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检测题
- 格式:doc
- 大小:171.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华上下五千年测试题一、判断1、“战国七雄”指的是:韩、赵、魏、秦、齐、楚、燕七个大国。
(对)2、“六艺”是指: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
(对)3、“春秋五霸”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对)4、晋楚之战后,周襄王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错)5、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国都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
(对)6、从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纪年。
(对)7、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对)8、大禹死后,是伯益继承了大禹的位子。
(错)9、我们伟大的祖国大约有400年的历史(错)10、《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对)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
(对)12、传说女娲是人首蛇身的女神,还有一位人首蛇身的女神,叫伏羲。
(错)13、《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指刘备、关羽、张飞。
(对 )14、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史记》.(对 )15、在鸦片战争中,主持虎门销烟的爱国英雄是林则徐。
(对)16、李白—才华横溢的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诗仙(错)17、连环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六计。
(错)18、四大名著指的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
(错)19、最初的文字是由绘画演变而来的,后人称为表形文字。
(错)20、神农氏有一颗博爱的心。
为了救死扶伤,她亲自口尝百草,发现了五谷和草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对)二、选择1、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的工具十分简单,有木棒和(A )。
A石头 B刀 C枪2、跟黄帝同时的另一个部落首领叫做( A )。
A炎帝 B武帝 C文帝3、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有名的部落首领,他们分别是尧、舜和( C )。
A丹朱 B象 C禹4、从殷墟发掘出的遗物中,有龟甲和( C )十多万片,这些上面都刻着文字A贝壳 B玉石 C兽骨5、( A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初一历史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试题1.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你知道这个成语与下列哪个战役有关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城濮之战的相关内容。
晋文公曾经得到过楚成王的帮助,晋文公承诺,一旦两国交战,晋军定要退避三舍,以报答恩情。
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军队在城濮相遇,晋文公信守诺言,楚军紧追不舍,晋军诱敌深入,迂回包抄,大败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所以答案选C。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问鼎中原·晋文公称霸2.春秋时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他曾任用管仲为相。
证据:。
途径:。
【答案】《论语》记载: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文字记载(书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齐桓公称霸史实的识记。
依据教材内容:“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可知,《论语》中的有关记载,春秋时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他曾任用管仲为相。
【考点】齐桓公称霸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齐桓公称霸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齐桓公称霸的原因、影响。
3.将下面成语与相关的历史人物连线。
【答案】①A ②C ③D ④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史实的识记。
题目考查这些成语的来历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第一子目齐桓公称霸中的内容:“齐桓公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可知,管鲍之交与齐桓公有关,故①——A。
依据第二子目问鼎中原中的内容:“晋文公得到楚成王的帮助,离开时,他做出承诺,一旦晋楚开战,晋军定要退避三舍,以报答恩情。
”可知,退避三舍与晋文公有关,故②——C。
依据第二子目问鼎中原中的内容:“吴王夫差战胜越国。
当吴三夫差耗尽国力争霸之时,以屈辱条件求和才得以保存下国家的越王勾践,乘虚攻克吴国都城姑苏。
2. 春秋时期,最先成为霸主的人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D.秦穆公3.晋楚争霸时,楚国的势力已发展到( )A. 长江流域B.渭水流域C.淮河流域D.黄河流域4. 春秋时期同晋国争霸的诸侯国是( )A. 齐国B.吴国C.楚国D.秦国5.使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打败敌手的著名战役是( )A. 牧野之战B.城濮之战C.长平之战D.马陵之战6.为了发愤图强,立志雪耻而卧薪尝胆的诸侯王是( )A. 齐桓公B.楚庄王 C. 吴王阖间D.越王勾践7.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指(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周D.尧、舜、禹时期8.战国初期,晋国分为三个国家,它们是( )知识改变命运A. 齐、韩、魏 B.楚、燕、齐C.赵、魏、韩D.赵、魏、燕9. 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属“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齐国B.晋国C.吴国D.越国10.在围魏救赵的马陵之战中,指挥齐军打败魏军的军事家是( )A. 孙武B.孙膑C.伍子胥D.庞涓11.东周分为______和_______两个时期,是我国________瓦解和_______形成的时期。
12.战国时期从_______年到________年。
13.公元前________年,秦、赵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_______,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了。
