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门”理论视域下的云南边境地区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529.21 KB
- 文档页数:6
云南边民涉外婚姻与边境非传统安全研究摘要:云南边民涉外婚姻引发了婚姻登记、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人员的国籍问题、拐卖人口犯罪、毒品和艾滋病泛滥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是影响边境稳定、国家安全等的重要因素。
对云南边民涉外婚姻中非传统安全的法律规制,应从立法、执法、司法各层面入手,加强国际合作,形成完善有效的法制系统。
关键词:云南;边民;涉外婚姻;非传统安全边民系指中国人民共和国与毗邻国边境线两侧县(市、区)境内的当地常住户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由于地缘、历史传统、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性别失衡、民族习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云南边民涉外婚姻普遍存在。
非传统安全涵盖了生态危机,环境问题、金融风波、难民与非法移民、流行性疾病、网络黑客、恐怖主义、民族冲突、宗教纠纷、武器扩散、跨国犯罪及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等,是与传统安全相对的一个概念,引发非传统安全的各种战略性问题或跨国性问题,其原因是非军事因素,对发展与和谐造成严重威胁。
潜在性、综合性、跨国性、突发性是非传统安全的特征,非传统安全是公共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对人类生存与世界各国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我国政府在2001年东盟地区论坛第八届外长会议上,提出支持论坛逐步开展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
中国《关于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中方立场文件》于2002年5月向论坛高官会议提交。
同年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发表《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宣告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全面合作。
对非传统安全概念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王逸舟在《重视非传统安全研究》中认为,非传统安全指的是人类社会过去没有遇到或很少见过的安全威胁[1]。
李伟、符春华的《非传统安全与国际关系》将非传统安全定义为与其它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相互作用、并对本国的生存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非军事、政治、外交冲突引起的其它领域安全问题。
[2](P488)俞晓秋等认为,涉及军事领域冲突的安全威胁即是属于传统安全范畴,否则便是非传统安全范畴。
作者: 任新民[1];纪洪江[2]
作者机构: [1]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091;[2]昆明理工大学外事处,云南昆明650093
出版物刊名: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页码: 25-31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5期
主题词: 边民;跨境婚姻;国家治理
摘要: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云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中缅、中老、中越边民跨境通婚现象呈现出急剧上升态势。
边民跨境通婚是跨国婚姻的特殊形式,延伸的是居留、国籍及移民社会融入等问题,从而涉及到国家主权和法律制度、国际关系、边境安全、边疆稳定及社会和谐等问题。
这些问题已超出了地方政府管辖权限,溢出了社会治理的狭窄范围,须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通过发展和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协调国际关系,创新治理体系,尊重历史,正视现实,在治理实践中探索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中缅边境地区跨境婚姻家庭关系调研
梅英
【期刊名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18)1
【摘要】近年来,中缅边境地区以女方嫁入为主的跨境婚姻家庭数量大幅递增.这些家庭中的外籍妇女户口及身份缺失,为其后续家庭关系营建带来了系列负面影响,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子女关系方面出现了诸多关系不良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与外籍妇女历史文化缺失、社会外部支持缺失、家庭发展实力缺失、内部凝聚力缺失、主体归属感缺失等密切相关.为边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长远计,这些“缺失”必须得到关注和解决,必须国际补缺协商解决身份问题、社会救助解决经济问题、个体自强解决技能问题.
【总页数】6页(P71-76)
【作者】梅英
【作者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科技处,云南临沧,67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13
【相关文献】
1.中缅边境地区跨境教育安全研究
2.中缅边境地区缅籍学生跨境入学现象研究-基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调查
3.探究招商引资对中缅边境地区跨境资源
整合的作用4.\"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边境地区跨境劳务合作的机遇与挑战\r——基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调查5.中缅边境地区跨境毒品犯罪的形势及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边境地区跨境非法通婚问题调研报告
张洁
【期刊名称】《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跨境通婚由来已久,既是历史问题又面临新的难题.大量跨境非法通婚的存在,且近年来呈猛增趋势,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引发犯罪活动,给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带来极大隐患.入境非法通婚人员违反我国出入境管理法律,本质上属于“三非”人员,但由于其具备实质婚姻关系,为了避免引发社会矛盾,在加强宣传教育、边境管理、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运用法律和政策的调控手段,划分界限、区别处理.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非法”转化为“合法”;对新增的,坚决遏制;对已形成事实婚姻但又不符合转化条件的,实行备案登记管理.
