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苏省连云港、徐州、宿迁三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55.54 KB
- 文档页数:19
连云港、徐州、宿迁三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网络上大规模的“挖掘机哪家强?”造句热,使蓝翔技校。
事实上,现在“蓝翔”已经和“土豪”等词语一样,成了某种文化的象征。
“蓝翔”两个字早已不再是蓝翔技校的代名词,而逐步成了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
A.爆发名声大噪演绎 B.爆发名声大噪演化C.暴发声名鹊起演化 D.暴发声名鹊起演绎【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爆发:比喻像弹药爆炸一样突然、迅速地发生,适用范围比较广,如巨大的声音、重大事件等的突然出现。
暴发:侧重来得突然而猛烈,适用范围较窄,多与和水相关的事物相连,如山洪、洪水等。
第一处是说的是网络上的“造句热”,与水武官,故排除CD两项。
名声大噪: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侧重于之前有点小名气,突然因为某原因而被世人所知。
声名鹊起:一时名声很大,主要侧重于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突然因为某原因被世人所知。
第二处从内容和我们的认知来看,蓝翔技校之前有点小名气,因网络上的造句热而被世人所熟知,故使用“名声大噪”。
演绎: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
演化:演变,变化发展。
第三处从句子内容来看是说“蓝翔”演变成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故应使用“演化”。
【思路点拨】解答词语题要注意①理解近义词的区别,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比如本题的“爆发”和“暴发”,这两个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使用范围和对象上,故可以作为排除的依据;②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③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④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和句间的关系,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比如本题的“名声大噪”和“声名鹊起”,就应该从前后两个句子的内容入手。
⑤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绝密★启用前
宿迁市三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卷 2015-03-28
(考试时间:分钟? :分
注意事项:
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考试结束,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否则不予计分。
(1)
▲
(2)
⑴ ▲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⑵ 绿云扰扰, ▲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杜牧《阿房宫赋》)
⑶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⑷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⑸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
(李白《蜀道难》)
⑹ 无丝竹之乱耳, ▲ 。
(刘禹锡《陋室铭》)
⑺ 春冬之时, ▲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⑻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12~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夜晚的黑暗是一只口袋,一只盛满了发出黎明金光的口袋。
”
? 这句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2)七、作文(70分)。
江苏省连云港、徐州、宿迁三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网络上大规模的“挖掘机哪家强?”造句热,使蓝翔技校。
事实上,现在“蓝翔”已经和“土豪”等词语一样,成了某种文化的象征。
“蓝翔”两个字早已不再是蓝翔技校的代名词,而逐步成了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
A.爆发名声大噪演绎 B.爆发名声大噪演化C.暴发声名鹊起演化 D.暴发声名鹊起演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爆发:比喻像弹药爆炸一样突然、迅速地发生,适用范围比较广,如巨大的声音、重大事件等的突然出现。
暴发:侧重来得突然而猛烈,适用范围较窄,多与和水相关的事物相连,如山洪、洪水等。
第一处是说的是网络上的“造句热”,与水武官,故排除CD两项。
名声大噪: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侧重于之前有点小名气,突然因为某原因而被世人所知。
声名鹊起:一时名声很大,主要侧重于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突然因为某原因被世人所知。
第二处从内容和我们的认知来看,蓝翔技校之前有点小名气,因网络上的造句热而被世人所熟知,故使用“名声大噪”。
演绎: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
演化:演变,变化发展。
第三处从句子内容来看是说“蓝翔”演变成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故应使用“演化”。
解答词语题要注意①理解近义词的区别,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比如本题的“爆发”和“暴发”,这两个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使用范围和对象上,故可以作为排除的依据;②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③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④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和句间的关系,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比如本题的“名声大噪”和“ 声名鹊起”,就应该从前后两个句子的内容入手。
⑤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连云港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B(爆发:比喻像弹药爆炸一样突然、迅速地发生,适用范围比较广,如巨大的声音、重大事件等的突然出现。
暴发:侧重来得突然而猛烈,适用范围较窄,多与和水相关的事物相连,如山洪、洪水等。
名声大噪: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侧重于之前有点小名气,突然因为某原因而被世人所知。