迁移拓展14.下列典故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A. 老马识途B.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D.尊王攘夷15.下列诸侯国的都城地处黄河流域的是( )知识改变命运①郢②大梁③邯郸④临淄⑤咸阳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16.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17.“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应用创新18. 阅读下列材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
”——《史记·周本纪第四》请回答:(1)这段史料叙述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2)依据上述史料,概述当时的政治局势。
教师资格证春秋五霸真题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中国教育部门对教师资格的一种认定,其中春秋五霸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将春秋五霸与教师资格证考试结合,可以设计出一套模拟真题,以考察考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育学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教师资格证春秋五霸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秋时期,以下哪位霸主被尊称为“春秋五霸”之首?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吴王阖闾2. 春秋五霸中,哪位霸主在位期间实行了“尊王攘夷”的政策?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越王勾践3. 春秋时期,以下哪位霸主的治国理念与孔子的思想最为接近?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吴王阖闾4. 春秋五霸中,以下哪位霸主的统治时期,国家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越王勾践5. 春秋五霸中,以下哪位霸主的治国策略被后世称为“霸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吴王阖闾6. 春秋五霸中,以下哪位霸主通过改革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越王勾践7. 春秋五霸中,以下哪位霸主在位期间,国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吴王阖闾8. 春秋五霸中,以下哪位霸主通过外交手段,成功避免了与其他大国的战争?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越王勾践9. 春秋五霸中,以下哪位霸主的统治时期,文化教育得到了重视?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吴王阖闾10. 春秋五霸中,以下哪位霸主的治国理念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越王勾践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的治国理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描述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的外交策略,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第6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课堂检测】1、春秋战国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D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2、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A )A、晋B、齐C、.楚D、秦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是(B )①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势力③促进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融合④加快了统一的步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对于春秋时期诸侯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B、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C、促进了周王朝的巩固和统一D、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5、以下是四位同学设计的春秋战国时期四个故事的题目,其中错误的一个是(C )A、《尊王攘夷的齐桓公》B、《退避三舍的晋文公》C、《纸上谈兵的楚庄王》D、《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6、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B )A、诸侯争霸,胜者为王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C、尊王攘夷,号令诸侯D、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7、《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B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延伸阅读】一鸣惊人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
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
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维度A 根底知识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D.晋文公2.春秋时期争霸中原地区的是( )A.宋、楚B.吴、越C.晋、楚D.秦、楚3.齐桓公称霸的有利条件有( )①齐国是大国,拥有山海渔盐之利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HY内政③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大自己权力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4.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亲密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A.尊王攘夷B.卧薪尝胆C.退避三舍D.围魏救赵5.战国初年,晋国政权一分为三个国家,分裂为( )A.赵、魏、秦B.齐、秦、燕C.齐、燕、楚D.韩、赵、魏6.以下人物中,不是战国中后期纵横家的代表的是A.张仪B.公孙衍C.苏秦D.荆轲7.电视剧?荆轲刺秦王?中的壮士荆轲是战国时哪国人?〔〕A.秦国B.齐国C.燕国D.赵国8.战国后期,各国中实力最强大的是( )A.赵国B.楚国C.齐国D.秦国维度C 探究应用15.战国时期,各国为了求得生存与开展的空间,除了在HY事上付诸战争外,还展开政治与外交上的攻势,这却是一种没有硝烟的战争。
