单元的内容。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能量转换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能量的概念和转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能量转换的实质和原理仍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体验,但缺乏系统性的总结和提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能量转换的概念,掌握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能量转换的实质和原理。
2.运用能量转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量转换的原理和现象。
2.运用实验、演示、讨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能量转换的过程。
3.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能量转换的相关实验器材,如电动机、灯泡、电池等。
2.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彩笔等。
3.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换现象,如火力发电、太阳能电池等,引导学生关注能量转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能量转换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通过示例和动画,讲解能量转换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能量转换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转换的过程。
实验内容包括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灯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并分析能量转换的现象。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能量转换的原理和方法。
《能量的转换》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学会用模式图、卡通图等方法来解释能量的转换过程。
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知识与技能知道能量转换是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或几种形式的能量。
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愿意交流,并学会在交流中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乐于用所学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教学准备:1、能量转换的多媒体课件。
2、简易电磁铁,用于学生制作小玩具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己制作的小玩具,出示简易电磁铁。
2、师生共同演示操作电磁铁吸铁。
3、提问:是什么让这枚铁钉具备了神奇的吸铁能力呢?(电能)4、讲述:电能让这枚小小的铁钉具备了吸铁的能力,也就是具备了磁能。
(边讲述边板书:电能磁能)象这样能量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其他形式,是能量的一个重要特征——能量的转换(板书)。
5、讲述: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看电视是什么形式的能转换能什么形式的能?(电能光能、声能)我们一起来搓搓手(搓手),有什么感觉(热)?又是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什么形式的能?(机械能热能)。
二、实验探究,能量如何转换1、谈话: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了解一下能量是如何进行转换的。
请大家翻开书本,对照书上的步骤,利用桌子上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别忘了先测量一下水温并记录下来再开始点燃花生米。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汇报并讨论,水温有什么变化?能量是如何转换的?三、实际应用,加深巩固1、谈话:老师这儿有一张图,有许多能量转换在里面,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倒底有哪些能,它们又是如何转换的呢?(媒体出示56页图)2、学生回答(选择一种)。
继续谈话:就象刚才这样,小组进行讨论,把这张图片里能量是如何转换描述出来,并记录在78页的活动记录上。
3、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进行交流。
《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2、能对具体事例分析能量的转换。
3、能制作简单的能量转换的玩具。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难点: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
【教学准备】铁架台、烧杯(50ml)、水、打火机、温度计、火柴、铁丝、花生米、手摇发电机、导线、小灯泡、铁钉、2个1号电池、大头针若干、蜡烛、“小花蛇”、棉线、大纽扣、ppt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按下教室电灯开关。
提问:这时出现了什么形式的能量?2、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光能、热能)3、提问:那这些能量来自哪里?4、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电能)5、教师谈话:通过这个话题我们发现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我们把它叫做能量的转换。
(板书:能量的转换)6、强调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ppt)电灯7、那么刚才的这个现象我们可以这样表示:电能光能、热能(ppt)二、实验探究:体验能量的转换(一)花生米的能量转换1、出示:花生米(问:花生米里有什么能量呢?板书:化学能)2、问:能设计一个实验让花生米的能量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吗?如何验证。
3、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汇报。
4、教师小结,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做实验,出示实验提示(ppt)5、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发现花生米燃烧后能量是怎样转换的。
6、实验完毕汇报交流。
7、小结:实际上花生米里是什么能?(板书:化学能),它在燃烧时转换成什么能?(板书:热能、光能),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的形式来表示(ppt出示:化学能花生米燃烧光能、热能)。
8、谁还能具体说说刚才的实验中能量的转换。
(包括打火机点燃花生米)(二)、设计一个体现能量转换的实验1、过渡: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能量转换的事例,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活学过的科学知识,设计一个能量转换的实验,你会不会做?2、大家先看一下自己小组的材料,在讨论如何设计实验。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的转换》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换和能量的守恒定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能量的种类、能量的转换过程以及能量转换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中设置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能量转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能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发现能量转换的现象,从而理解能量转换的原理。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观察能量转换的过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能量的概念,掌握能量的转换原理,能够分析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能量的转换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换原理,能量转换的实例分析。
