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测量仪1.1
- 格式:ppt
- 大小:5.23 MB
- 文档页数:22
噪声作业指导书(依据标准: GB/I14623-93、 GB/T3222-94GB/T12349-90GB/T12524-90)一道路交通噪声监测1.0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总体水平监测、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时间与空间分布规律监测等。
包括机动车噪声监测。
2.0 技术依据GB/I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3222-94《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3.0 操作步骤3.1 测量仪器准备3.1.1 测量仪器性能必须符合GB3785-83《声级计电声性能及测量方法》的要求。
3.1.2 测量仪器精度必须为2型以上的积分式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
3.1.3 测量仪器和声校准器应按JJG699-90、JJG176-76、JJG778-92的规定定期由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计量检定。
3.1.4测量前后必须用声级校准器进行校准。
校准灵敏度的差值必须小于0.5dB(A),否则此次测量无效。
测量时声级计必须戴风球。
3.1.5声级计应注意防潮、放水,避免冲击。
不能用手触摸传声器的膜片和用嘴向传声器的膜片吹气。
3.2 现场采样3.2.1测点选择3.2.1.1测点应选在两路口之间,道路边人行道上;离车行道的路沿20cm处,此处离路口应大于50m这样该测点的噪声可以代表两路口间的该段道路交通噪声。
3.2.1.2为调查道路两侧区域的道路交通噪声分布,垂直道路按指示传播由近及远设测点测量。
直到噪声级降到邻近道路的功能区(如混合区)的允许标准为止。
3.2.2测量方法一般在规定的测量时段内,各测点每次取样测量20min的等效A声级,以及累计百分声级L10、L50、L90,同时记录车流量(辆/小时)。
3.2.3测量数据与评价值按本作业指导书3.2.1.1的测点测得等效A声级Leq,dB,表示该路段的道路交通噪声评价值。
3.3测量报告3.3.1原始记录将测量结果记录在专用的记录表上,汇总整理成表。
5 系统引用标准《卷烟厂设计规范》YC009-9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 4064-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 GBJ79-8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JB/T50314-2000)《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3-200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290) 《建设领域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规范》 ( JGJ/T90-92)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TB856《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 《工业计算机监控系统抗干扰技术规范》( CECS8:1 96)《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 GBJ79-85)对国家有关电气、安全、消防、防爆、防雷、防静电、环境等强制性标准和国家规范、地方规程、法规,满足其要求。
上述主要引用的技术标准、国家规范、行业规范若内容中不为最新版本,按最新版本采用。
1 环境监测行业规范1.1 噪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的设备时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工业噪声主要来自机器和高速设备, 如: 电气设备的噪声來自变压器和电动机;加热通风设备的噪声來自喷出口、旋涡、风扇及其他运动部件。
一般电子工业和轻工业的噪声在90 分贝以下, 纺织厂噪声在90-100 分贝之间;机械工业噪声在80-100 分贝;凿岩机、大型球磨机达120分贝;风铲、风铆、大型鼓风机在120分贝以上。
声学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与评价导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各行业和工作场所中,噪声暴露是一种常见的工作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噪声暴露不仅对工作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职业病和工伤。
因此,对于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与评价导则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目的是对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与评价导则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为相关行业和工作者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文章将从噪声暴露的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和评价指标等方面展开论述,同时还将介绍国际标准、法规和行业标准等相关规定,以及实际案例分析和声学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管理建议。
