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护生护理软技能培养内容的构建-以X高职院校护生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652.02 KB
- 文档页数:5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言: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护理专业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1.基础护理学课程:包括基础护理学、基础护理技能、生命科学等。
2.临床护理学课程:包括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等。
3.专科护理学课程:包括心血管护理学、神经系统护理学、肿瘤护理学等。
4.管理学课程:包括护理管理学、健康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等。
5.社会科学课程:包括心理学、伦理学、法律基础等。
二、实践教学:1.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临床实习:安排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社区实践:安排学生到社区进行护理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区服务能力。
三、创新能力培养:1.开设科研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2.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和比赛,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3.开设实践创新课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业意识。
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1.建设标准化的实验室和模拟病房,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2.积极与各大医院和社区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
3.与护理学会合作,搭建学生学术交流平台,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
五、师资培养:1.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2.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3.建立教师评优制度,激励教师积极进取,提高教学质量。
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1.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3.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结语:通过以上的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贡献力量。
上海高职护生教学培养方案
上海高职护生教学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护理人才而制定的。
该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护理服务。
该方案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专业课程则包括护理学、护理技术、护理管理等,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
实践教学则是该方案的重点,包括临床实习、社区实践、科研实践等,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和能力。
该方案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生学习护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则是通过实际案例来教授护理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
该方案的评估方法注重综合评价和能力评价。
综合评价包括考试、论文、实习报告等,能力评价则包括技能考核、实践能力评估等,通过综合评价和能力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上海高职护生教学培养方案是一套科学、系统、实用的教学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护理人才,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护理服务。
上海高职护生教学培养方案以上海高职护生教学培养方案为标题,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方案的内容。
一、培养目标以上海高职护生教学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护理人员,能胜任各级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
二、培养内容1. 专业基础课程护生教学培养方案注重护理学、医学、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学生将学习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以及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技能实训护生教学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学生将通过模拟实验和临床实习,学习和掌握各种护理技术和操作方法,如静脉输液、伤口处理、病人生命体征监测等。
3. 实践教学护生教学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将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参与健康教育等,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专业实习护生教学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实习环节。
学生将在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护理实习,通过实际工作锻炼和实践经验积累,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综合评价护生教学培养方案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学生将接受各种形式的评估,包括学术考试、技能评测、实习评价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
三、培养特色1. 实践导向护生教学培养方案以实践为重点,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专业导师护生教学培养方案配备专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3. 实用技能护生教学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使学生能够胜任各种护理工作,并适应医疗机构的需求。
4. 职业素养护生教学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成为优秀的护理人员。
四、培养效果经过以上海高职护生教学培养方案的培养,学生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能够胜任各级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
