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必背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有关“语文”必背的古诗词
语文必背古诗词包括很多著名的篇目,这些诗词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非常重要。
有关“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如下:
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
是银河落九天。
4.《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
伦送我情。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
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
舟已过万重山。
7.《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
一片日边来。
8.《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
人不识君。
9.《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
万里船。
10.《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
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诗三百首必背古诗唐诗三百首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珍品,其中不仅有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的佳作,也有许多不知名的诗人的佳作。
这些古人留下的诗歌,传承了我国文化的精髓,也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水平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在今天,学习唐诗三百首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唐诗三百首》中的一些著名古诗,是必背的古诗: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7.《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之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以上是《唐诗三百首》中的部分著名古诗,这些古诗不仅有优美的诗歌语言,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学习。
196文学常识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文学。
1. 先秦文学。
2. 秦汉文学。
3. 魏晋南北朝文学。
4. 唐代文学。
- 唐诗:
-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的诗歌初步扭转了齐梁以来的绮靡文风。
- 盛唐诗歌:
- 中唐诗歌:
5. 宋代文学。
- 宋词:
- 北宋词:
- 南宋词:
- 宋诗: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影响较大,他们强调“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6. 元代文学。
-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7. 明代文学。
- 小说:
8. 清代文学。
- 小说:
二、中国现代文学。
三、外国文学。
1. 古希腊文学。
2.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3. 19世纪欧洲文学。
- 法国:
- 英国:
- 俄国:
4. 20世纪外国文学。
- 美国:
- 法国:。
中国古代文学(三)背诵篇目△1.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夕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难过?村桥原树似吾乡。
△2. 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清香浮动月傍晚。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3. 仲淹《渔家傲》 ( 塞下秋来景色异 )塞下秋来景色异,雁去无留神。
周围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夕阳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鹤发征夫泪。
△4. 仲淹《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建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楼之大观也,古人之述备矣。
然而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可以,樯倾楫摧;黄昏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浪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居神清气爽,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乐融融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而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5. 晏殊《蝶恋花》 ( 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看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哪处△6. 柳永《望浪潮》 ( 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荣。
高一必修一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古诗词和文言文。
这些经典之作既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也是培养优秀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高一必修一语文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精选的古诗词及文言文,以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
以下是我选择的几首必背的古诗词及文言文。
一、唐代诗词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春夜喜雨》 -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宋代诗词1.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古文经典1. 《论语·学而篇》 -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庄子·逍遥游》 - 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无己不悔,无功不争,无名不显。
以为天下多得而中者,其名实精诚者也。
以上所列的几首古诗词及文言文都是高一必修一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它们不仅在音韵、意境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通过背诵和理解这些经典之作,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背诵和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积极参与其中,将这些经典之作铭记于心,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加以应用。
