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半年软件水平考试(高级)系统架构师《案列分析》真题及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362.50 KB
- 文档页数:12
2015年下半年软件水平考试(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综合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5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此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大数据对产品、企业和产业有着深刻的影响。
把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或服务性的工具已经成为过时的观念,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广泛影响,以及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来创造有力而持久的竞争优势,__________将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A.数据驱动B.信息产业C.大数据D.成本驱动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及《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国内需要新的转型意识》的描述: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相互作用发展都将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且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科技和产业界竞相发展和竞争的焦点,社会发展中地位担当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
数据驱动这样一种商业模式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产生的,它需要利用大数据的技术手段,对企业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挖掘出这些海量数据蕴含的价值,从而指导企业进行生产、销售、经营、管理。
2.__________属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A.CDMAB.TD-LTEC.WCDMAD.CDMA2000正确答案:B解析: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2010年国际电信联盟把LTE Advanced正式称为4G。
LTE是应用于手机及数据卡终端的高速无线通信标准;WCDMA、CDMA2000和TC-SDMA属于3G;GSM属于2G。
3.“互联网+”协同制造中鼓励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以下叙述中,__________是不正确的。
A.此类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多采用大集中系统B.此类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C.此类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通常需要宽带网络的支持D.此类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实际经验网络化系统不可能是大集中的系统,应该是分布式的,通过排除法可知答案。
2015年下半年软件水平考试(高级)网络规划设计师下午(案列分析)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试题一 2. 试题二 3. 试题三试题一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某企业网络拓扑如图1-1所示。
1.【问题1】根据图1—1,对该网络主要设备清单表1一1所示内容补充完整。
正确答案:(1)C(2)汇聚交换机(3)D(4)核心路由器(5)E(6)边界防火墙解析:本题考查接入网技术和网络规划及配置的相关知识。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认真阅读题目或给出的网络拓扑图,对网络拓扑中采用组网技术进行分析说明。
要求对组网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分析,结合网络拓扑图和设备列表补充完善表格中的空白处。
网络拓扑中没有在设备列表中标注的有C、D、E、G 等设备。
看图例可知D、E分别是路由器和防火墙,C是介于A、B和F的交换机设备。
根据D、E、C设备在网络中承担的任务,参照表中的产品描述,C为汇聚交换机、D为核心路由器、E为核心路由器。
2.【问题2】1.网络中A、B设备连接的方式是什么?依据A、B设备性能及双链路连接,计算两者之间的最大带宽。
2.交换机组F的连接方式是什么?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的好处是什么?正确答案:1.链路聚合或捆绑2G(或答20G也正确)2.堆叠扩大接入规模,简化网络管理解析:网络中A、B设备连接的方式是链路聚合或捆绑。
链路聚合是将两个或更多数据信道结合成一个单个的信道,该信道以一个单个的更高带宽的逻辑链路出现。
链路聚合一般用来连接一个或多个带宽需求大的设备,例如连接骨干网络的服务器或服务器群。
A、B设备可以配置干兆或者万兆的接口,在双链路聚合的前提下,最大带宽是2G或20G。
交换机组F的连接方式是堆叠,堆叠需要专用的堆叠模块和堆叠线缆。
堆叠可以扩大网络接入规模,对所有的交换机进行统一配置和管理,达到提高交换机背板容量,实现所有交换机高速连接的目的。
3.【问题3】该网络拓扑中连接到各分部可采用租赁ISP的DDN、Frame Relay、ISDN线路等方式,请简要介绍这几种连接方式。
2015年下半年下午软件设计师考试试题-案例分析-答案试题一(共15分)【说明】某教育平台欲添加在线作业批改系统,以实现高效的作业提交与批改,并进行统计。
学生和讲师的基本信息已经初始化为数据库中的学生表和讲师表。
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1)提交作业。
