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参考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41.94 KB
- 文档页数:2
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旨在让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培养他们对汉字的兴趣与热爱,加深他们对汉字的认知和理解。
一、导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要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即汉字中的“田”字、“木”字、“口”字和“心”字等基本的象形文字。
请同学们给出相关的图形,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和用途。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学习内容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将重点介绍四个汉字:水、火、日、月。
通过图片展示和课堂讨论的方式了解这些汉字的形状和组成原理。
让学生自己尝试在纸上描绘出这些汉字,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
就是通过示范教学和辅导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汉字的笔画结构,以及学会基本的写法和写顺序。
三、拓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本节课还要通过绘画作品的展示和分析,让学生感受汉字所表现出来的美与艺术,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创作的机会。
让学生自由创作一些以汉字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并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巩固本节课的巩固部分主要通过一张题目练习卡片的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在纸上按照提示画出相应的图形和汉字。
这些题目既可以用于课堂练习,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小学生们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加深了。
他们知道了汉字中的字形是如何演变并表达不同含义的,这让他们更愿意学习和使用汉字。
还通过绘画作品的创作和展示,加深了学生们的审美和创造力,并在巩固环节内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推动学生自我提高。
六、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1.在课堂上应该加强内容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更具趣味性的展示手段来引入知识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
2.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细节处理能力,让学生对所采用的方法和笔画顺序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3.在本节课的总结环节中,应该更注重对学生的知识巩固和答疑解惑,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并适当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加强。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
教材通过展示汉字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重点掌握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构成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汉字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对其起源和演变了解不多。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认识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构成方法,能创作简单的象形文字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掌握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构成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象形文字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分析象形文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汉字演变图、象形文字示例、画纸、画笔等。
2.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汉字演变图,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象形文字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象形文字的特点,如图形、线条等。
同时,教师讲解象形文字的构成方法,如添加、删减、变形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动手创作简单的象形文字。
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了解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及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总结、想象、创造,使学生大概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并能将几个简单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副画,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欣赏古代象形文字,使学生得到启示,创作象形文字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
难点:根据要表达物象的形体特征展开联想,运用象形造字方法进行大胆创作,表现出新颖有趣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若干。
学生:水彩笔、彩纸、铅笔、瓦片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激发兴趣、提问导入问: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在家有事需要出去一下,但爸爸和妈妈去地里干活还没有回家,为了避免他们着急担心,你有什么最简便的方法让父母一回家就知道你去了哪里?(除了打电话之外,就是留个便条)要是碰到不会写的字怎么办?(写拼音)那你们有谁知道,在没有文字没有拼音的几千年以前的古人类使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和交流某些事情的吗?(用简单的绘画形式并创造出了图画性很强的字叫象形文字)2、出示课题——汉字中的象形文字,点明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课1、课件展示图片,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师:在古时候,人类还没有出现文字,为了记事,人们就用画画来表示。
看,这就是人们在岩石上画的画。
出示图片:这是早期刻在甲骨和石头上的象形文字。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慢慢变成了今天的规范汉字。
2、欣赏比较,了解象形文字的历史。
师:看,我这儿还有三个象形字,你们能猜出他们是什么字吗?(出示甲骨文、金文、小篆表现的“日”字)小结:用画画方法来记事是很有趣的,可是时间长了,人们觉得这种记录方法并不方便,于是人们又创造了像画又像字的符号,后来我们把这个符号叫做象形文字。
3、运用游戏,进一步了解象形文字的造字方法老师设计了几个游戏,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1)游戏一:看图写字师:老师这儿有几幅画和几个象形字,谁能够猜出它们是我们现在的什么字,能把它写下来吗?(请学生到黑板上书写,一人写一个字)(2)游戏二:慧眼识字师:老师这儿还有很多图片,你能看完了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东西,能说出它是什么字吗?(学生抢答,但要说出想象的原因)将实物与相应的象形文字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寻找象形文字是怎样抓住实物最主要的特征,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省略细节的。
