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101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秋葵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种植技术与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进行详细介绍。
选择合适的土壤是秋葵种植的关键。
秋葵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适宜的土壤pH值在6.0-6.8之间。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
适时播种是保证秋葵生长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秋葵的最佳播种时间是在春季气温回暖后,土壤温度稳定在15摄氏度以上时进行。
播种时要注意控制好播种深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
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发芽生长。
除了播种时的管理,秋葵在生长过程中也需要及时的施肥和浇水。
在生长旺盛期,每隔7-10天施一次有机肥料或复合肥料,保证植株的养分供应。
同时,要注意及时除草,保持地表干燥,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秋葵在生长过程中也需要适当的修剪和支撑。
一般来说,秋葵生长迅速,枝叶茂盛,如果不及时修剪,容易造成植株过密,影响通风透光,增加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要定期对秋葵进行修剪,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同时,可以设置支架或支柱,帮助植株稳固生长,避免倒伏。
在收获期要注意及时采摘成熟的果实。
秋葵的果实生长迅速,一般每2-3天就会有新的果实成熟。
及时采摘可以促进植株继续结果,提高产量。
采摘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影响品质。
总的来说,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从土壤选择、播种、施肥、浇水、修剪、支撑到收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管理。
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秋葵的生长健康、果实丰硕。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的秋葵种植顺利丰收!。
秋葵栽培技术秋葵原产于非洲,后由印度引入我国,主要在我国南方栽培,由于其果实具有独特的风味,富含丰富的营养,以及众口皆碑的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增。
认识秋葵1、生物学特性黄秋葵是锦葵科秋葵属的一个种,为花、药、菜兼用型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还包括补肾草、补肾果、毛茄、咖啡豆、羊角豆(广东)、越南芝麻(湖南)、洋辣椒(福建)等。
根系:为直根系,主根一般都很发达,一般植株高度可达到100~150cm。
茎部:较容易形成木质化,侧枝较少。
叶片:为掌状叶4~5裂,叶互生,叶片边缘呈锯齿状,叶柄中空,细长。
花器:生于叶腋处,单生,一般4片真叶以上可见花,雌雄同花,由淡黄色和暗红色两部分组成,花药位于基部,花易早落。
果实:为长荚蒴果,羊角形,长约10~20cm,表面具有茸毛,横截面成多边形,嫩果淡绿色,成熟后变成黄褐色,果实成熟后自然开裂。
种子:呈黑灰色,球形,无茸毛,每个果实产种可达50粒左右。
2、生育周期发芽期:播种到2片子叶展平为发芽期,约需10~15天。
25~30℃适温下播种4~5天即可发芽出土。
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约需7天左右,地膜覆盖可提前2~4天出苗。
幼苗期:从2片子叶展平到第一朵花开放为止,约需40~45天。
一般子叶充分展开后,经15~25天,第一片真叶展开。
以后每2~4天发生一片真叶,其中第一二片真叶为圆形。
幼苗期生长缓慢,地温过低时更甚。
生长期:从始花到采收结束,约需85~120天。
出苗后需50~55天,第一朵花即开放。
第一二朵花从开花到收获所需天数稍长。
以后随温度升高,收获时间缩短,通常播种后70天左右即可第一次采收。
3、对环境的需求温度:喜温暖、怕严寒,耐热力强。
8℃以下停止生长,地温15℃左右,种子即可发芽;种子发芽和生育期适温均为25~30℃;月均温低于17℃,即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狭窄,开花少,落花多;26~28℃适温开花多,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
秋葵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秋葵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蔬菜,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
它不仅味美可口,而且富含营养,被誉为“蔬菜皇后”。
秋葵种植管理技术是影响秋葵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秋葵种植管理技术的要点。
一、土壤选择和准备秋葵喜欢温暖、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尽量选择有良好排水性的土壤,并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在土壤消毒处理时,可选择用石灰粉或者熏蒸剂进行处理,以减少土壤病害的发生。
在土壤肥力方面,应在种植前进行施肥,可以使用有机肥、复合肥等进行追肥处理,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持土壤湿润度。
二、品种选择在种植秋葵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秋葵品种。
一般来说,温暖多雨的地区适合种植早熟品种,而寒冷干燥的地区适合种植晚熟品种。
在品种选择上,还要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种植条件,选择具有高产、耐病、耐贮藏的良种进行种植,以保证产量和质量。
三、播种和管理1. 播种时间:适宜在春季3月至4月的稀疏和雨季间进行播种。
在播种前,应先将种子浸泡在50摄氏度的水中,进行热灭活处理。
2. 土壤整理:在进行播种前,应先对土壤进行松土和整理,去除杂草,保证土壤疏松透气。
3. 行距和密度:秋葵的行距一般为40-50厘米,株距30-40厘米。
在播种后,应保持适当的密植,以保证株型整齐、果实均匀。
4. 浇水管理:在幼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
成苗后,可适当增加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
5. 施肥管理:在生长期间,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追肥处理,保证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6. 防治病虫害:在生长期间,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定期喷洒农药,对病害植株进行清理,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和果实的质量。
四、采收和贮藏1. 采收时机:秋葵通常在生长50-60天后可以开始采收。
采收时,应选择果实健壮、无病无蟀的果实进行采摘。
2. 采收方法:在采收时,应用手工或者剪刀进行采摘,避免损伤果实和植株。