声名鹊起:一时名声很大,主要侧重于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突然因为某原因被世人所知。
演绎: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
演化:演变,变化发展。
)2.(3分) D(A.“导致”与“主要原因”杂糅;B.语序不当,应是“管控、治理、消除雾霾”;C.缺少介词,在“和”前或后补上“与”。
)3.(3分) A (B项“垂念”改为“感念”,C项“家严”改为“令堂”,D项“府上”改为“寒舍”。
)4.(3分)B(是冬季之景)5.(3分) B(语段起句写日光下景物,结尾处总结句先后写“日光下的景物”和“月下的景象”,行文层次分明。
五个句子中,①③写“视觉刺激”,属于“日光下景物”层次;根据③中“这”指代作用,两者顺序应是①③。
②⑥⑤④属于“月下的景象”的层次。
②“而在晚间”标明进入第二个层次叙写;⑥句中的“便”承②句的色调变化,⑤“这种外静内闲的境地”指代②中的描写;④承⑤句,由“我”到“物我”。
)二、文言文阅读(18分)6.(3分) D (易:替代,替换)7.(3分) B8.(1)(4分)(大家)都认为赦免是皇上已经推行的命令,不是关系疏远地位卑下的人应当议论的,都说(石介)应当被罢免,唯独我认为不是这样。
(“贱”“罢”“然”各1分,语意通顺1分)(2)(4分)即使皇上喜欢他,如果这个人没有才干,那么您也应当弹劾他并让他离开。
(“虽”“不肖”“去”各1分,语意通顺1分)9.(4分)(1)石介确实是有才之人;(2)杜中丞顺从上意,未能力争。
(每点2分)【参考译文】(我)欧阳修从前见到您荐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做主簿,最近又听说石介因为上书谈论赦免的事情被罢官,台中于是举荐其他官员代替石介。
江苏宿迁市三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在那荒唐的十年中间,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的程度,谎言变成了真理,说真话倒犯了大罪。
②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只有你一人而已。
③孔子弟子▲者七十多人,其中谁是最贤能的呢?A.登堂入室登峰造极千古独步B.登堂入室千古独步登峰造极C.登峰造极千古独步登堂入室D.千古独步登堂入室登峰造极【答案】C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马年“春晚”节目中,由开心麻花团队精心打造的喜剧小品《扶不扶》,以生活气息浓郁、喜剧效果明显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是毋庸置疑的。
B.澳大利亚搜寻马航MH370航班联合协调中心公布了最新搜索情况。
“蓝鳍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已经开始执行其第二次海底搜索任务。
C.近日,中央电视台举行的“文明天下行”大型投票活动,高票选出了“随车扔垃圾”这一行车行为,成为民众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
D.自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诗歌日”以来,为世界各地人们举办诗歌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推动了诗歌运动的发展。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是毋庸置疑的”结构混乱;C“选出”和“行为”搭配不当,“列车”做“行为”的定语不当,最后一句无明确主语;D介词“自……以来”误用导致主语缺失。
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连云港、徐州、宿迁三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网络上大规模的“挖掘机哪家强?”造句热,使蓝翔技校。
事实上,现在“蓝翔”已经和“土豪”等词语一样,成了某种文化的象征。
“蓝翔”两个字早已不再是蓝翔技校的代名词,而逐步成了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
A.爆发名声大噪演绎 B.爆发名声大噪演化C.暴发声名鹊起演化 D.暴发声名鹊起演绎【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爆发:比喻像弹药爆炸一样突然、迅速地发生,适用范围比较广,如巨大的声音、重大事件等的突然出现。
暴发:侧重来得突然而猛烈,适用范围较窄,多与和水相关的事物相连,如山洪、洪水等。
第一处是说的是网络上的“造句热”,与水武官,故排除CD两项。
名声大噪: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侧重于之前有点小名气,突然因为某原因而被世人所知。
声名鹊起:一时名声很大,主要侧重于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突然因为某原因被世人所知。
第二处从内容和我们的认知来看,蓝翔技校之前有点小名气,因网络上的造句热而被世人所熟知,故使用“名声大噪”。
演绎: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
演化:演变,变化发展。
第三处从句子内容来看是说“蓝翔”演变成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故应使用“演化”。
【思路点拨】解答词语题要注意①理解近义词的区别,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比如本题的“爆发”和“暴发”,这两个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使用范围和对象上,故可以作为排除的依据;②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③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④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和句间的关系,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比如本题的“名声大噪”和“声名鹊起”,就应该从前后两个句子的内容入手。
⑤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江苏省淮安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英语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12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密封线内不要答题.3.请将所有答案均按照题号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纸相应的答题处,否则不得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A. She lost her keys.B. She changed her lock.C. She couldn't find her apartment.2. How does the man probably feel?A. Annoyed.B. Pleased.C. Interested.3. What does the man say about the woman?A. She is normal.B. She should get some help.C. She needs a new phone.4.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A. Go to another club.B. Go to the front of the line.C. Wait in line for two hours.5.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A weekend plan .B. Something in the sky. C . A painting.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补充训练二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王维虽然仕途稍有挫折,但总的看来比较顺遂,这可能与他那▲的性格有关。