【总页数】5页(P97-101)
【作者】张洁
【作者单位】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昆明6502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3.91
【相关文献】
1.“三道门”理论视域下的云南边境地区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研究 [J], 和煜乾
2.对云南边境地区非法就业问题的理性探析 [J], 张洁
3.云南边境地区非法越境问题研究 [J], 房征宇
4.云南边境地区非法越境问题研究 [J], 房征宇
5.云南边境地区跨境就读外籍学生管理问题研究 [J], 曾宇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陵县中缅跨境婚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龙陵县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与缅甸接壤,是中缅边境地区,这里的中缅跨境婚姻现象较为普遍。
随着中缅跨境贸易的发展和两国之间联系的增加,中缅跨境婚姻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
虽然跨境婚姻可以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问题。
本文将对龙陵县中缅跨境婚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一、问题分析1. 跨境婚姻登记管理不规范龙陵县存在一些中缅跨境婚姻登记管理不规范的现象。
一些中缅夫妻没有进行婚姻登记,或者是登记在中国一方名下,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一些婚姻状况不明确,难以依法保障婚姻权益。
2. 婚姻状况难以监管由于中缅两国的法律制度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导致跨境婚姻的监管难度增加。
比如在处理离婚、孩子抚养等问题时,法律适用存在较大差异,难以统一执行。
3. 婚姻移民问题突出部分跨境婚姻存在为了移民目的而结合的情况,一方未经过合法程序就移居对方国家,导致移民管理漏洞和边境安全隐患。
二、对策建议1. 规范跨境婚姻登记管理建立中缅跨境婚姻登记管理规范,明确登记流程和材料要求,确保每一对跨境夫妻都能够按照规定程序登记结婚,做到婚姻状况明确合法。
2. 加强婚姻状况监管加强对跨境婚姻状况的监管,建立中缅跨境婚姻信息交流机制,定期对婚姻状况进行审查和核实,切实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防范出现非法移民等问题。
3.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中缅边境地区居民对中缅跨境婚姻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增强双方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法律纠纷的发生。
4. 增强边境管理合作加强中缅边境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跨境婚姻信息共享平台,加强边境管理合作,及时掌握边境地区跨境婚姻的动态情况,共同维护好双方国家的边境安全。
5. 开展移民管理督导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移民管理督导,严格执行移民管理制度,防止为移民目的而进行的跨境婚姻,保障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安全。
试析中缅边境跨国婚姻贫困循环因果的破解作者:于楣高延芳来源:《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05期【摘要】受历史、文化、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云南边境地区一直存在着跨国婚姻,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云南边境地区跨国婚姻在近几年有激增的情况,尤其是在跨境民族聚居的地区。
德宏州毗邻缅甸,大量缅甸新娘的涌入,在为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元素的同时也在边境地区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已影响到了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以及边境的和谐,如何破解之,是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关注和努力的焦点。
【关键词】中缅边境;跨國婚姻;贫困;破解【作者】于楣,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副教授;高延芳,云南省德宏州委党校教师,副教授。
云南芒市,678400。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9)05-0080-007德宏州地处云南西部,与缅甸边境线长503.8公里且无天然屏障,占中缅边境线的23%、滇缅边境线的25.2%,州内的傣、景颇、阿昌、德昂、傈僳等5个世居少数民族均为跨境民族,占云南跨境民族总数的31.25%。
特殊的地缘、族缘和文缘使德宏的跨国婚姻较其他边疆地区历史更为悠久、频次更高。
中缅跨国婚姻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存在,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缅跨国婚姻快速增长的40年,跨国婚姻为优化边疆地区男女性别比、促进家庭稳定、增进中缅两国人民胞波情谊、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缅跨国婚姻多为事实婚姻的历史积淀所带来的贫困因果循环、社会治理困境加剧等问题日趋凸显,并引起境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作者有幸参与了2011年云南省民委组织的“中缅跨国婚姻情况的调研”,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经过持续的调研、整理形成本文。
一、基本概念(一)跨国婚姻跨国婚姻是指一国公民与另一国公民形成的婚姻关系,也称为涉外婚姻;边民,按照《中国与毗邻国边民婚姻登记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是指中国与毗邻国边界线两侧县级行政区域内有当地常住户口的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即居住在边境地区的居民。
中缅边境跨境婚姻问题的解决办法初探——以腾朗村跨境婚姻为例[摘要]:跨境婚姻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存在于祖国边境的广大地区,被赋予了深厚的政治文化内涵。
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是民族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一直关注的热门话题。
中缅两国边境通婚历史悠久,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之后,两国边境跨境婚姻增长迅速,给两国边境的安稳、族群的认同、社会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文章以云南省腾冲县腾朗村的跨境婚姻为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中缅边境;跨境婚姻;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D923.9腾朗村隶属于五合乡,位于五合乡东部,腾冲县东偏南的高黎贡山山区。
村委会距乡政府约15公里,距县政府约40公里,距缅甸国境线约100公里,317省道从村子腹地穿过,使其成为了入缅甸和回昆明的必经之地。
村辖区内现有10个村民小组,551户,共2171人。
农作物以茶叶、山葵、水稻、烤烟为主,2014村人均收入4312元。
