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
1
一、肝脏损伤的生理学 与形态学基础
2
(一)肝脏的血液循环
营养物质
门静脉
小叶间静脉
血窦 肝动脉 O2 小叶间动脉
肝静脉 下腔静脉
3
(二)肝脏的功能 1)消化与吸收功能 2)代谢功能 3)清除功能 4)解毒与排泄功能
4
表5-1 肝脏的主要功能及功能障碍的后果
肝功能种类 营养稳态
31
➢ 肝细胞死亡可能的生化机制: ➢ (1)脂质过氧化: ➢ 如乙醇、四氯化碳、可卡因 ➢ (2)不可逆地与大分子结合: ➢ 如对乙酰氨基酚、可卡因
32
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机制 (图5-5)
细胞色素P450将其活化为N-乙 酰-对苯醌(NAPOI), 后者可 耗竭谷胱甘肽或与肝蛋白结合, 最终导致肝细胞死亡。
胆汁酸依赖性食物脂质和维 脂肪泻、营养不良、维
生素摄取
生素缺乏
胆红素与胆固醇
黄疸、高胆固醇血症
金属如铜、锰
金属诱发的神经毒性
外源化学物
药物清除迟缓 5
(三)胆汁形成
肝细胞 胆小管 Hering管 小叶间胆管
肝管
总肝管
总胆管
6
(四)肝脏的组织结构 肝小叶三区(图5-3) 小叶中心区: 毒性化学物的主要靶位 带中区 门周区 肝腺泡三带(图5-3) 1带: 与血液入口相邻(≈门周区) 2带 3带: 与中央静脉相邻(≈小叶中心区)
24
(三)胆汁淤积(cholestasis) 概念: 胆汁生成量下降或胆汁中某一溶质分
泌障碍。 生化特征: 某些正常情况下在胆汁中浓缩的化合
物(尤其是胆盐和胆红素)的血清 含量升高。
25
➢ 原因: ➢ 胆管系统完整性受损;胆汁形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