由此出现了“合纵〞与“连横〞两种完全不同的外交策略。
请问:在当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对一个国家而言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外交活动日益显示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你认为历史上的“合纵〞、“连横〞的策略对我国参与世界事务,加强与各国交往是否有借鉴价值?试举例说明。
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关于努力学习的语录。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留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典的,而近代又有哪些经典的高中励志赠言出现呢?小编筛选了高中励志赠言句经典语录,看看是否有些帮助吧。
好男儿踌躇满志,你将如愿;真巾帼灿烂扬眉,我要成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成功,要靠辛勤与汗水,也要靠技巧与方法。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测试试卷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测试试卷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试卷,借助试卷可以检验考试者是否已经具备获得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
那么一般好的试卷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同步测试试卷,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春秋时期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哪一个国家()A、秦国B、楚国C、齐国D、晋国2、春秋时期,继齐桓公之后,第二个称霸的诸侯是()A、秦穆公B、宋襄公C、楚庄王D、晋文公3、“退避三舍”这一典故来自于()A、城濮大战B、牧野之战C、泓之战D、邲之战4、立志雪耻,卧薪尝胆的著名历史人物是()A、伍子胥B、勾践C、孙武D、夫差5、晋楚双方进行了一次(),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了霸主。
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到争霸的队伍,吴王大败越国。
6、春秋时期,九鼎是王权的象征。
_________北进中原,问九鼎的轻重,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
历史上称为_________。
7、在春秋五霸中,霸业没有成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D.晋文公8、使楚庄王跃升为中原霸主的关键战役是( )A.城濮大战B.牧野之战C.泓之战D.邲之战9、“战国七雄”是指……七个国家。
10、简要说明“春秋”名称的由来。
11、在下面的战国形势图上按要求填写:(1)图2—7—1中方框内填写战国时期的主要国家名称。
(2)在图中圈出城濮之战和邲之战的地点。
12、请将下列历史人物和相关的成语用直线连接起来。
(1)管仲A、完璧归赵(2)蔺相如B、卧薪尝胆(3)廉颇C、老马识途(4)勾践D、负荆请罪13、熟读教材,回答问题。
(1)为什么春秋时期一些诸侯能称霸成功?如何评价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有什么时代特征?(3)什么叫合纵连横?梯级能力提升易错题14、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B、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C、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D、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15、楚庄王向周王问九鼎的轻重,目的是()A、解开九鼎重量之谜B、希望收藏具有特殊意义的九鼎C、希望取代周王的天子地位D、表示对周王的谦卑和尊重创新题16、一个生活在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人可能看到的是()A、齐桓公在此举行诸侯会盟B、晋楚在此争霸C、齐桓公在此被管仲射了一箭D、齐楚在此争霸17、楚庄王时,楚国再度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同步训练题:春秋五霸
和战国七雄
1.战国初期,晋国分为三个国家,它们是( )
A. 齐、韩、魏
B.楚、燕、齐
C.赵、魏、韩
D.赵、魏、燕
2. 春秋时期,最先成为霸主的人是( )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3.晋楚争霸时,楚国的势力已发展到( )
A. 长江流域
B.渭水流域
C.淮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 春秋时期同晋国争霸的诸侯国是( )
A. 齐国
B.吴国
C.楚国
D.秦国
5.使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打败敌手的著名战役是( )
A. 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6.为了发愤图强,立志雪耻而卧薪尝胆的诸侯王是( )
A. 齐桓公
B.楚庄王
C. 吴王阖间
D.越王勾践
7.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指(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周
D.尧、舜、禹时期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同步训练题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最新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练习之《汉朝的科学技术》 2015-2016初一历史第三单元同步检测练习之大一统的汉朝。
单选题: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单项选择题1.犬戎之乱后的镐京残破狼藉,而且靠近西戎,于是新继位的周平王决定迁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开始了,春秋时期开始于()A.公元前475年B.公元前476年C.公元前771年D.公元前770年2.《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3.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社会面貌用下列哪个词汇来概括最为恰当()A.争霸B.伐虐C.分封D.变法4.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他是()A.齐桓公B.秦穆公C.楚庄王D.晋文公5.年轻时因国内混乱,遭人谋杀,便出逃在外流亡长达19年,曾得到楚国国君的礼遇。
后与楚国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为报知遇之恩而退避三舍。
