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联剂对瓷面及金属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09.13 KB
- 文档页数:3
硅烷偶联剂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硅化合物,它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和耐磨性。
同时,硅烷偶联剂还可以增强金属与涂层之间的附着力,提高涂层的抗脱落性能。
使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金属表面可以提高金属的表面能,使其更容易被润湿和附着,从而改善涂层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此外,硅烷偶联剂还可以与无机填料反应,改善其与有机聚合物的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硅烷偶联剂的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钢铁、铝、铜等金属表面的处理。
例如,在钢铁表面处理中,硅烷偶联剂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在钢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提高钢铁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在铝表面处理中,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铝表面的润湿性和附着力,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总之,使用硅烷偶联剂处理金属表面可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和耐磨性,同时还可以改善金属与涂层之间的附着力,提高涂层的抗脱落性能。
不同偶联剂对烤瓷瓷面与金属托槽抗剪切力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硅烷偶联剂对烤瓷瓷面与金属托槽之间抗剪切力的影响。
方法:将30个烤瓷瓷面行水砂纸打磨去釉,HF酸蚀处理,根据硅烷偶联剂的不同随机分3组,将30个金属托槽粘结于烤瓷瓷面,托槽粘结60min后经37℃恒温人工唾液水浴孵化24h,使用Instron万能材料力学试验机测定样本抗剪切力。
结果:使用硅烷偶联剂组抗剪切力比未使用硅烷偶联剂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组份和双组份硅烷偶联剂组之间抗剪切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硅烷偶联剂组瓷面破损指数明显小于使用硅烷偶联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硅烷偶联剂能有效增加烤瓷瓷面和金属托槽之间的抗剪切力,单组份和双组份硅烷偶联剂之间无明显差别。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ilane coupling agents to the shear bond strength of metal brackets bonded to porcelain surface. Methods 30 porcelain specimens were deglazed by water sandpaper and etched,rinsed with distilled water and dried before applying the silane primer.All specimen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lane coupling agents application,every group had 10 porcelain facets.30 metal brackets were bonded to ceramic specimens.All specimens were stored in artificial saliva bath at 37℃for 24 hours.after brackets bonded for 60min,then the specimens were underwent shear testing with Instron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Results The shear bond strength of the groups treated with silane primer were higher than that without silane primer(P<0.05).There was not an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shear bond strength between the group of one-mix silane coupling agent and the group of two-mix silane coupling agent(P>0.05).The groups treated without silane coupling agent showed lower porcelain fracture than the groups treated with silane coupling agent. Conclusions Silane coupling agent can improve the shear bond strength between metal brackets and porcelain surface.There was not an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shear bond strength between the group of one-mix silane coupling agent and the group of two-mix silane coupling agent.Key words:shear bond strength;silane coupling agent;porcelain bonding;metal bracket随着正畸治疗的逐年普及,许多成年人加入了正畸的行列,许多成年人接受矫正时口内常存有烤瓷修复体。
硅烷偶联剂中企动力-回复硅烷偶联剂是一种常见的表面活性剂,也被称为硅烷交联剂。
它被广泛用于涂料、塑料、橡胶和建筑材料等领域,具有优异的界面活性和改性性能。
本文将从硅烷偶联剂的构成、工作原理、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等方面逐步解析。
硅烷偶联剂的构成主要包括有机基团和硅氧烷键。
硅氧烷键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学键,可以在材料的表面形成牢固的交联结构。
有机基团的选择则取决于需要改性的基材。