20《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一.教学目标:1、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独特美感,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演变过程和悠久历史。
2、在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把某些象形变成象形文字。
3、通过对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学习,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古代象形文字的趣味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象形文字是怎样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而变成的。
难点:根据物象,运用象形文字造字方法,创造出象形文字。
三.教学过程:(一)辨识象形文字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组图片,现在摆的有点乱,请大家仔细看看,谁能帮老师有规律的重新摆好它呢?你为什么要这样摆呢?学生:我觉得这副图和下面的图很像。
教师:你观察能力很不错,发现了这两个图片很相像,大家同意他的摆法吗?(同意,教师奖励写有象形文字的书签一枚。
)那么下面的这些图片和上边的图画比起来,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呢?学生:下边图片上的形象都是线条。
教师:下边的这一排图像,他们就念做,船,马,鱼,舍,这是3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使用的文字,祖先在创造它们的时候,既抓住了船,鱼,马,舍的特点,又能用简洁生动的线条把他们写出来,所以我们叫它象形文字(教师板书象形文字)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就是从这里起源的。
2、古代的象形文字可不止这几个,我们再做个猜猜看的游戏吧!看谁能猜出这些象形字是什么。
学生很快猜出大部分象形文字,学生有可能猜不出的,比如,鹿,车,云,教师再稍作解释。
设计意图:通过比对游戏发现象形文字的象形的特点,明白象形文字是在参照实物的基础上,以简练形象的线条的形式来创造的这一特点,简单了解象形文字起源以及与现代文字的关系,认识常见象形文字,为下面的创作学习做铺垫3、这个都难不住你啊,那我们再来看看活的象形文字你认识几个?(播放象形文字动画片片段)(二)创作象形文字师:象形文字可真是好玩儿,我特别喜欢象形文字,没事的时候也琢磨着创作了几个,大家给提提意见好吗?(补充完整课题我创造的象形文字)(PPT导入电子白板)第一个方法:抓特征,线造型(板书)我在创造羊这个象形文字的时候,抓住了羊的角,还有三角形的脸的特征。
教案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认识汉字的演变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汉字的演变过程。
3. 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汉字的演变过程。
2. 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及相关图片。
2.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汉字起源和演变的了解。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 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汉字的构造和特点。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根据观察,尝试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新的象形文字。
3.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和创造象形文字,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创造出许多有趣的象形文字,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认识汉字的演变过程,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0《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一.教学目标:1、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独特美感,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演变过程和悠久历史。
2、在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把某些象形变成象形文字。
3、通过对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学习,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古代象形文字的趣味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象形文字是怎样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而变成的。
难点:根据物象,运用象形文字造字方法,创造出象形文字。
三.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同学们平时在语文课上学习了很多汉字,今天在美术课上,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看一看你们能不能认出或猜出这些汉字来。
(出示象形文字“日月山川木水火”)2、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这些字的?3这些字,与我们现在学习时用的汉字有什么不同?它们被称为什么字?(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人类祖先通过描摹实物形状而发明的古文字,它不但有固定的读音,而且还是一幅幅有趣的图画。
)4、外国象形文字简介。
(随着时光的流逝,朝代的更替和文字的演化,人们最终忘记了那些象形文字。
然而我们中国人所采用的汉字,却从象形文字一直演化到今天,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
)引出课题一一第20课【欣赏•评述】《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二)新课。
1、提问:(1)关于象形文字,你知道哪些知识?(2)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纠正。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适时解答。
2、仓颉造字的传说。
3、古人是怎么创造出了象形文字的呢?4、认一认,说一说。
(看象形文字“羊、马、鹿”和相应的图片,按照模板填空一一“字抓住了等主要特征,加以夸张表现,并且省略了等细节。
”)5、小结:通过对这几个象形文字的分析,我们能明白些什么呢?(古人通过抓住物形的主要特征,加以夸张表现,并且省略细节,从而可以创造出象形文字。
)6、试一试,仿写一个象形文字。
((I)出示“羊、牛”的图片和“羊”的象形文字,仿写“牛”的象形文字.(2)同理,由“马”,仿写“象”)(3)((3)出示“木”、“树林”的图片和“木”的象形文字,仿写“林、森”的象形文字。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学设计教师姓名:轧乃君教师单位:天津市北辰区实验小学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图片对比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导入语:同学们,都说我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在聪明的同时,是否还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找找下面两幅图表现形式上有哪些不同)(二)利用课件初步感知象形文字(三)出示课题——汉字中的象形文字,点明学习内容。
学生对比观察儿童画与文字画的区别,讨论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直观感知由实物到象形文字转化的形式。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一开始就把孩子们的注意了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从而导入本课。