验证学生标识后,学生将电子作业通过在线的方式提交,并进行存储。
系统给学生发送通知表明提交成功,通知中包含唯一编号;并通知讲师有作业提交。
(2)下载未批改作业。
验证讲师标识后,讲师从系统中下载学生提交的作业。
下载的作业将显示在屏幕上。
(3)批改作业。
讲师按格式为每个题目进行批改打分,并进行整体评价。
(4)上传批改后的作业。
将批改后的作业(包括分数和评价)返回给系统,进行存储。
(5)记录分数和评价。
将批改后的作业的分数和评价记录在学生信息中,并通知学生作业已批改口(6)获取已批改作业。
根据学生标识,给学生查看批改后的作业,包括提交的作业、分数和评价。
(7)作业抽检。
根据教务人员标识抽取批改后的作业样本,给出抽检意见,然后形成抽检报告给讲师。
现采用结构化方法对在线作业批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获得如图1-1所示的上下文数据流图和图1-2所示的0层数据流图。
【问题1】使用说明中的词语,给出图1-1中的实体E1~E3的名称。
【参考答案】E1、学生E2、讲师E3、教务人员【答案解析】DFD是一种便于用户理解、分析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化建模工具,是系统逻辑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下文DFD(顶层DFD)通常用来确定系统边界,将待开发系统看作一个大的加工(处理),然后根据系统从哪些外部实体接收数据流,以及系统将数据流发送到哪些外部实体,建模出的上下文数据流图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加工和一些外部实体,以及这两者之间的输入输出数据流。
0层DFD在上下文确定的系统外部实体以及与外部实体的输入输出数据流的基础上,将上下文DFD中的加工分解成多个加工,识别这些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流,使得所有上下文DFD中的输入数据流经过这些加工之后变换成上下文DFD的输出数据流。
2016年下半年软件水平考试(高级)系统架构师《案例分析》下午真题(总分000, 考试时间90分钟)1.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架构设计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某软件公司为某品牌手机厂商开发一套手机应用程序集成开发环境,以提高开发手机应用程序的质量和效率。
在项目之初,公司的系统分析师对该集成开发环境的需求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具体描述如下:1.需要同时支持该厂商自行定义的应用编程语言的编辑、界面可视化设计、编译、调试等模块,这些模块产生的模型或数据格式差异较大,集成环境应提供数据集成能力。
集成开发环境还要支持以适配方式集成公司现有的应用模拟器工具。
2.经过调研,手机应用开发人员更倾向于使用Windows系统,因此集成开发环境的界面需要与Windows平台上的主流开发工具的界面风格保持一致。
3.支持相关开发数据在云端存储,需要保证在云端存储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4.支持用户通过配置界面依据自己的喜好修改界面风格,包括颜色、布局、代码高亮方式等,配置完成后无须重启环境。
5.支持不同模型的自动转换。
在初始需求中定义的机器性能条件下,对于一个包含50个对象的设计模型,将其转换为相应代码框架时所消耗时间不超过5秒。
6.能够连续运行的时间不小于240小时,意外退出后能够在10秒之内自动重启。
7.集成开发环境具有模块化结构,支持以模块为单位进行调试、测试与发布。
8.支持应用开发过程中的代码调试功能:开发人员可以设置断点,启动调试,编辑器可以自动卷屏并命中断点,能通过变量监视器查看当前变量取值。
在对需求进行分析后,公司的架构师小张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认为该集成开发环境应该采用管道一过滤器(Pipe-Filter)的架构风格,公司的资深架构师王工在仔细分析后,认为应该采用数据仓储(Data Repository)的架构风格。
公司经过评审,最终采用了王工的方案。
1.[问题1]识别软件架构质量属性是进行架构设计的重要步骤。
目录2015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真题 (1)2015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真题参考答案 (11)2015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真题答案解析 (11)2015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 (20)2015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答案解析 (23)2015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真题 (23)2015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 (23)2015年下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真题(考试时间9 : 00~11 : 30 共150 分钟)请按下述要求正确填写答题卡1. 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正确写入你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正规2B铅笔在你写入的准考证号下填涂准考证号。
2. 本试卷的试题中共有75 个空格,需要全部解答,每个空格1 分,满分75 分。
3. 每个空格对应一个序号,有A、B、C、D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作为解答,在答题卡相应序号下填涂该选项。
4. 解答前务必阅读例题和答题卡上的例题填涂样式及填涂注意事项。
解答时用正规2B 铅笔正确填涂选项,如需修改,请用橡皮擦干净,否则会导致不能正确评分。
1、大数据对产品、企业和产业有着深刻的影响。