常见的有机基团有甲基、乙烯基、氨基和羟基等,它们可以与不同的基材发生化学反应,实现界面的化学结合。
硅烷偶联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将固体表面和液体相连接起来,实现界面的粘结和化学交联。
当硅烷偶联剂与基材表面接触时,硅氧烷键可以与基材表面上的活性基团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同时,有机基团的引入可以提高涂料、塑料或橡胶等基材的湿润性和黏附性,有效改善材料的界面性能。
硅烷偶联剂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涂料行业中,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底漆和面漆的黏附性,增加涂层的耐久性和耐候性,提高涂膜的硬度和光泽度,从而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
在塑料行业中,硅烷偶联剂可以提高塑料的耐化学腐蚀性和耐热性,增加纤维强度和填料分散性,改善塑料的表面光泽和抗刮擦性能。
在橡胶行业中,硅烷偶联剂可以增加橡胶的触变温度和抗老化性能,降低摩擦系数和滑动阻力,提高橡胶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在建筑材料行业中,硅烷偶联剂可以用于石材的保护和加工,提高砂浆的粘结强度和耐水性,改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分散性和界面粘结强度。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硅烷偶联剂在材料改性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首先,通过改变硅烷偶联剂的结构和性能,可以进一步优化其在不同基材上的应用效果。
其次,可以开发出更加环境友好、低毒、低挥发的硅烷偶联剂,以降低其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此外,还可以与其他功能性材料相结合,创造出更多新颖的复合材料和功能性产品。
综上所述,硅烷偶联剂作为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具有独特的界面活性和改性功能,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不同类型树脂粘接剂对瓷面粘接性能的研究秦敬杰天津黄河医院(天津300110)〔摘要〕目的不同瓷面处理方式和不同类型的树脂粘接剂对瓷面与陶瓷托槽粘接性能的影响。
方 法根据瓷面处理方法和粘接剂类型的不同,将600个瓷面随机分为6组,每组100瓷面。
采用氢氟酸酸蚀结合 硅烷偶联剂、磷酸酸蚀结合硅烷偶联剂、金刚砂车针打磨去釉三种不同的瓷面处理方式,采用京津釉质粘合剂和 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粘接瓷面与陶瓷托槽。
结果磷酸酸蚀结合硅烷偶联剂的瓷面处理方式并使用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剪切强度最低(P<〇.〇5),但瓷面破损和修复的可能性最低。
结论经过不同的瓷面处理,京津釉 质粘接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粘接剪切强度都能满足临床需要。
〔关键词〕粘接剂;抗剪切力;瓷面处理〔中图分类号〕R783.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 -2376 (2017) 14 -0043 -02瓷材料是口腔医学中广泛应用的修复材料,瓷面的不同 处理方式和不同类型的粘接剂是影响瓷修复体与陶瓷托槽粘 接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瓷面处理方法有喷砂、酸蚀等,因试 件设计、材料选择等不同,研究结果有很大争议。
京津釉质 粘接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是口腔科临床上常用粘接剂[24]。
本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瓷面处理方式和不同类型的 粘接剂,测定粘接剪切强度,为临床瓷面处理和粘结剂的选 择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设备瓷粉(日本松风);硅烷偶联剂(美国3M公司);9.6%氢氟酸凝胶;37%磷酸凝胶;京津釉质粘合剂;3M UmteTM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美国3M公司);LED光固 化机;DXLL-5000型材料力学万能试验机;冷热循环仪; 电热恒温水浴锅。
1.2 实验分组600个瓷面随机分为6组,每组瓷面100个。
A1和B1组、A2和B2组、A3和B3组的瓷面处理分别采用氢氟酸酸 蚀结合硅院偶联剂、磷酸酸蚀结合硅烷偶联剂、金刚砂车针 打磨去釉,A l、A2和A3组采用京津釉质粘合剂粘接瓷面与 陶瓷托槽,B l、B2和B3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
硅烷偶联剂中企动力-回复硅烷偶联剂(silane coupling agent)在化工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含有硅和有机基团的化合物,常用于改性和增强材料的性能。
它能够在无机和有机物质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共价键,从而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耐湿性、粘接性和耐化学性。
硅烷偶联剂的结构中包含有机基团和硅基团。
有机基团可以是氨基、甲氧基、氯乙烷基等,而硅基团通常是在硅原子上含有氧、氯或甲氧基等化合物。
这种结构使得硅烷偶联剂既具有有机物的特性,又具有硅化合物的特性,从而能够在有机和无机材料间发挥重要的作用。
首先,硅烷偶联剂能够改善材料的耐热性。
硅烷偶联剂中的硅原子和有机基团在高温下不易分解,能够有效地稳定材料的结构。
此外,硅烷偶联剂还能够与无机材料形成共价键,进一步增强材料的耐热性。
这使得硅烷偶联剂在高温工况下的应用变得更为广泛,特别是在高温涂料、高温胶粘剂和高温密封剂等领域。
其次,硅烷偶联剂可以提高材料的耐湿性。
硅烷偶联剂中的硅基团能够与无机材料表面的氢氧化物反应,形成新的键合,从而防止水分和湿气的渗透。
这种反应既可以在材料表面发生,也可以在材料内部发生。
因此,硅烷偶联剂能够提高材料的耐湿性,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这一特性使得硅烷偶联剂在建筑材料、防水材料和涂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硅烷偶联剂还具有良好的粘接性。
硅烷偶联剂中的有机基团可以与无机材料表面的羟基或氯化铝基团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这种化学反应使得硅烷偶联剂能够在无机和有机材料之间建立起坚固的粘接,提高材料的粘接强度。
