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7.1 力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69.50 KB
- 文档页数:8
7.1 力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过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篮球受重力从篮筐内竖直下落B.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C.用力将实心球掷出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2.小明和弟弟掰手腕,小明获胜。
小明对弟弟的力记为F1,弟弟对小明的力记为F2,则( )A.F1大于F2B.F1和F2大小相等C.F1先于F2产生D.F2先于F1产生3.下列事例中,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力使弓形变B.力使跳板弯曲C.力使弹簧伸长D.力使木箱由静止变为运动4.下列物理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A.橡皮筋被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单摆往复运动,说明单摆相对地面是静止的C.手推墙时人会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以行驶的单车为参照物,路边树木是运动的5.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景,运动员下落到蹦床时,对蹦床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蹦床对他的作用力,关于这两个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运动员对蹦床施的力改变了蹦床的形状C.蹦床对运动员施的力改变了蹦床的形状D.运动员对蹦床施的力改变了自己的运动状态6.校园内不允许追逐打闹,小黄不遵守校规,在追逐打闹过程中撞掉了小方一颗牙,自己额头也肿了,下列相关力学知识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A.力的作用效果只跟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能产生力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7.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小鱼的重力时,使弹簧测力计弹簧伸长的力是A.小鱼的重力B.弹簧对小鱼的拉力C.小鱼对弹簧的拉力D.小鱼和测力计的总重力8.现在各学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②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③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运动员对飞行的足球仍有力的作用④守门员及时截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A.①③B.①④C.②④D.①③④9.《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10.用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水瓶会沿桌面滑动,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水瓶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二、填空题11.端午节龙舟赛上,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龙舟就会向前行驶,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
力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2.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今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A.图a和图 c B.图b和图 d C.图a和图b D.图a和图d3.观察图中的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4.“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这个现象正确的解释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 .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C .鸡蛋受到较大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D .以上说法都不对5.两个物体间有力的作用时( ) A .一定要相互接触 B .可以不接触C .互相接触,并要发生形变D .互相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 二、填空题6.请根据所学的力学知识将图中的现象分成两类,并写明分类的理由。
一类为 (选填写字母),理由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另一类为 (选填写字母),理由为力能使物体产生形变。
7.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
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
(只填序号)8.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9.如图所示,甲同学向前推乙同学时,甲同学反而向后运动,说明___________。
乙同学由静止向前运动,说明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10.以下几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请你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运动项目比赛的情景,提出两个物理问题,并对提出的物理问题尝试解答。
问题1:;解答:。
问题2:;解答:。
【答案】1.BC2.A3.A4.B5.B6.ade;bc7.2、4、5、7、108.相互;运动状态9.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0.问题1:击出的羽毛球为什么能够在空中飞行?解答:羽毛球具有惯性。
第1节力一、知能演练提升1.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实力悬殊,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得“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C.它们所受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D.以上说法都不对2.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软着陆,将我国自主研制的玉兔号月球车送上了月球。
软着陆的过程就是利用着陆器下方的发动机产生向上的推力,降低着陆器的下降速度。
在这个过程中,力改变了物体的。
3.下列四个选项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4.墙壁上的壁虎(如图所示)缓慢向上爬行,将壁虎看成一个整体,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使壁虎向上爬行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壁虎B.墙壁C.地球D.空气5.如图甲、乙所示,“跳橡皮筋”和“打陀螺”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游戏,其中图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均选填“甲”或“乙”)6.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同时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例说明。
7.如图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的作用是的。
8.(2016·浙江绍兴中考)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9.在O点用向右上方与水平面成30°角的1 000 N的力拉一个小车,请在图中作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
10.(2017·四川内江中考)如图所示,某人用12 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11.如图所示,把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利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产生如图甲、乙、丙、丁中所示的形变,其中F1=F3=F4>F2。
广西南宁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本卷g取10N/kg,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1.物理学中,压强的国际单位是A.牛顿 B.帕斯卡 C.焦耳 D.瓦特2.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是A.刻度尺 B.天平 C.量筒 D.弹簧测力计3.下列物品中,重力最接近2N的是A.一个苹果 B.一张课桌 C.一辆汽车 D.一枚图钉4.如图1所示,小明用矿泉水瓶做实验。
他用水平力轻推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用大小、方向都相同的水平力轻推瓶盖时,瓶子翻了。
他验证的是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方向有关B.与力的大小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图15.据报道,我国已制造出世界上最快的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达 380km/h,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
如图2所示,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
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图26.如图3所示,小明在凤岭儿童公园乘坐匀速转动的“幸福摩天轮”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小明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为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B.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D.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图37.班级大扫除时,小明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少摩擦的措施是A.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B.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黑板刷的刷面使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D.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8.如图4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760 mm。