本文的结构如下:首先,引言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目的和结构;接着,在正文部分将对噪声暴露的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详细阐述;然后,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测量部分将详细介绍测量设备和方法、测量参数和准则、数据记录和分析以及结果解释和应用等内容;接下来,声学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评价导则部分将介绍国际标准和法规、行业标准和指南,同时还包括实际案例分析和声学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的管理建议;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工作环境中噪声暴露问题的认识,促进相关部门和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保护,为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内容进行编写,以下为参考示例:2. 正文2.1 噪声暴露的定义噪声暴露是指工作环境中个体暴露于噪声的程度和时长。
它是评估工作环境噪声对个体健康和安全影响的重要指标。
噪声暴露可以通过测量个体在工作环境中接触到的噪声水平来确定。
2.2 噪声暴露的影响噪声暴露对个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可能引起听力损伤、心理压力、睡眠障碍等健康问题,同时也会降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 69-1996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作业场所噪声测量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不含脉冲噪声的作业场所噪声测量。
2 引用标准GB 3241 声和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GB 3785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3 名词术语3.1 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小于3dB的噪声。
3.2 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和间歇噪声的总称。
3.2.1起伏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大于3dB的噪声。
3.2.2间歇噪声:在观察时间内,声级多次突然下降到背景噪声级的噪声,声级在不同于环境声级的常值的时间为1s或1s以上。
3.3倍频程:两个基频比为2的声音或其他信号间的频程。
3.4频谱:把时间函数的分量按幅值或相位表示为频率的分布图形。
3.5 中心频率:倍频程中最高与最低频率的几何平均频率。
即3.6等效声级: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A[计权]的声压,具有与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间变化噪声的等效声级。
4测量的参数和仪器4.1 测量的参数4.1.1 A计权声级。
4.1.2 等效声级。
4.1.3 频谱。
4.2 测量仪器4.2.1 声级计:用I型、Ⅱ型声级计或积分精密声级计。
4.2.2 倍频程滤波器:含中心频带为31.5~8000 Hz九个倍频带滤波器。
4.2.3 其他仪器设备:声级统计分析仪、噪声剂量计或专用声学测量磁带记录仪。
4.3 仪器校准:声级计、滤波器、声校准器以及相应的测量仪器设备,每年必经计量单位校准。
5测量方法5.1 测点选择:测点应在工人工作地点。
5.1.1 稳态噪声:若作业场所内,声场分布均匀,工作地点很多,一般选3~5点。
5.1.2 非稳态噪声:若作业场所为起伏噪声,根据声级起伏幅度或变化规律相近的原则划分声级区,每个区域内,选择1个测点。
5.2 传声器位置:对作业场所噪声进行卫生学评价时,传声器应置于离地1.5m高度;测量工人接触的噪声强度时,传声器应置于入耳高度,距耳部10cm左右,并将传声器按水平方向放置。
噪声测量仪器的校准过程及注意事项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噪声测量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在各个行业中,如无线通信、音频技术、环境监测等领域,准确测量和评估噪声水平对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进行噪声测量仪器的校准。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噪声测量仪器的校准过程及注意事项。
首先,在第2节中,将介绍校准的整体流程,并讨论校准所需的设备要求。
然后,在第3节中,将提供校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境因素和仪器操作事项,并探讨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方面应注意的要点。