把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或服务性的工具己经成为过时的观念,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广泛影响,以及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来创造有力而持久的竞争优势,(1)将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1) A、数据驱动B、信息产业C、大数据D、成本驱动2、(2)属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2) A、CDMA B、TD-LTEC C、WCDMA D、CDMA20003、“互联网+"协同制造中鼓励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以下叙述中,(3)是不正确的。
(3) A、此类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多采用大集中系统B、此类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C、此类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通常需要宽带网络的支持D、此类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4、需求分析是软件定义阶段中的最后一步,在这个阶段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
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下午2015下半年真题及答案解析(2)(1/2)论文试题一论大项目或多项目的成本管理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目前的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各种信息技术应用也越来越深入,这就使得我国的信息系统集成企业经常要面临大项目管理和多项目管理的挑战。
在大项目或多项目管理中,如何在企业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做好成本管理,保证整体项目能够顺利完成是项目经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1题请以“大项目或多项目的成本管理”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简要说明你参与的某信息系统大项目或多项目的背景、目的、发起单位的性质,项目的技术和运行特点、项目的周期、成本管理的需求,以及你在项目中的主要工作。
____ (2)结合你参与的大项目或多项目管理,说明你是如何进行项目成本管理的。
并结合大项目或多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说明大项目或多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基本输入、使用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____(3)根据你在大项目或多项目成本管理的实践,阐述你在大项目或多项目成本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
____下一题(2/2)论文试题二论项目的采购管理项目采购是为完成项目工作从承担该项目的组织外部购买或获取项目所需的产品、服务或成果的过程。
随着IT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不断进步,行业的分工更细,更加强调分工与合作。
对本企业不能提供,或虽然能提供但不具备竞争力,同时市场已存在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和成果,可以以采购的方式获得。
项目采购管理是项目执行的关键性工作,项目采购管理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管理的模式.规范的项目采购管理要符合项目需要,兼顾经济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规范的采购管理不仅能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还可以促进项目成功地完成。
第2题请以“项目的采购管理”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简述你参与的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情况(项目的概况如名称、客户、项目目标、系统构成、采购特点以及你的角色)。
2015年上半年软件水平考试(高级)系统分析师下午(案例分析)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选答题选答题(共4道大题,每道大题25分,本部分满分50分)从下列4道试题中任选2道解答,如果解答的试题数超过2道,则仅题号小的2道题解答有效。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项目进度管理的叙述回答问题。
某软件公司启动了一个中等规模的软件开发项目,其功能需求由5个用例描述。
项目采用增量开发模型,每一次迭代完成1个用例;共产生5个连续的软件版本,每个版本都比上一个版本实现的功能多。
每轮迭代都包含实现、测试、修正与集成4个活动,且前一个活动完成之后才能开始下一个活动。
不同迭代之间的活动可以并行。
例如,1个已经实现的用例在测试时,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开始下一个用例的实现。
实现和修正活动不能并行。
每个活动所需的工作量估算如下:(1)实现1个用例所需的时间为10人天;(2)测试1个用例所需的时间为2人天;(3)修正1个用例所需的时间为1人天(平均估算);(4)集成1个用例所需的时间为0.5人天。
项目开发过程中能够使用的资源包括:5名开发人员共同完成实现和修正工作、2名测试人员完成测试工作和1名集成人员完成集成工作。
该项目的Gannt图(部分)如图1一1所示。
1.根据题目描述中给出的工作量计算方法,计算1个用例的实现、测试、修正、集成4个活动分别所需的日历时间(单位:天)。
正确答案:(1)实现1个用例所需的时间:2天。
(2)测试1个用例所需的时间:1天。
(3)修正1个用例所需的时间:0.5天。
(4)集成1个用例所需的时间:0.5天。
解析:本题考查软件项目管理中进度管理的相关概念以及使用Gannt图进行进度规划的相关知识。
实现1个用例需要10人天,共有5个开发人员,也就是说实现1个用例花费的实际时间为2天。
测试1个用例需要2人天,共2个测试人员,完成1个用例的测试实际花费1天。
测试之后的修正/改错需要花费1人天,共5个开发人员。
