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第二十四届大同杯复赛(含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486.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二十六届大同杯初赛(2012)1.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或变焦,面放在油在炸,过一会儿就发黄,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油的()A.密度比水小 B.沸点比水高C.比热比水小 D.内能比水大2.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开始解冻 B.夏天清晨,花草上有大量露水C.秋天清晨,浓雾笼罩大地 D.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晾干3.电冰箱是常用的家电,当压缩机工作时,制冷剂(俗称“药水”)在冰箱内外管道中不断循环流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膨胀并放出热量B.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压缩并吸收热量C.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膨胀并放出热量D.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压缩并放出热量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A.小孔成像光倒影 C.雨后彩虹 D.林中阳光5.将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木块上浮,石块下沉,平衡后,则两物体所受的浮力()A.木块大B.石块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部分水,气球下面悬挂一石块,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若大气压增大,则石块将()A.上浮B.下沉C.静止D.上上浮后下沉7.把带正电的物体A,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这时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然后移开手则()A.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B.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带负电C.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D.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不带电8.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涂抹一下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各图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A.B.C.D.9.人们在观看“日出”或“日落”现象时,考虑到大气对光传播的影响,太阳的真实位置S与人们看到的太阳位置Q相比()A.“日出”时S在Q的下方;“日落”时S在Q的上方B.“日出”时S在Q的上方;“日落”时S在Q的下方C.“日出”或“日落”时S均在Q的上方D.“日出”或“日落”是S均在Q的下方10.如果要求电键S1,S2都可以独立控制同一盏灯,下列电路中正确的是( )A. B. C. D.11.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25℃和75℃,现将一温度为65℃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45℃,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乙容器中的水温为(不计热量损失和水的质量变化)()A.65℃B.60℃C.55℃D.50℃12.如图所示,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另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一支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
一、选择部分:1.某同学站在圆心O 处用细绳拉着小球,使球跟着身体在水平面内作逆时针运动,俯视图如图所示。
当小球运动中经过某点时,该同学释放细绳,小球恰击中P 处竖直硬杆,则释放时小球位于图中的(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2.一个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小球由一根质量不计的绝缘细线悬挂在真空中,真空中存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在此区域中小球所受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且方向与图示中电场线方向平行,小球在图中所示的O 点保持平衡。
当细线被切断之后,小球的运动轨迹是( )(A)直线OA (B)直线OB (C)曲线OC (D)直线OD3.如图所示,在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充满液体的密闭容器,容器内分别静止着气泡A 、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B 、沉底的金属球C 。
当小车带着容器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时,三个小球的位置相对容器的运动情况是( ) (A)A 球不动,B 球向左,C 球向右 (B)A 球向左,B 球不动,C 球向右(C)A 球向右,B 球不动,C 球向左 (D)A 球向左,B 球向右,C 球不动4.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球沿光滑轨道ABCD 运动,在水平轨道AB 上运动时,两小球的速度均为5米/秒,相距10米,水平轨道AB 和水平轨道CD 的高度差为1.2米,水平段与斜坡段间均有光滑小圆弧连接,且两小球在运动中始终未脱离轨道,两小球在轨道BC 上的平均速度均为6米/秒,在CD 上的速度均为7米/秒,则()A .两小球在水平轨道CD 上运动时仍相距10米B .两小球在水平轨道CD 上运动时距离小于10米C .两小球到达图示位置P 点的时间差为2秒D .两小球到达图示位置P 点的时间差为1.4秒第1题图 第2题图第6题图5.己知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某一点的磁感应强度的表达式:B=kI/r ,其中r 是该点到通 电直导线的距离,I 为电流强度,k 为比例系数(单位为牛/安2),如图(a)所示。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卷参考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大同中学杯)部分试题参考解答第一部分:选择题1.图24-1所示的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效果图。
据悉,中国馆将和北京奥运场馆“鸟巢”一样,都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技术,其中要用到“超白玻璃”,这种特殊材料具有较好的 ( )B.导电性能。
C.保洁性能。
D.透光性能。
【解答】:D超白玻璃是一种超透明低铁玻璃,也称低铁玻璃、高透明玻璃。
它是一种高品质、多功能的新型高档玻璃品种,透光率可达91.5%以上,具有晶莹剔透、高雅秀美的特性,有玻璃家族“水晶王子”之称。
可用作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玻璃基片。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为10米/秒。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C.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x108米/秒。
D.“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轨道时的速度约为3×108米/秒。
【解答】:CA 能以这个速度步行的肯定不是人,除非超人,不信你试试B 声速是340米/秒C 无线电波为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D “神七”再神,也不可能以光速飞行啊3.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中主要是 ( )A.小水珠。
B.空气。
C.水蒸气。
D.氧气。
【解答】:C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沸点就是水由液体变为气体的临界点,此时大量水迅速汽化为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上升,冲破水面,形成气泡. 4.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人晒太阳感到暖和。
B.在蒸笼里加热馒头。
C.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D.电炉通电后,电热丝变红。
【解答】:D通过电作功,使电热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加5.食用冻豆腐时,发现豆腐内存在许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凝固和熔化。
2010年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大同中学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7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07分)1.(4分)(2010•吴江市模拟)如图所示的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效果图.据悉,中国馆将和北京奥运场馆“鸟巢”一样,都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技术,其中要用到“超白玻璃”,这种特殊材料具有较好的()5.(4分)(2012•老河口市模拟)食用冻豆腐时,发现豆腐内有许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过6.(4分)如图所示,运动员用网球拍击打飞过来的网球时,网球拍击打网球的力应该()7.(4分)(2010•崂山区模拟)如图所示,从温度与室温(20℃左右)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温度计的示数会()A.减小B.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8.(4分)(2010•吴江市模拟)在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9.(3分)某淀粉厂生产车间发生爆炸,造成多人死伤的重大事故.据专家现场勘查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可能是车间粉尘爆炸所致.“粉尘爆炸”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10.(4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是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A.立方体B.长方体公式、重力公式求出规则、均匀物体对地面压强的表达式,结合图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ρgh,由图可知:圆柱体的高度最大,所以对地面的压强最大.故选C.点评:p=是计算压强的普适公式,对于形状规则的固体来说,也可以用p=ρgh来计算固体压强,11.(4分)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实物图如图所示.闭合电键后,灯泡L1、L2都不亮,他用电)电压表示数有示数无示数有示数A.灯泡L1短路B.灯泡L2短路C.c d段断路D.d f断路12.(4分)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两管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图所示.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13.(4分)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远离透镜移动的情况是()A.沿平行主轴方向B.沿O与S′连线方向(2)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物距减小,像距增大.解答:解:(1)点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其中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总不改变方向,折射光线一定过焦点,如图.实像是所有折射光线会聚形成的,像点一定在过焦点的折射光线上.(2)u>f 时,凸透镜成实像,点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所以像点向右远离凸透镜.由(1)(2)得,点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像点沿F2与S’连线方向远离凸透镜.故选C.点评:凸透镜成实像时,实像是所有折射光线会聚而成的,像点一定在任何一条折射光线14.(4分)星期天,小林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6: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他家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一时刻图线,如图所示.则可以判断()A.甲是“气温”图线,乙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大15.(4分)如图所示,墙面上挂着标有“255”数字的牌子,在其相邻的一墙面上挂着一平面镜,地面上也放有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A.522 B.552 C.225 D.25216.