王维的心里,总有一种回归平衡、平静、安适的冲动,▲他大量的诗歌有一种雅致的▲。
A.不温不火以至品位B.不温不火以致品位C.不瘟不火以至品味D.不瘟不火以致品味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基于公共交通安排及市民安全,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原定于10月1日晚上8时在维多利亚港举行的国庆烟花汇演将会取消。
B.欧洲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向目标彗星的彗核发射着陆器“菲莱”,各国科学家对此着陆器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C.南京市交管部门负责人曾明确表示,如果出台限牌或者单双号限行这样的政策,一定会听取广泛的意见,绝对不会搞突然袭击。
D.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在记者会上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初步显示,亚洲航空公司失联客机有可能已经沉入海底。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B.我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时令不对,一直没能尝到这道菜。
C.我所做的只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愿足矣。
D.一位作者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奉上拙著一本,书中谬误,敬请斧正。
4.下面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七言律诗《登洛阳故城》,中间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禾黍离离半野蒿,▲ 。
▲ ,▲。
▲ ,▲ 。
▲ ,犹自吹笙醉碧桃。
①鸦噪暮云归古堞②雁迷寒雨下空壕③可怜缑岭登仙子④水声东去市朝变⑤山势北来宫殿高⑥昔人城此岂知劳A.②④⑥③⑤①B.④⑤⑥①②③C.⑤③②④⑥①D.⑥④⑤①②③5.下面是《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时的对话。
请根据回答内容,选出最恰当的提问。
(3分)记者:▲ ?韩美林:别指望父母,要有独立的自尊心。
就像我小学时的校歌唱的:“但得有一技在身,就不怕贫穷。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练习题【基础达标】1.统计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国有经济产值平均增长速度高于10%,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这表明,我国国有经济()①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②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③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④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具有关键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在国民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排除①和②。
通过国有经济的实力和发展速度,可知国有经济的作用,故选③④。
2.分析某公司经济成分示意图,可知该公司()①是国有控股企业②是混合所有制企业③是公有制企业④具有非公有制性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公有制实现形式。
该公司经济成分中,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超过50%,可知①正确。
该公司由公有制经济成分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组成,属于混合所有制企业,故②正确,排除③。
该公司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可见具有公有制性质,排除④。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民营经济地位作用的肯定,体现了党和国家发展民营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坚定性。
《决定》提出,对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技术、资金、用地等方面的支持。
这是因为()A.从作用看,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巩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C.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答案】C【解析】之所以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技术、资金、用地等方面的支持。
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选C。
A、B、D说法错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是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作用。
南通、扬州、淮安、泰州四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零停爭的一组是(3分)《蒙娜丽莎》是一幅享誉全球的画作,作者达•芬奇力图使人物的美丽外形和丰富感情▲巧妙的结合。
画中,蒙娜丽莎生动自然、温柔甜美的笑容▲。
她的笑容充满魅力、耐人寻味,被称为“神秘的微笑”,对此人们一直▲。
A.达到溢于言表不置可否B.达到跃然纸上莫衷一是C.达成跃然纸上不置可否 D.达成溢于言表莫衷一是答案:B(“达到”的意思是“到”,多指抽象事物或程度;“达成”的意思是经商谈后得到某种结果或形成某种意见。
“溢于言表”指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跃然纸上”形容描写或刻画得十分生动逼真。
“莫衷一是”的意思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不置可否”的意思是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的一项是(3分)A.大力发展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B.45年前,“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打破了超级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显示了中国人民勇攀高峰的决心,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C.笛声作为听觉意象,能引发诗人的联想,在诗人审美情感的兴起和升华中起到激发、催化作用,从而增强诗歌的表达手段和艺术效果。
