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第1章
- 格式:doc
- 大小:290.5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一章测评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天体最可能是()A.水星B.金星C.火星D.哈雷彗星2.甲天体和地球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体积大、密度大B.质量小、密度大C.体积小、密度小D.质量大、密度小[2024·广东信宜高一月考]世界最大、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我国贵州省。
该望远镜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信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
据此完成3~4题。
3.与河外星系属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为()A.可观测宇宙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4.如果发现与地球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最可能是()A.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B.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C.来自恒星的光照稳定D.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024·山东济南高一期末]太阳射电流量(F107)是太阳10.7厘米波长附近的辐射通量值,具有11年左右的周期,与太阳活动水平呈正相关。
下图为2009—2023年太阳10.7厘米射电流量月均值。
据此完成5~6题。
5.根据图文资料,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A.2009年仅1个月就出现3个X级(最高级别)大耀斑B.2014年较上年太阳活动水平更低,进入太阳活动低谷年C.2019年太阳表面惊现巨大黑子,或导致全球电网瘫痪D.2023年绚丽多姿!我国北方多地上演“极光秀”6.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大磁暴预警,下列天气指数受此影响明显的是()①洗车指数②短波收听指数③交通指数④信鸽飞行指数⑤穿衣指数⑥北斗导航指数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2024·浙江台州高一月考]2023年5月,全球规模最大、性能最强的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在四川稻城已经主体竣工。
姓名,年级:时间:第一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我国在贵州边远山区建成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它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同时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据此完成1~2题。
1.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 D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2.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 D )A.太阳辐射非常强B.太阳活动干扰小C.天气变化影响小D.电磁环境比较好【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根据材料,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太阳系,D项对,A、B、C项错。
故选D项。
第2题,本题考查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的原因。
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设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电磁环境比较好,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
该地云雨天多,太阳辐射较少,太阳活动干扰没有减少,多云雨天气,天气变化影响大.故A、B、C项错,D项对.故选D项.美国东部时间夏令时 2019 年 4 月 10 日上午 9 时(北京时间 10 日 21 时),事件视界望远镜组织(EHT)在美国华盛顿、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等世界六地同步发布了人类有史以来所拍得的第一张黑洞照片(如下图)。
该黑洞图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 Messier 87 中心的黑洞,距离地球约5 500 万光年,它是由质量为太阳的 65 亿倍的巨大天体在内部燃料耗尽后,发生引力坍缩而形成。
它巨大的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引力,以至于任何接近黑洞的物体都无法逃脱它的引力。
据此完成3~4题。
3.形成该黑洞的巨大天体类型可能为( C )A.彗星B.流星C.恒星D.行星4.宇宙中的天体形态多样,以下天体与我们的视觉对应正确的是( C )A.星云—一闪即逝B.行星-闪闪发光C.彗星—拖着长尾D.月亮-轮廓模糊【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它是由质量为太阳的 65 亿倍的巨大天体在内部燃料耗尽后,发生引力坍缩而形成。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模块质量检测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模块质量检测一、选择题在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2.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A.18时—次日7时B.8时—当时16时C.16时—次日8时D.6时—次日18时我国典籍《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左图为某地区的水平地质剖面图。
某日发生地震(丙地为震中),根据甲、乙两地测站的地震波记录,绘出了地震横波与纵波的走时曲线图(右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仅考虑地壳运动对岩层的影响,则同为砂岩的乙、戊、丁,其岩层坚硬程度从大到小排序是A.丁乙戊B.戊丁乙C.戊乙丁D.乙戊丁8.下列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横坐标向右增大,则反映出烈度越来越大B.①表示甲地的测站,②表示乙地的测站C.a线表示纵波走时曲线图,b线表示横波走时曲线图D.越接近震中的测站,其纵波与横波抵达时间差距越小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季节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二十四节气中与近日点的时间最临近的是A.小寒B.小雪C.小暑D.大暑10.2019年12月6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有关该日前后可能发生的现象正确的是A.济南昼长夜短B.南极出现极夜C.北方地区寒冷干燥D.赤道低气压带的南界位于赤道附近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地水热条件最为优越B.乙地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C.丙地年降水量最少D.丁地气温年较差最大12.关于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B.乙气候类型分布在各大洲C.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D.丁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13.甲、乙、丙、丁四地气候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而形成的是A.甲、乙地B.乙、丙地C.丙、丁地D.甲、丁地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其流动方向。
