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第3章-光的干涉-波动与光学-大学物理-海南大学
- 格式:pdf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66
大学物理中的波动光学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大学物理中的波动光学: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波动光学是大学物理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研究光的传播与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其中,光的衍射和干涉是波动光学中的两个重要现象。
本文将对光的衍射和干涉进行详细讨论和解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狭缝或障碍物后的传播过程中,光波的干涉和折射产生的现象。
当光波通过一个狭缝时,光波会在狭缝的边缘发生弯曲,进而产生波动的干涉效应。
这个过程称为光的衍射。
光的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应用。
例如,CD、DVD 和蓝光碟等光盘的读写原理就是基于光的衍射现象。
光的衍射也被广泛应用于显微镜、望远镜和天文学的观测中,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微观和宇宙中的远处物体。
二、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互叠加产生干涉的现象。
当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叠加干涉现象,形成交替出现明暗的干涉条纹。
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现象在很多实验中都有应用。
例如,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观察和研究波的性质。
干涉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光学测量、图像处理和激光干涉等领域。
干涉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可以实现高精度测量、光栅分析和光学干涉计等。
三、衍射与干涉的区别与联系尽管光的衍射和干涉是两个不同的现象,但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光的衍射和干涉都是由于光波的波动性质而产生的。
其次,它们都是波动光学中干涉和折射效应的体现。
不同之处在于,光的干涉是多个光波相互叠加产生的干涉现象,而光的衍射是光通过狭缝或障碍物后的波动干涉和弯曲现象。
此外,光的干涉通常需要明确的相位差和干涉构成条件,而光的衍射则更多地受到波长、狭缝尺寸和物体形状的影响。
无论是光的衍射还是干涉,在物理学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光学器件设计、成像技术还是光学测量中,都需要充分理解和应用这些光学现象。
同时,通过对光的干涉和衍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光的传播特性和波动性质等问题,有助于推动光学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大学物理中的波动光学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大学物理中的波动光学: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波动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传播与相互作用的波动性质。
在这个领域中,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是两个关键概念。
本文将以大学物理的角度,对波动光学中的干涉和衍射进行探讨。
1. 干涉现象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所产生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现象。
它的基本原理是光波的叠加效应。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根据相位差的不同,干涉可分为相干干涉和非相干干涉两种。
1.1 相干干涉相干干涉指的是两束或多束光波的相位和振幅有固定的关系,使得它们在相遇的区域内能够产生稳定而有规律的干涉图样。
在相干干涉中,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等厚干涉。
比如,当光线通过一个厚度均匀的平行光学板时,会因光速在介质中的改变而引起相位差,从而产生干涉现象。
1.2 非相干干涉非相干干涉指的是两束或多束光波的相位关系不稳定,在相遇的位置不会产生规律可辨的干涉图样。
光源的宽度、时间相干性以及光的偏振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非相干干涉。
2. 衍射现象衍射是指当光通过具有一定尺寸障碍物的缝孔或物体边缘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离并产生干涉条纹的现象。
衍射实验是研究光的波动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著名的夫琅禾费衍射实验就是其中之一。
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光通过狭缝后发生衍射,产生干涉条纹。
2.1 夫琅禾费衍射夫琅禾费衍射是狭缝衍射的一种特殊情况,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当一束平行光波通过一个非常窄的缝隙时,光会弯曲和发散,产生强弱交替的干涉条纹。
这里的交替现象是因为光的波动性质叠加所致。
夫琅禾费衍射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光的波动特性的重要线索,对于理解光的传播和干涉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2.2 衍射光栅衍射不仅限于狭缝,还可以通过光栅来实现。
光栅是一种由有规则的孔或条带构成的光学元件,可以用于衍射实验。
