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37.50 KB
- 文档页数:22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顷.刻(qǐng)混.沌(hún) 狩.猎(shòu)悬崖勒.马(lè)B.干.系(gān )横.祸(hèng) 地壳.(qiào) 朝暾.夕晖(tūn)C.颤.栗(zhàn)酩酊.(dīng)叨.扰(tāo )甘之若醴.(lǐ)D.泠.然(líng)鸿鹄.( hú ) 叱咤.(zhà ) 爱憎.分明(zè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鞭笞蛾眉礼上往来得垄望蜀B.璀璨馨香长嘘短叹杯盘狼藉C.寒暄渡难关书生意气不计其数D.就序辐射迫不及待拾人牙惠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而动....,端掉了十几个窝点,缴获了大批赌具赌资。
B.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吸引住了。
C.文理科知识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自然与社会决不可能泾渭..分明..的。
D.芦山地震发生后,“加多宝”公司立刻向灾区捐款1亿元人民币,充分显示了大方之家....的作风。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记述既毕,自己起了疑问:我这《云霓》能不空空地给人玩赏吗,能满足大旱时代的渴望吗,自己都知道不能。
B.一语未毕,只听见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C.白的像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
一串串,饱满、挺括、璀璨琳琅。
D.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基础知识考查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或不焉B.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君子生非异也C.永保无疆之休自疏濯淖污泥之中D.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皦然泥而不滓者也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举类迩而见义远见:见到则思谦冲以自牧冲:谦虚B。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及:赶得上不拘于时拘:约束C。
木直中绳中:合乎则耻学于师耻:羞耻D。
能克终者盖寡克:能虽董之以严刑董:董事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驽马十驾驽马:劣马 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糊涂C。
人君当神器之重当:掌握 D.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信:相信4、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B.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省略句)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D.师不必贤于弟子 (状语后置句)6、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④不拘于时⑤而寒于水⑥载舟覆舟,所宜深慎⑦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⑧“离骚”者,犹离忧也⑨吾从而师之⑩而耻学于师A.①③/②⑧/④⑦/⑤⑩/⑥⑨B。
①⑤⑩/②⑧/③/④⑦/⑥⑨C.①⑩/②⑥⑧/③④/⑤⑦/⑨D.①⑤⑩/②⑥⑧/③/④⑦/⑨7、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举类迩而见义远D。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B。
则思江海下.百川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蝉蜕..于浊秽9、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用法相同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耻.学于师②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③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④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⑤位卑则足羞.⑥方正..之不容也⑦圣.益圣,愚.益愚A。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A题干中的“价值观”并未说明是何种价值观,不一定会产生选项所示的作用。
C 项因果颠倒。
D项因果联系不当。
)2. C(“从更大层面看”中的“大”指流行语适用对象相对于“个人表达”和“宏大叙事”更大,并不是选项所说的层次高低。
)3. C(A项,侧重流行语的来源。
B项,主流媒体对待流行语的态度。
C项,侧重于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载体,能够体现时代进步。
D项,侧重流行语的规范问题。
)4. 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各分论点从“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三个侧面展开论证,有较强的的说服力。
②以具有辩证关系的三组词引出和总结强化论点,引导读者辩证看待流行语现象。
(意思对即可)5. ①画线句的因果关系成立。
流行语源自各个社会生活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和国家发展,体现人们正面的精神和追求,说明中国向好发展。
②画线句在逻辑上不严谨。
产生于“野蛮生长”环境下的流行语,有的带有粗俗的特定含义,与时代进步相悖,对中国发展会产生负面作用。
③画线句需要加上“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前提,才能严谨地表达出流行语对时代和国家发展的正面意义。
(意思对即可)6.A(曲解文意,错在“他特别不希望”)7. C.(正面描写不正确,也没有表现成岗的心路历程)8. ①推动情节发展。
书包里的《挺进报》引发兄妹争执,造成成瑶对二哥的误解,而梦中的书包也让成瑶模糊意识到自己的冒失,进而理解了二哥的斥责;②丰富人物形象。
找书包、梦书包、按书包等情节反映了作为学生的成瑶警惕性不足的特点,也衬托了成岗作为革命者的成熟沉稳和高度警觉。
9.小说通过全知视角对兄妹二人进行了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二人冲突,交替使用限知视角,先是以成岗的眼睛观察成瑶的成长变化,后以成瑶的回忆反思讲述自己和成岗的经历,两种视角的交替使用,使叙事角度灵活多样,使叙述的对象更加生动立体,展示了成瑶逐渐成长成熟的形象特点,也丰富了成岗勇敢、坚毅、睿智的革命形象。
(意思对即可)10.A11.D(北狩是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委婉说法)12.A.(“太守感动”错)13.(1)后来太守想更改已经定罪的案卷,郭永竭力争辩,但太守不听从,郭永用袖子举起文书还给他。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21-2022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记者:祝晓宏:语言景观是由语言形成的、具有语言学意义的实物性景观。