2019-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力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图中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它三个不同的是()A. 弹簧的弹力B. 小铁球受到的磁力C. 足球受到的弹力D. 小球受到的重力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B. 有些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没有施力物体C. 不存在只对别的物体施力、自己不受力的物体D. 较大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也一定较大3.一个木箱放在斜面上,如以下选项所示,能够正确表示斜面受到木箱的压力F的是()A. B. C. D.4.用力踢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力是()A. 脚踢球的力、地面的摩擦力、重力、地面的支承力B. 地面的摩擦力C. 地面的摩擦力、重力和地面的支承力D. 重力和地面的支承力5.小明用力向上提水时,小明的手对水桶施加了一个力,同时水桶对小明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那么对这两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施力物体相同,力的作用点、方向也相同B. 施力物体和力的方向相同,力的作用点不同C. 施力物体不同,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也不同D. 力的作用点相同,施力物体和力的方向都不同6.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 环绕地球沿圆形轨道运动且快慢不变的人造卫星B. 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 发动汽车将汽车开出车站D. 降落伞从空中匀速直线下落7.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小鸟受到的力大B. 飞机受到的力大C. 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 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8.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C. 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9.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B. 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弹力C.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会有力的作用D. 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10.赛车比赛是人们喜欢观看的运动项目,在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赛车为参照物,车内赛车手是运动的B. 赛车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C. 加速或转弯时,力改变了赛车的运动状态D. 赛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二、多选题(共3题;共9分)11.小明在参加我区中考前的一模考试,拿过试卷后,他习惯性地把卷纸对折,用力一压,出现折痕.下列说法正确的(或合理)的是()A. 小明把卷纸对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 小明越用力,折痕越深,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C. 小明答题时感觉比较热,他估计一下教室内的温度大约有40℃D. 外面传来的阵阵汽车鸣笛声,对于认真思考问题的小明来说是噪声12.下列各种情况,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A. 关闭发动机后汽车在地面上向前滑行B. 扔出去的手榴弹在空中运动C. 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1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描述及相关作图正确的是()A. 投出去的篮球所受的力B. 通过凸透镜的光线C. 生活用电插座、开关与灯的连接电路D. 电流与磁感应线的方向三、填空题(共6题;共15分)14.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5.暴风雨来临时,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________,使落叶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16.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如图所示,是某运动员在滑下过程中碰撞标志杆时的情景,它说明力还能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17.如图(a)、(b),“跳橡筋”和“打陀螺”是老上海典型的弄堂游戏,其中图________ 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________ 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选填“a”或“b”)18.如图是物理教材中的两幅插图,甲图说明________ ;乙图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 的.19.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__ 处(选填“A”或“B”,下同);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__ 处.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力的________ 影响力的________ 所导致的.四、作图题(共2题;共10分)20.在图中,重为1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地面受到的压力.21.质量为3kg的圆球沿斜面滚下,在图中画出球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五、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4分)22.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1)小明是通过________ (填“钩码的数量”、“钢片的弯曲程度”)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2)通过比较(a)和(c)两图,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 有关;(3)通过比较(b)和(c)两图,某同学得到了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该结论可靠吗?答: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六、综合题(共2题;共17分)23.如图所示,运动员拉弓放箭,箭离弦而飞.写出上述过程中应用的物理知识或规律(只有写两个):(1)________;(2)________.24.按要求作出下列各图中物体的受力示意图(1)球A受到的重力.(2)静止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3)各接触面均光滑,重3N的球A静止时受到的力.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解:A、图中弹簧在拉力作用下弹簧的形状发生变化,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B、小铁球受到磁力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足球在被运动员顶出时,球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变化,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抛出的小球在重力作用下,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发生改变,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综合分析BC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A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与BCD不同类.故选A.【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2.【答案】C【解析】【解答】解:A、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如磁力、重力等,故A错误;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与受力物一定同时存在,故B错误;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施力时一定受到乙对甲的力,故C正确;D、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单独谈力的大小决定效果是不对的,故D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来判断各选项.(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谈到力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一个是受力物,只有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两物体接触和不接触都可以产生力.(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施力时,乙也一定对甲施力,施力物也一定同时是受力物;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3)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形状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4)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效果不只是由大小决定的.3.【答案】D【解析】【解答】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木箱放在斜面上,压力的方向垂直斜面,ABC压力的方向错误,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压力是与接触面垂直的力.4.