由于光栅具有多个凹槽(或条带),光通过光栅后会发生衍射,产生出多个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
波动光学的知识点总结波动光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光的波动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波长和频率,具有幅度和相位的概念。
光的波长和频率决定了光的颜色和能量,波长短的光具有较高的能量,频率高的光具有较大的能量。
光的波动性质使得光能够在空间中传播,并且能够在介质中发生折射、反射等现象。
2. 光的干涉干涉是光波相遇时互相干涉的现象。
干涉是波动光学中一种重要的现象,它包括两种类型:相干干涉和非相干干涉。
相干干涉是指来自同一光源的两条光线之间的干涉,而非相干干涉是指来自不同光源的两条光线之间的干涉。
在干涉实验中,通常会通过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等实验来观察干涉现象。
3. 光的衍射衍射是光波通过狭缝或者物体边缘时发生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
光的衍射是波动光学中的重要现象,它可以解释光通过小孔成像、光的散斑等现象。
在衍射实验中,通过单缝衍射、双缝衍射、菲涅尔衍射等实验可以观察衍射现象。
4. 光的偏振偏振是光波中振动方向的特性,偏振光是指光波中只沿特定振动方向传播的光波。
光的偏振是光波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可以通过偏振片、偏振器等光学元件来实现。
在偏振实验中,可以通过偏振片的转动、双折射现象等来观察偏振现象。
5. 光的成像成像是光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
通过成像实验,可以研究光的成像规律、成像质量和成像系统的性能等问题。
光的成像是波动光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主要包括光的成像原理、成像系统的构造和成像参数的计算等内容。
综上所述,波动光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光的波动性质和光的传播规律。
波动光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光的波动性质、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和光的成像等内容。
通过波动光学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光的波动性质和光的传播规律,为光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大学物理_物理光学(二)引言概述:物理光学是大学物理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深入探讨光的波动性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阐述物理光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
1. 光的干涉现象:- 介绍光的干涉现象,包括两束光的干涉、干涉条纹的形成等。
- 讨论干涉的条件和原理,如杨氏双缝实验、牛顿环实验等。
- 解析干涉的应用,例如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和干涉测量技术。
2. 光的衍射现象:- 解释光的衍射现象,包括单缝衍射、双缝衍射等。
- 探讨衍射的内容和原理,如惠更斯-菲涅尔原理等。
- 探索衍射的应用,例如衍射光栅的工作原理和衍射光谱仪的使用方法等。
3. 光和波的偏振:- 介绍光和波的偏振现象,以及光的偏振方式。
- 阐述偏振光的性质和产生机制,如马吕斯定律等。
- 探讨偏振光的应用,例如偏振片的使用和偏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等。
4. 光的相干性和激光:- 讲解光的相干性,如相干长度和相干时间等概念。
- 探讨激光,包括激光的产生原理和特性,如激光的单色性和定向性等。
- 分析激光的应用,例如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激光在通信和医学领域的应用等。
5. 光的散射和色散:- 介绍光的散射现象,如瑞利散射和弗伦耳散射等。
- 阐述色散现象,包括光的色散和物质的色散。
- 探讨散射和色散的应用,例如大气散射对天空颜色的影响和光谱分析等。
总结:物理光学是探究光波动性质的重要学科,它涉及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相干性、激光、散射和色散等多个方面。
本文通过概述以上五个大点,详细介绍了物理光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希望能够对读者对物理光学理解有所助益。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带目录)大学物理波动光学摘要:波动光学是大学物理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光的波动性质及其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本文主要介绍了波动光学的基本概念、波动方程、干涉现象、衍射现象、偏振现象以及光学仪器等,旨在为读者提供系统的波动光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一、引言波动光学是研究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波动性质的科学。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粒子性和量子性。
波动光学主要关注光的波动性质,研究光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波动光学在科学技术、工程应用、日常生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技术、光学仪器等。
二、波动方程波动方程是描述波动现象的基本方程。
光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
波动方程可以表示为:∇^2E(1/c^2)∂^2E/∂t^2=0其中,E表示电场强度,∇^2表示拉普拉斯算子,t表示时间。