因为自然环境和经济因素的制约,中缅跨境通婚,古以有之。
但在近10年来,村里面跨境婚姻数量在逐年增加,因婚姻缔结的过程中,居民社会背景、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婚后产生了诸多问题,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一、跨境婚姻带来的问题随着农村劳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劳动力开始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奔向大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
据统计,2015年腾朗村共有劳动力1200人,在近五年中,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占到了总劳动力的64%,尤以青年男女为主。
按照我国目前的法定结婚年龄女性不早于20岁,男性不早于22岁,村子里面20岁以上的未婚女性和22岁以上的未婚男性比例高达1:5,村内男子到缅甸娶老婆的现象开始凸显,全村从2006年的13户跨境婚姻增长到2015年的43户。
外来人口的进入,本地人口的外流,对村子的社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随之产生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龙陵县中缅跨境婚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龙陵县是云南省红河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中国与缅甸交界的边境地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得该地区存在着大量的中缅跨境婚姻。
然而,由于不同法律体系、不同文化背景以及双方之间存在着语言障碍等原因,这些婚姻往往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龙陵县中缅跨境婚姻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由于中缅两国法律体系的差异以及缅甸政府对婚姻的管理不够严格,导致跨境婚姻当事人往往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特别是在婚姻纠纷方面,由于国家法律的不一致,导致跨境婚姻当事人对自己的权益无法进行有效的维护。
2.文化差异大由于中缅两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双方在生活中存在许多文化差异。
这不仅涉及到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还包括家庭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往往会引发很多争吵和矛盾,影响夫妻关系的和谐。
3.语言障碍大由于两国的语言不同,导致双方在沟通上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这既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也包括在处理一些重要事务时所需要的沟通。
这往往会影响双方在婚姻生活中的情感交流和理解。
二、应对策略为了有效解决中缅跨境婚姻当事人面临的法律问题,需要加强两国之间的合作。
具体做法可以是,通过两国政府间的协议,达成一致,明确双方在跨境婚姻问题上的权利和义务。
2.深化文化交流要解决文化差异给婚姻带来的冲击,需要深化中缅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可以通过文化学习、旅游交流等方式,加深两国民众对对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这有助于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提高夫妻关系的和谐程度。
3.提高语言能力为了解决语言障碍对夫妻关系的影响,需要加强语言能力的培训。
可以通过组织语言学习班、提供翻译服务等方式,帮助跨境婚姻当事人提高他们的跨语言交流能力,从而减少沟通障碍和误解。
总之,中缅跨境婚姻管理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加强两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由法律、文化和语言差异所导致的问题。
中缅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缅边境地区在近年来发生了大量的非法移民和非法婚姻现象,其中不乏跨国的婚姻移民。
这些跨国婚姻移民不仅涉及文化差异、婚姻关系问题,更重要的是牵涉到国际法和人权问题。
因此,对中缅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的研究既有学术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和分析中缅边境地区跨国非法婚姻移民的实际情况,揭示其中的问题和困境。
通过比较我国和缅甸的婚姻法律制度,探讨跨国婚姻移民的法律规定,为有关部门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中缅边境地区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的解决。
三、研究问题1. 中缅边境地区非法婚姻移民的实际情况及其原因;2. 跨国婚姻移民的文化差异和婚姻关系问题;3. 跨国婚姻移民涉及的国际法和人权问题;4. 跨国婚姻移民的法律规定和我国立法的不足;5. 针对中缅边境地区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的政策建议。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中缅边境地区非法婚姻移民的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2. 实地调查:赴中缅边境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婚姻移民的实际情况和问题;3. 数据分析:将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问题和困境;4. 比较分析:比较我国和缅甸的婚姻法律制度,探讨跨国婚姻移民的法律规定;5. 政策建议: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五、研究意义1. 提供中缅边境地区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的实证资料,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2. 揭示跨国婚姻移民涉及的法律规定和人权问题,为国际合作提供参考;3. 对中缅两国婚姻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有利于我国立法的完善和法律制度的健全。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Jonrnai of Yunnan Police College2520年第6期NO.62025总第145期Suml43云南边境地区“三非问题”法律困境及综合治理思考刘冈U(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昆明650225)内容摘要:云南边境地区一直存在的“三非问题”O我国在管理中由于存在立法不完善、配套机制欠缺等主客观表层原因,而使处理“三非问题”成效不理想”本文调研参考域外非法移民治理的有关经验,深入分析思考中缅边境非法移民产生的本质原因,提出当前法律治理存在的四个困境,并创新提出“一完善三不违”综合治理理念O 关键词:云南边境地区;“三非问题”法律困境;综合治理中图分类号:D6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957(2520)06-194-97@、引言云南与老挝、越南、缅甸接壤,4060km的边界线孕育着悠久的边民往来历史,互相通婚,互市贸易,对边境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前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而美国又实施重返亚太战略,这种复杂的时代背景下,边境地区的稳定发展对中缅间的交流合作显得异常重要。