D.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当下的环境整治是一个综合性难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主体的多方努力共同打造一个绿色的社会环境。
答案: B(A项,“不仅……而且”递进不当;C项,“增强”与“手段”搭配不当;D项,句式杂糅。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新作出版,诚挚裕各位方家斧正!B.初次见面,久仰久仰,请多多赐教!C.惠书敬悉,金玉良言令我茅塞顿开!D.大驾光临,本人定在寒舍虔敬恭候!答案: A(“斧正”为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新作已出版无需修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人喜欢通过门、窗等事物接触外面的大自赢,是为了▲ 。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徐州市、宿迁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
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
”余深爱其言。
须知有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诗三百》半是劳人思妇真言情之事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能出其范围否?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
”(节选自《随园诗话》)20.《随园诗话》的作者是▲,他提出的▲,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
2分)21.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文本的观点。
(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家》叙写了高家的四类人物:封建家族维护者高老太爷;败家子克安、克定;反抗者觉新觉民;受害者梅、瑞珏、鸣凤。
B.《女神·天狗》中,天狗那可以“吞掉一切星球”的豪迈气概,正是五四时期要求破坏一切因袭传统、毁灭旧世界的精神再现。
C.《红楼梦》中,元春命运决定贾府的兴衰。
元春进宫,贾府进入繁荣时期;元春封为贵妃,贾府达到鼎盛;元春生病暴毙,贾府随之衰败。
D.《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计划让克罗旭或格拉桑去巴黎清理弟弟的债务,克罗旭表示他可以去巴黎办这件事且不要葛朗台付旅费。
E.《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决定要证实克劳狄斯的罪行,恰好宫中来了一个戏班子。
他命戏子排演《贡扎古之死》,自己加编新台词,改成了《捕鼠机》。
23.简答题(10分)(1)“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一诗赞赏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位人物?请简述诗中相关情节。
(5分)(2)请概述《茶馆》中秦仲义的遭遇并简析其性格。
(5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徐州市、宿迁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占据/倨傲 咳嗽/瞌睡虫 鞭笞/嗤之以鼻 B.扉页/绯红 莘莘/西洋参 猝然/一蹴而就 C.羁縻/糜烂 咯血/卡脖子 丰硕/数见不鲜 D.牛犊/渎职 忏悔/颤巍巍 古刹/叱咤风云 2.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这份报告详实地列举了我国10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平铺直叙,毫不夸饰,厚重而 大气,客观而准确,读来令人叹服。
B.今天表彰大会上,主持人请一位劳动模范介绍自己的事迹,这位劳模却出言无状, 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其实很多同事干得比我更好。
” C.在文学创作中,很多已经形成共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是不可随意逾越、颠覆的,墨 守成规和突破创新相结合才是正确的创作态度。
D.淅沥的秋雨湿透了他的衣服,画出了他瘦削凸起的胛骨,他双手交叉护在胸前,可 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3.阅读下面的这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不超过20字)(4分)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近日发布全省和南京市CPI指数。
3月江苏CPI同比上涨1.5%,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创下近40个月以来的新低。
南京CPI比全省水平略高,同比上涨1.6%,比2月下降了0.2个百分点。
烟酒价格的下跌成为拉低CPI涨幅的最主要原因。
烟酒价格从2月到3月持续走低,相关人士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受限制公款消费政策的影响,全社会提倡勤俭节约,导致烟酒的消费下滑,直接带来了价格的走低。
4.2013年2月,一位名叫梁齐齐的游客在故宫文物一口大铜缸上刻下了梁齐齐到此一游的文字,被人拍照并上传到微博。
梁齐齐立刻引来众多网友的辱骂,并被人肉搜索,甚至有网友说梁齐齐,故宫喊你回家剁手。
请对梁齐齐或网友说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鲜明、用语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
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一文中认为:“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
”此认识的形成是基于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②巩固专制王权需要③维护农民切身利益④实现儒家仁政的社会理想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3.(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
”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4. (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A.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B.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D.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5.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