另外,在背诵和学习古诗词及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了解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这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和文化评论来实现,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深层含义。
考试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古诗文名句1.《离骚》中的“壶中天地”、“独怆然而涕下”2.《声声慢》中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南”3. 《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4.《桃花扇》中的“人生亦如梦,何不愉快闲适”5. 《观沧海》中的“白发悬樯”,“千载锦书归”6.《浪淘沙》中的“我有所忧,以天下为己忧”二、古诗文作者1. 苏轼:《水调歌头》、《江城子》2. 杜甫:《三吏》、《登高》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江南好》4. 王安石:《泊船瓜州》、《登飞来峰》5. 李白:《将进酒》、《早发白帝城》三、古代文学作品1. 《红楼梦》2. 《西游记》3. 《水浒传》4. 《三国演义》5. 《唐诗三百首》6. 《论语》7. 《大学》8. 《孟子》9. 《史记》10. 《资治通鉴》四、修辞手法1. 比喻2. 拟人3. 排比4. 对仗5. 借指6. 铺叙7. 夸张8. 比拟五、古文典籍1. 《庄子》2. 《道德经》3. 《韩非子》4. 《史记》5. 《论语》6. 《孟子》7. 《大学》六、修辞语言1. 金句欣赏解释古文中的金句,分析其意蕴和修辞手法2. 古代诗词学习古代诗词的韵律和表达手法3. 古代散文学习古代散文的情感表达和文学技巧七、古文阅读1. 古文阅读方法分析古文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了解古文的写作技巧2. 古文阅读策略掌握古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古文鉴赏欣赏古文的艺术魅力,理解古文的意蕴和价值八、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识别学会识别文言文中的古代词汇和用法2. 文言文理解掌握文言文的理解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文言文鉴赏欣赏文言文的艺术魅力,理解文言文的意蕴和价值九、古代文言词汇1. 古代用词学习古代文言词汇的使用和意义2. 古代成语学习古代成语的来源和用法3. 古代典故学习古代典故的故事和含义总结:以上就是考试语文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全面版)中国古代文学必背古诗词汇总(全面版)中国古代文学必背古诗词词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中诗词更是其瑰宝。
背诵古代文学中的经典古诗词,不仅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自信,还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下面是中国古代文学必背古诗词的综合列表:
1. 李白《静夜思》
2. 杜甫《月夜忆舍弟》
3.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王之涣《登鹳雀楼》
5. 孟浩然《春晓》
6. 王维《登鹳雀楼》
7. 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8.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9. 陆游《秋夕》
10. 杜牧《秋夕》
这些古诗词作者才华横溢,表达了对自然、人生、爱情等主题
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
通过背诵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
人的智慧和情感,并从中汲取灵感。
在背诵古诗词时,可以结合注释和翻译来理解其内涵和意境。
同时,也可以研究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时
代背景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代文学作品。
背诵古诗词需要时间和毅力。
可以每天背诵一首,然后反复复,逐渐累积起来。
同时,通过欣赏古诗词朗读或音乐演绎,也能够增
添一种艺术与愉悦的体验。
背诵中国古代文学必背古诗词,是一项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学之美,也能
够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文学
历史的长河,用心去背诵这些珍贵的古诗词吧!
*请注意:以上古诗词的原文及翻译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版本
以具体资料为准。
1~12年级要背诵的208首古诗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许多经典之作,被列为教育的必背诵内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1至12年级要背诵的208首古诗,以简体中文写出。
1至3年级: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小学雨》-陆游:“世事如棋局,运移各自关。
一子求名利,一子诚所珍。
”4.《江南逢李龟年》-杨慎:“岳阳楼里,船如结绳,青楼十二峰。
登上天阊,断鸿声里一双。
”5至6年级:1.《饮酒一绝》-杜甫:“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至9年级:1.《古朗月行》-杜甫:“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月夜忆舍弟》-白居易:“戍鼙角声悲壮,纷纷应有尘埃是世纪的残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登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4.《登金陵凤凰台》-杨荣:“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10至12年级: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2.《古今悲歌行》-杜甫:“百歌丛爱遗,政化同开辟。
南序北朝执,六代复盛衰。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岁荐书别,七年到黄泉。
九泉之上蔚为明,方见幽增日易憔。
”4.《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些古诗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主题和不同风格的作品。
背诵这些古诗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古代文学的了解,培养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必背篇目:
中国古代文学有许多经典之作,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认为是必背的篇目:
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305 首诗篇,内容涉及爱情、自然、社会和政治等各个方面。
2.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记录,集中呈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中国古代及现代社会都有深远影响。
3. 《孟子》:是孟子的著作,主要阐述了他对人性、仁义道德以及政治治国的理论观点,被认为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
4.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描绘了一个荣府落寞的故事,以及对封建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5.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等主要角色的西行取经历险的故事,充满了冒险、幽默和寓意。