(4分)(2010•吴江市模拟)轿车的仪表盘上有一个显示汽车车门关闭状况的指示灯.只要四个车门中有一个没有关好(即此时装在未关好车门上的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指示灯就.B.C.D.17.(4分)如图所示,杠杆上有两个质量不等的球m1>m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自重不计.如果两球以相同的速度向支点运动,则杠杆()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右侧将下沉18.(4分)(2012•武汉模拟)如图所示,额定电压为110V的A、B两盏电灯,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25W.把它们接到220V的电路上,欲使它们都能正常发光且电路消耗的电能.B.C.D.:计算题;推理法.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特点可知,电压相等时,电阻也要相等.(2)已知电源电压相等,根据公式P=可知,电路中电阻越大.消耗的功率就越小,先根据公式R=分别求出灯泡A和灯泡B的电阻,再求出A、B、C图总电阻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根据公式P=可知,灯泡A的电阻R A===121Ω,灯泡B的电阻R B===484Ω.A、图是灯泡A和可变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特点可知,要使灯泡A正常工作,则上面可变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21Ω,即该支路的总电阻为242Ω,同理下边支路的总电阻为968Ω,由=+可得,此时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193.6Ω;B、图是灯泡A和灯泡B并联后又与可变电阻串联,灯泡要想正常工作,必须满足灯泡A与灯泡B并联后和可变电阻R的阻值相等;由=+可得灯泡A和灯泡B并联后的电阻R并=96.8Ω,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2R并=2×96.8Ω=193.6Ω;C、图是灯泡B和可变电阻并联后又和灯泡A串联,灯泡要想正常工作,必须满足灯泡B与可变电阻并联后和灯泡A的电阻相等;串联电路,电阻越串越大;灯泡A和灯泡B正常工作时,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2R A=2×121Ω=242Ω;D、图是灯泡A和可变电阻并联后又和灯泡B串联,灯泡要想正常工作,必须满足灯泡a与可变电阻R并联后和灯泡b的电阻相等;但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所以此电路中灯泡A和灯泡B不能正常工作,故D不正确;根据公式P=可知,电路电阻越大,消耗的功率就越小,比较A、B、C图可知,C图的总电阻大,消耗的功率最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功率的计算和串、并联电路电阻的计算,关键是电功率公式及其变形的灵19.(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下列关于电路故障的判断,正确的是()A.若R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为零20.(4分)如图所示,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D两点,A、B两端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现在C点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为使CD绳保持水平,在D 点应施加的最小作用力为().mg C.mgD.mg结点C受力平衡,则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结点C受到沿AC拉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等于水平向右的拉力T,即:T=F AC cos60°=F AC,结点C受到沿AC拉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mg=F AC sin60°=F AC,∴T=mg;结点D受力平衡,当拉力F的方向与BD垂直时,力臂最长、最省力,如图所示,最小拉力F=F′=T′cos30°=Tcos30°=mg×=mg.故选C.点评:在共点力的平衡中要注意几何关系的应用,特别是求最小力时一定要通过几何图形进21.(4分)将质量为m、温度为O℃的雪(可看成是0℃的水)投入装有热水的容器中,热水的质量为M,平衡后水温下降了t;向容器中再投入质量为2m上述同样性质的雪,平衡22.(4分)如图为复杂电路的一部分,电阻R l、R2、R3的阻值之比为1:2:3,通过这三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4:1:2.则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因通过这三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4:1:2,所以设I1=4A,I2=1A,I3=2A;因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即流入的等于流出的.所以,图1中:A1=I1﹣I3=4A﹣2A=2A,A2=I3﹣I2=2A﹣1A=1A,故A1、A2的示数之比为2:1;图2中:A1=I1﹣I3=4A﹣2A=2A,A2=I3+I2=2A+1A=3A,故A1、A2的示数之比为2:3;图3中:A1=I1+I3=4A+2A=6A,A2=I3﹣I2=2A﹣1A=1A,故A1、A2的示数之比为6:1;图4中:A1=I1﹣I3=4A﹣2A=2A,A2=I3+I2=2A+1A=3A,故A1、A2的示数之比为2:23.(4分)某探空气球(包括其下方的吊篮)与其下方吊篮中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吊篮所受的浮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气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所受浮力始终保持不变,此时气球以1米/秒的速度竖直向下运动.若吊篮中物体的质量减少一半,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恰好以1米/秒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若去掉吊篮中所有的物体,气球能达到24.(4分)(2010•吴江市模拟)将某灯泡接到电压不变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功率为40瓦.如果将灯泡和某电阻R串联后再接到上述电源的两端,电阻的电功率为3.6瓦,不考虑灯泡的得出电灯的电功率.解答:解:当只接电灯时,∵P=I2R,∴当串联电阻R后,∵接在同一电源上∴IR L=I′(R+R L),即:化简得:9R2﹣82RR L+9R L2=0(9R﹣R L)(R﹣9R L)=0解得:9R=R L,或R=9R L,∵灯泡的电阻R L小于R(9R=R L舍去),灯和电阻串联∴P R:P L=R:R L=9:1∴P L=P R=×3.6W=0.4W故选C.点评:因为接在同一电源上,利用欧姆定律找关系式(电压相等)容易,如何解方程求出R25.(4分)“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蜻蜒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不考虑蜻蜓每次点.B.C.D.26.(4分)甲、乙两盏灯、甲灯标有“220V 100W”,乙灯标有“220V 25W”,下列说法正:计算题.分析:(1)灯泡的亮暗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没有关系,只有当灯泡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2)灯泡上的参数是指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和功率,称为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R=比较两灯的电阻关系,根据W=Pt可知,消耗的电能跟通电时间和功率同时有关.解答:解:(1)甲、乙正常工作时,灯泡的电阻为:R甲===484Ω,R乙===1936Ω;所以,正常发光时甲灯电阻小于乙灯电阻,故B选项不正确;(2)当两灯泡串联时,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甲灯的电阻小,根据P=I2R可知,实际功率小,灯泡比较暗,故A选项不正确;(3)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功率为100W,乙灯的电功率为25W,所以甲灯电功率一定是乙灯电功率的4倍,故C选项正确;(4)根据W=Pt可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跟通电时间和功率两个因素有关,选项中只有功率,没说明时间,故D选项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电阻的计算和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之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28.(6分)复印纸是现代办公的必备用品.某B4型号复印纸标有“80克257×364毫米”字样,一张该型号复印纸的质量大约为7.5克.(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一般情况下,一包复印纸共500张,聪明的小刘用刻度尺测出一包复印纸的厚度为5厘米,从而推算出该复印纸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根据求得的一张该型号复印纸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ρ=可推算出该复印纸的密度.解答:解:(1)一张该型号复印纸的质量m=0.257m×0.364m×80g/m2=7.48384g≈7.5g.(2)一张纸的厚度h==0.01cm=0.0001m,所以一张纸的体积V=0.257m×0.364m×0.0001m=9.3548×10﹣6m3,则该复印纸的密度ρ==≈0.8×103kg/m3,.故答案为:7.5;0.8×10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难度不是很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B4型号复31.(6分)图(a)所示的是一把杆秤的示意图,O是秤杆的悬点,使用该秤最多能称量5千克的重物.小王用一个相同的秤砣系在原来的秤砣下面,采用“双秤砣法”去称量7千克的重物时,秤上的示数为3千克,如图(b)所示.那么当只挂一个秤砣时,该秤零刻度线的位置应该在0点右侧(选填“O点”、“O点的右侧”或“O点的左侧”).若采用“双秤砣法”,则利用该秤最多能称量11千克的重物.32.(6分)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由a端移到b端,电压表V1、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b)所示.根据图线可以知道,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9欧,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2欧.和定值电阻R2的阻值.解答:解:由图象可知:(1)当滑片为与b端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0,U1=4V,I=1A,R1的阻值:R1===4Ω,电源的电压U=I(R1+R2)=1A×(4Ω+R2)﹣﹣﹣﹣﹣﹣﹣①(2)当两电压表的示数相等时,电路中的电流I′=0.6A,根据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且U=IR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R1=4Ω,电源的电压U=I′(R1+R+R2)=0.6A×(4Ω+4Ω+R2)﹣﹣﹣﹣﹣﹣﹣②33.(6分)如图(a)所示,装有部分水的试管竖直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试管壁的厚度不计,粗细均匀.现将某物块放入试管,物块漂浮在试管内的水面上,试管仍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此时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如图(b)所示,则h′>h(选填“>”、“<”或“=”).取走该物块,将另一物块完全浸没在该试管水中,发现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恰好又变为h,如图(c)所示,若试管横截面积与容器横截面积之比为1:5,则新放入的物块密度为 1.25×103千克/米3.系表示出来,最终找出物体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关系.解答:解:(1)设S1表示试管底面积,S2表示容器底面积,当漂浮时,h0表示试管中液体上升的高度,h1表示试管底部应再下沉的深度,h2表示因试管下沉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因物块在试管内漂浮,F浮1=G物1,即:ρ水gh0S1=m物1g;∴h0=,h1表示试管底部应再下沉的深度,因试管中放入的物块而使试管受到的浮力会增加,所以增加量△F浮=G物1,即:ρ水gS1h1=m物1g,∴h1=,试管在容器中应再排开的水的体积△V2=(S2﹣S1)h2,容器中因试管放入的物块而使试管受到的浮力会增加,排开的水的体积增大,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G物1,即:ρ水g(S2﹣S1)h2=m物1g,∴h2=,由题意可得:h′=h﹣(h1﹣h2)+h0=h﹣(﹣)﹣=h+>h.(2)当放入试管中的另一物块下沉时,H0表示试管中液体上升的高度,H1表示试管底部应再下沉的深度,H2表示因试管下沉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试管内的物体下沉,排开水V1=V物=S1H0;试管在容器中应再排开的水的体积V2=S2H2=S1H1由题意可得:h′=h﹣(H1﹣H2)+H0.因为h′=h,则(H1﹣H2)=H0,此时S2=5S1,所以H2=.又因为试管仍然漂浮,所以新排开的水重等于新加入的物体重,G物=ρ水gV2,则m物=ρ水V2.物块的密度:ρ物====,此时将H2=代入可得:ρ物==1.25×103kg/m3.故答案为:>,1.25×103.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要对物体放入试管前后,对试管内外液面的变化、体积的变化等有一34.(6分)图(a)所示的是代号为“黑鸟SR﹣71”的战略侦察机.该侦察机以两倍音速在距离地面高度为L的高空水平飞行,某人站在地面上A点,当侦察机经过D点时,其正下方恰好是A点,如图(b)所示.人最先听到的轰鸣声是侦察机飞到距离A点处所发出的,当人听到该声音时,侦察机离A点的距离为2L.点时发出的声波传到H点时,飞机也到达了F点.所以解答:解:飞机在沿CF飞行中,飞机在其中任一点发出的声波传到EF的连线时,飞机均在F 点,即当飞机到达F点时,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各点发出的声波均刚传到EF的连线上.所以人在A点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飞机在过A点的EF的垂线与CF的交点B发出的,在△ADB中∠A=30度,DA=L,所以AB===;AF=2L.故答案为:;2L.点评:本题考查距离的计算,关键是分析飞机的飞行路线,找出其中的规律,利用数学方法- 243 -。