最后,在第4节中,将总结校准过程的重点,并分析不同校准方法之间的优劣势,并给出推荐使用的校准策略和建议。
最后,在第5节中,给出结束语,总结研究内容,并展望未来噪声测量仪器校准方面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提供噪声测量仪器校准过程的详细说明和相关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理解噪声测量仪器校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操作和分析。
同时,通过对不同校准方法的比较和优劣势分析,为读者提供合理选择适用于其工作环境和具体需求的校准策略和建议。
最后,通过总结研究内容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提供参考。
2. 噪声测量仪器校准过程:2.1 校准流程介绍:噪声测量仪器的校准过程是确保仪器能够准确测量和评估环境中的噪声水平。
准确的仪器校准对于获得可靠和精确的测量结果至关重要。
校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合适的校准方法、确定校准频率范围、设置合适的参考信号源、进行测试和记录数据。
2.2 校准设备要求:在进行噪声测量仪器校准之前,需要确保使用的设备满足以下要求:- 精度高且稳定性好的参考信号源;- 可以生成各种频率范围内标称幅度信号的信号发生器;- 高精度的电压表或功率计用于测量输出信号。
2.3 校准步骤详解:(1)选择合适的校准方法:常见的噪声测量仪器校准方法有两种:自比较法和外界比较法。
1.目的规范声级计对工作场所噪声进行测量,使其符合认可要求,保证检测数据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并符合统计学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承担的一切工作场所物理因素一一噪声的测量工作。
3.职责1.1市场部负责签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合同。
3.2职业卫生评价室负责制定现场测量方案。
4.3现场检测室负责实施工作场所噪声测量及声级计的保管、现场使用、日常校准和维护工作。
4.工作程序4.1测量仪器4.1.1声级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
5.1.2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和“Peak(峰值)”档。
4.2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4.2.1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略图。
4.2.2工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化规律等。
4.2.3预测量,判定噪声是否稳态、分布是否均匀。
4.2.4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
4.3测量仪器的准备4.3.1测量仪器选择:固定的工作岗位选用多功能声级计;流动的工作岗位优先选用声级计,或对不同的工作地点使用多功能声级计分别测量,并计算等效声级。
4.3.2测量前应用声级校准器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
4.3.3多功能声级计或声级计设置为A计权、“S(慢)”档,取值为声级1pA或等效声级1Aeq;测量脉冲噪声时使用“Peak(峰值)”档。
4.4测点选择4.4.1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测量范围内A声级差别<3dB(A)),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
4.4.2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
<3dB(A)o4.4.3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等效声级。
4.4.4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参见附录Ao4.5测量4.5.1传声器应放置在劳动者工作时耳部的高度,站姿为1.50m,坐姿为1.IOmo4.5.2传声器的指向为声源的方向。
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目录
1. 实验目的
1.1 实验背景
1.1.1 噪声的定义
1.1.2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1.2 实验方法
1.2.1 测量工具
1.2.2 测量步骤
1.3 实验结果
1.3.1 噪声测量数据
1.3.2 数据分析
1.4 实验结论
1. 实验目的
1.1 实验背景
噪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环境因素之一,对人类健康和
生活质量具有一定影响。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噪声水平,了解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1.2 实验方法
1.2.1 测量工具
本实验采用专业的噪声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1.2.2 测量步骤
详细记录实验的测量步骤,包括设置测量仪器、选择测量位置等内容。