秋葵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秋葵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清香的蔬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秋葵种植管理技术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秋葵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秋葵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一、土壤选择与改良秋葵生长适宜的土壤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质土壤。
适宜的土壤PH值在6.0-7.5之间。
在种植前,应根据土壤酸碱度进行调节,通常是在种植前7-10天进行基础化处理。
还可以在播种前进行深松整地,保持土壤松软,有助于秋葵根系的发育。
二、良种选择选择高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的良种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性因素。
通常情况下,选用高产优质的种子对保证秋葵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帮助。
在选种时,还应该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品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潜在的产量。
三、适时播种在北方地区,适时播种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北方地区秋葵的最佳播种时间是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初。
此时正值气温回暖,土壤逐渐变得适宜,这样可以促进秋葵的生长发育。
在南方地区,由于气候较为温暖,播种时间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南方地区的播种时间相对较早,可以在2月中旬进行。
四、合理密植秋葵的密植度直接影响到产量。
一般来说,适宜的密植度为每亩7000-9000株。
在确定密植度时,还要考虑到秋葵的品种、生长期、当地气候等因素。
合理的密植可以促进秋葵的竞争性生长,增加单株产量。
五、科学施肥适当的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秋葵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秋葵的施肥主要分为基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基肥通常在播种前进行,追肥则可以根据秋葵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在施肥的时候,应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秋葵的需肥量来确定合适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六、及时浇水秋葵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特别是在生长初期和开花结果期,对水分的需求更是突出。
在生长初期要确保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
在生长后期则可以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以免积水导致秋葵的病菌滋生。
七、病虫害防治秋葵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如霉病、斑枯病、白粉病等病害,以及蚜虫、蝗虫、蝗虫等虫害。
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秋葵是一种非常有营养价值的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秋葵的种植技术和管理非常重要,决定着秋葵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选地秋葵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在气温较高、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
最好选择在春季前耕翻过的土地上进行种植,这样可以有效杀灭病虫和杂草。
二、施肥秋葵需要大量营养物质来生长,因此在种植前需要施肥。
在春季前先施入基肥,在播种前再追加一次肥料。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畜禽粪便、厩肥等;追肥则以氮磷钾为主,比例为1:1:1或2:1:1。
三、播种在土壤温度达到18℃左右时进行播种。
将种子浸泡在50℃左右的水中,约10分钟后捞出晾干,然后进行播种。
每个孔放入2-3粒种子,孔距离应保持在30cm左右。
四、灌溉秋葵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要注意及时进行灌溉。
在幼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潮湿。
生长期则每周进行一次深度灌溉。
五、除草秋葵生长期较长,容易受到杂草的影响。
因此,在生长初期要及时除草,并采用覆盖物控制杂草的生长。
六、病虫害防治秋葵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斑点病等。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喷洒农药、选择抗病品种等。
七、采收秋葵成熟后果实呈现鲜嫩状态,口感极佳。
一般在果实长度达到10-15cm左右时即可采收。
采收时要注意轻拿轻放,以免损伤果实。
以上就是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的详细介绍。
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保证秋葵的产量和品质,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营养和健康。
秋葵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秋葵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蔬菜,也是一种相对容易种植的作物。
想要获得高产的秋葵,还是需要一些种植管理技术来进行科学栽培。
下面是一些秋葵种植管理的要点,供您参考。
1. 地选与翻耕:选择适合种植秋葵的土地,首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进行彻底的翻耕,以确保土壤的松软度和通气性,同时打破土壤团聚体,方便秋葵根系生长。
2. 育苗:为了提高秋葵的成活率和出苗率,可以进行育苗来进行扩繁。
通常的方法是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浸泡时间不宜过长。
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育苗盆中,覆盖一层细土,保持适当的湿润度和温度,促进种子发芽。
3. 灌溉管理:秋葵对水分有一定的需求量,因此灌溉是种植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天气情况,合理地组织灌溉,确保土壤保持适中的湿度。
切忌积水或干旱,以免影响秋葵的正常生长。
4. 施肥管理:秋葵生长期较短,对养分的需求较大。
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生长阶段的需要,适时地施肥,供应充足的养分。
通常可以在秋葵苗期施基肥,后期再进行追肥。
在施肥时要注意控制量,避免过度施肥,导致秋葵品质下降。
5. 病虫害防治:秋葵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对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的影响。
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害虫和病菌的生长。
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或者采用生物防治等措施进行治理。
6. 支撑管理:秋葵生长较为茂盛,植株高度较高,容易被风吹倒或折断。
需要进行支撑管理,给予植株足够的支撑力,防止植株倒伏。
可以使用木竹棍进行支撑。