【答案】C【解析】【解答】解:足球首先受到重力的作用,在水平草坪表面上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没有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即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一定有一个与重力相平衡的力,即受到支持力的作用;足球在水平草坪表面减速运动的过程中,足球的运动速度在减小,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草坪对足球的摩擦阻力的作用.综上所述可知:足球所受到的力有重力、草坪对足球的摩擦阻力、草坪对足球的支持力.故选C.【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而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改变是由于物体的惯性,物体受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的作用时,若各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即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5.【答案】C【解析】【解答】解:手对桶的提力和桶对手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的施力物体分别为人和捅,作用点分别在手和捅上,方向相反,且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施力物体不同、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也不同.故选C.【分析】力的三要素是指;大小、方向、作用点.此题中的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但方向和作用点不同.6.【答案】D【解析】【解答】解:A、虽然人造卫星的速度不变,但卫星做的是圆周运动,方向不停的在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在发生改变;B、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由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足球的速度会越来越小,所以足球的运动状态在发生改变;C、发动汽车将汽车开出车站时,汽车由静止变为运动,且汽车的速度在慢慢加快,所以汽车的运动状态在发生改变;D、降落伞从空中匀速直线下落,速度不变且方向不变,所以降落伞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故选D.【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情况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7.【答案】C【解析】【解答】解:小鸟撞击飞机时,小鸟给飞机一个力,同时飞机给小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个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选C.【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8.【答案】B【解析】【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故A正确;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B错误;C、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故C正确;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B.【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9.【答案】D【解析】【解答】解: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故A错;B、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能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不存在弹力.故B错;C、由力的概念可知,物体间要产生力,物体间必须要发生作用.如果只接触但不发生作用,就不会产生力,故C错;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和磁体间的磁力,故D正确.故选D.【分析】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知产生力的条件必须满足两个:一是必须要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二是物体间要发生作用;②力的作用方式有两种:直接接触,如推、拉、压;不接触,如吸引;③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10.【答案】C【解析】【解答】A、以赛车为参照物,车内赛车手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赛车为参照物,车内赛车手是静止的,故A错误;B、赛车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不一定越长,因为路程是由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的,所以在不指明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仅通过速度大小来判断路程长短是判断不出来的,故B错误;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所以赛车加速或转弯时,都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故C正确;D、惯性与赛车的速度无关,赛车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D错误;故选C.【分析】A、判断车内赛车手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就看以赛车为参照物,赛车手的位置有无发生变化;B、路程是由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的.时间相同,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C、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D、惯性由物体质量决定,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无关.二、多选题11.【答案】A,B,D【解析】【解答】解:A、小明把卷纸对折,试卷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B、小明越用力,折痕越深,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故B正确;C、夏天教室内的最高温度不会超过35℃,不可能达到40℃,故C错误;D、教室外面传来的阵阵汽车鸣笛声,对于认真思考问题的小明具有干扰作用,因此属于噪声,故D正确.故选ABD.【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结合对生活中温度的了解进行判断;(4)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12.【答案】A,B,D【解析】【解答】关闭发动机后向前直线滑行的汽车,速度越来越小,运动状态改变了,A符合题意;汽车匀速转弯,运动方向的改变了,运动状态改变了,B符合题意;正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降落伞,运动状态没有改变,C不符合题意;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改变了,运动状态改变了,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D.【分析】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速度大小的变化;二是运动方向的变化.判定一个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就从这两个角度考虑.13.【答案】B,D【解析】【解答】解:A、投出去的篮球由于惯性继续运动,不考虑空气的阻力作用,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故A错误;B、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B正确;C、图中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正确.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而图中开关接在零线上了,故C错误.D、根据安培定则(或者磁感线分布)可以判断,图中左端应是N极,磁感线的方向是向右的,故D正确.故选BD.【分析】①投出去的篮球受到重力作用和空气的阻力作用.②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③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④对通电螺线管,利用安培定则分析.三、填空题14.【答案】大小;方向;作用点【解析】【解答】解: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所以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故答案为:大小、方向、作用点.【分析】根据对力的三要素的掌握答题.15.【答案】形变;运动状态【解析】【解答】解: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树发生了形变,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说明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答案为:形变;运动状态.【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速度和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16.【答案】运动状态;形状【解析】【解答】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速度越来越快,即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碰撞标志杆,标志杆发生了弯曲,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运动状态;形状.【分析】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可改变物体的形状.17.【答案】a;b【解析】【解答】解:(1)“跳橡皮筋”游戏中(图a),皮筋受力后,形状发生变化,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打陀螺”游戏中,击打陀螺,使陀螺由静止开始旋转,改变了陀螺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a;b.【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18.【答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相互【解析】【解答】解:甲图中小铁球在受到磁铁的吸引作用下,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即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图乙中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同时自己坐的船受到了另一只船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所以自己坐的船会向后退,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相互.