第一章过关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读图,完成第1〜2题。
1.若图中大圆是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0A.甲BZ C.丙D.T2.若某人在乙处观察,则此人所见的经纬网为下面的()0C D答案:1 .C 2.A济南为纪念“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进入太空,启用纪念邮戳一枚(见下图),纪念邮戳图案再现了“嫦娥三号”发射腾空的瞬间,及“玉兔号”月球车倩影。
完成第3〜5题。
3 •“玉兔号"月球车工作吋的能量来自()。
A.太阳辐射能B.核能C.太阳风A BD.风能4•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十分巨大。
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具有适屮的质量和体积③地球大气屮具有紫外线和臭氧层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⑤地球表面2/3以上为水血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⑤5.“嫦娥三号”发射升空时,伦敦()。
A.旭日东升B.皓月当空C.日上屮天D.夜幕降临答案:|3.A 4.C 5.D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数据表明,2012年7月份以来,多项标志太阳活动水平的参数处于较高位置。
据此完成第6~7题。
6.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和周期分别是()。
A.黑子、耀斑,约11年B.太阳风、黑子,约14年C.日珥、耀斑,约11年D.太阳辐射、口珥,约14年7.剧烈的太阳活动对以下行业影响最大的是()。
A.电子产品加工业B.风力发电工业C.旅游业D.航空运输业答案:6.A 7.D下图是一位天文摄影爱好者在某地用连续曝光拍摄的北极星空照片。
读图,完成第8〜9题。
8.该照片能证明()o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流星现象D.恒星运动9.如果拍摄时所用仰角为55°,那么拍摄的地点一定在()oA.赤道B.热带C.南寒带D.北温带答案:8.A 9.D10.美国哈佛大学(西五区)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截止时间为当地时间2月15日23时。
第一章质量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云南玉溪期末)当某星球被其主恒星“锁定”,意味着这颗星球一面一直朝向恒星,而另一面则一直背对恒星。
由于其形状酷似眼珠,被形象地称为“眼珠星球”(下图)。
“眼珠星球”为寻找地外生命开辟了新思路。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眼珠星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图中主恒星指的是太阳B.地球不属于“眼珠星球”C.“眼珠星球”不属于行星D.“眼珠星球”没有自转运动2.“眼珠星球”之所以可能存在生命,根本在于( A )A.适宜的温度B.肥沃的土壤C.适宜的大气D.安全的宇宙环境[解析]第1题,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并没有“一面一直朝向恒星(太阳),而另一面则一直背对(太阳)”,所以地球并不是“眼珠星球”,B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太阳系中没有哪个星球一面一直朝向恒星(太阳),而另一面则一直背对恒星(太阳),所以图中主恒星不是太阳,A错误。
被其主恒星“锁定”的某星球是绕恒星旋转的行星,C错误。
当“眼珠星球”的自转周期与其主恒星同步运行时,“眼珠星球”也是一面一直朝向恒星,而另一面则一直背对恒星,所以不能判断“眼珠星球”没有自转运动,D错误,故选B。
第2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眼珠星球”之所以可能有生命,是因为液态水的存在,而液态水的存在是因该行星有适宜的温度,A正确。
肥沃的土壤不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B错误。
适宜的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是生命存在的条件,但不是根本条件,C、D错误。
故选A。
(2023·辽宁凤城一中期末)读海南省多年平均太阳能空间分布图。
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莺歌海、东方、海口三城市太阳能资源的比较,正确的是( D )A.海口>东方>莺歌海B.东方>海口>莺歌海C.莺歌海>东方>海口D.东方>莺歌海>海口4.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能量B.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核裂变C.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强D.水力发电与太阳能无关[解析]第3题,读太阳能等值线分布图可知,莺歌海年太阳辐射量在1 500~1 550 kwh/m2之间,东方年太阳辐射量在1 550~1 600 kwh/m2之间,海口年太阳辐射量在1 400~1 450 kwh/m2之间,可知东方年太阳辐射量最大,其次是莺歌海,海口年太阳辐射量最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第一章单元质量评估(2)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09·江苏地理)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图甲、图乙回答1、2题。
1.图甲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加大D.劳动力成本下降2.图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解析】1选B,2选D。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的变化、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统计图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1题,图甲反映该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不断减少,可能是实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的结果。
所带来的可能影响是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提高,老龄人口比例提升,人口出现老龄化。