7. 采收与储存:根据秋葵的成熟度,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采收。
通常情况下,秋葵的果实长到10-12厘米时为最佳采收期。
采摘时要尽量避免果实损伤,保持果实的完整性。
采收后,应及时进行储存,放置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果实变质。
这些是秋葵种植管理的一些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种植管理也会因地区和气候差异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秋葵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适宜生长在富含有机质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以下是一些秋葵种植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1. 土壤准备:在种植秋葵之前,需要确保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充分排水。
通过施加腐熟的堆肥或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质量。
2. 种子选择和播种:选择优质且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秋葵种子。
播种时,可以将种子浸泡在水中约12小时,以促进发芽。
然
后将种子直接播种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3. 管理灌溉:秋葵需要充足的水分来保持生长。
在干旱季节,需要适时进行灌溉。
但要确保土壤排水良好,避免过度灌溉导致根部腐烂。
4. 施肥和植物营养:在种植过程中,及时施加适量的有机或化学肥料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可以使用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复合肥料。
5. 杂草控制:杂草会竞争养分和水分,影响秋葵的生长。
因此,需要定期除草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可以手工除草或使用合适的除草剂。
6. 支架和剪辑:秋葵是攀缘植物,需要支架来支撑它们的生长并避免植株倒伏。
可以在种植区域建立柱子或使用网格等支撑结构。
另外,定期修剪顶部和侧枝可以促进植株的分枝和侧芽生长。
7. 病虫害防治:秋葵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花叶病等。
可以使用有机农药或生物防治方法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8. 采收和储存:秋葵的果实应在完全成熟时采摘,以保持其最佳口感和风味。
采摘后,可以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一段时间,然后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以上是秋葵种植的一些技术和管理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种植秋葵的方法与管理秋葵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它在夏季的高温和湿润环境下生长良好。
秋葵不仅可供人们食用,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下面将介绍种植秋葵的方法与管理。
1.土壤选择与准备秋葵喜欢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
种植前应选择富含有机质、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
如果土壤过酸,可以适量添加石灰来调节酸碱平衡。
同时,需要确保土壤排水良好,避免积水。
在种植前,应将土壤进行翻耕和松土,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
可添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如腐熟的堆肥或腐叶土,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和保持土壤湿润。
2.种子处理和播种秋葵的种子应保持良好的活力,种子准备前可以使用热水浸泡种子3到4小时,以提高发芽率。
在浸泡前应先用草木灰细水洗净,然后再用开水浸泡。
在播种前,可以选择将种子用湿纱布包裹,保持湿润24小时,促进种子发芽。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湿度和温度适宜,使种子快速发芽。
3.播种和定植一般在天气温暖的时候进行播种。
秋葵的种子间距应保持在30-40厘米左右,每行间距为40-50厘米左右。
播种季节的选择取决于当地气候和特点。
在定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定植时应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苗;-尽量避免伤害根系,在移植过程中要小心操作;-将幼苗定植至洞口深度,保持苗木垂直生长;-在定植后对苗木进行浇水,以帮助其更好地扎根。
4.灌溉和肥料施用秋葵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及时的灌溉非常重要。
在生长季节,每周浇水2-3次,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湿润。
要避免积水,因为过量的水分会导致秋葵的根部腐烂。
施肥对于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也非常重要。
在生长季节,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进行追肥。
适量施用磷、钾肥料,以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和果实的生长。
5.病虫害防治在秋葵的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
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黄化病、秋叶蛾等。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巡视植株,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存在;-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喷洒;-保持植株周围的清洁,清除积水和残留植物。
菜友分享:秋葵的种植方法及管理要点
浸种催芽秋葵一般采取播种的方法进行栽种,需挑选出颗粒圆润饱满的种子,放入水杯的水中浸泡催芽,水量以淹没种子即可。
等待一周后种子会完全露白发芽。
注意在浸泡的过程中每天需换一次水,以免水质受到污染影响种子的活性。
播种育苗秋葵进行播种前需先进行育苗,准备一个透气多孔的花盆,放入配制好的无菌土,再将发芽后的种子取出均匀的播撒到土壤
中,覆盖一层薄薄的细土,并往花盆中喷水保湿,浸湿全部的土壤,播种完成后再将花盆放置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养护。
移栽定植待秋葵幼苗长出4~5片真叶后,便可进行移栽,移栽前要将小苗带着土团挖出,直接移栽到花盆中,覆土压实并浇灌一次定根水。
后期管理秋葵适宜生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后期养护时,需为植株提供全天候的散光照射,每天需浇灌一次水分,使土壤处于湿濡
的状态。
注意秋葵的叶片较为细长,梢部的分枝较多,容易出现头重脚轻的状况,发现后需及时搭建木架,减轻主干的承重。
种植时间
秋葵的露天栽种时间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种子在25℃以上时才能更好的萌发,在南方可在每年春季2月进行播种,北方地区气温较低,需在5月上旬进行播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在4月上旬播种。
室内种植参考生长温度即可,可不受季节限制。
轻松学会秋葵种植技术,种出丰硕的收成!
