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专业考研真题(Word版)
- 格式:docx
- 大小:64.13 KB
- 文档页数:2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教育综合333真题(凯程首发)
凯程教育学/教育硕士教研组整理
一、选择题(10个)
1.以下属于教育独立阶段的著作是
A教育学B大教育论C理想国Dxxx
2.抓住关键期是遵循哪个规律
A不平衡性B阶段性C差异性D顺序性
3.以下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哪个是皮亚杰的
A最近发展区B教育走在发展前面C什么和经验什么D个体什么
4.哪个是标志着英国国民初等教育的法案
A福斯特B巴特勒C1944D1988
5.哪个法案出了新三艺
A莫雷尔B国防教育法C生计教育D
6.学习即回忆是谁说的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昆体良
7.谁首先提出了收回教育权
A蔡元培B陶行知C胡适D余秋菊
8.
9.
20.
二、名词解释共6个
1.个体发展(狭义)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适应自然
4.终身教育
5.负强化
6.《大学》
三、简答题共4个
1.新文化运动反对传统教育对改变教育观念的主要表现
2.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特征影响贡献
3.简述元认知策略类型
4.教育价值观中个人本位论观点及评价
四、分析题共4个
1.科举制的演变、影响及对高考改革的启示
2.社会构建主义观点及教学启示
3.教师素养的品德要求
4.教育对人的作用及实现条件。
1. 教学设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作为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一项课堂教学技术。
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技术,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教学设计理论的历史轨迹。
1、教学设计的思想萌芽与早期发展由于教学设计是事融合了许多不同学科的重要理论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它的出现与发展同其他学科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心理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建立教学设计学的构想最初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John Dewey),他于1900年提出了应建立一门所谓的“桥梁科学”,以便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进来,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实现教学的优化设计。
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教学设计还仅仅是萌芽状态,并末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到20世纪中叶,行为主义迅速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了S—R理论,并将应用于教学,出现了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
程序教学以其精确组织的个别化、自定步骤的学习,确立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原则。
它建立的一系弄学习原则和开发程序教材的系统方法,对教学设计理论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中,奥苏伯尔的渐进分化的思想,如运用先行组织者,然后呈现一系列具体的下位概念和例子;布鲁纳(J.Bruner)依学生成绩而逐渐提高学习复杂性的思想;马克勒(S.Markle)和墨里(J.W.Mrooe)等运用教学理论促进概念获得的思想,都对教学设计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2、认知心理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从教学设计发展的第一阶段可以看出,程序教学是教学设计的方法学上的依据。
但在60年代末,认知心理学逐渐代替行为主义,成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研究者纷纷重新考虑学习理论。
影响比较大的有加涅,他把自已的教学设计与与认知理论相结合,将学习结果分为五大类等。
梅里尔也提出教学设计的成分呈现理论。
此外,认知心理学中关于知识生成的研究结论也被应用到教学设计中,这些研究产生了许多针对学习过程的策略,如问题解决策略、信息组织策略,降低焦虑策略,自我控制策略、元认知与招待性策略等。
2019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专业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
1.学习即回忆是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来的?
2.首先明确提出收回教育权运动的是?
3.“深造自得”是谁提出的?
4.教学过程中抓住关键期,体现了哪个教育规律?
5.英国国民初等教育制度体现在下列哪一个法案?
