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题一(第8,9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362.50 KB
- 文档页数:5
第八、九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均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B)A.不锈钢B.氧化汞C.黄铜D.生铁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D)A.食盐B.蔗糖C.酒精D.植物油3.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B.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制品不会生锈4.(新疆中考)2019年4月22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入太空和“天宫二号”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
高氯酸钾( 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下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A.20B.40℃时,将4 g高氯酸钾溶于100 g水可得到104 g溶液C.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 ℃有结晶现象D.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5.如图所示反应,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A.铝丝需要砂纸打磨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Cu+AlSO46.要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错误的是(D)A.降低温度B.蒸发水,再恢复到室温C.加KNO3固体D.加水7.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则三种金属的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丙>乙>甲8.最易洗净沾有油污的餐具的是(D)A .冷水B .热水C .加了餐具洗洁精的冷水D .加了餐具洗洁精的热水9.小明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C)A .灼烧铜丝B .放置坩埚钳C .加锌粒D .倾倒硫酸铜溶液10.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D)A .取氯化钠B .称氯化钠C .量取水D .溶解11.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溶液后,U 形管内液面a 低于b ,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C)A .生石灰和水B .铁粉和稀盐酸C .硝酸铵和水D .纯碱和稀盐酸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浓溶液蒸发后一定析出晶体B .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 .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D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1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t 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 .t 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t 2℃时,30 g 甲物质能溶解于50 g 水中形成80 g 的溶液14.在大萝卜上挖一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在倒出的溶液里还可以溶解少量食盐。
第九单元检测卷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4页,满分60分,考试用时40分钟。
2.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很广泛的用途.下列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蒸馏水B.碘酒C.石灰浆D.植物油2.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3.夏日里随时想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A.生石灰B.蔗糖C.硝酸铵D.食盐4.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A.溶质质量相同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均为不饱和溶液D.溶剂质量相同5.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6.打开啤酒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外界的压强和温度有关。
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7.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8.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C.t2℃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t3℃降温至t2℃,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12分)9.请你各举出一个反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2018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溶液》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大理石B.蔗糖C.花生油D.泥土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B.当温度大于t1℃时,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C.等质量的A、B溶液从t2℃降温至t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3.若要增加汽水中的二氧化碳,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增加水量B.持续通二氧化碳C.升温D.加压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5.小美同学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逐渐熔化并且塑料片掉了下来。
那么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氯化钠B.白糖C.硝酸铵D.氢氧化钠6.下列有关溶液及其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溶液都属于混合物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溶液中的溶质都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的D.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7.下列相关问题的解释正确的是()A.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洗去油污是因为二者对油污都具有乳化作用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使硬水变为软水C.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是因为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D.打开雪碧饮料时,瓶中的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时,把50g甲放入50 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B.t1℃时,三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溶剂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质量最大的是丙9.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C.20℃时,50g水中加入20 g乙可得到饱和溶液70gD.5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乙并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B.甲物质溶液从t2℃降到t1℃,一定有晶体析出C.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11.60℃时,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然后再将溶液逐渐冷却到40℃.能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分数a%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的是()A.B.C.D.12.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1中甲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图2中甲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图3中N表示的是乙的溶解度曲线D.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二.填空题(共6小题)1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回答下列问题: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利用其性可作燃料.②某口罩中有活性炭滤片,利用了活性炭的性.③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④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约为1.84g/m3)加水稀释,配置245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1)计算:所需水的质量为(2)量取:量取浓硫酸应该选择(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3)混匀:正确的操作是(4)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了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然后再涂上3%~5%的.15.请你选择“饱和、不饱和、浓、稀”等相关的词语或数字恰当地填入下列空格中.(1)在一定温度下,把1g熟石灰加入到100g水中,振荡后发现有少许熟石灰未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该清液既是溶液,也是该温度下的溶液.(2)已知20℃时,50g水中最多可溶解18g食盐.①现向100g20℃的水中加入20g食盐,可得g的食盐溶液.②若另向100g20℃的水中加入40g食盐,可得g的食盐溶液.16.2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1)20℃时,(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2)图2中M点表示;(3)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1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题(一)(第八九单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32 Mg:24 Al:27 Cl:35.5 Zn:65 Fe:561.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核心筒。
其中钢属于A .金属材料B .合成材料C .天然材料D .复合材料东方之冠2.制取合金的方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
试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其他条件均能满足)判断下列合金不.宜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3.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B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 .用盐酸与铁反应可得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D .经常用水冲洗铁器表面,可以防止铁生锈 4.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不一定是混合物B.溶液都是无色的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就一定是溶液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5.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食用油 C .味精 D .蔗糖6.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⑤7.雪碧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打开瓶塞,雪碧会自动喷出。
喝了雪碧后常会打嗝。
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
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 B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C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 .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8.化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把金属矿物冶炼成金属就是人们利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改造的典型范例。
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A .金属的活动性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的延展性 D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9.向一接近饱和的KNO 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 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10.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t 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B .t 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t 2℃时,在100g 水中放入60g 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D .t2℃时,分别在100g 水中各溶解20g 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11.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人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 .溶质质量增加 B .溶液质量不变C .溶剂质量减少D .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第11题)12.已知X 、Y 、Z 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X + H 2SO 4 == XSO 4 + H 2↑Y + Z(NO 3)2 == Y(NO 3)2 + Z Z + X(NO 3)2 == Z(NO 3)2 + X则X 、Y 、Z 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X>H>Y>ZB .Y>Z>X>HC .Z>Y>X>HD .X>H>Z>Y1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等质量的金属A 、B 跟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题(一)
(第八九单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32 Mg:24 Al:27 Cl:35.5 Zn:65 Fe:56
1.