6. 《水浒传》:是明代作者施耐庵创作的另一部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108位英雄悲壮而悲惨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
7. 《论文选辑》: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章集,集结了他的散文、议论文等,主要表达了他对政治腐败、文化复兴和道德伦理的强烈关切。
必修三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必修三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它们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必修三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的精选内容:1. 《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 《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3.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4.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新课标语文必背篇目
一、古代文学
1.《孔雀东南飞》——唐代杜牧的七律
2.《将进酒》——唐代李白的乐府
3.《滕王阁序》——唐代王勃的序文
4.《静夜思》——唐代李白的诗
5.《桃花扇》——元代汤显祖的长篇话本
6.《红楼梦》——清代曹雪芹的长篇小说
二、现代文学
1.《呐喊》——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2.《家》——巴金的小说
3.《茶馆》——老舍的话剧
4.《荷花淀》——丁玲的小说
5.《围城》——钱钟书的小说
6.《浮生六记》——沈复的散文
三、近现代诗歌
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
2.《登高》——徐志摩的诗
3.《生命·爱》——顾城的诗
4.《致橡树》——舒婷的诗
5.《我爱这土地》——朱自清的诗
6.《雪夜》——毛泽东的诗
四、古文阅读
1.《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2.《左传》——春秋时期鲁国历史记载
3.《资治通鉴》——唐代司马光编纂的中国史书
4.《大学》——孔子弟子编写的经典文献
5.《文心雕龙》——唐代刘勰的文学理论著作
6.《三十六计》——古代兵法经典
以上为新课标语文必背篇目。
每个篇目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为我们了解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历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对这些篇
目的学习可以增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提升我们的
文学素养。
必背经典文言文名篇大全
经典文言文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它们不仅在文学史上
具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必背
的经典文言文名篇大全:
1.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
言行和思想,包括了很多关于修身、治国、为政等方面的名言警句。
2.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了孟子的言论和思想,对于道德修养、政治理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阐述。
3. 《庄子》,是道家哲学的代表作之一,内容包括了庄子的思
想和寓言故事,对于人生、自然、道德等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
4.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撰写,
内容包括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和事件,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着
重要的记录和评价。
5.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了风、雅、颂
等各种体裁的诗歌,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6. 《论衡》,是战国时期文学家扬雄的著作,内容包括了对各种问题的辩论和论证,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7. 《左传》,是《春秋》的注疏,内容包括了对《春秋》的解释和评述,对于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学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以上是一些必背的经典文言文名篇,它们涵盖了儒家、道家、史学、诗歌等多个领域,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必修一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在中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必修一的古诗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这些古诗词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也是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1.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 《离骚》(节选)- 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4. 《将进酒》-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 《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8. 《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 《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1. 《滕王阁序》(节选)-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12.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这些古诗词涵盖了不同的文学形式和风格,从《诗经》的古风到唐诗的豪放,再到宋词的婉约,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学生在学习这些古诗词时,不仅要背诵,更要理解其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必背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先秦文学1、上古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季氏》《荷》)③墨子名翟(di),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A、两汉散文①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著《新书》十卷。
《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静女《诗经·邶(bèi)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⑥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短歌行曹操【其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高中语文古诗文必背古诗文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语文知识的精髓所在,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下面将介绍几首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背诵这些经典作品。