秋葵又称“龙须菜”,是一种美味又营养丰富的蔬菜。
种植秋葵
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面让我们来分享一下秋葵种植技术及注意事项。
1. 土壤选择与准备:
秋葵喜欢生长在肥沃,松软,保水性好的土壤中。
在选择种植地时,应尽量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和适当酸碱度的土壤。
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松和充分的耕作,加入适量的有机肥。
2. 温度要求:
秋葵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一般适合种植在气温在15℃-27℃的地区。
在生长时期,尤其是坐果期,适宜温度为25~30℃,高温过度会
影响果实质量。
3. 秋葵播种:
秋葵一般在3~4月份进行育苗,4~5月份定植,每亩种植量控制在7000~9000株。
在育苗时应选用育苗土,控制好温度与湿度,保持
良好的通风。
在定植时要注意避免伤害根系,定植的深浅以种子直径
为准。
4. 秋葵管理:
种植秋葵的同时要注意除草、补充足够的养分、及时修剪植株的
顶部,促进植株的硬实,防止植物生长过长。
在花果期时应加强施肥、浇水等管理手段,确保果实质量和产量。
5. 秋葵病虫害防治:
在种植秋葵的过程中,病虫害是难以避免的问题。
主要有秋葵霉病、紫斑病、八星瓢虫等危害。
针对不同的害虫和病害,可以采用农
药和有机防治相结合的方式,管理措施需要因地制宜,注意药剂的选
择和使用的安全性。
总而言之,秋葵种植需要注意环境与规范的管理方法,以此来保
证收成的丰硕。
相信你已经“轻松学会秋葵种植技术,种出丰硕的收成!”了吧!。
Z a i p e i j i s h u近几年,绿色健康和营养价值高成为了人们对蔬菜进行选择的两种要求,秋葵恰好符合了人们的追求,所以很快在市场上流行开来,但关于它的种植还是比较少的,所以不少种植户都有种植秋葵的打算。
那么,许多种植户在此之前是没有种植过的,所以当前最需要的就是秋葵种植管理技术。
相关的农业研究者可以通过对秋葵种植管理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提炼出秋葵种植管理技术要点,更好的满足群众的需求。
一、秋葵概述1、秋葵简介秋葵通常指的是咖啡黄葵,也被成为黄秋葵,属于锦葵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植株呈现发散状生长,茎为圆柱形,叶片为掌状。
属于单花植物,且花生于叶片的腋间,花的颜色为内紫外黄渐变,花期一般在五到九月。
秋葵性喜温暖,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比较广泛秋葵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也被成为蔬菜之王。
2、秋葵的历史渊源秋葵在我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之前,具体的食用时间还有待考证,在隋唐时期之前,秋葵是非常盛行的。
西汉时期,史游为了教儿童识字,曾著写了一本书叫《急就篇》,该书中记录了十几种蔬菜,其中秋葵也是位列榜首的。
包括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其中也记载了秋葵。
直到隋唐时期白菜的盛行,秋葵才逐渐落寞下来,到了元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餐桌。
3、秋葵的价值秋葵的价值是非常大的,可以体现在经济、营养、食用、药用和观赏等五个方面,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首先,它的经济价值,可以说秋季浑身都是宝,它的叶、芽、花富含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盐等。
它的种子又含有钾、钙、铁、锌、锰等元素,能提取油脂和蛋白质,可以榨油,作为天然的添加剂等;其次,秋葵的药用价值,如果全部入药,也就是将秋葵的一整株入药,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润燥滑肠的功效;而部分入药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根部入药,可起到止咳的作用,二表皮入药,可起到通经作用,也就是治疗月经不调,三种子入药,可起到催乳的作用。
二、秋葵的生长习性1、温度秋葵性喜温暖,惧怕严寒,耐热力相对较强。
秋葵的种植方法以及生长习性秋葵是很多人都非常爱吃的食物,秋葵能做出很多的美食,现在越来越多人想自己种植秋葵。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秋葵的种植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秋葵的种植方法首先挑选种子,这个可以在网上买到成熟的秋葵果荚,选择饱满的种子可以。
准备好花盆和花土,花盆一定要大,因为秋葵的高度可以达到一米以上。
种子要提前培育,自己制作一个小的营养盒,出苗之后移栽,也可以直接栽种在花盆里,不过最好是移栽一下。
育苗的时间放在初春即可。
发芽时间大约需要7-0天,这段时间内保持土壤湿润。
移栽后保持花盆向阳,定期浇水,他不会像很多花朵那样娇嫩,照顾上细心一点就行,就和种菜一样。
夏季秋葵开始增高,秋季结果的季节,可以采摘好久,及时采收,花开后超过10天果荚就会硬得完全不能吃了。
秋葵的生长习性温度咖啡黄葵喜温暖、怕严寒,耐热力强。
当气温13℃,地温15℃左右,种子即可发芽。
但种子发芽和生育期适温均为25-30℃。
月均温低于17℃,即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狭窄,开花少,落花多。
26-28℃适温开花多,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
水分咖啡黄葵耐旱、耐湿,但不耐涝。
发芽期土壤湿度过大,易诱发幼苗立枯病。