因此,硅烷偶联剂在涂料、胶粘剂和胶水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最后,硅烷偶联剂还可以提高材料的耐化学性。
硅烷偶联剂中的硅基团能够与无机材料表面的活性基团发生反应,形成化学键。
这种化学键极为稳定,能够防止化学物质的侵蚀和破坏材料。
因此,硅烷偶联剂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管道、耐酸腐蚀材料和化学试剂等领域。
综上所述,硅烷偶联剂在化工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硅烷偶联剂对光伏密封胶耐候粘接性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硅烷偶联剂对光伏密封胶耐候粘接性的影响。
通过分析硅烷偶联剂在光伏密封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了不同硅烷偶联剂对光伏密封胶的影响,以及其对物理性能的影响。
通过优化配比实验,得出了硅烷偶联剂在光伏密封胶中的最佳配比。
耐候实验的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能显著提高光伏密封胶的耐候性和粘接性。
硅烷偶联剂在光伏密封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硅烷偶联剂的其他功能以及改进配比,以提高光伏密封胶的性能和稳定性。
【关键词】关键词:硅烷偶联剂、光伏密封胶、耐候粘接性、物理性能、配比优化、耐候实验、结论、研究展望、光伏技术、耐候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国内外针对硅烷偶联剂在光伏密封胶中的应用研究较为有限,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较为零散。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地研究硅烷偶联剂在光伏密封胶中的作用机理,探讨不同硅烷偶联剂对光伏密封胶耐候粘接性的影响,分析硅烷偶联剂对光伏密封胶物理性能的影响,并探讨硅烷偶联剂优化配比的方法,从而为光伏密封胶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研究的开展对于提高光伏组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硅烷偶联剂对光伏密封胶耐候粘接性的影响机理,深入了解不同硅烷偶联剂在光伏密封胶中的作用方式和效果,为优化光伏密封胶的配方提供依据。
通过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验证硅烷偶联剂在光伏密封胶中的确能增强耐候性、提高粘接性能的作用,为光伏密封胶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硅烷偶联剂优化配比的探讨和耐候实验结果的分析,深入探讨硅烷偶联剂对光伏密封胶物理性能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改进光伏密封胶的性能和应用效果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光伏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提升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光伏密封胶是光伏组件中至关重要的材料,它能够在组件内部形成密封层,防止湿气、灰尘和其他外界因素的侵蚀,保障组件的正常运行。
联合偶联剂表面处理对金属托槽与不同瓷修复体黏结强度影响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四种表面处理方法对三种陶瓷修复体表面处理后与金属托槽间黏结强度的影响。
方法:三种不同的瓷粉制作试件并随机分成四个处理组:①酸蚀;②喷砂;③喷砂+偶联剂;④酸蚀+偶联剂。
在各组试件表面处理后黏结金属托槽并测量其黏结剪切强度。
结果:①经统计学分析,无论对于喷砂还是酸蚀,结合硅烷偶联剂处理后都能显著地提高托槽与瓷修复体表面的黏结强度(p0.05);②酸蚀不同于喷砂,单独处理时达不到临床托槽黏结强度要求,而结合硅烷偶联剂后,其黏结强度有显著的提高(p 0.05)。
结论:偶联剂作为一种辅助处理措施,可以提高喷砂或酸蚀处理后托槽与瓷修复体表面的黏结强度;联合硅烷偶联剂处理,可使单独应用达不到临床托槽黏结要求的酸蚀表面处理方法,达到临床应用要求。
[关键词]陶瓷偶联剂;瓷表面处理;剪切强度effects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 on the shear bond strength of metal brackets to different ceramic surface porcelain surfacesyu tao1, wang jin1,cao jun2(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the 150th hospital of pla luoyang 471000,henan,china; 2.deparment oforthodontics,school of stomatology,the fourth militarymedical university)abstract: objectiv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surface preparation methods with coupling agent on the shear bond strength of orthodontic brackets bonded to different ceramic surfaces. methods three kinds of porcelain restoration materials were sampled and produced into specimens. each material specimens was divided into 4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reparation method: sb,hf,sb+cpand hf+cp. shear bond strength (sbs) was tested and compared to the different groups.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s that silane coupling agent (cp),which was used as an auxiliary measures for surface treatment, can enhance the sbs either sb or hf significantly (p0.05). the cp combined with hf surface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sbs to the clinical requirement.