1.3 实验结果
1.3.1 噪声测量数据
将实验中得到的噪声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以便后续数据分析。
1.3.2 数据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探讨不同噪声水平对人体可能产生
的影响。
1.4 实验结论
总结本实验的结果,阐述噪声对人体的潜在影响,提出相关建议。
以上为实验目的及相关内容的内容,接下来将详细展开每个部分的内容。
噪声检测标准及方法噪声作为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着直接影响。
因此,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需要对噪声进行检测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噪声检测的标准和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噪声检测并了解相关的标准和指导。
一、噪声检测标准1.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噪声的标准,其中最常用的是ISO 1996-1《噪声评估方法》和ISO 1996-2《噪声评估方法:车辆噪声测量》。
这些标准规定了噪声测量的方法、听觉权重和评估准则。
在噪声检测中,我们可以参考这些国际标准,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从而对噪声水平进行评估。
2. 国家标准各个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噪声监测标准,用于指导本国的噪声监测工作。
以中国为例,现行的噪声检测标准主要包括GB/T 3096-200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GB 3785-2008《城市噪声环境质量标准》。
这些标准根据当地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制定,与国际标准有所不同,需要在具体的检测中参考。
3.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也会制定自己的噪声检测标准,用于指导相关行业中噪声的控制和管理。
例如,建筑行业的噪声检测标准主要参考《建筑施工噪声测量规范》(JGJ81-2002)和《居住环境噪声规定》(GB10070-2000)。
这些行业标准针对不同行业的噪声污染特点,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检测方法和评估指标。
二、噪声检测方法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常用的噪声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噪声仪器,我们可以在感兴趣的区域内进行实时的噪声测量。
噪声仪器通常包括一个麦克风和一台数据记录仪,可以记录噪声的强度和频率分布。
通过直接测量法,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噪声水平,为噪声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
2. 等效连续声级法等效连续声级法是一种常用的噪声检测方法,适用于长时间和复杂噪声的测量。
该方法通过将噪声时间历程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等效连续声级。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噪声的整体特征,并与人类听觉进行相关。
车间噪声测定引言概述:车间噪声是指在工业车间中由机器设备和工作过程产生的噪声。
噪声对工人的健康和工作效率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进行车间噪声测定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测定方法、测定标准、测定设备、测定频率和测定结果分析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车间噪声测定的相关内容。
一、测定方法:1.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通过在车间内设置噪声测量仪器,直接测量噪声水平。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可以准确获取车间噪声水平,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位置和高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2 感觉评价法:感觉评价法是通过人工感觉来评价车间噪声水平。
可以通过问询工人或者专家的主观感受来判断噪声水平。
这种方法适合于初步判断车间噪声水平,但受个体差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不适合于精确测量。
1.3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噪声源的声功率或者声压级,然后根据传播路径和衰减规律计算车间内的噪声水平。
这种方法适合于复杂车间环境,可以准确计算车间噪声水平,但需要准确的噪声源数据和复杂的计算过程。
二、测定标准:2.1 国家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车间噪声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护工人的健康。