【分析】(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改变;(2)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9.【答案】A;B;作用点;作用效果【解析】【解答】解: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力的效果也就不同,用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A处,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B处.故答案为:A;B;作用点;作用效果.【分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四、作图题20.【答案】解: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为10N,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如图所示:【解析】【分析】画力的图示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确定标度,按照力的图示要求画出这个力.21.【答案】解: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为G=mg=3kg×9.8N/kg=29.4N;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平行于斜面向上;如下图所示:【解析】【分析】在斜面上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五、实验探究题22.【答案】(1)钢片的弯曲程度(2)大小(3)不可靠;因为力的作用点和大小都不同【解析】【解答】解:(1)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合称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该实验是通过钢片的弯曲程度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2)图(a)和图(c)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而力的大小(钩码个数)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3)图(b)和图(c)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大小都不同,而力的方向相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得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结论不可靠.故答案为:(1)钢片的弯曲程度;(2)大小;(3)不可靠;因为力的作用点和大小都不同.【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本题中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钢片的形变来体现的;(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①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就应该控制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而力的大小不同;②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就应该控制力的作用点、大小相同,而力的方向不同;③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就应该控制力的大小、方向相同,而力的作用点不同.六、综合题23.【答案】(1)力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解析】【解答】解:运动员拉弓时,拉力使弦发生形变;弓发生弹性形变后具有弹性势能;松手后,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箭飞出是由于受到了弦的推力,改变了箭的运动状态;箭在空中飞行时具有动能.故答案是:(1)力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分析】分析拉弓放箭,箭离弦而飞的整个过程,从力的作用效果、机械能及其转化等知识方向进行考虑,可以解答此题.24.【答案】(1)解:如图所示:(2)解:如图所示:(3)解:如图所示:【解析】【解答】解:(1)过物体重心画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2)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斜面上,方向是和斜面垂直向下的.(3)图中小球受到重力G和水平面的支持力N.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墙壁对小球没有弹力,否则,有弹力,小球将向右运动,与题给条件矛盾.如图所示:【分析】(1)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力,因此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过物体的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即可;(2)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表面,方向是和受力面垂直的.(3)图中物体只受重力和地面的弹力,左边墙壁对物体无弹力,若有物体则不平衡;。
7.1 力一、填空题1.已知左下图中F1<F2,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____有关;右下图所示的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____有关;除此之外,力的作用效果还和____有关,它们叫力的____.2.用图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____,它的作法是: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___,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___,在线段的____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3.如图(1)所示,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如图(2)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由____变为____,图(3)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总之力可以改变____.4.两个站在水平冰面上静止不动的滑冰者,当一个人用手推另外一个人时,两人将____滑行;如下图所示,当人用手推另一艘小船时,他所乘坐的小船也将____,这些现象都说明______.二、选择题1.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鸡蛋碰撞碗的边缘,碗没有破,鸡蛋却破了,这说明鸡蛋对碗的作用力要大于碗对鸡蛋的作用力B.在用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小铁钉也在吸引磁铁C.人提水桶时,当人提水桶的力大于水桶对人的力时,水桶就被提起来了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下列关于力的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是一样的B.在同一受力图中,可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标度C.标度可任意选取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三、作图题1.如下图所示,煤矿工人用50 N的力在A点水平向右推车,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画出推力的图示.2.一物体质量是10 kg,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画出它对地面的压力的图示.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力的大小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三要素2.力的图示作用点大小末端3.物体形状运动静止物体运动方向物体运动状态4.反向反向运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选择题1.B 2.C三、作图题略。
《力》《力》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力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
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3.知道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会画力的示意图。
4.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分析和归纳在科学中的应用。
3.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
2.力的三要素.3.力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
3.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示意图。
教师用:教学课件、磁铁、大头针、弹簧、小钢球。
一、新课引入:观看图片,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大象拔河。
你观察到了图片中的哪些现象?又有哪些是物理现象?观看图片,一些生活中力的例子。
人推车,推土机推土,运动员举起杠铃、踢球,都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些生活中自己了解到的需要对其他物体施力/用力的例子。
二、知识讲解:这些例子中都有力存在(推、拉、提、压、举)。
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我们发现这些例子中会有两个物体出现,一个是主动施加力,一个是被动受力。
总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产生需要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物理学中,用F来表示力,力的单位为牛顿,简称牛,符号N。
一力一、目标导引:1、通过看书讨论了解力的概念,通过实例、实验、说明(用语言描述、画图等)力、力的符号、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等等。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会设计实验,会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体验物体间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3、讨论合作会画力的示意图。
二、探究学习:(一)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力的概念、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通过实例、实验、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学习活动1:根据书分析(a)--(d)四幅表现力的图片展示评价1:用语言描述什么是力?能指出在力的作用中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