”这段材料表明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内A.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B.认可封建剥削,巩固地主土地所有制C.根除私有制,实现土地完全公有D.消灭地主,实现“耕者有其田”6.右图是近代某企业的宣传广告,从中能提取到的历史信息有①民族资本家重视产品宣传②广告图案设计具有浓厚本土文化色彩③揭示了民族资本家见利忘义的本性④民族企业如朝日般持续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江苏大联考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试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4.交卷时,可根据需要在加注“”标志的夹缝处进行裁剪。
5.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语文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当汤触及舌尖,略带苦涩,含入口中,滋味,“岩韵”这种大红袍茶的特征彻底彰显出来。
②对于本质上不同的事物,应该对待,不应该混为一谈。
③马三立的孙子马小川说:“我们是相声世家,我的相声兴趣应该是熏出来的。
”A.淳厚个别耳濡目染B.醇厚个别耳闻目睹C.醇厚各别耳濡目染D.淳厚各别耳闻目睹2.下列诗句与“疏影横斜水清浅”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秋色入林红黯淡B.云乱水光浮紫翠C.暗香浮动月黄昏D.落日亭亭向客低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 ;鲁迅也是这样,在同样一个文学平台上其他作家所具备的,鲁迅都有,但鲁迅的那一点审视力和思想性可能是所有人都没有的。
①别人有的你都有②是我们不能具备的③一个作家的伟大在于④而你有的那一点别人又没有⑤我们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伟大⑥就因为他对众生哪怕是罪人的爱A.⑤⑥④③①②B.③①④⑤⑥②C.⑤⑥②③①④D.③⑥①④②⑤4.下面这幅题为《要!》的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恰切的一项是(3分)《要!》【注】此为丰子恺的漫画,漫画中的文字为“欲上青天揽明月”。
A.每当明月高挂,母亲会抱着孩子,来到窗前,享受着这夜晚的清爽。
B.小孩子的心灵是无限广阔的、无限美丽的,他们拥有最广阔的大地。
C.面对小孩子的好奇,母亲抱着孩子,放飞孩子自由翱翔的心灵世界。
D.表现了孩子渴望把月亮拿在手中把玩的心情,透着孩子的童真童趣。
5.针对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的现状,某学校学生会拟开展“暑期防溺水安全”的主题活动,为宣传安全知识,学生会将对某安全专家进行采访,请你设计三个采访问题。
江苏省连云港、徐州、宿迁三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网络上大规模的“挖掘机哪家强?”造句热,使蓝翔技校。
事实上,现在“蓝翔”已经和“土豪”等词语一样,成了某种文化的象征。
“蓝翔”两个字早已不再是蓝翔技校的代名词,而逐步成了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
A.爆发名声大噪演绎 B.爆发名声大噪演化C.暴发声名鹊起演化 D.暴发声名鹊起演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爆发:比喻像弹药爆炸一样突然、迅速地发生,适用范围比较广,如巨大的声音、重大事件等的突然出现。
暴发:侧重来得突然而猛烈,适用范围较窄,多与和水相关的事物相连,如山洪、洪水等。
第一处是说的是网络上的“造句热”,与水武官,故排除CD两项。
名声大噪: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侧重于之前有点小名气,突然因为某原因而被世人所知。
声名鹊起:一时名声很大,主要侧重于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突然因为某原因被世人所知。
第二处从内容和我们的认知来看,蓝翔技校之前有点小名气,因网络上的造句热而被世人所熟知,故使用“名声大噪”。
演绎: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
演化:演变,变化发展。
第三处从句子内容来看是说“蓝翔”演变成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故应使用“演化”。
解答词语题要注意①理解近义词的区别,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比如本题的“爆发”和“暴发”,这两个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使用范围和对象上,故可以作为排除的依据;②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③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④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和句间的关系,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比如本题的“名声大噪”和“ 声名鹊起”,就应该从前后两个句子的内容入手。
⑤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电影《失孤》无疑是三月份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情节的破碎,是导致了《失孤》在飘渺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
B.有人观看了《穹顶之下》后,撰文反击柴静,同时指出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责任在政府。
C.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是导致了《失孤》在飘渺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句式杂糅,“导致……”与“是……的主要原因”两句杂糅到一起,应去掉其中之一;B.“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语序不当,应是“管控、治理、消除雾霾”,当连续几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放在一起的时候,要考虑这些动词前后的关系;C.“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应在“和”前或后补上“与”。
做辨析病句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①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
②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
如本题A项,最后一小句的主干是“是导致了……的原因”,由此可以知道“导致”和“……的原因”句式杂糅。
③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
如本题B项,“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这是几个连续的动词,动词之间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应是先“管控”,然后“治理”,最后是“消除”。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通知:兹定于6月5日下午3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