例如,中国的《车间环境噪声卫生标准》规定了车间噪声的限值要求。
在进行车间噪声测定时,可以参考国家标准来评估车间噪声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2.2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对车间噪声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食品加工行业,由于对产品质量和卫生要求较高,对车间噪声的限制可能更为严格。
在进行车间噪声测定时,可以参考所属行业的标准来评估车间噪声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2.3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组织也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噪声测量和控制的标准。
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ISO 1999标准提供了关于工作场所噪声对工人健康影响的评估方法。
在进行车间噪声测定时,可以参考国际标准来进行比较和评估。
三、测定设备:3.1 声级计:声级计是测量噪声水平的常用设备,它可以测量声压级和频率特性。
CEL-63x 环境噪声测试仪HB3336-01用户手册CASELLA MEASUREMENTRegent House,Wolseley Road,Kempston,Bedford,MK42 7JY,英国。
电话: +44 (0) 1234 844 100传真: +44 (0) 1234 841 490电子邮件:*******************网站:目录目录 (2)1介绍 (2)1.1本用户手册的结构 (4)1.2安全 (6)2性能 (8)3快速参考 (9)3.1打开仪器电源 (9)3.2使用控制键 (11)3.3设置时间和日期 (12)3.4校准仪器 (12)3.5运行仪器 (15)4详细说明 (23)4.1麦克风和前置放大器 (23)4.2用户控制键 (23)4.3屏幕组 (24)4.4测量视图 (45)4.5连接 (52)5技术规格 (54)5.1一般 (54)5.2标准 (54)5.3测量范围 (55)5.4RMS 频率加权 (55)5.5倍频和 1/3 倍频测量 (55)5.6峰值测量 (55)5.7RMS 检测器 (55)5.8背景噪音 (55)5.9频率响应 (55)5.10时间加权性 (55)5.11校正过滤器 (56)5.12参考方向 (56)5.13参考环境条件 (56)5.14工作环境条件 (56)5.15温度影响 (56)5.16湿度影响 (56)5.17储藏环境条件 (56)5.18麦克风 (57)5.19校准 (57)5.20电源 (57)5.21内部时钟 (57)5.22语言 (57)5.23电磁兼容性 (58)5.24交流电源射频场影响 (58)5.25三角架的安装 (58)5.26显示器 (58)5.27内存 (58)5.28连接性 (58)5.29可用数据组 (59)5.30物理特性 (62)6保养和维护 (63)7服务和保修安排 (64)7.1检查和测试 (64)7.2终身保修条件和条款 (64)7.3维修 (65)7.4用户服务 (66)8术语表 (67)9其他信息 (70)9.1声级校准器—声级修正 (73)9.2响应特性 (74)1介绍CEL-63x 系列设备属于噪声测试仪(其中―x‖为表示型号的数字—请参阅第 54页上的图 14)。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一、测量仪器1、声学测量:DH5901手持式数据采集仪(江苏东华),MPA201传声器(北京声望),CA111声校准器(北京声望)。
2、转速测量:DH5640光电转速传感器。
二、测量方法1、测量区和传声器的布置1.1加速行驶测量区域按图A1确定。
O点为测量区的中心,加速段长度为2×(10m±0.05m),AA′线为加速始端线,BB′线为加速终端线,CC′为行驶中心线。
1.2传声器应布置在离地面高1.2m±0.02m,距行驶中心CC′7.5m±0.05m处,其参考轴线必须水平并垂直指向行驶中心线CC′。
2、声级测量:DH5901采集仪配合MPA201传声器测出A计权后的声级。
2.1汽车噪声不存在时测量周围环境的噪声(包括风噪声),得到背景噪声。
2.2在汽车每一侧至少测量四次。
2.3测量汽车加速驶过测量区的最大声级。
每一次测得的读数值应减去1dB (A)作为测量结果。
2.4如果在汽车同侧连续四次测量结果相差≤2dB(A),则认为测量结果有效。
2.5将每一档位(或接近速度)条件下每一侧的四次测量结果进行算术平均,然后取两侧平均值中较大的作为中间结果。
2.6测量前后,须用CA111声校准器对MPA201传声器进行校准。
在没有再作任何调整的条件下,如果后一次校准读数相对前一次校准读数的差值超过0.5dB(A),则认为测量结果无效。
校准时的读数应记录。
三、仪器指标1、DH5901采集仪技术指标1.1输入阻抗: 1MΩ∥40pF;1.2输入保护: 输入信号大于±30V(直流或交流峰值),输入全保护;1.3输入方式: GND、DC、AC、ICP适调;1.4满度值: ±30mV、±100mV、±300mV、±1V、±3V、±10V、±30V;1.5系统准确度: 小于0.5%(F.S)(预热半小时后测量);1.6失真度: 不大于0.5%;1.7模拟两次积分:1.7.1 频率响应a.一次积分:10Hz~10kHzb.二次积分:10Hz~1kHz1.8模数转换器: 16位A/D转换器;1.9采样速率: 2通道同时工作时,每通道12.8、25.6、51.2、128、256、512、1.28k、2.56k、5.12k、12.8k、25.6k、51.2k(Hz)分档切换;1.10转速测量通道技术指标:1.10.1测量通道数:1个通道;1.10.2测量范围:300~300000转/分;1.10.3测量精度:小于0.05%±1转;1.11谱分析参数1.11.1分析频宽:5Hz、10Hz、20Hz、50Hz、100Hz、200Hz、500Hz、1kHz、2kHz、5kHz、10kHz、20kHz;1.11.2谱线数:100、200、400、800、1600、3200;1.12电源:智能化管理的可充电锂电池组供电。