Landry最先提出并使用这一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景观有了更新的语言介质,也包括涂鸦、电子广告牌、移动广告牌、网络视频广告等。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生态、语言政策和语言实践的关系往往是很复杂的。
我们可以借由语言标牌中目标语言的各种信息来描写公共场所的语言使用情况,从而揭示这种关系。
同时,语言景观打破了语言的口语和书面二维对立关系,提醒人们注意语言的多维存在形式。
语言景观研究唤醒了我们对视觉化语言符号资源的重视,拓宽了语言研究的范围。
记者:祝晓宏:短短几年,语言景观研究迅速崛起,这些研究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应用倾向,有助于弥合社会语言学领域内语言使用和宏观语言政策研究脱节的情况。
当然,目前对于拍摄到的语言标牌还没有达成标准化的标注意见,因为缺乏一致的编码框架,资源库搭建的基础工作也只能各自为政,这也限制了大规模比较研究的开展。
另外,当前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小城市极少,农村地区尚属空白。
记者:祝晓宏:语言景观研究还在升温,可以预见更多学科背景的学者将会关注这一领域。
为凸显语言景观的应用品味和交叉属性,研究视角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例如思考语言景观与母语教育、外语学习的关系,语言景观与语言经济的关系等。
(选自《语言景观研究视角需进一步拓展——访暨南大学祝晓宏教授》,有删改)材料二:近年来,语言景观已经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
语言标牌可以为当地居民或来访者提供诸如位置、方向、店铺的经营业务等最基本的信息,并反映某种语言的使用状况及该地区的语言生态。
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
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
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
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价值培育,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
其次,使用核心价值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
最后,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塑造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
(摘编自《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材料二: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
近日,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9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
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
济南市2020年7月高二年级学情监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35分)(一)1.A 2.B 3.C 4.①引用论证。
引用狄德罗的“任何东西都敌不过真实”来证明网络文学创作现实题材的回归是网络创作遵循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结果。
②举例论证。
以《大国重工》这部记录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优秀工业题材网络小说,来证明现实题材回归正符合网络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
③对比论证。
通过类型化写作的现状与真正扎根于生活、来源于现实的创作才有可能产生出优秀作品对比,证明现实题材的回归有利于网络文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评分标准:本题共6分,每点2分,论证方法和分析各1分。
5.①应该创作更多的优质网络文艺作品为海外传播提供源头活水;②网络文艺海外传播关注主流文化的同时还要关注亚文化群体,从而开拓新的文化通道;③网络文艺在满足繁荣发展的内在需求的同时,也要关注时代之需,更要关注在国家社会治理效能方面的转化和提升。
④加强全产业链运营,以网络小说叠加影视等其他文艺娱乐形式的方式,提升网络文学的影响力。
评分标准:每条2分,答对2条即可得满分4分。
(二) 6.B7.B8.①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出小霞在飞机无法降落的情况下通过红围巾表达出对边防将士的热爱、理解和支持。
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下文连长看到红围巾内心的感动和幸福。
③使小说的主题得到深化,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使小说具有时代气息。
④在艺术手法上,题目“云中的红围巾”饱含象征寓意,即给边防军人传递温暖希望和力量。
⑤将空中和地面两条线索交汇在一起。
(评分标准:一条2分,答出任意两条即可得满分4分。
)9.①用第三人称,客观地叙述故事,描述连长的心理活动;将空中和地面发生的故事同时呈现出来,同时将不同人物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展示出来。
②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
③地面、空中两条线索推进,最后借助红围巾将两条线索交汇在一起。
④注重细节描写,细腻、生动、传神。
(评分标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6分。
济南市2020年7月高二年级学情监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乡土文学与农村题材小说曾经创造过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次又一次辉煌。
一些作家与作品甚至享誉国际,成为永恒的经典。
鲁迅的《阿Q正传》、沈从文的《边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红高粱》等作品整体反映了百年来乡土中国的变迁历程,不仅具有文学史上的重大意义,而且是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真实记录与反映。
其“镜像”价值不言自明。
在这个意义上,有20年发展历史的网络文学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应缺席。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农村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网络文学作者应该有乡土文学自觉,要有自觉创造乡土文学、农村题材新经典的理想和追求。
今天的网络文学作者应当自觉继承与发扬从《诗经》以来几千年形成的优秀乡土文学传统,自觉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以来中国现当代作家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的现实主义写作传统,自觉以新的媒介语言和叙事策略讲好当代中国乡村故事,为新时代农村与农民提供新的文学养分,为新时代农村与农民塑造艺术形象,反映新农民的心声,记录他们作为建设主体参与的伟大创造,以创造新的乡土美学范式。
守护乡愁与建设乡土文化家园是新一代网文作者的使命。