较之直白的讲解更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找不同”中便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形式美,在简单演变图例中,引发学生思考文字与具体形象之间的关系,激发对象形文字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汉字与美术的关系,为后面进一步认识象形文字做好铺垫二、利用媒体,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一)课件引导,了解象形文字的发展过程1.师:今天远古人“毛毛”就将带领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了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记录和交流生活中的事情的。
2.师:象形文字由单独符号的存在发展到符号的叠加,再到符号具有结构和疏密的变化。
(二)欣赏比较,感受象形文字的演变轨迹师:看动画告诉我,你们学生在“穿越”的形式下讨论交流看到的图片内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不同时期象形文字的特点。
学生通过看动画,直观了解象形文字是如何产生的,并进行总结。
学生在游戏中能够快速的辨认象形文字,从而总结出象形文字的特点及规律。
此环节若用单纯的语言来表述,会显得很枯燥、乏味。
采用多媒体的手段,让学生通过图片的穿越和flash的播放,感受祖先创造文字的情景,了解由图形到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更清晰明了。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是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重点掌握象形文字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例字,引导学生发现象形文字的美,激发学生对汉字艺术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汉字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其起源和发展,以及象形文字的特点和创作方法了解不多。
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较强,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讲解,能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象形文字的创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知道象形文字是汉字的起源。
2.引导学生发现象形文字的特点,掌握象形文字的创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汉字艺术的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象形文字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象形文字的特点,并能运用到创作中。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象形文字的特点。
2.讲解法:讲解象形文字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象形文字的特点。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象形特点的汉字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物,如汉字的发展历程图片、象形文字的例子等。
2.准备纸、笔、墨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向学生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关注象形文字。
b.展示一些象形文字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受象形文字的美。
2.呈现(10分钟)a.展示更多的象形文字例子,引导学生发现象形文字的特点。
b.讲解象形文字的创作方法,如观察实物、简化形状等。
3.操练(10分钟)a.让学生观察实物,尝试将实物简化成象形文字。
b.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象形特点的汉字作品。
4.巩固(5分钟)a.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评价彼此的作品。
b.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人教2011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2.学习汉字中的形声字、会意字与象形字;3.能够分辨并书写几个常用的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1)授课目的:本节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知道汉字的产生过程以及在历史上的演变。
(2)知识点:•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汉字的进化过程。
(3)教学方法:•课件演示:使用幻灯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汉字的产生背景、演变过程等;•听讲:让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
2. 汉字中的形声字、会意字与象形字(1)授课目的:本节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汉字中的形声字、会意字与象形字,了解它们的构成方式及应用场景,丰富汉字知识。
(2)知识点:•汉字中的形声字;•汉字中的会意字;•汉字中的象形字。
(3)教学方法:•课件演示:通过展示形象图示让学生感知形声字、会意字与象形字的形态与意义,引导学生分辨它们;•互动问答:引导学生举出几个常见的形声字、会意字与象形字,并结合生活实例加深记忆。
3.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1)授课目的:本节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了解汉字的创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知识点:•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常用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3)教学方法:•课件演示:展示包括“人”、“口”、“日”、“山”等在内的几个常见的象形文字,让学生通过感性认知加深理解;•书法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多次反复书写这些字,加深认知,并提升写字技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汉字中的形声字、会意字与象形字;•常用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汉字中的形声字、会意字与象形字,同时辨别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四、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1. 课堂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多次书写几个常见的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家长以及老师现场点评,帮助学生加深认知。
2. 课后作业:•选择几个自己感兴趣的汉字,了解它们的字形以及构成方式;•在家中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找出表示其特点的汉字。
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十堰市柳林小学雷兆霞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这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能激起学生的模仿兴趣和表现欲望,经过欣赏、总结、想象,能抓住表现对象的重要特征来用象形字的造型方法进行夸张想象一幅象形字的画,能较为明确地表达字的意思,并通过学生的描述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对我国汉字象形造字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了解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及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总结、想象、创造,使学生大概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并能将几个简单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副画,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古代象形文字,使学生得到启示,创作象形文字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