结果期干旱,植株长势差,品质劣,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光照咖啡黄葵对光照条件尤为敏感,要求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应选择向阳地块,加强通风透气,注意合理密植,以免互相遮荫,影响通风透光。
土壤咖啡黄葵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不择地力,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较宜。
肥料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需磷钾肥较多。
但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开花结果延迟,坐果节位升高;氮肥不足,植株生长不良而影响开花坐果。
秋葵的繁殖方式直播咖啡黄葵多行直播。
一般以春播为佳。
因其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发育及结荚的适宜温度均在25℃以上,故其播种又不宜过早,一般在终霜后、地温15℃以上时直播较好。
中国南方春天气温较高,可在2月以后直播;北方气温较低,其播种适期则宜在5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4月上旬播种,沿海地区以4月下旬播种为宜。
秋葵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秋葵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种植时要用健康且饱满的种子,浸泡后再催芽处理,等种子开口后再播种。
种时通常用点播法,注意两个洞穴不可挨的太近,种好后覆盖薄土,等长出三五片真叶时就可移栽。
后期要注意经常施肥,浇水,及时补充养分。
此外,还应勤除杂草。
发现病害时要喷药处理。
一、种植技术
1、种子催芽:种植时要选健康,饱满的种子,这样才能更好的发芽,生长。
它的种皮都比较坚硬,种前应先浸泡十小时左右,之后在放在温暖环境下催芽。
等发现种子开口再播种。
2、准备土壤:种植时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土层要深受,且要透气疏松的。
种前先翻土晾晒,消毒处理。
之后还要添加底肥,给其足够的养分。
3、播种入土:土壤准备好之后就可把种子播种入土,注意种前先湿润。
用点播法,两个洞穴之间要保留25到30公分的距离,不能挨的太近。
种好后在覆盖薄土,不久就可生根发芽。
等长出三五片真叶时就能移栽。
二、栽后管理
1、肥水:生长初期需要的养分较多,要及时补充。
应每周浇水一次,且每次都要浇透彻,但注意不可积水。
此外,后期还要施肥,肥料用磷钾肥即可。
多补充养分才能长得更旺盛。
2、除草:期间还要注意勤除杂草,人工去除就行,减少养分流失。
此外,发现有黄叶和多余的枝叶时要及时剪除,也可节省养
分。
3、病害:它虽然有很强的抗病性,但仍然避免不了会有病虫害侵蚀。
其中常见的是疫病,要及时喷药物来控制。
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秋葵是一种易于种植和管理的蔬菜,其肉质鲜嫩,味道清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就秋葵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对种植者有所帮助。
一、土壤准备对于秋葵来说,土壤的选择非常重要。
首先,土壤应该富含有机质,并且排水良好。
其次,土壤的pH值应在6-7之间,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不适合秋葵的生长。
最后,土壤应具备良好的通气性,以便根系的发育和呼吸。
二、品种选择在种植秋葵时,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一般来说,秋葵的品种可以分为早熟和晚熟两类。
早熟品种适合于生长季节较短的地区,而晚熟品种则适合于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
三、播种与育苗秋葵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当地气温达到15摄氏度以上时适宜进行播种。
播种前,可以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约12小时,以促进发芽。
然后,在育苗盘中撒播种子,覆盖适量的土壤,保持湿润。
一般情况下,7-10天后,幼苗就能够出土。
四、定植与管理当秋葵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可以进行定植。
定植前,应将苗床里的幼苗适当修剪,并将其移栽到预先准备好的地块中。
移栽时,应保持适当的株行距和株距,一般为50厘米×50厘米。
移栽后,要及时浇水,并进行适当的追肥。
在秋葵生长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管理措施。
首先,要定期松土,促进根系生长和通气。
其次,要及时除草,以免杂草对秋葵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还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五、采收与储存一般来说,秋葵的采收时间为播种后60-70天。
在采摘时,应选择果实饱满、无病虫害和病斑的秋葵进行采摘。
采摘后,应尽快将其放入清洁的容器中,并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以延长保鲜期。
六、常见问题与对策在种植秋葵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如病虫害、营养不良等。
针对这些问题,种植者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防治。
比如,对于病虫害,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对于营养不良,可以进行适当的追肥等。
总结起来,种植秋葵需要注意土壤准备、品种选择、播种与育苗、定植与管理、采收与储存等一系列的技术与管理方法。