第2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模式逐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出生率逐步下降,青少年人口比重逐步下降,故顺序为①③②④。
新华网2009年8月13日电美国人口资料局11日发表报告说,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将由目前的67亿上升到70亿。
结合下图分析回答3、4题。
3.全球人口在未来2年间增加了3亿人,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A.东半球各国B.西半球各国C.欠发达地区D.发达地区4.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大的国家是()A.中国、日本B.科威特、德国C.尼日利亚、墨西哥D.埃及、印度尼西亚【解析】3选C,4选B。
第3题,从统计图表中可知,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特别是非洲、拉丁美洲、亚洲。
第4题,科威特是石油输出国,输入劳务工人多;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故政府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吸引高素质人才移民德国。
(2010·南京模拟)人口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把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下图为1964~2000年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据图回答5、6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质量达标检测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20·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期中联考)2019年1月,科学家发现一颗距离地球6光年,围绕巴纳德星运行的“超级地球”行星。
其公转周期为233天,地表温度约-150 ℃。
但其地热活动却比较强,可能存在简单生命。
完成1~2题。
1.“超级地球”位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巴纳德星属于()A.卫星B.行星C.恒星D.星云(2019·江苏苏州五中期中)美国航天局的帕克太阳探测器于美国当地时间8月12日成功发射,开始了为期7年的追日之旅,这是人造航天器最近距离地接触到太阳的最外层大气。
下图是帕克预定的轨道。
回答3~4题。
3.帕克太阳探测器从发射升空到第一次飞跃近日点,依次穿越了()A.水星、火星轨道B.火星、金星轨道C.水星、金星轨道D.金星、水星轨道4.帕克太阳探测器所到达的太阳大气()A.源源不断向外放射不可见光B.会有太阳黑子出现C.可导致地球出现极光现象D.在晴天时肉眼可见(2019·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
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据此完成5~7题。
5.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A.地势高,空气稀薄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D.纬度偏低,晴天多6.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A.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稳定B.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C.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7.太阳能屋顶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A.X射线B.紫外线C.可见光D.红外线(2019·江苏泰州中学检测)1859年9月1日,英国的天文爱好者理查德·卡林顿正在忙于做日常的日面监测时,突然看到太阳黑子群中央两个迅速增亮的斑块,成为最早发现这种天文现象的人。
第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该探测器飞行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而小行星带处在火星和木星公转轨道之间;该探测器飞行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故不可能观测到地球从日面经过的情景;该探测器计划飞行6 年,而黑子活动周期为11 年;该宇宙飞船可以探测到日冕层的太阳风活动。
2.【答案】D【解析】读材料可知,“金星有着主要由CO 组成的浓密的大气和云层”,接近金星表面的CO 可以强烈吸2 2收长波辐射,热量无法散发,而温度越聚越高,在这种超级“温室效应”的影响下,金星最终达到了如此高温。
3.【答案】A【解析】金属的体积并不小,与地球较为接近;其大气层较厚,主要由CO 组成,表面温度达400℃;故A2正确。
4.【答案】A【解析】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故本题选A。
5.【答案】C【解析】读图,根据太阳系行星分布规律,位于太阳系“宜居带”的星球,除地球外还有火星,其他行星不在“宜居带”内,故C 选项正确。
6.【答案】B【解析】Trappist-1 系统的中心天体是恒星,该系统为恒星系,与太阳系为同一级别,B 选项正确。
7.【答案】A【解析】图中宜居带宜居的主要依据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条件,A 选项正确;地形和土壤对生命存在的影响小,B、D 选项错误;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不适合生命呼吸,C 选项错误。
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浅层地能主要是指地表以下数百米内的低温热能。
深度仅数百米,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 千米,所以存在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内。
浅层地能是太阳辐射能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地幔是地壳以下的圈层部分,该能源全年可用。
故C 选项正确。
9.【答案】B【解析】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利用的能源大多属于太阳辐射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和用煤、石油发电。
潮汐能是天体引力产生的,不属干太阳辐射能;核能是地下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不是太阳辐射能。