他们将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高职护生护理软技能构成要素的质性研究闫婷婷;张颖慧;张凤霞;俞海龙【期刊名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年(卷),期】2017(033)036【摘要】目的探讨高职护生护理软技能的构成要素,为制订高职护生护理软技能培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选样方法,选取高职护理教育者、护理管理者和临床带教老师3类访谈对象共15位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结果进行编码、描述、归类和分析.结果高职护生护理软技能的构成分为个人特质、人际间技能和概念/思维技能3个维度,其中个人特质包括人格品质和自我管理2个要素,人际间技能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2个要素,概念/思维技能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2个要素.结论良好的个人特质是高职护生从事护理工作的基础,人际间技能是高职护生从事护理工作的核心胜任力,概念/思维技能是高职护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应构建系统的高职护生护理软技能培养模式以提高其培养质量.%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soft skills constitute elem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ir education. Methods A qualitative study was used. In-depth individual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15 participants including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educators, nursing managers and clinical nursing teachers. The results were finally coded, described,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nursing soft skills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are composed of three main dimensions comprising personal attributes,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conceptual/thinking skills, among which personal attributes includepersonality and self-management; interpersonal skills includ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 skills; conceptual/thinking skills include problem-solving and critical-thinking skills. Conclusions Personal attributes are the decisive elements for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competencies. Interpersonal skills are the core competency for nursing works. Conceptual/thinking skills ensure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to acquire sustained development. A systematic nursing soft skills training model should be constructed.【总页数】3页(P2863-2865)【作者】闫婷婷;张颖慧;张凤霞;俞海龙【作者单位】252000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高职男护生护理软技能现状的研究2.采用"金字塔模型"护理软技能问卷调查高职护生结果分析3.高职院校护生护理软技能培养内容的构建--以X高职院校护生为例4.高职院校护生家庭背景与护理软技能水平关系的调查研究5.高职院校护生护理软技能水平调查及差异性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引言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愈发受到重视。
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则是护理教育的重中之重。
如何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来实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是当前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领域或专业中,为成为合格专业人才而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在高职护理专业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包括医疗护理技能、人文道德素养、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这些素养是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条件。
二、实践教学在核心素养培育中的作用实践教学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医疗护理技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不断锻炼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水平。
三、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内容和方法1. 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教学项目为了培养学生的医疗护理技能,可以设置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项目,包括模拟病房实训、临床实习、技能操作训练等。
这些实践教学项目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真实场景中进行操作训练,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建设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
可以通过投入资金,购买先进的模拟设备,改善实践教学场地,提高实践教学设备的使用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3. 强化导师制度,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建立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指导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其实践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
为了检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成效,可以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
护士专科基本技能培训计划一、前言护士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担负着患者的护理,医疗协助和临床指导工作。
为了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品质,我们制定了护士专科基本技能培训计划,旨在帮助护士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以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培训目标1. 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包括患者的基本生活护理、体格检查、药物管理、急救护理等。
2. 熟练掌握各种护理器械的使用方法,提高护理技能水平。
3. 加强对专科病症的护理和治疗知识,提高专业素养。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有效协助医生进行诊疗工作。
5. 提高工作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培训内容1. 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解剖生理基础知识-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基本护理技能及操作要领- 患者基本生活护理技能- 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观测和记录2. 护理器械使用与维护- 各种常用的护理器械及设备的使用方法- 护理器械的维护和保养3. 专科病症护理和治疗知识- 常见疾病的护理和治疗知识- 患者的药物管理与急救护理4.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对接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能力- 协助医生进行诊疗工作的技巧- 患者和家属沟通的技巧五、培训方法1. 理论课程- 通过授课、讲座等形式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聚焦于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器械使用维护等课程2. 实践训练- 组织模拟实训,让护士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对各种护理操作进行演练和训练3. 实地考察- 安排实地考察,让护士深入了解诊疗过程和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六、培训评估1. 