2015软件水平考试(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真题及答案案例第1部分:问答题,共5题,请在空白处填写正确答案。
1.[问答题]阅读以下关于嵌入式系统可靠性设计方面的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某宇航公司长期从事宇航装备的研制工作,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已成为该公司产品研制中的核心工作,随着宇航装备的综合化技术发展,嵌入式软件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代码规模已从原来的几十万扩展到上百万,从而带来了由于软件失效而引起系统可靠性降低的隐患。
公司领导非常重视软件可靠性工作,决定抽调王工程师等5人组建可靠性研究团队,专门研究提高本公司宇航装备的系统可靠性和软件可靠性问题,并要求在三个月内,给出本公司在系统和软件设计方面如何考虑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和规范。
可靠性研究团队很快拿出了系统及硬件的可靠性提高方案,但对于软件可靠性问题始终没有研究出一种普遍认同的方法。
【问题1】请用200字以内文字说明系统可靠性的定义及包含的4个子特性,并简要指出提高系统可靠性一般采用哪些技术?【问题2】王工带领的可靠性研究团队之所以没能快速取得软件可靠性问题的技术突破,其核心原因是他们没有搞懂高可靠性软件应具备的特点。
软件可靠性一般致力于系统性地减少和消除对软件程序性能有不利影响的系统故障。
除非被修改,否则软件系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退化。
请根据你对软件可靠性的理解,给出下表所列出的硬件可靠性特征与其对应的软件可靠性特征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问题3】王工带领的可靠性研究团队在分析了大量相关资料基础上,提出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必须在开发过程构建到软件中,也就是说,为了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必须在需求分析、设计阶段开展软件可靠性筹划和设计。
研究团队针对本公司承担的飞行控制系统制定出了一套飞控软件的可靠性设计要求。
飞行控制系统是一种双余度同构型系统,输入采用了独立的两路数据通道,在系统内完成输入数据的交叉对比、表决、制导率计算,输出数据的交叉对比、表决、输出等功能,系统的监控模块实现对系统失效或失步的检测与定位。
系统架构设计师案例分析试题加答案(一)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属于软考中的一项高级资格考试,考试分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和论文3个科目。
下午的案例分析是考试的一大难点,希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道系统架构设计师案例分析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题一阅读以下关于软件系统数据建模的说明,回答问题。
某软件公司成立项目组为某高校开发一套教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与教职工信息相关的数据需求和处理需求如下。
数据需求:在教职工信息中能够存储学校所有在职的教工和职工信息,包括姓名、所属部门、出生年月、工资编号、工资额和缴税信息;部门信息中包括部门编号、部门名称、部门人数和办公地点信息。
33处理需求:能够根据编制内或外聘教职工的工资编号分别查询其相关信息;每个月的月底统一核发工资,要求系统能够以最快速度查询出教工或者职工所在部门名称、实发工资金额;由于学校人员相对稳定,所以数据变化及维护工作量很少。
项目组王工和李工针对上述应用需求分别给出了所设计的数据模型(如图所示)。
王工遵循数据库设计过程,按照第三范式对数据进行优化和调整,所设计的数据模型简单且基本没有数据冗余;而李工设计的数据模型中存在大量数据冗余。
项目组经过分析和讨论,特别是针对数据处理中对数据访问效率的需求,最终选择了李工给出的数据模型设计方案。
1、请用30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什么是数据库建模中的反规范化技术,指出采用反规范化技术能获得哪些益处,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2、请简要叙述常见的反规范化技术有哪些。
3、请分析李工是如何应用反规范化技术来满足教职工信息管理需求的。
参考答案1、规范化设计后,数据库设计者希望牺牲部分规范化来提高性能,这种从规范化设计的回退方法称为反规范化技术。
采用反规范化技术的益处:降低连接操作的需求、降低外码和索引的数目,还可能减少表的数目,能够提高查询效率。
可能带来的问题:数据的重复存储,浪费了磁盘空间;可能出现数据的完整性问题,为了保障数据的一致性,增加了数据维护的复杂性,会降低修改速度。
软件资格考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综合知识、案例分析、论文)合卷(高级)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综合知识(客观选择题,75题,每题1分,共75分)1、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中,属于启动过程组的主要活动是什么?A. 定义范围B. 制定项目章程C.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D. 执行质量保证2、下列哪一项不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一部分?A. 风险识别B. 风险评估C. 风险响应规划D. 风险转移3、在信息系统项目中,项目经理小张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现项目进度落后于计划,以下是小张可能采取的纠正措施,其中不属于纠正措施的是:A. 增加项目团队的工作时间B. 调整项目范围,减少项目需求C. 延长项目结束日期D. 优化项目团队沟通方式4、在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中,以下哪个不是风险识别的常用工具?A. 风险登记册B. SWOT分析C. 专家研讨会D. 直方图5、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为了保证软件的质量,需要进行多种类型的测试。