故B 选项正确。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人类活动 B. 自然界 C. 社会经济 D. 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答案:D2.人类活动可以对自然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下列哪个属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 A. 地壳运动 B. 水系的形成 C. 气候的变化 D. 植被的形成答案:C3.以下哪个不属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A. 地貌学 B. 水文学 C. 人口学 D.气候学答案:C4.下面哪个因素对地球自转的影响最大? A. 太阳引力 B. 月亮引力 C. 地球自身的引力 D. 外太空的引力答案:C5.下列哪个不属于地球的运动? A. 自转 B. 公转 C. 旋转 D. 周转答案:D6.以下哪个是地壳较厚的地方? A. 大洋中脊 B. 海底深渊 C. 平原地带 D.山脉地带答案:D7.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是: A. 青藏高原 B. 阿尔卑斯山 C. 喜马拉雅山 D.安第斯山答案:C8.地球上最大的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答案:A9.地球上最大的岛屿是: A. 格陵兰岛 B. 澳大利亚 C. 马达加斯加岛 D. 爱尔兰岛答案:A10.地球上最大的峡谷是: A. 长江三峡 B. 秦岭大峡谷 C. 科罗拉多大峡谷 D.弗朗西斯科峡谷答案:C11.下列哪个不属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A. 实地考察 B. 实验研究 C. 数理统计 D. 典型剖析答案:C12.以下哪个不属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A. 人口密度 B. 气温 C. 高程 D. 人均收入答案:B13.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国家是: A. 俄罗斯 B. 加拿大 C. 冰岛 D. 挪威答案:C14.地球上经度最高的国家是: A. 俄罗斯 B. 加拿大 C. 冰岛 D. 挪威答案:A15.以下哪个不是地球上的大洋?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地中海答案:D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_。
根据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测试题
及答案
以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的总结:
1. 问题:地理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门学科。
请简要
说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答案: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
动现象,地理学的任务是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现象,
认识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的分布、变化规律,探讨人与地球之间的
相互关系。
2. 问题:请说明地理学的分类以及各学科的研究内容。
答案:地理学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大的学科,其中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各种现象和规律,包括地貌、
气候、植被、水文等;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与地球的相互关系,包
括人口、城市、经济、文化等。
3. 问题:请简要说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地图解读、地理模型
建立、统计分析等。
实地调查是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数据,获取地
理信息的主要方法;地图解读是通过分析地图上的图像和符号,获
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建立地理模型是通过建立地理现象的简化模型,研究地理过程和规律的方法;统计分析是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分
析和解释地理数据的方法。
以上是关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的简要
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章节测试1、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读图回答下题。
该日悉尼和广州()【单选题】(3.0分)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地方时与区时和公转的相关知识。
读图可知,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为极夜,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悉尼昼长夜短,广州昼短夜长,两城市日出同为东南方向,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正午时悉尼树影朝南,广州树影朝北,太阳直射点位置离悉尼较近,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广州。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点,天文学家在布鲁塞尔(比利时)、圣地亚哥(智利)、上海(中国)、台北(中国)、东京(日本)、华盛顿(美国)六大都市同时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的照片。
从2019年4月10日起往后三个月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3.0分)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B.华盛顿昼渐长,夜渐短C.圣地亚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D.日出时上海东方明珠日影朝向西南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转的相关知识。
2019年4月10日起往后三个月,即从4月10日至7月10日。
D项,从4月10日至7月1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因此东方明珠日影朝向西南。
故D项正确;A项,从4月10日至7月10日,地球逐渐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减慢。
故A项错误;B项,从4月10日至7月10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再向南移动,华盛顿昼渐短夜渐长。
故B项错误;C项,圣地亚哥地处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故C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3、当帕米尔高原日出时间由最晚逐渐提早时,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单选题】(3.0分)A.接近最快B.接近最慢C.由最快转慢D.由最慢转快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转的相关知识。
第一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我国在贵州边远山区建成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它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同时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
据此完成1~2题。