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2010)复赛普及组(请选手务必仔细阅读本页内容)一.题目概览中文题目名称数字统计接水问题导弹拦截三国游戏英文题目名称two water missile sanguo可执行文件名two water missile sanguo 输入文件名two.in water.in missile.in sanguo.in 输出文件名two.out water.out missile.out sanguo.out每个测试点时限1秒1秒1秒1秒测试点数目10 10 10 10每个测试点分值10 10 10 10 比较方式全文比较(过滤行末空格及文末回车)题目类型传统传统传统传统二.提交源程序文件名对于pascal语言two.pas water.pas missile.pas sanguo.pas 对于C语言two.c water.c missilel.c sanguo.c 对于C++语言two.cpp water.cpp missile.cpp sanguo.cpp 三.编译命令(不包含任何优化开关)对于pascal语言fpc two.pas fpc water.pas fpc missile.pas fpc sanguo.pas对于C语言gcc –o twoTwo.c -lm gcc –o waterwater.c -lmgcc –o missileball.c -lmgcc –o sanguosanguo.c -lm对于C++语言g++ –o twotwo.cpp -lmg++ –o seatwater.cpp -lmg++ –o missilemissile.cpp -lmg++ –o sanguosanguo.cpp -lm四.运行内存限制运行内存上限128M 128M 128M 128M注意事项:1、文件名(程序名和输入输出文件名)必须使用英文小写。
2、C/C++中函数 main()的返回值类型必须是 int,程序正常结束时的返回值必须是 0。
2019-2020年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复赛试题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潜泳的人,从水下向上看,会看到一彩色镶边、内有图像的圆面,那么 ( ) A.圆面内只能呈现水面上的部分景物B.彩色镶边是由于水面四周各种物体的颜色所引起的C.彩色镶边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略有不同所致D.圆面中图像呈现的是水面外的景物,且看到景物的高度比实际景物要低2.磁带录放机可高速播放正常录制的声音,在高速播放时最有可能听不到的声音是正常录音时 ( )A.音调较低的声音B.音调较高的声音C.响度较小的声音D.响度较大的声音3.两个人共同搬一个50千克质量分布均匀的木箱上楼梯,如图所示。
木箱长1.25米,高0.5米;楼梯和地面成45o,而且木箱与楼梯平行。
如果两人手的用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上的,那么在下面的人对木箱施加的力与上面的人对木箱施加的力的比值是 ( )A.8/3 B.7/3 C.5/3 D.5/4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地球上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请问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 ) A.既有绕月球的转动,又有自转B.只有绕月球的转动,没有自转C.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D.既没有绕月球的转动,也没有自转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S闭合后,电压表有示数,调节可变电阻R的阻值,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了△U。
则()A.可变电阻R被调到较小的阻值B.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小量等于△UC.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小于△U/ R2D.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等于△U/ R16.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球沿光滑轨道ABCD运动,在水平轨道AB上运动时,两小球的速度均为5米/秒,相距10米,水平轨道AB和水平轨道CD的高度差为1.2米,水平段与斜坡段间均有光滑小圆弧连接,且两小球在运动中始终未脱离轨道,两小球在轨道BC上的平均速度均为6米/秒,在CD上的速度均为7米/秒,则()A.两小球在水平轨道CD上运动时仍相距10米B.两小球在水平轨道CD上运动时距离小于10米C.两小球到达图示位置P点的时间差为2秒D.两小球到达图示位置P点的时间差为1.4秒7.如图所示,将一柔软的导线弯成星形,并将其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然后将电键S闭合,则该星形回路将 ( )A.不会变形B.会变形,所围面积增大C.会变形,所围面积减小D.会变形,所围总面积不变8.过年的时候,桌上的菜肴非常丰富,其中多油的菜汤与少油菜汤相比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A.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B.油层阻碍了汤的热辐射C.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9.如图所示,某同学从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中看到自己身后同一个窗户的两个像,这两个像为_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是____________面镜(选填:“平”、“凹”、“凸”)所成的像,10.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自重为G,横截面积为S,内装一段高为h的水银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
第20~24届复赛试题选编(共30题)1.(24届12题)如图(a )所示直角三角板ABC 的边长BC=a ,AC=b ,开始时AB 边靠在y 轴上,B 与坐标原点O 重合。
今使A 点沿y 轴负方向朝O 点移动,B 点沿x 轴正方向移动,可知三角板从图(a )所示的初始位置到图(b )所示终止位置的过程中,C 点的运动轨迹为______________(选填:“单方向的直线”、“往返的直线”、“一段圆弧”或“非圆弧状的其他曲线”),C 点在此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_____。
2.(24届13题)在图(a )所示的电阻网络中,每一个电阻的阻值为R 。
某同学用如图(b )所示的装置去测量网络中任意两节点之间的电流。
设电源的电压恒为E ,则最大电流为__________,最小电流为_________。
3.(24届18题)在科学研究中,常利用物体某些性质的互补性,制成各种器件。
请对以下问题作出解答。
(1)研究表明,导体的电阻随温度t 变化的规律为R =R 0(1+αt ),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量。
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
利用具有正负电阻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可以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
现将横截面积相同的铜棒和碳棒串接成1.0m 长的导体,要求其阻值在0︒C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
已知:在0︒C 附近,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 –3︒C –1,该铜棒每米长的电阻为1.7×10 –5 Ω;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10 –4︒C -1,该碳棒每米长的电阻为3.5×10 –2Ω,铜棒与碳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可忽略。
(b)(a)(2)如图(a )所示,在相同的直筒中,分别用不计厚度、质量和摩擦的活塞封闭体积为V 1的不同气体I 、II ,此时气体温度均为T 1,活塞距直圆筒底高为H 1。
专题2 光现象【知识补充】1.凸面镜成像公式:1/u+1/v=1/f2.凹面镜成像:正立缩小的虚像3.凸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外侧〔1〕对光线的作用:发散〔2〕成像性质:正立缩小的虚像4.凹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内侧〔1〕对光线的作用:集聚〔2〕成像性质:倒立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5.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其光线的颜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其反射的光线颜色决定一、根底例题1.〔07年大同杯初赛〕以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日偏食B.湖边夜景C.筷子变弯折D.汽车后视镜2.〔02年大同杯初赛〕五官科医生给病人检查耳道时,戴一个中间有小孔的镜子,这种镜子是〔〕A.凸面镜,作用是增大照射范围B.凹面镜,作用是集聚光线C.凹面镜,作用是发散光线D.凸面镜,作用是形成虚像3.〔02年大同杯初赛〕如以下图,P字形发光物经透镜L在毛玻璃光屏肘上成一实像,观看者处于E处,他看到屏肘上的像的形状为〔〕A.q B.p C.d D.b4.〔07年大同杯初赛〕在一个不透明的木板上,钻一个小孔.用眼睛通过小孔能够观看到必然的范围.如以下图.为了扩大观看的范围,在小孔中嵌入各类形状的玻璃制品.那么在图中的四个截面中能取得最大观看范围的是〔〕5.〔03年大同杯初赛〕如以下图,在空气中平行于玻璃凸面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面镜集聚于主光轴的一点S,假设把凸面镜浸没在水中,集聚点S′〔〕A.在S的上方B.在S的下方C.与S重合D.条件缺乏,无法判定6.〔07年大同杯初赛〕照相时,通过选择不同的“光圈〞能够操纵镜头的进光面积;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能够操纵镜头的进光时刻.二者结合的目的是使底片受到的光照能量维持必然而取得好照片,下表中列出了照相机光圈与快门的几种正确组合.在“快门〞一行中,“25〞表示快门掀开的时刻是1/25秒.在“光圈〞一行中,“15〞表示镜头透光局部的直径等于镜头焦距的1/15.那么快门“50〞对应的“光圈〞应该是〔〕光圈20 15 12 6 3 2快门9 16 25 50 100 400 900A.7 B.C.8 D.7. 〔03年大同杯初赛〕如以下图,M、N为某一透镜的主光轴,假设将点光源置于A点,那么成像于B点,假设将点光源置于B点,那么成像于C点,AB>BC,那么以下有关透镜的种类和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透镜是凸面镜,位于A点左侧B.透镜是凹面镜,位于C点右边C.透镜是凸面镜,位于C点右边D.透镜是凹面镜,位于A点左侧8.〔03年大同杯初赛〕用一支能够写出红颜色字的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一行字,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在阳光下会吸收白光中的红色光,因此这一行字是红色的B.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在阳光下会反射白光中的红色光,因此这一行字是红色的C.白纸上的这一行字,由于它能发出红光,因此这一行字是红色的D.白纸上的这一行字,若是只用绿色光照射上去,这一行字就会是绿色的9.〔江苏第11界初中物理竞赛题〕一个演员在舞台上演出.当舞台上方的红色追光灯照射到她时,观众看到她一身艳丽的红色服装;当灯光操作员改用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观众看到她的上装为绿色而裙子为黑色.那么这位演员服装的实际颜色是( ).A.上装和裙子都是红色B.上装和裙子都是绿色C.上装为绿色,裙子为黑色D.上装为白色,裙子为红色10.〔05年大同杯复赛〕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上红色的“E〞字.当你通过红色玻璃观看写在这张白纸上的“E〞字时,观看到的现象是〔〕A.清楚的红色“F〞字B.清楚的黑色“F〞字C.清楚的红底白色“E〞字D.几乎看不出“E〞字11. 〔04年大同杯初赛〕无云的晴天里,某同窗在操场上竖立一根直杆,地面上OA是这根杆在太阳光下的投影,过,了一段时刻后,影子的位置移到了OB,且OA=OB,如以下图.那么AB所指的方向是〔〕A.东B.西C.南D.北12.〔1994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那么“猫眼〞应该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凹面镜D.凸面镜13. 〔10年大同杯初赛〕如以下图,F1、F2是凸面镜的核心,S是放在凸面镜前的点光源,S′是S经凸面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维持u>f〕,像S′远离透镜移动的情形是〔〕A.沿平行主轴方向B.沿O与S′连线方向C.沿F2与S′连线方向D.沿F1与S′连线方向14. 〔05年大同杯初赛〕如以下图,位于凸面镜主光轴上某发光点P发出红、黄、绿三色复光,当用与主光轴相垂直的毛玻璃屏从透镜周围沿轴方向向远移动时,在屏上将依次看到〔〕A.红、黄、绿亮点B.红、绿、黄亮点C.黄、红、绿亮点D.绿、黄、红亮点15. 〔06年大同杯初赛〕如以下图,OO'为凸面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 点时,像在C点.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那么〔〕A.必然在B点成一个实像B.必然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可能在C点的右边成一个虚像16.(10年大同杯复赛)教室里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显现了正常画面,假设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镜头上,现在对画面的阻碍是〔〕A.画面变得模糊B.画面略微变暗了一些C.画面上显现该小虫清楚的像D.画面上显现该小虫的像,但不清楚17.〔2021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初赛〕用一直径为20cm的凸面镜正对着阳光方向,在透镜的另一侧15cm 处,有一垂直于主轴的光屏,此光屏上呈现一个直径是10cm的光斑,那么该透镜的焦距( )A.可能是10cm B.可能是15cmC.必然是30cm D.必然是45cm18. 〔09年大同杯初赛〕在探讨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咱们发觉像距v和物距u是一一对应的,在如以下图的四个图线中,能正确反映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应该是( )A 图线AB 图线BC 图线CD 图线D19. 〔09年大同杯初赛〕如以下图,平面镜OM与ON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通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先的光路返回。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
