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1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3框政治生活自觉参与随堂达标验收
- 格式:doc
- 大小:196.52 KB
- 文档页数:2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1.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C.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解析:A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根据课本知识可以选择答案A。
2.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应当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寻找参与机会,积极参与民主实践,从而提高自己的参与能力。
下列不属于中学生参与民主实践的是( ) A.参加社区举行的志愿活动B.竞选学生会主席C.为学校管理献计献策D.对政府提出建议解析:B 竞选学生会主席不是中学生参与民主实践。
故选B。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开始走进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网络语境培养了网民的民主意识,锻炼了其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生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是(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权利与义务统一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A ①项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之一,符合题意。
②项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则之一,③项是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④项是我们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③④两项均不符合题意。
4.网民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生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向政府建言献策。
这说明网民( )①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③不断扩大政治权利和自由④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A 网民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生问题,向政府建言献策,是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表现,①②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项。
③不正确。
④混淆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观点错误。
5.小白菜、小蓝莓、蓝马甲、红马甲……这些美丽又响亮的名字,随着中国上海世博会一起火爆起来。
志愿者们以他们的行动传播着“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精神,感动着社会。
高一政治上册《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重要知识点汇总高一政治上册《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家的产生:国家不是从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国家的本质: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国家性质(国体)的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从根本上决定国家性质的是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这体现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上。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1]民主权利的广泛性:(主要是各种权利)。
[2]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人民)。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
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这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含义: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2]意义: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使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3]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框政治生活:自觉参与参与政治生活培养公共意识中国游客由于公共意识不强,因此给人留下“不守规矩、文明素质差”的印象。
中国游客的“罪状”除了乱吐痰、爱在公共场所脱鞋袜等外,令人印象尤其不好的一条就是“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公共意识的缺失是一个困扰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①。
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公共意识,即需要公民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
在农村,农民为维护公共秩序自发地组织了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在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功能得以强化。
这些都具有自主性,公民的公共意识由此得到了培育。
不少人认为,政治是国家的事,老百姓参与不参与没有多大关系。
于是,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私事,最终对公共事务熟视无睹。
这是公民公共意识缺失的最直接、最普遍的表现。
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参与公共事务,关心国家命运,推动社会进步,是应尽的职责②。
思维导图创新演练1.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环路街道办事处会议室内,市、区环保局负责人与街道、社区干部,居民代表以及新闻媒体就“绿色社区”创建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
此举拉开了港城用“社区公众圆桌对话会议”这一形式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新篇章。
这一举措将会促进公众()A.积极履行政治义务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C.参与社区文化活动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解析:材料中“社区公众圆桌对话会议”的形式指向的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这一举措将会促进公众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B项正确。
答案:B2.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公民与政府之间有效交流的平台。
在“我有问题问总理”活动中,广大网友热情高涨,积极向总理建言献策。
作为当代社会的一员,我们对待政治生活的正确态度是()①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实践②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③埋头本职工作,远离政治生活④主动学习政治知识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公民应该怎样正确参与政治生活。
对待政治生活的态度是公民意识的体现,政治生活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学案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2.公民全部政治生活的基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3.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2)具体内容: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想一想公民的政治自由就是自由地表达政治意愿吗?提示公民的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
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政治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统一的。
因此,公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判一判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说明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 )提示错误。
说明我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
4.公民的政治义务(1)含义: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政治责任。
(2)具体内容: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判一判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 )提示错误。
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二、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1)内容: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要求: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第一章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全章概述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国家入手,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揭示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
让学生懂得人们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同时履行义务。