(二)通过学生小组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学习活动2:用手挤气球、捏矿泉水瓶。
展示评价2:气球变,矿泉水瓶变;我的例子是:。
学习活动3:拉弓时,弓变弯了,形状发生了改变。
展示评价3:回答下列问题:(1)踢球前,足球是状态,被踢后,力使球变成。
(2)接住球前足球是状态,被接住后,力使球变成。
(3)足球运动员带球进行突破的时候,球的速度怎么变?(4)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时,可以使球改变运动。
力的作用效果:(三)通过看书和讨论了解力的符号、单位学习活动4:学生看书识记力的符号、单位。
展示评价4:一个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如何表示这些力?(四)通过看书和讨论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学习活动5: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1、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2、探究: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
这说明:力作用效果跟有关。
(2)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
这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有关。
(3)推门实验:用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
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
可见,力的也影响力的效果。
展示评价5: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和有关。
学习活动6: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通常用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越大,线段应越长。
第七章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
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A.钢珠与磁铁没有接触,所以没有力的作用B.钢珠在运动过程中不受重力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D.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如图所示,两匹马各用1200N的力沿完全相反的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并使其保持静止,则此时测力计的读数为( )A.2400NB.0NC.1200ND.600N3.如图所示,小强用双桨在水中划动游船,为了使船头向左转,他应采用下面什么方式划水( )A.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B.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C.左桨向前划水,右桨向后划水D.左桨向后划水,右桨向前划水4.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球门。
若不计空气的作用,足球离开脚面后使其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A.前锋队员 B.足球 C.地球 D.守门员5.下列哪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可能是50N( )A.一个小学生 B.一辆汽车C.一支铅笔 D.一个装满书的书包6.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的作用,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属于弹力B.桌面对茶杯没有作用力C.茶杯和桌面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但两者均未发生形变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7.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0N,则物体的重力( )A.等于10.0N B.小于10.0NC.大于10.0N D.无法判断8.下列物理量中,用科学家牛顿的名字作为单位的是( )A.速度 B.力 C.质量 D.密度9.下列各种情形中,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10.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才会产生弹力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1.如图所示,举重运动员正在用力将杠铃竖直举过头顶,使杠铃升高的力是__________施加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同时运动员也感到非常吃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章第一节力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和排斥等作用都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我们将这种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__叫做力。
思路解析: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推、拉、提等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指的都是物体与物体间的作用,这个作用就叫做力。
答案:作用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发生变化。
思路解析: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当然有时这两种现象也能同时发生,一个力既使物体发生形变,又同时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答案:形变运动状态3.我们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__________。
思路解析:力对物体发生作用时,大小不同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力方向不同效果也是不同的;力的作用点不同效果也会不同。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答案:三要素4.关于力的说法,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会施加力B.受力的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的物体C.静止的物体不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D.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相互施加力思路解析:任何一个物体,不管它是否有生命,都可以对其他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所以,A错误。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在受力的同时也在施力,B正确。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错误。
磁铁吸引铁块,磁铁和铁块可能并没有接触,D错误。
答案:B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关于力的图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力的图示可以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B.由力的图示可以知道物体质量的大小C.由力的图示一定可知道力的全部要素D.由力的图示可以知道物体的形变情况思路解析:力的图示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但不能反映力的运动状态及物体的质量,所以A、B、D错,C对。
答案:C2.(2010河北课改区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④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一定竖直向下运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思路解析:我们把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作用叫做力。
《力》一、填空题1.神舟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型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在太空是通过向不同方向喷射燃气来实施变轨确定姿态的(即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利用了物理学中____原理.使飞船改变运动状态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2.力的作用效果受力的大小、____和____的影响,称为力的三要素.如图(a)所示,长期不用的水龙头会因生锈而很难打开,维修人员常会用一长铁管套在水管上,如图(b)所示,在管端B点处用同样大小的力,则会很容易打开水管.这是由于力的____不同而引起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的缘故.3、如图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a)(b)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有关.如图(c)所示,开门时,用手推在A处比推在B处更容易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有关.4、一阵风吹来,校园里榕树的树枝被风吹弯了腰,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地面上的落叶满天飞舞,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5、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时,球和拍都变了形,这表明:力可以____;还可以____.6、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处(选填“A”或“B”,下同);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处.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有关.7、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____运动,使船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船上的人在竖直方向上受到支持力和重力,后者的施力物体是____,方向____.8、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笔芯会弯曲,这个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的.