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p as an auxiliary measure can result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bs for the sb or hf porcelain surface treatment. the hf+cp surface treatment could increase the sbs while the hf preparation is not satisfied with the clinical requirement.key words:silane;surface preparation;shear bond strength 目前临床上面对戴有陶瓷修复体的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时,大多采用喷砂、酸蚀或二者结合的办法来提高托槽与陶瓷表面的黏结强度,本实验研究了以上两种表面处理结合硅烷偶联剂对不同陶瓷材料与托槽间黏结强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材 料配方对硅橡胶/不锈钢粘接强度的影响罗权焜,王真智(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系,广州 510640)摘 要:研究了配方因素对热硫化硅橡胶与不锈钢粘接抗拉强度的影响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不同牌号的生胶和交联剂硫化的硫化胶在力学性能上存在差异,但其对粘接抗拉强度影响不大;气相白炭黑、结构控制剂和硅烷偶联剂对粘接抗拉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
在研究用量范围内,随气相白炭黑和硅烷偶联剂用量的增加,粘接抗拉强度曲线先升后降,出现峰值;随结构控制剂用量的增加,粘接抗拉强度曲线呈上升趋势,其最适宜用量为气相白炭黑用量的20%。
关键词: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不锈钢;粘接抗拉强度;气相白炭黑;结构控制剂;硅烷偶联剂中图分类号:T Q330 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4030(2000)04-0001-04由于硅橡胶独特的分子结构,决定了硅橡胶在所有橡胶品种中具有最宽广的使用温度范围(-50 ~+250 )[1],加上其兼具耐热、耐寒、耐候和耐臭氧等宝贵性能,使硅橡胶能够成功地用于其他橡胶之无效的场合。
利用硅橡胶热硫化粘接技术,用硅橡胶与金属材料制成的复合元件,如各种形式的阻尼器和阻尼装置已经成为航天、航空、船舶以及其他现代高科技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减震降噪装置。
然而,由于硅橡胶自身表面湿润性和粘接性能差[2],不锈钢表面能低,较难与硅橡胶粘接,直接影响到这类要求苛刻的阻尼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提高硅橡胶与不锈钢的粘接强度,一直是这个研究领域中人们长期极为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配方因素诸如生胶牌号、交联剂、补强剂、结构控制剂和硅烷偶联剂等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与不锈钢在热硫化粘接中对粘接抗拉强度的影响作用,为研究硅橡胶与不锈钢粘接技术提供参考。
1 实验部分1 1 主要原材料生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型号110-2,相对分子质量55 104,晨光化工院产品;吉化公司产品;上海树脂厂产品;江西星火厂产品。
论文园地T echnical P apers57硅烷偶联剂在金属表面处理的应用合肥市金属表面工程技术中心 刘万青安徽合肥华清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饶丹1 引言自1869年英国人Charles Ross获得磷化处理工艺专利,标志磷化工艺诞生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磷化处理在涂装前处理、润滑、防锈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涂装前处理行业,磷化处理是最常用的预处理方法之一。
磷化处理是金属在酸性磷酸盐溶液中反应而在其表面形成磷酸盐保护膜的过程。
由于磷化处理生成的磷化膜与基体结合牢固,且具有微孔结构,吸附性能良好,所以可大大提高涂装质量。
另外,磷化膜还有良好的润滑性、绝缘性和耐蚀性,因而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和家用电器等产品的制造领域。
但磷化处理也存在很多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磷化处理液中都含有磷酸盐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并且在处理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会产生沉渣及有害气体,排放的废水COD及重金属如不进行环保处理就会危害环境;另外,磷化处理大部分需在加温的条件下进行,能耗较大,工艺复杂,操作也不方便。
因此,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环保、健康及资源节约的要求,硅烷偶联剂在金属表面处理上的应用使人们看到了全面取代传统磷化工艺的希望。
有机硅产品分为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和硅烷偶联剂(以下简称SA)四大类。
其中,SA因品种多、结构复杂、用量少且效果显著,已广泛用于非金属的表面处理,诸如热塑性增强塑料的表面处理、填充物的表面处理、树脂、水交联性聚乙烯、树脂封装材料、壳型造型、胶粘剂等。
随着共混技术和加工技术的进步以及有机硅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其新制品和新用途大摘要:金属磷化在表面处理上已有多年成熟的应用,但其也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
硅烷偶联剂在金属表面处理上的应用是一项崭新的领域,经硅烷处理的金属表面涂漆后耐蚀性能有明显提高。
本文介绍了一种金属涂装前处理的硅烷化处理的方法及其性能。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 表面处理 耐腐蚀性大扩展。
硅烷偶联剂的研究与应用硅烷偶联剂最早是于 20 世纪 40 年代由美国联合碳化合物公司和道康宁公司首先开发的, 最初把它作为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剂而用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中。
随后, 由于硅烷偶联剂独特的性能和显著的改性效果,以及新产品的不断问世,使其应用领域日益扩大。
继而在橡胶、塑料、填充复合材料、环氧封装材料、弹性体、涂料、粘合剂和密封剂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地应用。