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答案】A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诗句,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写景物季节相同的一项是()(3分)A.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B.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C.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D.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是冬季大雪纷飞的景象,此句中的“千树万树的梨花”指的是雪。
B“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同样是冬季之景,句中的“飞花”指的是雪花,是雪花让“青竹变琼枝”。
A项“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写的是初夏的景象,句中抓住“麦气”“绿阴幽草”,写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
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C“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写的是秋季,句中抓住香销的“菡萏”、残的“翠叶”、“西风”,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
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
西风,秋风之谓也。
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
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
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
D.“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写的是晚春时节,句中直接说“春欲晚”,同时辅以满地的“梨花”。
本题主要应从诗句中找标志,一是景物,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专有景物,比如春季是“花”,夏季是“草”,秋季是“菊”,冬季是“雪”;二是情感上,晚春时往往是伤感的,秋季往往是悲的。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无论什么景物,在太阳的强烈光线下,总有几分太清晰,太现实,。
简单地说,日光下的景物是散文,只能使我们兴奋;月下的景象是诗,它能使我们遐想、幽思。
①给我们视觉的刺激太强。
②而在晚间,一切景物的色调都暗淡了,轮廓也迷离了。
③这只能使人由疲倦而厌恶。
④物我都冥合了,诗化了。
⑤在这种外静内闲的境地,我们喜悦,悠然,怡然。
⑥我们的心弦便弛缓下去。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③②⑥⑤④ C.②⑥④①③⑤ D.②④③⑥①⑤【答案】B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欧阳修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
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喜辩是非,真好义之士也。
始执事举介,议者咸曰知人之明,今闻其罢,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曰当罢,修独以为不然。
主簿于台中,非言事之官,然大抵居台中者,必以正直、刚明、不畏避为称职。
今介未履台门之阈,而已因言事见罢,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直可任御史也。
是执事有知人之明,而介不负执事之知矣。
修尝闻长老说,赵中令相太祖皇帝也,□某事择官,中令列二臣姓名□进,太祖不肯用。
他日又问,复以进,又不用。
他日以问,复以进,太祖大怒,裂□奏,掷殿阶上,中令色不动,插笏带间,徐拾碎纸袖归中书。
他日又问,则补缀□复以进,太祖大悟,终用二臣者。
彼之敢尔者,盖先审知其人之可用,然后果而不可易也。
今执事之举介也,若知而举,则不可遽止。
且中丞为天子司直之臣,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
上虽恶之,其人贤,则当举而申之。
非谓随上好恶而高下者也。
故曰主簿虽卑,介虽贱士,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况今斥介而他举,必亦择贤而举也。
夫贤者固好辩,若举而入台,又有言,则又斥而他举乎?如此,则必得愚暗懦默者而后止也。
伏惟执事如欲举愚者,则岂敢复云;若将举贤也,愿无易介而他取也。
故敢布狂言,窃献门下,伏惟幸察焉。
(选自《欧阳修文集》,有删改)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力:致力B.今介足未履台门之阈.阈:门槛C.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度:衡量D.然后果而不可易.也易:轻视7.在第三段的方框内填入虚词,恰当的一组是()(3分)A.为乃而之B.为以其之C.以乃其为D.以为之乃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曰当罢,修独以为不然。
(4分)(2)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
(4分)9.请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的原因。
(4分)【答案】6.D7.B8.(1)(4分)(大家)都认为赦免是皇上已经推行的命令,不是关系疏远地位卑下的人应当议论的,都说(石介)应当被罢免,唯独我认为不是这样。
(“贱”“罢”“然”各1分,语意通顺1分)(2)(4分)即使皇上喜欢他,如果这个人没有才干,那么您也应当弹劾他并让他离开。
(“虽”“不肖”“去”各1分,语意通顺1分)9.(4分)(1)石介确实是有才之人;(2)杜中丞顺从上意,未能力争。
(每点2分)【解析】6.试题分析:D 项“然后果而不可易也”中的“易”如解释为“轻视”就与前后文的意思不合。
前面说赵中令反复推荐两位大臣,即使惹怒了太祖也不放弃,因为他之前确切知道这两位是可用之人,然后确实如此并且无人可以替代,由此可以知道此处的“易”应解释为“替代,替换”。
对此类题的解答一定要学会推断,推断的方法很多,如联想(联想课文语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帮助推断等方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虚词的用法与其在句中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有关。
第一处意思是“为了某件事需要选择官员”,此处的虚词应解释为“为了”,自然排除CD两项;第二处应使用连词,因前后连接两个动词,而“乃”一般为副词,故排除,应使用“以”;第三处是代词,应为“他的”,指“赵中令的”,“其”可以担当这一用法;第四处“补缀”是动词,后面缺少宾语,故应使用“之”做动词的宾语,代指奏折。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8.试题分析:(1)“贱”,形容词做名词,卑下的人;“罢”,动词本身表被动,被罢免;“然”,这样。
(2)“虽”,即使,表假设;“不肖”,没有才干;“去”,活用为使动词,使……离开。
答古文翻译题时,要字字落实,即忠于原文,不增不减。
这实际是落实关键词语。
再就是句句通顺,这里面包含了落实特殊句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