二、选择题9、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辩论者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有( )观点正方反方①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②两个物体相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③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涉及两个物体④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A.②③⑥B. ①④⑤C. ①②④D. ③⑤⑥10、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A. 人对船的力B. 水直接对船的力C. 人对水的力D. 水对桨的力1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示情形中,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 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D. 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13、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桶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 手B. 地球C. 水桶D. 绳子1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15、在下列比赛项目中,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 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才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百米冲刺后停下,是因为运动员的惯性消失了三、作图题16、在图中画出A点所受斜向左下方与水平方向成30°、大小为20N拉力的示意图.参考答案1.答案: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燃气【解答】“长征”二号F型大推力运载火箭通过喷射燃气,对燃气施加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燃气就会对飞船施加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从而实施变轨、姿态确定的;所以使飞船改变运动状态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燃气.【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这个物体的反作用力.2.答案:方向;作用点;作用点.【解答】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长铁管套在水管上,力的大小、方向没有变化,但力的作用点发生了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很容易打开水管,可见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物理上将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3、答案:方向;作用点【解答】(a) (b) 两图,力的大小相同,作用点相同,力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开门时,用手推在A处比推在B处更容易打开,A 处和B处,力的方向相同,力的大小相同,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分析】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同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4、答案:形状;运动状态.【解答】一阵风吹来,校园里榕树的树枝被风吹弯了腰,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地面上的落叶满天飞舞,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力的作用效果的两类,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5、答案: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乒乓球受到球拍施的力,变形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球拍受到球施的力,也变形了,这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由于球拍对球施力时,球拍也受到了球对它施的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 甲对乙施力的同时,甲也受到乙对它施的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6、答案:A;B;作用点.【解答】由生活经验可知,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A处;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B处.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分析】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7、答案:前;水;地球;竖直向下.【解答】(1)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当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水会对桨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使船向前运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2)站在船上的人在竖直方向上除受到船的支持力外,还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分析】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8、答案:形状;相互.【解答】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手感觉疼痛,原因是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圆珠笔芯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9、答案:A【解答】①②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如紧靠竖直的墙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与墙之间不存在力的作用);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不一定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如磁体间的相互吸引);③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⑤⑥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改变运动状态才需要力.【分析】(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2) 力包括两种:接触力和非接触力;(3) 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改变运动状态才需要力,所以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0、答案:D【解答】划船时,用船桨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给船桨一个向前的推力,这样船就前进了,水对桨的推力是船前进的动力.【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11、答案: D【解答】A、跳板在人的压力作用下弯曲,形状发生了改变;B、竹子在熊猫拉力的作用下弯曲,形状发生了改变;C、苹果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苹果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小铁球在磁铁吸引力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小铁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图示情况分析解答.12、答案:A【解答】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A正确; 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万有引力等,均是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的力,故B错误; C、磁铁间的作用力是通过磁场来相互作用的,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故C错误;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用力把乙推倒,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分析】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力不一定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3、答案:D【解答】水桶与绳子相连,水桶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绳子是施力物体.【分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对物体施加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是受力物体.14、答案:B【解答】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力是不会单独存在的,所以A正确; B.两个磁铁尽管没有接触,两个磁极间仍然有磁力作用.空中飞翔的小鸟仍受重力作用,所以B错误; C.力可以产生两种效果,一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C正确;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所以D正确.【分析】 (1) 力的定义告诉我们,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物体间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2) 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15、答案:D【解答】 A、头球攻门,改变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 正确; B、用力拉弓,弓变弯,力使弓发生形变,故B正确; C、用力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给船桨一个向前的力,皮划艇才能前进,故C正确; D、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由于运动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不正确.【分析】(1)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3)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16、答案:如图所示【解答】拉力的作用点在小车A点,大小是20N,方向与水平地面成30°角的斜向左下方,拉力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分析】画力的示意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这个力.。