二、名词解释
1.个体发展(狭义)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适应自然
4.终身教育
5.负强化
6.《大学》
三、解答题
1.新文化运动反对传统教育对改变教育观念的主要表现。
2.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特征,影响,贡献。
3.简述元认知策略类型。
4.简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观点及影响
四、分析题
1.科举制的演变影响以及对高考改革的启示。
2.建构主义观点及教学启示。
3.教师素养的品德要求。
4.教育对人的作用以及实现条件。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816学前教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5x5=25分)
1.幼儿社会性发展(学前教育原理180页)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预测题第二套)
3.早期阅读(学前教育原理163页+165页)
4.建构游戏(预测题第四套)
5.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s
,二、简答题(10x4=40分)
1.社会生产力与学前教育的关系(学员群第二章作业题)
2.张雪门的行为课程(预测题第三套》
3.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预测顿第一套)
4.安吉游戏特点(平时积累集合游戏相关知识点回答)
三、论述题
1.儿童权利保护的儿童优先原则(VIP学员小课重点知识点)
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观念(预测题第四套)
3.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预测题第三套+VIP学员小课重点知识点)
四、综合分析题(25分)
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与实况。
华中师范大学在2019年毫无征兆的退出了统考,改专业课考试科目为“708教育学综合”,并且也没有给大纲,让很多考生措手不及。
不少选择了忍痛割爱,还有一些勇敢的争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上了考场。
今天,心意给大家全面分析新鲜出炉的“708真题”。
一、华中师大真题题型、题量、分值分析和统考311教育学综合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把之前的“辨析题”变为了“名词解释”,其它的主干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都还在。
细节上的变化有:1.选择题减少了10道,名词解释的分数和之前的辨析题相比少了10分,这样就“节省”出了“30分”。
2.把“材料题”从“论述题”里拎出,单独成一类题型。
3.小题省出的“30分”给了一道材料题,这样以来,“大型题目”就成了四道,较之前统考多了一道。
题型上来看,属于“杂交题型”,对于华中师大的考生,心意也一直交代两手准备,这个题型完全可以hold住。
题量上来看,相对于统考311的“45+3+5+3=56道”,华中708是“35+16=51道”,少了几道,但小题变大题,整体来看,差不多,这个题量完全可以hold 住。
分值上来看,每道题的分值都中规中矩,也都在控制范围内。
那么这些外在的信息了解完之后,我们按科目角度详细分析每道题。
二、各科目考题分析及难度分析科目一:教育学原理2. 各题目难度分析(1)选择题:没有难度。
(2)名词解释四道题都是重点,也都是心意考前的考点串讲课作为考点进行再次讲解的内容:(3)简答题第一题:“教育的文化功能”,属于重点内容的考查,心意的各阶段课程都有强调,考前的考点串讲课也进行了再次强调:第二题:“问题/探究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这道题是王道俊老师书上的,大部分考生会比较陌生,不过心意学员应该比较熟悉,在暑期的心意经典习题讲义上有原题,同时经典习题课上,专门讲过这道题:(4)论述题考查的“德育中自我教育”,跟上面的简答题一样,在暑期的心意经典习题讲义上有原题,同时经典习题课上,专门讲过这道题:综上:教育学原理的难度较小。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708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凯程首发)
凯程教育学/教育硕士教研组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35个
二、名词解释7个35分
1、学校教育
2、
3、活动课程
4、消极教育
5、从做中学
6、情感陶冶
7、非结构式访谈
三、简答题5个75分
1、中世纪大学特点及产生意义
2、问题/探究性教学中知识获取的阶段
四、论述题2个60分
1、德育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升过程
2、近代三次学制改革的利弊得失
五、材料分析题2个60分
PISA的分析,Z分数,还有钱一颖的一段话分析
社区吵闹:王老师用强化的方法解决
(1)什么原理
(2)原理分析
(3)教师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教学
六、教育统计分析30分。
2017一2019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综合考研真题2017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填空题1、最早把“教”与“育”联系起来的人是()。
2、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是指()。
4、在我国被称为“人民教育家”的是()。
5、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6、形式教育论认为学校教育的作用是()。
7、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应该()。
8、教育心理学化的提出者是()。
9、道德认知理论的提出者是()。
10、成就动机理论的提出者是()。
二、名词解释1、谈话法2、美育3、学在官府4、发现学习三、简答题1、教育的经济功能。
2、启发性原则。
3、蒙台梭利教学法。
4、品德不良的含义与过程。
四、论述题1、论述个体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论述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过程及其教育特点。
3、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现实意义。
2018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0分)1.学制2.修养3.产婆术4.稷下学宫5.五育并举6.学习策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2.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特点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4.简述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论的内容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论述文化知识的育人价值2.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3.举例论证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原则及要求4.论创造性的内涵及培养途径2019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壬戌学制2.皮亚杰3.个体发展(狭义)4.发展性原则5.“教育适应自然”6.《大学》7.负强化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及其简要评价。