定期考核- 每学期末进行一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考核2. 模拟考试- 安排模拟考试,考察护士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3. 实际操作评估- 考察护士在实际工作中的护理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七、培训效果监测1. 经验交流- 安排护士们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工作体会2. 定期反馈- 定期向护士收集培训效果的反馈,了解培训效果和问题,及时做出调整3. 跟踪指导- 培训结束后,对护士进行跟踪指导,确保培训效果的持久性和深入性八、总结护士专科基本技能培训计划的制定旨在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让护士们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护理技能培训计划内容一、前言护理技能对于护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技能培训计划对于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针对护士的实际工作需要,结合护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了一套护理技能培训计划。
通过该培训计划,旨在帮助护士们系统学习和掌握各项护理技能,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二、培训目标1. 了解和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水平;2. 掌握护理技能的操作标准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3. 增强护理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升团队整体素质;4. 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三、培训内容1.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1)基础护理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和生理学知识、疾病知识等;(2)基础护理技能:包括测体温、量血压、疗养院卧椅修改、换药、插管护理等。
2. 专科护理技能(1)内科护理技能:包括心电监护、护理糖尿病患者等;(2)外科护理技能:包括危重病人监护、伤口护理等;(3)妇产科护理技能:包括产后护理、产科常见疾病护理等;(4)儿科护理技能:包括新生儿护理、儿科常见疾病护理等。
3. 护理操作标准(1)护理标准操作规范:包括清洁消毒操作、隔离措施、手卫生操作规范等;(2)医疗器械使用和维护:包括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器械的使用和维护。
4. 护理沟通技巧(1)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包括如何进行有效的患者交流,倾听和沟通;(2)与医生、同事的沟通技巧:包括护士与医生、同事之间的有效沟通。
5. 护理团队协作与管理(1)领导与管理技能:包括工作计划的制定、护理团队的协调管理等;(2)协作与配合:包括多学科协作、团队协作等。
四、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授课、学习资料、教学视频等方式进行理论学习;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患者和真实患者进行操作实践,学员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3. 现场指导:邀请资深护士和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帮助学员发现问题并改进;4. 群体讨论与交流:通过小组学习、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群体讨论与交流,促进学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高职护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护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高
职护生正受到日益关注。
然而,培养合格护生人才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如目前教育阶段
普遍缺乏专业人才护理学等现实,应如何更好地培养高职护生人才,也是一大重要课题。
首先,护生职业能力培养应贯穿课程实施质量管理,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建立科学
的质量评价体系,不断精进,对学员的专业素养、能力水平及技能要求制定相关评估指标,以确保学生掌握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其次,该培养模式应从重视实践能力和专业化培训出发,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养
培训,不断提高课程质量,提高学生的护理水平,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护理技术实操要放
在重要位置,尤其是临床护理技能实操,要结合能力提升拓展活动,贴合实际培养学生实
践能力。
此外,该培养模式要强调综合学习和自主学习,针对培养集中式和分散式课程进行针
对性教学,监督学习强度,鼓励学习自律,增强学生学习责任感;同时扩大师资力量,结
合企业实际开展示范业务,增进学生实践能力。
另外,要依托实际情况,由企业来采取人才培养模式,运用微位教育技术,配合小规
模面授教学现场,构建企业-学校-家庭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落实实践教学担任,强化
质量控制,促进学生实际应用和就业能力提升。
总之,培养高职护生能力的有效模式应当把重点放在坚持质量管理,重视学生实践能
力和素养培训,依托实际情况采取分业务培养模式,运用微位教育技术等措施,以确保培
养出合格护生人才。
护生护理软技能培养路径的实践研究在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护理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作为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护士队伍的数量,还是护士专业素质、服务能力、服务内涵和服务领域都有待提高、丰富和拓展。
本课题组成员从2010年开始,系统地探索从人才培养目标入手,优化第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以及社团活动中,分阶段实施体现护理职业精神为核心的护理软技能的培养目标;在校外加强院校合作,共同培育高素质现代护理人才;完善终身教育观念,构建全方位地培养护生护理软技能的立交桥,摸索适应新时期护理改革发展需要的软技能培养路径。
这也是在培养护生的高职院校第一次系统地将以体现护理职业精神的护理软技能的培养研究与护生职业硬技能的培养相融合的系统科学尝试。
标签:护生;护理软技能;培养路径;实践在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护理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作为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护士队伍的数量,还是护士专业素质、服务能力、服务内涵和服务领域都有待提高、丰富和拓展。
大量研究表明,护理行業一直比较关注护理操作技能即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体现职业精神的护理软技能的养成。
作为培养护理人才源头的高职院校,为实现名副其实的“高”和“职”,必须将职业硬技能的培养和体现职业精神的职业软技能的养成相融合,以培养具有护理品质的血肉与灵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课题组成员从2010年开始,系统地探索从人才培养目标入手,优化第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以及社团活动中,分阶段实施体现护理职业精神为核心的护理软技能的培养目标;在校外加强院校合作,共同培育高素质现代护理人才;完善终身教育观念,构建全方位地培养护生护理软技能的立交桥,摸索适应新时期护理改革发展需要的软技能培养路径。
这也是在培养护生的高职院校第一次系统地将以体现护理职业精神的护理软技能的培养研究与护生职业硬技能的培养相融合的系统科学尝试。
实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工作也日益受到关注。
如何培育一批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的护理专业人才,成为当前高职护理专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核心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实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1. 突出专业实践性。