该方程描述了光波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传播规律。
三、干涉现象1.极化干涉:当两束相干光波在空间某点相遇时,它们的电场矢量方向相同,相互加强,形成明条纹;当电场矢量方向相反,相互抵消,形成暗条纹。
2.非极化干涉:当两束相干光波在空间某点相遇时,它们的电场矢量方向垂直,相互叠加,形成干涉条纹。
四、衍射现象衍射现象是光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产生的现象。
衍射现象的本质是光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使得光波在空间中形成干涉图样。
衍射现象可以分为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两种:1.菲涅耳衍射:当光波通过狭缝或障碍物时,光波在衍射角较小的情况下发生的衍射现象。
菲涅耳衍射的衍射图样与狭缝或障碍物的形状、大小以及光波的波长有关。
2.夫琅禾费衍射:当光波通过狭缝或障碍物时,光波在衍射角较大的情况下发生的衍射现象。
夫琅禾费衍射的衍射图样与狭缝或障碍物的形状、大小以及光波的波长有关。
五、偏振现象偏振现象是光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矢量在空间某一方向上振动的现象。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知识点总结)contents•波动光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干涉理论与应用目录•衍射理论与应用•偏振光理论与应用•现代光学技术发展动态简介波动光学基本概念与原理01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横波性质,其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描述光波的物理量包括振幅、频率、波长、波速等,其中波长和频率决定了光的颜色。
光波的传播遵循波动方程,可以通过解波动方程得到光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光波性质及描述方法干涉现象是指两列或多列光波在空间某些区域相遇时,相互叠加产生加强或减弱的现象。
产生干涉的条件包括: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常见的干涉现象有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等,可以通过干涉条纹的形状和间距等信息来推断光源和介质的性质。
干涉现象及其条件衍射现象及其分类衍射现象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
衍射现象可以分为菲涅尔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两种类型,其中菲涅尔衍射适用于障碍物尺寸与波长相当或更小的情况,而夫琅禾费衍射适用于障碍物尺寸远大于波长的情况。
常见的衍射现象有单缝衍射、圆孔衍射等,可以通过衍射图案的形状和强度分布等信息来研究光波的传播规律和介质的性质。
偏振现象与双折射偏振现象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受到限制的现象。
根据振动方向的不同,光波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类型,其中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偏振现象。
双折射现象是指某些晶体在特定方向上对光波产生不同的折射率,使得入射光波被分解成两束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光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光学器件如偏振片、偏振棱镜等中有重要应用。
通过研究偏振现象和双折射现象,可以深入了解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开发新型光学器件和技术的可能性。
干涉理论与应用02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及结果分析实验原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基于光的波动性,通过双缝产生的相干光波在空间叠加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光波通过双缝后会在屏幕上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条纹间距与光波长、双缝间距及屏幕到双缝的距离有关。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总结引言波动光学是大学物理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研究光的传播和干涉衍射现象。
本文将对大学物理中的波动光学进行总结和归纳,内容包括光的波动性质、干涉现象、衍射现象等。
光的波动性质光既具有粒子性质又具有波动性质,可以通过以下实验证明:- 杨氏双缝实验:将一个点光源照射到一个有两条细缝的屏幕上,观察到在屏幕背后的墙上出现一系列亮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实验证明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质。
- 光的衍射现象:光通过某个孔洞或物体边缘时,会沿着扩散波的方式传播,形成衍射图样。
光的衍射现象同样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质。
干涉现象干涉是两个或多个波相遇时产生的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1. 干涉是波动性质的直接表现,只有至少两束波才能产生干涉现象。
2. 干涉分为相干干涉和非相干干涉。
相干干涉是指波源的频率和相位相同或相近,非相干干涉指波源的频率和相位差异较大。
3. 干涉现象包括等厚干涉、薄膜干涉、牛顿环等。
等厚干涉等厚干涉是在等厚体(如平行板)两个表面之间形成的干涉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 干涉条纹的间距是由波长、介质折射率差和等厚体厚度决定的。
- 等厚干涉的应用包括测量薄膜厚度、判断材料性质等。