2.教学难点:能量转换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探究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换现象,如火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引导学生关注能量转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能量的概念:介绍能量的定义、单位、分类,使学生对能量有全面的认识。
3.讲解能量的转换原理:阐述能量转换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能量转换的本质。
4.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能量转换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能量转换的知识。
5.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典型的能量转换实例,如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等,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能量转换知识的理解。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量的转换2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用电器是一种能量转化器,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的方式,了解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成电能;能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实验来研究能量的互相转化;能制作“蛙声筒”并加以研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转化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转化的探究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研究能量及能量转化的兴趣;初步体验能量守衡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并进一步了解多种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2、难点:应用能量转化的观点描述生活中的变化事例。
三、教学准备:有关能量转化的图片资料。
使用太阳能电池的计算器、手摇发电机;瘪了的乒乓球、铁丝、绳子、开水等。
制作“蛙声筒”的材料(底部戳洞的塑料瓶(杯)、粗线、筷子、松香等。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知道了很多形式的能量,如风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等,那么你知道我们用得最多,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种能是什么吗?(二)探讨电能为我们做什么1、提问:说说家里有哪些用电的器具,它们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用途?2、探讨:家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们把输入的电能变成了其他形式的能输出来。
(教师出示灯泡边亮灭电灯边说)如电灯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我们现在用填表的形式来分析一下各种家用电器输出什么能量,能为我们做什么。
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以电灯为例,做记录示范。
3、学生分组讨论、填表、教师巡视。
4、小组交流汇报、小结。
(表格这里输入的能量形式都是电能,表中列举的电灯为我们做的事是“照明”,输出的能量形式是“光”和“热”。
我们需要的是“光”,热能虽然不为我们所用,但它是伴生的。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2、能量的转换教学内容有利于生存的本领预习提纲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2.科学探究:能够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什么形式的能。
能自行设计能量转换的装置或小玩具。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的看似平常的事物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难点:理解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能量转换的图片、课件学生准备:彩笔,图画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在上节课里我们讲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其实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请同学们自己搓搓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搓手,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
2、师:在搓手的时候,同学们会感觉到手里慢慢有点热,其实是由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量的转换。
二、探究能量如何转换1、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出示P45页的图片,请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教师规范学生的描述:如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太阳光使西红柿生长,西红柿储存有化学能的方式描述。
尽量让学生描述完整。
并且让学生把能量转换的过程写在活动记录上。
学生观察并描述。
2、运用能量转换的知识师:运用你掌握的关于能量转换的知识,以卡通画的形式将你的能量转换过程画出来,其中应至少两种能量转换。
学生动手去画,师巡视指导。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讲解。
师生共同评价。
三、课堂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板书设计2、能量的转换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2.科学探究:能够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什么形式的能。
能自行设计能量转换的装置或小玩具。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的看似平常的事物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学会用模式图卡通图等方法来解释能量的转换过程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2、知道能量转换是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或几种形式的能量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
3、愿意与同学进行交流学习在交流中取长补短。
4、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乐于用所学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能量如何转换。
教学准备:教师:火柴、细铁丝、花生米、凉水、不锈钢汤勺、软木塞、温度计学生:大扣子,长一米左右的线绳教学过程:实验分析,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能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能量的相关知识。
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能量有哪些。
生:回答师:观察教室内灯管和电扇,(师开关灯管、电扇)是什么能量让灯管亮起来、让电扇转起来?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对。
是电能让灯管发光、发热,让电扇转动。
我们就说电能变成了光能、热能、动能。
师:这种从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就是能量的重要特征之一—能量转换。
板书:能量转换师生互动学新课认识能量的转换师:生活中有很多能量转换的例子。
请同学们自己搓搓手,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回答自己的感觉。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在搓手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手里慢慢有点热,还听到摩擦的声音。
师:同学们再搓一下,感觉一下。
师:这是为什么呢?这是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变成了热能、声能。
板书:搓手、化学能→热能、声能师:同学们家里都有电视机吧。
我们在打开电视机的开关时,电视就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生:屏幕上有图像,听到声音。
