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利》2006年总第135期至140期总目次
- 格式:pdf
- 大小:332.21 KB
- 文档页数:4
SHANXI WATER RESOURCES山西水利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席卷全省农村,广大农村正以排山倒海之势由初级合作社迈向土地集体公有高级合作社。
生产关系的变革,将必然带来生产力的大力解放。
国务院农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发出“在12年内基本消灭普通水旱灾害”的强有力召号,水利大干快上的新形势正在形成。
山西省水利局就是在这一大好形势的推动下于当年4月成立了以秘书处主任郭世明、秘书阎明祥等同志组成的“《山西水利》编委会”,编辑印发了内部刊物《山西水利》。
这是山西水利系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最早编印出刊的内部刊物。
刊物由《山西日报》印刷厂承印,省水利局秘书处(即现今的厅办)具体组织编写刊印发行。
编辑部姚惕生,负责刊物的统编。
美术编辑是一位李姓女同志,负责版面设计和插图。
于世莹(女)、张树德负责组织稿件、通讯联络、对稿件进行技术性修改和校对、发行。
编校工作严格遵循当时报刊有关规定,一般稿件要求校核三次,确保文章、语句、标点、插图符合规定。
那时的印刷技术采用的是铅字排版印刷,从排版、制版、印刷、装订,工序严格有序,环环相扣,丝毫马虎不得,稍有不慎,便会造成返工浪费。
当时办刊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对全系统水利工作者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宣传与贯彻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水利技术指导;交流各地水利建设情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介绍通俗易懂的水利科学知识,解答水利建设中疑难问题;揭发水利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达到提高水利干部的思想业务水平,做好做细水利工作,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按照上述要求,从1956年4月起至1957年夏季,每月出刊1期,共办刊11期,头一年出9期,第二年出2期。
总计发稿240多篇,67万余字,配有照片、绘有插图。
刊物所登文章,可以说包括了我省那时水利建设、行政、技术方面的概况。
值得提及的是,最初创刊号定名为《山西水利通讯》,在征询意见时,多数同志认为,刊名有些长,于是,局领导请时任山西省副省长,又是著名书法家的郑林同志题写为:“山西水利”四个字。
1006-8139(2001)04-86-3城市化发展面临的水文问题李养龙1 赵 凯1 金 林1 全国强2(1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山西水利科学研究所)文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区域越来越大,人口更加密集,空气污染和水环境改变等,都使城市水文问题愈来愈突出。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初步提出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作为城市建设、规划和水文研究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城市水文; 水质; 雨洪径流1 概述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致使城市区域不断扩张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城市化的发展总是和工业化互为因果的,代表了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现在全世界有50%的人口集中居住在仅占大陆面积5%的城市范围之内,势必要造成资源、能源、交通、住房和排污等全面紧张。
尤其是水资源,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须臾不能缺的。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是使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有所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城市都在通过兴建和运用各种供水、排水和水处理工程措施以及制定和实施一些管理法规,来处理上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从而提高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
长期以来,人们把水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性资源,在处理有关城市水源时,往往强调当前和局部的利益,较少考虑城市长远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国内外,城市给水排水的指导思想上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用水时大手大脚,采取“随用随弃”,而在排水时则采取尽快排出了事。
随着城市规模和需水排水量迅速增长,上述指导思想已不再适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现已逐渐形成一套以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分析途径,把城市水文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将充分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的效益,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供水不足和水质污染的损失,作为研究分析的目标,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当前与长远、投资与效益等方面的利害关系,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
城市化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水环境,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城市水文问题,即城市水资源紧缺、城市水资源污染和城市雨洪灾害。
山西省水利厅关于表彰2006年度全省水利网络宣传先进集体
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法规类别】水利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晋水办综[2007]1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水利厅
【发布日期】2007.01.08
【实施日期】2007.01.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西省水利厅关于表彰2006年度全省水利网络宣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晋水办综[2007]1号)
各市水利(水务)局、厅直各单位:
一年来,全省水利系统各单位各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水利发展大局,积极开展“山西水利网”信息报送,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水利工作,涌现出一批信息报送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为树立典型,鼓励先进,进一步推动全省水利网络宣传和信息化工作,经研究决定,授予临汾市水利局等12个单位“全省水利网络宣传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刘勇等49名个人“全省水利网络宣传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努力工作,为加快
水利网络宣传工作和推进我省水利信息化发展做出新的成绩。
全省广大水利干部群众要以先进为榜样,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精神,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为全面推进网络宣传工作,加速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全省水利网络宣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
二○○七年一月八日附件:
全省水利网。