《力》同步练习1.关于力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力就不存在B .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C .马拉车匀速向前,同时车用同样的力向后拉马D .从空中下降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2.链球是田径运动中投掷项目之一,链球运动使用的投掷器械,球体用铁或铜制成,上面安有链子和把手.运动员两手握着链球的把手,人和球同时旋转,最后加力使球脱手而出.运动员和球同时旋转时,手感到受到一个很大的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 .运动员的手B .链球的把手C .链球的链子D .地球3.下列所述情景中手作为受力物体的是( )A .手拍桌子,手感到疼B .手将石块举高C .用手将排球打出去D .手将铁丝弄弯4.人推车前进时,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5.力是 对 的作用.力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6.如图所示的物理教材中的插图,坐在船中的人用力向前推动另一艘船时,发现自己坐的船向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还可说明物体间 .7.如图所示,打网球时,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可以改变物体的 ;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使拉线弯曲的施力物体是 .8.小华用如图示实验来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所用的物块重力一样,比较甲图和乙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比较 和 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9.如图所示,F1=F 3=F 4>F 2,拉同一根锯条,使其发生图中A 、B 、C 、D 四种形变.(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 和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和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和 .答案与解析1. 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故A不符合题意.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不符合题意.C、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不符合题意.D、从空中降落的雨滴,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2. 解:用手通过一根链子转动链球时,与手接触的是链球的把手.手对链球的把手有一个向里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链球的把手也会对手有一个向外的拉力.所以手受到一个向外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链球的把手.故选B.3. 解:A、手拍桌子,手感到疼,说明手受到了力的作用,该情景中手是受力物态;B、手将石块举高,石块是受力物体,手是施力物体;C、手将排球打出去,手是施力物体,排球是受力物体;D、手将铁丝弄弯,手是施力物体,铁丝是受力物体;故选A.4. 解:人推车前进时,人对车有推力的作用,使车前进.所以人推车时,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车.故答案为:人;车.5. 解:在物理学中,将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等作用叫做力的作用;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基本单位是牛顿,检查牛,符号是N.故答案为:物体;物体;牛顿;N.6.解:(1)把另一只小船推开时,船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把另一只小船推开,同时自己坐的小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7. 解:(1)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使拉线弯曲的施力物体是球;故答案为:形状;球.8. 解:(1)甲、乙在力的方向和大小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2)甲、丙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故答案为:作用点;甲;丙.9. 解:(1)比较A、B两图,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相同而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2)比较A、C两图,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而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3)比较A、D两图,力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而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答案为(1)A;B;(2)A;C;(3)A;D.。
25牛第七章 力 第一节 力一、 夯实基础1.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 。
2.小明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帮他把实验结果填在空格中。
(1)小明首先将小钢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磁体靠近小钢球时,看见小钢球向磁体运动;然后让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当在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时,小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从上面两个实验,你总结出的结论是:力能 。
(2)小明用双手拉一根橡皮筋,看见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变长了,说明力能 。
3.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 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4.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的重力: 5.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不改变的是( )A 、钟摆来回摆动B 、汽车匀速转弯C 、正在进站的火车D 、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6.“嫦娥一号”在距离月球表面200m 的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亮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刹车制动”时,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7.图 (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_______主要表示 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 形变。
》[均选填“(a)”或“(b)”]8.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
9.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 A 、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 、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C 、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D 、甲、乙同时相对离开10.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11.用示意图表示被马向右水平拉动的车辆受到的力。
力1.成语“以卵击石”的意思是拿鸡蛋去击打石头,鸡蛋被打破。
打破鸡蛋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拿鸡蛋的人 B.鸡蛋C.被砸的石头 D.扔鸡蛋的手【答案】C2.下列物理量中,用科学家牛顿的名字作为单位的是A.速度 B.力 C.密度 D.质量【答案】B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B.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D.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答案】B4.2017年5月30日,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南宁市南湖鸣锣开赛,再度上演了“群龙聚会”,在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湖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B.以龙舟上的座位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C.浆对水施加力的作用时,水对浆也施加力的作用D.手对水施加力的作用时,浆对手没有施加力的作用【答案】C5.如图所示,观察图中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C.力可以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A6.如图所示实例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A.用力将拉力器拉长B.飞来的网球使球拍变形C.熊猫将竹子拉弯D.运动员用头顶球,使球改变运动方向【答案】D7.如图所示的活动过程中,其中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A.力使静止的物体运动B.力使运动的物体停止C.力使物体改变形状D.力使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答案】C8.“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情况主要不是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水母向下喷水而上升B.鱿鱼向前喷水而后退C.大象用鼻子搬运树木D.企鹅向后划水而前进【答案】C9.一个木箱放在斜面上,如以下选项所示,能够正确表示斜面受到木箱的压力F的是A. B. C. D.【答案】D10.射门时,球员踢出的足球,有时径直凌空射向球门;有时却拐着弯飞向球门——“香蕉球”,如图所示,图中F表示踢球的力。