这位国君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6.通过一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下列成语反映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争霸的历史有关的是()A.退避三舍B.卧薪尝胆C.一鸣惊人D.反戈一击7.从吴王阖闾和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条件来看,决定性的因素是()A.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B.统治者的个人能力C.改革促进国家发展D.战争确立霸业8.据《史记》记载,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这位国君是()A.吴王夫差B.齐桓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9.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中你认为表述错误的是()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10.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
战国时期是指()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C.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1.小明观察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一个诸侯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而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该诸侯国是()B.齐C.楚D.秦12.人们常说: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课前预习预习时顺带把这些题给做了,试试你的身手呀!1.年至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年至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2.春秋五霸是指、、、、等五个霸主;战国七雄是指、、、、、、等七个国家。
3.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些重要的战役?课堂练习重点难点都在这里了,课堂上就把它们解决吧。
4.春秋时期,的权势已名存实亡。
5.想一想,管仲采取了哪些方法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6.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目的是什么?7.东汉末年,曹操在争霸活动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了优势地位。
有人认为,他是吸取了春秋时期齐桓公争霸的经验。
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8.鼎是一种用来的炊具。
传说大禹铸九鼎,此处鼎的象征意义是。
楚庄王时“问鼎中原”,此处的鼎具体指的是。
9.在《战国形势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合纵、连横的状况。
10.有人用“远交近攻”来形容秦国的连横之术,你认为妥当吗?11.在合纵连横的斗争中,为了自己的利益,东部各国时而追随秦,时而追随楚,形成了的成语。
12.说一说“卧薪尝胆”的故事。
.课后测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你的能耐是不是真的有长进了?一、活动与探究13.自己归纳小结一下本节课中出现的成语。
14.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时,有人沉痛地说:“在希特勒德国侵犯别国时,因事不关己,我们没有去帮助它;当希特勒德国又去侵犯另一个国家时,还是认为事不关己而没有去帮助它;当最后,希特勒德国来侵犯我们自己的国家时,已经没有人能够帮助我们了。
”你认为,在合纵的国家中是否也犯了这种错误?请用史实加以证明。
二、材料解析题15.阅读下列材料:春秋无义战。
——孟子请回答:孟子用这句话来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否恰当?为什么?三、简答题16.试述“春秋”和“战国”名称的来历。
四、历史谜语17.改革旧业(打一战国时期诸侯国名)18.钟馗赴任(打一战国时期诸侯国名)19.走错了(打一战国时期诸侯国名)答案:第7课1.前770前476前475 前221 2.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韩赵魏齐楚燕秦3.城濮之战、邲之战、泓之战。
初一上册历史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同步练习:北师大版1. 春秋五霸最先称霸的是楚庄王。
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2. 西欧比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晚了近一千年,中国开始步入封建时代的时期是()A.春秋B.战国C.秦朝D.东周3.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另一个霸主,决定他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4. 春秋争霸时(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桓公任用对内改革内政,对外“”,齐国国富兵强。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5. 晋楚双方进行了一次(退避三舍),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了霸主。
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到争霸的队伍,吴王大败越国。
6. 春秋时期,九鼎是王权的象征。
_________北进中原,问九鼎的轻重,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
历史上称为_________。
7. 在春秋五霸中,霸业没有成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D.晋文公8. 使楚庄王跃升为中原霸主的关键战役是( )A.城濮大战B.牧野之战C.泓之战D.邲之战9. 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B.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C.维护弱小国家的经济利益D.协调诸侯国之间的关系10. 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
以下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A.城濮之战B.赤壁之战C.官渡之战D.马陵之战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上册历史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同步练习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北大师版七年级历史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随堂测验:上册北大师版七年级历史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随堂测验:上册。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春秋五霸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
战国七雄分别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 、。
思路解析:该题重在考查“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具体内容。