使用硅烷偶联剂可以极大地改进上述材料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耐候性、耐水性、难燃性、粘接性、分散性、成型性以及工艺操作性等等。
事实上 ,硅烷偶联剂已成为材料工业必不可少的助剂之一。
迄今为止 ,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已知结构的有机硅烷偶联剂已有 100 多种, 目前常用的硅烷偶联剂品种(国外牌号)及其化学结构式列于下表。
硅烷偶联剂的结构及作用机理硅烷偶联剂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低分子有机硅化合物, 其通式为RSiX3 ,式中R 代表氨基、巯基、乙烯基、环氧基、氰基及甲基丙乙烯酰氧基等基团,这些基团和不同的基体树脂均具有较强的反应能力,X 代表能够水解的基团, 如卤素、烷氧基、酰氧基等。
因此,硅烷偶联剂既能与无机物中的羟基又能与有机聚合物中的长分子链相互作用, 使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偶联起来 ,从而改善生物材料的各种性能。
硅烷偶联剂在两种不同性质材料之间的界面作用机理已有多种解释, 如化学键理论、可逆平衡理论和物理吸附理论等。
但是,界面现象非常复杂 ,单一的理论往往难以充分说明。
通常情况下 , 化学键合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硅烷偶联剂同无机材料之间地作用。
根据这一理论, 硅烷偶联剂在不同材料界面的偶联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液固表面物理化学过程。
首先 ,硅烷偶联剂的粘度及表面张力低 , 润湿能力较高 ,对玻璃、陶瓷及金属表面的接触角小 , 可在其表面迅速铺展开 ,使无机材料表面被硅烷偶联剂润湿 ;其次 , 一旦硅烷偶联剂在其表面铺展开 , 材料表面被浸润,硅烷偶联剂分子上的两种基团便分别向极性相近的表面扩散 , 由于大气中的材料表面总吸附着薄薄的水层 , 一端的烷氧基便水解成硅羟基,取向于无机材料表面, 同时与材料表面的羟基发生水解缩聚反应 ;有机基团则取向于有机材料表面 , 在交联固化中 ,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从而完成了异种材料间的偶联过程。
不同瓷表面处理对托槽与瓷面粘结强度的影响台银霞;朱宪春;唐冠群;王秋玉;毛智【摘要】目的:通过观察Nd∶YAG 激光与氢氟酸(HF)联合处理的瓷面,探讨不同瓷表面处理方法对瓷面与托槽粘结强度的影响。
方法:将48个金属烤瓷试样根据表面处理方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HF 组、机械打磨组、0.75W 激光组、1.05W 激光组和1.45W 激光组。
经温度循环实验后,测定各组试样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
结果:各处理组试样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1.05W 激光组和1.45W 激光组试样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与HF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05W 激光组试样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均高于其他各组(P <0.05)。
试样的剪切强度与拉伸强度呈正相关关系(r =0.426,P =0.000)。
结论:能量参数为1.05W 的Nd∶YAG 激光与 HF 联合处理即可获得理想的粘结强度,且剪切强度愈大其拉伸强度愈大。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orcelain treated with Nd∶YAG laser irradiat ion and hydrofluoric acid (HF), an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Nd ∶ YAG laser irradiation and HF etching in the bond strength of brackets to porcelain.Methods 48 metal ceramic prosthe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untreated control group,HF group,grooved treatment group,0.75W laser group,1.05W laser group,1.45W laser group. All samples were bonded to the brackets.After temperature cycling test,the shear bond strength (SBS)and tensile bond strength (TBS)were measured.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BS and TBS between various surface treatment groups and untreated control group (P < 0.01).The SBS and TBS of brackets bonded in HF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1.05W laser and 1.45W laser groups (P <0.05).The SBS and TBS in 1.05W laser and 1.45W laser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HF group (P<0.05).The SBS and TBS in 1.05W laser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groups (P < 0.05).SBS showe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BS (r=0.426,P =0.000).Conclusion T he use of Nd∶YAG laser irradiation with the energy parameter of 1.05W and HF could increase the bonding with formation of composite resin,and the more SBS,the more TBS.【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1207-1210)【关键词】表面处理;氢氟酸;N d∶Y A G激光;剪切强度;拉伸强度【作者】台银霞;朱宪春;唐冠群;王秋玉;毛智【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吉林长春 13002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吉林长春 13002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吉林长春 13002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吉林长春 13002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近年来,随着成人正畸患者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各种瓷修复体与托槽的粘结强度已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常见问题。