1.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D)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2.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D)A.太阳辐射非常强B.太阳活动干扰小C.天气变化影响小D.电磁环境比较好【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根据材料,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太阳系,D项对,A、B、C项错。
故选D项。
第2题,本题考查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的原因。
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设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电磁环境比较好,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
该地云雨天多,太阳辐射较少,太阳活动干扰没有减少,多云雨天气,天气变化影响大。
故A、B、C项错,D项对。
故选D 项。
美国东部时间夏令时2019 年4 月10 日上午9 时(北京时间10 日21 时),事件视界望远镜组织(EHT)在美国华盛顿、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等世界六地同步发布了人类有史以来所拍得的第一张黑洞照片(如下图)。
该黑洞图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essier 87 中心的黑洞,距离地球约5 500 万光年,它是由质量为太阳的65 亿倍的巨大天体在内部燃料耗尽后,发生引力坍缩而形成。
它巨大的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引力,以至于任何接近黑洞的物体都无法逃脱它的引力。
据此完成3~4题。
3.形成该黑洞的巨大天体类型可能为(C)A.彗星B.流星C.恒星D.行星4.宇宙中的天体形态多样,以下天体与我们的视觉对应正确的是(C)A.星云—一闪即逝B.行星—闪闪发光C.彗星—拖着长尾D.月亮—轮廓模糊【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它是由质量为太阳的65 亿倍的巨大天体在内部燃料耗尽后,发生引力坍缩而形成。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试卷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分数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夭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A.星光闪烁的流星B.轮廓模糊的行星C.一闪即逝的慧星D.圆缺多变的月亮2、共同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是()A.总星系和太阳系 B .太阳系和地月系 C .银河系和太阳系 D .总星系和地月系3、下列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九大行星及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且几乎在同一个平面D.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抑制了地球生命物质形成的进程4、太阳的能量来源于()A. 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B.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D氦原子裂变过程中释放的5、日全食时,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其太阳活动是()A、色球、耀斑B、日冕、耀斑C、光球、黑子D、日冕、太阳风6、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短暂中断;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昼、极夜现象;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变暖;④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③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①自西向东②自东向西③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④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A、①③ B 、②④ C、①④ D、②③8、在北京, 6 月 1 日 22时看到星空,再次看到同样星空的时间是( )A、 6月 2日 22时B、6月 2日 21时56分 4秒C、6月2日 22时 3分 56秒D、6月 2日22时56分4秒9、哈尔滨和海口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海口大于哈尔滨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哈尔滨大于海口10地球运行至下列哪个节日公转速度最快()A.元旦节B.中秋节 C .端午节 D .清明节11读右图,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位置 E 点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 )A、赤道上B、北回归线上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D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12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 .每天都重合B.只有春、秋分两日重合C. 永远不重合D.只有夏、冬至两日重合13、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于北京时间2004 年 8 月 28 日凌晨 1:00 举行,比赛举行时当地时间是:(雅典:东 3 区)()A、8月 28日 20时B、8月27日20时C、8月 29日20 时D、8月28日6时14、太阳直射广州市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昼短夜长B、南半球昼长夜短C、北京的白天时间比广州长D、广州的白天时间比北京长15、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A、昼夜的交替B、昼夜长短的变化C、春夏秋冬的更替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6一条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如右图),河中有一沙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南岸沉积作用强烈B.北岸受冲刷严重C.沙坝将与南岸相连D.沙坝将与北岸相连17、当北京时间为 3 月 21 日 12 点时,全世界还有()A.多一半地方是 3 月 21 日 B .恰好一半地方是 3 月 20 日C.恰好一半地方是 3 月 21 日D.少一半地方是 3 月 21 日右图阴影部分表示 6 月 7 日,非阴影部分表示 6 月 8 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本册综合质量检测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共50分)(2018·广东省实验中学月考)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既而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在此之前,“天宫一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B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2.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B.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C.太阳活动会在空间站引发极光现象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解析】第1题,卫星发射中心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纬度、气候气象条件、地形条件、交通条件等。