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至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本试卷中常数g 取10牛/千克,水的比热容4.2×103焦/千克·℃,冰的比热容32.110⨯焦/千克·℃,冰的密度0.9×103千克/米3,冰的熔化热为3.33×105焦/千克。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儿童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种频率的电磁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 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这种电磁波是 ( )A. 红外线B. 紫外线C. X 射线D. 绿色光2.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
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 )A.喷洒盐溶液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3.“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A. 音色 音调B. 音色 响度C. 音调 响度D. 音色 音调 响度4.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特斯拉线圈”的表演,表演者通过变压器与电磁振荡制造出人工闪电。
在表演时,表演者与“特斯拉线圈”之间会放出美妙的电火花,对此,你认为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的原因是 ( )A. “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火花电压很低,电流很小B. 表演者穿的防护服是绝缘的,电流并没有流经防护服C. 人体的电阻很小,“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流经人体导入地面D. 表演者穿的防护服里有很多金属丝,电流都眼防护服流过5.小轩很喜欢爸爸新买的数码照相机,在旅途中拍下了火车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如下图的甲乙丙,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D.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6.如图所示,一根轻杆长为,::1A B L A B m m ==两端固定、两球,,放置在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形碗中,在图示位置平衡,A球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碗固定在长木板上,长木板可绕O点转动,现对长木板的另一端施加外力F,使其逆时针缓慢转动,在A、B两球均未脱离碗的过程中,A球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保持不变7.如图电路,a b c、、分别表示电流表或电压表,电表都是理想的,则下列各组电表示数中可能实现的是( )A.a的示数为1安培,b的示数为2伏特,c的示数为0.5安培B.a的示数为2伏特,b的示数为1安培,c的示数为0.5安培C.a的示数为0.5安培, b的示数为1安培,c的示数为2伏特D.a的示数为2伏特,b的示数为0.5安培, c的示数为1安培8.因为地震,造成了很多堰塞湖,假设有一块立方体石块堵住了水的去路,设水的密度为ρ,石块的质量为m,石块的左右侧面为正方形,边长为a,宽度为b,石块与地面足够粗糙,不会滑动,水若能推倒石块,则石块的宽度b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A.49abmρ< B.42abmρ< C.43abmρ< D.44abmρ<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9.交通运输中用“客运效率”来反映交通工具的某项效能,即客运效率=人数×路程/消耗能量。
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及答案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及答案物理大同杯篇一:说明: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7题,计108分;第二部分为填空题,每题6分,共7题,计42分。
全巻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生使用答题纸,把每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空格内。
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完毕只交答题纸,试卷自己带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1.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A.体积 B.内能 C.温度 D.比热容2.甲、乙两人并排骑自行车前进,甲看到乙是静止的,甲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迎面驶来的另一辆车 C.甲 D.道路两旁的树木3.下列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 ()4.夏日炎炎,气温节节上升,小徐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液面慢慢升高。
水银液面升高的原因,是因为水银的 ( )A.体积变大了 B.比热容变大了C.质量变大了 D.密度变大了5. 某人在车后用80牛的水平力推车,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车辆前方出现情况,他马上改用120的水平拉力使车减速,在减速的过程中,车受到人合力大小为( )A.40牛 B.80牛 C.120牛 D.200牛6.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00千米/小时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该轿车通过自己的时间恰好为1秒,则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A.15-20/秒 B.20-25/秒 C.25-30/秒 D.30-35/秒7.两块相同的海绵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海绵上,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甲、F乙大小及海绵下陷浓度h甲、h乙的比较,正确的是 ( )A.F甲=F乙,h甲>h乙B.F甲=F乙,h甲=h乙C.F甲<F乙,h甲=h乙D.F甲>F乙,h甲>h乙8.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MICROSOFT CHINA2015年初中竞赛复赛理化综合试题Robin Washington2015/12/27[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
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
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2015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测试(第24届天原杯)——2015年上海市第二十九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说明: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Ag-108、Ba-137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
其中第一、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夕不写解答过程:第三~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考试完毕将试卷、一答题纸、草稿纸分开上交。
4.本试卷中常数g取9.8牛/千克,水的比热容4.2×103焦/千克·℃,水的密度1.0×103千克/米3,大气压强1.01×1 05帕,水银密度13.6×103千克/米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2个答案的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口分。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网络神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揭示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碳酸钠俗名纯碱,也叫苏打,可用于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B.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溶液无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为Ca(ClO)2 C.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铝合金D.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2.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每个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代表一个氢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分子的分子式C5H4B. 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3.75%C. 该分子中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5:4D.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燃烧时消耗的氧气更多3.下列做法不会使人中毒的是()A.用工业酒精配制白酒饮用B.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C.向蔬菜大棚内通入适量的CO2D.用胆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4.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2010年)说明: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
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本试卷中常数g取10N/kg,水的比热容4.2×103J/kg·℃。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教室里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镜头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是()A.画面变得模糊B.画面稍微变暗了一些C.画面上出现该小虫清晰的像D.画面上出现该小虫的像,但不清晰2.蝴蝶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5~6次的声波,蜜蜂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300~400次的声波。
假如你的眼睛被蒙上,那么有蝴蝶和蜜蜂分别从你头顶附近飞过,则()A.蝴蝶、蜜蜂飞过时,都能被发觉B.蝴蝶、蜜蜂飞过时,都不能被发觉C.蝴蝶飞过时能被发觉,蜜蜂飞过时不能被发觉D.蜜蜂飞过时能被发觉,蝴蝶飞过时不能被发觉3.大雪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
其主要原因是()A.大雪后,气温降低,人的听觉变迟钝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4.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的CO2,使大气的平均温度上升。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A.CO2对红外线的反射B.CO2对红外线的吸收C.CO2对可见光的反射D.CO2对可见光的吸收5.在煮饺子时,将饺子投入沸腾的水中,并用勺子轻轻在锅底推动沉下的饺子,等到水重新沸腾后,加上些凉水继续烧煮一会儿使水再次沸腾,这时煮熟的饺子会浮出水面。