师:这是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什么形式的能呢?小组讨论后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积极,回答的也不错。
打开电视机,电能转换成了光能和声能。
板书:打开电视机:电能→光能、声能师:能量转换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每个小组的同学把你知道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回答。
小组轮流说几个,教师给予判定。
实验探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师:通过刚才的交流讨论,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很多由一种能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的例子。
课题:能量的转换【教学目标】1、知道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2、能对具体事例分析能量的转换。
3、能制作简单的能量转换的玩具。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难点: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
【教学准备】烧杯、试管、试管夹、温度计、火柴、橡皮擦、线、太阳能电池、手摇发电机等。
【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1.静电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在去接触验电器,看到金箔张开,用手按住验电器金箔有合住,说明了什么?2.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去接触碎纸屑,看到纸屑被吸取了。
3.这两个实验中能量是如何转换的?(橡胶棒通过摩擦带了电荷,摩擦(动能)-----电能)问题:打开电视,搓搓手能量又是如何转换的?(电能—光能和声能、动能-----声能和热能)通过以上实验你认为能量有什么特点?能量会消失吗?学生讨论:能量不会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外一种形式的能量,这就是能量的转换。
二探究能量的转换(一)谈话引入实验:我听到有的学生不相信能量会转换,那么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看课件实验步骤后,大家想想:我的每个实验能量转换了没有,转换成了什么能量?1划着一根火柴。
2点燃花生米,加热少量的水。
注意:先量一下凉水的温度记下来:22°加热十分钟后再量一下水的温度。
研讨一下:在这一个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换的?(花生米的化学能------光能、热能)(我又用了酒精进行加热水,温度变化明显开始20°加热后85°)学生进行观察记录(二)下面我们在看看一个能量转换的实例看课件,说说图中给我们提供了那些信息?学生说说。
同时在图中写出能量转换的过程,注意每种东西所储存的能量,然后在观察它们之间的转换。
太阳能---- 化学能-----(植物果实)-----人体的化学能--- 自行车机械能---- 发电机电能---- 电炉的热能------ 水蒸气的热能三学生实验应用1.发给学生手摇发电机、小风车,动动手操作一下,观察有些什么现象?想想在这些实验当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2.玩玩飞旋的扣子和旋转小球,你体会一下能量是如何转化的.3.你还能举出生活当中的能量转化的例子吗?学生开阔思维,说说其中包含的科学道理。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的定义、种类以及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2.掌握常见物质的能量及其转换情况;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的基本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物质的能量转换情况;2.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能量转换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能量的定义能量是使物体能够进行变化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是焦耳(J)。
2. 能量的种类•动能: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电能:电流通过物体时所具有的能量;•化学能:化学反应中所具有的能量;•核能:核反应中所具有的能量。
3. 能量的转换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常见的能量转换有以下几种: - 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 电能转化为热能 - 光能转化为热能 -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 核能转化为热能4. 能量转换的实验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来探究物质的能量转换情况:1.将一枚铜钱放在口袋里,快速摇晃口袋,观察铜钱的变化;2.在一只杯子中加入热水,用手摸杯子底部的温度,再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观察两种方式测出的温度差异;3.用手机的摄像头和手电筒做一个简单的陀螺仪;4.制作一份能发热的冰淇淋,观察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学习能量的定义、种类和能量转换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展示不同物质在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3.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进行能量转换的实验操作;4.学生总结并记录实验结果,让他们理解能量转换的实际应用;5.查漏补缺,巩固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能够理解能量的定义、种类,以及常见物质的能量转换情况,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物质与能量相关的知识,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并不断拓展其实际应用的思维。
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教案设计(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明白能量转换确实是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 、明白能量转换的过程是如何样进行的。
3 、明白模式图、卡通图是用来结实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
过程与方法:1 、能够制作出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2 、能用画图(模式图、卡通图)的方法揭示能量转换的过程。
3 、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意识到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2 、情愿合作与交流。
3 、体验到能量的奇异。
二、教学重点:明白能量转换的过程是如何样进行的。
三、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四、教学预备:火柴、缝衣针、花生、水(50毫升)、温度计、小烧杯、软木塞、纽扣、线、剪刀、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谈话:第一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什么是能量?举例说说能量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能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2)揭题:回答的专门好。
看来呀,同学们关于上节课的知识把握得还真不错。
今天我们连续研究能量的知识。
2、认识什么是能量转换。
(1)游戏研究:搓手。
请大伙儿做个游戏,和我一起搓搓手,想想在那个游戏过程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又是如何样产生的呢?同学们边做游戏边摸索。
(2)学生游戏摸索,学生汇报。
板书:食物的化学能—人运动的机械能—摩擦产生的热能(3)通过简单的分析,你有什么发觉?(4)小结:我们发觉能量是能够相互转换的——这节课呢,我们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能量的转换。
(板书课题:能量的转换)(5)请你举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能量转换的事例。
(6)学生汇报。
(7)观看多媒体图片图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这些能量又是如何转换的?(8)学生讨论分析并汇报。
(9)师小结:能量是从一种形式转换成了另一种形式。
3、探究能量如何转换(1)谈话: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看看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2)演示:按照教材上的提示操作,做点燃花生米加热水的小实验,了解能量转换过程。