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突出专业实践性,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护理技能和方法。
2. 综合运用理论知识。
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护理理论知识,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3.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强调对学生护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护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综合素质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要求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应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等。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1.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应该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
具体包括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如临床实践、护理技能操作等课程,注重护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加强与临床实践机构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资源,让学生更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
还应加强对护理伦理、专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
2. 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在实践教学方法上,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感悟问题的本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护理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引导教师加强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指导水平。
实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高职护理专业作为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传统的护理专业教育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
而护理工作本身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只有通过真实的实践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护理技能,提高工作能力。
构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通过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提高职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还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护理工作的本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职业素养。
实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今护理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实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学生面对护理实践时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目的还在于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践行护理职业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
通过研究,旨在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教育培训,推动护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整个护理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对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人员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才能胜任未来的护理工作。
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实践教学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护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并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范文最新推荐------------------------------------------------------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论文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牢固的理论知识是技能操作的重要前提,高职护理生在实习中,应该将书本上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临床护理中,以便更好地提高技术操作能力。
专业知识的巩固(1)加强各种护理知识。
护理学基础是整个护理程序中的重中之重,内、外、妇、儿科的临床护理同等重要,高职护理生在实习中必须熟悉各门临床护理课的内容,将所有的相关问题弄清楚,才能胜任工作,否则就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
加强各种护理知识的具体方法有三种:第一,工作中碰到问题时或工作之余反复学习书本知识,大量阅读,“温故知新”;第二,将常用的技术操作重点做好记录,可以制成小卡片,随时学习,有利于记忆;第三,在闲暇时间进行思考,以便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2)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
现在的知识更新很快,1~2年前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临床上已经不够用了,因此,高职护理生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资源,通过网上查询、图书馆查看科技期刊、近期学术活动等方式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
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人是整个护理过程中的核心,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人文社会知识、护理美学、礼仪等也不可缺少。
不同的文化、种族、宗教信仰、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不同的生活习惯,使得病人在护理过程中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为了应对这种复杂多样的反应,高职护理生需要对经济、文化、美学、历史、生态环境等知识有充分了解,并应用到临床护理中。
自1 / 6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自我修养,应该对高职护理生提出坚持自学的要求。
学生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到临床护理中,使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机的结合。
实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大。
高职护理专业作为培养具备护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养的专门人才的重要渠道,其培养目标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是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和职业素养。