四、教学难点根据要表达物象的形体特征展开联想,运用象形造字方法进行大胆创作,表现出新颖有趣的作品。
五、教学准备教师: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若干。
学生:水彩笔、彩纸、铅笔等。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找汉字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有个新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看,它是“喜羊羊”。
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三个国家的字,你们能找出哪一个是我们中国的字吗?(太阳的中文、日文、英文)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字,我们都把它叫做“汉字”。
2、猜象形字师:喜羊羊还带来了一份礼物,出示一个汉字,那你们认识这个字吗?(象形文字:日)那你们知道他们叫什么字吗?(象形文字——用简单的绘画形式并创造出了图画性很强的字叫象形文字)3、出示课题——汉字中的象形文字,点明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课1、课件展示图片,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师:今天“喜羊羊”就将带领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学习我们古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历史;2.了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3.掌握用象形文字表达简单物象的方法;4.发扬创造性,运用所学的技巧创作自己的象形文字。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2.教学难点:发扬创造性,运用所学的技巧创作自己的象形文字。
教学过程第一步:认识教材1.通过介绍教材的课题,让学生了解本课目的和学习内容。
2.通过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和书籍,让学生对汉字的起源和历史进行初步了解。
第二步:了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1.通过给学生展示相关的象形文字,让学生认识它们所表示的事物或概念。
2.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象形文字的构成和用途,让学生形成对象形文字的深刻理解。
第三步:学习用象形文字表达简单物象的方法1.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基本的象形文字,然后组织学生合作,让他们根据这些基本的象形文字创作出新的象形文字。
2.学生进行创作时,应当注意象形文字的规范性和表现力。
第四步:运用所学的技巧创作自己的象形文字1.学生可以根据课堂所学的内容,进行自由创作。
2.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象形文字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习作,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品,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象形文字的掌握程度作出评价。
评价可以包括技法、表现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
课堂小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历史,了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并掌握用象形文字表达简单物象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学习,学生可以发扬创造性,运用所学的技巧创作自己的象形文字,并在此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
汉字中象形文字教學目标:1、通过欣赏评述、讨论交流,初步了解汉字起源、演变过程及特点。
2、能大胆运用中国画作画工具和方法,表现生动、有趣汉字形象。
教學重点:通过交流、欣赏、分析,调动學生學习主动性,了解汉字演化过程,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体验用水墨画形式表现汉字特点。
教學难点:如何根据象形文字形体特点,展开联想,大胆地进行创作,画出新颖、有趣作品。
教學过程:一、激发兴趣──由此引入课题1、师出示人物面部表情图(哭和笑),學生欣赏体味。
2、师现场书写“哭”和“笑”两个字,请學生观察: 从字形上看,你觉得它像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哭”字像两只眼睛在流眼泪样子。
“笑”字像人在笑时眯着眼睛,嘴角向上翘样子。
师总结引入:看来,这些小小汉字其实并不是一些僵硬符号,而是一个个有生命力小精灵。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王国,去感受它们神奇与乐趣!(板书课题)二、交流欣赏──了解汉字起源与演变历程1、师生交流:在几千年以前,还没有文字时候,古代人们会用什么方法来记录、传递各种信息呢?(用简单绘画形式,并创造出了图画性很强文字叫象形文字。
)2、出示几个具有代表性象形文字,學生猜一猜它们分别代表我们今天所使用哪个汉字。
3、从古代人们创造并使用这些象形文字到我们今天所使用汉字,其间经历了几千年漫长岁月,它们究竟是怎样发展,汉字演变历程是怎样呢? 咱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课件出示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學生欣赏。
)4、运用刚才所了解知识,师生合作展示出“马”字演变过程:师小结: 我们祖先确实有着非凡创造力,能把一个简单图案变成这么多不同风格字体。
下面,我们也来玩一个好玩游戏,游戏要求恰好与之相反,我们要把这些象形文字变成一幅有趣画。
你们想看看老师是怎么做吗?三、示范讲解──如何将一个象形字变成一幅有趣画1、师直接示范:用中国画表现方法将一个象形文字(鱼)创作成一幅画。
(边示范边讲解,先中锋用笔勾出形象,然后侧锋用笔染色,并体会其干、湿、浓、淡对比效果。
20.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了解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及发展过程。
2.通过欣赏、总结、想象、创造,使学生大概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并能将几个简单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副画,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3.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古代象形文字,礴使学生得到启示,创作象形文字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
2.了解现代汉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并能通过实践学会创造象形文字,力争表现出词语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找一找1.欣赏一段动画片,看片找字。
告诉学生画面中的造型全部是由汉字组成的。
请学生猜一猜,看看不同的形象分别是哪些汉字?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找出来的?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笔画与要表达的事物外形十分相似,所以能够望文生义,很快明白影片内容。
3.象形文字是我们祖先通过描摹事物形状而发明的古文字,它就像画画一样生动形象、美丽有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解它。
4.板书课题: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二)讲授新课1PPT展示图片,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在远古时代,刚开始并没有出现文字。
为了生活记事、与人交流,并且又要记录方便,人类经历了结绳一画画一简化一象形符号产生的一个过程,创造了又像画又像字、简洁易懂的符号,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一象形文字,现在的汉字都是在它的基础上经过数千年的演变逐渐形成的。
2.欣赏幻灯片,玩猜一猜的游戏,感受象形文字是怎样抓住事物主要特征来造字的。
