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9 竹节人-第1课时 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最新
- 格式:pptx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16
竹节人说教材:《竹节人》是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的训练项目有二:一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二是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竹节人》是现代作家范锡林的作品。
文章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儿时的一种玩具—竹节人。
作者向我们详细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竹节人给我们带来的无限的乐趣,不但小孩子喜欢玩,大人也抵不住它的诱惑。
说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纳、嵌、凛”等15个生字,理解“风靡、威风凛凛、别出心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带给人们的无限乐趣,读懂“我”因为玩竹节人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
3.懂得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说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归纳文段的大意。
说教学难点学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说教学方法总体上采用读书指导法。
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人地位,教师采用确定阅读范围、出示阅读练习、激发阅读兴趣等手段,尽量放手让学生读书,从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
说教学过程一、谈玩具导入新课。
因为课文本身就是讲传统玩具的,所以我确定以玩具为话题和学生交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导入新课,水到渠成,没有跳跃感。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初读课文,通过多种方式扫除字词障碍,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围绕竹节人写了哪些内容,并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为下一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三、分小组探究学习。
落实“懂得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这一教学目标,把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选定自己的学习任务进行探究学习。
我出示了下面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用自己的阅读方法来完成练习题。
一组:写出竹节人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二组:体会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快乐,说给大家听。
三组:讲一个有关老师和竹节人的故事。
四、抓重点感悟语言。
为了使学生深入体会语言特点,积累优美的语言,我设计了分析重点句子来体会语言特点,感悟语言魅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豁、凛”等生字,理解“威风凛凛、疙瘩、别出心裁、技高一筹”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词语。
(2)在感受美好童年的过程中,掌握读书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和集体交流,品味生动有趣的童年生活故事。
3.情感与价值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童年的生活是绚丽多彩、自由快乐的。
【教学重点】在感受美好童年的过程中,掌握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童年的生活是绚丽多彩、自由快乐的。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情景导入,潜心交流1.播放歌曲《童年》,背景为学生平时的生活照片。
师:看到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你们是否想起美好的童年?光阴似箭,一晃,我们已经一起度过了近6年的童年时光。
童年,是那么美好!在你们的童年里有哪些有趣的事赶快和大家分享分享。
2.学生交流。
3.回顾概括。
童年藏在作家的笔下,童年藏在泛黄的照片里,童年还藏在孩子们的游戏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9课《竹节人》,跟随作者去看看, 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的年代,孩子们玩什么,怎么玩?请同学们自由阅读文章,画出最打动你的句子,并加以思考。
二、检查预习,自学本课生字1.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同桌交流。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1)读生字和词语。
疙瘩疲倦冰棍跺脚沮丧威风凛凛别出心裁技高一筹大步流星怒气冲冲暴露无遗念念有词(2)理解以下几个词语: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
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技高一筹:技,技术;筹,筹码,这里是量词。
略微超过一个码。
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
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念念有词: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轻手轻脚:手脚动作很轻,尽量少发出响声。
三、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竹节人》这篇文章的。
***集体备课专用纸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时间:10_月_7日中心发言人:陈***课题:9、竹节人第1课时总计23节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3.梳理文章结构。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归纳文段的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玩具导入新课1.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你的玩具是什么材料的,什么构造的?怎么玩?(学生说,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2.看来同学们的玩具真不少,也都挺会玩的,有的同学能把一件玩具玩出很多的花样,真是动脑筋的孩子。
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件玩具,(板书:竹节人)【课件2】请同学们大声读出来,什么玩具呀?(学生大声读课题)你见过这种玩具吗?玩过这样的玩具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种玩具。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导:出示:【课件3】生字:豁凛疙瘩卡棍悟裁筹橡雕磕跺颓沮趴①谁能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②教师评价,重点指导:凛:左面两点水,右面是“禀”,不要把“禀”写得太长。
疙瘩:都是“疒”旁,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连绵词。
裁:读cái,注意与“栽”区分开。
筹: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一个“寿”字。
出示:【课件4】风靡嵌入威风凛凛别出心裁技高一筹鏖战沮丧悻悻①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词语的,结合课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②教师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③评价,指导:出示:【课件5】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嵌入:紧紧地埋入。
课文中指鞋线紧紧地拉进桌上的裂缝里。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技高一筹:技艺比别人高出一截。
鏖战:激烈的战斗。
沮丧:灰心,失望。
悻悻:形容怨恨愤怒失落的样子。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课文围绕竹节人写了哪些内容?(1)根据课文,完成屏幕上的练习题。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竹节人》(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写“凛、棍”等14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学习清单。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凛、棍”等14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
2.快速读课文,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尝试根据阅读任务有目的地阅读。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明确单元要素。