当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部分学生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责任感等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护理实践工作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无法满足现代护理实践的需要,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和实用的教学体系。
构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既是当前教育实践的紧迫需求,也是高职护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改革和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
【字数:260】1.2 问题提出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情况。
学生仅仅是在模拟环境下进行技能训练,缺乏对真实临床环境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部分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无法有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导致实践能力和素养水平不高。
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素养,但是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没有很好地培养和提升这些方面的核心素养。
如何构建适合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字数:218】1.3 研究意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需要,提高就业竞争力。
2. 正文2.1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前护理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职院校辅导员构建护生护理软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摘要:2011年以来,在校护生护理软技能的培养与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根据职业院校护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构建在组织上、校园文化建设上和社会实践层面上的护理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探索适应新时代护理改革发展需要的护理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辅导员护生护理软技能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全面培养提高高职院校护生的职业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人文素养等护理软技能能力和水平变得越来越重要。
护理软技能是在护理工作中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应用的个人内在品质和人际间的交往技能与管理技能,即个人技能和社会技能与护理专业技能相结合的概念。
护理软技能直接关系到护生就业后的岗位胜任力和护理服务质量,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加强护生护理软技能的培养,帮助护生提高护理软技能的能力,为护生的专业成长和未来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一、加强护生职业认知软技能的人才培养1.认真做好新生护生的临床认知实习工作。
辅导员应抓住临床认知实习的契机,使新生护生在开始专业学习前深入到医院,接受医院的管理和教育,使新生护生初步认识及了解医院岗位所涉及的各种知识,提高专业学习信心,拓展专业学习能力,为进一步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及生活,增强为人处世的能力,为其顺利踏入医院和社会积累相关的经验,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从而加强护生职业认知软技能的人才培养。
2.认真做好新生护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工作。
大学阶段是新生护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时期,辅导员在护生入学初期进行的职业规划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可采取座谈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将护理专业的性质、能力要求、专业前景及就业形势等做以详细的分析讲解,使新生护生对护理专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鼓励、帮助其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职业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护生职业认知软技能的人才培养。
3.认真做好护生自我认知教育管理工作。
辅导员应做好护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引导其服从管理、遵章守纪、认真学习,掌握正确的认知方法和技巧,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潜能与优势,做好自我监督约束,正确调节心理与情绪,保持专业学习热情,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工作和业余生活,确定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强化护生职业认知软技能的人才培养。
高职护生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护士核心能力已经逐步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作为护理人才培养的途径。
本文从我国高职护理教育现状出发,提出高职护生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一些建议。
标签:高职教育;护士;核心能力;培养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其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毕业生除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专业核心能力。
作为培养面向基层和临床第一线护士的高职卫生院校,如何培养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使其毕业后在较短时间内能够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护士核心能力的认识核心能力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Prahalad和Hamel正式提出的,其后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多种对核心能力的不同描述[1]。
国际护士协会将护士核心能力定义为,专科护士为提供安全及合乎伦理的护理服务所需要的特别知识、技巧、判断力和个人特质[2]。
2003年12月,我国教育部办公厅和卫生部办公厅联合颁布的关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护士核心能力这一概念。
明确指出护士职业的核心能力为掌握规范的护理基本操作技术,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具备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专业方向的护理能力[3]。
护士核心能力是从事护理工作的基础,是注册护士从业时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出为我国的护理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2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护士核心能力已经逐步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作为护理人才培养的途径[4]。
高职护生在护理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较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着我国护士队伍的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
笔者结合我国护理高职教育现状,针对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2.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具备护士核心能力的护理人才,师资队伍起着关键作用。