生动有趣的幻灯效果:由实物原型一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最后慢慢地变为现在的文字。
在具体的实例中,教师机动地随时和学生交流,非常的形象直观,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简单。
根据课本图片,同桌相互玩猜一猜的游戏。
3.比较分析,突出我国象形文字的特点象形文字是古时候人类最原始的一种造字方法,它的运用十分广泛。
除了中国,你们还知道哪些国家也有象形文字吗?出示古埃及和中国象形文字中的“鸟”图片,小组分析比较,讨论交流。
20.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认识到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 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象形文字,并能将其与实物相对应。
3.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2. 象形文字的特点和分类3. 常见象形文字的识别和书写4. 象形文字与实物的关系5. 创作象形文字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一些基本的象形文字,并能将其与实物相对应。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象形文字的特点和分类,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象形文字,并能将其与实物相对应。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书写象形文字,体验象形文字的乐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象形文字与实物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5.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象形文字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汉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汉字起源和发展的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象形文字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将其与实物相对应。
3. 评价学生对汉字的热爱程度,以及学习汉字的兴趣。
4.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汉字。
2、鼓励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多思考。
3、欣赏并了解我们中国的古代的象形文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字规律。
难点:能在制作方法上有创新,对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一些象形文字的图片,及文字的发展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你们看见过古代人书写的汉字吗?在很久以前人类还没有汉字,他们是怎样记录他们的生活中的事物的呢?
我们的祖先,充满了智慧,他们从日月山河的形状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最早的象形文字。
二、新授
今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趣的文字,我们翻开书先来欣赏一下古代人书写的汉字,看看古人是怎样设计文字的。
有趣的汉字:“日”,“月”。
设计步骤:
1、仔细观察图片,展开联想。
2、将物象的轮廓简单勾勒出来。
3、再将勾勒的轮廓简化。
4、最后将简化的轮廓变形为文字。
三、布置作业
自己尝试设计几个象形文字。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讲评
评价作业: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欣赏、评述其他同学的作品。
用“我觉得自己或他的设计的怎么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它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历史见证,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希望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汉字,将汉字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起源,掌握基本的象形文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象形文字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 象形文字的特点: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象形文字的基本特点,即“形似”和“意合”。
3. 象形文字的识别和书写:教授学生识别和书写基本的象形文字,如“日”、“月”、“人”等。
4. 创作象形文字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象形文字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掌握基本的象形文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象形文字作品。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象形文字的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汉字演变图、象形文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象形文字的基本特点,即“形似”和“意合”。
教授学生识别和书写基本的象形文字,如“日”、“月”、“人”等。
3.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象形文字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2. 内容:汉字的起源、象形文字的特点、识别和书写、创作作品等。
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创作一幅以象形文字为主题的作品。
2. 课后作业:收集更多的象形文字,并尝试用它们创作故事。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汉字的起源和象形文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象形文字作品。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汉字。
2.鼓励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多思考。
3.欣赏并了解我们中国的古代的象形文字。
教学重点:
1.掌握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字规律。
2.能在制作方法上有创新。
3.对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一些象形文字的图片,及文字的发展历史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你们看见过古代人书写的汉字吗?在很久以前人类还没有汉字,他们是怎样记录他们的生活中的事物的呢?
我们的祖先,充满了智慧,他们从日月山河的形状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最早的象形文字。
二、新授
今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趣的文字,我们翻开书先来欣赏一下古代人书写的汉字,看看古人是怎样设计文字的。
有趣的汉字:“日”,“月”。
设计步骤:
1.仔细观察图片,展开联想。
2.将物象的轮廓简单勾勒出来。
3.再将勾勒的轮廓简化。
4.最后将简化的轮廓变形为文字。
三、布置作业
自己尝试设计几个象形文字。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讲评
评价作业: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欣赏、评述其他同学的作品。
用“我觉得自己或他的设计的怎么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它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历史见证,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希望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汉字,将汉字更好地传承下去。