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纬度高,其优势主要在于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正确。
第2题,太阳活动强烈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所以对空间站和地面都有影响,A、B错,D对。
极光现象是太阳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高空与稀薄大气碰撞产生的,不会出现在空间站,C错。
日照率是指一定时段内,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下图为我国四地多年平均日照率月份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四地日照率冬季差异最小B.哈密日照率高主要原因是纬度高C.北京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D.上海受“副高”影响时日照率高4.M地最可能是(A)A.重庆B.哈尔滨C.呼和浩特D.拉萨【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四地日照率夏季差异最小,冬季差异最大;哈密日照率高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哈密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7、8月份上海受到“副高”影响,形成伏旱天气,降水稀少,日照率高。
第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蓝月亮”围绕行星运转,应当属于卫星,故选C。
2.【答案】D【解析】“蓝月亮”为科学家模拟的外星天体,该天体上的光照来自恒星。
3.【答案】D【解析】到达水星的“比皮科伦坡”离开了地月系,仍在太阳系、银河系内。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等级相同,没有包含关系,不可能到达河外星系。
4.【答案】C【解析】水星是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从结构特征看,水星属于类地行星;水星距太阳近,表面温度太高,没有液态水存在;水星的自然条件不适合生物的生存。
5.【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P 行星位于地球轨道内侧,且与地球相邻,因此P 是金星。
6.【答案】B【解析】八颗行星都有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和安全的宇宙环境,故①④项不选;与金星、火星相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表有适宜的温度,且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故②③项正确。
7.【答案】B【解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扰动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跟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关联性。
8.【答案】B【解析】太阳活动产生的极光现象,只有在高纬度地区才能观测到。
9.【答案】A【解析】降水量越少,阴雨天气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多。
①地的年降水量最少,所以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10.【答案】B【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②地的城市最密集,人口最多,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市场最广。
11.【答案】A【解析】玉兔二号月球车上的太阳能帆板的作用是为月球车提供能量,能量的来源只能是太阳能,故A 项正确。
12.【答案】B【解析】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会扰动大气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
13.【答案】B【解析】植物的进化顺序为:海生藻类→陆生孢子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地质年代顺序为: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动物进化的顺序为:海生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
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练习卷本试卷分第一卷〔单项选择题〕和第二卷〔多项选择题〕两局部。
共1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114分〕本局部共38小题,每题3分,共114分。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项契合标题要求。
1.以下属于天体的是〔〕A.北极星B.河外星系C.天空中飘动的云D.空中飞行的飞机2.以下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3.目先人类可以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A.太阳系B.河外星系C.总星系D.银河系4.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达在〔〕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独一存在生命的行星5.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A.太阳辐射能B.生物能C.重力势能D.风能6.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A.X射线B.Y射线C.黑子的多少和大小D.耀斑的强弱我国古书曾有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7~9题。