但是,当前云南边境的“三非”问题给与邻国的交往带来一些棘手状况,需要中方智慧处理好。
伴随全球化的加快,在世界范围内人口流动逐日加剧,中国从传统意义上的移民输出国向移民输出与输入混合型国家转变。
移民输入国、输出国为管控移民,积极制定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加强对非法移民的控制。
目前中国现行的来华人员管理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缅甸来华人员管理的需要,特别是在治理非法入境问题、非法就业问题、非法居留问题(下文简称“三非问题”)时,笔者认为面临四种法律治理困境。
笔者结合云南边境地区“三非”问题实际,结合本人边境地区两年多的实地工作经验及调研数据,就加强云南边境“三非问题”综合治理提出一些思考。
二、我国现行立法对“三非”问题的规制概述我国目前对“三非”来华人员管理的法规没有专门统一的法律,主要依据为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国内有关法律法规中对来华人员的一些规定。
现代视野下的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伦理的开题报告题目:“现代视野下的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伦理研究”摘要: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的伦理制度源远流长,具有较高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价值。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婚姻和家庭伦理制度不断发生改变,新时代的婚姻家庭伦理面临逐渐失传的危险。
本文旨在从现代视野的角度出发,对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伦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传承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婚姻家庭制度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伦理一、研究背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边境地区,因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的原因,婚姻家庭伦理制度具有独特性和多元性。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伦理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如家庭结构的变化、现代化思想的渗透等,传统婚姻家庭制度逐渐失传。
因此,对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伦理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发展婚姻家庭伦理制度。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从现代视角出发,探讨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伦理的传承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婚姻家庭制度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伦理的历史渊源及其特点。
(2)现代化背景下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伦理的变化。
(3)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伦理的传承方式。
(4)未来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伦理的发展方向。
2.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调查样本和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伦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探寻其传承方式和未来发展的新途径和思路。
四、预期成果与意义本文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深入了解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伦理的历史和现状。
(2)探讨未来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伦理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关保护和发展的建议。
中缅边境地区边民涉外婚姻管理初探作者:李小辉罗春梅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年第02期摘要:云南省临沧市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边民涉外婚姻逐年增多。
针对临沧中缅边境地区涉外结婚登记率低、权益难保障等问题,应加强对婚姻当事人的法律宣传,设置相应的婚姻登记机构,出台婚姻管理规定,以进一步加强临沧边民涉外婚姻管理,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促进其和谐发展。
关键词:中缅边民;涉外婚姻;问题;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D9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2-0054-04临沧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下辖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双江县、耿马县和沧源县。
其中镇康、沧源、耿马三个县直接与缅甸接壤,特别是与缅甸掸邦北部的果敢、佤邦和滚弄地区接壤,国境线290.79公里。
临沧属边疆多民族聚居区,民族众多,有23个少数民族,其中有9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
临沧边民与缅甸边民多属同一民族,两地村寨相依,边民世代跨境而居,同根同族、血脉相连,语言相通,文化相同,风俗相近,因而跨境通婚历史久远,涉外婚姻现象普遍。
长期以来,在临沧的边民涉外婚姻中,婚姻当事人通常都没有按照我国婚姻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要求以及程序去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习惯上只是按照本地婚俗习惯结婚,久而久之,形成大量的事实婚姻,而这些事实婚姻实际上是得不到我国法律的承认和保护的,特别是缅籍一方因无法取得中国国籍,合法权益更是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其子女落户也异常困难,形成了临沧边境中的“黑人黑户”边缘群体。
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临沧边境地区的安定团结、和谐发展。
所以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居安思危,探索和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改善和有效提高临沧边境地区边民涉外婚姻的管理。
一、临沧中缅边境地区边民涉外婚姻概况临沧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民族文化使临沧中缅边境地区边民之间的涉外婚姻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