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词类教学-名词共5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95 MB
- 文档页数:51
词汇教学教案一.教学单元:《新实用汉语课本》第28课《礼轻情意重》二.教学对象:18到25岁的母语为英语的高级班留学生,已经完成了一年的汉语学习,有一定的汉语基础,能够用汉语进行日常交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时数:90分钟四.教学内容(一)词汇:(1)偏正构词法:前一个语素用来修饰后一个中心语素的造词法。
偏正式词语如月饼、纪念品、毛笔、名牌等。
(2)重点词汇(共37个):名词:节日、月饼、水果、啤酒、纪念品、毛笔、名牌、书法、围巾、小意思、月亮、春节、中秋节、别人、惊喜、友谊、糖、特色动词:赏、戴、收、干杯、称赞、感谢、尊重、得到、担心、准备兼类词:希望、表示词组:礼轻情意重、文房四宝、……之一形容词:一般、重要虚词:那么、不过(3)补充词汇(共18个):美的、华山、量、矮、破费、嫦娥奔月、唐朝、古代、神话、月宫、仙女、原来、人间、闻、唐明皇、皇宫、醒、团聚(二)语法:(1)用动词“有、没有”表示比较(2)学会使用反问句(3)连动句(4)结果补语“上、开”(5)使用“我担心......”的表达(6)“......之一”(三)交际:学会表达“比较”,“馈赠与称赞”,“担心”。
就赠送礼物和称赞礼物的话题进行交际。
(四)(五)文化:对比中西方文化在送礼文化上的异同。
五.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词,对比中西方文化在送礼文化上的异同。
2.学会表达“比较”,“馈赠与称赞”,“担心”。
就赠送礼物和称赞礼物的话题进行交际3.掌握重点句型和重点词语的用法六.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重要词汇的掌握和使用难点:对重点语法的掌握(1)用“……有/没有……”比较(2)用“不是……吗”来反问(3)连动句 S+(Adv+)有/没有+O+V(4)结果补语“上、开”七.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师的语言、动作、板书讲解八.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以中秋节为切入点,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通过中秋节和学生熟知的春节作比较。
再提到中国人过节的时候会互送礼物,从而展开“礼轻情意重”的话题。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简介一。
词类 (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1。
名词:普通名词、专有名词、集体名词1) 方位词:东、南、西、北、上、下、前、后、里、外、左、右、内、中、旁、间。
与名词搭配表处所(河里、楼下)、表时间(上星期、三年后);成对的`表概数(三十人左右、圣诞节前后);引申后表方面(思想上)、情况(实际上)、条件(高温下作业)。
2)时间词:时点(常做状语、谓语)、时段(常做补语)。
2。
代词:1)人称代词:人家、咱们、自己2) 指示代词:3)疑问代词:人(谁)、事(什么)、处所(哪儿、哪里)、时间(什么时间、哪会儿)、状态、性质(怎么、怎么样)、数量(几、多少)。
作用:可用来表示疑问、反问、任指(谁都可以。
)、虚指(应该买点儿什么送给他。
)4)特殊代词:每、各、某3。
数词:基数、序数1)分数念法:2)概数:相临的数词(两三个、七八千);数词后加“来、多、左右、上下”)3)活用:表“多”:一问三不知、九天云外、十全十美、百看不厌、千里马、万箭齐发4。
量词:名量、动量1)名量:不定量词:些、点儿;准量词:年、天、星期、小时、分(钟)、国、县;借用量词:桌、杯、桶、车2)动量:专用动量:次、回、下、场、阵、趟、遍;借用动量:脚、眼、拳、刀、枪5。
动词:动作、状态、关系、能愿动词1)动作动词:2)状态动词:喜欢、爱、希望、饿、困、3)关系动词:是; 叫、姓、成为、像、等于* 动词重叠: AA, ABAB* 离合动词:就业、见面、动身* 动名兼类:包、病、报道、领导4)能愿动词:可以—不可以—不能—不行6。
形容词:1)一般形容词2)非谓形容词/区别词:男、女、正、副、横、金、棉、黑白、主要、老式、国营、高级、小型* 重叠:程度深、描述性强AA, AABB* 兼类:动形(红、静、松、清楚、明白 /公开、纯洁/ 聋、讨厌/ 热闹、高兴舒服); 名形(秘密、便宜、方便、热闹、困难)7。
第一课11月14日前言:一:教学目的语要求:1 学习有关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规律。
2 理论联系实际:知道教学实践。
3 注意体系探讨,更注重难点,重点分析。
4 讲解与讨论相结合,注意创造性的发挥。
二教学内容:1 对外外汉语教学语法本体研究(词,句子。
)2 中介语语法(语法偏误分析)研究。
3 语法教学探讨与建议。
4 阐释有关基本概念,不同观点。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述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界定对外汉语教学所面对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
教学语法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还有一个怎么教得问题。
一什么是语法:(*语法的定义*)“词的分类和词组成句的规则”(马建忠)“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黄伯荣)“语法是语言结构的规律。
”(胡裕树)“语法是人们说话时要遵守的一种规则。
”“语法是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
”“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的大的音义结合体做依据的一套规则”(陆俭明)“语言系统的组成部分,语言中用词造句的结构规则。
”(语言学百科词典)“语法是人们说话的规则,或者说组词造句的规则。
”(齐沪扬)“Study or science of) rul es for forming words and combining them into sentences.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你认同哪一个就记住哪一个)规则:人们通过总结出来的一些条条规律:可能是总结的,也可能不是总结的,但是大家都这么做。
语法本身是有规律的,把这个规律上升到理论,就是规则(通过人加工)。
因此,语法用“规则”更好一些。
语言是有规律的,语法是规则。
二什么是教学语法1 何为理论语法,教学语法?(看照片或者PPT)理论语法:又称专家语法,语言学语法,是把语言作为一种规律给学生讲的是教学语法。
2 教学语法的特点:(*记住四个性质*)1 规范性:规范就是标准。
对外汉语教学名词解释对外汉语教学名词解释1. 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将汉语作为非母语的人所学习和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
它包括对汉语发音、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口语等方面的教学。
2. 汉语拼音:是中国汉字的发音表示方法之一,采用了拉丁字母和音调标记的方式,用于辅助汉语学习者正确发音和拼写汉字。
汉语拼音的标音方法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
3. 汉字:汉字是中国最主要的文字系统之一,它是由一系列笔画组成的,每个汉字代表一个意思或概念。
学习者需要通过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提高对汉语的理解能力。
4. 语法:语法是一门研究语言结构和组织规则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是指教授汉语句子的结构、词类、句型等基本语法规则和用法,帮助学习者正确运用语言。
5. 口语:口语是一种通过口头交流来表达思想和意见的语言形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主要指教授汉语的发音、口音、口语表达能力等,让学习者能够流利地使用汉语进行口头交流。
6. 阅读:阅读是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来获取信息和理解意义的过程。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习者对汉语文章、短文、课文等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7. 听力:听力是通过听取语言来理解意思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听力教学旨在提高学习者对汉语口语和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听力技巧和反应能力。
8. 词汇:词汇是一种语言中基本的意义单位,是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是指教授汉语的词汇量、词义、搭配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习者扩展词汇量和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9. 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是一门语言中的组织结构和使用规则的描述性规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规则教学包括教授汉语的句子结构、语序、时态、语态等基本语法规则和用法,帮助学习者正确运用语言。
10. 语言交际能力:语言交际能力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语言环境下,理解和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旨在提升学习者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交际中流利地使用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