秋葵种植方法和技术秋葵(Abelmoschus)是一种十字花科食用植物,它的果实是一个大型的以豆荚为外壳的露珠状球体,里面有淡黄色的肉质,果实可食,也可制成素汤、果酱、果汁等美食。
秋葵植株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90~150厘米,茎粗壮,宽膜质,下部有纵条纹,具有一定的膨大性。
叶互生,叶片长圆形或卵形,叶面深绿色,叶背近白色,边缘有锯齿。
花期8~9月,花淡紫色,比较分散;果实期10~11月,果实大型,外壳薄而柔软,果肉色黄绿,味甜美。
1.2 秋葵种植的优势由于秋葵果实的营养丰富、果实味道甘甜、口感软烂,吃起来比较爽口,因此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一种新型的蔬菜,在市场销售价格也较高。
秋葵的种植成本和繁殖成本相对较低,开始种植时,投资不高,可以实现较快的财富回报,因此大多数种植者均对其有较高的兴趣和信心。
另外秋葵种植采用满田种植的方式,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农田,减少耕作和肥料的投入,提高成本效益,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二章秋葵种植方法和技术2.1 秋葵种植方法秋葵种植方法以满田种植为主,在种植前要对农田进行充分准备,在做好农田打耙、松土、覆膜和播种等工作后,根据秋葵品种的不同,再采用填土、弓拔、提育等方法来调节栽培高度。
秋葵种植的穴距为15cm,种植深度为4~6cm,穴距要适当,使植株能充分发达,还要注意地里的水分要比较充足,最好在种植前先进行润肥,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
2.2 秋葵施肥管理秋葵的施肥管理非常重要,施用的肥料配比要根据不同的品种而定,一般秋葵品种建议混合施用水肥和有机肥,水肥主要施用磷酸二铵、复合肥等;有机肥主要施用秸秆组合肥、菊粉、淡水藻粉等。
在秋葵生长过程中,要按照不同的生育需求,因地制宜地施用肥料。
移栽期要比较充分地施用肥料,以保证植株的发育。
开花期要降低施用磷的量,减少植株的营养平衡,以促进植株的开花和结果。
2.3 秋葵生产管理秋葵的生产管理要把握好行程,合理安排种植时间,注意及时施肥,准确浇水,控制温度、湿度以及海拔,以便提高植株的生长发育和果实的吃甜度和品质。
秋葵的生长环境及栽培方法秋葵(学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又称黄秧葵、岭秧葵、岭葵、洋葵、木椭、木秧、秧葵、莩什子等,是葵科秋葵属的一种常见的蔬菜。
其果实呈细长的圆锥形,绿色或红色,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蔬菜。
秋葵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
一般来说,秋葵适合在气温保持在20-30摄氏度的环境下生长,最适合生长的温度为25-30摄氏度。
而对于土壤条件,秋葵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7之间最为适宜。
在种植秋葵时,首先需要在适宜的时节选择种子。
一般来说,秋葵在温室环境下,可以提前2-3个月进行播种育苗,待气温回暖后再移植至露地种植。
在露地种植时,可以在最后一次霜冻结束后进行种植。
开始种植前,应先将土壤进行基础处理,包括翻松、施入堆肥或有机肥料,并进行充分的平整。
接下来,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土壤表面,并轻轻压实。
在播种后的数天内,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种子发芽。
当苗长到约10-15cm高时,可以进行移栽。
在移栽时,应将苗穴挖深、宽度与苗床相适应,并适当加入有机肥料。
将苗苗轻轻取出,放置在苗穴中,并将土壤压实以固定苗苗。
移栽后,应适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根系生长。
为了促进秋葵的生长和结果,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施肥。
当秋葵的主茎长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其顶端剪去,以促进侧枝生长。
此外,每隔2-3周可进行一次追加肥料,使用有机肥或复合肥。
当果实开始形成时,可以适量增加磷、钾元素的供应,有利于果实的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除了上述的基本栽培方法,还需要注意一些病虫害的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叶斑病、炭疽病等,而常见的害虫有斑潜蛾、蓟马等。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以选择适当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此外,定期清除杂草、保持通风等也有助于防治病虫害。
总结起来,秋葵的生长环境需要温暖、湿润,土壤需要肥沃、疏松、排水良好。
秋葵栽培技术简介秋葵(学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又称冬瓜角、黄秧角,为锦葵科秋葵属下的一种蔬菜植物。
秋葵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健康、美味的蔬菜。
在合适的栽培条件下,秋葵可生长迅速,收获丰硕,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备受青睐。
本文将介绍秋葵栽培的相关技术,包括土壤要求、播种时间、适宜的气候条件、灌溉和施肥要点等。
希望能够对想要种植秋葵的农民或爱好者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