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功能测试的一部分?A. 单元测试B. 集成测试C. 性能测试D. 系统测试6、以下哪种图是用于描述系统的数据流以及如何根据这些数据流转换数据的图形化技术?A. 用例图B. 类图C. 数据流图D. 序列图7、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以下哪项工作属于项目启动阶段?A.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B. 确定项目范围C. 完成项目收尾D. 管理项目团队8、以下哪项是信息系统项目进度管理中的一个常见工具?A. Gantt图B.PERT图C.鱼骨图D.帕累托图9、在项目管理中,变更控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什么?A. 变更请求 -> 执行变更 -> 变更影响评估 -> 变更批准/拒绝 -> 记录变更B. 变更请求 -> 变更影响评估 -> 变更批准/拒绝 -> 执行变更 -> 记录变更C. 变更请求 -> 变更批准/拒绝 -> 变更影响评估 -> 执行变更 -> 记录变更D. 变更请求 -> 变更影响评估 -> 执行变更 -> 变更批准/拒绝 -> 记录变更10、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哪一个活动是用来识别可能会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的?A. 风险识别B. 风险定性分析C. 风险定量分析D. 风险应对规划11、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以下哪项不属于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活动?A. 风险识别B. 风险评估C. 风险规避D. 项目计划12、在敏捷开发中,以下哪个角色通常负责维护项目范围和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A. 产品负责人(Product Owner)B. 团队教练(Team Coach)C. 测试经理(Test Manager)D. 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13、在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识别风险之后应该进行的步骤是什么?A. 风险定性分析B. 风险定量分析C. 制定风险应对计划D. 实施风险应对措施14、根据变更控制流程,项目经理在收到变更请求后首先应该做什么?A. 直接实施变更B. 评估变更的影响C. 召开变更控制委员会会议D. 更新项目管理计划15、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以下哪项不属于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过程?A. 风险识别B. 风险评估C. 风险应对D. 项目执行16、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敏捷开发中的核心价值?A. 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B. 客户合作高于合同谈判C. 工作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D. 对变化的响应高于遵循计划17、以下哪一项不是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过程的一部分?A. 风险识别B. 风险量化C. 风险响应规划D. 风险消除18、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确定项目的质量标准,并且决定如何满足这些标准的过程被称为:A. 质量计划编制B. 质量保证C. 质量控制D. 质量审计19、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以下哪项不属于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工具与技术?A. 故障树分析B. 敏捷迭代C. 敏感性分析D. 质量成本分析 20、在信息系统项目沟通管理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沟通管理计划的内容?A. 沟通需求分析B. 沟通渠道选择C. 沟通频率设定D. 项目团队成员的培训21、在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识别风险之后的下一步骤是什么?A. 风险评估B. 制定风险应对计划C.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D. 进行风险监控22、在软件项目的成本估算中,以下哪种方法是基于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项目成本的?A. 参数估算法B. 类比估算法C. 自下而上估算法D. 专家判断法23、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以下哪项不属于项目风险的三要素?A. 可能性B. 影响程度C. 风险类别D. 发生概率24、在项目进度控制过程中,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项目进度控制是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的重要环节。
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上午2015下半年及答案解析(3/48)选择题第3题若系统中存在n个等待事务Ti(i =0,1,2,…,n-1),其中:To正等待被T1锁住的数据项A1,T1正等待被T2锁住的数据项A2,…,Ti正等待被Ti+l锁住的数据项Ai+1,…,Tn-l 正等待被To锁住的数据项A0,则系统处于(5)____状态。
A.封锁B.死锁C.循环D.并发处理上一题下一题(4/48)选择题第4题在分布式数据库中包括分片透明、复制透明、位置透明和逻辑透明等基本概念,其中:(6)____是指局部数据模型透明,即用户或应用程序无需知道局部场地使用的是哪种数据模型。
A.分片透明B.复制透明C.位置透明D.逻辑透明上一题下一题(5/48)选择题第5题若关系R、S如下图所示,则关系R与S进行自然连接运算后的元组个数和属性列数分别为(7)____;关系代数表达式π1,4 (!3=6 (R×S))与关系代数表达式(8)____等价。