力
1.成语“以卵击石”的意思是拿鸡蛋去击打石头,鸡蛋被打破。
打破鸡蛋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拿鸡蛋的人 B.鸡蛋
C.被砸的石头 D.扔鸡蛋的手
【答案】C
2.下列物理量中,用科学家牛顿的名字作为单位的是
A.速度 B.力 C.密度 D.质量
【答案】B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B
4.2017年5月30日,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南宁市南湖鸣锣开赛,再度上演了“群龙聚会”,在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湖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
B.以龙舟上的座位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
C.浆对水施加力的作用时,水对浆也施加力的作用
D.手对水施加力的作用时,浆对手没有施加力的作用
【答案】C
5.如图所示,观察图中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C.力可以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A
6.如图所示实例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A.用力将拉力器拉长
B.飞来的网球使球拍变形
C.熊猫将竹子拉弯
D.运动员用头顶球,使球改变运动方向
【答案】D
7.如图所示的活动过程中,其中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力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B.力使运动的物体停止
C.力使物体改变形状
D.力使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
【答案】C
8.“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情况主要不是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 .水母向下喷水而上升
B .鱿鱼向前喷水而后退
C .大象用鼻子搬运树木
D .企鹅向后划水而前进 【答案】C
9.一个木箱放在斜面上,如以下选项所示,能够正确表示斜面受到木箱的压力F 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D
10.射门时,球员踢出的足球,有时径直凌空射向球门;有时却拐着弯飞向球门——“香蕉球”,如图所示,图中
F 表示踢球的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导致球沿不同路径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踢球的力的
A .大小
B .方向
C .作用点
D .单位 【答案】C
11.欢欢用力提起一桶水,他对水桶施加了一个拉力,此时水桶对欢欢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这两个力的
A .大小相同
B .方向相同
C .大小和作用点相同
D .三要素相同 【答案】A
12.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B .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人坐住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船员向后划水船就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A
13.某同学用水平力推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饮料瓶的底部,饮料瓶会沿桌面滑动;当他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饮料瓶的瓶盖部位时,饮料瓶并没有滑动而是发生了翻倒。
这个事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答案】B
14.分别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要产生相同的效果,则这两个力
A.只要大小相同就可以
B.只要方向相同就可以
C.作用在物体的同一处就可以
D.必须具有相同的三要素
【答案】D
15.如图所示的四项运动中体现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A.跳水运动员跳入水中
B.足球运动员踢出足球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
D.射箭运动会将弓拉弯
【答案】D
16.如图所示的各过程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B.
C. D.
【答案】C
17.下列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
B.任何一个物体,它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C.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答案】B
18.如图所示,国航一架波音757飞机的机载雷达罩在数千米高空被小鸟撞出一个大凹洞,机组人员处置得当,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
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鸟与飞机相撞时,小鸟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小鸟与飞机相撞时,飞机只是受力物体
C.小鸟能撞破飞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小鸟撞飞机的力大于飞机撞小鸟的力
【答案】AC
19.如图所示,小明用竹竿推小芳站立的小船,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的。
在此过程中,两只小船质量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运动状态相互不变
20.如图所示,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_,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____。
【答案】形状运动状态
21.如图甲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a)(b)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有关;如图乙所示,你的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经常踢出“香蕉球”和“直线球”,这两种球的运动轨迹和旋转情况各不相同,根据你的判断,这主要是由于踢球时所用的力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效果。
【答案】方向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方向作用点
22.如图所示,甲、乙二个情景能反映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图_______能表示力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_______能表示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扣球过程中运动员的手会感到疼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
甲:弯曲的撑杆乙:排球来回运动
【答案】乙甲相互
23.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该提在水壶把手的__________(填“A”或“B”)处;而倒水时,则应该提在把手的另一处。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
【答案】A作用点
24.在图中画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F的示意图。
【答案】
25.如图,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O为它对水平面压力的作用点,请画出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
26.将一个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F1=F3=F4>F2,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试分析实验的结果。
(1)分析比较图甲、乙中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图_________中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分析比较图甲、丁中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题(1)、(2)、(3)中的结论可得出一个总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2)甲、丙(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4)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27.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中,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将一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②如图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b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③如图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改变力的方向,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④如图丁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更大的力F2,去推动钢尺上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1)实验中,用力推钢尺,钢尺发生弯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有关。
(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有关。
(4)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5)此次探究活动中用到的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物理模型法 C.转换法
【答案】(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作用点(3)方向(4)甲、丁(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