土壤要求秋葵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苛,但仍有一些注意事项:1.土壤pH值:秋葵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在6.0-7.5之间,略偏酸性至中性为最佳。
2.通气性和排水性:秋葵根系敏感,对通气性和排水性要求高。
土壤过于湿润会导致根系窒息,因此需要选择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土壤。
3.有机质含量:秋葵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更有利于其生长和发育。
播种时间正确的播种时间对秋葵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秋葵的播种时间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来确定。
1.春季播种:适用于春季气温较暖的地区。
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左右进行播种。
2.夏季播种:适用于气温较高的地区。
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初进行播种。
3.秋季播种:适用于气温适中的地区。
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进行播种。
4.冬季播种:适用于气温较低的地区。
一般在11月至12月初进行播种。
适宜的气候条件秋葵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以下是其适宜的气候条件:1.温度:秋葵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0摄氏度。
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影响生长。
2.日照:秋葵需要充足的日照,每天4-6小时的阳光照射是最佳的。
3.湿度:秋葵对湿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的相对湿度在50-80%之间。
灌溉要点正确的灌溉是秋葵生长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灌溉要点:1.定时定量:灌溉要坚持定时定量原则,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2.避免积水:避免水分在根部积聚,可以通过改善土壤排水性和使用透气性较好的容器减少积水。
秋葵101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孟庆华等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第23期
摘要:秋葵101是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济南邦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山东商氏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逆、出口日韩专用型的一代杂交种。
该文主要介绍了秋葵101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等,并提出了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秋葵;秋葵101;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3-46-02
山东省具有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常年蔬菜种植面积在133万hm2以上,其中47万hm2为保护地栽培,形成了以寿光、苍山和莘县为主,遍布全国的销售市场,加上山东蔬菜的加工和出口优势,为黄秋葵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环境。
近几年来,山东省秋葵种植面积一直呈上升趋势,2014年达666.7hm2,种植效益在15万~30万元/hm2,秋葵种植、加工和贸易已成为山东省的重要产业之一。
但是山东在秋葵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方面起步较晚,难以为秋葵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1-2]。
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作为省级综合农业科研机构,肩负为全省农业提供科技支撑的重要历史使命,于2011年联合济南邦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山东商氏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和济南市国际合作项目等经费的资助下,选育出高产、优质、抗逆、出口日韩专用型的一代杂交种——秋葵101,并进行了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3-13]。
1 秋葵101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
1.1 选育过程首先将新东京5号和苏丹1号套袋自交,系统选育出母本材料R101和父本S101,然后以R101为母本、S10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1.2 植物学特性秋葵101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全生育期130d,根系发达,直根性,株型紧凑,主茎直立,茎绿色,0果枝;矮秆,株高150cm左右;叶深绿色,掌状5裂,互生;花大而黄,着生于叶腋;果为蒴果,羊角形,5角,深绿色,有光泽;单株结果35个左右,10cm 单果重11g左右,单果种子数45粒,种指6g。
1.3 品质指标长度10cm的嫩果中含蛋白质21.78%,总糖17.32%,多糖
2.00%,脂肪