熟饺子会浮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 A .锅里的水量多了 B .饺子在水里经过烧煮变轻了C .水温低时水对饺子的浮力小,水温高时水对饺子的浮力大D .水沸腾后,饺子内的小部分水汽化后变成水蒸气,使饺子体积增大6.一列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滴相对车窗竖直下落,则( )A .窗外有风,但无法判断风的方向B .窗外有风,而且是由北向南的风C .窗外有风,而且是由南向北的风D .窗外没有风,站在铁轨边的人看到雨滴是竖直下落的7.右图中的容器内有一个凹面镜,容器内注满水,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会聚于焦点,且焦点低于水面,设此时焦距为f 。
第三节 热平衡方程与热平衡问题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靠近时,会发生热传递。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当两者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停止,此时物体即处于热平衡状态。
1.热平衡方程设高温物体的比热容为1c ,质量为1m ,初始温度为1t ,低温物体的比热容为2c ,质量为2m ,初始温度为()221t t t <,当两者达到热平衡时,共同温度为0t ,则可知201t t t <<。
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Q 放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Q 吸,即Q Q =吸放,或()()11102202c m t t c m t t -=-,这即是两个物体热交换时的平衡方程,可解得t 11122212012c m t c m t m m t c c ++=,若已测得0t 的值,则可求得()()11102202c m t t c m t t -=-,因此可以用这种方法测物体的比热容。
例1 (上海第5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将会发生热传递现象。
若不计热量的损失,则当两物体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它们的温度相同,且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所吸收的热量。
现有三种不同的液体A ,B ,C ,它们的初温度分别为15℃,25℃,35℃。
当A 和B 液体混合并到达平衡状态时,其平衡温度为21℃;当B 和C 液体混合并到达平衡状态时,其平衡温度为32℃。
求A 和C 液体混合并到达平衡状态时的平衡温度。
分析与解 设A ,B ,C 三种液体的比热容分别为1c ,2c ,3c ;质量分别为1m ,2m ,3m 。
则A 与B 混合时,有()()112221152521c m c m -=-℃℃℃℃,即112223c m c m =;B 与C 混合时,有()()223332253532c m c mc -=-℃℃℃℃,即332273c m c m =;当A 与C 混合时,设热平衡后的温度为t ,则有()()11331535c m t c m t -=-℃℃,将以上各式代入,可解得30.56t =℃。
市第二十八届初中物理竞赛(中学杯)复赛试卷(2014年)说明: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问为l20分钟,试题总分为为l50分. Word—小小虫×103J/kg·℃,水的密度1.0×103 kg/m3一、选择题(以下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一小题4分.共32分)1.当坐在野外的篝火旁时,我们看到篝火后面的物体是晃动的.原因是( )A.视觉错误,因为火焰在跳动B.火焰加热空气,使空气密度不均匀且不稳定C.火焰作为光源在抖动.所以经后面物体反射的光也在晃动D.火焰加热了另一边的物体,使它热胀冷缩.所以看到它在晃动2.如下列图,将l44根长钉固定在木板上,尖端朝上,将一只气球置于上方,手轻轻放在气球上。
假如手轻轻下按,如此( )A.气球会立即破掉,因为气球受到手的压力B.气球会立即破掉,因为气球受到钉子的压强过大C.气球不会破,因为气球受力平衡D.气球不会破,因为气球受到的压力被分散,压强不足以刺破气球3.如果不慎在照相机镜头上粘上一个灰尘颗粒〔如图〕,那么拍摄的相片( )A.其上部将出现一个黑点B.其下部将山现一个黑点C.其上部和下部皆无黑点D.其上部和下部各出现一个黑点4.太阳外表的温度约为6000℃,所辐射的电磁波中辐射强度最大的在可见光波段;人体的温度约为37℃,所辐射的电磁波中辐射强度最大的在红外波段。
宇宙空间的电磁辐射相当于零下270℃的物体发出的,这种辐射称为“3K背景辐射〞。
“3K背景辐射〞的波段为( ) A.γ射线 B.x射线 C.紫外线 D.无线电波5.往热水瓶里灌水,热水瓶在被灌满的过程中,从热水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始终不变 D.忽高忽低6.神州十号上天后,宇航员王亚萍在太空授课,做了一个水膜实验。
将细圆环从水中取出形成水膜。
有关水膜厚度的描叙正确的答案是〔〕A.中央薄,四周厚 B.中央厚,四周薄C.四周和中央一样厚 D.以上三种情况都会出现7.如下列图,两个通电螺线管与电源构成图示电路,在其部和两个螺线管之间中部上方分别放置一个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位置正确的答案是〔〕O乙甲CB A8.如下列图,一个半径为R 的半圆形凹槽固定在地面上,一个半径为kR 〔k<1〕的圆柱体从凹槽的右端静止释放。
2010年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大同中学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4分)教室里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镜头上,此时对A.画面变得模糊B.画面稍微变暗了一些C.画面上出现该小虫清晰的像D.画面上出现该小虫的像,但不清晰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像,成像的机制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形成的.通过画光路图来虫子落在凸透镜上时来解释成像情况的影响.解答:解:如图所示不透明的小虫落在镜头上,只是阻挡物体发出的无数射向凸透镜的一部分物体光线,物体发出的其它光线会通过小虫子以外的部分通过凸透镜而成像.但由于透过凸透镜的光线减少,所以物体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亮度变暗.综上分析故选B.点评:有些光学题,画光路图解释,更加简洁方便.与此题类似的有,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用手挡住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成像的情况会有何变化.2.(4分)蝴蝶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5~6次的声波,蜜蜂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300~400次的声波.假如你的A.蝴蝶、蜜蜂飞过时,都能被发觉B.蝴蝶、蜜蜂飞过时,都不能被发觉C.蝴蝶飞过时能被发觉,蜜蜂飞过时不能被发觉D.蜜蜂飞过时能被发觉,蝴蝶飞过时不能被发觉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专题:应用题.分析: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解答:解: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则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则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300~400HZ,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能听到的是蜜蜂飞过,而不能听到蝴蝶飞过故选D.点评:不同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是不同的,而超声波与次声波则是依据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划定的.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很有限,很多动物在这方面都能超过我们.A.大雪后,气温降低,人的听觉变迟钝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5.(4分)(2012•邹城市一模)在煮饺子时,将饺子投入沸腾的水中,并用勺子轻轻在锅底推动沉下的饺子,等到水重新沸腾后,加上些凉水继续烧煮一会儿使水再次沸腾,这时煮热的饺子会浮出水面.熟饺子会浮起来的主要原C.窗外有风,而且是由南向北的风D.窗外没有风,站在铁轨边的人看到雨滴是竖直下落的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应用题.分析: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正在由北向南行驶,乘客看到的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是以列车为参照物的,这说明雨与列车保持相对静止,运动快慢与方向都相同,根据以上分析判断风向.解答:解: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正在由北向南行驶;雨竖直下落,说明雨与列车保持相对静止;所以风向南刮,即刮北风,而且风速与车速相同.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参照物的选取、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与掌握,难点是判断雨的运动状态,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8.(4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其材质不同.将它们放入沸水中,一段时间后温度均达到100℃,然后将它们按不同的方式投入一杯冷水中,使冷水升温.第一种方式:先从沸水中取出甲,将其投入冷水,当达到热平衡后将甲从杯中取出,测得水温升高20℃;然后将乙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测得水温又升高了20℃.第二种方式:先从沸水中取出乙投入冷水,当达到热平衡后将乙从杯中取出;然后将甲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则在第二种方式下,这杯冷水温度的变化是()A.升高不足40℃B.升高超过40℃C.恰好升高了40℃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考点:热平衡方程的应用.专题:计算题;比较思想.分析:根据Q=Q吸和Q=cm(t﹣t0)列出金属块不同方式下的热量表达式,然后得出关于温度的代数式,即可解放答.解答:解:设冷水的温度为t0,甲投入冷水后放热Q放=C甲m(100℃﹣20℃﹣t0),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水m水20℃,∵不考虑热传递过程热量的损失,则有Q放=Q吸,∴C甲m(100℃﹣20℃﹣t0)=C水m水20℃,即:=﹣﹣﹣﹣﹣﹣﹣﹣﹣﹣﹣﹣﹣﹣﹣﹣﹣﹣﹣﹣﹣﹣﹣①乙投入冷水后放热Q放′=C乙m(100℃﹣20℃﹣20℃﹣t0),水吸收的热量仍为Q吸=C水m水20℃,同理则有:=﹣﹣﹣﹣﹣﹣﹣﹣﹣﹣﹣﹣﹣﹣﹣﹣﹣②第二种方式:设乙投入冷水热平衡后,水温为t1,甲投入冷水热平衡后的水温为t2,则有:C乙m(100℃﹣t1)=C水m水(t1﹣t0),即:=﹣﹣﹣﹣﹣﹣﹣﹣﹣﹣﹣﹣﹣﹣﹣﹣﹣﹣﹣﹣﹣③C甲m(100℃﹣t2)=C水m水(t2﹣t1),即:=﹣﹣﹣﹣﹣﹣﹣﹣﹣﹣﹣﹣﹣﹣﹣﹣﹣﹣﹣﹣﹣④综合①②③④式,解得t2﹣t0=40℃故选C.点评:本题需要假设的量和列出的计算等式有点多,需要认真分析需要假设的量,由于冷水的初温设为t0,计算过程比较繁杂,如果我们把t0设为0℃,则解题过程大大地简化了.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0.(6分)如图所示,大水槽里有不相溶的A、B两种液体,A液体的密度为ρ,B液体的密度为2ρ.一个边长为a的小立方体物体,一半浸没在A液体中,另一半浸没在B液体中,物块的上表面与A液体上表面齐平,则物块的密度为 1.5ρ.若在物块上端加一个大小为物块重力0.1倍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则物块下沉的距离为0.15a.(物块始终未与水槽底部接触)考点:密度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方程法.分析:(1)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悬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物体的重力和受到的总浮力相等,物块的总浮力等于在A液体中的浮力和在B液体中的浮力之和,再利用G=mg=ρVg可列出等式,解之即可求出物块的密度;(2)当在物块上加压力时,物体仍悬浮,再根据物体向下的重力和压力等与受到的浮力相等列出等式,即可求出物块下沉得距离.解答:解:(1)因物体悬浮,F=ρ液gV排,G=mg=ρVg;浮所以物块的总浮力F浮=F浮A+F浮B=G即Vρg+V2ρg=Vρg=ρ物gV,解得物体的密度为ρ物=ρ;(2)设下沉的距离为x,则可列方程为ρa3g×(1+0.1)=(﹣x)a2ρg+(+x)a22ρg解得:x=0.15a.故答案为:1.5;0.15.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以及重力的计算等,关键是知道物体漂浮时物体的重力和受到的总浮力相等.13.(6分)在图(a)所示的电阻网络中,每一个电阻的阻值为R.某同学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去测量网络中任意两节点之间的电流.设电源的电压恒为E,则最大电流为,最小电流为.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电源电压E恒定,有欧姆定律可知,电阻越大,电路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流电流越大,分析图a电阻网络,求出节点间的最大电阻与最小电阻,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最小电流与最大电流.