(摘编自李安《网络文学在乡村振兴中如何作为》)材料二:网络文学创作现实题材的回归是网络文学创作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网络文学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任何文学想象归根到底都是由现实生活决定的。
狄德罗说过,任何东西都敌不过真实。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五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不分版本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五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说明:本试卷共七个大题,150分。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5月16下午2:00——4:30〕。
选择题按照题号在智学网上填写,其余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拍照上传。
一、根底知识〔共46分〕1.以下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隳名城,杀豪杰名城:高大的城池B. 景翳翳以将入翳翳:昏暗的样子C. 当侍东宫当:应当D.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2.以下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人但以刘日薄西山但:但是B. 三径就荒就:是犹望一稔稔:庄稼成熟C.是以区区之情不能废远区区:微缺乏道曷不委心任去留委心:随心D. 享国之日浅享国:君主在位年数奋六世之余烈奋:振作3.以下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追亡逐北北:败北的军队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怜惜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吊:抚慰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作难:起事C. 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扶着而倔起阡陌之中阡陌:田间小路D.悟已往之不谏谏:借鉴恨晨光之熹微恨:遗憾4.以下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遂见用于小邑B.今臣亡国贱俘C.那么告诉不许D.为天下笑者5.对以下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问征夫以前路〔状语后置句〕B.而刘夙婴疾病〔省略句〕C.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D.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6.对以下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耕植缺乏以自给②急于星火③既自以心为形役④复驾言兮焉求⑤农人告余以春及⑥而刘夙婴疾病⑦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⑧今臣亡国贱俘⑨将有事于西畴⑩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⑪且臣少仕伪朝A.①④⑦⑪/②⑨/③⑤⑥/⑧⑩B.①④⑦/②⑨/③⑤⑥/⑧⑩/⑪C.①④⑦/②⑤⑨/③⑥/⑧⑩/⑪D.①④⑤⑦/②⑨/③/⑥⑪/⑧⑩7、以下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为哪一项〔〕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B.外连横而斗诸侯C.木欣欣以向荣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8、以下每组句中横线字的活用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谨拜表以闻吞二周而亡诸侯B.尊贤而重士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乐琴书以消忧或棹孤舟D.那么刘病日笃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9、以下句中横线字的活用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园日涉以成趣B.赢粮而景从C.当敛裳宵逝D.策扶老以流憩10.以下选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B.蒙故业,因遗策.振长策.而御宇内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蒙故业,因.遗策D.内立法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11.以下选项与例句中的“亡〞字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A.追亡.逐北,伏尸百万B.亡.羊补牢,为时未晚C.河曲智叟亡.以应D.吞二周而亡.诸侯12.以下选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蒙故业,因遗.策秦无亡矢遗.镞之费B.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君既假设见.录,不久望君来D.感吾生之行.休蹑足行.伍之间13.以下选项中划横线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宽厚而爱人B.九岁不行C.悦亲戚之情话D.而崛起阡陌之中14.以下划横线的古今异义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至于成立:成年自立B.尝从人事:做官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D.悦亲戚之情话: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者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15.以下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汉代为了选拔统治人才,有察举制度。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四中2020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19年10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
意境是艺术的灵魂。
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
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
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
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
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
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
”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茺的世界,而是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