SHANXI WATER RESOURCES滑模施工技术在万家寨中孔溢流面修复中的应用焦昊(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2)[摘要]经过10多年运行,万家寨混凝土重力坝中孔溢流面混凝土存在老化、裂缝、剥蚀等问题,为保证泄水建筑物后期安全运行,采取少凿多浇的方式对中孔溢流面混凝土进行彻底修复。
考虑到中孔溢流面曲线复杂,且过流流速较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故选用滑模施工工艺进行混凝土浇筑。
通过严格控制滑模制作加工、现场安装、混凝土收面等工序的质量,在混凝土体型完整、表面平整等方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万家寨;溢流面;滑模施工;混凝土成型质量[中图分类号]TV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7042(2019)05-0030-031工程概况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北干流托克托至龙口河段峡谷内,属一等大(一)型工程。
枢纽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供水结合发电调峰,同时兼有防洪、防凌作用,为引黄入晋工程的龙头工程。
水库总库容8.96亿m 3,调节库容4.45亿m 3。
枢纽年供水量可达l4亿m 3。
电站装有6台单机容量180MW 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l 080MW ,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为27.5亿kW ·h ,年利用小时数2546h 。
万家寨水利枢纽泄水建筑物布置在左岸,分布在4~10号坝段,由8个4m ×6m 的底孔,4个4m ×8m 的中孔,l 个l4m ×l0m 的表孔组成。
中孔的主要作用为泄洪排沙和排泄漂浮物,布置在9号、10号坝段。
中孔堰面曲线为抛物线,方程为y =0.011765x 2,后接坡度1∶0.85的直线段,直线段与护坦间以半径为35m 的反弧段连接,反弧夹角为49°38′08″。
2中孔溢流面修复的设计方案万家寨水利枢纽采用“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每年需排走80%以上的泥沙。
因黄河泥沙具有硬矿物含量高、硬度大、泥沙颗粒多呈棱形的特点。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1.29•【字号】晋政办发[2006]90号•【施行日期】2006.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06〕9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
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加强对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履行水利公共服务职能的专项规划,是政府指导水利发展与改革、安排水利重大工程布局的重要依据。
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03〕652号)和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一五”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编制计划的通知》(晋发改规划发〔2005〕33号)要求,特编制《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第一章水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水利发展现状1.水利建设现状。
截至2005年底,全省已建成水库730座,总库容44.95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小型灌区1.47万处,配套机电井8.31万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85万亩;累计解决和改善了2079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累计建成农业节水灌溉面积1160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8万平方公里,治理度达到48%;全省水利工程的总供水能力达到56.21亿立方米;全省建成水电站163处,年发电量2.79亿度;全省水产品年产量达到3.75万吨。
水管理和水法规框架体系初步建立。
水利事业的发展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做出了巨大贡献。
兴水润三晋--我省“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回眸佚名【期刊名称】《山西水利》【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4页(P1-3,5)【正文语种】中文在历史的长河里,短暂的五年转瞬即逝。
但对于山西水利而言,时间的年轮远不能用计量的长度来加以评判。
“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水利部门按照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坚持以山西大水网建设为主线,以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平安水利为重点,以深化水利改革为动力,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夯实水利发展基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山西煤多水少,水资源严重匮乏。
山西大水网建设是我省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基础性工程,是事关山西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增加有效投资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1年,按照水利部“河湖水系连通”的治水思路,我省全面启动实施了“两纵十横、六河连通、覆盖全省”的山西大水网建设,以有效解决我省调蓄水工程多位居山区,用水户多在城市、平川和盆地,水资源分布与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布局不相匹配的问题,在改善生态的同时,重点提高各区域特别是城市和经济中心区的用水保证率,在空间上满足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大水网工程开工以来,我省着力从工程招投标入手,实行了“提高门槛、抓阄竞标”的办法,选择国内一流的中水、中铁等大型施工企业进行施工,有效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
目前,上万名施工人员24h轮班作业、昼夜不息奋战在隧洞施工一线,250多个工作面正以累计每天近1km的速度推进。
截至目前,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累计完成隧洞掘进已超过500km,占大水网670km隧洞总长的74.6%,剩余170km的隧洞掘进任务将在2016年全面完成。
与此同时,我省已启动与大水网相配套的小水网工程建设,将建设一批既调蓄当地地表水和洪水资源、又调蓄大水网调入水量的“双调”水库,并加快配套管网和灌区工程的前期工作,力争县域配套小水网工程与大水网工程同步建设、同步受益。
山西省水利厅关于公布2006年度“山西省水利优秀科技成果
奖”获奖项目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
【发文字号】晋水科外[2006]301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水利厅
【发布日期】2006.06.20
【实施日期】2006.06.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西省水利厅关于公布2006年度“山西省水利优秀科技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
(晋水科外[2006]301号)
各市水利(务)局、厅直有关单位:
根据《山西省水利优秀科技成果表彰办法》的有关规定,2006年6月12日,由省水利厅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2006年度水利优秀科技成果项目进行了评审,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介绍,查阅了有关材料,经讨论,评选出2006年度山西省水利优秀科技成果奖,并对评审结果进行了公示。
现将获奖项目公布如下:
一、获应用研究类成果一等奖项目5项:
1、《山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