高职院校护生家庭背景与护理软技能水平关系的调查研究蔡季秋【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摘要】目的:了解在校高职护生的家庭背景与护理软技能水平的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在校护生护理软技能水平提供依据,为提供更好的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方法:以护理软技能测评量表为工具,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在校2408位高职护生施测,数据录入后用SPSS 17.0软件进行均值比较、t检验和方差分析。
结果:居住地不同、家庭收入和月生活费不同、父母文化程度不同是影响护生护理软技能水平的显著因素(均P <0.05)。
结论:建议护理教育者充分认识到护理软技能对护理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性,从新生入校起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尤其要给予贫困家庭的护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从而提高护生的护理软技能总体水平,向社会输送合格、可持续发展的护理专业人才。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family background and nursing soft skills, analyz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nursing soft skills of nursingstudents,and to giVe a reference for better management mod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ethods:With nursing soft skills assessment scale as a tool,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to 2408 nursing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ith the results com-pared by SPSS 17. 0 for mean of data,tested by t-test and analysed by Variance analysis. ResuIts:The difference in residence, family income and the cost of liVing and thecultural degree of parents are significant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nursing soft skills of nursing students( P < 0. 05). ConcIusion:Nursing educators should haVe full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soft skills for nursing specialty construction,take targeted-measures for the enrolled freshmen,and offer more training opportunities especially to nursing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ies,so as to improVe nurses' oVerall leVel of nursing soft skills and to proVide qualified,sus-tainable nursing professionals for society.【总页数】4页(P18-21)【作者】蔡季秋【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护理系【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高职院校护生护理软技能培养内容的构建--以X高职院校护生为例 [J], 蔡季秋2.在校护生基本情况对护理软技能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 [J], 左晶晶;蔡季秋;叶明选3.高职院校护生护理软技能水平调查及差异性分析 [J], 蔡季秋;左晶晶;杨如江4.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的调查研究 [J], 孙佳佳;李雯璐;陈玉倩5.临床护理工作中实习护生护理软技能的调查研究 [J], 刘印;李红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7卷第5期2015年10月狳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V o l.17 N o. 5O c t. 2015高职院校护生护理软技能培养内容的构建—以X高职院校护生为例蔡季秋摘要:护生的素质直接影响未来护理的质量。
护理软技能在护理工作中已变得和硬技能同样重要。
为让护生尽早尽快 地胜任未来的工作职责,作为向医院输送新护士的高职院校在进行护理人才培养时,应紧密结合当今护生本身的现状和 护理专业岗位需求的特点,明确护生有待提高的护理软技能,不断加以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护生;岗位需求;护理软技能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3-1794(2015)05-0078-05作者简介:蔡季秋,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安徽滁州239000)。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省级振兴计划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2014 z<yl61);安徽省教育厅立项的安徽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4tszy051)收稿日期:2015-05!41护理软技能的定义和护理软技能测评量表2008年5月,付艳芬在构建研究护理软技能 测评工具时,明确了护理软技能(nursingsott skills)的定义。
软技能1,是相对于硬技能提出的 概念,又被称作为非技术技能。
Kantrowitz2在论 文中把软技能定义为:非技术技能,是个人内在的 和人际间的、促进技术应用和知识应用的技能。
而护理软技能是在护理工作中,促进专业知识和 技术技能得到更好应用的个人内在品质和人际间 交往技能、管理技能,即社会技能和个人技能,是 与护理专业操作技能相对的概念。
3付艳芬在梳理和研究了众多学者专家的文 献,尤其是参考了 Kantrowitz的研究,认为护理软 技能总体包括社会技能和个人技能。
具体如表1。
付艳芬还对所有指标内涵进行了界定,并编 制出包括6个分量表的56个项目的护理软技能 测评量表。
为让面试官在选拔新护士更加客观而提供可 操作途径,杨青4修订了付艳芬的护理软技能测 评量。
杨青修改的新的护理软技能评定量表与付 艳芬的旧表相比,数量是一样的,只是在项目少了 4项。
修订后的新护理软技术技能测评量表和所 制定的全国新护士护理软技能的常模得到了权威认可,适用于医院管理者选拔新护士,并被推广使用。
表1护理软技能的构成社会技能个人技能人际关系技能组织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职业情操认知技能际计划技能自我认知职业道德评判性思维技能换位思考组织技能自我专业态度创新性团队合作领导技能自我控制协调技能压力管理控制技能时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应变技能独立学习技能2高职院校护生护理软技能培养内容就业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求职者成功就业的重 要途径,软技能对成功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5 2015年7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思想 明确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为了以增 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也就是培养硬技能80滁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和软技能兼备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这也是近年来 多家研究机构、企业以及专家的调研结果。
69事 实证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缺乏的是软技 能(又被称为“关键能力”、通用技能或“核心能 力”[10]),而不是某专业的专项技术技能。
对于高 职院校的护生来说,提高准护理人员的护理软技 能也已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焦点。
&]根据付艳芬的护理软技能的构建研究&]、杨 青修订的护理软技能测评量表和她编制的新护士 护理软技能全国常模&1],本人在2013年对X高 职院校初中、高中起点的中专、高职(不包括实习 生)2429名护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分析了护理软 技能现状及影响因素。