环境噪声测量与评价技术导则引言: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环境噪声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不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诸多挑战。
因此,为了维护公众的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噪声测量与评价技术导则。
第一节:测量准则与方法1.1 声源识别与分类环境噪声测量的第一步是对声源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分类。
根据声源的特征和产生方式,可以将声源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娱乐噪声等。
通过准确识别声源,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2 测量设备与仪器环境噪声测量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与仪器进行。
常用的测量设备包括声级计、光纤测量系统、数据采集器等。
这些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并具备准确度高、响应速度快、适应不同环境等特点。
1.3 测量参数与评价指标环境噪声的评价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参数与指标。
常用的参数包括声级(LAeq)、声谱分析等,用于描述噪声的强度、频谱特性等。
评价指标包括噪声标准限值、日均等效声级(LAeq,24h)等,用于判断噪声是否超过了安全阈值。
第二节:测量与评价程序2.1 测量点选择环境噪声测量与评价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点位。
测量点应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某一区域的噪声情况。
在进行测量点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噪声源分布、风向、地形等因素,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测量方案制定针对不同的噪声源和测量要求,需要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案。
测量方案应包括测量时间、测量位置、测量参数等内容,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测量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3 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环境噪声的测量需要对数据进行准确的采集和处理。
采集过程中要确保测量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校准,避免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进行去噪、滤波、数据分析等步骤,以获得准确的噪声参数。
2.4 数据分析与评价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与评价,可以得出噪声源的特点、影响范围、存在的问题等信息。
使用说明书OPERATION MANUALTH2817C+紧凑型LCR数字电桥TH2817C+ Compact LCR Meter版本历史:*******————————————————————2019/2/19*******————————————————————2020/1/17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可能并非仪器所有内容,同惠公司有权对本产品的性能、功能、内部结构、外观、附件、包装物等进行改进和提高而不作另行说明!由此引起的说明书与仪器不一致的困惑,可通过封面的地址与我公司进行联系。
第1章开箱安装13 1.1开箱检查13 1.2电源连接13 1.3保险丝13 1.4环境13 1.5使用测试夹具14 1.6预热14 1.7仪器的其它特性14第2章概述15 2.1前面板说明15 2.2面板说明17 2.3显示区域定义18 2.4主菜单按键和相应显示的页面192.4.1显示主菜单按键[DISP] 192.4.2参数设置主菜单按键[SETUP] 202.4.3系统设置主菜单按键[SETUP] 20 2.5基本操作21 2.6开机21第3章[DISP]菜单键说明223.1<平衡测量显示>页面223.2<元件测量显示>页面22 3.2.1测试功能24 3.2.2测试量程28 3.2.3测试频率29 3.2.4测试电平30 3.2.5测试速度30 3.2.6其它工具30 3.2.7标称值31 3.2.8触发方式31 3.2.9 R下限和R上限32 3.2.10 X下限和X上限34 3.3<档号显示>页面34 3.3.1比较器功能35 3.4<档计数显示>页面36 3.4.1参数36 3.4.2标称36 3.4.3档37 3.4.4上下限37 3.4.5计数373.4.6附属(AUX) 37 3.4.7超差(OUT) 37 