薄膜干涉薄膜干涉是在薄膜表面和基底表面之间形成的干涉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 薄膜干涉的颜色随着入射光的颜色和薄膜厚度的改变而改变。
- 薄膜干涉的应用包括光学镀膜、光学仪器等领域。
牛顿环牛顿环是一种由大气中的薄膜产生的干涉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 牛顿环是由于光的不同波长在大气中的衍射和干涉引起的。
- 牛顿环的中心位置与基座材料的折射率有关,可用于测量折射率。
衍射现象衍射是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传播介质发生扰动时发生的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1. 衍射现象是波动性质的直接表现,与波的传播方式密切相关。
2. 衍射现象包括单缝衍射、双缝衍射、衍射光栅等。
单缝衍射单缝衍射是在缝隙较小的板上通过光时产生的衍射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 单缝衍射的衍射图样主要包括中央最亮的主极大和两侧的次级最暗区。
大学物理中的波动光学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波动光学是大学物理中的重要部分,它主要研究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
本文将从光的波动性质入手,探讨光的干涉与衍射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实验和应用。
一、光的波动性质在大学物理中,我们学习到光既可以被看作是粒子,又可以被看作是波动。
光的波动性质表现在它的传播过程中,比如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
对于波动光学来说,最重要的性质是干涉与衍射。
二、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指的是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产生的干涉现象。
干涉现象有两种主要类型:射频中心干涉和干涉条纹。
光的干涉可以用杨氏双缝实验进行说明。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光通过一个狭缝后,再通过两个互相平行的狭缝。
当光通过双缝后,会出现干涉现象,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三、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指的是光通过一个遮挡缝隙或物体边缘时产生的弯曲现象。
衍射可以用夫琅禾费衍射实验进行说明。
在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光通过一个狭缝后,衍射到一个屏幕上。
屏幕上出现一系列从中心扩散的亮暗交替的衍射条纹。
四、干涉与衍射的应用干涉与衍射现象不仅仅是物理实验的现象,还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光学仪器中,干涉仪常用于测量光的波长和折射率。
干涉仪还可以用于光的分光和干涉图样的观察。
另外,衍射也有很多实际应用,比如衍射光栅可以用于光谱仪和激光衍射,而衍射现象也与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等相关。
五、总结波动光学中的干涉与衍射现象是大学物理中的重要内容。
光的干涉指的是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产生的干涉现象,而光的衍射指的是光通过一个遮挡缝隙或物体边缘时产生的弯曲现象。
干涉与衍射现象不仅仅是实验现象,还有广泛的应用。
在光学仪器和其他领域中,干涉与衍射的原理被应用于测量、观察和研究等方面,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光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是大学物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干涉与衍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波动性质,也能够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发掘干涉与衍射的潜力,为光学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大学物理光学与波动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光学与波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而波动研究波的特性和传播规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大学物理中的光学与波动。
一、光的传播与光速度光的传播是指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根据光的波动理论,光是一种经典电磁波,具有特定的波长和频率。
光的传播速度通常用光速来表示,即299,792,458米每秒。
光速的确定为物理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准,也被用来定义其他基本物理量(如电磁学中的电磁波速度)。
二、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是指光从一个介质界面上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在两个介质交界处发生折射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个数学关系。
这个关系可以用来解释光在水中折射时出现的折射现象。
三、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的现象。
光的干涉现象可以通过杨氏实验来观察和解释。
光的干涉现象在光学中具有重要应用,如干涉仪、薄膜干涉等。
光的衍射则是指光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孔或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的孔径时,光波发生弯曲和重新扩散的现象。
衍射现象可以用夫琅禾费衍射公式来计算和描述。
四、光的偏振与波片偏振光是指只在一个特定方向上振动的光。