7.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指〔〕A.耀斑B.X射线C.紫外线D.黑子8.这种现象发作在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内核9.发生这种现象的缘由是〔〕A.黑色区域是太阳外表的高温区域B.黑色区域温度比周围高C.黑色区域释放出少量偏黑色的气体D.黑色区域含有少量的水汽和尘埃10.以下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选项是〔〕11.关于地球自转角速度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除极点外,各地相反B.赤道最大,两极最小C.大约每分钟转4°D.地球上任何地点都一样12.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是〔〕A.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13.以下日期中,贵州白昼最长的是〔〕A.6月1日B. 12月22日C.8月1日D. 7月1日14.以下城市中,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海口〔20°N〕B武汉〔30.5°N〕C广州〔23.2°N〕D北京〔40°N〕15.以下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上海〔31°N〕B北京〔40°N〕C海口〔20°N〕D哈尔滨〔47°N〕16.假定黄赤交角由如今的23°26′增大到30°,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热带范围变大B.热带范围变大C. 温带范围变大D.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变大17.2021年7月10日清晨2:00〔北京时间〕,杭州球迷准时收看了德国世界杯冠亚军决赛的电视直播。
第一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6安徽马鞍山二中期中)2016年9月,我国在贵州边远山区建成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它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同时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
据此完成1~2题。
1.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 D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2.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 D )A.太阳辐射非常强B.太阳活动干扰小C.天气变化影响小D.电磁环境比较好【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根据材料,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太阳系,D项对,A、B、C项错。
故选D项。
第2题,本题考查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的原因。
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设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电磁环境比较好,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
该地云雨天多,太阳辐射较少,太阳活动干扰没有减少,多云雨天气,天气变化影响大。
故A、B、C项错,D项对。
故选D项。
(2016山东烟台期中)北京时间2016年9月28日,美宇航局行星科学家称,由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提供的地表特征数据强有力的表明,目前在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
结合下表,回答3~4题。
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D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较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能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量。
目前,地球固体表面的平均温度约为22℃,近地面平均气温约为15℃。
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地球表面的水多以液态存在,形成了辽阔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及地下水,而海洋又是孕育地球上早期生命的摇篮,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变化幅度不大。
4.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C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火星表面只有稀薄的大气层,①错误;火星上有四季变化,但由于火星的公转周期较地球上长得多,故四季长度不可能一样,②错误;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③正确;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④正确。
(2016河北邯郸两校期中)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
据此回答5~6题。
5.“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导致( A )①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②信鸽迷途③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④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太阳发脾气”也就是太阳活动,可能会导致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信鸽迷途。
6.到下列哪个国家旅行有可能欣赏到因“太阳发脾气”而形成的空中梦幻景观( A ) A.加拿大B.英国C.意大利D.巴西【解析】因“太阳发脾气”而形成的空中梦幻景观是极光,只有在纬度较高的区域才会发生,故可能欣赏到该景观的是加拿大。
(2016黑龙江鹤岗一中期中)在城市十字路口处,我们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采用太阳能为电源)。
据此完成7~9题。
7.若该交通信号灯在北京,你认为太阳能集热板最佳的朝向是( C )A.向北B.向西C.向南D.向东8.某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C )A.海拔高度B.电网供电C.天气状况D.交通流量9.下列哪一地区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 )A.拉萨B.重庆C.大庆D.海口【解析】第7题,太阳能集热板集热最多的时刻,应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
若该交通信号灯在北京,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太阳能集热板最佳的朝向是向南,C对。
其他方向集热较少,A、B、D项错。
第8题,某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影响因素主要是天气状况,C项对。
海拔高度、交通流量不影响信号灯的亮度,A、D项错。
没有使用电网供电,B项错。
第9题,该信号灯以太阳能为电源,在太阳辐射强的地区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四个城市中,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A项对。