注意区别它们分别是指诸侯和国家,不能混淆。
答案: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齐楚燕韩赵魏秦2.春秋时期是指()A.公元前774〜公元前476年B.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D.公元前476〜公元前221年思路解析: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是我匡圧乂上的柞秋忖!儿答案:C3.春秋时期,属于南方大国的是()A.秦国B.晋国C.楚国D.越国思路解析:楚国是南方大国,春秋时期楚庄王打败了晋国跃升为霸主。
解答此题的同时要结合地图熟悉战国时期的国家分布。
答案:C4.战国时期是指()A.公元前774〜公元前476年B.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D.公元前476〜公元前221年思路解析: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开始,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東分裂,纷争结束°答案:B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D•户文公思路解析:春秋时期,齐国是比较大的诸侯国,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经济。
因此, 最先称嶄<答案:A2.下列不属于“春秋五霸”的是()A.晋文公B.齐I〔[公C.楚庄王D.秦孝公思路解析:秦孝公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家。
公元前356年,巾川臂朝变法」答案:D3.春秋时期争霸中原地区的是()A.宋、楚B.£逑C.晋、楚D.秦、处思路解析:春秋时期,楚国势力发展,向中原地区扩张,却遭到了北方大国晋国的有力的抵抗。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习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A.楚庄王D.晋文公C.齐桓公D.越王勾践2.城濮之战的作战双方是()A.吴和越B.晋和楚C.秦和赵D.齐和魏3.晋国成为北方一大强国的主要原因是()A.晋文公有作为B.在城濮之战中取胜C.训练军队D.整顿内政,发展生产4.战国之初,晋国分裂为()A.赵、魏、韩B.魏、齐、赵C.楚、齐、燕D.秦飞韩、楚5.下列战役中,围魏救赵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6.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南和最北的是()A.秦和齐B.楚和燕C.韩和齐D.秦和赵7.下列人物中被称为纵横家的是()①管仲②苏秦③孙膑④张仪A.①③B.②④C.①③⑤D.④⑤8.既是春秋五霸的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①楚国②晋国③齐国④吴国⑤燕国⑥韩国A.①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D.④⑤9.下列战役属于战国时期的是()①涿鹿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⑤城濮之战A.①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④⑤二、材料分析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说的是哪个诸侯国称霸的事?(2)这个诸侯国“霸诸侯”的背景是什么?(3)这个诸侯国有哪些称霸的有利自然条件?(4)管仲是怎样“相桓公”的?(5)管仲“相桓公”取得了什么成果?(6)桓公在称霸过程中提出了什么口号?(7)桓公“霸诸侯”正式被周天子承认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1.战国时期,各诸侯连年交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战国时期的战争和春秋时期相比,有什么变化?(2)如何评价战国时期的战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D 4.A 5.B 6.B 7.B 8.C 9.B二、材料分析题10.(1)齐国。
(2)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领导权,相互征战,竞争“霸主”。
(3)领土广阔,盛产鱼、盐。
(4)①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因地制宜,大开铁矿,发展渔盐业。
②组织两万多人的常备军。
材料题: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诸侯国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诸侯国
B.城濮之战的战胜国
C.城濮之战的战败国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
——孔子请回答:
(1)“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候?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现象?
(2)材料一中的“管仲相桓公”是如何“相”桓公的?
(3)材料二中“桓公九合诸侯”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不以兵车”应得益于管仲的什么策略?
(4)通过齐桓公称霸的事件,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3.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图示上我们可以提炼出哪些有效信息?(至少说出五条)
(2)图示上的春秋五霸与我们所讲的五位霸主有所不同,请说出不同的内容。
(3)图示上有三个著名的战役,请你说一说你知道的与这些战役相关的成语。
(至少两个)
参考答案
1.答案:从右至左排列 A B C
2.答案:(1)春秋时期。
因为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危机,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
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2)管仲辅佐齐桓公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尊王攘夷”,发展齐国势力。
(3)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送去礼物表示慰问,齐桓公成为霸主。
得益于“尊王攘夷”的策略。
(4)启示:一个国家要利用其有利的地理条件并抓住机遇,实行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改革是强大的根本,而尊重知识和人才是强盛的必要条件。
3.答案:(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主要的称霸国有五个;战国时期主要的诸侯国有七个,即齐、楚、燕、韩、赵、魏、秦;我国是在公元前475年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进行的一次战役;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都是齐魏之间的著名战役等。
(任选其五,只要所写信息符合史实,在图示中有体现即可)
(2)我们学习到的春秋五霸没有宋襄公和秦穆公,而是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3)围魏救赵(桂陵之战);纸上谈兵(长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