偏振光的特点是具有固定的振动方向,可以通过使用波片(如偏振片)来实现对光的偏振处理。
波片是一种光学元件,可以选择性地使特定方向的光通过,而阻止其他方向的光通过。
五、声波与光波除了电磁波中的光波之外,波动学还研究其他类型的波,比如声波。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压力变化在介质中传播而成的。
与光波不同,声波需要介质提供承载的媒介来传播。
总结:光学与波动作为大学物理的重要内容,涵盖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以及其他类型的波动现象。
通过研究光学与波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性质、波的传播规律和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应用方面,光学与波动在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光学显微镜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光的干涉—牛顿环【实验目的】1、了解牛顿环等厚干涉的原理和观察方法2、利用干涉方法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3、掌握读数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4、学习用逐差法和图解法处理数据,并比较两种处理结果【实验原理】通常将同一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束光,在空间经过不同的路程后合在一起产生干涉。
牛顿环是典型的等厚干涉现象牛顿环实验装置通常是由光学玻璃制成的一个平面和一个曲率半径较大的球面组成,在两个表面之间形成一劈尖状空气薄层。
以凸面为例,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在透镜表面相遇时就会发生干涉现象,空气膜厚度相同的地方形成相同的干涉条纹,这种干涉称作等厚干涉。
在干涉条纹是以接触点为中心的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称牛顿环。
牛顿环的形成:由于透镜表面B点处的反射光1和玻璃板表面C点的反射光2在B点出发生干涉,在该处产生等厚干涉条纹。
按照波动理论,设形成牛顿环处空气薄层厚度为d,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为:△=2d + λ/ 2 = kλ当适合下列条件时有△ =2d + λ/ 2 = kλ---------(1)( K = 1,2,3,... 明环)△ =2d + λ/ 2 = (2k+1)λ/2---------(2)( K = 1,2,3,... 暗环)式中λ为入射光的波长,λ/2 是附加光程差,他是由于光在光密介质面上反射时产生的半波损失而引起的公式(2)表明,当 K=0 时(零级),d=0,即平面玻璃和平凸透镜接触处的条纹为暗纹。
光程差Δ仅与d 有关,即厚度相同的地方干涉条纹相同。
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测量:由几何关系,在B点可得:r2=R2-(R2-d2)=2Rd-d2因为 R>>d 所以得上式表明d 与成正比,说明离中心越远,光程差增加越快,干涉条纹越来越密。
由公式:... (暗环)可知若测出第K 级暗环的半径,且单色光的波长已知时,就能算出球面的曲率半径R 。
但在实验中由于机械压力引起的形变以及球面上可能存在的微小尘埃,使得凸面和平面接触处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点,而是一个不很规则的圆斑,因此很难准确测出的值。
光的干涉与干涉仪知识点总结光的干涉是光波的相干性质所表现出的现象,它是光的波动性质的重要体现。
干涉现象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并被用于研究物质的性质以及其他相关领域。
本文将对光的干涉及干涉仪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应用和特点。
一、光的干涉1. 干涉的概念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的现象。
当光波的路径差满足一定条件时,会出现干涉现象。
光波的相位差和路径差是干涉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
2. 干涉的类型根据光波的相干性质和光程差的特点,干涉可分为两类:相干光的干涉和非相干光的干涉。
相干光干涉主要包括薄膜干涉、双缝干涉、马赫-曾德尔干涉等。
非相干光干涉主要包括自发辐射干涉、多普勒光干涉等。
3. 干涉的条件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光源必须是相干光,即波长相同、相位一致;二是光波的路径差必须满足波长对应的相位差。
二、干涉仪1. 干涉仪的定义与组成干涉仪是用于观察和测量干涉现象的仪器。
它主要由光源、分波器、光学路径调节装置以及干涉图样的接收和观察装置等组成。
2. 干涉仪的分类常见的干涉仪有迈克尔逊干涉仪、杨氏干涉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等。
它们的原理和设计各不相同,适用于不同的干涉实验和测量。
3. 干涉仪的应用干涉仪广泛应用于光学测量、光程测量、干涉条纹的观察和分析以及物体表面形貌的测量等领域。
例如,利用干涉仪可以测量光的波长、物体的薄膜厚度、材料的折射率等。
三、光的干涉应用案例1. 干涉仪在光学显微镜中的应用在光学显微镜中,安装干涉仪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干涉条纹,获得更精确的显微图像。
这样可以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和观察的清晰度,扩大显微镜的应用范围。
2. 干涉仪在激光干涉测量中的应用激光干涉测量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通过干涉仪观察和分析干涉条纹,可以测量物体的微小位移、形变和震动等信息。
3. 光的干涉在光学元件制造中的应用光的干涉还可以应用于光学元件的制造和检测过程中。
例如,在透镜和平面镜的检测中,可以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确定透镜表面的形状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