3.5<列表扫描>页面37 3.5.1扫描模式39 3.5.2扫描显示(显示) 39 3.5.3频率[Hz] 电平[V] 39 3.5.4 Ls[H] Q[ ] 39 3.5.5多功能扫描40 3.5.6 CMP(比较)40 3.6<平衡极限设置>页面41 3.6.1比较功能42 3.6.2偏差扣除42 3.6.3直流电阻A 42 3.6.4各功能的上下限值42 3.6.5标称值42 3.6.6偏差值42 3.7<测量设置>页面43 3.7.1平均次数44 3.7.2电平电流监视功能443.7.3触发延时45 3.7.4步进延时45 3.7.5输出电阻45 3.7.6偏差测试功能46 3.8<用户校正>页面47 3.8.1开路校正48 3.8.2短路校正49 3.8.3负载校正51 3.8.4负载校正测试功能52 3.8.5点频校正52 3.8.6电缆长度选择52 3.9<极限列表设置>页面53 3.9.1对调参数53 3.9.2比较功能极限模式54 3.9.3容差方式标称值设置55 3.9.4比较器功能ON/OFF 55 3.9.5附属档ON/OFF 56 3.9.6上下极限56 3.10<列表扫描设置>页面573.10.1模式583.10.2扫描显示583.10.3测试参数583.10.4扫描参数设置593.10.5多功能设置59 3.11<工具>页面603.11.1校正数据603.11.2空夹具判别603.11.3锁定标称量程613.11.4自动返回数据613.11.5 HDL 有效时间613.11.6自动LCR功能61第4章[SYSTEM]菜单键说明和文件管理624.1<系统设置>页面624.1.1仪器功能624.1.2合格讯响624.1.3不良讯响634.1.4显示语言634.1.5口令644.1.6总线方式644.1.7 GPIB地址(预留功能)644.1.8只讲(Talk Only)654.1.9波特率654.1.10菜单保持654.1.11通讯协议664.1.12时间664.1.13默认设置664.1.14系统复位66 4.2<HANDLER>页面66 4.3<文件管理>页面674.3.1单组元件设定文件(*.STA)684.3.2 TH2817C+系列仪器的优盘管理性能694.3.3文件管理操作步骤:69第5章执行LCR测量操作及一些示例725.1“清零”校正操作725.1.1全频清零:725.1.2点频清零(对于使用单个频率测试的情况比较好):72 5.2被测元件的正确连接735.3消除杂散阻抗的影响74 5.4用TH2817C+测试电感快速操作实例75 5.5用TH2817C+作多频列表扫描测试电容快速操作实例76 5.6比较器设置实例775.6.1电容器分选785.6.2负载校准操作实例79第6章性能与测试81 6.1测量功能816.1.1测量参数及符号816.1.2等效方式816.1.3量程816.1.4触发816.1.5触发延时816.1.6测试端连接方式826.1.7测量速度(频率>=10kHz时)826.1.8平均826.1.9显示位数826.1.10测试信号频率826.1.11信号模式826.1.12测试信号电平82 6.1.13输出阻抗82 6.1.14测试信号电平监视器83 6.1.15测量显示最大范围83 6.1.16│Z│、│Y│、L、C、R、X、G、B的准确度83 6.1.17 D 准确度84 6.1.18 Q 准确度84 6.1.19θ 准确度84 6.1.20 G 准确度84 6.1.21 Rp 准确度85 6.1.22 Rs 准确度85 6.1.23准确度因子86 6.1.24漏电感Lk 准确度88 6.2安全要求89 6.2.1绝缘电阻89 6.2.2绝缘强度89 6.2.3泄漏电流89 6.3电磁兼容性要求89 6.4性能测试896.4.1工作条件896.4.2试验仪器和设备见下表。
北京华测北方检测有限公司Q/CTI LD-BJCEDD-0005 噪声分析仪操作规程保密等级:秘密版本/版次: 1.0编制日期审核日期审查日期批准日期文件修订履历表版本修订章节变更说明编制审核审查批准日期1.0 全文4 1.根据公司《QHSE文件管理程序》Q/CTIQP-QCD-01及《文件标准化管理规定》M/CTIWI-PRO-0006的要求,修订了文件编号、排版格式、字体大小。
2.增加了“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和“仪器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文件内容无实质变化。
陈杰何颖岳志毅文唤成2013.12.10噪声分析仪操作规程1 目的指引相关人员对仪器操作的可行性2 范围:适应于操作仪器相关人员3 工作程序:3.1.按下仪器的“开/复位”按键,仪器屏幕上提示仪器型号及内部安装模块的名称。
3.2. 进入主菜单,选择“综合参数设置”按“确定”键,可以选择仪器参数设置,选择“测量参数”按“确定”键,可以进入各分析方法中参数的设定,包括时间计权方式、滤波设置、频率计权、量程、采样间隔、测量时间,可以根据测量的需要设置测量参数。
(注:时间计权分F、S。
量程有6档,从10dB~80 dB至60 dB~130 dB,以10 dB一档步进。
频率计权方式:LA为A计权声级,LC为C计权声级,AP为全通,测得声压级。
测量数据类型区域:LP表示瞬时声级,T60表示混响时间T60。
测量时间积分可选择手动、10s、1min、5min、10min等。
采样间隔可选择0.1s、0.2s、0.5s、1s、5s、10s。
)3.3.返回主菜单,光标在“测量”处按下“确定”键,进入测量子菜单3.3.1按“噪声统计分析”键,进入噪声统计分析,此时左右键选择波长范围,上下键选择显示的数据类型。
3.3.1.1按“确定”键进入噪声统计分析,此时仪器显示LP,显示值每秒刷新一次。
按“确定”键进入下一个测量界面,它显示了统计分析所有的测量结果。
按“确定”键进入动态图界面,表示0.1s的LP的变化趋势,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为测量结果,分成7个等分格,一格有5个点,分辨率为2dB。