硅烷偶联剂在新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胡登平 08080323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摘要:硅烷偶联剂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在硅烷偶联剂产生到应用已经有很多年了,随着新材料的研究成为热门,硅烷偶联剂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本文简单简单介绍一下硅烷偶联剂在新材料中的应用研究,具体的是偶联剂在光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电化学材料,烤瓷中的应用。
关键字:硅烷偶联剂新材料一.硅烷偶联剂的组成和作用机理:硅烷偶联剂是一类具有特征结构的有机硅化合物,可以表示为:Y-R-SiX3:表达式中的Y表示可以与有机物起反应的基团,比如乙烯基,苯基,氨基等,R是短链烷撑基,通过它把Y和SiX3连接起来,X是可以水解生成Si-OH的基团,可以使卤素,乙酰基等。
可以形象地表示成:无机材料-分子桥-有机材料。
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有五种理论:化学键理论,表面浸润理论,变形层理论,拘束层理论和可逆水解键理论。
二,硅烷偶联剂在新材料中的应用研究:硅烷偶联剂的应用面极广,可以处理有机材料,也可以处理无机材料。
通过硅烷偶联剂的处理后材料的某些性能会得到显著提高。
以下介绍几种硅烷偶联剂的在新材料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1.硅烷偶联剂在光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西安交大重点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太阳电池铝浆性能的影响及分析,他们重点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w(硅烷偶联剂)(0.5%-3.0%)对铝浆有机载体的表面张力、铝膜表面划痕、起灰、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当w(硅烷偶联剂)为2.5%时,有机载体的表面张力可从约30 mN/m 降低至25.69 mN/m,提高了铝粉颗粒之间以及铝膜与硅片之间的黏附作用,从而减少划痕和灰化,进而可使铝电极的接触电阻由0.60 Ω降低至0.19 Ω。
[1]而又有学者将目光对准了玻璃的发光性能,而这种玻璃是硅烷偶联剂改性的芪3 掺杂铅-锡-氟磷酸盐的玻璃,具体的操作是:采用溶有芪3 的硅烷偶联剂KBM403对SnF2粉末进行改性, 经改性的SnF2 粉末有利于提高有机染料芪3 掺杂的分散性。
混凝土中添加硅烷偶联剂的性能改善研究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抗压性等优点,但是由于其本身的性质,容易受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性能下降,例如裂缝、渗水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在混凝土中添加硅烷偶联剂来改善其性能。
硅烷偶联剂是一种具有活性基团的有机硅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与混凝土中的无机材料反应,形成化学键,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硅烷偶联剂可以在混凝土中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腐蚀性,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和渗水现象,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2.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硅烷偶联剂可以与混凝土中的水泥反应,生成硅酸盐胶体,填充混凝土中的微孔和细缝,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3. 改善混凝土的粘结性:硅烷偶联剂可以在混凝土中形成化学键,增强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
4. 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硅烷偶联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从而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在混凝土中添加硅烷偶联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些研究表明,硅烷偶联剂的添加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在混凝土中添加5%的硅烷偶联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另一些研究表明,在混凝土中添加10%的硅烷偶联剂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粘结性能。
然而,硅烷偶联剂的添加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硅烷偶联剂的价格相对较高,增加了混凝土的成本。
其次,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如果不正确使用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硅烷偶联剂的添加方法和使用效果,为混凝土工程提供更好的选择。
总之,混凝土中添加硅烷偶联剂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其耐久性和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但是需要考虑硅烷偶联剂的成本和使用效果。
因此,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