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描写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诗。
诗中通过描写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表达了追求进取、不断超越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二、《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古代和现代都备受推崇。
三、《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是唐代文学家孟浩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
诗中通过描绘宁静的春晨景色和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丰富多样的生活。
这首诗以其简约、朴实的语言,刻画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四、《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世界的关切。
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比喻,表达了对时代和社会的忧心忡忡。
这首诗以其雄浑有力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作为文人的苦与乐。
五、《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商隐是唐代文学家,这首诗以古原草送别的形式,描绘了大自然的变换和人生的离别。
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和对别离的情感表达,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部编初中生必背古诗词目录
部编版初中生必背古诗词目录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以下是一
些常见的必背古诗词,供初中生学习和背诵:
1. 《诗经》中的《关雎》、《蒹葭》等。
2. 屈原的《离骚》节选。
3. 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
4.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饮酒》(其五)。
5.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凉州词》。
6. 王勃的《滕王阁序》节选。
7. 李白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
8. 杜甫的《春望》、《登高》、《月夜忆舍弟》等。
9. 白居易的《琵琶行》、《问刘十九》。
10. 孟浩然的《春晓》、《宿建德江》。
11. 王维的《山居秋暝》、《鸟鸣涧》。
12.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锦瑟》。
13. 杜牧的《清明》、《江南春》。
14. 苏轼的《赤壁赋》节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5.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
16.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
17.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18. 杨万里的《小池》。
19.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节选。
20.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节选。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历史、
哲学和美学思想,对于培养初中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文学必背篇目《中国古代文学》(先秦至魏晋南北朝)1、《诗经·卫风·氓》;2、《诗经·卫风·伯兮》;3、《诗经·王风·黍离》第一章;4、《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第一章;5、《诗经·秦风·蒹葭》第一章;6、《诗经·豳风·七月》;7、《诗经·豳风·东山》;8、《诗经·小雅·采薇》;第一、四、五、六章8、《诗经·大雅·生民》;9、《国语·邵公谏弥谤》第二段;10、《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最后一段;11、《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最后一段;12、《九歌·湘君》13、《九歌·山鬼》唐代文学必背篇目一、背诵篇目:薛道衡:《人日思归》王绩:《野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山中》杨炯:《从军行》宋之问:《渡汉江》骆宾王:《在狱咏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感遇》其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维:《山居秋暝》、《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鹿柴》、《鸟鸣涧》、《竹里馆》孟浩然:《过故人庄》、《临洞庭上张丞相》王昌龄:《从军行》其一、《出塞》其一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崔颢:《黄鹤楼》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行路难》、《登金陵凤凰台》、《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春夜洛城闻笛》杜甫:《登高》、《春望》、《月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其一张继《枫桥夜泊》韦应物《滁州西涧》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月黑雁飞高)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韩愈《听颖师弹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孟郊《游子吟》李贺《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柳宗元《江雪》、《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元稹《遣悲怀》(谢公最小偏怜女)、《离思五首》(其四)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自考古代汉语必背十篇和解释
以下是自考古代汉语必背的十篇,并附上简要解释:
1. 《论语》: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
2. 《庄子》:经典之一,记录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寓言故事,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
3. 《论衡》:古代辩论与哲学文集,由著名思想家荀子撰写,囊括了他的思想观点和哲学思考。
4. 《孟子》:经典之一,记录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
5. 《尚书》:古代记载周朝历史和文献的重要文集,是研究古代政治和制度的重要资料。
6. 《诗经》:古代诗歌集,记录了先秦时期的诗歌创作,对中国古代文学和音乐有重要影响。
7. 《楚辞》:古代文集,记录了楚国的文学作品,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8. 《史记》:司马迁撰写的综合性历史著作,对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有重要影响。
9. 《周礼》:记载了周朝礼制和仪式的重要典籍,对研究古代社会制度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10. 《易经》:古代以卜筮为基础的文化经典,被广泛用于占卜和哲学思考。