解答:解:如图所示,该电路是三角形对称的,总共只有四种情况,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由图可知:R AB=R;R AC=R;R AE=R;R BF=R;由此可见,电阻网络的最小等效电阻为R最小=R BF=R;电路最大电流I最大===;电阻网络的最大电阻R最大=R AC=R;电路最小电流I最小===;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所测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问题,分析电阻网络,求出网络的最大电阻与最小电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较大.三、计算题(本题共27分)14.(12分)甲同学从学校出发步行去附近的邮局寄信,前15min内行走的速度为1m/s,为了尽快到达邮局,以后的速度提高到2m/s.在甲同学出发6min后,乙同学也想去邮局,为了赶上甲同学,乙同学以3m/s的速度行走.求:(1)乙同学经过多少时间能追上甲同学?(2)若乙同学比甲同学晚出发12min,则经过多少时间乙同学能追上甲同学?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由题知,当乙同学晚出发时间为10min时,甲同学正好在行走速度为1m/s结束时追上乙同学.(1)当乙同学晚出发时间为6min时,小于10min,必定在甲同学行走速度为1m/s时追上,此时甲走的路程【1m/s×(6×60s+t)】等于乙走的路程(3m/s×t),据此求乙同学经过多少时间能追上甲同学;(2)当晚出发时间为12min时,大于10min,必定在甲同学行走速度为2m/s时追上,此时甲走的路程【1m/s×15×60s+2m/s×(t′﹣3×60s)】等于乙走的路程(3m/s×t′),据此求乙同学经过多少时间能追上甲同学.解答:解:(1)当乙同学晚出发时间为6min时,小于10min,必定在甲同学行走速度为1m/s时追上,则s甲=s乙,即:1m/s×(6×60s+t)=3m/s×t,解得:t=180s=3min;(2)当晚出发时间为12min时,大于10min,必定在甲同学行走速度为2m/s时追上,则s甲′=s乙′,即:1m/s×15×60s+2m/s×(t′﹣3×60s)=3m/s×t′,解得:t′=540s=9min.答:(1)乙同学经过3min能追上甲同学;(2)若乙同学比甲同学晚出发12min,则经过9min时间乙同学能追上甲同学.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确定当乙同学晚出发时间为10min时,甲同学正好在行走速度为1m/s结束时追上乙同学是本题的突破口.四、实验、作图题(本题共20分)16.(14分)如图(1)所示盒内的电路由三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组成,盒外有三个接线柱A、B、C.某位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各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完成以下问题:(1)用笔线代替导线,完成测量A、B接线柱之间电阻时的电路;2)所示,请读出并填入表格中.接触点U(v)I(A)A、B 1.50 0.50B、C 0.30A、C 2.40(3)测量A、C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时,电压表的示数读数为2.40V,请将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格.(4)画出盒内三个等值电阻可能的连接方式,并求出三个等值电阻的阻值R.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专题:实验探究题.分析:(1)要测盒内的电阻,应把盒子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与盒子的接线柱并联,根据电路图连接A、B两接线柱;(2)确定电压表的量、最小分度值,由图示电流表读出电流表示数,并填入表格;(3)根据表中已知两组数据,求出A与B间、B与C间的电阻知,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根据电路图求出A、C间的电阻,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接A、C时电流表的示数.(4)根据电路图,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求出电阻阻值.解答:解:(1)把A、B两接线柱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接在A、B接线柱上,电路图如图一所示.(2)电压表量程是3V,最小分度值是0.1V,由图知:电压表示数是2.70V.(3)由表中数据可得:R AB===3Ω;R BC===9Ω;R BC=3R AB;盒内的电路由三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组成,符合R BC=3R AB的电路如图二(1)与(2)所示;由电路图知R AB=或R AB=R,R AC=R或R AC=2R,则R AC=2R AB=2×3Ω=6Ω,则I AC===0.4A.(4)可能的电路图如图二所示;在图二(1)所示情况中R AB==3Ω,则R=6Ω;在图二(2)所示情况中R AB=R=3Ω,则R=3Ω.故答案为:(1)电路图如图一所示.(2)如下表所示;(3)如下表所示;接触点U(v)I(A)A、B 1.50 0.50B、C 2.70 0.30A、C 2.40 0.40(4)可能的电路图如图二所示,在(1)中R=6Ω,在(2)中R=3Ω.点评:本题考是一道黑盒子问题,黑盒子问题是电学中的难点,本题是一道难题;黑盒子问题的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符合题意的电路图.17.(6分)如图所示,一宽为ab的平面镜,垂直纸面放置,平面镜可以绕其中心轴O转动,MN为离平面镜一段距离的直线.人眼在ab与MN之间的某固定位置P点(图中没有标出),通过平面镜ab观察MN.转动平面镜,人眼可以通过平面镜观察到MN上不同的区域.当平面镜ab与直线MN平行时,人眼通过平面镜恰能观察到MN 上从A点到B点的整个区域.(1)利用刻度尺等工具,确定人眼所在位置.(2)将平面镜ab绕O轴顺时针转过θ角,利用刻度尺等工具,画出人眼此时通过平面镜在MN上观察到的区域.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作图题.分析:(1)眼睛能看到物体MN的AB部分,所以连接AB与平面镜的边缘的连线并延长,交点为人眼睛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人眼睛的实际位置.(2)当平面镜的转动θ时,人眼睛在平面镜中成像位置发生了改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人眼睛在转动后的像,连接眼睛的像与转动后的平面镜中边缘的连线,即眼睛看到的范围.解答:解:(1)连接A与平面镜的左边缘并延长,连接B与平面镜的右边缘并延长,两条直线交与P1点,P1是眼睛的像的位置.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由点向平面镜作垂线并延长,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找出人眼睛的位置P.(2)当平面镜转动θ后,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作出人眼在转过θ角后的平面镜中的像P2.连接P2点和转动后的平面镜的两个边缘并延长,交与物体MN上,即为观察到的范围.点评:眼睛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范围,有两种方法:(1)作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眼睛和平面镜两个边缘并延长,交与物体的像,是眼睛看到的范围.(2)作眼睛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眼睛的像和平面镜两个边缘并延长,交与物体,是眼睛看到的范围.五.判断与说理题(本题共41分)19.(15分)光速的测定在光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推动了光学实验的发展,也打破了光速无限的传统观念,引发了一场物理革命,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1)最初的光速值是根据丹麦科学家罗默的理论测出的.罗默对木星系进行了长期系统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离木星最近的卫星﹣﹣木卫一绕木星运行,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木星遮食一次,这个时间间隔在一年之内的各个时间里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罗默在解释这个现象时说,这是因为光穿越地球轨道需要时间,最长时间可达22min,已知地球轨道半径R=1.5×108km.请根据罗默的数据算出光速的大小.(2)如图所示是迈克尔逊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P可旋转的八面镜,S为发光点,T是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每秒转动次数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迈克尔逊测出光速c.请写出测量光速的表达式.(3)一车厢以速度v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车厢底部有一光源,发出一光信号,射到车顶.已知在车厢里的观察者测量到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0,如图(a)所示.另外一个观察者站在地面,他测量到的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如图(b)所示.研究表明不论观察者是站在车厢里还是在地面上,车厢的高度L0都是不变的,光在车厢里和地面上传播的速度都是c,试判断△t和△t0哪一个更大一些,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1)已知光穿越地球轨道需要时间,最长时间可达22min和地球轨道半径,利用c=可计算光速的大小.(2)由第一次看见发光点可知,光传播2L的距离所用的时间等于八面镜转过转所用的时间,然后利用v=即可求出光速的表达式.(3)由速度公式求得△t0,运用勾股定理求得△t,然后二者比较即可.解答:解:(1)c===2.3×105km/s,(2)由第一次看见发光点可知,光传播2L的距离所用的时间等于八面镜转过转所用的时间,即t=.可得光速为:.(3)在车厢内观察,在地面上观察(v△t)2+L02=(c△t)2结论:运动的参照系里时钟变慢.点评:本题考查光的速度的测量,测量方法巧妙,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该题涉及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0.(14分)两艘船A与B,在t=0时从港口O处同时以相同的速度v=10m/s分别向东、向南匀速前进,如图所示.当A船距O点L1=50m处第一次鸣笛,发出短促的汽笛声,以后每前进50m鸣笛一次.声波以u=340m/s的速度向各个方向传播.(1)求B船上的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的时刻.(2)求B船上的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到第二次听到汽笛声的时间间隔,并判断B船上的水手以后听到相邻两次汽笛声的时间间隔是否发生变化.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1)第一次鸣笛从A船到B船的时间间隔,根据勾股定理求出这个时间间隔,从而求出B船上的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的时刻;(2)根据第一小题求出第二个声音信号从A船→B船,要经过的时间;进一步求出时间间隔;再与第一次的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第一个声音信号从A船→B船,要经过△t1的时间,由勾股定理有L12+(L1+v△t1)2=(u△t1)2△t1=;=0.2124s;=5s;船B上的水手听到第一声汽笛声的时刻为5s+0.2124s=5.2124s;答:B船上的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的时刻为5.2124s;(2)由第一小题可知:第二个声音信号从A船→B船,要经过的时间为;所以听到的声音信号的时间间隔△T为;=5.212s;由△T的计算式可知,△T的大小仅与△L=L2﹣L1有关,故时间间隔不变.点评:本题考查时间间隔的计算,关键是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本题难度很大,分析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第20~24届复赛试题选编(共30题)1.(24届12题)如图(a )所示直角三角板ABC 的边长BC=a,AC=b,开始时AB 边靠在y 轴上,B 与坐标原点O 重合。
今使A 点沿y 轴负方向朝O 点移动,B 点沿x 轴正方向移动,可知三角板从图(a )所示的初始位置到图(b )所示终止位置的过程中,C 点的运动轨迹为______________(选填:“单方向的直线”、“往返的直线”、“一段圆弧”或“非圆弧状的其他曲线”),C 点在此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_____。
4.(23届12题)如图所示,在一条长直路旁有一块草地,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所代表距离为6米。
小张同学沿草地边缘直路运动的最大速度是6米/秒,在草地上运动的最大速度为3米/秒。
请在下图中标出小张同学从草地边缘A 处出发,在6秒时间内所能到达草地的范围;他从A 处出发,选择恰当的路径,到达P 点的最短时间为____秒(精确到0.1秒)。
5.(23届13题)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可以通过调整变阻器R 和R',使通过电阻R 1和R 2的电流达到规定的值I 1和I 2,并由电流表指示出其电流值。
正确操作的步骤是:①电路接通前,变阻器R 的滑片应放在 (选填:“A”或“B”)端,变阻器R' 的滑片应放在_____(选填:“a”或“b”)端;②电路接通后,先调节电阻_______(选填:“R”或“R'”),使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的示数比值为I1/I2,再调节_________(选填:“R”或“R'”),使电流表_______(选填:“Al”或“A2”)的示数达到 ____(选填:“I1”或“I2”)。
6.(23届14题)在一搅拌机的容器内装有质量m 为0.5千克的水,把水加热到70℃后让其在室温下自动冷却。