(1)观察:课件出示第三单元篇章页,看看插图画了些什么,自由读上面的文字,说说你对杨绛女士说的“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的理解。
(2)教师小结:读书好比到作者家串门,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翻开书本,就闯进了大门。
经常去书里“串门儿”,可以认识各时各地、多种多样的人。
(3)推想:本单元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关于阅读和习作的要求?(指名读)课件出示: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
2.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作家范锡林爷爷家“串门儿”,尝试着有目的地去阅读吧!(板书:竹节人)3.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导语,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目的地阅读。
这样的导入,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使学生对本单元整体的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使学习的目标更为明确。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初读课文。
请认真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围绕“竹节人”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偷偷玩竹节人的情景。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威风凛凛疙瘩疲倦呆头呆脑别出心裁技高一筹得意扬扬弄巧成拙大步流星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1)学生读词语,相机正音。
第三单元9 竹节人1.会写“豁、凛”等14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疲倦”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快速浏览课文。
3.通过文中表达竹节人给作者带来乐趣的语句,感受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4.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重点体会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难点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1.字词教学本课14个生字,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词语和语段进行教学。
可把本课的词语进行分类,分别有“跺脚”“大步流星”“轻手轻脚”这类跟动作有关的词,“疙瘩”“冰棍”这类名词,“别出心裁”“技高一筹”这类形容词,还有“沮丧”“忘乎所以”这类描绘神态的词语。
不同类型的词语要有不同的学习策略,比如在学习“威风凛凛”的时候,注意前后鼻音的区别,体会竹节人有气势的样子。
在识记“跺脚”“大步流星”“轻手轻脚”时可通过肢体动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理解“别出心裁”中“裁”字的字义,积累“威风凛凛”“别出心裁”“技高一筹”这类四字词语并学会运用。
2.阅读理解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句进行阅读品析。
阅读应该有更强的目的性,要与锻炼思维能力、阅读能力、阅读方法相整合。
本课学习,要理清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通过快速浏览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精准找到与阅读任务密切关联的文段内容,并抓住重点的语句体会作者文字背后隐藏的思想情感,总结本文的表达方法。
既重视对学生阅读分析与整合能力的训练,也重视对文本情感的体会,这是六年级语文学习的方向。
3.表达运用学会多种形式的语言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之一,也是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表现。
学生在学习文章后,能学会通过说明性、叙述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做到语言形式与表情达意的统一,实现了文本学习的迁移运用,把学习落实到语用上。
1.预习提纲(1)通过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三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组成。
《竹节人》主要讲述的是“我”小时候用毛笔杆制作竹节人,与同学在课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围观,课上偷玩被老师收走后,发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爱玩竹节人。
表现了作者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以及爱师尊师的师生情谊。
《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读者既从中获得了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要求能正确选择材料来写作文,通过文字表达情感。
《语文园地》学习根据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有目的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阅读;积累并练习写人入迷的情景,学会逐项说明理由;理解积累古诗《春日》。
2.单元重点:(1)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有意安排了这一训练点。
《竹节人》阅读要求中安排了三个任务,即(1)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课文要求按照三个任务关注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宇宙生命之谜》在课后提出了问题: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1)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没有生命的?(2)人类能否移居火星?这样设置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读书目的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
9 竹节人《竹节人》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作者用文艺性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他童年时代的玩具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玩竹节人的快乐。
文章主要记叙了童年时代“我”和伙伴们自己制作竹节人,并不顾时间沉迷于斗竹节人,导致手工玩具被老师没收,结果却发现老师也与“我们”一般,喜爱玩竹节人的事。
文章语言夸张又富有童趣,同时贴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自身情感的体悟。
刚步入六年级的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应掌握的知识之间存在一些衔接的问题,因此需要为学生打好基础,让他们在掌握基本字词知识的同时,学习阅读记叙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构建阅读的支架。
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文章与自身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身边事物的乐趣。
在读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再进行品读。
不管是哪个任务,都要特别关注作者是否融入了情感,又融入了怎样的情感,并指导学生能够在文中找出依据,体会玩具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知识与技能】1.会写“豁、凛”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豁开、威风凛凛”等词语,并能结合语境了解意思。
2.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致刻画人物的表达效果。
3.联系本单元阅读的要求,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课前和课后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通过品读作者对斗竹节人场景的描写,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文本,启迪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的联想,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
重点1.会写“豁、凛”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豁开、威风凛凛”等词语,并能结合语境了解意思。
2.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致刻画人物的表达效果。
3.通过品读作者对斗竹节人场景的描写,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难点通过品读文本,启迪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的联想,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