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核心筒。
其中钢属于
A .金属材料
B .合成材料
C .天然材料
D .复合材料
东方之冠
2.制取合金的方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
试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其他条件均能满足)判断下列合金不.
宜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3.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
B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 .用盐酸与铁反应可得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
D .经常用水冲洗铁器表面,可以防止铁生锈 4.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不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都是无色的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就一定是溶液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5.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食用油 C .味精 D .蔗糖
6.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⑤
7.雪碧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打开瓶塞,雪碧会自动喷出。
喝了雪碧后常会打嗝。
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
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 B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C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 .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8.化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把金属矿物冶炼成金属就是人们利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改造的典型范例。
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A .金属的活动性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的延展性 D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9.向一接近饱和的KNO 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 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10.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t 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 .t 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 2℃时,在100g 水中放入60g 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 .t2℃时,分别在100g 水中各溶解20g 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11.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人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
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 .溶质质量增加 B .溶液质量不变
C .溶剂质量减少
D .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第11题)
12.已知X 、Y 、Z 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
X + H 2SO 4 == XSO 4 + H 2↑
Y + Z(NO 3)2 == Y(NO 3)2 + Z Z + X(NO 3)2 == Z(NO 3)2 + X
则X 、Y 、Z 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X>H>Y>Z
B .Y>Z>X>H
C .Z>Y>X>H
D .X>H>Z>Y
1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等质量的金属A 、B 跟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分析图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不.
合理的是(已知A 、B 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A 、B 的不等) A .反应速率A >B
B .生成氢气的质量A=B
C .金属的活动性A <B
D .金属足量,酸完全反应
14. 向含有AgNO 3、Cu(NO 3)2、Zn(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滤液中一定含Ag +、Cu 2+、Zn 2+、Fe 2+
B .滤液中一定含Fe 2+ ,可能含Zn 2+
C .滤液中一定含Fe 2+ ,Zn 2+,不含Cu 2+,Ag +
D .滤液中一定含Zn 2+、Fe 2+,可能含Cu 2+
二、填空题 (本题有5小题,共29分)
15(5分)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把少量的生铁放入烧杯中并注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生铁表面有 产生,②溶液逐渐变 ,完全反应后烧杯底部 有 出现。
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
16(8分)设计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括号中为杂质)
除杂质的实验方案
加入KNO 3的量A 加入KNO 3的量D 加入KNO 3的量C 加入KNO 3的量
B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2)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①均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由多到少的顺序
为;
②均降温至t1℃时,欲使A和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则可以采取
的一种措施是。
18(6分)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2分)(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时,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2分),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19(7分)联合钢铁工业的基本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设备A 的名称:;赤铁矿中铁元素的化学价为。
(2)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取铁的化学方程式:
;
(3)应用化学原理分析,工业炼钢时用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4)铁粉与生石灰都是常用的干燥剂,现欲用化学方法
....检验某食品袋中的干燥剂究竟是其中的哪一种?
请你简述方法和现象:
三、实验题(2小题,共19分)
20(7分)下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 的氯化钠溶液的相关操作过程示意图:
①②③④⑤
试回答:
(1)配制该氯化钠溶液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
(1)⑤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g 。
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2分)(2)②操作应选用 mL 的量筒(从10 mL、100 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处保持水平。
(3)③操作的作用是。
21.(12分)小红发现,金店里有两种不同的“白金”,单价相差悬殊,小红很好奇,打算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市场上所谓的“白金”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金、镍、铜、锌的合金,称为白色金;另一种是铂金,铂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重金属,用于耐腐蚀的化学仪器及首饰等,俗称“白金”[platinum]------元素符号Pt。
小红结合化学课上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下列实验活动。
(1)鉴别两种白金,她的方法可能是;
(2)探究Zn、Ni(镍)、铜的活动性顺序。
【作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可能的假设①Zn>Ni>Cu;②Zn>Cu>Ni你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请把它们写出来(一种即可)
假设:③…………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厚度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对待的是(填序号)
写出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应用】
①根据探究结果,请你预测镍与硫酸铜溶液(填“能”或“不能”)反应,
理由是。
②除小红的实验设计外,你能否象小红一样,设计另一组实验,也这样一次验证上述假设的正确与否,你的设计所用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是(只写出一组即可)。
四、计算题(1小题,共10分)
22.(10分)将一块质量为8.5g的铁合金(成分为铁和碳)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91.9g稀H2SO4,恰好与铁合金中的铁完全反应(碳不溶于稀H2SO4),所得氢气的质量为0.3g。
已知含碳量高于2%的铁合金为生铁,含碳量低于2%的铁合金为钢,试根据计算回答:
(1)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