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现开动电动搅拌机对该冷却的水不停地搅拌,电动机的功率为900瓦,其做的功有80%转化为水的内能。
2006年上海市初中化学竞赛(大同杯)复赛
试题详解
本文将对2006年上海市初中化学竞赛(大同杯)复赛试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试题内容。
题目一
题目一将涉及某化合物的化学式和性质。
通过分析试题中给出的实验数据和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推断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和性质。
题目二
题目二要求分析一种物质的常见用途和产品属性。
我们将对这种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性以及相关的应用进行详细讨论。
题目三
题目三将考察化学反应的平衡和速率。
我们将解释平衡常数和速率常数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题目四
题目四要求对一种物质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我们将介绍常见的物质检测方法和步骤,并讨论它们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结论
通过本文对2006年上海市初中化学竞赛(大同杯)复赛试题的详解,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并在解答类似试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以上为简要解析,具体内容请参考试题原文。
2013年上海市第二十七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说明:1. 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 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2. 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题纸上 •其中第一、第二和第四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二、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地解答过程.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 b5E2RGbCAP3. 考试完毕后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给监考人员4. 本试卷中常数g 取10牛/千克;水地密度为1.00 X 103干克/米3,水地比热容4.2 X 103焦/ (千3克「C );空气密度为 1.29 干克/米;Sin37 ° =0.6,cos37 ° =0.8. p1EanqFDPw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 据报道,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已正式启动实施,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地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在太空实验室中可以正常使用地实验器具是()DXDiTa9E3dA 天平、测力计、电磁炉、微波炉;B. 测力计、液体温度计、微波炉、指针式电压表;C. 机械式秒表、超声波测距仪、液体式气压计;D. 测力计、滴(液)管、数字式电压表和电流表 2、我国载人神舟飞船返回舱地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地物质(如图 1所示),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地隔热性能外,还主要由于()RTCrpUDGiTA. 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B. 它地硬度大,飞行时不易损坏;C. 它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地热;D. 它地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地摩擦3、在蜻蜓翅膀末端地前缘,会看到有一块加厚而发暗地色素斑,生物学上它被称为“翅痣” 如图2所示,它地作用可能是() 5PCzVD7HxAA. 吸收太阳地光能,产生飞行地动力;B. 发出超声波,通过吸收反射波辨别方位,给蜻蜓地飞行导航;图1图C.调整翅膀地振动,减弱飞行过程中翅膀上地有害振动;D.就像人地眼睛一样,通过吸收红外线,来获取外界地信息4、如图3所示,是一根长直密绕通电螺线管地剖面图,A、B分别是在螺线管轴线上地两点, A 点在螺线管地端面处,B点在螺线管地内部,则B点地磁场()jLBHrnAlLgA.比A点磁场强;B.比A点磁场弱;C.与A点磁场大小相等;D.无法确定.5、如图4所示,是一种装咖啡地壶.咖啡壶地侧面装有一个透明地长直玻璃管,它和咖啡壶构成了一个连通器,用以显示壶中液面地高度.当阀门(俗称龙头)打开后,就会有咖啡流出,阀门关闭时,咖啡立即停止流出,那么玻璃管中地咖啡液面地变化情况是()XHAQX74J0XA.无论阀门打开还是关闭,都始终和壶中地液面等高;B.阀门打开时和壶中地液面等高,阀门关闭时先上升到比壶中液面稍高处,然后再降到和壶中液面等高处;C.阀门打开时会突然上升一小段高度,阀门关闭时先下降到比壶中液面稍低处,然后再升到和壶中液面等高处;D.阀门打开时会突然下降一小段高度,阀门关闭时先上升到比壶中液面稍高处,然后再降到和壶中液面等高处.图46、如图5所示,是某同学用一次性纸杯自制地走马灯模型,用支架支在白炽灯上,点亮白炽灯, 纸杯就旋转了起来.更换不同瓦数地白炽灯泡,以及利用透明塑料片卷成地不同长度地圆筒加在走马灯上方,都可以观察到纸杯地转速发生了改变.同学们就此发表了四条意见:LDAYtRyKfE① 因为空气对流,纸杯发生了旋转;②塑料圆筒长度越长,纸杯旋转得越慢;③白炽灯地瓦数 越大,纸杯旋转得越快;④纸杯地转动方向与杯底开口方向相反•其中与事实符合是()Zzz6ZB2Ltk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7、 有五个完全相同地杯子,其中一个盛满开水,其他杯中没有水,仅利用杯子地吸热作用,将开水地温度降低,则下列方法中效果最好地是()dvzfvkwMIlA. 将第一杯中地水,平均倒入其余四个杯子中;B. 先将第一杯中地水整杯倒入第二个杯子中,等到杯子不再吸热时,再倒入第三个杯子中,以此类推,最后倒入第五个杯子中;rqyn14ZNXIC. 先平均倒入其中两个杯子中,等到杯子不再吸热,再平均倒入剩下地二个杯子中;D. 无论怎样,最终地结果都是相同地 •8、 有一“不倒翁”,形状可以简化成由半径为 R 地半球体与顶角为74o 地圆锥体组成(如图6所示),它地重心在对称轴上 .为使“不倒翁”在任意位置都能恢复竖直状态,则该“不倒翁”地重 心到半球体地球心地距离必须大于EmxvxOtOcoA. 0 ;B. 2R/3;C. 3R/5;图5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9、射电望远镜是用来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地射电波地基本设备,可以测量天体射电波地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射电望远镜地基本原理和光学反射望远镜相似•射电望远镜接收地射电波是—_______ (选填“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X射线”、“伽玛射线”),射电望远镜地工作时段是___________ (选填“只能白天工作”、“只能夜晚工作”、“只能在晴朗地天气工作”、“可以全天候工作”)• SixE2yXPq510、如图7所示,A球为均匀带正电地绝缘球体,当它绕着白己地轴做逆时针旋转(由上往下看)时,则A求上方地小磁针地N级将___________ , A球左侧地小磁针地N级将_____________ (均选填:“指向左”、“指向右”、“指向上方”、“指向下方”)• 6ewMyirQFL11、如图8所示,是一个简易地吊钩装置,它是由4根长度不一地刚性轻杆AD DF BC CE铰接而成,A端通过固定转动轴连接在墙上,C端可以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右白由移动丄1表示AD地长度,L2表示AB地长度,L3表示DF地长度,L4表示BC地长度,忽略吊钩到F点地长度,BCE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若吊钩上不管挂上多重质量地物体,吊钩装置在水平面上地不同位置时都能处于平衡状态,则L1、L2、L3、L4必须满足地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吊钩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时,C端受到地面地作用力方向为___________ . kavU42VRUs图812、如图所示,正四面体ABCDfe属丝框架,接在直流电源上,电流从A点进,B点出,四面体各棱地电阻相同,都为R.则A、B两点之间地阻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A B C、D各点之间地棱任意拆去一个,则A、B两点之间地最大阻值为______________ . y6v3ALoS8913、各种运动比赛常以体重区分量级.己知运动员肌肉施力地大小与肌肉地截面积成正比•假设运动员地形体虽有不同,但密度几乎相等,且肌肉地伸缩速率也大致相同,则运动员运动地功率P 与其质量M地关系可以写成P=KM,式中地K为一比例常数.由此可推出x地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 .M2ub6vSTnP三、计算题(本题共33分)14、(9分)已知太阳正射到地球表面每平方米上地功率为 1.0千瓦,现有一太阳能热水器,其收集阳光地面积为3. X 8.0米2,转换太阳辐射能为水地热能地效率为80%,假设此热水器地进水温度与室温皆为25C,该热水器地热量损失率正比于热水器内水温与室温之温差•当热水器出水口关闭时,经过长时间照射后,热水器内地水温可以达到85C,问当热水器以每分钟6升地流量出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其稳定地出水温度为多少摄氏度?OYujCfmUCw15、(12分)如图9是多档位电热器地工作电路图,电热器内只有两个阻值分别为R1=50欧和R2=100欧地电热丝;旋转开关内有一块绝缘圆盘,在圆盘地边缘依次有“O 1、2——9 ”共10 个金属触点;可以绕中心轴转动地旋钮开关两端各有一个金属滑片,转动旋钮开关可以将相邻地触点连接•如旋钮上地箭头指向图中位置D时,金属滑片将2、3触点接通,同时另一端将7、8触点接通.电源电压为220伏.用这个旋转开关可以实现电热器有多档位加热功率地要求•请回答:eUts8ZQVRd (l )该电热器可有几个不同加热档位?(2 )将此电热器接入家庭电路中,电热器在正常工作时每个档位地功率各是多大?并分别指出旋钮开关接在哪个档位.sQsAEJkW5T7 1也涌E16、(12分)某密闭房间内有一台空调,当房间内温度为12,房间外温度为t i,正常工作时空调每秒消耗地电功W=千焦,此时空调每秒从房间吸取地热量为Q2,向室外释放地热量为Qi, W与Q、Q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式:GMslasNXkA①W+Q=Q;②设:T=t+273,则有:Q/Q i=T2/T i若室外向房间每秒漏进(或漏出)地热量与房间内外地温差成正比.当室外温度为30C,温度控制器开关使其间断运转30%地时间(例如开了3分钟就停7分钟,如此交替开停),发现这时室内保持20C不变.试问;TlrRGchYzg①在夏天仍要求维持室内温度为20C,则该空调器可允许正常连续运转地最高室外温度是多少摄氏度?②若在冬天,空调从外界吸热,网室内放热,仍要求维持室内为20C,则它能正常运转地最低室外温度是多少摄氏度?7EqZcWLZNX四、实验题(本题共27分)17、(12分)某同学利用以下实验器材测量一个输出电压恒定,但是数值未知地电源.实验器材有:两个电阻箱R1和R2、一个理想地最大测量值为50叭地直流电流表G (电流表上只有0刻度和最大刻度)、一个电流表保护电阻Rg (阻值未知)、一个电键、若干导线•他设计了如下电路图,进行了如下操作•请在横线处填写必要地文字或数据,使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完整、正确.lzq7IGf02E 第一步操作:先不接电阻箱A __________ (选填“ R”或“ R),其它元件按如图接上•合上电键S,调节另一电阻箱B地阻值,让电流表地指针指在___________ _ (选填“ C刻度”或“最大刻度”),记下此时电阻箱B地示数为27200欧• zvpgeqJ1hk第二步操作:断开电键S,接入电阻箱A,并将其阻值调为 ____________ _ (选填“O'或“最大”),同时将电阻箱B地阻值减半,然后合上电键S,逐步____________ _ (选填:“增大”或“减小”)电阻箱_________ _ (选填:“A”或“ B')地阻值,使电流表地指针指在___________ _ (选填” 0刻度”或”最大刻度”)位置,记下此时电阻箱地示数为3160欧.NrpoJac3v1根据以上测得值,可以推算出2地阻值为_________ —欧;被测电源地电压为_______ 伏•(结果请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nowfTG4KI18、(15分)现有下列实验器材:物理天平一台,盛有水地烧杯一个,铜管材料一小块,蜡(蜡芯材料)一大块和细线若干•某学生在没有测量比度地器材地情况下,利用所给仪器,按以下实验3步骤测量一根己知长度地铜管内径•已知铜管长度L=8.12厘米,水地密度p o=1.00克/厘米•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地表达式或数据:fjnFLDa5Zo①调节物理天平;②把小铜块分别置于空气中、水中称量,得出平衡时砝码地质量分别为m1、m2;则小铜块地密度计算表达式:p= _________ _;tfnNhnE6e5③把小蜡块在空气中称量,平衡时砝码地质量为m3;把小铜块与小蜡块捆在一起浸没于水中称量,平衡时祛码地质量为m4.则蜡地密度计算表达式:p2= _;HbmVN777sL④将铜管中塞满蜡;⑤把含有蜡芯地铜管分别置于空气中和水中称量,平衡时砝码地质量分别为m m'.则可求出铜V7l4jRB8Hs根据以上数据,可求解出地铜管内径地值为:五•判断与说理题(本题共28分)19、 ( 12分)某同学出家门就可以看到东方明珠塔,他拿出书包里地直尺,伸直手臂量了一下塔高3cm,该同学记得上课时老师曾介绍过东方明珠塔高约460m,于是他估算出他家到东方明珠地直线距离•这位同学地家旁有一个地铁站,从此站出发乘坐N站即可直接抵达陆家嘴.从地图上看,地铁线路接近直线•请分析说明:83ICPA59W9(1 )该学生如何估算他家到东方明珠地直线距离L.(2)画出相应地示意图,并计算L约为多少千米•20、 ( 16分)空气地阻力与速度有关,我们把研究地对象近似地简化成球体,当物体地速度比较慢时,空气阻力地表达式是f=6 n rV, n是空气地黏度,取1.8 x 10_5帕•秒,不考虑它随温度地变化,r是物体地半径,V是物体地速度大小;当物体地速度比较快时,空气地阻力地表达式是f= np 空r2V/5,式中p为空气地密度.