2、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3、简述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
三、论述题1、联系教育教学实际,论述育人作用及其实现条件。
2、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历史影响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真题1998年华中师大教育学原理试题(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原理)名词解释1、遗传素质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3、我国教育方针4、普通教育5、活动课程6、课外活动7、分组教学8、基本知识9、基本技能10、非正式群体11、德育过程12、广义的教育概念13、陶冶论述题1、试述素质教育的概念与特点,它与我国实施的全面发展教育有何联系与区别?2、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为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一个基本点?3、为什么说教育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过程?4、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应当怎样来加强学校的德育?1998年华中师大教育学原理试题(教育经济学)名词解释1、教育学2、教育目的3、义务教育4、课程5、德育简答1、影响人发展的几个因素及其作用。
2、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相互关系。
4、普通中学体育的任务。
论述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客观依据及基本措施。
2、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
1998年华中师大教育学原理试题(德育原理)名词解释1、思想品德2、隐性德育课程3、德育评价4、德育功能5、德育要求个性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简答1、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发展过程的关系。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展集体主义教育?3、德育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论述1、试论学校德育的适应性和超越性。
2019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心理(347)自主命题考研真题
2019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心理(347)自主命题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20×3’=60’)
二、名词解释(8×5’=40’)
1、离差智商
2、互动公平
3、生活风格
4、功能固着
5、基本归因偏差
6、躁狂发作
三、简答题(10×8’=80’)
1、塞尔曼友谊发展阶段
2、他人在场对行为的影响
3、咨询关系的影响因素
4、领导权力的来源
5、偏执型人格障碍
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7、自我效能感
8、态度的成分
四、论述题(6×20’=120’)
1、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及影响因素
2、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格理论、人物及观点,并描述其应用价值
3、偏见的原因和减少偏见的方法
4、青少年反抗心理和如何解决
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评价
6、性别发展认同阶段及影响因素。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二833(2019考研回忆版)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二833(2019考研回忆版)阅读:两篇,第一篇11个小题,第二篇9个小题,均为选择题。
第一篇讲的是: how fatigue affects human creativity.疲劳对人的创造力有怎样的印象。
全篇的中心主旨是说疲劳有利于人的创造,里面讲了几个实验,比如有一个实验是让一个疲劳的人和正常人去区别单词。
处于疲劳状态的人和不疲劳的人在区别一些有关联的词(related words)的时候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区别没有关联性(unrelated words)的词时,那些很疲劳的人的区分能力明显比常人高。
(这个实验作者还给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图表)作者的解释是疲劳的人脑子里杂念少,不会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所以他们会很自觉的把无关的东西给剔除掉,屏蔽掉。
因而,受的干扰少,区别能力也就更强。
对此文章结尾处作者提议大家:在精疲力尽的时候不要选择休息,而是要做一些事情,因为这个时候你的创造力可能会比平时更大。
第一篇题型:1.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文章的整体把握)2. 细节题:原因(会换一种方式来表达,eg.换词)3.猜单词(milder)这个单词我认识就很简单,就是选项D: weaker4. 因为这个里面有很多个实验,所以有问到下面哪个选项与实验的思想,结论是一致的。
5.获取图表信息:上面提到过里面有一个表,所以就有问从表中可以获得什么有关实验的结论。
第二篇:文章大体是讲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比如有生长在中高纬度的ridge(山脊)和生长在valley(山谷)的不同,获取的阳光,温度,土壤,天气(比如下雪),植物自身的形态(比如高度,又如是不是常绿,矮的就没有那么容易被刮倒,常绿就是常年都有叶子,那营养供给情况就不同),风速等等。
(因为整片文章每段都几乎在讲一个或者几个因素,整体稍微有点散,所以记得也不是特别清楚)第二篇题型:1.考查句子理解:文章开头提出了两个概念,具体记不起来了,好像是两个地带中间一个过渡地带,一个好像是矮的灌木丛与沙漠中间的过渡带还有一个也是有树与没有树(treeless)中间的一个过渡带,问你这两个概念的共同点,提供的选项有比如都是一个分界线,或者都是从有树到没树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