图片(7)A.6和6 B.4和6 C.3和6 D.3和4(8)A.πA,D (бC=D (R x S)) B.πA,R,D (бS.C=R.D (R x S)) C.πA,R,D (бR.C=S.D (R x S)) D.πA,R,D (бS.C=S.D (R x S))上一题下一题(6/48)选择题第6题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中,板级支持包BSP作为对硬件的抽象,实现了(9)____A.硬件无关性,操作系统无关性B.硬件有关性,操作系统有关性C.硬件无关性,操作系统有关性D.硬件有关性,操作系统无关性上一题下一题(7/48)选择题第7题以下描述中,(10)____不是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
A.面向应用,可以进行裁剪和移植B.用于特定领域,不需要支持多任务C.可靠性高,无需人工干预独立运行,并处理各类事件和故障。
D.要求编码体积小,能够在嵌入式系统的有效存储空间内运行上一题下一题(8/48)选择题第8题嵌入式软件设计需要考虑(11)____以保障软件良好的可移植性。
2015年下半年下午软件测评师考试试题-案例分析-答案与解析试题一(共15分)【说明】阅读下列java程序,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内对应栏内。
【Java程序】【问题1】请简述基本路径测试法的概念。
【参考答案】基本路径测试法是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构造的环路复杂性,导出基本可执行路径集合,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问题2】请画出上述程序的控制流图,并计算其控制流图的环图复杂度V(G)。
控制流图【参考答案】环路复杂度V(G)=5【问题3】请给出问题2中的控制流图的线性无关路径。
【参考答案】1. 1-2-4-5-6-8-9-102. 1-2-4-5-7-8-9-10(1-2-4-5-7-8-10)3. 1-2-4-5-6-8-10(1-2-4-5-7-8-10)4. 1-2-3-4-5-6-8-9-10(1-2-3-4-5-7-8-9-10,1-2-3-4-5-6-8-10,1-2-3-4-5-7-8-10)5. 1-2-3-8-9-10(1-2-3-8-10)本问题考査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基本路径法。
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根据控制流图和环路复杂度给出线性无关路径。
线性无关路径是指包含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路径。
从控制流图上来看,一条线性无关路径是至少包含一条在其他线性无关路径中从未有过的边的路径。
程序的环路复杂度等于线性无关路径的条数,所以本题中应该有5条线性无关路径。
试题二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某商店的货品价格(P)都不大于20元(且为整数),假设顾客每次付款为20元且每次限购一件商品,现有一个软件能在每位顾客购物后给出找零钱的最佳组合(找给顾客货币张数最少)。
假定此商店的找零货币面值只包括:10元(N10)、5元(N5)、1元(N1)3种。
【问题1】请采用等价类划分法为该软件设计测试用例(不考虑P为非整数的情况)并填入到下表中。
第 1 章:案例分析试题1(2015年下半年试题1)阅读以下关于软件架构评估的说明,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和问题2。
【说明】某软件公司拟为某市级公安机关开发一套特种车辆管理与监控系统,以提高特种车辆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系统需求分析与架构设计阶段,用户提出的部分需求和关键质量属性场景如下:(a)系统用户分为管理员、分管领导和普通民警等三类;(b)正常负载情况下,系统必须在0.5秒内对用户的车辆查询请求进行响应;(c)系统能够抵御99.999%的黑客攻击;(d)系统的用户名必须以字母开头,长度不少于5个字符;(e)对查询请求处理时间的要求将影响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和处理过程的设计;(f)网络失效后,系统需要在2分钟内发现并启用备用网络系统;(g)在系统升级时,需要保证在1个月内添加一个新的消息处理中间件;(h)查询过程中涉及到的车辆实时视频传输必须保证20帧/秒的速率,且画面具有600*480的分辨率;(i)更改系统加密的级别将对安全性和性能产生影响;(j)系统主站点断电后,需要在3秒内将请求重定向到备用站点;(k)假设每秒中用户查询请求的数量是10个,处理请求的时间为30毫秒,则“在1秒内完成用户的查询请求”这一要求是可以实现的;(l)对用户信息数据的授权访问必须保证99.999%的安全性;(m)目前对“车辆信息实时监控”业务逻辑的描述尚未达成共识,这可能导致部分业务功能模块的重复,影响系统的可修改性;(n)更改系统的Web界面接口必须在1周内完成;(o)系统需要提供远程调试接口,并支持系统的远程调试。
在对系统需求和质量属性场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的架构师给出了三个候选的架构设计方案。
公司目前正在组织系统开发的相关人员对系统架构进行评估。
【问题1】(12分)在架构评估过程中,质量属性效用树(utility tree)是对系统质量属性进行识别和优先级排序的重要工具。
请给出合适的质量属性,填入图1-1中(1)、(2)空白处;并选择题干描述中的(a)~(o),将恰当的序号填入(3)~(6)空白处,完成该系统的效用树。
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下午2015下半年真题及答案解析(2)(1/4)论文第1题论应用服务器基础软件应用服务器是在当今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级应用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应用出现并快速膨胀的需求下产生的一种新技术。
在分布式、多层结构及基于组件和服务器端程序设计的企业级应用开发中,应用服务器提供的是一个开发、部署、运行和管理、维护的平台,提供软件“集群”功能,可以让多个不同的异构服务器协同工作、相互备份,以满足企业级应用所需要的高可用性、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可伸缩性等实际需求。
应用服务器技术的出现,能够加快应用的开发速度,减少应用的开发量。