依据以上地原理,请分析以下问题:(球体地体积公式为V= 4n3/3 ) mZkklkzaaP(1)试计算半径分别为r1=10-6米与r2 = 10_3米地水滴在空中竖直下落地速度,并由此说明云、雾和雨是由何种半径地水滴下落形成?AVktR43bpw(2)在尘土飞扬地马路上洒水地物理原理是什么?(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地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每立万米空气中这种颗粒地含量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请简要分析PM2.5地来源,以及PM2.5在大气中地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地原因.ORjBnOwcEd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 eludes some parts, in cludi 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 n. Copyright is pers onal own ership. 2MijTyodTT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gliSpiue7A 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pers 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 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 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 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 nt obligees. In additi on, whe 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 erati on shall be obta ined from the pers 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 nt obligee. 问。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2010年)说明: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
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本试卷中常数g取10N/kg,水的比热容4.2×103J/kg·℃。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教室里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镜头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是()A.画面变得模糊B.画面稍微变暗了一些C.画面上出现该小虫清晰的像D.画面上出现该小虫的像,但不清晰2.蝴蝶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5~6次的声波,蜜蜂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300~400次的声波。
假如你的眼睛被蒙上,那么有蝴蝶和蜜蜂分别从你头顶附近飞过,则()A.蝴蝶、蜜蜂飞过时,都能被发觉B.蝴蝶、蜜蜂飞过时,都不能被发觉C.蝴蝶飞过时能被发觉,蜜蜂飞过时不能被发觉D.蜜蜂飞过时能被发觉,蝴蝶飞过时不能被发觉3.大雪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
其主要原因是()A.大雪后,气温降低,人的听觉变迟钝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4.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的CO2,使大气的平均温度上升。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A.CO2对红外线的反射B.CO2对红外线的吸收C.CO2对可见光的反射D.CO2对可见光的吸收5.在煮饺子时,将饺子投入沸腾的水中,并用勺子轻轻在锅底推动沉下的饺子,等到水重新沸腾后,加上些凉水继续烧煮一会儿使水再次沸腾,这时煮熟的饺子会浮出水面。
熟饺子会浮起来的主要原因是()A.锅里的水量多了B.饺子在水里经过烧煮变轻了C.水温低时水对饺子的浮力小,水温高时水对饺子的浮力大D.水沸腾后,饺子内的小部分水汽化后变成水蒸气,使饺子体积增大6.一列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滴相对车窗竖直下落,则( )A .窗外有风,但无法判断风的方向B .窗外有风,而且是由北向南的风C .窗外有风,而且是由南向北的风D .窗外没有风,站在铁轨边的人看到雨滴是竖直下落的7.右图中的容器内有一个凹面镜,容器内注满水,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会聚于焦点,且焦点低于水面,设此时焦距为f 。
若其它条件不变,将水抽去,设焦距为f 1。
再在容器里注满折射率比水大的液体,设焦距为f 2。
则( ) A .f 1=f = f 2 B .f 1< f < f 2C .f < f 1< f 2D .f 1> f > f 28.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其材质不同。
将它们放入沸水中,一段时间后温度均达到100℃,然后将它们按不同的方式投入一杯冷水中,使冷水升温。
第一种方式:先从沸水中取出甲,将其投入冷水,当达到热平衡后将甲从杯中取出,测得水温升高20℃;然后将乙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测得水温又升高了20℃。
第二种方式:先从沸水中取出乙投入冷水,当达到热平衡后将乙从杯中取出;然后将甲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
则在第二种方式下,这杯冷水温度的变化是( )A .升高不足40℃B .升高超过40℃C .恰好升高了40℃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9.如图(a )所示,一根垂直于纸面的导线P 放置在一水平放置条形磁铁的正上方,若导线受到磁铁给它的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则导线中电流的方向是垂直纸面________(选填:“向外”或“向内”);现将该导线稍微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如图(b )所示,则这根导线受到磁铁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为___________(选填:“右下方”、“右上方”、“左第7题图第9题图10.如图所示,大水槽里有不相溶的A、B两种液体,A液体的密度为ρ,B液体的密度为2ρ。
一个边长为a的小立方体物块,一半浸没在A液体中,另一半浸没在B液体中,物块的上表面与A液体上表面齐平,则物块的密度为________ρ。
若在物块上端加一个大小为物块重力0.1倍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则物块下沉的距离为________a。
(物块始终未与水槽底部接触)11.血管变细是“高血压”病的诱因之一。
为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可做一些简化和假设:设血液通过一定长度血管时受到的阻力f与血液流速v成正比,即f=k v(其中k与血管粗细无关),为维持血液匀速流动,在这血管两端需要有一定的压强差。
设血管内径为d1时所需的压强差为△p,若血管内径减为d2时,为了维持在相同时间内流过同样多的血液,此时血液的流速是原来的______倍;血管两端的压强差必须变为原来的______倍。
12.如图(a)所示直角三角板ABC的边长BC=a,AC=b,开始时AB边靠在y轴上,B 与坐标原点O重合。
今使A点沿y轴负方向朝O点移动,B点沿x轴正方向移动,可知三角板从图(a)所示的初始位置到图(b)所示终止位置的过程中,C点的运动轨迹为______________(选填:“单方向的直线”、“往返的直线”、“一段圆弧”或“非圆弧状的其他曲线”),C点在此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_____。
13.在图(a)所示的电阻网络中,每一个电阻的阻值为R。
某同学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去测量网络中任意两节点之间的电流。
设电源的电压恒为E,则最大电流为__________,最小电流为_________。
(b)(a)第12题图第13题图第10题图三、计算题(本题共27分) 14.(12分)甲同学从学校出发步行去附近的邮局寄信,前15min 内行走的速度为1m/s ,为了尽快到达邮局,以后的速度提高到2m/s 。
在甲同学出发6min 后,乙同学也想去邮局,为了赶上甲同学,乙同学以3m/s 的速度行走。
求: (1)(6分)乙同学经过多少时间能追上甲同学?(2)(6分)若乙同学比甲同学晚出发12min ,则经过多少时间乙同学能追上甲同学?15.(15分)密度为ρ=500kg/m 3、长a 、高b 、宽c 分别为0.8m 、0.6m 、0.6m 的匀质长方体,其表面光滑,静止在水平面上,并被一个小木桩抵住,如图(a )所示。
(1)(3分)无风情况下,地面的支持力为多大? (2)(6分)当有风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吹到长立方体的一个面上,如图(b )所示。
风在长方体光滑侧面产生的压力为F ,则力F 要多大才能将长方体翘起?(3)(6分)实验表明,风在光滑平面上会产生垂直平面的压强,压强的大小跟风速的平方成正比,跟风与光滑平面夹角正弦的平方成正比。
现让风从长方体左上方吹来,风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如图(c )所示。
当θ大于某个值时,无论风速多大,都不能使长方体翘起。
请通过计算确定θ的值。
第15题图(c )风第15题图(a) 第15题图(b) 风四、实验、作图题(本题共20分) 16.(14分)如图(1)所示盒内的电路由三个阻值均为R 的电阻组成,盒外有三个接线柱A 、B 、C 。
某位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各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请完成以下问题:(1)(2分)用笔线代替导线,完成测量A 、B 接线柱之间电阻时的电路;(2)(3分)在测B 、C 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请读出并填入表格中。
(3)(3分)测量A 、C 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时,电压表的示数读数为2.40V ,请将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4)(6分)画出盒内三个等值电阻可能的连接方式,并求出三个等值电阻的阻值R 。
17.(6分)如图所示,一宽为ab 的平面镜,垂直纸面放置,平面镜可以绕其中心轴O 转动,MN 为离平面镜一段距离的直线。
人眼在ab 与MN 之间的某固定位置P 点(图中没有标出),通过平面镜ab 观察MN 。
转动平面镜,人眼可以通过平面镜观察到MN 上不同的区域。
当平面镜ab 与直线MN 平行时,人眼通过平面镜恰能观察到MN 上从A 点到B 点的整个区域。
(1)(3分)利用刻度尺等工具,确定人眼所在位置。
(2)(3分)将平面镜ab 绕O 轴顺时针转过θ角,利用刻度尺等工具,画出人眼此时通过平面镜在MN 上观察到的区域。
第16题图(2) 第16题图(1) + +五.判断与说理题(本题共41分)18.在科学研究中,常利用物体某些性质的互补性,制成各种器件。
请对以下问题作出解答。
(1)(6分)研究表明,导体的电阻随温度t 变化的规律为R =R 0(1+αt ),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量。
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
利用具有正负电阻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可以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
现将横截面积相同的铜棒和碳棒串接成1.0m 长的导体,要求其阻值在0︒C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
已知:在0︒C 附近,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 –3︒C –1,该铜棒每米长的电阻为1.7×10 –5 Ω;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10 –4︒C -1,该碳棒每米长的电阻为3.5×10 –2Ω,铜棒与碳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可忽略。
(2)(6分)如图(a )所示,在相同的直筒中,分别用不计厚度、质量和摩擦的活塞封闭体积为V 1的不同气体I 、II ,此时气体温度均为T 1,活塞距直圆筒底高为H 1。
加热直筒内气体,气体温度为T 2时,两活塞均上升到H 2。
两直筒中活塞距筒底的高度H 随温度T 变化的情况如图(b )所示。
现用两只活塞在同一直筒中封闭温度为T 1的一定量的上述两种气体,封闭在直筒中的两种气体被活塞隔开,总体积仍为V 1。
试根据H —T 图提供的信息,判断封入上述两种气体的初始体积之比满足什么条件时,被封闭气体的温度从T 1升高到T 2的过程中,总体积随温度升高均匀增大。
M A N B 第17题图第18题图(a )第19(1)题图19.(15分) 光速的测定在光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推动了光学实验的发展,也打破了光速无限的传统观念,引发了一场物理革命,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1)(4分)最初的光速值是根据丹麦科学家罗默的理论测出的。
罗默对木星系进行了长期系统的观察和研究。
他发现,离木星最近的卫星——木卫一绕木星运行,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木星遮食一次,这个时间间隔在一年之内的各个时间里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罗默在解释这个现象时说,这是因为光穿越地球轨道需要时间,最长时间可达22min ,已知地球轨道半径81.510km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