作为公民,要正确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本章可分为3个框题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三、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新课程学习1.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教学难点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是政治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概念、原理有较大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材料、数据等辅助学习、理解。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一、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从社会制度方面看,两次洪灾发生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国废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一、选择题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开始走进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网络语境培养了网民的民主意识,锻炼了其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生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此回答1~2题。
1.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开始走进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A.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义务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解析:选A。
A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符合题意。
B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C是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D是我们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均干肢不符。
2.网民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生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向政府建言献策。
这说明网民( )①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③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④自觉履行政治义务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选C。
网民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生问题,向政府建言献策,是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表现,①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题干说的是权利,不是义务,排除④。
3.2015年1月25日至30日,第四十七届海牙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在荷兰海牙的世界会议中心召开。
该会议是目前全球范围内面向中学生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模拟联合国会议。
每年会吸引来自超过160个国家的近4 000名中学生参会。
今年的主题为“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的评估”。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今年的12名代表均来自高一年级,他们今年签署并提交的17份议案中,有10份最终获得了大会的通过,这也是历年来所取得的最好的成绩。
同学们模拟各国外交官,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阐述“自己国家”的观点。
这给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启示是( )A.要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B.要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C.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D.要关注国际社会,特别是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解析:选D。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1.北京一直是我国社会组织活跃的城市之一。
截至2017年3月27日,北京市共登记社会组织9 120个,其中社会团体3 508个,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社会团体的众多表明( )A.我国公民享有集会自由B.我国公民享有结社自由C.公民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管理D.公民积极履行政治义务解析:B 此题考查公民的权利。
集会是指聚集于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故排除A项。
基层民主管理是指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故排除C项。
此题强调公民政治权利,没有涉及政治义务,故排除D项。
组成社团,属于结社自由,故答案为B。
2.台湾一科技有限公司在东南大学的一场招聘会上,宣传台湾为“本国”,遭到学生抗议,一位同学指出其错误后,该企业负责人依然不改,在场的300名大学生集体愤然退场。
大学生的做法( )A.自觉履行了公民的义务B.说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总是一致的C.不利于团结台湾人民,维护国家统一D.履行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权利解析:A 大学生自觉履行了公民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故答案选A。
3.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权是指( )A.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B.选举一切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C.依法投票的权利D.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解析:A 本题考查对选举权的理解能力,选举权是指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故选A。
4.某医生在报名参加北京地区医师资格考试时,认为由于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封网过早导致其错过报名贻误了考试,遂向卫生部申请行政复议,却被驳回。
为此,该医生将卫生部告上了法庭。
这位医生行使的是公民的( )A.政治自由 B.批评权和建议权C.质询权 D.监督权解析:D 医生向卫生部申请行政复议,行使的是申诉权,后将卫生部告上了法庭行使的是控告权,二者都属于监督权。
故选D。
5.在社会公众的强烈呼吁下,国务院下属98个部门中的绝大部分已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 (公车购置费、公务招待费、出国经费)及财政拨款情况,我国的预算公开终于迈出了“从无到有”的一步。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一、选择题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无锡东林书院这副对联启示我们( D )
A.在所有事件中,政治事件最重要
B.政治生活是人们最主要的生活
C.读书是为了参与政治生活
D.政治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应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 材料强调要关心国家大事,这是因为政治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因此应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故答案选D项。
A、B、C三项说法均错误。
2.2017年“两会”期间,一些门户网站在“两会”专题中开设“网上议政厅”、“网上提案室”、“假如你是两会代表”等栏目。
有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发表参政议政的体会,公布自己的提案,广泛征集网友的意见。
上述材料中的做法( B )
①体现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②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③增加了政治沟通的渠道,有利于加强国家的政治管理④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通博客,广泛征集网友的意见,体现了①②④的观点;
③表述错误。
故选B项。
3.网络议政是近年来“两会”的热词。
通过网络议政参与政治生活,不断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通过政治实践可以( D )
①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②提高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③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④使自己不犯政治性的错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中学生通过实践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4.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从公民的角度讲,自觉参与政治生活需要( C )
①依法打击侵犯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为②提高法律素养和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③完善法律,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法律保障④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解析] 题干从公民的角度考查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是从国家角度讲的,应排除。
二、非选择题
5.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网络言论自由的时代。
去各大论坛发帖、跟帖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一种重要途径。
所以有人说,“在网络论坛上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在网络论坛上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认识。
[答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享有政治自由。
网民可以利用论坛进行交流和互动。
因此题目中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②人民参与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但政治自由与法律是统一的。
网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必须以履行守法义务为前提,不能损害他人和国家的利益。
③要坚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才能真正享受民主生活。
[解析] 该题是辨析题,对题目中的观点要全面的、辩证的认识和分析,指出其合理之处与不合理之处,并运用所学原理阐释原因。
公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从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角度提出的,而该观点没有看到自由是相对的,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故有不合理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