2.能量的转换【教学目标】1.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
3.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三角架、石棉网、盛有水的烧杯、温度计、火柴、花生米、纽扣、线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谈话:热情的迈小娃欢迎客人老师的掌声有能量吗?怎么来的?(板贴:动能——声能)二、观察卡通画,找能量1.你发现这两幅有趣的卡通画里的能量了吗?找一找。
板贴:化学能——光能、热能动能——机械能2.揭题:能量不仅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而且能量之间还可以转换,这是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
板贴:能量的转换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三、实验探究,感受能量的转换1.过渡:这节课我们通过一粒花生米来探究能量之间究竟是怎样转换的。
2.这粒花生米有能量嘛?能看见吗?有什么办法把它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让我们看到?(燃烧花生米)3.燃烧后你能看到什么能量?热能能看见吗?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材料,请各小组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来收集一粒花生米释放出来的热能数据。
先画出来,再讨论实验步骤写下来。
(5分钟)4.汇报、完善实验设计。
5.演示打火机和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强调安全使用的要求。
6.学生实验。
(9分钟)7.交流实验发现。
板贴:化学能——光能、热能四、看图分析,体会能量转换的复杂性1.过渡:从一粒花生米燃烧加热水的试验中,我们已经发现能量之间的转换不仅仅是一对一那么简单的。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能量的转换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用电器是一种能量转化器,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列表的方式,了解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成电能;能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实验来研究能量的互相转化;能制作“蛙声筒”并加以研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转化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转化的探究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研究能量及能量转化的兴趣;初步体验能量守衡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并进一步了解多种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2.难点:应用能量转化的观点描述生活中的变化事例。
三、教学准备:
有关能量转化的图片资料。
使用太阳能电池的计算器、手摇发电机;瘪了的乒乓球、铁丝、绳子、开水等。
制作 “蛙声筒”的材料(底部戳洞的塑料瓶(杯)、粗线、筷子、松香等。
)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知道了很多形式的能量,如风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等,那么你知道我们用得最多,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种能是什么吗?
(二)探讨电能为我们做什么
1.提问:
说说家里有哪些用电的器具,它们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2.探讨:
家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们把输入的电能变成了其他形式的能输出来。
(教师出示灯泡边亮灭电灯边说)如电灯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我们现在用填表的形式来分析一下各种家用电器输出什么能量,能为我们做什么。
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以电灯为例,做记录示范。
3.学生分组讨论.填表.教师巡视 。
4.小组交流汇报.小结。
(表格这里输入的能量形式都是电能,表中列举的电灯为我们做的事是“照明”,输出的能量形式是“光”和“热”。
我们需要的是“光”,热能虽然不为我们所用,但它是伴生的。
用电器往往不只输出一种形式的能,它们也不是利用了能量输出的全部形式,比如电吹风把电能转化成了风能.热能和声能,但我们并没有利用声能。
学生对照着电灯的分析,通过对家用电器的讨论,对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就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
小结: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的转化器,可以把输入的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为我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5.引导学生们讨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的一些其他用电设备,比如电车.电动自行车,等等。
它们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
小结: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见教材 59页)。
(三)讨论电能是怎么来的
1.提问
(1)电能通过各种家用电器能转化成不同形式的能量,那么电能又是怎么来的呢?哪些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转化成电能呢 ?
(2)学生先简单说说电能的来源。
如电池.发电站等。
(3)教师出示手摇发电机,演示。
(4)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师生一起填写手摇发电机的能量转化形式。
2.分组讨论,记录完成表格。
3.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想到发电站里的发电机将水能.风能等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简单介绍其他能量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
电池是常见的电源,干电池.蓄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太阳能电池则是将光能转化成了电能,因此电池是一个能量转化器。
各种发电机也是能量转化器,它能把动能转化成电能。
发电厂或发电站中的发电机由各种动力带动,比如水电站.风电站.火电站分别是由流水.风以及燃料燃烧引起的动力带动发电机运转而产生电的。
因此,利用各种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化学能.原子能等转化为电能。
4.小结。
风.流水产生的机械能,煤.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能,以及原子能.太阳能等都可以转化成电能。
(四)能量的互相转化
1.提问:是不是只有电能才能向其他能量转化吗?
2.活动一:快速用力捋绳子,体会手的感觉;快速反复弯折铁线,体会弯折处的温度变化;两手快速互相摩擦,快速地在纸上擦橡皮。
(学生分组实验体验,教师巡视。
)
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让学生意识到能量不一定只转化成电能,像上面的活动就证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成热能。
)
3.活动二:制作蛙声筒
教师介绍学生制作.实验。
思考蛙声筒是一个怎样的能量转化器,能量如何转化?
4.研讨:在日常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利用能量转化为我们做事的例子,它们分别怎样转化能量? (如用热水泡可将瘪掉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热水器在有太阳时就把太阳能转变成热能,没有太阳的时候就把电能转变成热能等等)
5.引导学生设计其他的能量转化器,并说说这种能量转化器是如何实现能量转化的?
如制作风车.帆船,可以把风能转化成机械能;利用小电珠制作“小台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等等。
(五)总结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各种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的转化器,可以把输入的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
(六)课外延伸
寻找我们生活中、动物、植物能量转化的例子,并进行分析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