[12][i3][i4]高职院校在进行护 理人才培养时,应紧密结合当今护生本身的现状 和护理专业岗位需求的特点,明确护生有待提高 的护理软技能培养内容,具体如下:2. 1加强以语言和礼仪为基础的人际关系技能 的培养1999年,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 E)制定出全 球医学教育最基本标准中,交流技能独立占据一 大领域,包括与患者及其家属、同事、其他专业人 员的有效交流,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等。
&5]人际关系技能涉及到护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 面。
与他们个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完善、人际 关系和协调、冲突的解决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都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6]2.1.1护生的礼仪肢体语言35%的社会信息通过语言传递,65%的信息 通过非语言传递。
护生在通过人际距离、动作姿 势、倾听、表情、皮肤接触,富有亲和力地、准确地 表达护理思想情感。
2.1.2护生的护理用语语言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是人际交 往的工具。
人性化服务的基础建立在护理语言艺 术修养上,体现在人文关爱的道德修养上。
曰常 用语:开口要说“您好”,“请”,“谢谢”,始终面带微 笑进行服务。
规范性语言:护生运用自如地讲普 通话,语言内容严谨高尚,符合国家各种法律和伦 理道德。
职业性语言:培养护生在护患交流时具 有感染力,说话时向病人传递情感和健康教育。
情感性语言:培养护生在工作期间迅速进人职业 角色,将自己对病人的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关心、同情心体现在轻声、温和慢速的护理语言习 惯中。
幽默语言:是交流的润滑剂。
病人的身体、心理、精神负担重,护生与患者幽默的交往,密切 护患距离意识的培养,创建一个和谐的氛围利于 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还可 创造融洽的护患关系。
2.1.3护生的人际沟通技巧语言技巧可以促进沟通,而语言沟通交流技 巧则来源于护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科学文 化素养,这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和维护良好护患 关系的重要前提。
&7]良好的沟通可以提高护士的 认识、护理的目标,减少问题和投诉的发生,促进 护患之间的理解与支持,提高护理质量。
在人际 交往及护患关系中,适当运用仪表、目光、微笑、面 部表情、轻触等非语言方式促进护患交流;耐着性 子耳朵听、大脑想、悉心获得患者说什么;用这些 方式表达关注、真诚与尊重患者。
2.1.4护生的团队合作“团队”的概念始于1994年,由斯蒂芬•罗宾 斯提出。
团队是指独立的个体相互信任、相互协 作,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协同的人群。
护生 的团队合作表现在集体生活中为了集体的荣誉,每个个体以大局为重,自愿奉献,共同努力奋斗。
2.2加强护生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的组织管 理技能的培养组织管理技能就是组织、计划、控制、领导等 技能的 ,决 。
医院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的护理质量 的高低和对卫生事业的发展影响。
护理管理者为 促进护理人员提高护理品质,必须处理好与护理 人员、患者、医院的关系等。
作为未来从事护理工 作的护生,在校期间应加强组织管理技能的培养,如增强管理意识、锻炼管理能力,为将来的临床护 理管理打下坚实的根基。
在校护生的组织管理技能的培养主要是在以 集体为单位的组织中拓展和培养的,最为常见的形式是班级和社团,其中最为有效的途径是担任 学生干部。
高职护生从进校到毕业的三年到五 年,正处在从职业准备向职业人过渡的关键时期。
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护生护理软 技能的影响因素相同。
如影响护生的职业生涯规 划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护生的生源地、是否有打工 经历、护生的学历、专业选择意愿、家庭背景、父母 关注等。
因此,加强护生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 的组织管理技能培养,不仅可以提高护生的从业 信心和能力,而且还可以稳定未来从业护士队伍,对护理事业的贡献非常重要。
蔡季秋:高职院校护生护理软技能培养内容的构建——以X高职院校护生为例81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的组织管理技能的培 养落实在实处,那就是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 育。
在新生进校时就开始护理职业启蒙教育,进 行职业导人,引导新护士对护理专业的认知,端正 其护理职业价值观。
辅导员或班主任指导护生制 定适宜的在校35年学习期间的总目标和每个学 期的具体目标;鼓励和激励人人参与班集体管理,人人担当班干部;参加学校和班集体组织的主题 活动;参加可以提升自己某个特长的社团活动。
同时,对护生进行早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使 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准确定位,稳定其专业思想,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8'2.3加强护生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中心的自我管 理技能的培养自我管理是一个人主动调控和管理自我的心 理活动和行为过程。
[19]每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通 常是伴随着他的成长、学习、社会阅历的增加和学 历层次的提高,而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它可以 通过自主地学习、监督、控制和完善得到培养。
2.3. 1自我认识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护理专业学 生的自我认识管理技能是在她充分了解自己的人 校时的成绩、学习状况等基本情况、长处和短处的 同时,结合所学护理专业的特点,提高自己的思想 认识,从而做到严格要求自己。
在校期间服从学 校管理、遵章守纪、认真学习;从进校开始对自己 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掌握正确的认知方法、认知 技巧,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工作和业余生活。
2.3.2自我激励护生自信、自爱、自强、自立等技能就是护士 的自我激励管理技能。
护生要充分进行自我认知,挖掘自己的潜质,加以训练以形成优势,并在 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优势,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统 一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2.3.3自我控制管理技能护生的自我控制管理技能是护生实施自我规 划的过程中,面对挫折、困难能够做到自我控制、约束、监督和调节自己的言、行、情绪、时间分配 等。
以坚强的意志、毅力保证在校职业学习期间 控制好自己的一切。
2.3.4自我压力管理技能护生进校后,面对陌生的社会环境、学习环境 和人际关系环境,要及时地进行心理调整和心理 管理,包括重建自信心,全面认识护理职业教育,了解本校护理专业的整体情况和就业情况,掌握护理专业学习方法等等内容(户生在充分自我认 知的基础上,适时进行自我调节,培养人际交往能 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激发个人学习热情,保 持面对压力时的良好的心理状态。
2.3.5 时间管理护生对自己使用的时间进行评估,在找出最 佳的、可有效利用时间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工作目 标和重点(斗学合理地列出有效时间表后加以实 施,最后评价自己是否达到了良好的时间管理。
2.4加强以诚信和责任心为主的职业情操教育“民无信不立。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以一种道 德准绳维系着人们进行正常社会交往的传统美 德,也更是一种责任。
责任是从事一项工作最基 本的道德要求。
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诚实守信更是 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美德,因为护士为病人医治和 看护常常由他独自完成,即便在患者神志不清的 情况下或者不了解病情的状态下,护士也能认真 地按照操作规范要求的那样去完成所有任务,则 取决于护士的职业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