通过隔离底层细节,便于商业逻辑的实现与扩展,同时也为企业应用提供现成的、稳定的、灵活的、成熟的基础架构。
(请围绕“论应用服务器基础软件”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 1.概要叙述你参与分析和开发的软件系统开发项目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论述并分析应用服务器在软件设计、开发、部署、运行和管理阶段,应该提供哪些核心功能? 3.详细说明你所参与的软件系统开发项目,采用了哪种应用服务器,在软件开发、部署和运行阶段,具体实施效果如何。
下一题(2/4)论文第2题论软件系统架构风格系统架构风格(System Achitecture Style)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
架构风格定义了一个词汇表和一组约束,词汇表中包含一些构件和连接件类型,而这组约束指出系统是如何将这些构件和连接件组合起来的。
软件系统架构风格反映了领域中众多软件系统所共有的结构和语义特性,并指导如何将各个模块和子系统有效地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软件系统架构风格的共有部分可以使得不同系统共享同一个实现代码,系统能够按照常用的、规范化的方式来组织,便于不同设计者很容易地理解系统架构。
(请围绕“论软件系统架构风格”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 1.概要叙述你参与分析和开发的软件系统开发项目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交~^) 0.3e The objective of (71) is to determine what parts of the application software will be assigned to what hardware. The major software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being developed have to be identified and then allocated to the various hardware components on which the system will operate. All software system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basic functions. The first is (72). Most information systems require data to be stored and retrieved, whether a small file, such as a memo produced by a word processor, or a large database, such as one that stores an organization's accounting records. The second function is the (73), t he processing required to access data, which often means database queries in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The third function is the _______U,which is the 1 ogi c documented in the Df<Ds, use cases, and funct i o na 1 requirements. The fourth function is the presentation logic, the di s 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and the acceptance of the user's commands. The three primary hardware components of a systems t n n e n s g n o t i o i n c sp e t e i e n m c c m g d g o n e e o i c e n r 1 e s e t n i r e s g s o u n u d s a i c q o t e r s e i c 1c o r e r L e a c t e s a t c a s p a m c i i b e i h s a a a a t 1 c yt t t t s p r h a a a a y p a p d dd d s a ......... A C A C A CA C ) 5))))71234 (7777((((e r a B.modular design D.distribution design B.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data entities B.data access objectsD.data access logic B.system architecture D.applicalion program (75) A. computers , cables and network C. CPUs, memories and I/0 devices B.clients , servers, and network D.CPUs, hard disks and I/0 devices_。
2015年下半年软件水平考试(高级)系统架构师
《案列分析》真题
(总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
1. 试题一
1.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架构评估的说明,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和问题2。
【说明】
某软件公司拟为某市级公安机关开发一套特种车辆管理与监控系统,以提高特种车辆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系统需求分析与架构设计阶段,用户提出的部分需求和关键质量属性场景如下:
(a)系统用户分为管理员、分管领导和普通民警等三类;
(b)正常负载情况下,系统必须在0.5秒内对用户的车辆查询请求进行响应;
(c)系统能够抵御99.999%的黑客攻击;
(d)系统的用户名必须以字母开头,长度不少于5个字符;
(e)对查询请求处理时间的要求将影响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和处理过程的设计;