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Directive rules for noise measurement in the work environment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作业场所噪声测量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不含脉冲噪声的作业场所噪声测量。
2 引用标准GB 3241 声和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GB 3785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3 名词术语3.1 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小于3dB的噪声。
3.2 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和间歇噪声的总称。
3.2.1 起伏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大于3dB的噪声。
3.2.2 间歇噪声:在观察时间内,声级多次突然下降到背景噪声级的噪声,声级在不同于环境声级的常值的时间为1s或1s以上。
3.3 倍频程:两个基频比为2的声音或其他信号间的频程。
3.4 频谱:把时间函数的分量按幅值或相位表示为频率的分布图形。
3.5 中心频率:倍频程中最高与最低频率的几何平均频率。
3.6 等效声级: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A[计权]的声压,具有与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间变化噪声的等效声级。
4 测量的参数和仪器4.1 测量的参数4.1.1 A计权声级。
4.1.2 等效声级。
4.1.3 频谱。
4.2 测量仪器4.2.1 声级计:用Ⅰ型、Ⅱ型声级计和积分精密声级计。
4.2.2 倍频程滤波器:含中心频带为31.5~8000Hz九个倍频带滤波器。
4.2.3 其他仪器设备:声级统计分析仪、噪声剂量计或专用声学测量磁带记录仪。
4.3 仪器校准:声级计、滤波器、声校准器以及相应的测量仪器设备,每年必经计量单位校准。
5 测量方法5.1 测点选择:测点应在工人工作地点。
5.1.1 稳态噪声:若作业场所内,声场分布均匀,工作地点很多,一般选3~5点。
噪声检测现场调查的基本内容引言概述:噪声污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噪声问题,进行噪声检测现场调查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噪声检测现场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噪声源调查、测量设备准备、测量点选择、测量参数确定和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
正文内容:1. 噪声源调查1.1 噪声源类型分类:根据噪声的性质和产生方式,将噪声源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
1.2 噪声源位置确定:通过实地调查和噪声源的观察,确定噪声源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1.3 噪声源特征分析:对噪声源的频率、时域和声压级等特征进行分析,了解噪声源的特点。
2. 测量设备准备2.1 噪声测量仪器选择:根据噪声源的类型和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噪声测量仪器,如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
2.2 仪器校准和检查:确保噪声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仪器的校准和检查工作。
2.3 仪器操作培训:对测量人员进行仪器使用的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噪声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3. 测量点选择3.1 测量点布设:根据噪声源的分布情况和调查目的,合理选择测量点的位置和数量。
3.2 测量点环境评估:对测量点的环境进行评估,包括背景噪声水平、周围建筑物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3.3 测量点时间安排:根据噪声源的工作时间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合理安排测量点的测量时间。
4. 测量参数确定4.1 测量参数选择:根据噪声源的特点和调查目的,确定测量参数,包括声级、频谱、时域等。
4.2 测量参数设置:根据测量参数的要求,对噪声测量仪器进行相应参数的设置。
4.3 测量参数记录:在测量过程中,对测量参数进行准确记录,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5. 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5.1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整理、计算和统计等。
5.2 结果评价与分析:根据噪声标准和调查目的,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判断噪声是否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