重庆、大庆、海口的太阳辐射较弱,效果较差,B、C、D 项错。
(2016内蒙古赤峰二中月考)某摄影爱好者于2016年11月22日在自家阳台(30°N,120°E)拍摄日出照,当太阳刚升上塔楼的塔尖时,正好拍摄到了下面的照片,取名“宝塔明珠”。
据此完成10~11题。
10.如果该摄影爱好者还想在同一位置拍摄到相同日照、美丽云彩的“宝塔明珠”照片,拍摄的时间应是( B )A.2016年12月22日B.2017年1月21日C.2017年3月21日D.2017年5月22日11.据所学知识推断,该摄影爱好者的家位于塔楼的( C )A.正西方B.西南方C.西北方D.东北方【解析】第10题,11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距离冬至日相差1个月的时间。
若如果该摄影爱好者还想在同一位置拍摄到相同日照,需要满足太阳直射点位置前后在相同的位置,即过了冬至日一个月后,1月21日前后,故B项正确。
第11题,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日落;所以,摄影者应该位于东南的反方向进行拍摄,故C项正确。
(2016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期中)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据此完成12~13题。
12.卫星发射时,酒泉卫星发射场附近某地(经度为100°E)的地方时为( B )A.17日B.17日C.17日D.17日13.卫星发射时,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电视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A )A.16日B.17日C.17日D.16日【解析】第12题,卫星发射时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北京时间为120°E经线的地方时,与100°E相差20°,且在100°E的东边,时间要比100°E早1小时20分钟,发射时100°E的地方时为10月17日7时30分-1小时20分=10月17日6时10分,答案选B项。
第13题,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在西五区的东边,且相差13个时区,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当卫星发射时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西五区为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13=2016年10月16日18时30分。
故答案选A项。
下图是“以极点C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昏线,CD、CE是日期分界线,内圆表示极圈。
读图,回答14~15题。
14.此刻北京时间是( B )A.6月22日11时 a a B.12月22日11时C.6月22日5时 a a D.12月21日5时15.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D )A.赤道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B.四川地区的白昼开始变长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早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解析】第14题,西五区区时即75°W的地方时为6日0时20分,甲地经度为15°E,与其经度相差90°,故地方时相差6小时,而甲地在东边,故应加上6小时,所以甲地时间为6日6时20分。
第15题,因为甲地时间为6日6时20分,而甲又在晨昏线上,所以甲应在晨线上。
从图中可以看出,越往北昼越长,莫斯科在最北,故白昼最长。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16~17题。
16.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B )A.a a a B.b a aC.c a a D.d17.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a地正值夏季 a a B.b地昼短夜长C.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 a a D.d地出现极昼现象【解析】第16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左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右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位于南回归线,为12月22日前后,直射点从b到a,b为秋分日;d位于北回归线,为6月22日前后,直射点从c运动到d,所以c为春分日。
第17题,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为6月22日前后,a位于南回归线上,正值冬季;b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c位于赤道上,此时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d位于北回归线上,不会出现极昼现象。
(2016山东烟台期中)读我国某城市通常的作息时间表(表中所给时间为北京时间),回答18~19题。
----18.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该城市最可能是( C )A.沈阳B.西安C.乌鲁木齐D.武汉【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北京时间上班,下班,当地正午为北京时间,依地方时计算,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时间相差约3小时,经度相差约45°,该地约为85°E,乌鲁木齐与之最接近。
19.该城市不同季节调整作息时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日地距离的变化【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夏季上班的时间较早下班较晚,冬季上班较晚下班较早,这是因为该地纬度较高,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较大,调整有利人们工作和生活。
(2016山西大同重点中学期末)世界上最深的钻井位于俄罗斯北部的科拉半岛,1966年设计,1970年开钻,1992年7月停工。
现在井深12262米。
据此回答20~21题。
20.该钻井的最深处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A )A.地壳B.地幔C.地核D.地心【解析】世界上最深的钻井深12262米,该钻井的最深处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
21.关于该钻井最深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此处地震波的横波波速介于8~9 km/s之间B.此处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C.此处为岩浆的发源地D.此处位于岩石圈【解析】A项,根据材料,该钻井最深处仍在地壳中,此处地震波的横波介于3~6 km/s 之间,故不符合题意;B项,此处位于地壳内,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是地幔,故不符合题意;C项,岩浆的发源地在上地幔的顶部,故不符合题意;D项,此处在地壳内,属于岩石圈,D项正确。
(2016黑龙江鹤岗一中期中)下图中的圆表示某一纬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