(f)网络失效后,系统需要在2分钟内发现并启用备用网络系统;
(g)在系统升级时,需要保证在1个月内添加一个新的消息处理中间件;
(h)查询过程中涉及到的车辆实时视频传输必须保证20帧/秒的速率,且画面具有600×480的分辨率;
(i)更改系统加密的级别将对安全性和性能产生影响;
(j)系统主站点断电后,需要在3秒内将请求重定向到备用站点;
(k)假设每秒中用户查询请求的数量是10个,处理请求的时间为30毫秒,则“在1秒内完成用户的查询请求”这一要求是可以实现的;
(l)对用户信息数据的授权访问必须保证99.999%的安全性;
(m)目前对“车辆信息实时监控”业务逻辑的描述尚未达成共识,这可能导致部分业务功能模块的重复,影响系统的可修改性;
(n)更改系统的Web界面接口必须在1周内完成;
(o)系统需要提供远程调试接口,并支持系统的远程调试。
在对系统需求和质量属性场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的架构师给出了三个候选的架构设计方案。
公司目前正在组织系统开发的相关人员对系统架构进行评估。
1. 【问题1】在架构评估过程中,质量属性效用树(utility tree)是对系统质量属性进行识别和优先级排序的重要工具。
请给出合适的质量属性,填入图1—1中(1)、(2)空白处;并选择题干描述中的(a)~(o),将恰当的序号填入(3)~(6)空白处,完成该系统的效用树。
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软件质量属性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在解答该问题时,应认真阅读题干中给出的场景与需求描述,分析该需求描述了何种质量属性,根据质量属性描述对其归类,并需要理解架构风险、敏感点和权衡点这些概念。
质量属性效用树是对质量属性进行分类、权衡、分析的架构分析工具,主要关注系统的性能、可用性、可修改性和安全性四个方面。
根据对相关质量属性的定义和含义,其中“正常负载情况下,系统必须在0.5秒内对用户的车辆查询请求进行响应”和“查询过程中涉及到的车辆实时视频传输必须保证画面具有600×480的分辨率,20帧/秒的速率”,这描述的是系统的性能属性;“网络失效后,系统需要在2分钟内发现错误并启用备用系统”和“系统主站点断电后,需要在3秒内将请求重定向到备用站点”描述的则是系统的可用性;“在系统升级时,需要保证在20人月内添加一个新的消息处理中间件”和“更改系统的Web界面接口必须在4人周内完成”描述的是系统的可修改性;“车辆信息查询功能必须保证99.999%的安全性”和“用户信息数据库授权必须保证99.999%可用"描述的是系统的安全性。
2. 【问题2】在架构评估过程中,需要正确识别系统的架构风险、敏感点和权衡点,并进行合理的架构决策。
请用300字以内的文字给出系统架构风险、敏感点和权衡点的定义,并从题干描述中的(a)~(o)各选出1个属于系统架构风险、敏感点和权衡点的描述。
答案:统架构风险是指架构设计中潜在的、存在问题的架构决策所带来的隐患。
敏感点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质量属性,一个或多个系统组件所具有的特性。
权衡点是指影响多个质量属性,并对多个质量属性来说都是敏感点的系统属性。
题干描述中,(m)描述的是系统架构风险;(e)描述的是敏感点;(i)描述的是权衡点。
解析:系统的架构风险、敏感点和权衡点是对质量属性效用树进行分析的主要依据,根据相关概念,题干中“对
查询请求处理时间的要求将影响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和处理过程的设计”描述的是敏感点;“目前对‘车辆信息实时监控’业务逻辑的描述尚未达成共识,这可能导致部分业务功能模块的重复,影响系统的可修改性”描述的是系统的架构风险;“更改系统加密的级别将对安全性和性能产生影响”描述的是权衡点。
2. 试题二
1. 阅读以下关于系统设计建模的说明,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某公司拟研制一款高空监视无人直升机,该无人机采用遥控一自主复合型控制实现垂直升降。
该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由机上部分和地面部分组成,机上部分主要包括无线电传输设备、飞控计算机、导航设备等,地面部分包括遥控操纵设备、无线电传输设备以及地面综合控制计算机等。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地面综合控制计算机负责发送相应指令,飞控计算机按照预定程序实现相应功能。
经过需求分析,对该无人直升机控制系统纵向控制基本功能整理如下: (a)飞控计算机加电后,应完成系统初始化,飞机进入准备起飞状态; (b)在准备起飞状态中等待地面综合控制计算机发送起飞指令,飞控计算机接收到起飞指令后,进入垂直起飞状态; (c)垂直起飞过程中如果飞控计算机发现飞机飞行异常,飞行控制系统应转入无线电遥控飞行状态,地面综合控制计算机发送遥控指令; (d)垂直起飞达到预定起飞高度后,飞机应进入高度保持状态; (e)飞控计算机在收到地面综合控制计算机发送的目标高度后,飞机应进入垂直升降状态,接近目标高度;垂直升降过程中出现飞机飞行异常,控制系统应转入无线电遥控飞行; (f)飞机到达目标高度后,应进入高度
保持状态,完成相应的任务; (g)飞机在接到地面综合控制计算机发送的任务执行结束指令后,进入飞机降落状态; (h)飞机降落过程中如果出现飞机飞行异常,控制系统应转入无线电遥控飞行; (i)飞机降落到指定着陆高度后,进入飞机着陆状态,应按照预定着陆算法,进行着陆; (j)无线电遥控飞行中,地面综合控制计算机发送着陆指令,飞机进入着陆状态,应按照预定着陆算法,进行着陆。
1. 【问题1】状态图和活动图是软件系统设计建模中常用的两种手段,请用200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状态图和活动图的含义及其区别。
答案:状态图:用来描述一个特定对象的所有可能状态以及其引起状态转移的事件。
活动图:用来描述操作的行为,也用于描述用例和对象内部的工作过程。
两者有本质区别:状态图和活动图用于不同的目的,状态图着重描述一系列的状态及状态间的转移,状态间的变迁需要外部事件的触发。
活动图用于捕获动作及动作的结果,活动图中一个活动结束将立即进入下一个活动,是内部处理驱动的流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系统设计建模的相关知识及工程实践经验。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认真阅读题目,根据所学的状态图和活动图的概念,从题目中提取相应的要素,按照题目给出的提示,完成状态图和活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