不论是《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
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
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诗画的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12月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不分版本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12月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注意: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前须知: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级部、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外,并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传世雷达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们的古典名著一直流传不衰,而现在的一些比拟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花了好大气力,流传却很困难,多那么一两年,少那么一两个月,就再也不大为人提起了?还有人进一步追问:从小说艺术开展的眼光来看,今天小说的技术手段,比起中世纪来不知丰富了多少,高明了多少,可为什么在赢得读者和流传程度上,现今的作品反而赶不上古典名著呢?初看这问题,似乎问得有点傻,不值一提,但真要把它说清楚,还不那么容易。
我想了想,觉得这问题与今天的写作并非毫无关系,一些名著的传世其实是能够给我们很多启发的。
假设从漫长的历史时空来看,文学开展的总趋势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但文学的历史终究不是进化的历史,而是变化的历史。
从古及今,文章变化万万千,各擅其妙,难分高低。
故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硬要互相攀比是不明智的。
古典名著再传世,也取代不了当代小说的需要和位置。
当代正在开展中,谁能说当代小说中的杰出之作就一定不传世呢?不过,现今的学者一般认为,小说经历了三个开展阶段,即生活故事化阶段、人物性格化阶段和人物内心审美化阶段。
这大致是不错的。
可这并不意味着,后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扬弃,后者一定高于前者。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六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记者:祝晓宏:语言景观是由语言形成的、具有语言学意义的实物性景观。
Landry最先提出并使用这一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景观有了更新的语言介质,也包括涂鸦、电子广告牌、移动广告牌、网络视频广告等。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生态、语言政策和语言实践的关系往往是很复杂的。
我们可以借由语言标牌中目标语言的各种信息来描写公共场所的语言使用情况,从而揭示这种关系。
同时,语言景观打破了语言的口语和书面二维对立关系,提醒人们注意语言的多维存在形式。
语言景观研究唤醒了我们对视觉化语言符号资源的重视,拓宽了语言研究的范围。
记者:祝晓宏:短短几年,语言景观研究迅速崛起,这些研究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应用倾向,有助于弥合社会语言学领域内语言使用和宏观语言政策研究脱节的情况。
当然,目前对于拍摄到的语言标牌还没有达成标准化的标注意见,因为缺乏一致的编码框架,资源库搭建的基础工作也只能各自为政,这也限制了大规模比较研究的开展。
另外,当前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小城市极少,农村地区尚属空白。
记者:祝晓宏:语言景观研究还在升温,可以预见更多学科背景的学者将会关注这一领域。
为凸显语言景观的应用品味和交叉属性,研究视角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例如思考语言景观与母语教育、外语学习的关系,语言景观与语言经济的关系等。
(选自《语言景观研究视角需进一步拓展——访暨南大学祝晓宏教授》,有删改)材料二:近年来,语言景观已经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
语言标牌可以为当地居民或来访者提供诸如位置、方向、店铺的经营业务等最基本的信息,并反映某种语言的使用状况及该地区的语言生态。
此外,语言标牌上某种语言使用的普遍性、语言呈现的先后顺序、双语或多语的使用等都具有象征意义,反映了公共空间话语建构背后的权势关系、意识形态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进程。
语言政策是政府、机构或个人对语言及其社会功能的管理行为。
语言景观有时跟语言政策并不一致,这是因为语言景观作为一种语言实践,具有灵活性和能动性,体现出复杂的语言使用现实和社区语言权势博弈。
此外,语言景观还能体现某个国家或地区的隐性语言政策。
在人文交流比较深入的地区,语言景观能够反映出语言政策的包容性和价值取向,人文交流影响力越大,语言政策和语言景观越有可能呈现出兼容并蓄的特征。
经济因素也会对语言景观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
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往往会考虑将语言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工具。
“一带一路”沿线绝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这些国家最重要的议题。
一些国家的私人商铺为招揽来自世界各地的顾客,对其招牌、广告牌上的语言加以设计,使用游客熟悉的一种或多种语言。
这些语言的使用也会给当地居民留下新奇的印象,从而引发潜在的消费行为。
同时,各国在文学、艺术、教育、科技、体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将对各自的语言景观产生影响。
定期举办的文化博览会、文化交流论坛、艺术节等活动甚至会长期使用语言标牌,从而对公众的文化认知产生长远影响。
此外,各种中外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层出不穷,加深了中外文化间的理解、欣赏和融合。
中外文化的共生共荣、互学互鉴对各自的社会语言生态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会从语言景观中直观体现出来。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促进了民心相通及更广泛的互联互通。
汉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反映了中外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沿线国家语言景观中使用汉语的场所增多,汉语出现频次更高,汉语放置顺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这彰显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文化在当地影响力的提升。
语言景观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
沿线各国的语言景观共同构成“一带一路”语言景观的全貌,也成为各国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纽带和重要标志。