9.40%,黄酮2.56%;100g嫩果中含维生素A1.33mg,维生素C18mg,维生素B10.19mg,维生素B20.2mg,胡萝卜素0.37mg,尼克酸0.9mg,钙105mg,磷80mg,铁0.7mg,锌
2.11mg,锰11.3mg。
1.4 丰产性 2013-2014年在山东济南、莘县、曹县、莱阳和苍山5地试验,10cm嫩荚平均产量分别为1 909.3kg/667m2、1 884.8kg/667m2、1 84
2.7kg/667m2、1 947.8kg/667m2、1
912.7kg/667m2,比日本新东京5号(对照)分别增产9.1%、7.7%、5.3%、11.3%、9.3%,平均增产8.5%。
1.5 抗逆性 2014年在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病圃鉴定枯萎病指3,黄萎病指19。
2 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2.1 播前准备播前原则上不施底肥或只施有机肥,整地作畦,畦宽1.4m,但需先浇足底水或赶墒播种。
播前10d左右选晴天连续晒种2~3d。
2.2 适期播种山东地区适宜的播期为5月1日前后,原则上选择连续3d5cm地温稳定在16℃以上时开始播种。
采用直播方式播种,每畦种2行,最好采取大小行(大行70~90cm,小行30~40cm),株距12cm;条播,每667m2栽6 000株左右,地力条件好,种植密度可适当降低,每穴播种2~3粒,覆土2~3cm。
播后覆盖地膜。
2.3 田间管理
2.3.1 除草播种后出苗前除草,可采用拉索、扑草净或乙草胺等封闭性除草剂。
2.3.2 间苗定苗破心时即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
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2.3.3 浇水秋葵喜热耐旱,一般年份不用浇水,但特旱年份要及时浇水,特别是苗期。
2.3.4 追肥秋葵耐瘠薄,一般生长中后期追1次肥即可。
追肥以有机肥或磷、钾肥为主,不可偏施氮肥。
2.3.5 植株调整秋葵植株生长旺盛,主侧枝粗壮,叶片肥大,往往开花结果延迟。
生育中后期可采取扭枝法,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采收嫩果者适时摘心,可促进侧枝结果,提高早期产量。
2.3.6 病虫害防治常见病害有黄萎病、枯萎病、疫病、病毒病等,发病初期用5%菌毒清WP400~500倍液或20%病毒AWP400倍液或15%植病灵1 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防治3次,每隔7~10d施1次。
常见虫害有棉铃虫、毒毛虫、蚜虫、蓟马和飞虱等,可用阿维菌素或吡虫啉或蚜虱净或10%大功臣等3 000倍液防治,也可复配使用。
2.4 采收秋葵商品性鲜果6~10cm长度采摘最佳。
加工出口用必须按照订单要求采摘,出口日韩一般收购7~12cm长嫩荚,出口欧美一般收购3~9cm嫩荚。
2.5 注意事项(1)秋葵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最好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
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较宜。
(2)最好采
取包衣种子,常用种衣剂有卫福、高巧等。
(3)为防止秋葵旺长,一般在苗期、花果期使用缩节胺或矮壮素进行控长,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宫慧慧,于倩,王恩军,等.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和产业化开发前景[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0):131-134.
[2]单承莺,马世宏,张卫明.保健蔬菜黄秋葵的应用价值与前景[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31(2):68-71.
[3]钟惠宏,郑向红,李振山.秋葵属的种及其资源的搜集研究和利用[J].中国蔬菜,1996(2):49-52.
[4]曹毅,任吉君,李春梅,等.不同播期对红秋葵生长及发育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87-89.
[5]李春梅,曹毅.不同播期对黄秋葵生长及发育的影响[J].长江蔬菜,2008,06:31-32.
[6]赖李明,任吉君.不同整枝高度与不同栽培密度对红秋葵产量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74-77.
[7]曹毅,任吉君,李春梅,等.不同种植密度对红秋葵生长发育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8,(3):34-35.
[8]董迪,何自福,柴兆祥.广东黄秋葵黄脉曲叶病样中检测到烟粉虱传双生病毒[J].植物保护,2010,36(1):65-68.
[9]李学智,徐志豪,董文其,等.设施栽培黄秋葵食用嫩荚的品质变化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4,16(1):12-15.
[10]陈彩贞,王鸿博.特菜黄秋葵及其栽培技术[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6):39-41
[11]孙丽莉,董荣书,罗丽娟,等.刈割高度对黄秋葵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99-8000,8007.
[12]彭明祥,冯恩友,蔡伟俊.湛江市春季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J].蔬菜,2011(8):13.
[13]孟庆华,宫慧慧,李珍艳,等.洋葱-秋葵一年两熟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21):51-52,89.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