这十篇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方面,对研究古代汉语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厣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帮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项脊轩志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dài)诸父异爨(cuàn),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páo)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zǐ)在吾怀,呱呱(gū)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报刘一丈书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
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
」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
主者故不受,则固请。
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後命吏纳之。
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
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无阻我也!」门者答揖。
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
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
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许交赞之。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
闲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怡於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
」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
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译文在数千里以外,时常得到您老人家的来信,安慰我的长久想念,这已经十分幸运了。
竟然还承蒙您赠送礼物,那么我更要用什么来报答呢?您在信中表达的情意十分恳切,说明您没有忘记我的老父亲,从而也可以知道老父亲是很深切地想念您老人家的。
至于信中以“上下要互相信任,才能和品德要与职位相符合”的话教导我,正是我所亲切感受到的。
我的才能和品德与职位不相符,本来我就知道的。
至于不能做到上下相互信任的弊病,在我的身上表现得更厉害。
且看当今社会上所说的上下信任是怎么一回事呢?当他从早到晚骑马去权贵人家的门口恭候的时候,守门的人故意为难不肯让他进去,他就用甜言媚语装作妇人的姿态,把袖里藏着的金钱偷偷地塞给守门人。
守门人拿着名帖进去之后,而主人又不立即出来接见,他就站在马棚里,与仆人和马匹相处,臭气熏着衣服,即使是饥饿寒冷或闷热得无法忍受,也不肯离去。
一直到傍晚,那个先前曾经接受金钱的守门人出来对他说:“相公疲劳了,谢绝会客,客人请明天再来吧。
”到了第二天,他又不敢不来。
晚上他披衣坐等,一听到鸡叫就起来洗脸梳头,骑着马跑到相府门口,守门人发怒地说:“是谁?”他便回答说:“昨天的客人又来了。
”守门人又怒气冲冲地说:“你这个客人倒来得这样勤!难道相公能在这个时候出来会客吗?”客人心里感到受耻辱,只有勉强忍耐着对守门人说:“没有办法啦!姑且让我进去吧!”守门人再次得到他送的一笔钱,才起身放他进去。
他又站在原来站过的马棚里。
幸好主人出来了,在客厅上朝南坐着,召他进去见面,他就慌慌张张地跑上去,拜伏在台阶下。
主人说:“进来!”他便拜了又拜,故意迟迟不起来,起来后就献上进见的金银。
主人故意不接受,他就一再请求收下;主人故意坚决不接受,他就再三请求。
然后主人叫手下人把东西收起来,他便拜了又拜,故意迟迟不起,起来后又作了五六个揖才出来。
出来他就对守门人作揖说:“多亏老爷关照我!下次再来,希望不要阻拦我。
”守门人向他回礼,他就十分高兴地跑出来。
他骑在马上碰到相识的朋友,就扬起马鞭得意洋洋地对人说:“我刚从相府出来,相公待我很好,很好!”并且虚假地叙述受到接待的情况。
因此与他相识的朋友,也从心里敬畏他能得到相公的优待。
相公又偶尔对别人说:“某人好,某人好。
”听到这些话的人也都在心里盘算着并且一齐称赞他。
这就是所说的上下信任,您老人家说我能这样做吗?对于前面所说的权贵人家,我除了过年过节例如伏日、腊日投一个名帖外,就整年不去。
有时经过他的门前,我也是捂着耳朵,闭着眼睛,鞭策着马匹飞快地跑过去,就象后面有人追逐似的。
这就是我狭隘的心怀,因此经常不受长官欢迎,而我则更加不顾这一切了。
我常常发表高谈阔论:“人生遭际都是由命运决定的,我只是守自己的本份罢了!”您老人家听了我的这番话,或许不会嫌我过于迂阔吧!家乡多次遭遇灾祸,不能不触动旅居在外的人的愁思。
至于您老人家的怀才不遇,也使我心情悲伤而有所感触。
上天赋于您的才德是很优厚的,不要说您老人家不愿轻易抛弃它,就是天意也不愿让您轻易地抛弃啊。
希望您安心等待吧!浣花溪记〔明〕钟惺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
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
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
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
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
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
过此则武侯祠。
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
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
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
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
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
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
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
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
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
出城欲雨,顷之霁。
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
迫暮趣归。
是日清晨,偶然独往。
楚人钟惺记。
——选自天启刊本《隐秀轩集》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
向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所见象套连的圈儿、象开口的玉环、象带子、象圆规、象弯钩、水色象明镜、象碧玉、象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
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的缘故。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
溪流一会儿远,一会儿近。
青竹翠柏郁郁葱葱,显得对岸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远远望去象一片荠菜。
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彻,神清气爽。
从青羊宫以西,从三处地方溪流汇合在一起,上面建有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灌县,或者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
溪东面住有人家,这时溪身便被屋舍遮住,不能常常看见;稍有空缺,溪水重又展现在眼前。
象这样的情形有好几处。
溪岸人家用树枝、竹条编扎成门户和篱墙,很是齐整。
走尽了桥,路旁边立着一座亭子,题写着“缘江路”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