(选自王辉《民心相通、人文交流与语言景观》,有删改)材料三:(一)研究对象:人民路百货大楼周围、山河路中段、复兴路万达广场附近。
这几条街道比较繁华,集中了我市比较有名的一些商铺和公司,涉及的行业也较为全面,包括饮食、服饰、娱乐、教育等诸多行业。
(二)研究方法:采取拍照法获取资料,对自下而上的语言景观进行拍照,共搜集到308张照片。
其中,官方标牌98张,私人标牌210张,包括路牌、传单、菜单、海报、广告、通知等。
(三)研究结论:从用字情况来看,语符类型多样化且纯汉字语符数量最多;音节个数符合认知规律;简体字的使用占主导地位。
从命名要素来看,商铺命名要素的格式呈现多样化趋势。
从审美功能方面来看,大部分的店铺名称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良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但是,本地区自下而上的语言景观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为拼写错误、选字庸俗、繁体字使用不当。
(选自某市《语言景观调查研究》,有删改)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语言景观是指公共领域中可见的用以展示语言文字的各类标牌,如路牌等。
B. 语言景观研究拓展了传统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使其具有显著的跨学科特征。
C. 语言景观的功能具有多重性,既有隐性的信息功能,又有显性的象征功能。
D. 语言景观承载着文化信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体现出文化交流的功能。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语言景观选择使用何种语言,主要受语言政策、经济发展、人文交流等因素的影响。
B. 语言景观是具有灵活性和能动性的语言实践,并非完全受语言政策的管理和约束。
C. 经济因素会影响着语言景观的形成,语言景观也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D.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可通过沿线国家的语言景观体现出来。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 马来西亚政府规定,公共场所标牌上必须使用马来语,若需写有英语、华语,必须将马来语列在第一排。
B.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举办“我眼中的中国”摄影展,设有“山水风景”“文化遗产”“中国艺术”等主题。
C. 埃及政府并没有规定英语在公共空间的使用,但开罗的街道路牌上一般都使用阿拉伯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D. 每逢春节,迪拜哈利法塔会有大型灯光秀,呈现“恭贺新禧”等新年祝福语及龙、长城等中国文化元素。
4. 根据材料一中受访者的回答,推断采访者提出的问题,填在相应横线处。
5. 如果学校组织一场“家乡语言景观研究活动”,请依据材料简要分析开展这一活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 D 2. C 3. B4. ①应该如何界定语言景观这一概念?语言景观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②如何评价近年来的语言景观研究?(或“请谈谈语言景观研究的成绩和不足。
”)③未来如何推进语言景观研究?5. 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地点。
②广泛搜集资料,针对不同类别做好信息标注。
③拓宽研究视角,挖掘象征意义,不能仅局限在语言使用规范等方面。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A 项,“公共领域中可见的用以展示语言文字的各类标牌”错误,根据语言景观的定义,语言景观指的应是各类标牌之上的语言,不是“标牌”;B 项,“研究拓展了传统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使其具有显著的跨学科特征”因果关系表述不当,“使其具有显著的跨学科特征”于文无据;C 项,“隐性的信息功能”“显性的象征功能”表述错误,信息功能是显性的,象征功能是隐性的。
故选D 。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 项,“关键因素”表述错误,原文“这些语言的使用也会给当地居民留下新奇的印象,从而引发潜在的消费行为”,只是说语言景观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故选C 。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B 项,“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举办‘我眼中的中国’摄影展,设有……等主题”不属于语言景观,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
故选B。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回归文本分析,概括相关内容要点,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本题语境在材料一,是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推断采访者提出的问题,根据下文受访者的回答,第1段“语言景观是由语言形成的、具有语言学意义的实物性景观”主要是分析语言景观的概念,第2段主体分析语言景观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表现,据此推断第1空应填的问题是“应该如何界定语言景观这一概念?语言景观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第2空,下文的回答主要说的是语言景观研究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推知此处应填“如何评价近年来的语言景观研究?”;第3空,根据回答的信息重点“为凸显语言景观的应用品味和交叉属性,研究视角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推知应填“未来如何推进语言景观研究?”。
【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能力层级C。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然后结合语境筛选。
开展“家乡语言景观研究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信息有:研究对象上,根据“这几条街道比较繁华,集中了我市比较有名的一些商铺和公司,涉及的行业也较为全面,包括饮食、服饰、娱乐、教育等诸多行业”概括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地点”;研究方法上,根据“采取拍照法获取资料,对自下而上的语言景观进行拍照,共搜集到308张照片”概括出“广泛搜集”,“官方标牌98张,私人标牌210张,包括路牌、传单、菜单、海报、广告、通知等”概括出“做好信息标注”;研究思路上,“为凸显语言景观的应用品味和交叉属性,研究视角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例如思考语言景观与母语教育、外语学习的关系,语言景观与语言经济的关系等”概括出“拓宽研究视角”,“语言标牌上某种语言使用的普遍性、语言呈现的先后顺序、双语或多语的使用等都具有象征意义,反映了公共空间话语建构背后的权势关系、意识形态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进程”概括出挖掘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